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放大器的应用与选型
- 格式:ppt
- 大小:3.76 MB
- 文档页数:33
运放选型参数摘要:一、运放简介二、运放选型参数1.增益带宽积2.输入偏置电流3.输入偏置电压4.共模抑制比5.输出电流和电压6.电源电压范围7.功耗三、运放选型实例1.确定应用场景2.根据参数进行选型3.实际应用案例四、总结正文:运放,全称为运算放大器,是一种模拟电子器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中。
作为核心组件,运放的选择至关重要,其中运放选型参数是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运放选型参数,并以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运放的增益带宽积。
增益带宽积是运放的一个重要参数,表示运放能够处理信号的最大增益和带宽。
在选择运放时,应根据所需信号的增益和带宽来选取合适的增益带宽积。
输入偏置电流和输入偏置电压是衡量运放输入性能的重要参数。
输入偏置电流是指输入端电流的差值,输入偏置电压是指输入端电压的差值。
这两个参数对运放的输入阻抗和共模抑制比产生影响,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选择。
共模抑制比是运放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它影响了运放在实际应用中的抗干扰性能。
在选择运放时,应根据共模抑制比来选取能够满足抗干扰要求的运放。
输出电流和电压是运放输出性能的重要参数。
输出电流表示运放能够驱动负载的最大电流,输出电压表示运放能够输出的最大电压。
在选择运放时,应根据实际应用中负载的电流和电压需求来选取合适的输出电流和电压。
电源电压范围和功耗是运放的两个重要电气参数。
电源电压范围表示运放能够正常工作的电源电压范围,功耗表示运放在工作过程中的能量消耗。
在选择运放时,应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电源电压和功耗要求来选取合适的运放。
下面通过一个实际应用案例来说明如何进行运放选型。
某智能家居系统需要一个用于信号放大的运放,信号增益需求为100倍,信号带宽为10kHz。
根据这些参数,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增益带宽积大于100kHz的运放。
接下来,我们需要考虑运放的输入性能,输入偏置电流和输入偏置电压应满足系统对输入阻抗和共模抑制比的要求。
运算放大器参数说明及选型指南一、运放的参数说明:1.增益:运算放大器的增益是指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的比值,通常用V/V表示。
增益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可调的。
增益决定了输出信号相对于输入信号的放大程度。
2.带宽:运算放大器的带宽是指在其增益达到-3dB时的频率范围。
带宽决定了运放的工作频率范围,对于高频应用,需要选择具有宽带宽的运放。
3.输入偏置电压:输入偏置电压是指在无输入信号时,运放输入端的直流偏置电压。
输入偏置电压可能会引入偏置误差,对于精密测量电路,需要选择输入偏置电压尽可能小的运放。
4.输入偏置电流:输入偏置电流是指在无输入信号时,运放输入端的直流偏置电流。
输入偏置电流可能会引起输入端的电平漂移,对于高精度应用,需要选择输入偏置电流尽可能小的运放。
5.输入偏置电流温漂:输入偏置电流温漂是指输入偏置电流随温度变化的比例。
输入偏置电流温漂可能会导致运放的工作点发生变化,对于温度变化较大的应用,需要选择输入偏置电流温漂较小的运放。
6.输入噪声:输入噪声是指在无输入信号时,运放输入端产生的噪声。
输入噪声可能会影响信号的纯净度,对于低噪声应用,需要选择输入噪声较低的运放。
7.输出电流:输出电流是指运放输出端提供的最大电流。
输出电流决定了运放的输出能力,在驱动负载电流较大的应用中,需要选择输出电流较大的运放。
8.输出电压:输出电压是指运放输出端能够提供的最大电压。
输出电压决定了运放的输出范围,在需要大幅度信号放大的应用中,需要选择输出电压较大的运放。
二、选型指南:1.确定应用需求: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确定所需的放大倍数、带宽、输入/输出电压等参数。
例如,对于音频放大器,需要考虑音频频率范围、输出功率等因素。
2.选择性能指标: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性能指标。
不同应用对各个参数的要求可能会有所差异,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权衡与选择。
3.查询产品手册:查询供应商的产品手册或网站,获取相关产品的详细参数信息。
产品手册通常会提供各项参数的典型值和极限值,可以用于评估是否满足需求。
运算放大器选用规范1、基本特性和适用范围这里只适用于集成运算放大器。
集成运放是一种多级放大电路。
具有电压增益高,输入阻抗大,输出阻抗小,温度漂移小等优点。
集成运放按照按工艺分有标准双极性、BiFET,BiCMOS,CMOS运放。
集成运放作为一种高增益器件广范用于模拟运算、有源滤波、信号产生与变换等各种电子系统中。
2、应用原则2.1、选择原则对一般的信号处理,检测,工作频率低(低于10K),对失调电压不是很敏感的应用可选一般的运放,如LM358,LM324等运放。
对高阻信号源,应选用与其阻抗相匹配的高输入阻抗运放,如TL082,LF353;对高频信号处理中,应选用高速、宽频带运放;对小信号的放大,检测,应选用高精度,低温漂,和低噪声运放。
如OP07。
根据运放工作的环境条件来确定对运放极限参数的要求:根据运放的最大差模输入电压确定输入信号的变化范围。
