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企业并购浪潮.
- 格式:ppt
- 大小:522.00 KB
- 文档页数:12
西方国家的五次企业并购浪潮发布时间:2007-12-12从19世纪末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其证券市场发展的历程中,共经历了五次比较大规模的并购浪潮。
第一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发生在19世纪末的最后10年到20世纪的第一个10年之间,也就是1893年美国第一次经济危机之后。
其主要主要并购模式是横向并购,目的是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防御经济危机。
第一次浪潮期间,通过并购最直接的结果:一是企业数量的急剧减少,二是单个企业规模的迅速膨胀,同时产生了一大批垄断性的企业集团(托拉斯)。
第一次并购浪潮的高峰在1898年到1903年之间,在这五年中,以横向并购为主的浪潮推动了美国工业化的发展,并为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垄断利润。
根据Nelson(1959)的估计,被并购的企业达3000多家,300家最大的公司规模增长了400%,并控制了全美产业资本的40%。
1863年设立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及其后设立的波士顿证券交易所和费城股票交易所为企业并购重组提供了方便,应当说股票市场的建立推动了第一次浪潮的发展。
据统计,在此次并购重组的高峰时段,有60%的并购是在证券交易所中进行的。
后期由于美国经济衰退及反托拉斯运动等因素影响,最终导致第一次并购浪潮的终结。
第二次浪潮第二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
与第一次浪潮相比,尽管横向并购模式仍占重头戏,但纵向并购也暂露头角。
本次并购浪潮导致产权结构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出现了产权多元化的结构,确立了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模式,即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随着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这次浪潮随之衰退。
第三次浪潮第三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50至60年代,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萌芽,此次并购浪潮的明显特点有二:一是混合并购超过横向并购居于主体地位,二是跨国并购异军突起。
至70年代初,美国企业的总数比50年代初增长了80%以上。
本次浪潮因石油危机而走向衰落。
第四次浪潮第四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
美国五次并购浪潮在美国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就已频频出现企业收购行为。
在以私人业主企业、家族企业占统治地位的19世纪前期,美国的企业并购活动还不激烈。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美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发展,企业形式逐渐从私人业主和家族企业形式演变为更先进,更合理,也更具有生命力的股份制。
此后,包括资产转让、股票交易、协议组建新公司及兼并等系统的企业收购愈演愈烈,在美国近代的产业发展史上,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浪潮。
1、第一次公司并购浪潮第一次并购浪潮发生在世纪之交,这一时期是一个经济迅速扩展的时期。
在1893-1903年间达到高潮。
在1898-1902 年间,被并购的企业总家数达2653家,并购的资本总额达63亿多美元。
其中1899年一年内因收购而消失的企业家数就达1028家。
1901年一些兼并未能实现其预期效果,并购活动就已经开始衰退了,只是在1903年衰退的更厉害。
至1904年联邦最高法院对北方证券案的判决则促进了这次兼并浪潮的终结。
该项判决中,法院决定兼并必须能经受住《谢尔曼法》第一节的检验。
(该法禁止以托拉斯或其他形式进行的能够阻止贸易的合并)此次并购运动主要是横向兼并,其结果导致了许多行业的高度集中。
它伴随着经济基础设施和生产技术的重大变革发生的。
而且它是紧随着横亘大陆的铁路系统的建成、电力的出现、煤炭用途的广泛扩展而出现的。
铁路系统的修建促进了全国市场的发育,因此,兼并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地区性企业向全国性企业的转变。
美国企业在这次并购浪潮中,虽然先发端于石油工业中,但其高潮却出现在铁路公司中。
随着铁路网的扩张,铁路经营受到不断压力必须设法与其他铁路抢生意。
