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条救命法则-针对一线工人的简单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388.50 KB
- 文档页数:8
火灾求生的十二条法则第一条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当你处在陌生的环境时,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现场。
第二条通道出口,畅通无阻。
楼梯、通道、安全出口等是最重要的逃生之路,应保证畅通,切不可堆放杂物或设闸上锁。
第三条扑灭小火,惠及他人。
如果火势并不大,且尚未对人造成威胁时,如周围有足够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应奋力将小火控制扑灭。
第四条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
首先要镇静,迅速判断并决定逃生办法,切勿盲目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乱冲乱窜。
撤离时要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要尽量往楼层下面跑。
第五条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身处险境,应尽快撤离,不要因害羞或顾及贵重物品,而把逃生时间浪费在寻找、搬离贵重物品上。
已经逃离险境的人员,切莫重返险地,自投罗网。
第六条简易防护,蒙鼻匍匐。
逃生时,为防浓烟呛入,可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可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身裹好,再冲出去。
第七条善用通道,莫入电梯。
发生火灾时,要根据情况选择进入相对较为安全的楼梯通道。
除可利用楼梯外,还可利用阳台、窗台、天面屋顶等攀到周围安全地点沿水管、避雷线等建筑结构中凸出物滑下楼。
切勿乘坐电梯。
第八条缓降逃生,滑绳自救。
高层、多层建筑内一般都设有高空缓降器或救生绳,人员可以通过这些设施离开危险楼层。
如无专门设施,可利用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打湿从窗台或阳台缓滑到安全地带。
第九条避难场所,固守待援。
假如用手摸房门已感到烫手,或无法开门,应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门窗,用湿毛巾湿布塞堵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门窗,不停用水淋透房间,等待救援。
第十条缓晃轻抛,寻求援助。
被烟火围困暂时无法逃离的人员,应尽量呆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和能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及时发出有效的求救信号,引起救援者的注意。
第十一条火已及身,切勿惊跑。
如果发现身上着了火,千万不可惊跑或用手拍打。
安全生产12条救命法则安全生产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关乎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我们需要遵守和实施一系列的救命法则。
以下是安全生产的12条救命法则,详细介绍了每一条法则的重要性和具体操作方法。
第一条:安全意识是生命线安全意识是安全生产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救命法则。
只有具备了正确的安全意识,我们才能够识别和避免潜在的危险。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时刻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警觉周围的危险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安全防范。
第二条: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预防是安全生产的核心,也是最有效的救命法则。
我们应该把预防放在首位,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危险。
通过完善的综合治理措施,识别安全隐患,加强巡检,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等多种手段,确保安全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条: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进行任何工作前,我们要对操作规程进行严格的学习和掌握。
操作规程是经过专业人员研究和总结的安全操作方法,严格遵守规程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操作过程中的事故风险。
因此,每次工作前都要对操作规程进行认真的复习和理解,并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第四条:正确使用、维护工具设备工具设备是我们工作的重要辅助工具,正确使用和维护工具设备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因此,我们要学会正确使用各类工具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第五条:高空、封闭空间作业应采取防护措施高空和封闭空间作业是最容易引发事故的工作环境,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安全风险。
例如,在高空作业时应穿戴全身防护装备,并进行安全绳固定。
在封闭空间作业时应注意通风和气体监测等,确保作业安全。
第六条:消防安全要做到火源隔离、明火禁止消防安全是安全生产的重点内容,我们要时刻做好火源隔离和明火禁止的工作。
例如,禁止在易燃易爆场所吸烟和使用明火,合理设置消防器材,定期进行消防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等,确保消防安全。
第七条:电气安全要做到合格人员操作、线路整齐有序电气安全是我们工作中必须重点关注的方面,我们要注重培训和合格人员的操作,不擅自更改电路和电气设备。