根据供电方式对耗能的限制,来确定运放是否要求低功耗器件;根据运放的工作环境对体积和集成度的要求,来决定是否采用双运放或四运放。
一般尽量选用双运放。
根据运放工作的环境条件,来确定其工作温度范围。
对温度级别C,I,M的使用要求。
一般对于用于工业系统,环境较恶劣,野外作业类的应用条件下或实际环境温度相当低条件下须用工业级的器件,如变频器;对工作环境较好,大部分时间在室内,UPS,一次电源。
同时可根据实际要求选用不同级别。
对于应用中尽量减小多级别的器件混用。
2.2、参数规范运放有单电源运放和双电源运放,其降额值低于极限电压的80%,电源电压降额后如果小于推荐的正常工作电压,应采用推荐的工作电压。
一般的电压选择5V、8V,12V及相应的正负值,同电压调整器的归一化保持一致。
输入差模电压降额低于其极限值的70%,并不得高于电源电压。
输入共模电压降额低于其极限值的90%。
一般最大共模电压为Vss+2V~Vcc-2V(双电源),0~Vcc-2V(单电源)。
最高结温一般要求接近环境温度。
运算放大器的参数、选型与应用唐桃波长江大学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新基地长江大学石油仪器研究室1•1930年TI的前身Geophysical service inc.成立,主要研发地震仪与石油探测仪。
•1950年Geophysical service inc.上市同时改名为TI。
•1956年Burr-Brown Research公司成立。
•1958年7月TI公司的Jack Kilby发明了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
•1963年Fairchild公司的Bob widlar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片世界公认的单片集成电路运放μA702但是不是很成功。
•1965年1月MATT LORBER和RAY STATA创建了ADI公司。
•1965年11月Fairchild公司的Bob widlar发明了μA709大获成功,但是μA709不稳定,易烧坏,易锁闭。
•1967年Bob widlar离开Fairchild加入NSC(National Semiconductor后并入TI),同年发表了LM101,后来陆续开发了LM301,LM307,LM308,LM318,LM309等运放。
•1969年Fairchild公司的Dave Fullagar发表了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款内置30pF相位补偿电容的运放μA741一直应用至今,现在还是各大高校模电实验的首选运放。
2•1975年PMI公司的George Erdi发表了世界上第一款精密运放OP07(后逐渐发展出OP27 OP37 OP177及OP27的JFET版本OPA627,OP37的JFET版本OPA637).由于OP07太过经典,各大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相关产品。
•1972年NSC公司的Russell and Frederiksen引入新技术设计出LM324.•1975年RCA公司发布了CMOS运放CA3130.•1976年NSC公司发布了JFET运放LF356.•1978年TI发布了TL06X TL07X TL08X系列低价格JFET运放。
运算放大器是模拟电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电子元件。
在传感器采集电路设计以及其他模拟信号调节设计中应用很广。
因此有必要就如何选择运放的问题进行一次整理。
除了对运放参数指标的整理外,本文还以某个ADC等为例,详细讲述了如何结合当前系统实现运放的合理应用。
笔者功力有限,文中不周之处,请不吝赐教。
运放的产生与内部工作原理在此不作阐述,具体详情可查看任何模拟电路书籍。
下文将对运放的功能与分类、输入、输出性能指标、噪声与电源理论以及运放实例应用等四部分逐一说明。
一、运放的功能与分类从工程上讲,按照集成程度来讲,运放一般可分为独立运放芯片和内含分立元件的运放,如图1所示。
独立运放具有一般运放的所有功能,具体功能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配合外部分立元件自行设计。
内含分立元件的运放芯片,可选择的输出方式会被限制为特定的几种,当在输出效果上会比独立的运放好很多。
内含电阻的运放ina133独立运放OPA130图1以图1的两个片子为例,ina133的应用电路为图2所示。
如果对ina133的2,3引脚外部再连接25K电路使其变成1/2倍数电路,则精度会大大增加。
由原有的1-2mv变为几十mv。
(笔者所做实验片子类型不多,在此仅表述现象)图2运放的功能一般可分为以下四个:放大器:主要用于改变信号的幅度。
缓冲器:隔离输入输出,完成阻抗匹配(输入端高阻,输出端低阻),一般用于ADC的设计,当然在其他三类功能中也能体现。
滤波器:设计不同类型的滤波器,消除信号源以外的其他干扰和噪声。
现在集成度滤波器很多,只需要外部配备电阻,选择滤波的频率范围即可。
其他各种运放功能:积分、微分、乘法、对数等等。
对于ADC设计而言,前三种功能根据具体面向对象都有所涉及。
主要以缓冲器为主,缓冲器作为ADC的一部分,除了缓冲以外,同时还承担着放大器的工作。
常见ADC运放与AD的匹配环节,运放作为放大器只做跟随器设计,当然也有缩小信号的设计等。
除了上述分类以外,运放也可以按照反馈方式分为: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两种,记作VFA与CFA。
运算放大器选型指南运算放大器(Operational Amplifier,简称Op Amp)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电路中。
它具有输入阻抗高、增益稳定、输出能力强等特点,可放大输入信号并输出放大后的信号,被用于放大、滤波、比较、积分、微分等多种信号处理应用。
