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遗传学
- 格式:ppt
- 大小:303.50 KB
- 文档页数:65
群体遗传学群体遗传学:是研究在演化动力的影响下,等位基因的分布和改变。
演化动力包括自然选择、性选择、遗传漂变、突变以及基因流动五种。
通俗而言,群体遗传学则是在种群水平上进行研究的遗传学分支。
它也研究遗传重组,种群的分类,以及种群的空间结构。
同样地,群体遗传学试图解释诸如适应和物种形成现象的理论。
群体遗传学是现代进化综论出现的一个重要成分。
该学科的主要创始人是休厄尔·赖特、约翰·伯顿·桑德森·霍尔丹和罗纳德·费雪,他们还曾经为定量遗传学的相关理论建立基础。
传统上是高度数学化的学科,现代的群体遗传学包括理论的,实验室的和实地的工作。
计算方法常使用溯祖理论,自1980年代发挥了核心作用。
理论:1、分子钟:分子水平的恒速变异,或分子进化速率在不同种系中恒定。
2、中性理论:进化过程中的核苷酸置换绝大部分是中性或者接近中性的突变随机固定的结果,而不是正向达尔文选择的结果。
许多蛋白质多态性必须在选择上为中性或者接近中性,并在群体中由突变维持平衡。
3、同源性状:两个物种中有两个性状(状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它们与这些物种的及先类群中所发现的某个性状相同;它们是具有祖先—后裔关系的不同性状。
直系同源的序列因物种形成而被区分开:若一个基因原先存在于某个物种,而该物种分化为了两个物种,那么新物种中的基因是直系同源的。
旁系同源的序列因基因复制而被区分开:若生物体中的某个基因被复制了,那么两个副本序列就是旁系同源的。
直系同源的一对序列称为直系同源体,旁系同源的一对序列称为旁系同源体。
4、祖先类群:如果一个类群(物种)至少有一个子裔类群,这个原始的类群就称为祖先类群。
5、单系类群:包含一个祖先类群所有子裔的群组称为单系类群,其成员间存在共同祖先关系。
6、并系类群和复系类群:不满足单系类群要求,各成员间又具有共同祖先特征的群组称为并系类群;各成员既不具有共同衍生特征也不具有共同祖先特征,只具有同型特征的分类群组称为复系类群。
进化生物学中的群体遗传学进化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的演化过程及其演化规律的学科。
生物进化是众多生物种类的基因型和表型特征,因环境和经验而发生变化的过程。
然而,进化过程并非是孤立的,而是通过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互相影响而进行的。
因此,研究进化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就是群体遗传学,在群体遗传学研究中,需要了解群体内各个个体之间的家族关系、遗传相似性、基因频率等各种因素。
本篇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群体遗传学的介绍。
1. 群体遗传学的概念群体遗传学是对遗传变异如何在群体中传递和演化的研究。
群体遗传学与单体遗传学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
在单体遗传学中,通常研究的是个体间遗传特征的遗传、变异及表达等问题;而在群体遗传学中,关注的是群体中整体性质在种群的进化中如何演化。
群体遗传学是群体生态学和遗传学的交叉领域,主要关注群体内个体的数量结构、家族亲缘关系、群体内的基因频率和分布等等。
2. 群体的数量和变异特点群体数量和群体内个体的遗传变异在群体遗传学中是十分重要的。
群体数量与变异特点直接影响种群内的遗传多样性、衍生物种的形成及其表型特征等。
种群的数量可以直接影响到其基因流、孤立性等特征。
随着群体数量的增多,基因频率的波动会变得更加平稳,概率会更容易收敛,这样就能够更好的体现出基因的遗传效应。
遗传变异是指基因在个体间的差异。
遗传变异特点的理解对研究群体遗传学的方法和结论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评估群体内个体遗传变异特点时,有三个指标比较重要:遗传多样性、总突变率和增量多样性。
这些指标给予了我们了解群体内整体遗传变异特点的可能,没有这些指标就很难对群体遗传特点进行评估。
3. 群体遗传特征的影响因素影响群体遗传特征的因素很多,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个体特点,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也不同。
在一些大型群体中,近亲繁殖、自然选择等因素会影响群体遗传特征的演变。
反之,在一些小型群体(如岛屿群落)中,人类的活动、外来物种等因素会对群体遗传特征产生巨大的影响。
群体遗传学名词解释
群体遗传学是研究群体内基因频率和遗传变异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群体遗传学的相关术语解释:
1. 基因频率:在一个群体中,某一个基因的频率指的是这个基因在所有基因中出现的比例。
基因频率可以通过每个基因型的频率计算得出。
2. 等位基因:指同一个基因位点上具有不同的基因序列,可以影响相同的表型性状。
例如,人类ABO血型系统的A、B、O三种血型就是由不同的等位基因所控制。
3. 迁移:迁移指的是群体间或地理位置间的基因交流。
迁移可以改变不同群体中基因频率的差异,并且增加了种群间基因的遗传多样性。
4. 瓶颈效应:瓶颈效应指的是种群大小突然减小,导致基因多样性减少的现象。
瓶颈效应可导致遗传漂变和基因流失。
5.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指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对基因频率的影响。
适应性高的基因将有更高的机会在种群中传递,并且可能会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成为主要的基因。
6. 遗传漂变:遗传漂变指的是在小型种群中,随机因素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遗传漂变可能会导致基因多样性的减少。
7. 突变:突变是在DNA复制过程中发生的随机、不可预测的变化。
突变可以导致新的等位基因的出现,从而增加群体中基因的多样性。
这些术语是群体遗传学中最常见的,它们对于理解和研究种群中基因频率和遗传变异的过程非常重要。
群体遗传学名词解释
群体遗传学是研究群体内物种遗传变异和演化的科学。
它关注的是群体内个体间的基因流动、遗传漂变、自然选择以及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
基因流动是指群体中基因传递的过程。
当个体之间发生繁殖时,他们的基因会通过基因交流而在群体内流动,这个过程被称为基因流动。
基因流动能够通过重新组合和突变来创造新的基因组组合,增加群体遗传的多样性。
遗传漂变是指由于随机因素引起的群体内基因频率的随机变动。
遗传漂变可能导致某些基因变得较为罕见或消失,以及群体内基因频率分布的偏离。
遗传漂变可以在较小的群体中更为显著,因为随机事件对较小群体的影响更大。
自然选择是指环境对个体具有不同适应度的影响,从而导致群体中的个体差异。
环境中的选择压力可以促使某些个体具备更高的生存能力和繁殖成功率,从而使其在群体中占据较大的比例。
自然选择通过促进有利基因的积累和增强来推动群体的适应性进化。
种群分化是指不同种群间存在的遗传差异。
当不同的种群在地理上或隔离机制下分离时,它们的基因组会分别受到不同的选择压力和漂变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不同的选择压力和漂变过程将导致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差异扩大,从而产生种群分化。
总结来说,群体遗传学主要研究群体内个体间基因流动、遗传漂变、自然选择和种群分化等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对群体遗传多样性和演化的影响。
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对理解种群的遗传结构、演化过程和物种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