最初是相互削价,并积极开展强有力的促销活动,但结果导致成本的大增,利润的下降。
于是铁路经营者们又转而进行各种合作,建立各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联盟。
在这一过程中,铁路系统吞并较小的铁路线。
为争夺主要铁路的控制权,许多金融家们操纵起了股票市场,利用铁路破产和出现危机的有利时机,对铁路建立起牢固的控制权。
【并购】美国企业并购的五次浪潮迄今为止,美国历史上曾发生过五次并购浪潮。
(一)第一次发生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1881-1911年),其基本特点是同一行业的小企业合并成一个或几个大企业,并购方式主要是同行业内部的横向联合,当时经营石油和钢铁等基础工业的资本家们通过他们巨大的垄断信用来购入大量竞争对手的股票,甚至达到控股程度,从而控制竞争对手,进而控制整个行业,该次并购浪潮的主要目的是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和排除竞争。
在美国,这一时期共有2864次并购,涉及资产总额为63亿美元,100家最大公司的总规模扩大了34倍,并控制了全国40%的工业资本。
一些国际著名的巨头公司,如杜邦公司、通用电器、柯达胶卷、美国烟草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和美国冶炼公司等应运而生,该次并购浪潮至少涉及当时美国15%的工厂和工人,美国历史上首例并购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个案也在该次并购潮中诞生,那就是美国钢铁公司(J.P Morgan财团)与卡内基钢铁公司(卡内基财团)合并,合并后,该公司吞没了700多家公司,垄断了整个美国的钢铁市场。
随着美国政府反垄断、反托拉斯运动的不断高涨,谢尔曼反于1908年通过。
起初,该法案主托拉斯法案(The Sherman Antitrust Act)要用于管理金融市场的托拉斯。
由于其执行单位美国司法部的人手问题,它并没有对日益严重的垄断行为进行强有力的限制,直至到第二次并购浪潮,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才在限制横向并购以及垄断的形成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一次并购浪潮的结束与其说是由于反垄断监管力度的加强,不如说是由于并购资本的消失,在20世纪到来之时,造船托拉斯崩溃,使投资者对该类并购行为变得谨慎起来,并购浪潮从此慢慢趋何平静,而1904年股市的大跌正式宣布该次并购浪潮结束。
(二)第二次并购潮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1919-1930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美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投资资本非常充足,出现了许多行业里处于某一阶段(如原材料、生产、流通)的公司吸收或加入同行业里不同阶段的公司,也就是纵向并购。
细说美国百年五次并购潮(历史)周掌柜评论从美国并购活动的发展历程看,不同阶段的并购主要使用的融资和支付工具不断变化,监管制度放松和金融创新的发展对并购活动起到了关键助推作用。
美国市场的进化和中国市场是高度接近的,所以我们看美国并购的历史对于我们去思考中国市场未来的发展非常有帮助。
来源:老虎财经1. 美国并购发展史美国历史上共掀起过5 次并购高峰,前四次并购浪潮分别发生在1897~1904 年,1916~1929年,1965~1969 年,以及1984~1989 年。
并购活动在20 世纪80 年代末有所减少,但在90 年代早期又重新崛起,从而拉开了第五次并购浪潮的序幕。
不同时期的并购浪潮都有其独有的特征,更促成美国经济结构的重大改变。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五次并购潮究竟如何演化的。
1.1 第一次并购浪潮(1897~1904 年):横向并购浪潮第一次并购浪潮发生在1883 年经济大萧条之后,在1898~1902 年达到顶峰,最后结束于1904 年,这次并购几乎影响了所有的矿业和制造行业,其中某些行业特别显著。
据全国经济研究局Ralph Nelson 教授研究,金属、食品、石化产品、化工、交通设备、金属制产品、机械、煤碳这8 个行业并购最活跃,这8 个行业的合计并购数量约占该时期所有并购量的2/3。
这次并购浪潮的兴起主要有3 方面的原因:1)联邦反托拉斯法执行不力。
由于司法部人手不够,因此在20 世纪早期并购集中发生的这段时间里,反托拉斯法由工会代理来执行,导致反托拉斯法在这个时期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横向并购和行业并购非常活跃。
2)公司法逐渐放宽。
某些州的公司法逐渐放宽要求,公司在获得资本,持有其他公司股票、扩大商业运作范围等方面可操作性更强,这为第一次并购潮的兴起及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美国交通运输系统的大力发展,全国市场初成。