急救指南2 心肺复苏术常识3 骨折急救常识6 外伤出血急救常识7 电击急救常识10 烧伤和烫伤常识12 眼部异物急救常识14 刺伤和割伤急救常识15 中暑急救方法16 心肺复苏术常识心肺复苏术是呼吸和心脏骤停的一系列急救措施。
成人心肺复苏法:1)保持呼吸道通畅,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这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第一步。
首先,检查患者口中是否有食物、呕吐物、假牙和其他异物,然后将患者置于侧卧或者水平位置,头偏向一侧。
第一个应答者用一只手固定舌头的前端,这样它就不会向后倾斜。
如果有任何异物,可以用另一只手的末端手指或者中指刺入它的口中以清除异物。
2)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是用人工方法用外力推动肺、膈肌或者胸腔,使气体被动地进出肺,以保证氧气的供应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口对鼻人工呼吸有两种常用方法,其中口对口人工呼吸是为患者提供所需氧气的最简单、最快速、最有效的方法。
人工呼吸:急救人员使用颈部抬高来保持患者的气道通畅,同时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孔,按压前额以防止吹气时气体从鼻孔逸出。
深呼吸后,救助者用嘴唇包住病人的嘴,形成一个封闭的腔,然后用力吹气以扩张胸腔。
吹气后,第一个应答者的头部稍微抬起,第一个应答者的侧面切换到空气中,捏住鼻孔的手松开,患者的胸腔和肺根据胸部的弹性自动缩回,从而排出肺中的二氧化碳。
重复上述步骤。
吹气频率为14- 16 次/分钟,儿童为18-20 次/分钟,婴儿为30-40 次/分钟。
3)人工循环——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循环是指持续有节奏地按压胸骨,增加胸腔内的压力,间接按压摆布心室,使血液流入主动脉,建立血液循环,为心脏自主节律的恢复创造条件。
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胸部按压。
进行胸部按压时,病人必须平躺在坚硬的平面上。
目前,大多数家庭睡在软床上或者席梦思床上,但在软床上进行胸部按压是徒劳的。
在急救过程中,如果病人躺在床上,要把病人抬到地上已经太晚了,应该迅速找到一个又大又硬又平的物体来垫住病人的胸部。
新员工急救知识及技能培训概述在现代社会中,突发状况时常出现。
如果处于紧急情况下,急救知识和技能可以迅速减轻患者的痛苦或拯救生命。
而作为一个公司,为员工提供急救知识及技能培训也是必须的。
尤其是对于新雇员来说,这些知识和技能能够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保护和保证,同时也能够增强自己的能力。
培训内容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在急救培训课程中,最基本的知识包括急救基本原则、应急反应程序和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措施。
这些知识都属于应急处理的范畴,能够为员工提供基本思路和行动指南。
急救基本原则急救基本原则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动,从而提供更加有效的急救服务。
基本原则包括:1.确认安全性:在救援场合中,员工需要保证自己和伤者的安全,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救援行动。
2.确认紧急性:需要判断是属于紧急情况,应该立即得到救援。
3.召唤援助:及时求助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延迟,更好地保护伤者。
4.判断伤情:需要根据伤者的症状分析伤情。
5.提供急救措施:根据伤者状况提供急救措施,并在等待救援人员的过程中持续执行。
应急反应程序举措员工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反应,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或拯救生命,这时候应急反应程序举措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部分内容包括了:1.做好保护现场的准备:保护现场可以避免更多的事故的发生,减轻救援难度。
2.安排专人负责应急工作:不同职责的人员可以更好地协调行动。
3.完善处置计划: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出处理方案,统一行动。
4.加强沟通协调能力:在应急处置的过程中,需要及时沟通协调,协同工作。
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措施采取合适的安全措施能够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也能够保护自己和患者。
这部分内容包括了:1.保持冷静: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能够提高员工的应对能力。
2.戴好手套:防止伤者的血液或体液对自身造成二次伤害。
3.消毒伤口:进行处理前应该对家中急救用品进行消毒。
第二部分:常见情况了解常见的伤病情况可以有效地减轻伤者的痛苦并减少二次受伤的风险。
员工安全培训七紧急救援与急救技能员工安全培训:紧急救援与急救技能在职场中,员工的安全是企业管理者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
为了提高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以及提供基本的急救技能,企业需要进行员工安全培训,以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重点介绍员工安全培训中的紧急救援和急救技能。
一、紧急救援1.意识到紧急情况员工应该接受培训,了解各种可能的紧急情况,如火灾、地震、自然灾害等。
在紧急情况下,员工应该能够迅速反应并采取适当的行动。
2.逃生计划培训中应包括逃生计划的制定和演练。
员工应了解公司建筑物的逃生通道和应急出口的位置,以及在不同紧急情况下的逃生路线。
演练可以帮助员工熟悉逃生程序,并能够在实际情况中高效地撤离。
3.紧急报警与呼叫员工应该知道如何正确使用紧急报警设备,并掌握呼叫紧急服务部门(如消防、医疗救援等)的方法。
正确的报警和呼叫能够快速获取外部帮助,降低事故的风险。
二、急救技能1.心肺复苏(CPR)心肺复苏是当遇到突发状况导致人员心脏骤停时的有效急救方法。
