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设计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 格式:docx
- 大小:15.19 KB
- 文档页数:5
园林建筑小品种类及其在园林中的用途园林建筑小品是指园林中用于美化和装饰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它们不仅仅是美的象征,更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小品种类繁多,功能各异,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
一、假山假山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园林小品,它仿山崖形态的建筑构造,造型多样,可以做成山头、山峰、峡谷、寨堡等形式。
假山建筑可以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身临其境的山水情趣,也是园林中最能表现自然山水之美的小品。
通过假山,可以将室内和室外的环境连为一体,创造出一个迷人的景观。
二、廊架廊架是指园林中为遮阴和美化而建的长廊建筑,通常由柱子、梁和屋顶构成。
廊架的形式因地制宜,有拱形、平顶、攀爬式等多种形式。
廊架的建设有效改善了室外的视觉居住体验,可以增强园林的品位和富有情调的氛围,成为人们休闲、聚会、读书和谈判的理想场所。
三、走廊园林建筑小品之一的走廊与廊架相似,但更注重于连接建筑物和园林间的联系,让人们方便地在室外行走和欣赏美景。
走廊通常不高,可以是平地面、石板或矮墙,也可以加上防水屋顶,让人们在雨天也能够通行。
走廊的设计可以与周围的景观相融合,让人们在行走中不断地发现美的惊喜。
四、亭台亭台是园林中最具有中式风格的小品之一,常用于雕塑和园林造景。
它的形状各异,可以是方形、圆形、六角形等等,彰显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园林理念。
在园林中,亭台多用于供人休息和赏景之用,也可以提高园林的艺术感染力和文化价值,成为展示城市文化特色的重要场所。
五、池塘池塘是我国园林艺术的常见元素之一,在园林中担任着缓和环境氛围、增加水分和供访客赏鱼的重要作用。
池塘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使用,比如为注重景致美的园林增添水润之美,为写意性强的园林拓展意象意境的韵味,为发挥考究细节的园林保留细节的空间。
六、休闲庭院休闲庭院是园林设计中的大型小品,它是由多个小品组合,通常包括廊架、亭子、走廊、假山、池塘等多种建筑户外装饰。
休闲庭院建筑造型可以是各种精致的传统风格,也可以是现代的简洁流线型。
现代园艺2016年第5期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手法在现代景观艺术中的应用贾娜(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010010)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手法是中国文化艺术长期积累的结晶,它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力和鉴赏力。
即便是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园林设计手法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其它设计手法所不能表现出来的韵味与典雅。
基于此,将立足于传统园林构景手法,探析其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传统园林;设计手法;运用怡,很好地映衬出园的自然与幽静,这得益于植物元素的精心搭配。
2.3构景手法2.3.1抑景。
通俗被人们称作“欲扬先抑”,或是说“先藏后漏”。
就是在见到佳景主景之前,一开始并不让人立即见到最好的景物,而是先做抑制,将最好的景物通过抑制和遮挡等方法,呆在后面让人观看。
2.3.2添景。
中国古典园林一直以崇尚自然为主旨,设计者们往往追求的是天人合一,宛如自然的造园意境,虽然有的景物自然天成,但并非完美,这些还得需要人工处理,那么加减添漏,也就是自然之事了,这就是添景。
在园林设计景观中,添景是必然会用到的手法。
2.3.3透景。
由于某些美好的景物被高于游人视线的地物所遮挡,使游人无法欣赏其美景,必须开辟透景线,这种处理手法叫透景。
2.3.4对景。
对景中所谓“对”,就是相对的意思。
假如我把你作为景,你也把我作为景。
2.3.5框景。
框景顾名思义,框景就是将景框在“镜框”中,如同一幅画一样。
具体的做法就是用空框把真实的自然风景包围起来,让游人产生错觉,将现实风景误以为是画在纸上的图画,进而把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
2.3.6漏景。
漏景是从框景发展而来。
框景是景色全观,漏景则是若隐若现,含蓄雅致。
漏景可以用漏窗、漏墙、漏屏风、疏林等手法。
疏透处的景物构设,既要考虑定点的静态观赏,又要考虑移动视点的漏景效果,以丰富景色的闪烁变幻情趣。
2.3.7障景。
障景则是古典园林艺术的一个规律,就是“一步一景、移步换景”,采用布局层次和构筑木石达到遮障、分割景物,使人不能一览无余。