这是促成第一次并购浪潮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南北战争后,主要铁路系统的建成使公司能为全国市场而不是地区市场服务。
美国五次并购浪潮在美国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就已频频出现企业收购行为。
在以私人业主企业、家族企业占统治地位的19世纪前期,美国的企业并购活动还不激烈。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美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发展,企业形式逐渐从私人业主和家族企业形式演变为更先进,更合理,也更具有生命力的股份制。
此后,包括资产转让、股票交易、协议组建新公司及兼并等系统的企业收购愈演愈烈,在美国近代的产业发展史上,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浪潮。
1、第一次公司并购浪潮第一次并购浪潮发生在世纪之交,这一时期是一个经济迅速扩展的时期。
在1893-1903年间达到高潮。
在1898-1902年间,被并购的企业总家数达2653家,并购的资本总额达63亿多美元。
其中1899年一年内因收购而消失的企业家数就达1028家。
1901年一些兼并未能实现其预期效果,并购活动就已经开始衰退了,只是在1903年衰退的更厉害。
至1904年联邦最高法院对北方证券案的判决则促进了这次兼并浪潮的终结。
该项判决中,法院决定兼并必须能经受住《谢尔曼法》第一节的检验。
(该法禁止以托拉斯或其他形式进行的能够阻止贸易的合并)此次并购运动主要是横向兼并,其结果导致了许多行业的高度集中。
它伴随着经济基础设施和生产技术的重大变革发生的。
而且它是紧随着横亘大陆的铁路系统的建成、电力的出现、煤炭用途的广泛扩展而出现的。
铁路系统的修建促进了全国市场的发育,因此,兼并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地区性企业向全国性企业的转变。
美国企业在这次并购浪潮中,虽然先发端于石油工业中,但其高潮却出现在铁路公司中。
随着铁路网的扩张,铁路经营受到不断压力必须设法与其他铁路抢生意。
最初是相互削价,并积极开展强有力的促销活动,但结果导致成本的大增,利润的下降。
于是铁路经营者们又转而进行各种合作,建立各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联盟。
在这一过程中,铁路系统吞并较小的铁路线。
为争夺主要铁路的控制权,许多金融家们操纵起了股票市场,利用铁路破产和出现危机的有利时机,对铁路建立起牢固的控制权。
1.历史上的六次并购浪潮:时间主题和典型案例名称。
第一次:时间:1887-1904 主题:以横向并购为主,结果是导致了很多行业的高度重视,案例名称:美国工厂并购浪潮,托拉斯组织;第二次:时间:1916-1929 主题:纵向并购,帮助地区性公司扩大经营范围,服务全国市场,案例名称:GEC第三次:时间:1963-1973 主题:混合并购,案例名称:GEC与AEI合并第四次:时间:1984-1990 主题:杠杆收购和小企业并购大企业的现象案例名称:merger and Acquistions.第五次:时间:1994-21世纪初期主题:跨国并购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之一逐渐替代绿地投资而成为主导方式。
案例名称:波音第六次:主题:2.杠杆收购的主要特征及杠杆收购的历史.财务杠杆的运用将放大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财务杠杆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当投资的年回报率高于借贷资金的年资金成本时,财务杠杆的运用才会为PE带来企业正常盈利水平之外的“超额”利润。
杠杆收购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盛行,当时公开市场发展迅猛,杠杆收购书籍向借贷人敞开了方便之门,允许他们借贷数百万美元去购买那些本来是很勉强的项目(先前是绝不可能的)。
在杠杆收购发展之初的1980年,被认为是杠杆收购之基的四大并购项目,其累计交易额就达到了17亿美金。
1988年是杠杆收购的发展巅峰时期,当时累计交易额已经达到了1880亿美金。
这些通过大局借贷完成的交易行为,必然会导致极大的风险,也就是那些利率极高的“垃圾股”。
这些所谓的垃圾股,之所以风险极大,是因为它们往往用高利率去吸引股东,而其背后却无支持力量。
所以,毫不奇怪,一些80年代的项目最终演变成了灾难,并以借贷人的破产收场。
3.杠杆收购的资本结构及流程.优先债权,约占收购资金的50%-60%,由银行提供给控股公司,平衡期限为3-4年;普通债权,约占收购资金的20%-30%,资金提供者获得由控股公司发行的普通债券,可转换债券等,平均期限为5-8年;自由资金(股权资本),约占收购资本金的20%-30%,PE与目标公司管理层获得控股公司的普通股股票(其中,管理层股份5%-10%)。
《风月俏佳人》观后感——对片中并购案例的思考《风月俏佳人》这部电影拍摄于1989年,那时正值第四次企业并购浪潮(1981-1989)的尾声,敌意并购与投机性并购的增多以及投资银行的积极推动使得市场充斥着‘钱’,用影片中的一句话来描述就是:No matter what they say, it's all about money。
