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1第三章全章解剖
- 格式:ppt
- 大小:7.99 MB
- 文档页数:8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本章概要本章是高中阶段对金属进行集中学习的第一章,是我们系统掌握金属结构与性质、用途等知识与规律的极好时机,也是我们对初中化学中所学金属零星知识进行总结并形成知识网络的极好时机。
本部分内容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之一。
本章的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介绍钠、铝、铁、铜等金属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二是金属的重要化合物的有关化学性质(初中化学中则主要学习它们的物理性质),三是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等知识。
本章的重点在于通过典型金属的性质学习,掌握金属活动性规律(金属活动顺序表)及它们的化学性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本章的难点在于通过实验分析、比较并归纳出金属活动顺序(特殊到一般),并运用金属活动顺序表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一般到特殊)。
学习策略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是在初中化学有关知识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与完善,所以学习本节内容时要与初中知识搞好衔接,充分运用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来为本节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也要将初高中关于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网络。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特别是铁、铝和铜,是生产和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单质,钠的化合物,铁、铝、铜的一些重要的化合物也都是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所以,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所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既有利于本节知识的学习,也能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对知识的理解,体验知识的价值,达到学与用、知与行等多方面的融合。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有许多需要通过实验来认识,其中有些实验本身就是我们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形成科学研究精神的载体,同时也能够将抽象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实验现象与事实,并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学习时注意物质的类别与物质性质的关系,首先根据物质的一般通性,推理出某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然后再研究他们的特殊性。
通过比较归纳等,逐步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