关于立体构成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有效应用摘要:立体构成作为艺术设计体系中的根基要素,在融合几何学成果的基础上为环境艺术设计赋予新的生命力,使得环境艺术设计成果兼具美观性和实用性。
鉴于立体构成的作用和价值,有必要探讨应用立体构成的具体方式。
基于此,对立体构成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有效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立体构成;环境艺术设计;有效应用引言立体构成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在于通过研究空间立体造型规律来设计空间景观,进而提升空间的艺术美感和使用价值。
而环境艺术设计则是利用物质技术手段对建筑物内外部环境进行改造升级的过程,具体包括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以及室内设计等学科。
由于环境原本就属于空间概念,所以依托立体构成改革环境艺术设计模式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进一步分析可知,立体构成所囊括的形态要素主要指的是环境中的形状、轮廓特征,因此可以囊括环境空间的内在结构、外在结构以及材料肌理。
此外,立体空间中的点、线、面、体也能够构成环境的具体形态,进而通过不同形态的调整设计布局营造出不同艺术层次的环境景观效果。
在民众对环境艺术设计不断提出新要求的大环境下,推进立体构成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实践能够进一步拓宽设计思路,并且营造出全新的景观效果。
1立体构成的设计思维分析长期以来,素描、色彩、“三大构成”都是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
其中“三大构成”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在教学进度安排上,素描、色彩、平面构成在第一学期开设,而第二学期通常在色彩构成教学完成后,再进行立体构成的学习。
有了前面的知识结构,运用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和构成规律,再进行立体构成的学习,使其走出平面,成为三维立体的存在,势必会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现在国内大多设计专业在立体构成教学时,基本都是沿用包豪斯创设的“三大构成”的教学理念,将艺术和技术有效的结合,但教学形式却并没有太多的变化。
随着社会进步,生活水品的提高,人们对艺术和审美的要求在不断提高。
--------------------------------------------------------------------------------园林与景观设计2)点线面构成在园林最观方案设计中的应用杨莉(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0)摘要:点线面可以说是平面构成当中最基本的使用元素,同时也是能够凸显特殊造型艺术语言的重要载体,具有非常强烈的视觉表达效果。
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当中,作为一种能够服务于大众的将美学理念融为一身的特殊设计内容,点线面独有的美学重要性不言而喻。
由此,本文以"点线面构成在园林景观方案设计中的应用”作为重要的研究视角,希望从构成学的视角来对园林景观设计进行分析,将景点、区域以及路线这三部分的内容相互协调,通过特殊的形式构成全新的设计效果,以点、线、面的科学组合、优化组合,设计出更符合人类需求的景观作品,提升使用者的身心体验。
关键词:点线面;园林景观;方案设计;运用;审美特点中图分类号:X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1)10-0067-020引言随着现当代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景观设计过程当中,审美性的比重变得更加的重要,人们对景观各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升,而且这种获取新体验的强烈愿望也更加的迫切。
点、线、面作为景观设计当中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未来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
针对点、线、面各个方面、各种类型、视觉效果等等予以有效的运用,能够带给人全新的视觉神经系统,与此同时,还能够促使人在发展过程当中产生各不相同的视觉感官效果。
而在此背景下,如何能够实现这一目标,也成为景观设计者不断探索的重要内容。
1园林景观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况1.1园林景观的主要概念园林景观主要是具有一定审美特点的以自然与人工融合表现的园林景观内容。
景观,主要指的是土地和土地之上的空间以及物体所融合的一种综合体。
