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软件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1.86 MB
- 文档页数:35
该系统是一种结合变电站自动化最新技术和发展方向,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嵌入式微处理器技术、DSP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以太网技术,研发出的新一代高度集成、结构紧凑、功能强劲并充分优化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系统适用于220kV及以下各种电压等级的升压或降压变电站,通过系统内各设备间相互交换信息,数据共享,完成变电站运行监视和控制任务。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 以数据通讯为手段,以信息共享为目标,提供了测量、控制、监视、保护、录波、通信、报表、小电流接地选线、电压无功自动补偿、五防、故障分析及其他自动化功能,在提高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水平、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电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由站控层、通信层和间隔层组成。
1.站控层:包括操作员工作站、工程师工作站、五防工作站、Web工作站、GPS卫星对时系统,站控层设备采用100M工业以太网连接,根据厂站规模和用户需求可以增加工作站或减少部分工作站。
2.通信层:主要由光纤网线双绞线等通信介质、以太网交换机、通信管理机等设备组成,根据不同的厂站规模和用户需求,可自由选择RS485工业总线、星型以太网、双以太网、光纤环网等不同的组网模式,系统开放性好,组网灵活。
3.间隔层:以一次设备为对象,采用单元式配置,根据厂站规模和用户需求,可选择采用保护测控一体化设备,或者选择采用保护和测控相互独立的设备。
各单元独立性强,系统组态灵活,具有高可靠性、高扩展性。
装置维护简单方便。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拥有如下优点:1、完整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以高性能的子系统构造优异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2、系统扩展方便、功能灵活,满足变电站设备的增加及系统功能增加的需求;3、面向变电站的整体设计,将保护、测量、控制、通讯融为一体,全方位思维,大大减少了用户现场的调试量;4、采用先进的现场总线通信方式,标准的IEC60870-5-103通讯规约,大大提高了通讯速率及系统的可靠性;5、间隔层可集中组屏也可按站内一次设备分布式布置,直接安装于开关柜上,既相对独立,又节省投资;6、间隔层采用32位DSP技术,使产品的稳定性和运算速度得到保证;7、继电保护功能独立,完全不依赖于通讯网,仅通过通信层交换信息;8、友好的人机界面,全汉化菜单操作,使用户操作更简单。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连接输电网和配电网的重要环节,是电能转换、分配和控制的关键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运而生。
一、系统架构1. 主控系统主控系统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核心,负责整体的监控、管理和控制。
通常由人机界面、数据采集与处理、远程通信等模块组成,能够实时监测变电站各种设备的状态并调度控制。
2. 保护系统保护系统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
3. 辅助设备系统辅助设备系统包括通风、照明、消防等设备,为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提供支持。
二、功能特点1. 实时监控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各种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相应处理,有效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 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根据预设的逻辑和参数实现自动化控制,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精度。
3. 远程通信通过网络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对变电站的远程监控和操作,方便操作人员进行远程调度。
三、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也在不断完善和智能化。
未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将更趋于智能和自动化,实现更高效、安全、可靠的电力系统运行。
四、结语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不断完善和创新,可以更好地适应电力系统的发展需求,提升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指用电子、通信和控制技术实现
对变电站设备和过程的监测、控制和管理的智能化系统。
其主要功能包括变电站设备状态监测、故障诊断、数据采
集和处理、远程控制和操作、报警与录波、安全保护等。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
1. 变电站智能终端单元 (RTU):用于采集变电站各种设备
的模拟量和数字信号,并将数据传输给主站进行处理。
RTU还可以接收主站的控制命令,执行远程操作。
2. 主站系统:负责监控、控制和管理整个变电站。
主站系
统通过与RTU的通信,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
和故障诊断,以及对设备的远程操作和控制。
3. 通信网络:用于连接变电站的各个设备和综合自动化系
统的通信网络。
通信网络可以采用各种通信技术,如有线、无线、光纤等,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和通信的稳定性。
4. 数据管理系统:用于存储、处理和管理变电站的各种数据。
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统计,生成各种报表和图表,为变电站运行和维护提供有力的支持。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变电站运行的可靠
性和安全性,提高设备利用率和运行效率,减少人工操作
和维护工作,减少故障的发生和处理时间,提升整个电网
的运行水平和管理能力。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综自系统,是二次系统的一个组成部份。
也是保证变电站安全。
经济运行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
随着智能站的推广,综自系统和保护的界限越来越含糊,其的重要性越来越高。
近几期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些综自方面的相关知识。
本期介绍一些总体的概念。
1 .综自的概念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就是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包括测量仪表、保护装置、信号系统、自动装置和远东装置等)的功能综合于一体,实现对变电站主要设备的监视、测量、控制、保护以及与调度通信等自动化功能。
综自系统包括微机监控、微机保护、微机自动装置、微机五防等子系统。
它通过微机化保护、测控单元采集变电站的各种信息(如母线电压、路线电流、断路器位置、各种遥信等)。
