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角草在盐胁迫条件下的POD活性变化汇总
- 格式:ppt
- 大小:506.50 KB
- 文档页数:15
干旱与盐胁迫下不同栽培基质碧玉兰POD活性的变化王海帆;王有国【摘要】选取树皮、泥炭、水苔、陶粒4种材料,净化处理后按8种不同配比分别对碧玉兰进行于旱胁迫和盐胁迫处理.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和盐胁迫对碧玉兰体内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存在差异.碧玉兰POD活性在干旱胁迫后35 d保持比较平稳的上升趋势,42d时出现大幅度上升;盐胁迫后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干旱胁追下,3/4树皮+1/4泥炭所栽培碧玉兰POD活性上升较为稳定;盐胁迫下,1/2树皮+1/4泥炭+1/4陶粒所栽培碧玉兰POD活性变化相对其他栽培基质更缓和.【期刊名称】《亚热带农业研究》【年(卷),期】2013(009)004【总页数】4页(P235-238)【关键词】碧玉兰;基质;干旱胁迫;盐胁迫;过氧化物酶【作者】王海帆;王有国【作者单位】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24;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云南昆明6502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318碧玉兰(Cymbidium lowianum)为兰科虎头兰亚属品种,是我国特有植物,主产于滇西南至东南的景洪、思茅等地,其花色清淡,仪态优雅,广受青眯,开发前景广阔[1-4]。
目前,碧玉兰已在温室、大棚内大量盆栽,但其抗涝害能力较差,对营养物质及通气透水要求较高,在栽培过程中常导致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作为细胞内重要的氧化还原酶,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参与活性氧代谢过程,从而对细胞起保护作用。
郭红等[5]研究了碧玉兰在盐胁迫下的生理反应,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递增,POD活性表现为先增后降的趋势。
本试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不同栽培基质下碧玉兰POD活性对盐胁迫与干旱胁迫的响应特征,探索最适于碧玉兰植株生长且有利于POD活性发挥的栽培基质,从而为碧玉兰栽培基质筛选、栽培产业化及管理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供试材料为本课题组前期驯化的碧玉兰组培苗。
盐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全世界存在盐渍土面积8亿hm2,占陆地面积的6%。
据统计,我国盐渍土面积为3 470 万 hm2,土壤盐渍化是世界上许多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作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土壤中过量的盐分能够引起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改变,从而导致大部分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恶化。
盐渍土作为一种土地资源,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广泛的分布和较大的面积迄今为止,我国有80%左右的盐渍土尚未得到开发利用,有着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1盐胁迫对植物耐受性的影响近年来,盐胁迫对各种植物各个性状方面的影响已成为很多科学家研究的重点。
包括对拟南芥、玉米、马铃薯、水稻、香蕉、黄瓜、花生和韭菜等植物都有过相关的研究。
童仕波等证明转基因拟南芥对盐胁迫的耐受性明显增强。
其脯氨酸(Pro)含量明显提高。
赵昕等研究发现(NaCl)降低拟南芥叶绿。
体对光能的吸收能力,而且降低叶绿体的光化学活性。
使电子传递速率和光能转化效率大幅度下降,造成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受阻,进一步加剧了光合放氧和碳同化能力的降低。
盐胁迫下拟南芥中的(Na+)与(K+)含量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
因此推断它们的吸收通道或载体为单一竞争性。
发现盐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达到最高。
随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SOD、POD、CAT活性逐渐降低。
表明SOD、POD、CAT活性不能维持较高水平。
反之会导致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强,细胞膜受到损害。
研究发现盐浓度对马铃薯脱毒苗叶片SOD和POD活性影响极显著。
盐比例及盐浓度与盐比例的交互作用对马铃薯脱毒苗叶片SOD和POD活性影响均不显著。
随着混合盐浓度的增加(Na+)含量显著增加K+含量平缓下降。
(Na+)与(K+)的比值显著上升。
发现,水稻在(NaCl)浓度为30 mmol/L 时生长状况良好,但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水稻的生长速度减慢。
学士学位论文系别:生命科学系学科专业:生物科学姓名:高朋运城学院2013 年 6 月盐胁迫条件下盐角草体内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研究系别:生命科学系学科专业:生物科学姓名:高朋指导教师:郭艳茹运城学院2013年6月盐胁迫条件下盐角草体内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研究高朋(运城学院生命科学系,山西运城,044000)摘要:为了了解不同浓度盐胁迫条件下盐角草体内POD活性变化的规律及与其耐盐性的关系。
本实验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分别对盐角草和小麦进行胁迫处理,在盐胁迫处理后的第7天与第14天时,运用愈创木酚比色法测定盐角草与小麦体内的POD活性。