其所表现出来的复杂性在人类生活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平面构成艺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平面构成艺术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元素。
平面构成艺术是指将平面上的线条、面积、颜色、形状等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比例和空间关系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美感的构图的一种艺术。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平面构成艺术的运用可以为园林景观增加艺术性和美感,同时也可以在功能和实用性上发挥作用。
1. 布局园林景观设计的布局是整个设计的基础,也是实现设计目标的首要条件。
在设计布局时,平面构成艺术可以帮助设计师合理地组织和分配各种元素,如道路、建筑、花卉、草坪等,使之相互呼应,形成和谐的整体布局。
通过平面构成艺术的运用,设计师可以创造出各种形态的空间体验,进而实现景观设计的目的。
2. 美化平面构成艺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不仅可以增加景观的美感,还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在建筑物有角度或棱角分明的情况下,平面构成艺术可以使用曲线和弧线把建筑物的角度和棱角筛选出来,让建筑物融合到自然环境之中,更好地增强景观的美感。
3. 分隔空间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不同区域需要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分隔。
平面构成艺术在这一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使用形状和位置的变化将不同的区域分隔开,创造独特的空间体验。
4. 强化主题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主题是设计的灵魂。
平面构成艺术可以根据主题要求来设计场景、路线、绿化、雕塑等元素的排列和构成,以达到强化主题、表达设计意图的目的。
例如,在主题是水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水面、喷泉、小溪等元素来实现。
总之,平面构成艺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设计师需要根据情况合理地运用平面构成艺术,充分发挥其艺术性、实用性和功能性。
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未来园林景观设计中将会有更多的平面构成艺术的创新运用。
园林景观设计中构成艺术的运用技巧作者:曹鹏程来源:《环球市场》2019年第03期摘要:现代构成艺术是园林设计的主要手法。
在园林设计中通过其构成艺术中的基本组成,即平面构成,实现园林景观设计的丰富化,平面构成的点、线面这三个基本元素在任何的艺术和设计中都是不可缺少的。
本文对园林景观设计中构成艺术的运用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构成艺术;平面构成;艺术设计构成艺术是现代艺术的重要表达形式,能够应用到各种艺术和设计中,将艺术和设计所要传达的情感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尤其是园林景观设计中。
构成艺术在平面中的运用形成于立体空间的序列变化往往给人带来全方位的感受。
一、关于构成艺术构成艺术在设计领域中被广泛采用,因为构成艺术是现代艺术的重要代表,在设计领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构成艺术是任何艺术和设计的基础,通过点线面以及立体形态的组合方式存在艺术和设计中,如绘画艺术、摄影艺术、环境艺术、工业艺术、装饰艺术等等。
构成艺术的最基本的要素是平面构成要素。
二、平面构成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平面构成最大的特点是通过点、线、面这三个基本元素体现艺术性,相互穿插配合形成空间感受和视觉焦点的序列与变化。
一是关于点元素的应用。
点是设计的基础,通过点将设计延伸出具体的形状。
点元素是平面构成中最小的设计元素,平面构成中点元素的特点是表示一个方位和最为一个具体的元素出现现在设计中。
点元素在表示具体的方位时是设计图纸中一个点的形式出现,在设计中点元素在设计中的位置不同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点元素在代表具体的元素时将点元素看做一个具体的实物,如在植物景观设计中点元素表示孤植,如园林中主要休憩场地中往往种植松、杉、银杏等大乔木,很多古典园林的古树生长数百年,成为了引人注目的元素。
大一点的点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被称作“景点”。
景点在园林设计中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存在,在设计中起到焦点的作用。
园林景观设计中将景点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构架节点,在设计图纸中不同位置上所代表的作用不同,两个景点之间体现一个空间范围,凸显园林的层次感,如上海园林设计中就很重视园林的空间层次感。
