_水浒_是本管理书_赵玉平
- 格式:pdf
- 大小:920.19 KB
- 文档页数:3
2023培训员工的10大书籍推荐2023培训员工的10大书籍推荐梁山,出自明代施耐庵的长篇小说《水浒传》。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北宋徽宗时期,由于朝廷无能、奸臣当道,108条好汉集聚梁山,揭杆起义的故事。
而《梁山政治》,则是清华大学中旭商学院高级讲师赵玉平以《水浒传》为大背景,以小说家的笔法、谋略家的眼光、领导者的思路阐释现代管理奥秘的文学论著,是各行各业人士了解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与谋略的一部很好的通俗读本。
《梁山政治》作者赵玉平,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教授,国学、心理学博士。
赵玉平教授主要从事领导理论、人力资源和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研究,是运用管理学、国学、心理学综合解析《水浒传》的中国第一人,著有《比强者更强》、《青梅煮酒论领导》、《向诸葛亮借智慧》、《跟司马懿学管理》、《曹操的启示》等著作。
《梁山政治》一书独辟蹊径,整合了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谋略著作中的智慧典故。
作品以《水浒传》中着墨不多的朱武、樊瑞、萧让等人物为主角,精心设计了40多个小故事,并以生动的情节、凝练的语言和精辟的分析,为读者展示了组织管理中的48个典型问题的内在要领和解决方法,面向实践,生动活泼,很有实用意义。
赵玉平老师的《梁山政治》为读者们提供了清晰简明的行为指导,既是一本学习管理的实用教材,也是一本介绍中国式权谋的历史解读书籍。
这本入选了财经类十大畅销书排行榜的《梁山政治》,非常适合从事管理工作、领导工作,对东方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组织人际关系感兴趣的各阶层人士阅读。
读历史、学管理,就选字字珠玑、句句有理的《梁山政治》!《梁山政治》—解读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与谋略1.“敢性青春三部曲”:《敢冲,才不枉青春》《我敢,所以我青春》《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金城出版社,《敢冲,才不枉青春》,(美)马登著、金树译, 5月;《我敢,所以我青春》,(美)威廉丹福斯著、金树译、1月;《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美)马登著、金树译,3月。
《水浒》是本管理书作者:赵玉平来源:《现代企业教育·企业商学院》2013年第02期《水浒》这本书,相信很多朋友都熟悉。
但你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在欣赏书中的英雄豪杰之时,是否能体会到他们的团队策略?有人可能质疑,《水浒》中不就是一群人打打杀杀、喝酒吃肉、扯旗造反吗,怎么会涉及团队管理的问题呢?其实,这里面不但有,而且很丰富。
水泊梁山这些英雄好汉聚在一起以后,难免会产生大大小小的团队问题。
其中有三个问题是基本,看书时至少要看出来。
一是领导权确立问题;二是干部安排问题;三是班子团结及接班人问题。
这三个问题,也是一个优秀的团队,一定要解决好的基本问题,有一个鼓包冒泡,团队也没法朝前发展。
分工协作,角色搭配在解决这三个问题时,有一个总的原则,就是注意“分工协作,角色搭配”。
我们来看《西游记》中取经团队的角色搭配情况,他们的岗位职务是这样安排的:孙悟空在前面披荆斩棘,开拓领域,引导前进,基本上扮演的是市场营销部负责人的角色。
沙和尚跑前跑后,管吃管喝,挑担子拿东西,扮演的是后勤负责人的角色。
白龙马就是司机小帅哥,给领导解决交通问题。
那么,你说猪八戒是什么职务?猪八戒的职务其实和他的个人特点有关系:能吃能喝,酒量大,通风报信儿,会讲段子,随时关注员工的思想动态向领导汇报,手里还有好几个美女的联系方式,猪八戒扮演的是办公室主任的角色。
所以,这其中的职务安排很有特色,依据每个人的特点,都给安排了工作。
一个团队当中,有的人是用能力工作,比如孙悟空;有的人是用资源工作,比如唐三藏;有的人是用身体工作,比如白龙马;还有的人是用生活方式工作,比如猪八戒。