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在盐胁迫处理后的第7天时,盐角草体内的POD活性是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小麦体内的POD活性先上升后降低,在盐胁迫处理后的第14天时,盐角草和小麦体内的POD活性都缓慢降低。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盐胁迫处理下,随着盐浓度的递增以及盐胁迫时间的延长,盐角草体内的POD活性逐渐降低,但仍高于小麦体内的POD活性,使得盐角草比小麦更好地适应了盐胁迫环境。
关键词:盐角草;盐胁迫;小麦;PODUnder Salt Stress in Vivo Salicornia Peroxidase(POD)Activity Change ResearchGao Peng(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 Yuncheng University, 0902,Yuncheng, Shanxi, 044000)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salt stress conditions Salicornia POD activity in vivo changes in the law and its salt tolerance. In this study,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NaCl solution, respectively Salicornia and wheat for stress treatment in the salt stress treatment after the first 7 days and 14 days, using colorimetric determination of guaiacol Salicornia POD body with wheat activity. With the increase of NaCl concentration in the salt stress treatment after the first seven days, Salicornia POD activity in vivo is decreased and then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 wheat POD activity in vivo first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 in the salt stress treatment after the first 14 Timeless, Salicornia and wheat POD activity in vivo are slowly decrease.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btained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NaCl solution under salt stress, with increasing salt concentration and salt stress time, the body of Salicornia POD activity decreased, but still higher than wheat POD activity in vivo, making Salicornia better adapted than wheat salt stress environments.Key words: Salicornia; Salt stress; Wheat; POD目录1 前言 (1)1.1土壤盐碱化 (1)1.2运城盐湖 (1)1.3盐角草简介 (2)1.4小麦简介 (2)1.5过氧化物酶(POD)简介 (3)1.5.1 过氧化物酶的理化性质 (3)1.5.2 过氧化物酶的功能作用 (3)1.6愈创木酚比色法测定POD活性的原理 (4)1.7国内外研究进展 (4)1.7.1 盐角草的研究进展 (4)1.7.2 关于植物体内POD研究的进展 (4)1.8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4)2 材料与方法 (6)2.1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6)2.1.1 实验材料及试验设计 (6)2.1.2 实验试剂及药品 (6)2.1.3 主要实验仪器 (7)2.1.4 溶液配制 (7)2.2实验方法与步骤 (7)2.2.1 实验方法 (7)2.2.2 实验步骤 (7)2.2.3 实验结果计算方法 (8)3 结果与分析 (9)3.1盐角草与小麦盐胁迫过程中盐角草与小麦的性状表现特征 (9)3.2盐角草与小麦盐胁迫过程中POD活性变化 (9)3.2.1 盐角草与小麦在不同浓度盐胁迫下第7天体内POD活性变化 (9)3.2.2 盐角草与小麦在不同浓度盐胁迫下第14天体内POD活性变化 (11)3.2.3 盐角草与小麦在不同浓度盐胁迫下第7天和第14天体内POD活性变化对比 (12)4 结论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16)1 前言1.1 土壤盐碱化又称土地盐渍化,指可溶性盐碱在土壤中积聚,形成盐土和碱土的过程。
盐胁迫对盐角草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效应的研究王庆亚;刘敏;张守栋;刘俊;刘友良【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年(卷),期】2002(000)002【摘要】本试验研究了盐胁迫对盐角草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效应,结果表明:随盐浓度升高,盐角草种子发芽时间推后;种子耐盐适宜值为25.65mmol/L,临界值为105.96mmol/L,极限值为186.21mmol/L;盐分对盐角草幼苗生长起促进作用,幼苗生长期适宜盐度在400mmol/L左右.