关于立体构成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有效应用摘要:立体构成是艺术设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融合几何结果的基础上,为环境艺术设计注入新的动力,使环境艺术设计的结果具有审美真实感。
立体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在艺术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各种设计工作的基础。
本文分析了立体组合(室内、景观、建筑)的特点,探讨了立体构成概念的应用方式。
关键词:立体构成;环境艺术设计;应用立体构成既是对三维空间形态的综合分析,也是通过视觉判断来强化形态的感染力,刺激材料的整体设计。
在以点线面设计元素为基础的艺术设计环境中,有效的元素组合可以保证立体构成的效率和影响力。
因此,设计师需要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将抽象和具体形态的立体构成有机地运用到建筑、景观和室内设计中,从而创造出个性化的艺术环境。
一、立体构成特征1.诚实的人。
立体构成于传统几何学和设计体系的结合,在设计中,结合几何思想,对抽象物体进行一体化设计,实现物体形态设计的最佳解决方案。
立体构成的思路注重设计师的综合素质,在元素和实用技巧上有所创新。
2.突破性。
立体构成概念是一个三维的形态,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将各种元素进行组装。
设计源于生活,艺术设计优于生活环境的结果相对简单明了,可以更广泛的体现在生活生产中,这是在传统艺术设计的一个根本性进步。
3.适应现实。
环境艺术设计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以立体构成为基础。
通过艺术设计创作的艺术作品必须考虑美学和实用价值。
此外,商业艺术的出现为立体构成思想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从而证明了立体构成思想的关联性。
二、立体构成在室内设计中的有效应用1.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体现室内环境的氛围,保证室内设计风格的独特性。
将立体构成元素融入家具设计,设计师必须分析空间规划、分割等。
利用实体及半实体关系理解艺术形式的特点,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调整视觉感知,以适应复杂的设计形式。
比如家具组合视觉运用,体现了一定的文化,有效地将室内环境和空间环境结合起来,保证了节奏的协调。
园林景观构成要素及设计园林景观是指通过各种手法和设计,将人类社会建设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一种人造的景观。
园林景观构成要素及设计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将根据其主要特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1.植物:植物是园林景观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可以根据不同的实景和主题选择不同的植物。
例如,在花园中选择花草树木,可以增添色彩和形状的丰富;在公园中选择大多数草坪和树木,可以提供休闲和遮荫的功能。
2.水体:水体是另一个重要的园林景观构成要素,具有装饰、冷却和增添水分的功能。
园林景观中的水体可以是湖泊、池塘、人工喷泉等形式,通过不同的设计手法可以制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效果。
3.地形:地形是园林景观中的基础要素,可以通过调整地势、建造山丘和坡地等方式,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地形设计可以使园林景观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并为游客提供不同的视角和体验。
4.构筑物:构筑物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是建筑物、桥梁、雕塑等。
通过选择和设计合适的构筑物,可以增加景观的美感和故事性,使游客在园林中有更多的互动和参与感。
二、园林景观的设计方法1.整体性设计:园林景观的设计要考虑整体性,即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使各个要素相互衔接、协调统一、园林景观的整体设计应该注重色彩、形状和比例的搭配,以及人们的视线引导和路径布置,使整个园林景观呈现出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
2.功能性设计:园林景观的设计要考虑其功能性,即通过合理安排各个要素的位置和功能,使园林景观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望。
例如,在公园中设置休闲区、游乐设施和户外活动场所,以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在花园中设置花坛和花园小径,以供人们观赏和散步。