不同的人投入工作的东西是不同的,我们不必强求所有的人都投入一种东西,真要那样的话,反而不利于工作。
所以,分工协作,角色搭配才是一个团队成功的关键所在。
梁山公司的人与事《水浒》的写法是让英雄们依次出场,叙述其英雄故事,一直写到七十回,才聚齐一百零八条好汉。
这些好汉聚齐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排座次。
赵玉平“看水浒,说管理”一、如何读文学经典作品本次讲座既不是讲施耐庵、也不是讲历史。
目的是深入分析挖掘中国古典文学“水浒”的精髓、探索管理本土化理念。
水泊梁山英雄如林、个个好汉。
天下事,没英雄干不成大事,英雄太多则易出事而且是出大事。
就像“小偷公司更要防盗”一样。
“管理”的三点提示:①.管理无处不在;②.中华管理硕果累累(西方管理学始于1911年泰勒“科学管理原理”,中华管理虽没有形成系统理论,但也相当丰富);③.于无字处读经典。
读书境界分为五个阶段:看水浒,要跳出“利益”进行分析。
山东出产“圣人、英雄好汉、狐狸精”三种传统文化最经典的文学人物。
法国女作家“从聊斋看中国男人的爱情观”——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六大劣根:“胆小、怕事、吃软饭,花心、好色、不负责”。
为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因为作者是书生。
就像水浒中不是宋江要投降,而是作者要投降。
这就是管理学中所讲的“屁股决定脑袋”。
二、宋江当领导领导的本质在于“使用各种非正式手段影响别人、管理别人”,即特殊的人际关系。
再有本事的人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不行。
宋江的领导艺术的核心是送待遇、送感情、送尊重。
即:差异化解决方案,满足个性需求;平时打基础,关键事件提升感情;先进行回忆,后升华感情;先确定关系,后获得承诺。
宋江靠送“公明”,给下属差异化回报,拉拢与下属心理距离;靠突发事件升华感情;用回忆创造和唤醒感情。
宋江比晁盖高明的地方是,善用用“替天行道”对梁山英雄们进行文化教育,把劫道、杀富济贫行为变成正义合理的行为,使下属具有认同感和成就感,从而影响下属、激发下属,使之自愿为你设定的目标而奋斗。
现代管理中激励技巧的核心要素:“公”,公正、坦荡、分享,因“分”字头、“私”字边,也称分私;“明”,就是洞察力,明察秋毫。
给待遇的技巧是:由远及近;不让沉默的人寂寞、吃亏;不让伯乐不快乐(不逼老黄牛挂铃铛)。
让沉默的人吃亏,所有人就都不沉默了。
“公”的力量来自对私情、私仇的超越,理性要站到感情之上,塑造自身宽容形象,团结资源,增加队伍稳定性。
古典四大名著在《管理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夏岩(伊春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伊春,153000)摘要:《管理学》是教育部制定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大部分高校都将该课程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但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遇到理论抽象难懂,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难题。
古典四大名著不但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其中蕴含的管理学之道更是值得师生探讨。
本文针对如何在《管理学》教学中有效应用古典四大名著的相关知识,品读其中蕴含的丰富的管理学知识,提出个人见解。
力求寻找《管理学》理论教学难题的突破点。
关键词:古典四大名著管理学教学有效应用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55(2012)10—0242—01一、古典四大名著蕴含的管理学之道中国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四部著作历久不衰,其中的故事、场景,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