【总页数】3页(P69-71)【作者】王庆亚;刘敏;张守栋;刘俊;刘友良【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资源植物研究室,江苏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资源植物研究室,江苏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资源植物研究室,江苏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资源植物研究室,江苏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资源植物研究室,江苏南京,21009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9.745.1【相关文献】1.外源赤霉素对盐胁迫下盐角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晌 [J], 李萍;华春;周泉澄;周峰;陈全战;赵梦丹;李建玲;郑青松2.外源赤霉素对盐胁迫下盐角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摘要) [J], 李萍;华春;周泉澄;周峰;陈全战;赵梦丹;李建玲;郑青松3.外源赤霉素对盐胁迫下盐角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J], 李萍; 华春; 周泉澄; 周峰; 陈全; 赵梦丹; 李建玲; 郑青松4.SA对盐胁迫下草本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J], 赵丹; 纪鹏; 何晓蕾; 景艳丽; 张涛; 王洪义5.不同草坪草种子萌发及幼苗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研究进展 [J], 王君; 陈新; 李末; 张桂然; 霍玉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盐胁迫对阿⽉浑⼦SOD、CAT、POD活性的影响盐胁迫对阿⽉浑⼦SOD 、CAT 、POD 活性的影响克热⽊伊⼒1,袁琳2,齐曼尤努斯2,杨⽂英2(1 新疆农业⼤学科研处,新疆乌鲁⽊齐 830052;2 新疆农业⼤学园艺学院,新疆乌鲁⽊齐 830052)摘要:⽤NaCl 和Na 2SO 4处理两个阿⽉浑⼦品种,处理浓度均为50、150、250和500mmol/l,盐胁迫5、10和20d 后取叶样,并测定活性氧代谢变化。
NaCl 胁迫下,长果阿⽉浑⼦和Kerman 叶⽚中SOD 、CAT 、POD 活性均随盐浓度的增⼤⽽增强。
长果阿⽉浑⼦叶⽚中SOD 、POD 活性和Kerman 叶⽚中SOD 、CAT 、POD 活性均在NaCl 浓度为250mmol/l 时活性达到最⼤值,随后有所下降。
长果阿⽉浑⼦叶⽚中CAT 活性在NaCl 浓度150mmol/l 时活性达到最⼤值。
Na 2SO 4胁迫下,长果阿⽉浑⼦和Kerman 叶⽚中SOD 、CAT 、POD 活性同样也均随盐浓度的升⾼⽽增强,且均在盐浓度为250mmol/l 时活性达到最⼤值,随后下降。
与NaCl 胁迫相⽐,长果阿⽉浑⼦和kerman 叶⽚中SOD 、CAT 、POD 活性均略有下降。
关键词:盐胁迫;阿⽉浑⼦;SOD;C AT;POD中图分类号:S664 903 4 ⽂献标识码:A ⽂章编号:1001-4330(2004)03-0129-06Effects of Salt Tolerance on Activity of SOD 、CAT 、POD of PistachioKarim ali 1;YUAN Lin 2;Qiman yunus 2;YANG Wen-ying 2(1 The Scienti f ic Administration Division o f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52,China;2 College o f Horticulture,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U rumqi 830052,China)Abstract:Two Pistachio varieties with different responses to NaCl and Na 2SO 4treatment were used as exper-i mental materials to study the metabolism of active oxygen in leaves after 5、10、20days treatment.The c oncentra -tion of NaCl and Na 2SO 4were 50、150、250and 500mmol/l.Under NaCl stress,the activities of SOD(superoxide dismutase)、C AT(catalase)、POD(peroxidase)increased in both two varieties.The SOD 、POD activities of Changguo and SOD 、CAT 、POD activities of Kerman are highest when salt concentration is 250mmol/l,then decreased.The CAT activities of Changguo are highest when salt concentration is 150mmol/l.Under Na 2SO 4stress,the activities of SOD 、CAT 、POD increased in both two varieties and are highest when salt concentration is250mmol/l,then de -creased.In comparison with NaCl stress,the activities of SOD 、C AT 、POD in both two varieties are decreased slight -ly.Key words:salt stress;pistacia vera L;SOD;CAT;POD新疆受⼲旱⽓候和封闭内陆盆地的影响,盐碱地具有⾯积⼤、类型多、积盐重、形成复杂等特点[1],各类盐渍化⼟地⾯积约11 104km 2,北疆以硫酸盐或硫酸盐+氯化物为主,南疆以氯化物或氯化物+硫酸盐为主[2]。
盐胁迫对甘草根生长的影响目录摘要2关键词21 试验材料与方法41.1试验材料41.2材料的培养和处理41.2.1 种子的准备41.2.2 种子的接种51.2.3 1/252 指标测定及方法62.1酶液提取62.2SOD活性测定62.3POD活性测定72.4CAT活性测定73 数据处理及分析84 结果与分析:84.1同浓度N A C L处理SOD活性的影响8 4.2不同浓度N A C L处理POD活性的影响94.3不同浓度N A C L处理CAT活性的影响105.讨论与结论11辞13参考文献:13盐胁迫对甘草根生长的影响麦丽开·亚森指导老师:海利力·库尔班摘要:为了研究甘草的抗盐生理特性,对甘草进行不同浓(50Mm,100Mm,200Mm)的NaCl盐溶液处理。
