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1查漏补缺(化学知识点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3
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精选)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精选)初中三年里,中考的学生学好化学首先要整理好知识点,了解化学重点知识点,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内容,欢迎使用学习!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1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3、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2固体的颜色1、红色固体:Cu,Fe2O3。
2、绿色固体:Cu2(OH)2CO3。
3、蓝色固体:Cu(OH)2,CuSO4·H2O。
4、紫黑色固体:KMnO4。
5、淡黄色固体:S。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Ag,Fe,Mg,Al,Hg等金属。
8、黑色固体:Fe粉,木炭,CuO,MnO2,Fe3O4,(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Fe(OH)3。
10、白色固体:NaCl,Na2CO3,NaOH,Ca(OH)2,CaCO3,CaO,CuSO4,P2O5,MgO。
3液体的颜色1、无色液体:H2O,H2O2。
2、蓝色溶液:CuSO4溶液,CuCl2溶液,Cu(NO)3溶液。
3、浅绿色溶液:FeSO4溶液,FeCl2溶液,Fe(NO)3溶液。
4、黄色溶液:Fe2(SO4)3溶液,FeCl3溶液,Fe(NO3)3溶液。
5、紫红色溶液:KMnO4溶液。
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4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1、空气: N2和O22、水煤气: CO和H23、煤气: CO4、天然气: CH45、石灰石/大理石:CaCO36、生铁/钢:Fe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8、铁锈: Fe2O35反应中的一些规律1、跟Ba2+反应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一定是SO42—,沉淀为BaSO42、跟Ag反应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一定是Cl—,沉淀为AgCl3、跟盐酸反应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可能是CO32—也可能是HCO3—4、跟碱反应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的一定为NH4+5、SO42—与Cl—同时存在,若要检验时,则必须先用Ba(NO3)2溶液检验并除尽SO42—,然后再用AgNO3溶液检验Cl—6、可溶性的碱加热不能分解,只有不溶性碱受热才能分解,如Cu(OH)2 △ CuO + H2O7、可溶性的碳酸盐加热不能分解,只有不溶性碳酸盐受热才能分解,如CaCO3 高温CaO + CO2 ↑ 碱式碳酸盐也不稳定,受热易分级,如:2NaHCO3△ Na2CO3+ H2O +CO2 ↑中考化学学习建议做好中考前的三轮安排第一轮就是按章节复习也就是按照教材的先后顺序,从头至尾理解每一课内容,然后把老师课堂上强调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原理、课堂实验给完全搞清楚了,对以前没有掌握好的知识,要结合教材、结合笔记利用这一轮复习好好给巩固一下。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1. 绪论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重要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元素: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位,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其组成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组成物质保持各自的性质。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具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和性质。
3. 原子和分子•原子:物质的最小单位,具有化学性质,由核子(质子和中子)和电子组成。
•分子: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粒子,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单位。
4.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法,包括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5.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等。
•化学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6. 物质的量的概念•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1摩尔物质含有约6.02×10^23个粒子。
•质量:物质所具有的重量,单位为克。
•体积:物质占据的空间大小,单位为毫升或升。
7. 溶液•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溶解其他物质的介质。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8. 酸碱盐•酸: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9.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合成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
化学知识点难点总结化学知识点难点大全总结在高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对于进入更高阶段的学习,化学学科的知识点的难度增加,且化学知识中大部分是化学反应式,很多学生表示没有办法完全记忆。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化学知识点难点总结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1、几元含氧酸,傻傻分不清多元酸究竟能电离多少个H+,是要看它结构中有多少个羟基,非羟基的氢是不能电离出来的。
如亚磷酸(H3PO3),看上去它有三个H,好像是三元酸,但是它的结构中,是有一个H和一个O分别和中心原子直接相连的,而不构成羟基。
构成羟基的O和H 只有两个。
因此H3PO3是二元酸。
当然,有的还要考虑别的因素,如路易斯酸H3BO3就不能由此来解释。
2、酸式盐溶液呈酸性表面上看,“酸”式盐溶液当然呈酸性啦,其实不然。
到底酸式盐呈什么性,要分情况讨论。
如果这是强酸的酸式盐,因为它电离出了大量的H+,而且阴离子不水解,所以强酸的酸式盐溶液一定呈酸性。
而弱酸的酸式盐,则要比较它电离出H+的能力和阴离子水解的程度了。
如果阴离子的水解程度较大(如NaHCO3),则溶液呈碱性;反过来,如果阴离子电离出H+的能力较强(如NaH2PO4),则溶液呈酸性。
3、H2SO4有强氧化性就这么说就不对,只要在前边加一个“浓”字就对了。
浓H2SO4以分子形式存在,它的氧化性体现在整体的分子上,H2SO4中的S+6易得到电子,所以它有强氧化性。