员工应该接受CPR培训,学习正确的心肺复苏技巧,包括按压深度、频率、胸外按压手法等,以提高生还率。
2.创口处理急救培训还应包括创口处理技巧。
员工应熟悉处理各种创伤的方法,如牙齿受伤、骨折、出血等。
正确的创口处理能够降低感染和进一步损伤的风险。
3.烧伤与烫伤处理烧伤和烫伤是工作场所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
员工应学会正确处理烧伤和烫伤的方法,包括及时冷却,避免感染,并寻求医疗救助。
4.窒息处理窒息是一种可能导致严重伤害甚至死亡的急症。
员工应该学会正确的窒息处理方法,包括背部拍击和人工呼吸。
5.骨折与扭伤处理培训中应包括如何正确处理骨折和扭伤的紧急救援措施。
员工应了解如何固定骨折部位,并通过正确的按摩和休息等方式减轻扭伤症状。
三、实践与反馈员工安全培训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是不够的,实践和反馈也是必要的。
企业可以组织模拟演练,让员工在真实场景下应用所学的紧急救援和急救技能,以检验其掌握程度。
12条救命法则总结在面对危险和突发情况时,我们常常需要依靠一些救命法则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下面是12条救命法则的总结,希望能够在关键时刻为您提供一些帮助。
1. 保持冷静在面对危险的情况下,保持冷静是最重要的一条法则。
冷静的头脑可以让我们做出明智的决策,避免恐慌和错误的行动。
2. 认识自己的身体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对于应对突发状况至关重要。
知道自己是否有过敏反应、慢性疾病等状况可以帮助我们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决策。
3. 寻找安全位置在面对危险时,第一步是尽快寻找到最安全的位置。
这可能是在室外远离火灾、爆炸或崩塌的地方,或是在室内靠近出口的地方。
4. 呼叫求助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呼叫求助是非常重要的。
打电话给急救中心、警察或消防队,并清晰地描述你所处的位置和当前的问题。
5. 正确使用急救技能学习并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可以在危急时刻挽救生命。
包括基本的心肺复苏术、止血和紧急通气等。
6. 避免移动受伤人员在没有专业救援人员的情况下,避免移动受伤人员。
错误的移动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伤害。
7. 确保自身安全在试图帮助他人之前,确保自己的安全是首要任务。
评估周围环境和潜在风险,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自己。
8. 灭火技能了解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至关重要。
学习适当的灭火技能可以有效地阻止火势的蔓延,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9. 遵守安全规定遵守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安全规定是预防事故的关键。
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正确使用和维护设备,并遵守相关法规和指导。
10. 熟悉逃生路线在任何危险环境中,熟悉逃生路线是非常重要的。
在事发前就应该了解大楼和工作场所的逃生路线,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撤离。
11. 学习自卫技能学习一些基本的自卫技能可以提高个人的安全防范能力。
包括防身术、紧急撤离和警觉性训练等。
12. 维持身体健康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危机。
健康饮食,定期锻炼和良好的睡眠习惯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关键。
以上是12条救命法则的简要总结。
壳牌救命法则12条
1.安全和健康是第一要务。
我们将始终将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并确保所有作业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2.领导责任。
领导层要为保护员工的安全负起责任,并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资源和支持。
3.风险管理。
我们要根据作业的风险程度评估和管理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工作许可证。
所有涉及高风险作业的人员必须获得适当的工作许可证,并严格遵守相应的程序和要求。
5.作业计划和程序。
在进行任何作业之前,必须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和程序,并确保所有相关人员了解并遵守这些计划和程序。
6.基础设施和设备。
我们要确保所有的基础设施和设备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7.状态监测。
我们要监测和评估作业中的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止事故的发生。
8.紧急情况应对。
我们要制定紧急情况应对计划,并进行定期的演习和培训,以确保员工能够应对各种紧急情况。
9.进行事故调查。
当发生事故时,我们要进行全面的事故调查,并及时采取措施来防止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10.合作和沟通。
我们要鼓励员工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共享经验和教训,并及时向管理层报告任何不安全的行为或情况。
11.培训和教育。
我们要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使他们能够理解和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程序。
12.不断改进。
我们要不断改进我们的安全管理体系,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确保员工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