测定甘草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
结果表明:SOD,POD和CAT活性变化不尽相同,SOD 在低盐浓度下上升,在高盐浓度下下降, POD和CAT随盐浓度的上升而显著增加,都相互协调作用维持在一个平衡态进行。
说明适宜浓度的盐有利于甘草正常生长的阈值,在受到盐胁迫时,通过保护酶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协调作用维持正常生长。
关键词:甘草;盐胁迫;生长;影响甘草为豆科(Leguminosae)甘草属(Glycyrrhiza L.)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材资源,别名甜草根、粉草等。
高达30~80cm。
主要类型有毛甘草, 光果甘草和胀果甘草。
甘草长期生长在大陆性干旱、半干旱的荒漠地带的气候条件下,使其具有抗寒、耐热、耐旱、性涝和喜光的特性,我国西北、华北、东北, 这“三北”地区均适合种植。
甘草的药用价值含量高,尤其是甘草性味甜,具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祛痰、清热解毒、抗炎、抗癌、抗病毒等活性缓急定痛和调和药性之功效。
因其主要含有甘草甜素,又是很好的食品调味剂和添加剂。
甘草不仅具有较高的药用、经济价值,而且是干旱地区维护生态平衡的一种优良冬春牧草,茎叶为饲料,是作为优良的防风固沙植物,保持水土、改善土壤结构具有重要的作。
NaCl胁迫对鱼腥草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吕金海;刘鹏【摘要】以峨眉蕺菜和湘白鱼腥草2个鱼腥草品种为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对鱼腥草地下茎、地上茎和叶POD活性的影响。
以0 mol/L、0.1 mol/L、0.15 mol/L、0.2 mol/L、0.25 mol/L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旺长期的鱼腥草。
结果表明:在0~0.25 mol/L浓度范围内,湘白鱼腥草地下茎的POD活性变化不大,当NaCl浓度大于0.2mol/L后,峨眉蕺菜地下茎的POD活性开始下降;2种鱼腥草地上茎的POD活性变化都是先上升再减少,POD活性最高点都在0.1mol/L处;2品种鱼腥草叶P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0.15mol/L浓度处达到最高点。
【期刊名称】《现代园艺》【年(卷),期】2016(000)011【总页数】2页(P17-17,18)【关键词】NaCl胁迫;鱼腥草;POD活性【作者】吕金海;刘鹏【作者单位】怀化学院民族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怀化418008; 怀化学院风景园林学院;怀化学院风景园林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以峨眉蕺菜和湘白鱼腥草2个鱼腥草品种为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对鱼腥草地下茎、地上茎和叶POD活性的影响。
以0 mol/L、0.1 mol/L、0.15 mol/L、0.2mol/L、0.25 mol/L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旺长期的鱼腥草。
结果表明:在0~0.25 mol/L浓度范围内,湘白鱼腥草地下茎的POD活性变化不大,当NaCl浓度大于0.2mol/L后,峨眉蕺菜地下茎的POD活性开始下降;2种鱼腥草地上茎的POD活性变化都是先上升再减少,POD活性最高点都在0.1mol/L处;2品种鱼腥草叶P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0.15mol/L浓度处达到最高点。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被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1]。
鱼腥草含有鱼腥草素、月桂醛、钾盐、黄铜类等功能性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
盐胁迫下3种滨海盐生植物的根系生长和分布弋良朋;王祖伟【摘要】我国广大滨海地区的盐土上发育着大量的盐生植物,这些植物的根系对维持土壤稳定性,减小风蚀和水蚀具有重要作用.在水培条件下,针对碱蓬、盐角草和盐地碱蓬3种滨海盐生植物,研究它们在不同盐浓度条件下根系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盐分可以促进3种盐生植物生长,但较高浓度的盐抑制其生长,特别是对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更大.在同样盐浓度下,盐地碱蓬的生长最快,生物量也最大.在盐分浓度较低时,3种盐生植物的主根长和总根长都有所增加,与对照相比,盐角草增加的幅度较大,但高浓度的盐会抑制根系总长度的增加,其中盐角草较碱蓬和盐地碱蓬抑制的程度轻.盐分对3种植物的根系平均直径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有减小的趋势.在水培条件下,碱蓬和盐角草的根系上、中、下部分布的较均匀,而盐地碱蓬的根系中部比上部和下部有显著的增加,盐分对每种植物的根系的分布没有显著的影响.从根系的分布特征可以推断:盐角草比碱蓬和盐地碱蓬具有较强的抗盐性和耐瘠薄能力;碱蓬的耐盐能力较其它两种植物差,盐角草的耐盐性最强.根据3种滨海盐生植物的根系生长和分布特征,证明这3种植物的根系分属于2种功能型,碱蓬是浅根系功能型,盐角草和盐地碱蓬是深根系功能型.根系分布的参数表明3种滨海盐生植物中盐地碱蓬是用来加强土壤稳定性最好的植物.