四部著作都有很高的艺术水平,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
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四大名著承载着的文化精髓,文化底蕴影响着历代炎黄子孙。
四大名著反映出的人文社会伦理历史处事令我们受益匪浅获益良多。
其中对人物的塑造更是耐人寻味,品思良久。
四大名著每一部都涉及一个群体,最小的只有几个人,最大的成千上万人。
既然是群体,必然有管理、协调、组织、沟通、领导和控制。
因为四大名著中的群体与当代社会的群体有很多共性的特征,将其中的群体管理智慧与现代社会的管理之道进行联系,不但不牵强,而且颇为自然。
《三国演义》主要讲的是组织的管理哲学和市场竞争策略,美国的西点军校、日本企业界都非常重视其中的智慧。
《水浒传》可以看作一个独立企业(“梁山泊”集团公司)的管理案例。
讲的是组织的领导与激励、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结构设计、组织核心价值观。
其中暗含了管理的几大难题,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西游记》讲的是一个团队从组建到发展,从执行到实现目标的全过程。
大德始于自制,大智莫若知人。
--读赵玉平水浒是本管理书最近看赵玉平的几本书,感觉不错;跟07年自己读曾仕强的书的感觉差不多。
6年,一个轮回?。
水浒是本管理书--赵玉平天字第一号问题—领导权问题天字第二号问题—干部安排问题天字第三号问题—接班人问题性格决定命运;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一个团队成员应该有两种行为:第一种,关系行为。
就是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搭建人脉。
第二种,任务行为。
完成工作指标。
有本事还得有名声,名声没了,本事就埋没了。
把名给在明处,把利给在暗处,当众给面子,背后给红包。
第一,根据对方的需求,打造差异化的激励方案;第二,日常工作拉近距离,关键时间升华感情;第三,先制造回忆,后产生感情,有了感情以后在做大事;第四,精神的内容要有物质的载体。
没有物质是不行的,只有物质是不够的。
聊斋志异里的书生代表中国男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在恋爱中的六大劣根:胆小、怕事、吃软饭、花心、好色、不负责。
一个人的问题是个人问题,几个人的问题是领导的问题,一群人的问题是制度的问题。
替心的角色—帮领导解决难题,领导身边摇扇子的人象棋很完整的提出了三个规则,用来管谋士、管顾问,非常有效。
原则一,支士。
谋士只能支招、提方案,不能拍板做决策,决策权留给领导。
原则二,不出九宫。
谋士不能离开指挥部到一线去。
原则三,士只能走斜线。
不能让出主意的人露正脸。
原因:出主意的人要是被别人知道做什么方案,就会有人来请和托,一请一托就会有私心,方案就不公正。
不能让出主意的人走上前台。
方案是他的,他来公布,他闪光了,你往哪摆?替口的角色—帮领导打退强敌替身的角色—替领导四处出席第一点,不谋心;第二点,不私利;第三点,不越权。
替手的角色—帮领导做好杂事,身边秘书领导用贴身助手,就得用背景简单、资历比较浅的年轻人。
替脸的角色—帮领导打响名气替心、口、手、脸、身,五种角色,其中心、口最重要。
聪明的人只是聪明,高明的人会使用自己的聪明。
聪明的人会做傻事,这叫智慧;努力的人会慢半拍,这叫高明。
看赵玉平教授“解读水浒传看用人策略和团队管理”观后感看完赵玉平教授主讲的“解读水浒传看用人策略和团队管理”的视频讲座,使我受益匪浅。
赵教授用诙谐幽默的语言,直白通俗的事例给我们讲述了长篇古典名著《水浒传》里面潜藏的管理学基本原理和管理之道的奥妙所在。
《水浒传》里面的人物,全部是落草为寇的草莽英雄,各个曾经是有过远大抱负的人物,可是世道不济,仕途不平,无法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他们中有的作乱犯上,有的曾经是占山为王杀人越货,有的与官府作对杀富济贫不服法律。
可以说这里面大部分都是杀人犯、亡命徒。
也可以说这是一批不服管教,生性好斗的人。
