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群体遗传学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37
动物遗传学重点整理<第二章>/// 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物质基础是核酸而不是蛋白质核苷酸由碱基,戊糖和磷酸三部分组成RNA分子中的4中主要碱基为A,G,C和尿嘧啶多个单核甘酸通过磷酸二脂键按线性顺序连接上游:把某个核苷酸左边的序列称为5’方向或上游下游:把某个核苷酸右边的序列称为5’方向或下游DNA的一级结构:是指DNA分子中4中核苷酸的连接方式和排列顺序DNA的二级结构:是指两条核苷酸反向平行盘绕梭生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高级结构:是指DNA双螺旋进一步扭曲盘旋所形成的特定空间结构信使RNA:是蛋白质结构基因转录的单链RNA,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它载有确定各种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的密码信息,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核糖体RNA:核糖体RNA和蛋白质组成核糖体微卫星DNA:以2~6个核苷酸串联重复序列称为微卫星DNA小卫星:以6~25个核苷酸为核心序列的串联重复序列称为小卫星DNA转移RNA:是一类小分子质量的RNA,tRNA在翻译过程中起着转运各种氨基酸至核糖体,按照mRNA的密码顺序合成蛋白质的作用基因:生物性状的遗传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这种遗传因子称为基因断裂基因:绝大部分真核基因的编码序列是不连续的,它们往往被一些非编码的DNA序列间隔开,形成一种断裂结构外显子:把断裂基因中的编码序列称为外显子内显子:把非编码的间隔序列称为内含子重叠基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共有一段DNA序列则为重叠基因GT-AG法则:每个内含子的5’端起始的两个核苷酸都是GT,3’端末端的两个核苷酸都是AG,这是RNA剪接的信号,这种接头的形式称为GT-AG法则开放阅读框:结构基因中从起始密码子开始到终止密码子的这一段核苷酸区域,其间不存在任何终止密码,可编码完整的多肽链,这一区域被称为开放阅读框信号肽序列:在分泌蛋白基因的编码序列中,在起始密码子之后,有一段富含疏水氨基酸多肽的序列,称为信号肽序列启动子:启动子是指准确而有效地启动基因转录所需的一段特异的核苷酸序列增强子:增强子也是一种基因调控序列,它可使启动子发动转录的能力大大增强,从而显著地提高基因的转录效率沉默子:是另一种与基因表达有关的调控序列,它通过与有关蛋白质结合,对转录起阻抑作用。
跟老师在书上勾的差不多医学遗传学重点、考点第一章概论学习要求:识记:医学遗传学及遗传病的概念;理解:遗传病的分类;医学遗传学的各研究领域;医学遗传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
复习要点:医学遗传学:医学遗传学是医学和遗传学相互渗透的一门边缘学科。
它研究人类疾病和遗传的关系,主要研究遗传病的发病机理、传递规律、诊断、治疗和预防等,从而降低人群中的发病率,提高人类的健康素质。
遗传病:是指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的遗传物质在数量、结构和功能上发生改变所引起的疾病。
遗传病的分类:染色体病、单基因病、多基因病、体细胞遗传病和线粒体遗传病。
第二章遗传的分子基础学习要求:识记:基因、半保留复制、转录、翻译、基因突变等概念;理解:结构基因的结构特点;中心法则的内容。
复习要点:基因:是特定的DNA 片段,带有遗传信息,可通过控制细胞内RNA和蛋白质(酶)的合成,进而决定生物的遗传性状。
半保留复制:DNA的复制方式。
DNA的双链解开,两条单链各自作为模板,在引物酶的催化下,以游离的三磷酸核苷酸为原料,按碱基互补原则合成新的DNA链,以后新合成的互补链和各自的模板链互相盘绕,形成稳定的DNA结构。
这样新的子代DNA 中,一条单链来自亲代,另一条单链是新合成的,就称为半保留复制。
转录:是指以DNA为模板,在RNA聚合酶作用下合成RNA的过程。
翻译:指mRNA指导下的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或数目发生改变。
人类结构基因的结构特点:编码序列不连续,被非编码序列所分隔,是典型的断裂基因。
人类结构基因分为:1 编码区,包括外显子和内含子。
2 侧翼序列,位于编码区两侧,包括调控区、前导区和尾部区。
调控区包括启动子、增强子和终止子等。
前导区和尾部区分别为编码区外侧5’端和3’端的可转录的非翻译区。
中心法则:是关于遗传信息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中的传递的法则。
DNA上的基因先转录成mRNA,再翻译成细胞内的蛋白质(酶),进而决定生物的性状。
目录1、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知识综合一》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1)2、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知识综合二》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10)3、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知识综合三》(农业机械化领域)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17)4、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知识综合三》(农业信息化领域)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20)5、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知识综合三》(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25)6、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知识综合四》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27)7、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农业工程领域(含农业推广硕士农业机械化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工程制图》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34)8、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环境工程领域《环境学概论》第四单位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35)9、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食品工程领域(含农业推广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食品科学基础》