而稀H2SO4(或SO42-)的氧化性几乎没有(连H2S也氧化不了),比H2SO3(或SO32-)的氧化性还弱得多。
这也体现了低价态非金属的含氧酸根的氧化性比高价态的强,和HClO与HClO4的酸性强弱比较一样。
所以说H2SO4有强氧化性时必须严谨,前面加上“浓”字。
4、写离子方程式,不考虑反应物之间的反应从解题速度角度考虑,判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时,可以“四看”:一看产物是否正确;二看电荷是否守恒;三看拆分是否合理;四看是否符合题目限制的条件。
初中化学知识点梳理总结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知识点梳理总结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化学是学生化学学习的入门阶段,对于学生而言,掌握初中化学知识点是进一步深入学习化学的关键。
本文旨在梳理总结初中化学的主要知识点,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初中化学知识,提高化学素养。
二、初中化学知识点梳理1.物质的组成与分类(1)元素: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组成的物质。
(4)纯净物:宏观上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的物质。
2.原子与分子(1)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具有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和质量等特征。
(2)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相互连接而成。
3.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物质之间发生的一种物质变化,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2)化学平衡: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3)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的表达式。
4.溶液与浓度(1)溶液: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均匀、稳定的混合物。
(2)浓度:表示溶液中溶质质量或体积的百分比,常用质量分数、体积分数表示。
(1)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2)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3)盐: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6.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
(2)氧化剂:接受电子的物质,使其他物质氧化。
(3)还原剂:提供电子的物质,使其他物质还原。
(1)有机物:主要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烃:仅含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
(3)烃的衍生物: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形成的化合物。
初中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基础阶段,掌握初中化学知识点对于学生的化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化学基础知识点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化学基础知识点【篇1】一、物质的分类1、常见的物质分类法是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2、混合物按分散系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中间大小分散质直径大小为1nm—100nm之间,这种分散系处于介稳状态,胶粒带电荷是该分散系较稳定的主要原因。
3、浊液用静置观察法先鉴别出来,溶液和胶体用丁达尔现象鉴别。
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垂直方向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
4、胶体粒子能通过滤纸,不能通过半透膜,所以用半透膜可以分离提纯出胶体,这种方法叫做渗析。
5、在25ml沸水中滴加5—6滴FeCl3饱和溶液,煮沸至红褐色,即制得Fe(OH)3胶体溶液。
该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阴极移动,从而该极颜色变深,另一极颜色变浅,这种现象叫做电泳。
二、离子反应1、常见的电解质指酸、碱、盐、水和金属氧化物,它们在溶于水或熔融时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可以导电。
2、非电解质指电解质以外的化合物(如非金属氧化物,氮化物、有机物等);单质和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有电解质参与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4、强酸(HCl、H2SO4、HNO3)、强碱(NaOH、KOH、Ba(OH)2)和大多数盐(NaCl、BaSO4、Na2CO3、NaHSO4)溶于水都完全电离,所以电离方程式中间用“==”。
5、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基础上可以把强酸、强碱、可溶性盐写成离子方程式,其他不能写成离子形式。
6、复分解反应进行的条件是至少有沉淀、气体和水之一生成。
7、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主要含①符合事实②满足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③拆分正确(强酸、强碱、可溶盐可拆)④配比正确(量的多少比例不同)。
8、常见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①发生复分解反应(沉淀、气体、水或难电离的酸或碱生成)②发生氧化还原反应(MnO4-、ClO-、H++NO3-、Fe3+与S2-、HS-、SO32-、Fe2+、I-)③络合反应(Fe3+、Fe2+与SCN-)④注意隐含条件的限制(颜色、酸碱性等)。
初中化学知识点大总结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大总结(人教版)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 物质由元素组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元素表,用于展示元素的性质和规律。
2.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由单一物质组成,具有固定性质。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原有性质。
- 化合物:由不同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形成,具有新的性质。
-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3.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变化,通常伴随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 反应物和生成物:参与反应的物质称为反应物,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称为生成物。