要想管理这样一个非常复杂的团队的确需要采取非常的手段和领导艺术才能服众,才能把整个团队管理好,才能平息内部争斗,才能发挥每个人的一技之长。
好在《水浒传》里面的这些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在讲到“义”字时都能够认同和信奉。
小时候读长篇小说《水浒传》时就感觉他们很讲义气。
真有一种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哥们义气。
小时候看小说只看了打打杀杀的热闹情节和为民抱打不平的英雄气概。
本次看完赵玉平教授的视频讲座,才从中了解到《水浒传》里面每个人物的个性特征,才考虑遇到这样的团队到底该怎么管理的问题。
赵教授认为《水浒传》中的团队管理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1、领导权问题(庸人当领导的用人策略问题);2、干部安排问题:要让领先的人不牛气,落后的人不生气,人人都能尊称庸人领导为大哥;3、接班人问题:晁盖传位本不是给宋江而是卢俊义,历史不会重复事实,但反复重演;通过讲解宋江的付出的故事,引出了团队成员的两种行为:⑴关系行为,搭建人脉关系平台;⑵任务行为,完成指标、工作、任务。
两种行为在组织里面都是需要的,不能单一行为。
建立群众关系很重要,没有群众基础是无法取得成就的。
如果名声没了,才能就无法实现。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他的社会关系。
如果没有关系行为,失去社会关系就没了人的本质,我们的本质不是目标也不是任务,而是社会关系。
水浒中的管理智慧《水浒传》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色彩浓重的一笔。
从现代管理学的视角出发,我们跟着管理学博士赵玉平教授一起去解读《水浒》,学习其中的管理知识。
一、向宋江领导艺术—好领导要做“送”公明一个人的成败,就决定一个人的事业的成败,宋江和水泊梁山亦是如此,宋江靠一个人的魅力,号令江湖,左右江湖思想,并把个人的理想通过属下来付诸实现,这就是他个人领导成功之处所在。
“送”字是宋江当领导最核心的技巧,它就包含着很多经典的管理技巧,首先解决方案,满足各界需求;第二是平时打基础,关键事件提升感情,第三是先制造回忆,后抒发感情,第四是先确定关系,后获得承诺。
用现代管理学解释它叫“回报”,给回报,而且是差异化的回报。
领导者给下属送职业承诺感,送事业认同感,人们只会做自己认同的事情,不会做自己心里不认同的事情。
领导就是影响你的下属,使他们自愿为你设定的目标而努力工作,而这种自愿就来源于你的激发能力,一个领导确实你要善于使用物质的,精神的各种手段来激发下属。
从哲学上讲,你不懂你能做,这叫自发状态;你懂了你能做,这叫自觉状态;我们只有从自发走向自觉,那才能实现管理学的飞跃。
领导者做公事要记住,要学会给下属给回报,满足他的私利,你只有满足了下属正常的私利,下属才会跟你干,“领导要会分私”。
“领导不会满足下属正常的私利,你要不会分私,下属就把你私分了”。
“搞管理,不能让沉默的人寂寞;我们不能让伯乐不快乐。
”当领导要有洞察力。
领导的核心技能就是要善于给下属差异性的回报解决方案。
要送得公,要公正无私,给待遇要由远及近,要送得明,要明察秋毫,不让沉默的人吃亏。
二、晁盖的成功领导模式晁盖的成长史称为一种梁山式的领导成功模式,可以给它定位为“积人脉,传名声,拉队伍,打天下”。
一个专业的管理者应该具备这样的素质:1、在行业和企业中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2、有稳定的高质量的职业声誉。
声誉资源是一个人重要的成功资源。
在事业发展之初,在产品推广之初,在人生的进步之初,我们应该拿着金子当银子卖,给他一个惊喜,让他觉得物超所值,让他对我有充分的信任。
培训员工的10大书籍推荐培训员工的10大书籍推荐梁山,出自明代施耐庵的长篇小说《水浒传》。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北宋徽宗时期,由于朝廷无能、奸臣当道,108条好汉集聚梁山,揭杆起义的故事。
而《梁山政治》,则是清华大学中旭商学院高级讲师赵玉平以《水浒传》为大背景,以小说家的笔法、谋略家的眼光、领导者的思路阐释现代管理奥秘的文学论著,是各行各业人士了解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与谋略的一部很好的通俗读本。