3.生态性设计:园林景观的设计要考虑其生态性,即通过合理选择和处理各个要素,使园林景观能够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设计师可以选择本地适应性强的植物,减少人工施肥和农药的使用,加强水体的净化和保护等,以保护和改善园林景观的生态环境。
4.表达性设计:园林景观的设计要考虑其表达性,即通过选择和设计合适的要素,传达出特定的主题和意境。
平面构成艺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一、平面构成艺术的概念与特点平面构成艺术,是指通过对不同元素的组合和安排,利用色彩、形状、线条等方式构成的艺术。
它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主要体现在平面布局、分区划分、道路设置、植物配置等方面。
平面构成艺术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它是一种抽象的构成艺术,不同于立体构成艺术,它主要在平面上进行构成。
平面构成艺术强调对形式和空间的合理运用,通过对不同元素的组合和变化,来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效果。
平面构成艺术是一种包容多元素的艺术,不仅包括了自然元素,也包括了人工元素,能够很好地结合自然和人工景观。
1. 增强空间层次感平面构成艺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可以通过对不同元素的布局和组合,来增强空间的层次感。
在庭院设计中,通过在不同区域设置不同的庭院景观,如水池、花园、假山等,来丰富空间的层次和变化,使空间更加立体和丰富。
2. 营造视觉焦点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往往需要营造出一些特定的视觉焦点,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平面构成艺术可以通过对色彩、形状、线条等元素的合理运用,在园林景观中营造出一些独特的视觉效果,如色彩对比、形状变化等,来吸引人们的视线,使园林景观更加生动和吸引人。
3. 提升整体观赏性园林景观设计的核心之一就是要提升整体的观赏性,使人们在其中能够得到愉悦和满足。
平面构成艺术可以通过对植物、景观构成等元素的合理搭配和布局,来提升整体的观赏性,使园林景观更加美观和具有吸引力。
1. 色彩的利用色彩是平面构成艺术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也是如此。
设计师可以通过对不同色彩的植物搭配、对建筑和园林构筑物的色彩运用等,来营造出丰富多彩的空间效果。
在园林设计中,可以通过对红、黄、蓝等明亮色彩的利用,来使整个空间更加明快和生动。
2. 形状的变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形状的变化也是平面构成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
通过对景观植物的修剪、对水池、假山等景观构筑物的塑造,可以使整个空间的形状更加多样和富有趣味性。
平面构成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构成艺术是现代艺术中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平面构成作为构成艺术中的基础理论已经渗入园林设计之中,成为现代园林形式的重要特征。
研究平面构成理论与园林设计,挖掘平面构成理论丰富园林形式的方法,从平面构成的美学角度去理解分析其的理论有利于园林的设计及组织,提出借鉴和吸收平面构成艺术的精髓,以期平面构成艺术在园林设计中得到更好更充分的应用。
平面构成是以轮廓塑形象,将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
其重点研究形在二维虚拟空间上的组织方式及其视觉效果,运用点、线、面和律动组成结构严谨,富有极强的抽象性和形式感的一种构图;其构成形式主要有重复、近似、渐变、变异、对比、集结、发射、特异、肌理等,按构成的技巧和表现方法加以组织,进行形式美的创造。
平面构成作为基础理论可以作为设计的方法,也可以直接应用到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平面布置和界面设计中。
而从构成基础的角度来看,平面构成甚至还可以延伸到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立体空间中。
园林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建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
园林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创造出景色如画、环境舒适、健康文明的游憩境域。
园林设计这门学科所设计的知识面较广,它包含文学、艺术、生物、生态、工程、建筑等诸多领域,同时,又要求综合各学科的知识统一于园林艺术之中。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是点、线、面。
它是一切形态的基础,一切造型的根本。