-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以及反应条件。
4.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5. 能量转换- 化学反应中,能量以热能、光能、电能等形式转换。
二、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物质的物理性质- 色、态、味、溶解性等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2. 物质的化学性质-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通过化学反应表现出来的性质。
3.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物质状态的改变,如熔化、凝固、蒸发、凝结等。
- 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
三、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1. 酸碱盐- 酸:氢离子(H+)的供应者,具有酸味、腐蚀性。
- 碱:氢氧根离子(OH-)的供应者,具有苦味、滑腻感。
- 盐: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通常为中性。
2. 金属与非金属-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可塑性。
- 非金属:通常不导电、不导热,硬度较大,易燃烧。
3. 氧化物- 氧化物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氧化态。
四、实验基本操作与安全1. 实验器材- 熟悉常见实验器材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 实验操作- 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如称量、溶解、加热、过滤、蒸发等。
高三化学学习方法及技巧1.高三化学学习方法及技巧1.循序渐进,打好基础,辨析理清概念。
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较好的学习计划,使复习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
既要全面复习,更要突出重点。
要多看书,抓住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精髓,特别是中学化学的核心内容,如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元素化合物知识、电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
复习要注重基础,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培养,力求做到"记住-理解-会用"。
要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复习。
2.掌握原理,灵活应用,注重解题思路。
化学原理如元素守恒原则、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得失守恒、化学平衡、物质结构的一般规律,要重点回顾。
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和规律,在解题中灵活应用,拓宽解题思路,增强解题的技巧性。
如应用守恒法、差量法、讨论法解一些计算题,可以提高解题的速率和准确性。
推断有机物的结构,要抓住有机物官能团的转化规律和反应的基本类型。
如有机物抓住烃、卤代烃、醇、醛、酸、酯的一系列变化关系。
要通过复习提高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适当做一些综合性题,并储存在头脑中,高考时可以启发思维。
要注重实验原理,高考化学实验题的比重较大,实验的复习要侧重于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的分析、设计和评价,从"怎么做"到"为什么",重视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学会比较。
3.加强练习,温故知新,提高解题能力。
练习的方法较多,首先可以将做过的习题再有重点有选择地做一部分。
其次要选好一本化学参考书,根据复习的进展,选做其中同步的习题。
不要做一题对一题答案,应把一节或一单元做完再对答案,检查对错,加以订正,遇有不懂之处应通过一定的方式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还可以把今年各地的高考化学试题作为练习,检测一下自己目前的化学水平。
练习时要注意分析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如针对物质结构中的"位、构、性"三者间的关系、等效平衡的应用、离子共存的条件、用守恒法解计算题等,多问为什么,不要陷入题海。
高中化学必修1重难点分析归类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具备了一定的化学知识,有了一定的水平,但是这离高考水平可能还有一段距离。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首先是了解自己,才能对症下药。
根据我对大家的了解,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自我提高。
1.第一章中关于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及阿伏伽德罗定律,主要是公式应用,应用过程中注意分解,将一个习题分解成若干个小公式的直接应用,这将会直接降低习题的难度。
2.离子反应。
这一部分内容中,首先电解质、强弱电解质、导电等知识的应用,主要是理解识记的多一些,特别是后者;其次是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搞清楚什么样的物质可以拆开,注意一些细节如:是否符合事实,电荷是否守恒,拆的是否正确,是否符合组成等,需要记得东西多;再一个是,离子共存,主要是记忆;再一个是过量少量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这样的话存在一个互滴的问题,也就是互滴时现象不同,主要有:Na2CO3与HCl,NaOH与AlCl3,HCl与NaAlO2;3.氧化还原反应,首先是几个概念的判断与应用;其次电子守恒的应用;最后是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4.元素化合物的理解、记忆。
这一部分内容我们这一学期学过之后,可能很长时间就不在专门学习它,再一次去学习时可能就到高三的10月份左右了。
因此我们应该去查漏补缺。
特别是有几个点:第一是一些特殊的习题如:MnO2+HCl(浓),Cu+H2SO4(浓)涉及到的计算,(在273K、101.73kPa条件下,2L的CO和H2以任意比例混合,在电火花不断的引燃下,通入112mL的O2使之燃烧,将生成的产物通过足量的Na2O2粉末,则反应后气体的体积为)等;第二是几种计算,如差量法、极值法、守恒法(电子守恒、元素守恒、电荷守恒),这在我们复习时发的小册子上有总结;第三是铝三角的部分,图像问题,第四化学反应方程式,及基础知识点。
…………匆匆写就,不一定全面,仅供参考。
有的需要理解,有的就需要记忆,有的可能就要理解,又要记忆。
中考状元查漏补缺的方法与技巧中考是对学生多年来学习成果的一次全面检验,对于备战中考的考生而言,提高自己的成绩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获得状元的称号,除了拥有良好的基础知识和适应的考试技巧外,查漏补缺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考状元查漏补缺的方法与技巧。
一、查漏补缺的重要性查漏补缺是一项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入复习的过程。