【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1(031)005【总页数】8页(P1195-1202)【关键词】盐生植物;滨海;根系;分布;水培【作者】弋良朋;王祖伟【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天津,300387;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天津,300387【正文语种】中文Abstract:Soil erosion and sloughing is a major environmental problem in the coastal areas.This sediment movement decreases available farmland,changes stream habitat,and increases the need of river and harbor dredging.It has been shown that soil stability can be increased through growing plants,but the extent to which this occurs is not known.The coastal regions of China are mostly sa1ine soil,on which halophytes grow widely.These roots of halophytes can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soil,and can reduce water erosion and wind erosion.However,root growth and distribution of these halophytes in the coastal region was very much unknown.We hypothesized that plants with higher root length densities and larger root diameters should stabilize the soils more than plants with lower root length densities and smaller root diameters.Three littoral halophytes:Suaeda glauca,Suaeda salsa and Salicornia europaea,were chosen in this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in growth and distribution of their roots under varying salt concentration conditions in a solution culture.The results showed that:certain salt concentration could promote development of these three halophytes;but higher salt concentration could inhibit their growth,especially that of roots.Under the same salt concentration,Suaeda salsa grew the fastest,andaccumulated the largest amount of biomass.Under relatively lower salt concentration,the length of axial root and the total length of the roots of all three halophytes were increased;and comparing to the control,the roots of Salicornia europaea grew the fastest,but high salt concentration could restrain the increase of total root length.For all the three halophytes,salinity did not induc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the average diameter of roots,but with slight trend to reduce.Under the solution culture conditions,the middle and lower parts of the roots of Suaeda glauca and Salicornia europaea were rather equally distributed,but the central zone of Suaeda salsa roots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an the upper and lowerzones.Salt concentration did not result in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roots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three halophyte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aline tolerance capacity of Suaeda glauca was the lowest than the other two halophytes,and the capacity of Salicornia europaea was ranked at the top place.Suaeda salsa and Salicornia europaea belonged to a deep root type and its survival depended on water in deeper soil and groundwater.Suaeda glauca belonged to shallow-rooted types and thus depended on water in shallow upper soil.Different functional types of the root systems of littoral halophytes had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growth and distribution of root system,and this implied that the functional types had formed different mechanisms to effectively adjust their own to water conditions in the soil during their adaptations.The parameters of root distribution indicated that Suaeda salsa should have the best capability to increase soil stability.Key Words:halophyte;littoral;root system;distribution;solution culture随着我国沿海地区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滨海地区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滨海大面积的盐生植物草地被建设用地所取代[1]。
