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10018-2018-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动力触探试验)宣贯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165.45 KB
- 文档页数:24
动力触探试验检测方案1 目的利用一定的锤击能量,将一定规格的探头和探杆打入土中,根据贯入的难易程度即土的阻抗大小判别土层变化,进行力学分析,评价土的工程性质。
2 适用范围动力触探可分为轻型、重型和特重型。
轻型动力触探可确定一般黏性土地基承载力;重型动力触探和特重型动力触探可确定中砂以上的砂类土和碎石类土地基承载力,测定圆砾土、卵石土的变形模量。
动力触探还可以用于查明地层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均匀程度和确定桩基承载力。
3 依据《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10018-2018《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4 工作流程4.1 接受委托正式接手检测工作时,应获得委托方书面形式的委托函,了解工程概况,明确委托方意图即检测目的,同时也使即将开展的检测工作进入合法轨道。
4.2 调查、资料收集为进一步明确委托方的具体要求和现场实施的可行性,了解施工工艺和施工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应尽可能收集相关的技术资料,主要收集内容有: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施工资料等。
4.3 仪器设备准备4.3.1 动力触探设备类型和规格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动力触探设备类型和规格4.3.2 动力触探设备主要参数应符合下列要求:1、轻型动力触探探头材料应采用45号碳素钢或采用优于45号碳素钢的钢材。
表面淬火后硬度HRC=45~50。
2、重型动力触探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探杆:每米质量不宜大于7.5kg。
探杆接头外径应与探杆外径相同,探杆和接头材料应采用耐疲劳高强度的钢材。
②锤座直径应小于锤径1/2,并大于100mm;导杆长度应满足重锤落距的要求,锤座和导杆总质量为20~25kg。
③重锤应采用圆柱形,高径比1~2。
重锤中心的通孔直径应比导杆外径大3~4mm。
5 试验要点5.1 动力触探作业前必须对机具设备进行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使用。
部件磨损及变形超过下列规定者,应予以更换或修复。
5.1.1 探头允许磨损量:直径磨损不得大于2mm,锥尖高度磨损不得大于5mm;5.1.2 每节探杆非直线偏差不得大于0.6%;5.1.3 所有部件连接处丝扣应完好,连接紧固。
1、依据GB/T 1499.2-201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规定,HRB400E直径22mm的钢筋反向弯曲的压头直径是 110mm。
2、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制件所用混合料质量为1220.0g,试件击实结束后,测得试件高度为65.1mm,高度不符合规范要求,调整后混合料质量为1190.0g 。
3、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使试样在 163℃±0.5℃温度下受热时间不少于75min 。
4、沥青闪点和燃点试验,主要评价施工的安全性。
5、在《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 10102-2010颗粒密度试验中,虹吸筒法适用于粒径等于大于 5 mm 的土,其中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含量大于 10%。
6、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粗集料筛分试验所需试样数量与公称最大粒径有关。
7、TB 3275-2018《铁路混凝土》规定,细骨料的累计筛余百分数,除4.57m和0.60mm筛档外,其他筛档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允许有超出分界线,但超出总量不应大于 5% 。
8、TB10424-201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定,隧道衬砌、仰拱、底板每 500m 制作一组抗渗试件,抗渗标准条件养护试件的试验龄期为 56d 。
9、对于P .C42.5水泥进行胶砂强度检验时,其用水量应按水灰比0.50和胶砂流动度不小于 180mm 来确定。
10、依据《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 10018-2018要求,轻型动力触探作业时,当贯入30cm的击数超过 90 击或贯入 15 cm的超过45击,可停止作业。
11、公路工地试验室按单位分类有施工单位工地试验室、监理单位工地试验室、第三方检测机构工地试验室。
12、《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试验检测工作应保持相对独立性、公正性,具备资质的试验室建制应相对独立,并可独立行文。