这也正是片中男主人公爱德华路易斯孜孜不倦地从事着其致富工作的社会背景。
爱德华是一个专门购买那些出现财务困难的公司随后将其拆分出售以获取更高的差价收益的投机性并购狂热分子。
电影以爱德华收购摩西实业公司的过程为线索来带动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
其并购起因大致是这样的:由于横跨长滩和洛杉矶的港口是摩西的重要工业资产,在那里开发房地产的机会是无限的,可谓是皇冠上的宝石,这对擅长投机并购的爱德华来说是一块绝好的肥肉。
此时摩西可能正好出现了财务困难被爱德华作为了一个并购目标,于是他便使出手段来控制摩西。
他重点关注摩西公司股票在东京股市及伦敦股市的市场行情,意图用从银行、投资者手中筹集到的10亿美元来购进摩西在两市的股票形成对摩西的控股。
作为一个经营了很多年的公司来说,面对一个根本不熟悉这个产业的投机者,摩西不愿将心血拱手让人,他也积极地进行着反并购。
首先他与爱德华进行谈判,期望爱德华能做一个投资者好好经营一家公司而非恶意投机,但结果是不欢而散。
然后摩西采取了反并购策略。
反并购策略是由第四次并购浪潮推动着发展起来的,它主要有法律、重组和管理三大策略。
摩西采用了重组策略,他发动员工持股并抵押个人财产等支持公司股票,并且他还积极地增加销路与海军谈成了一笔价值三亿五千万的建造驱逐舰合同。
但由于爱德华长袖善舞,最终通过亚当斯参议员推延了参议院拨款委员会的批准,使摩西的处境岌岌可危。
到了这步似乎爱德华已经一只脚踏入成功之门了,但是生活总是那么戏剧化。
这里我们不得不再看一下爱德华是个怎样的人——他在职场上成功但却管理不好自己的感情、有钱却不懂得及时享受生活,总得来说他也压抑和矛盾。
美国百年并购全纪录美国历史上共掀起过五次并购浪潮。
通过对美国五次并购浪潮的回顾,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对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国企业并购有益的借鉴。
美国企业并购浪潮具有周期性的特点,在每一次大规模的并购过后,都会出现一段并购活动相对较少的时期。
前四次并购浪潮分别发生在1897—1904年,1916—1929年,1965—1969年和1984—1989年。
并购活动在20世纪80年代末有所减少,但在90年代早期又重新抬头,从而拉开了第五次并购浪潮的序幕。
不同时期的并购浪潮促成美国企业结构的重大改变,美国经济从原先的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转化为现在的形式,即由成千上万的跨国公司构成。
1第一次浪潮1897—1904年第一次并购浪潮发生在1883年经济大萧条之后,在1898—1902年达到顶峰,最后结束于1904年。
并购几乎影响了所有的矿业和制造行业,但主要集中于8个行业,即主要金属、食品、石化产品、化工、交通设备、金属制造产品、机械、煤炭,这些行业的并购约占该时期所有并购的2/3。
第一次并购浪潮以横向并购为主,占全部并购类型的78.3%。
其次是纵向并购占12%。
此次并购浪潮使美国工业的集中程度有了显著的提高,结果形成了垄断的市场结构。
据Nelson(1959)估计,被并购掉的企业达3000多家,300家最大的并购案控制了全美40%的产业资本。
➤导致此次并购浪潮的主要原因有:生产技术的变革。
电力、煤炭的使用以及各种新机器的问世,促使铁、烟草等企业开始寻求通过扩张来获得规模经济。
当然除了规模外,获得市场垄断权利可能对企业更有诱惑。
(1).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系统使统一的美国大市场得以形成,企业扩大市场范围的同时,也遇到了更多的企业竞争,所以很多企业选择与当地竞争者合并以保持市场份额。
(2).股票市场的建立为并购创造了便利条件。
于1863年成立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及其后成立的波士顿股票交易所、费城股票交易所和巴尔股票交易所为企业兼并大开方便之门。
企业并购的几次浪潮第一次并购浪潮以横向并购为主要特征。
19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显著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掀起了以铁路,冶金,石化,机械等为代表的行业大规模并购浪潮,各行业的许多企业通过资本集中组成了规模巨大的垄断公司。
在美国并购高峰时期的1899年,公司并购达到1208起,是1896年的46倍,并购资产额达到22.6亿美元。
1895年到1904年的并购高潮中,美国有75%的公司因并购而消失。
作为工业革命发源地,英国在此期间的并购活动也大幅增长,有665家中小型企业在1880-1981年间通过兼并组成了74家大型企业,垄断着主要工业部门。
在这股并购浪潮中,大企业在各行业的市场份额迅速提高,形成大规模的垄断企业。
第二次并购浪潮以纵向并购为主要特征。
经济危机前20世纪20年代发生的第二次并购浪潮使得那些在第一次并购浪潮中形成的大型企业继续开展并购活动,并进一步增强其经济实力,扩展和巩固其对市场的垄断地位。
