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流程图_软件产品发布流程_规范
- 格式:docx
- 大小:72.19 KB
- 文档页数:3
为保证软件在开发、测试、发布及使用过程中版本正确,应用有效,制定本流程。
2、适用范围适用于试生产、量产、工程定制软件等的开发、审批、发布。
3、职责3.14、流程活动说明4.1提出软件开发需求系统设计工程师根据客户新需求、产品可维护性提高、软件使用情况提出软件需求。
技术部经理根据反馈问题、客户需求变更、生产工艺修改优化、电路版本升级、软件质量问题等情况分析提出软件开发需求。
产品工程师根据生产效率提升等需要提出软件开发需求或根据软件实际使用的情况提出软件修改的需求。
4.2组织评审,确定需求、判定是否紧急产品经理会同需求提出者、开发人员、测试人员,对需求进行评审,确定需求,确定测试项目。
4.3软件开发子流程开发人员根据更改的需求,进行分析并给出初步的修改方案,实施软件的修改。
修改过程中,在软件代码中要求标注修改的地方,修改完成并经过自身测试完成后,要求给出软件修改说明、软件版本号,适用的范围。
4.4制定测试方案,搭建测试平台测试人员根据修改的需求以及开发人员更改的方案,制定测试方案,搭建测试平台。
4.5将软件提交测试人员开发人员将软件提交测试人员。
4.6软件测试子流程测试人员根据需求以及测试方案开展测试。
在软件改动较大,涉及面比较广的情况下,由项目经理协调测试人员开展相应的软件测试工作。
4.7是否通过测试人员判定软件是否通过。
如通过,进行7.8。
如不通过,返回7.3。
4.8上传配置库,提交电子流开发人员将软件及版本说明等,上传配置库相应位置,同时提交“软件审批电子流”。
电子流应注明软件在配置库中的地址,并以附件附上版本说明文件。
测试人员在电子流上确认。
4.10审批产品经理通过电子流,针对软件开发需求对测试报告及数据进行审批。
4.11是否通过产品经理判定是否通过。
4.12发布办公室从配置库下载软件及版本说明,上传到服务器共享目录相应位置,并发邮件通知软件、测试、生产相关人员。
共享目录按产品/项目,及“试生产软件”、“量产软件”、分类。
一个完整的软件开发流程一、开发流程图二、过程产物及要求本表主要列出开发阶段需要输出的过程产物,包括产物名称、成果描述、负责人及备注,即谁、在什么时间、应该提供什么内容、提供内容的基本方向和形式是什么。
三、过程说明(一)项目启动1、产品经理和项目干系人确定项目方向,产品型项目的干系人包括公司领导、产品总监、技术总监等,项目的话则包括客户方领导、主要执行人等。
2、公司领导确认项目组团队组成,包括产品经理、研发项目经理、研发工程师、测试团队等。
3、明确项目管理制度,每个阶段的成果产物需要进行相应的评审,评审有相应的《会议纪要》;从项目启动起,研发项目经理每周提供《项目研发周报》;测试阶段,测试工程师每周提供《项目测试周报》。
4、产品经理进行需求调研,输出《需求调研》文档。
需求调研的方式主要有背景资料调查和访谈。
5、产品经理完成《业务梳理》。
首先,明确每个项目的目标;其次,梳理项目涉及的角色;再来,每个角色要进行的事项;最后,再梳理整个系统分哪些端口,要有哪些业务模块,每个模块再包含哪些功能。
(二)需求阶段1、进入可视化产物的输出阶段,产品经理提供最简单也最接近成品的《产品原型》,线框图形式即可。
在这个过程中还可能产生的包括业务流程图和页面跳转流程图。
业务流程图侧重在不同节点不同角色所进行的操作,页面跳转流程图主要指不同界面间的跳转关系。
项目管理者联盟2、产品经理面向整个团队,进行需求的讲解。
3、研发项目经理根据需求及项目要求,明确《项目里程碑》。
根据项目里程表,完成《产品开发计划》,明确详细阶段的时间点,最后根据开发计划,进行《项目任务分解》,完成项目的分工。
4、研发工程师按照各自的分工,进入概要需求阶段。
《概要需求》旨在让研发工程师初步理解业务,评估技术可行性。
(三)设计阶段1、UI设计师根据产品的原型,输出《界面效果图》,并提供界面的标注,最后根据主要的界面,提供一套《UI设计规范》。
UI设计规范主要是明确常用界面形式尺寸等,方便研发快速开发。
软件项目开发流程规范版本管理目录1.0目的 (4)2.0范围 (4)3.0责任 (4)4.0流程文件列表 (4)5.0开发工作流程图 (5)6.0实施步骤与干系人关系 (8)6.1产品意向提出 (9)6.2市场调研及产品规划书起草 (9)6.3产品规划书评审 (9)6.4流程类型选择 (10)6.5需求说明书起草与日程表拟定 (10)6.6需求说明书与日程表评审 (11)6.7测试用例与测试计划起草 (11)6.8测试计划评审 (12)6.9概要设计与概要设计书起草 (12)6.10概要设计书评审 (12)6.11项目计划与项目分解 (13)6.12项目计划评审 (13)6.13项目软件开发及例会与汇报制度管理 (13)6.14软件测试和测试报告 (14)6.15项目总结与产品发布 (14)7.0风险管理 (15)IBD软件项目开发流程规范1.0目的建立并文件化一种软件产品的规划、评审、设计、计划、开发、控制与测试的流程,以确保软件产品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所有指定的需求。