13、《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GB/T35159-2017中规定无碱速凝剂的碱含量≤1.0%。
岩土工程勘察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动力触探试验现场操作规程一、标准贯入试验1. 先用钻具钻至试验土层标高以上 0.15m 处,去除残土。
清孔时应防止试验土层受到扰动。
当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发展试验时,应使孔水位高于地下水位,以免浮现涌砂和坍孔。
必要时应下套管或者用泥浆护臂。
2. 贯入应拧紧钻杆接头,将贯入器放入孔,防止冲击孔底,注意保持贯入器、钻杆、导向杆联接后的垂直度。
孔口宜加导向器,以保证穿心锤中心施力。
注:贯入器放入孔,测定其深度,要求残土厚度不大于0.1m。
3. 采用自动落锤法,将贯入器以每分钟 15~30 击打入土中 0.15m 后,开场记录每打入 0.10m 的锤击数,累计 0.30m 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击数 N,并记录贯入深度与试验情况。
假设遇密实土层,贯入 0.3 吗锤击数超过 50 击时,不应强行打入,记录 50 击的贯入深度。
4. 旋转钻杆,然后提出贯入器,取贯入器中的土样发展鉴别、描述、记录,并量测其长度。
将需要保存的土样子细包装、编号,以备试验之用。
5. 重复以上步骤,发展下一深度的贯入试验,直到所需深度。
二、静力触探试验1. 平整实验场地,设置反力装置。
将触探主机对准孔位,调平机座〔用分度值为 1mm 的水准尺校准〕,并紧固在反力装置上。
2. 将已穿入探杆的传感器引线按要求接到量测仪器上,翻开电源开关,预热并调试到正常工作状态。
3. 贯入前应试压探头,检查顶柱、锥头、磨擦筒等部件工作是否正常。
当测孔隙压力时,应使孔压传感器透水面饱和。
正常后将连接探头的探杆插入导向器,调整垂直并紧固导向装置,必须保证探头垂直贯入土中。
启动动力设备并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
4. 采用自动记录仪时,应安装深度转换装置,并检查卷纸机构运转是否正常;采用电阻应变仪或者数字测力仪时,应设置深度标尺。
5. 将探头按 1.2±0.3m/min 匀速贯入土中 0.5~1.0m 摆布〔冬季应超过冻结线〕,然后稍许提升,使探头传感器处于不受力状态,待探头温度与低温平衡后〔仪器零位根本稳定〕,将仪器调零或者记录初始读数,即可发展正常贯入。
岩土工程勘察原位测试 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动力触探试验 现场操作规程一、标准贯入试验 1. 先用钻具钻至试验土层标高以上 0.15m 处,清除残土。
清孔时应避免试 验土层受到扰动。
当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进行试验时,应使孔内水位高于地下 水位,以免出现涌砂和坍孔。
必要时应下套管或用泥浆护臂。
2. 贯入应拧紧钻杆接头,将贯入器放入孔内,避免冲击孔底,注意保持贯 入器、 钻杆、 导向杆联接后的垂直度。
孔口宜加导向器, 以保证穿心锤中心施力。
注:贯入器放入孔内,测定其深度,要求残土厚度不大于 0.1m。
3. 采用自动落锤法, 将贯入器以每分钟 15~30 击打入土中 0.15m 后, 开始记 录每打入 0.10m 的锤击数, 累计 0.30m 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击数 N, 并记录贯入 深度与试验情况。
若遇密实土层,贯入 0.3 吗锤击数超过 50 击时,不应强行打 入,记录 50 击的贯入深度。
4. 旋转钻杆,然后提出贯入器,取贯入器中的土样进行鉴别、描述、记录, 并量测其长度。
将需要保存的土样仔细包装、编号,以备试验之用。
5. 重复以上步骤,进行下一深度的贯入试验,直到所需深度。
二、静力触探试验 1. 平整实验场地,设置反力装置。
将触探主机对准孔位,调平机座(用分度 值为 1mm 的水准尺校准) ,并紧固在反力装置上。
2. 将已穿入探杆内的传感器引线按要求接到量测仪器上, 打开电源开关, 预 热并调试到正常工作状态。
3. 贯入前应试压探头,检查顶柱、锥头、摩擦筒等部件工作是否正常。
当测 孔隙压力时, 应使孔压传感器透水面饱和。
正常后将连接探头的探杆插入导向器 内,调整垂直并紧固导向装置,必须保证探头垂直贯入土中。
启动动力设备并调 整到正常工作状态。
4. 采用自动记录仪时, 应安装深度转换装置, 并检查卷纸机构运转是否正常;采用电阻应变仪或数字测力仪时,应设置深度标尺。
5. 将探头按 1.2±0.3m/min 匀速贯入土中 0.5~1.0m 左右(冬季应超过冻结 线) ,然后稍许提升,使探头传感器处于不受力状态,待探头温度与低温平衡后 (仪器零位基本稳定) ,将仪器调零或记录初始读数,即可进行正常贯入。
tb100182018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法
1、地基承载力轻型触探检测试验方法:轻型动力触探锤重10kg,计每贯入30cm锤击数。
落距500mm,探头直径40mm,锥角60度。
计算每打入30公分的锤击数N,则地基承载力=8*N-20(N为锤击数)。
2、地基承载力是地基土单位面积上随荷载增加所发挥的承载潜力,常用单位KPa,是评价地基稳定性的综合性用词。
3、应该指出,地基承载力是针对地基基础设计提出的为方便评价地基强度和稳定的实用性专业术语,不是土的基本性质指标。
土的抗剪强度理论是研究和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理论基础。