这一时期的并购浪潮中,纵向并购所占比例达到85%,各行业部门将其各个生产环节统一在一个企业联合体内,形成纵向托拉斯行业结构,使得各主要工业国家普遍形成了主要经济部门的市场被一家或几家企业垄断的局面。
第三次并购浪潮以混合并购为主要特征。
经济危机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各主要工业国的经济经过40年代后期和50年代的逐步恢复,在60年代迎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催生了大规模的投资建设活动。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一系列高新科技成就得到广泛应用,社会生产力实现迅猛发展,并造就以混合并购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并购浪潮,其规模和速度都超过前两次的并购浪潮。
第四次并购浪潮: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以融资并购为主要特征据统计,1980-1988年间企业并购总数达到20000起,其中1985年达到顶峰。
多元化的相关产品间的“战略驱动”并购取代了“混合并购”,金融界为并购提供了强有力的融资支持,并购企业范围扩展到国外企业,并出现小企业并购大企业的现象。
透视全球第五次企业并购浪潮作者:冯云发布时间:2008-07-22 09:55来源:经济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已经进入以大公司、大集团为中心的时代。
我们国家也已经明确以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作为今后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点,中国企业正面临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战略转型期。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史蒂格勒在考察美国企业成长路径时指出:“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形式的兼并收购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间,全球共发生过五次比较大的企业并购浪潮。
前四次企业并购浪潮分别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纪之交,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2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五六十年代,美元危机和石油危机之后的七八十年代。
1993年,全球企业并购交易金额达到2000亿美元,拉开了第五次企业并购浪潮的序幕。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美、日、欧为主的发达国家的企业又掀起了新一轮的并购高潮,即第五次并购浪潮。
第五次企业并购浪潮发生在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走向以全球化、一体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社会的转折时期。
第五次企业并购浪潮的规模和交易额之大,是20世纪所有的企业并购浪潮中前所未有的。
仅2000年,全球企业并购金额创下34600亿美元的历史纪录。
我国最早的企业并购发生在1984年,正值第四次企业并购浪潮之际。
由于当时我国企业并购尚处于试点和探索阶段,因此,第四次企业并购浪潮以及前三次并购浪潮对我国企业并购的影响并不大。
而第五次企业并购浪潮开始后,尤其是1997年之后,我国企业的并购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国外的并购理论、理念、思潮以及在并购浪潮中使用的各种并购模式、工具及其手段开始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企业并购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影响。
一、第五次并购浪潮的背景及特征(一)第五次并购浪潮的背景一是经济的全球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和自由化进程加快,无国界经济发展迅速,其中典型的特征就是各国市场的相互开放程度同过去相比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一个统一的国际市场正在逐渐形成之中。
谈美国五次并购浪潮美国五次并购浪潮自20世纪以来,美国一直是全球最活跃的并购市场之一。
无论是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增加市值,还是为了实现战略目标,美国企业经常通过并购来实现它们的目标。
这种并购浪潮既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增长,也塑造了美国商业界的格局。