自然界所有的物体都离不开点、线、面,所有的形态也可以归结于点、线、面。
而其构成原理是把这些基本要素按照形式美的法则进行创造性的组合。
就是要把点、线、面等概念性的基本要素物化,置换成具体的园林设计要素。
我们从美学的角度出发,可以把现代园林景观中的景点、路线、区域抽象成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
点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点是造型领域中最小的视觉单位,点没有大小,没有形态,没有方向,只有位置。
构成艺术在园林设计中的作用一、关于构成艺术构成艺术诞生于20世纪20至30年代,它的核心理念萌生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绘画艺术从具象向抽象转化的探索之中,后经构成主义和荷兰风格派的充实,最终在德国包豪斯学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构成艺术的造型元素是抽象而纯粹的几何形态,表现的主题已不是传统的对客观物象的再现,而是强调几何抽象造型的表现力,以抽象的形式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关注的是纯粹而“有意味的形式”。
用纯粹的点、线、面、体构筑崭新的形式,强调点、线、面、体独立的形式价值。
色彩的意义已不再依附于形体本身,而是具有了独立的表现力量与魅力。
在材料的运用上则倡导与工业技术的结合与创新。
构成艺术在现代设计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现代设计的诸多领域。
从20世纪20年代的欧普艺术、活动艺术到80、90年代的高科技艺术,构成艺术的造型理念与艺术形式无不影响着每个时期的设计观念与设计风格,每个时期构成观念的演变与现代设计也总是密切地联系着①。
风景园林设计作为现代设计中的一个门类,受到构成艺术的影响也是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的。
二、构成艺术与现代风景园林设计风格的形成19世纪中期欧美的城市公园运动拉开了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序幕,受英国公园理论的启发,法、德、美等国先后加入和开展了现代公园的建设活动。
在这个运动的初期并没有形成新的风格,而是以兼收并蓄的折衷主义风格为主,设计的理念徘徊在对传统的依恋和对现代的渴望之中。
20世纪初,在西方出现的现代主义运动使文化艺术领域在思维方法和形式外貌上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也改变了人们的欣赏习惯和评判标准。
也正是这场运动使西方风景园林逐渐克服了混杂的风格,而呈现出比较纯净的现代风格。
现代主义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既没有产生如建筑等设计领域初期的狂热,也没有热烈之后坚定的背弃,而始终是一种温和的参照②。
现代主义运动的一个重要的阵地就是德国的包豪斯学校,正是它孕育出构成艺术。
园林景观设计论文(优秀12篇)在现代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就是构成艺术,它被广泛应用到诸多领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园林景观设计风格的形成。
在园林设计中,已经渗入了构成艺术。
我国在构成艺术应用方面,起步较晚,通常都是在广告设计和家居设计等领域内应用,很少人研究园林景观设计范围。
因此,就需要对构成艺术深入认识,对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手法及应用规律进行探索。
平面构成艺术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被广泛应用到园林景观设计中,其中,点、线、面是应用最多的艺术要素。
在数学范畴中,点主要是表明位置关系,不会涉及到面积和方向;而线则是具备一定的象征性含义;面则是通过首尾相接所形成的,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够对其进行改变。
具体到园林景观设计中,使用环境是不同的,那么点、线、面也会体现不同的含义。
1园林景观设计中平面构成艺术的运用1.1园林景观设计中点的运用点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属于最小的单位,它不仅有位置,还有不同的形状,如圆形方形等;它们有着不同的大小和色彩,此外,具体的景观元素也可以被看作为点。
点不但可以将具体的位置表明出来,还可以将形状和大小给表现出来。
独立的点,也可以构成一个形象,通过点的聚散和量比,在视域中,可以构成连续的视觉形状。
在平面构成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造型要素就是点,它发挥着十分巨大的作用。
在一个空间范围内,我们可以用点来看待所有形状的物体,点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将人们的注意力给最大限度地吸引过来。
要想将点转化为面、或者线都是可以的。
按照一定的规律,连续排列点,就成为了线。
我们以圣地之门公园为例,它营造了2条长长的树阵,让人产生较好的感觉,并且可以将这个主题突出来。
