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常见的产伤及护理教学内容19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2.27 MB
- 文档页数:19
新生儿产伤教案临床上产伤多数 产伤是指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因机械因素对胎儿或新生儿所造成的损伤。
与 难产相关,以产程延长、产科手术或分娩处理不当引起的损伤多见。
因此,产科工作者应加强责任心,提高产科技术和质量,避免产伤发生。
本节仅介绍临床常见的产 伤。
一、骨折在产程延长、难产、巨大儿,或胎儿窘迫需要快速娩出时,容易发生新生儿骨折。
常见有锁骨骨折(fractureofclavicle ) 、颅骨骨折(fractureofskull ) 以及肱骨、股骨 (humeralorfemoral fracture )骨折等。
新生儿骨折为非骨裂,骨折后骨痂出现较早,愈合较快,引起永 久性畸形者少见。
【病因】1. 颅骨骨折使用产钳、胎头吸引器、骨盆狭窄或牵引用力不当导致颅骨不均匀受压时可能发生颅骨骨折。
胎头吸引易并发顶骨骨折,产钳术则易致凹陷性骨折。
2. 锁骨骨折产伤骨折中最常见的一种。
常因无明显症状而被忽略。
多发生于巨大儿胎肩娩出困难或牵引术牵拉肩部时用力过猛者,自然分娩时偶也可发生。
3. 肱骨骨折因臀位牵引术中,胎儿上肢娩出困难,助产者未按操作规程进行,动作粗暴所致;头位分娩时,如果上肢通过耻骨联合下方,压力过大或娩出时将胎肩抬得过高,尤其巨大儿,也容易发生肱骨骨折。
【护理评估】(一) 健康史评估分娩时情况,了解新生儿出生体重,是否有阴道助产以及助产方式等,评估患儿出生后有 无被动活动患肢而哭闹等表现。
(二) 身体状况1. 锁骨骨折可见局部肿胀、压痛、患儿上臂活动减少或被动活动时哭闹;肱骨、股骨 干骨折可见患肢出现肿胀、畸形、皮下瘀斑,被动活动时患儿哭闹;青枝骨折则易漏 诊,至骨折愈合、局部骨痂隆起时才被发现。
2.体征锁骨细长而弯曲,呈横“ S ”形,锁骨骨折多发生在中外骨摩擦感,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肱骨骨折多发生在中段和中上 折多见,位移明显,患侧上肢活动受限;股骨骨折部位多在股骨中 下 如为颅骨骨折可触及颅骨局部凹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