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41)10、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作物领域第四单位考试《作物育种学》科目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42)11、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园艺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园艺植物栽培与育种》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49)12、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资源利用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植物营养学》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50)13、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植物保护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植物保护概论》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51)14、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养殖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动物营养学》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58)15、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草业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草地学》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62)16、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渔业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鱼类生态学》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63)17、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西方经济学》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64)18、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农业推广学》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67)19、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信息化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农业信息学概论》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70)20、兽医硕士专业学位《兽医基础》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71)21、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第四单位考试科目《兽医临床诊断学》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76)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知识综合一》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一、适用领域:作物、园艺、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和草业领域二、考试科目(考生可任选其中三部分作答,每部分50分):植物学、遗传学、植物育种学、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土壤学植物学第一部分:参考书目1 《植物学》强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 《植物学》郑湘如、王丽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北京第二部分:主要内容绪论一、植物及其多样性二、植物学与农业的关系第一章植物细胞一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原生质的概念,组成及主要特点二细胞外被的组成及结构特点三植物细胞间的联络结构:纹孔和胞间连丝四细胞质及其细胞器,各类细胞器的主要功能五细胞核的结构及其功能六植物细胞后含物的种类及其贮藏方式七细胞分裂的方式及特点,细胞分化及细胞全能性的概念第二章种子和幼苗一种子基本结构和基本类型,种子萌发的基本条件二幼苗的类型及幼苗形态学特征在生产上的应用第三章植物组织一植物组织的类型、分布及特点二维管组织、维管束和组织系统第四章营养器官——根一根的生理功能和基本形态二根尖的分区,根的初生结构及其特点三侧根的发生四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五根瘤与菌根第五章营养器官——茎一茎的主要生理功能和基本形态二芽的类型及叶芽的结构三茎尖的结构四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及其特点五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六禾本科植物茎节间的结构特点七茎的生长特性与农业生产第六章营养器官——叶一叶的生理功能及其组成二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三叶的衰老与脱落四叶的生长特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第七章营养器官的整体性、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一营养器官的整体性、功能的协同性及植物生长的相关性二营养器官的变态的概念、类型,同功器官和同源器官第八章生殖器官——花一花的组成及其基本形态二花芽分化三雄蕊的发育和结构四雌蕊的发育和结构五开花与传粉六受精,双受精的过程、特点和生物学意义第九章种子的发育、果实的形成及果皮的结构一种子的发育二果实的形成及果皮的结构第十章植物类群及分类一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二植物界的基本类群概述1低等植物的主要特点及其主要类群2高等植物的主要特点及其主要类群第十一章被子植物分科概述一双子叶植物纲二单子叶植物纲三被子植物的起源及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简介第三部分:基本题型1、名词解释;2、填空题;3、选择题;4、填图及绘图题;5、问答题遗传学第一部分:参考书目《普通遗传学》(第二版),杨业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