本文将重点讨论美国五次并购浪潮,深入分析每次浪潮的原因和影响。
1. 第一次并购浪潮(1897年-1903年)第一次并购浪潮始于19世纪末,这个时期美国经历了工业化的高峰期。
大型工业公司如钢铁、电力、石油等开始崛起,并迅速通过并购来建立自己的垄断地位。
这一浪潮的最典型代表是约翰·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洛克菲勒通过控制石油市场上下游的公司,成功地垄断了整个行业。
这次浪潮促进了美国的工业化进程,并为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2. 第二次并购浪潮(1960年-1969年)第二次并购浪潮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繁荣时期出现的。
随着投资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公司开始寻求通过并购来实现快速增长和差异化竞争。
这次浪潮的代表案例包括康乐(Conglomerate)公司,这是一个拥有多个不相关业务的大型企业集团。
然而,由于管理复杂度的增加以及盈利能力的下降,这些康乐公司很快就崩溃了。
尽管如此,第二次并购浪潮仍然推动了投资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 第三次并购浪潮(1980年-1990年)第三次并购浪潮是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
这个时期,美国经济出现了通货膨胀和高利率的问题,许多公司陷入了困境。
同时,华尔街的投资者开始对潜在的低估价值公司感兴趣,并主动发起了并购活动。
典型的案例是雷克斯办公室用品公司和乐购超市公司的并购案。
这次浪潮推动了企业重组和割据流程,帮助许多公司重新找到了成功的道路。
4. 第四次并购浪潮(1995年-2000年)第四次并购浪潮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出现的。
这个时期,互联网的兴起和全球化的趋势改变了经济的格局,许多高科技公司在短时间内发展迅速。
西方国家的五次企业并购浪潮发布时间:2007-12-12从19世纪末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其证券市场发展的历程中,共经历了五次比较大规模的并购浪潮。
第一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发生在19世纪末的最后10年到20世纪的第一个10年之间,也就是1893年美国第一次经济危机之后。
其主要主要并购模式是横向并购,目的是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防御经济危机。
第一次浪潮期间,通过并购最直接的结果:一是企业数量的急剧减少,二是单个企业规模的迅速膨胀,同时产生了一大批垄断性的企业集团(托拉斯)。
第一次并购浪潮的高峰在1898年到1903年之间,在这五年中,以横向并购为主的浪潮推动了美国工业化的发展,并为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垄断利润。
根据Nelson(1959)的估计,被并购的企业达3000多家,300家最大的公司规模增长了400%,并控制了全美产业资本的40%。
1863年设立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及其后设立的波士顿证券交易所和费城股票交易所为企业并购重组提供了方便,应当说股票市场的建立推动了第一次浪潮的发展。
据统计,在此次并购重组的高峰时段,有60%的并购是在证券交易所中进行的。
后期由于美国经济衰退及反托拉斯运动等因素影响,最终导致第一次并购浪潮的终结。
第二次浪潮第二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
与第一次浪潮相比,尽管横向并购模式仍占重头戏,但纵向并购也暂露头角。
本次并购浪潮导致产权结构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出现了产权多元化的结构,确立了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模式,即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随着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这次浪潮随之衰退。
第三次浪潮第三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50至60年代,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萌芽,此次并购浪潮的明显特点有二:一是混合并购超过横向并购居于主体地位,二是跨国并购异军突起。
至70年代初,美国企业的总数比50年代初增长了80%以上。
本次浪潮因石油危机而走向衰落。
第四次浪潮第四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