本规范特别强调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持续进行的高效能的团队沟通以及及时总结,良好的流程依赖于执行者忠实地贯彻才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2.0范围本流程适用于国际业务部(IBD)所有新产品的开发,包括从初始的产品概念提出一直到进入产品发布,其包括了完整软件开发流程和简化软件开发流程两类开发流程。
其项目阶段包括:产品意向提出、市场调研及产品规划书起草、产品规划书评审、流程类型选择、项目需求说明书起草与日程表拟定、需求说明书与日程表评审、测试计划起草、测试计划评审、概要设计与概要设计书起草、概要设计书评审、项目计划与项目分解、项目计划评审、项目软件开发及例会与汇报制度管理、软件测试和测试报告、项目总结与产品发布等阶段。
3.0责任IBD负责管理本流程,并负责维护和保障本流程的实际运行。
项目干系人包括:部门总经理、运营总监、产品经理、项目经理、设计负责人、开发人员、测试人员及技术总监等其他支持人员。
一个完整的软件开发流程一、开发流程图二、过程产物及要求本表主要列出开发阶段需要输出的过程产物,包括产物名称、成果描述、负责人及备注,即谁、在什么时间、应该提供什么内容、提供内容的基本方向和形式是什么。
三、过程说明(一)项目启动1、产品经理和项目干系人确定项目方向,产品型项目的干系人包括公司领导、产品总监、技术总监等,项目的话则包括客户方领导、主要执行人等。
2、公司领导确认项目组团队组成,包括产品经理、研发项目经理、研发工程师、测试团队等。
3、明确项目管理制度,每个阶段的成果产物需要进行相应的评审,评审有相应的《会议纪要》;从项目启动起,研发项目经理每周提供《项目研发周报》;测试阶段,测试工程师每周提供《项目测试周报》。
4、产品经理进行需求调研,输出《需求调研》文档。
需求调研的方式主要有背景资料调查和访谈。
5、产品经理完成《业务梳理》。
首先,明确每个项目的目标;其次,梳理项目涉及的角色;再来,每个角色要进行的事项;最后,再梳理整个系统分哪些端口,要有哪些业务模块,每个模块再包含哪些功能。
(二)需求阶段1、进入可视化产物的输出阶段,产品经理提供最简单也最接近成品的《产品原型》,线框图形式即可。
在这个过程中还可能产生的包括业务流程图和页面跳转流程图。
业务流程图侧重在不同节点不同角色所进行的操作,页面跳转流程图主要指不同界面间的跳转关系。
项目管理者联盟2、产品经理面向整个团队,进行需求的讲解。
3、研发项目经理根据需求及项目要求,明确《项目里程碑》。
根据项目里程表,完成《产品开发计划》,明确详细阶段的时间点,最后根据开发计划,进行《项目任务分解》,完成项目的分工。
4、研发工程师按照各自的分工,进入概要需求阶段。
《概要需求》旨在让研发工程师初步理解业务,评估技术可行性。
(三)设计阶段1、UI设计师根据产品的原型,输出《界面效果图》,并提供界面的标注,最后根据主要的界面,提供一套《UI设计规范》。
UI设计规范主要是明确常用界面形式尺寸等,方便研发快速开发。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一、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1.1 嵌入式系统开发概述由嵌入式系统本身的特性所影响,嵌入式系统开发与通用系统的开发有很大的区别。
嵌入式系统的开发主要分为系统总体开发、嵌入式硬件开发和嵌入式软件开发3大部分,其总体流程图如图1.1所示。
图1.1 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图在系统总体开发中,由于嵌入式系统与硬件依赖非常紧密,往往某些需求只能通过特定的硬件才能实现,因此需要进行处理器选型,以更好地满足产品的需求。
另外,对于有些硬件和软件都可以实现的功能,就需要在成本和性能上做出抉择。
往往通过硬件实现会增加产品的成本,但能大大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再次,开发环境的选择对于嵌入式系统的开发也有很大的影响。
这里的开发环境包括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以及开发工具的选择等。
比如,对开发成本和进度限制较大的产品可以选择嵌入式Linux,对实时性要求非常高的产品可以选择Vxworks等。