在进行运算放大器选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功能要求:首先要明确需要运算放大器实现的功能。
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不同的功能要求,比如需要放大直流或交流信号,需要实现滤波、比较、积分、微分等功能。
2.参数指标:选择合适的运算放大器要考虑其参数指标,如增益带宽积、输入与输出电压范围、电源电压范围、偏置电压、输入偏置电流、输出阻抗等。
这些参数指标对于实现具体的应用要求至关重要。
3.精度要求:根据应用需求考虑运算放大器的精度要求,如增益的稳定性、输入和输出的精度、温度漂移、噪声等。
一般来说,要求精度越高的应用,选择的运算放大器性能要求也相对较高。
4.效率和成本:运算放大器的效率和成本也是选型中的考虑因素。
效率指的是运算放大器的功耗和能耗,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功耗较低的型号。
成本包括器件本身的价格和其他外部元件的成本,需要综合考虑投资和应用需求。
5.兼容性和可靠性:考虑运算放大器的兼容性和可靠性,特别是在多个放大器组成的电子系统中,要保证各个放大器之间的配合和运行稳定性。
在具体选型时,可以参考厂商提供的数据手册和技术规格表,查找满足应用需求的运算放大器型号。
此外,也可以借鉴其他工程师的经验和评价,了解不同型号的优缺点,从而做出更好的选择。
总结起来,在运算放大器选型时要考虑功能要求、参数指标、精度要求、效率和成本、兼容性和可靠性等因素,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型号。
最后,进行实际应用前,还需通过实验和测试验证选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模拟电路设计中的运算放大器选择与应用
在模拟电路设计中,运算放大器是一种常用的集成电路器件,用于放大信号、
滤波、比较电压等各种功能。
选择合适的运算放大器并正确应用是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选择运算放大器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其性能参数。
常见的性能参数包括增益
带宽积、输入偏置电流、输入偏置电压、共模抑制比、失调电压等。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相应性能参数的运算放大器,可以保证电路的性能。
在应用运算放大器时,最常见的应用之一是作为信号放大器。
通过适当选择反
馈电阻的数值,可以实现对输入信号的放大。
此外,运算放大器还可以用于比较器、积分器、微分器等电路中。
在设计这些电路时,需要充分了解运算放大器的特性,并根据需要合理选择。
另外,运算放大器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器件的组合应用,实现更加复杂的功能。
例如,结合电容器可以实现滤波器的设计,结合二极管可以实现压缩器的设计,结合开关可以实现开关电路的设计。
在设计这些复杂功能时,需要考虑到所有元器件的特性,并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总之,选择合适的运算放大器并正确应用,是模拟电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只有充分理解运算放大器的性能参数和特性,并灵活运用,才能设计出稳定可靠、性能优良的电路。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向我咨询。
运算放大器分类、作用及运放的选型展开全文运算放大器分类、作用及运放的选型,详细解析了运算放大器的特点、工艺、功能、性能、参数、指标和运算放大器的对信号放大的影响和运放的选型举例,并附有常见运算放大器列表!1. 模拟运放的分类及特点模拟运算放大器从诞生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了。
最早的工艺是采用硅NPN工艺,后来改进为硅NPN-PNP工艺(后面称为标准硅工艺)。
在结型场效应管技术成熟后,又进一步的加入了结型场效应管工艺。
当MOS管技术成熟后,特别是CMOS技术成熟后,模拟运算放大器有了质的飞跃,一方面解决了低功耗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混合模拟与数字电路技术,解决了直流小信号直接处理的难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模拟运算放大器技术已经很成熟,性能曰臻完善,品种极多。
这使得初学者选用时不知如何是好。
为了便于初学者选用,本文对集成模拟运算放大器采用工艺分类法和功能/性能分类分类法等两种分类方法,便于读者理解,可能与通常的分类方法有所不同。
1.1.根据制造工艺分类根据制造工艺,目前在使用中的集成模拟运算放大器可以分为标准硅工艺运算放大器、在标准硅工艺中加入了结型场效应管工艺的运算放大器、在标准硅工艺中加入了MOS工艺的运算放大器。
按照工艺分类,是为了便于初学者了解加工工艺对集成模拟运算放大器性能的影响,快速掌握运放的特点。
标准硅工艺的集成模拟运算放大器的特点是开环输入阻抗低,输入噪声低、增益稍低、成本低,精度不太高,功耗较高。
这是由于标准硅工艺的集成模拟运算放大器内部全部采用NPN-PNP管,它们是电流型器件,输入阻抗低,输入噪声低、增益低、功耗高的特点,即使输入级采用多种技术改进,在兼顾起啊挺能的前提下仍然无法摆脱输入阻抗低的问题,典型开环输入阻抗在1M欧姆数量级。
为了顾及频率特性,中间增益级不能过多,使得总增益偏小,一般在80~110dB之间。
标准硅工艺可以结合激光修正技术,使集成模拟运算放大器的精度大大提高,温度漂移指标目前可以达到0.15p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