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栽培讲义学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26
作物栽培学各论第一章水稻栽培学第一节概述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商品之一,我国水稻播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4,而稻谷产量将近占粮食总产的1/2,约占全国商品粮的一半以上。
水稻生产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云南是全国稻米主产省份之一,同时也是稻作起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稻种资源,我省也是水稻亩产量创全国纪录的产地。
例如:1990年永胜县涛源乡,一季杂交中水稻“D优10号”亩产达1104.69kg,大理市新达选育的水稻良种“87~66”于1993年再创出一季水稻亩产1024.64kg的世界纪录,1994年“榆杂29”再创1108kg/亩的世界粳稻纪录。
但我省水稻的总体生产水平差,目前全省平均亩产才330余kg,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云南水稻播种面积近1400万亩,约占全省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3,但产量则近全省粮食总产的一半。
水稻的特点:1、适应性强,在水源充足的条件下,①不论酸性红壤,含盐稍高的盐碱土、排水困难的低洼沼泽地,以及其他作物不能全面适应的土壤,一般都可以栽培水稻,或以水稻为先锋作物。
②水稻的品种类型和稻作制度有多种多样,海南岛一年三季连作,长江中、下游地区可雨季连作。
③最北到黑龙江漠河地区也可种植生育期短,抗寒力强的水稻品种。
云南种植水稻最高的海拔地区是宁蒗县,海拔2676m,尼泊尔在2500m地区大量种植水稻。
2、稻米营养价值高,一般精白米除含水分12.9%外,含淀粉77.6%,蛋白质7.3%(少数高达12~15%)脂肪1.1%,粗纤维0.3%和灰分0.8%。
稻米淀粉粒特小,并含有营养价值高的赖氨酸和苏氨酸,粗纤维含量少,易消化。
各种营养成分的可消化率和吸收率都高。
产稻国家或地区共112个,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亚洲占89%、92%,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美洲占6%、5%;非洲占4%、2%;欧洲与大洋洲均有1%以下。
第二节稻的起源和分类稻在植物学上属禾本科(Gramineae)稻属(Oryza),现在栽培稻是由野生稻经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演变形成的多类型植物。
水稻栽培学第一节我国水稻生产概况一、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第一大粮食作物面积4亿亩左右,占粮食作物的1/3,总产量近2亿吨,占粮食总产1/2。
◆我国粮食安全主要是稻米安全全国近2/3人口以稻米为主食。
世界市场稻米贸易量少。
因为在世界水稻生产国较少,并多集中在东南亚人口密集的国家。
表1 2003年世界稻谷面积和产量◆提高单产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石我国水稻面积和产量的85%以上在我国淮河以南各省经济发达,稻田被占用量大,无法用北方的旱粮来弥补,而且这种趋势还将长期存在。
确保总产,只有不断提高单产。
二、我国稻作科技的发展◆我国是世界上栽培水稻最古老的国家据史书(《诗经》《淮南子》《周礼》《战国策》《史记》等)记载,距今5000年的神农时代,我国已开始稻作栽培。
浙江余姚河姆渡曾发现距今6700-7000年的稻作遗址。
◆新中国成立以前水稻生产停滞不前1936年全年播种面积3.45亿亩,单产仅165公斤,为新中国成立前有记载的最好年成。
◆新中国成立以后水稻生产飞跃发展(1)50年代治水改土(2)60年代矮秆品种,陈永康、崔竹松高产经验推广应用(3)70年代杂交稻,小群体、壮个体高产技术推广应用 (4)80年代叶龄模式栽培技术推广应用 (5)90年代群体质量栽培技术推广应用(6)本世纪超级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图1 我国水稻种植面积1502002503003504004505060708090本世纪年代单产(公斤/亩)图2 水稻单产变化趋势第二节 稻种起源和类型一、栽培稻种的起源图3 栽培稻种的起源二、栽培稻种的演变和类型图4 栽培稻种的演变和类型籼稻(亚种)普通栽培稻普通栽培稻晚季稻 早、中稻陆 稻水 稻糯 稻 粘 稻 糯 稻 粘 稻 陆 稻水稻 糯 稻 粘 稻 糯 稻粘 稻 晚季稻早、中稻陆 稻 水 稻 糯 稻 粘 稻 糯 稻 粘 稻 陆 稻水 稻糯 稻 粘 稻 糯 稻粘 稻 粳稻(亚种) 气温高→低日长短→长 水分多→少直链淀粉多→少一年生栽培稻南亚、(印度、中国) 非洲(尼日尔河三角洲)第第内颖外颖小花梗糙米小穗梗副护颖2护颖1护颖第三节 水稻的形态结构一、水稻种子种子→稻谷 糙米→颖果果皮糙米 种皮胚乳 胚胚芽鞘不完全叶幼叶胚根鞘 第1叶幼叶 茎生长点胚吸收层第2叶原基 胚根冠胚根生长点图6图5图7二、水稻幼苗不完全叶(叶片退化)叶完全叶(真叶)叶片完全叶叶枕、叶舌、叶耳叶鞘种子根(初生根)根不定根(次生根)a 图8图9图10叶背面有明显的叶脉三、水稻分蘖分蘖由叶腋芽发育而成一次分蘖分蘖分级 二次分蘖三次分蘖分蘖结构叶茎分蘖鞘根图11图12 图13图14四、水稻茎茎的组成:节+节间其中:基部节间不伸长,密集在一起,长分蘖和次生根,称分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