《梁山政治》作者赵玉平,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教授,国学、心理学博士。
赵玉平教授主要从事领导理论、人力资源和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研究,是运用管理学、国学、心理学综合解析《水浒传》的中国第一人,著有《比强者更强》、《青梅煮酒论领导》、《向诸葛亮借智慧》、《跟司马懿学管理》、《曹操的启示》等著作。
《梁山政治》一书独辟蹊径,整合了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谋略著作中的智慧典故。
作品以《水浒传》中着墨不多的朱武、樊瑞、萧让等人物为主角,精心设计了40多个小故事,并以生动的情节、凝练的语言和精辟的分析,为读者展示了组织管理中的48个典型问题的内在要领和解决方法,面向实践,生动活泼,很有实用意义。
赵玉平老师的《梁山政治》为读者们提供了清晰简明的行为指导,既是一本学习管理的实用教材,也是一本介绍中国式权谋的历史解读书籍。
这本入选了财经类十大畅销书排行榜的《梁山政治》,非常适合从事管理工作、领导工作,对东方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组织人际关系感兴趣的各阶层人士阅读。
读历史、学管理,就选字字珠玑、句句有理的《梁山政治》!《梁山政治》—解读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与谋略1.“敢性青春三部曲”:《敢冲,才不枉青春》《我敢,所以我青春》《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金城出版社,《敢冲,才不枉青春》,(美)马登著、金树译, 5月;《我敢,所以我青春》,(美)威廉丹福斯著、金树译、1月;《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美)马登著、金树译,3月。
《水浒》是本管理书读后感1500字说《水浒》是本管理书,一点也不夸张,因为它暗含了团队管理的三大难题。
宋江,文也不能文,武也不能武,无形象、无学历、无背景,他却能领导梁山好汉扯旗造反,轰轰烈烈地开展“山寨事业”……为什么?梁山公司,一个县处级单位,居然有36个正处、72个副处。
这100多个高管(高度难管),品流复杂,野性难驯,动辙来个亲密接触,搞点流血事件。
可是在宋江的安排下,梁山公司秩序井然,人人爱岗敬业,充分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为什么?梁山公司的领导更替,充满了十足的火药味儿……为什么?答案就在《水浒》中,就看你能不能发现。
幸运的是,赵玉平已经帮我们找到了答案,我们不用熟读《水浒》,就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三大难题。
《水浒》是本管理书读后感这是我看的第三本赵老师的书了,这本书和前几本书内容稍有重复,不过也好,这种重复帮我加深了重要的管理理念的理解。
赵老师的书里面的满满的类比策略,当他阐述某个观点时大多采用古代典故,非常轻松就让人理解了他的观点并瞬间认同他的主张。
比如他说管理需要用君子也需要用小人,就用了孔子轧了农夫的庄稼让驾车的摆平农夫这个故事加以阐释,就让读者明白了领导要有文明的手段也要有野蛮的手段,君子做不了这样的事。
用“盆水杀人”的典故告诫读者不要得罪领导眼前人,哪怕他是个看门人。
在书中讲到山东盛产圣人、响马,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第一次听说盛产狐狸精。
问读者狐狸精无怨无悔地爱着渣男书生为什么?赵老师说因为写书的书生。
看到这我笑的不行!看完这本书后特别想沉下心来好好看看《水浒传》,小的时候看过,以为就是一帮英雄被黑暗的社会逼到走投无路后占山为王的故事。
现在看来里面的学问很多。
比如梁山三届领导人一个被自己人杀了,一个被敌人杀了,为什么只有宋江活下来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向朝廷投降是最下策,为什么最后还是选择了招安?以前看到这些要么是不明白要么是气愤。
但是看完这本书后感觉对以前的这些疑惑都能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