通过研究发现,集合一系列的点,可以让人感觉到面的效果。
在排列点时,如果采用的是不同的疏密程度,那么就会有明暗区分显示出来;如果采用的是均匀的密度,那么形成的效果就有着严谨的结构。
1.2园林景观设计中线的运用折线也是直线中另外一种比较常见的形式,就是改变同一方向的线,然后继续延伸,折线景观要素,可以营造一种景观,另外一个方面分担作用也可以发挥出来。
试论景观建筑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景观建筑是指一种可以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建筑形式,它不仅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创造出更好的空间感受和视觉效果。
在园林设计中,景观建筑起到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给园林空间带来更好的视觉效果
景观建筑可以根据园林的特点和需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和构建,使之成为园林中的重要构成部分。
比如,在郊游公园、花园等景点中,景观建筑可以作为主要的游览景点,结合周围的自然景观,呈现出更加美丽、和谐的景色。
另外,在城市公园、大型商业广场等环境中,景观建筑可以充当标志性建筑,为城市的美观程度和特色打造出独一无二的风景线。
二、增加园林的多样性和层次感
景观建筑的应用可以让园林空间有更多的活力和变化,增加园林的多样性和层次感。
根据不同的场景和需求,我们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景观建筑进行设计和应用,比如室外展示空间、休闲娱乐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可以更好的为园林增添一份灵动和生气,让游客的游览过程变得更加丰富和精彩。
三、增加园林空间的使用功能
景观建筑可以为园林空间的使用功能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使之成为一个更加活跃、更加富有生命力的社交场所。
比如,我们可以在景观建筑中设计出休息区、观景台、互动游戏区等功能,让游客在游园过程中有更好的互动及交流,同时实现更加理想的社交效应。
总之,景观建筑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地满足人们对于环境美观、空间感受和功能需求的要求,通过运用不同的形式和设计风格,还可以创造出更加生动、活泼的园林环境。
在未来的园林设计中,景观建筑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充分发挥其在构建更加美好城市和社区的重要作用,为人们创造出更加舒适、美丽、健康的生活环境。
一、平面构成与园林设计
平面构成是以轮廓塑形象,将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
面上组合成图案。
其重点研究形在二维虚拟空间上的组织方式及其
视觉效果,运用点、线、面和律动组成结构严谨,富有极强的抽象
性和形式感的一种构图;其构成形式主要有重复、近似、渐变、变异、对比、集结、发射、特异、肌理等,按构成的技巧和表现方法
加以组织,进行形式美的创造。
平面构成作为基础理论可以作为设
计的方法,也可以直接应用到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平面布置和界面设
计中。
而从构成基础的角度来看,平面构成甚至还可以延伸到园林
景观设计中的立体空间中。
园林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
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建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生
活、游憩境域的过程。
园林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创造出景色如画、
环境舒适、健康文明的游憩境域。
园林设计这门学科所设计的知识
面较广,它包含文学、艺术、生物、生态、工程、建筑等诸多领域,同时,又要求综合各学科的知识统一于园林艺术之中。
二、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是点、线、面。
它是一切形态的基础,一切
造型的根本。
自然界所有的物体都离不开点、线、面,所有的形态
也可以归结于点、线、面。
而其构成原理是把这些基本要素按照形
式美的法则进行创造性的组合。
平面构成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就是
要把点、线、面等概念性的基本要素物化,置换成具体的园林设计
要素。
我们从美学的角度出发,可以把现代园林景观中的景点、路线、区域抽象成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
(一)点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点是造型领域中最小的视觉单位,点没有大小,没有形态,没有
方向,只有位置。
在园林景观中,点通常是以“景点”的形式存在。
点具有相对性,景点在整个园林景观范围内,就是一个点的概念。