4、轻型圆锥动力触探是利用一定的锤击能量(锤重10kg),将一定规格的圆锥探头打入土中,根据贯入锤击数所达到的深度判别土层的类别,确定土的工程性质,对地基土做出综合评价。
扩展资料
确定方法
(1)原位试验法:是一种通过现场直接试验确定承载力的方法。
包括(静)载荷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旁压试验等,其中以载荷试验法为最可靠的基本的原位测试法。
(2)理论公式法:是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的理论公式确定承载力的方法。
(3)规范表格法:是根据室内试验指标、现场测试指标或野外鉴别指标,通过查规范所列表格得到承载力的方法。
规范不同(包括
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规范),其承载力不会完全相同,应用时需注意各自的使用条件。
(4)当地经验法:是一种基于地区的使用经验,进行类比判断确定承载力的方法,它是一种宏观辅助方法。
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动力触探试验现场操作规程一、标准贯入试验1. 先用钻具钻至试验土层标高以上0.15m处,清除残土。
清孔时应避免试验土层受到扰动。
当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进行试验时,应使孔内水位高于地下水位,以免出现涌砂和坍孔。
必要时应下套管或用泥浆护臂。
2. 贯入应拧紧钻杆接头,将贯入器放入孔内,避免冲击孔底,注意保持贯入器、钻杆、导向杆联接后的垂直度。
孔口宜加导向器,以保证穿心锤中心施力。
注:贯入器放入孔内,测定其深度,要求残土厚度不大于0.1m。
3.采用自动落锤法,将贯入器以每分钟15~30击打入土中0.15m后,开始记录每打入0.10m的锤击数,累计0.30m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击数N,并记录贯入深度与试验情况。
若遇密实土层,贯入0.3吗锤击数超过50击时,不应强行打入,记录50击的贯入深度。
4.旋转钻杆,然后提出贯入器,取贯入器中的土样进行鉴别、描述、记录,并量测其长度。
将需要保存的土样仔细包装、编号,以备试验之用。
5.重复以上步骤,进行下一深度的贯入试验,直到所需深度。
二、静力触探试验1.平整实验场地,设置反力装置。
将触探主机对准孔位,调平机座(用分度值为1mm的水准尺校准),并紧固在反力装置上。
2.将已穿入探杆内的传感器引线按要求接到量测仪器上,打开电源开关,预热并调试到正常工作状态。
3.贯入前应试压探头,检查顶柱、锥头、摩擦筒等部件工作是否正常。
当测孔隙压力时,应使孔压传感器透水面饱和。
正常后将连接探头的探杆插入导向器内,调整垂直并紧固导向装置,必须保证探头垂直贯入土中。
启动动力设备并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
4.采用自动记录仪时,应安装深度转换装置,并检查卷纸机构运转是否正常;采用电阻应变仪或数字测力仪时,应设置深度标尺。
5.将探头按1.2±0.3m/min匀速贯入土中0.5~1.0m左右(冬季应超过冻结线),然后稍许提升,使探头传感器处于不受力状态,待探头温度与低温平衡后(仪器零位基本稳定),将仪器调零或记录初始读数,即可进行正常贯入。
岩土工程勘察原位测试 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动力触探试验 现场操作规程一、标准贯入试验 1. 先用钻具钻至试验土层标高以上 0.15m 处,清除残土。
清孔时应避免试 验土层受到扰动。
当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进行试验时,应使孔内水位高于地下 水位,以免出现涌砂和坍孔。
必要时应下套管或用泥浆护臂。
2. 贯入应拧紧钻杆接头,将贯入器放入孔内,避免冲击孔底,注意保持贯 入器、 钻杆、 导向杆联接后的垂直度。
孔口宜加导向器, 以保证穿心锤中心施力。
注:贯入器放入孔内,测定其深度,要求残土厚度不大于 0.1m。
3. 采用自动落锤法, 将贯入器以每分钟 15~30 击打入土中 0.15m 后, 开始记 录每打入 0.10m 的锤击数, 累计 0.30m 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击数 N, 并记录贯入 深度与试验情况。
若遇密实土层,贯入 0.3 吗锤击数超过 50 击时,不应强行打 入,记录 50 击的贯入深度。
4. 旋转钻杆,然后提出贯入器,取贯入器中的土样进行鉴别、描述、记录, 并量测其长度。
将需要保存的土样仔细包装、编号,以备试验之用。
5. 重复以上步骤,进行下一深度的贯入试验,直到所需深度。
二、静力触探试验 1. 平整实验场地,设置反力装置。
将触探主机对准孔位,调平机座(用分度 值为 1mm 的水准尺校准) ,并紧固在反力装置上。
2. 将已穿入探杆内的传感器引线按要求接到量测仪器上, 打开电源开关, 预 热并调试到正常工作状态。
3. 贯入前应试压探头,检查顶柱、锥头、摩擦筒等部件工作是否正常。
当测 孔隙压力时, 应使孔压传感器透水面饱和。
正常后将连接探头的探杆插入导向器 内,调整垂直并紧固导向装置,必须保证探头垂直贯入土中。
启动动力设备并调 整到正常工作状态。
4. 采用自动记录仪时, 应安装深度转换装置, 并检查卷纸机构运转是否正常;采用电阻应变仪或数字测力仪时,应设置深度标尺。
5. 将探头按 1.2±0.3m/min 匀速贯入土中 0.5~1.0m 左右(冬季应超过冻结 线) ,然后稍许提升,使探头传感器处于不受力状态,待探头温度与低温平衡后 (仪器零位基本稳定) ,将仪器调零或记录初始读数,即可进行正常贯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