1.2 嵌入式软件开发概述嵌入式软件开发总体流程为图4.15中“软件设计实现”部分所示,它同通用计算机软件开发一样,分为需求分析、软件概要设计、软件详细设计、软件实现和软件测试。
其中嵌入式软件需求分析与硬件的需求分析合二为一,故没有分开画出。
由于在嵌入式软件开发的工具非常多,为了更好地帮助读者选择开发工具,下面首先对嵌入式软件开发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做一简单归纳。
嵌入式软件的开发工具根据不同的开发过程而划分,比如在需求分析阶段,可以选择IBM的Rational Rose等软件,而在程序开发阶段可以采用CodeWarrior(下面要介绍的ADS 的一个工具)等,在调试阶段所用的Multi-ICE等。
同时,不同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往往会有配套的开发工具,比如Vxworks有集成开发环境Tornado,WindowsCE的集成开发环境WindowsCE Platform等。
此外,不同的处理器可能还有对应的开发工具,比如ARM的常用集成开发工具ADS、IAR和RealView等。
一、软件产品开发流程图:
二、软件产品发布流程
1、发布准备。
发布之前,所有程序由测试人员进行确认测试;检查系统内登记的所有bug
都已经被解决,或者遗留的bug不影响系统的使用,如果有严重bug未解决,则不能发布;程序打包前做冒烟测试(冒烟测试设计用于确认代码中的更改会按预期运行,且不会破坏整个版本的稳定性。
)。
(测试)
2、测试负责人编写发布产品质量报告进行质量分析和总结。
3、源码、文档入库。
源码包括数据库创建脚本(含静态数据)、编译构建脚本和所有源代码;
文档包括需求、设计、测试文档,安装手册、使用手册、二次开发手册、产品介绍(ppt)、使用demo等等。
(按合同规定,或只提供部分文档)(产品、项目经理、研发、测试)
4、进行程序打包;标记源码、文档版本。
(研发、运维)
5、填写发布基线通知,并通知相关人员;经理对发布基线进行审计检查。
(项目经理)
6、在禅道系统上新建产品发布计划,填写配置项,发布产品。
(项目经理)
7、传程序包、使用文档至Download站点。
(运维)
8、编写发布说明。
内容应该包括产品版本说明;产品概要介绍;本次发布包含的文件包、
文档说明;本次发布包含或者新增的功能特性说明;遗留问题、影响说明;版权声明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项目经理、测试)
9、正式发布通知。
通知开发、测试、市场、销售各相关部门并附上产品发布说明和产品介
绍。
(项目经理邮件通知)
10、后续工作。
产品发布后,在使用过程中可能还会发现一些bug。
在不影响正常使用
的情况下,这些bug将在下一版本发布时解决;如果bug严重影响使用,必须打patch 或者按照流程重新发布。
(研发)
11、临时发布。
软件产品未正式发布前,可能需要一个临时版本供开发人员或者用户应
急使用,这时候需要临时发布一个版本。
这个版本只包括基本的程序包和必要的使用说明。
临时发布需要通知相关开发、测试人员;研发人员需要为源码、文档打tag标记。
(研发)
12、附《常见问题排除手册》,内容简介:推荐硬件配置。
(售后)
13、文件命名规则:惠朗_项目名_文件名称_版本号.xxx。
如,惠朗_无锡银行_POC文档
_V1.0.doc。
(ALL)。
14、写Readme,后有DEMO。
(项目经理)
注意事项:
尽量使用Jekenis,如果没有,可将测试程序上传禅道。
程序如果过大可以上传到文件服务器。
发版的程序一定要上传禅道或文件服务器。
Readme:(打到war包里,记录版本号,改进内容,项目名称,甲方,400电话等)
以下为DEMO
===========================
###########环境依赖
Mysql5.7+
redis ~
###########部署步骤
1. 安装mysql5.7
2.安装redis
3. 修改jeesite.properties
4. 执行xxx.sql,更新数据库
###########目录结构描述()
├──Readme.md // help
├──app // 应用
├──config // 配置
│├── default.json
│├── dev.json // 开发环境
###########V1.0.0 版本内容更新
1. 新功能aaaaaaaaa
2. 新功能bbbbbbbbb
3. 新功能ccccccccc
4. 新功能ddddddddd
###########400电话
###########提供的文档
1.《常见问题排除手册》
内容简介
2.《。
》
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