园林设计中的点是我们从美学角度出发抽象出来的元素,严格地说
园林设计中的点没有大小,但可以在空间中标定位置。
例如在园林
景观中,一个湖面相对于整个园林景观它就是一个点,而湖面上的
小岛相对于湖面来说,它又是一个点,而湖面则又是上升为一个面。
点所处的位置不同造成的感受也不同。
在园林设计中,为了突出
设计的主题或者丰富景观的内容,人为创造的一些景点也可以抽象
为点。
例如园林中的入口节点、雕塑、喷泉或者中心广场等等,由
于所处的位置不同,带给人的心理感受也不尽相同。
这些节点由于
空间位置特殊,通常是视觉的焦点和构图的重点,容易引起人的注意,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整个园林风格和主题的体现。
点的靠近会形成线的感觉。
点与点之间连的越紧密,延伸距离越
远,形象也越是趋向于线。
点的线化应用比实线更有丰富的层次感
和韵律感。
例如,园林景观中的绿篱植株排列、行道树植株排列,
在满足其园林功能分区的同时,还具备景观的点景作用。
此外,点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范围还包括很多,点的位置、面积
大小变化会对整体布局的重心、构图有很大的影响。
(二)线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线是点移动的轨迹。
线有长度、有宽度、有方向感、有位置。
对
于园林设计,线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在园林中线的应用主要有园路、水体、景观轮廓线等。
园林中的线的表现分为两种:一种是通道,也就是园林景观内的
道路,它的作用主要是为园林的结构导引脉络,同时也具备交通功能。
另一种是边界,包括同介质面域之间由于高差方向不同形成的
边界和不同介质面域的边界或交界线。
各种线条在造型表现中变化
万千,运用不同的线性设计,可以使园林产生各种风格不同的样式。
如运用直线的设计,园林显得强劲有力;运用曲线的设计,园林显
得柔美、优雅的效果,我国苏州古典园林就是很好的体现,讲就的
是峰回路转,曲折迂回;运用斜线的设计,园林可以产生活泼和动
感的视觉效果。
在园林设计中,线的运用是大量的,而且十分重要。
线的主要形式有直线和曲线,曲线又可以分为规律性曲线和非规律
性曲线,它所表达出的视觉效果也不尽相同,用明·计成的话形容
就是“虽由人作,宛如天开。
”
(三)面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面是线移动的轨迹,具有两度空间,有明显、完整的轮廓。
园林
设计中的面,是为了便于我们理解和分析景观格局,从美学角度抽
象出来的元素,它没有厚度,只有长度和宽度。
就园林景观而言,
地面铺装可以看作是平面,水景中静止的水面也可看作是面,紧密
成行的植物也可以看作是面。
在园林设计中,平面可以被理解成一种媒介,用于颜色的应用或空间围合的手段等处理。
面的形状分为好多种,有几何形的面、自由形的面、偶然形的面等。
几何形的面最容易复制,它是有规律的鲜明的形态,在规整式园林设计中应用较多。
自由形的面形态优美,富有形象力,它是自然描绘出的形态,在自然式园林中运用较多,由于其具有洒脱性和随意性,深受人们的喜爱。
(四)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园林设计中的点是整个园林设计中的精彩所在,点、线、面使得园林景观的空间变得有序,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应该更注重点、线、面三者的结合,营造出空间景观层次丰富、健康生态的景观环境。
三、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主要包括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特异、空间、肌理等形式。
其基本形式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也十分普遍。
如福特·沃斯市的伯纳特公园的道路设计就是运用了米字格的方形排列重复的结构,形式简单但效果良好。
又如广场上台阶的设计,就是渐变构成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给人很强的秩序感、韵律感。
此外,日本园林中的枯山水,运用白沙铺在地上,划出纹理,模拟水的效果,也是肌理构成的应用。
四、结论
平面构成的历史是百年来几何抽象的历史,它对园林景观设计有
着直接的影响。
从平面构成的美学角度去理解园林设计,其理论有利于园林的设计、组织。
平面构成理论中的点、线、面是抽象造型的基础,这些抽象元素都可以在园林设计中找到原型。
平面构成的各种基本形式,如重复、渐变、肌理等在园林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可以拓展设计者的设计思路和激发其创作灵感,对园林景观的组织安排有着积极地作用,可以丰富园林景观的效果,对园林景观设计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在园林设计中,平面构成中的各个基本形式不是完全独立存在的,我们在实际的设计应用中,要结合设计需求将各个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相互配合,进而创造出优秀的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