通过查找自己在各个科目中不足的地方,加以弥补和巩固,可以提高整体的学习效果和考试成绩。
只有在基础知识坚实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更高层次的知识。
二、语文查漏补缺的方法与技巧1. 词汇积累:背诵和记忆一些常用的词汇和词语,学习它们的用法和搭配,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 阅读理解:多读一些优秀的文章,了解各种题材的阅读材料,并学会通过阅读理解来获取细节和推理。
3. 语法知识巩固:查漏补缺过程中要特别留意语法知识,如动词时态、主谓一致、名词性从句等,掌握语言的规范性和连贯性。
三、数学查漏补缺的方法与技巧1. 基础知识强化:数学是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掌握好基础知识是关键。
回顾并巩固基础知识,如四则运算、分数、小数、百分数的转换等。
2. 算式变化的掌握:通过学习和练习不同的算式变化形式,提高自己解题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3. 做题技巧:在解题过程中,要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善于运用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四、英语查漏补缺的方法与技巧1. 单词记忆与运用:背诵单词并善于运用它们,可以提高听、说、读、写的英语语言能力。
2. 阅读理解技巧: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注意提取和理解文章的关键信息,抓住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3. 口语练习:与他人进行英语口语交流,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的流利程度。
五、化学查漏补缺的方法与技巧1. 知识点梳理:对化学各个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建立清晰的思维框架。
2.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来加深对化学实验原理和步骤的理解,掌握实验技巧。
3. 解题思路培养:做更多的题目,培养自己解题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推理能力。
十天玩转中考化学复习——第一天查漏补缺面对仅剩下的二十多天,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呢?那绝对就是针对性的训练!要做针对性训练的话先要做什么准备工作呢?那绝对就是查漏补缺了!因为目前大部分孩子的一模分数都在42分以上,那么化学基本功还是不错的。
但是请注意我的措辞,也就是说还不够好!一模分数低于50分的同学,化学基本功绝对称不上特别好!那我们肯定要梳理知识点。
但是有些家长问我,说“老师我打印了网上的化学基础知识汇总,有70多页,我怎么给孩子看啊?”那么一叠厚厚的材料没有人想看的,就是给我们老师,也看不下去!何况在这么紧张的时刻,孩子们的负担又很重的时候,根本没有精力看这种大部头的资料。
那么我们就必须先帮助孩子找准自己的问题在哪里,然后再借助一些外部的精简材料(这些材料我将从第三天起给大家介绍)作为辅助。
但是请大家一定要记住,查漏才能补缺,我们一定要做有选择性的,针对性的练习!首先,现在不停的做其他省市的模拟卷肯定不合适了。
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做的试卷已经够多了,涵盖初中知识点已经够全了。
我们没有必要再去花时间做其他省市的模拟试卷,何况又没有导向性!在网上下载的一大堆所谓的中考专题,有些难度和题型又根本不适用于本省的化学中考。
对我们来说,最好的资料就是兵团的试卷。
孩子如果能把一模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全部都解决了,二模肯定没有问题。
孩子在中考前将一模和二模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全都解决了,您放心,“粮仓”满了!中考必胜!其次,本省兵团教研室的卷子即使是做过一遍了,不等于就丢掉不看了,那是最好复习资料啊!每一年中考的导向性都会在模拟考试的试卷中得到充分体现!怎么最大限度的利用好做过的试卷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得马上拥有一个就纠错本,整理纠错本绝对是短期内攻克难题的最高效的方法。
前面我们谈到过“知己”,只有从错题中去总结自己所犯得错误,找到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才能做到在复习的时候有的放矢。
因为每个孩子存在的问题都是不尽相同的,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的问题在哪里。
查漏补缺(化学知识点整理)1、同种元素可能形成不同的单质,所以由一种元素形成的物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如氧元素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磷元素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元素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碱性氧化物____________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_____________是碱性氧化物,如___________是酸性氧化物,__________是两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__________是酸性氧化物,如_______________是不成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是非金属氧化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气体检验时一般是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会有白色沉淀生成,但其实二氧化硫气体也有类似现象,试写出以上2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种气体中,前者是无色无味的,后者是无色但有刺激性气味的,借此可以区别。
4、溶液是电中性,故利用电荷守恒原理列等式,如某水溶液中存在钠离子、钾离子、硫酸根离子、氯离子、镁离子等多种离子,则必然存在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使用V m=22.4mol/L这个数据时,要先判断是否为_______________,再判断是否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水、苯、四氯化碳等物质。
6、mg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中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稀有气体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分子组成的。
8、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实际上属于__________,在激光或聚光手电筒照射下有____________效应。
9、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氨气等物质的水溶液是可以导电的,因为它们可以与水化合分别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物质均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电离而产生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氨气属于_____________。