并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借助通信手段,相互交换和上传相关信息。
综自所谓的综合,既包括横向综合,即讲不同间隔、不同厂家的设备相互连接在一起;也包括纵向综合,即通过纵向通信,将变电站与控制中心、调度之间密切集合。
2 .综自的布局综自系统按照设备的布局来划分,可以分为集中式、局部份散式、分散式三种。
( 1 )集中式通过集中组屏的方式采集变电站的摹拟量、开关量和数字量等信息,并同时完成保护、控制、通信等功能。
这种布局形式早期应用的比较多,因为早期综自设备技术不成熟,对运行现场的条件要求比较高,所以只能在环境比较良好的主控室中安装。
集中式布局的主要缺点是,所有与综自系统相连的设备都需要拉电缆连接进入主控室,电缆的安装敷设工作量很大,周期长,成本高,也增加了 CT 的二次负载。
随着综自设备技术的成熟,已经用的很少。
( 2 )局部份散式将高压等级的保护、测控装置集中安装在主控室,而将低压等级的保护综自设备就近集中安装于高压室内或者专用继保小室内。
这种布局形式是一种综合考虑经济性和运行环境的方案,现在较多的用在超高压变电站中。
比如一个 500kV 站,分为主控室、500kV 继保小室、 220kV 继保小室,各二次设备电缆就近连接到相应的继保小室中,各个继保小室的保护测控设备间再通过光纤进行通信联系。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一、引言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将高压电能转换为低压电能、配电给用户的作用。
为了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人们逐渐引入综合自动化系统来实现对变电站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本文将介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以及在实际运行中的应用。
二、综合自动化系统概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指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对变电站进行实时监测、智能控制和故障处理的系统。
它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包括监控与管理子系统、保护与自动化控制子系统、通信与信息系统等。
2.1 监控与管理子系统监控与管理子系统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负责对变电站各种设备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
通过采集各种传感器和仪表的数据,监控与管理子系统可以实时显示变电站的运行状态,并对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和处理。
同时,它还提供了人机界面,使操作人员可以直观地了解变电站的运行情况,进行远程操作和控制。
2.2 保护与自动化控制子系统保护与自动化控制子系统主要负责对变电站的设备和线路进行保护和控制。
它通过采集各种信号,判断设备和线路的状态,当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时,保护与自动化控制子系统能够及时做出反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和控制。
同时,它还可以实现变电站的自动化控制,根据不同的工况要求,实现自动调节和控制设备的运行。
2.3 通信与信息系统通信与信息系统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变电站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以及与外部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通信。
通过网络和通信设备,通信与信息系统能够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共享,确保变电站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运行。
同时,它还可以提供数据存储和处理的功能,为变电站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
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案例3.1 变电站设备监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变电站各种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变压器、开关设备、熔断器等。
通过采集各种传感器和仪表的数据,监控与管理子系统能够实时显示设备的参数和运行状态,并对异常情况进行报警。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指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对变电站的监控、控制、保护、测量和通信等功能进行集成和自动化管理的系统。
该系统能够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故障诊断和智能化控制,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一、系统组成1. 监控子系统:负责对变电站设备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包括电流、电压、温度、湿度等参数的监测。
监控子系统通过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控制中心。
2. 控制子系统:负责对变电站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调节,包括对开关、断路器、变压器等设备的操作。
控制子系统通过与监控子系统的数据交互,实现对设备状态的智能化控制。
3. 保护子系统:负责对变电站设备进行故障保护,包括对过载、短路、接地等故障的检测和处理。
保护子系统通过与监控子系统和控制子系统的数据交互,实现对设备故障的及时处理和保护。
4. 通信子系统:负责变电站与电力系统的信息交互和远程监控,包括与上级调度中心的通信、与其他变电站的通信等。
通信子系统通过网络技术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共享。
5. 数据管理子系统:负责对变电站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存储、查询、统计和报表生成等功能。
数据管理子系统可以提供对变电站运行状态的历史记录和趋势分析,为运维人员提供决策支持。
二、系统功能1. 实时监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变电站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电流、电压、温度、湿度等参数的监测。
通过对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情况,避免故障的发生。
2. 故障诊断: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能够对设备故障进行诊断和定位,及时判断故障原因,并提供相应的处理建议。
通过对故障的快速诊断,可以缩短故障处理时间,提高设备的可用性。
3. 智能控制: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对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包括对开关、断路器、变压器等设备的操作和调节。
通过智能控制,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精确调节,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