10、液态氯化氢、固态的盐、碱均不能导电,但它们其实是________________。
而铜、石墨、稀硫酸、氨水等物质虽然是可以导电的,但它们不是_____________,所以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11、硫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这样的难溶性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相当小,故水溶液是不导电的,但熔融态时均可以________________,所以它们属于_______________。
12、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由以下2个因素共同决定,一是溶液中电解质(溶质)产生的离子的_________________,二是离子的_________________。
如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氯化钠与硫酸镁溶液,后者的导电能力大得多。
13、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向沸水中滴加数滴__________色的_________________,并_____________至液体呈______________色,涉及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胶体有吸附性,故可用于____________。
14、试分别写出硫酸铁、氢氧化铝、硫酸氢钠、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蒸发溶剂水(如蒸发浓缩或结晶)时,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等仪器;灼烧固体(分解、脱水)时,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仪器。
16、碱石灰是一种___________性干燥剂,内含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作为干燥剂使用时,可用于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气体。
浓硫酸是一种常用的液体干燥剂,属于______性干燥剂,五氧化二磷属于______性干燥剂,氯化钙______性干燥剂。
固体干燥剂使用时一般放置在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中,浓硫酸使用时放置在__________中。
17、溴水呈____________色,可用有机溶剂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萃取其中的溴单质,萃取后有机层呈______________色;碘水呈____________色,可用有机溶剂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萃取其中的溴单质,萃取后有机层呈______________色。
萃取并分液后得到的有机层应进行__________操作从而分离出其中的溴或碘。
18、现需要测定某水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含量,以过量氯化钡溶液将其全部沉淀下来,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量等操作,再经计算可得结论。
试回答以下问题:(1)如何确定硫酸根已经沉淀完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何洗涤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何确定沉淀已经洗涤干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测得硫酸钡固体的质量为mg,测定所取溶液的体积为VmL,则原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溶液中铵根离子的检验,需加入_______________溶液并________________,若产生了气体且该气体可以使___________________试纸变___________色,则证明了铵根离子的存在。
若加入的是稀溶液且未加热,则只得到_________________,并不产生气体。
20、某VmL溶液中氯化钠和氯化镁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1mol/L和c2mol/L,则该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取出10mL溶液并稀释到100mL,则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先加入_____________,排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离子的干扰,再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
22、在硫酸根、碳酸根存在的条件下,如何检验溶液中的氯离子?取少量待测液,先加入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溶液,然后____________,再向滤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溶液和______________溶液,若有白色溶液生成,则氯离子存在。
23、实验室需要用氯化钠固体配制95mL1mol/L的氯化钠溶液,应使用规格为______________的容量瓶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仪器。
24、试以连等式的形式给出与物质的量n相关的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浓度c与ω的换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5、与氦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简单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简单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氩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简单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在原子中,存在的等量关系是:质子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质量数=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在数值上)。
活泼金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____________________,活泼非金属元素的最低负化合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数值上)。
对于阳离子X m+来说,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阴离子X n-来说,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常见的10e-微粒有:原子是___________,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见的18e-微粒有:原子是___________,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分离悬浊液与溶液可以用______________操作,分离胶体和溶液可以用_______________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