盐胁迫对小麦幼苗POD活性和同工酶的影响摘要:研究了0.4 mol/L氯化钠(NaCl)处理后4个河南广泛种植的小麦品种幼苗根和叶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其同工酶酶谱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4个小麦品种在盐胁迫处理后,根和叶中的POD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且无论是对照还是盐胁迫处理,根中的POD活性都要高于其叶中的POD活性。POD同工酶酶谱在不同小麦品种间的不同组织中存在差异性,根中的POD同工酶酶带总体染色比叶中深;经盐胁迫处理后,根和叶中的酶带颜色均有不同程度的加深。关键词:盐胁迫;小麦;POD活性;同工酶Effect of Salt Stress on Peroxidase and Isoenzyme in Wheat Seedlings Abstract: The change of peroxidase(POD) isoenzyme zymogram and activity of POD in the roots and leaves of seedlings of four wheat varieties treated with 0.4 mol/L NaCl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zymogram of POD isoenzyme was different in different tissues of each wheat varieties. The zymogram showed deeper staining in roots than that in the leaves. After salt stress, some zymogram bands became deeper both in wheat roots and leaves,indicating that salt-stress could enhance the POD activity in roots and leaves. Moreover, POD activity in the root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leaves, both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alt-stress group.Key words: salt stress;wheat;peroxidase activity; isoenzyme同工酶(Isozyme,Isoenzyme)广义是指生物体内催化相同反应而分子结构及理化性质不同的酶,几乎存在于所有生物体中[1]。同工酶作为一类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生物的同一种属,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同一组织或同一细胞中。同工酶具有多态性,同一种内的不同种个体,甚至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不同发育时期,其同工酶都有差异[2]。同工酶技术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不断发展的产物,在遗传育种、生理学、病理学、系统分类学等学科都有广泛的应用[3]。过氧化物酶(POD)及其同工酶作为植物细胞内重要的组成成分,其主要功能为:参与活性氧代谢过程;参与木质素和木栓质的合成;参与生长素的降解;参与许多物质如谷胱甘肽、草酰乙酸、氢醌、酪氨酸、阿魏酸等酚类化合物的氧化;参与环境胁迫[4]。POD活性的高低可以反映植物生长发育及内在代谢情况,同时也是植物抗性好坏的标志之一[5]。近年来,盐胁迫环境下植物基因表达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6]。盐胁迫是一种常见的逆境胁迫,土壤盐渍化是世界粮食生产的大害,是限制农作物生产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全世界大约有占全部土地面积25%的土壤盐渍化,次生盐渍化土壤面积也在不断扩大[7,8]。近些年发现,抗盐性的决定因素普遍存在于各种植物中,植物对盐胁迫的反应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9]。高盐胁迫加剧植物体活性基团的产生,过量的活性物质会诱发膜脂质过氧化,造成植物体氧化性损伤,破坏膜结构,并使线粒体破损,液泡增大[10]。豫东平原作为河南省重要的农产区,盐胁迫在当地分布较为普遍,对当地的小麦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11]。本试验以河南省广泛种植的4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在0.4 mol/L的NaCl胁迫处理下[12],各小麦品种在胁迫前后POD活性及同工酶酶谱的变化情况,旨在探究其变化规律,以期为筛选出具有较强抗盐性的小麦品种提供生化依据,为小麦抗盐基因的筛选与克隆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选用河南省广泛种植的具有代表性的4个小麦品种,分别是新麦18、烟辐188、周麦18、濮麦9号。1.2方法1.2.1材料的处理在4个小麦品种中各选取50粒成熟饱满的种子,用1 g/L的氯化汞(HgCl2)溶液消毒处理10 min,流水冲洗10 min,25 ℃催芽24 h后,将萌发一致的种子播种于装有石英砂的花盆中,置于温室中培养,昼温(28±2)℃,夜温(20±2)℃,相对湿度80%。每天浇灌1/2 Haogland营养液,幼苗生长至一叶一心期(约10 d)时用0.4 mol/L的NaCl溶液浇灌,持续处理3 d,以不含NaCl溶液浇灌为对照。每处理进行3次重复。盐胁迫处理3 d后取样,测定POD的活性并分析其同工酶酶谱变化情况。1.2.2POD活性测定各称取小麦幼苗的根和叶0.5 g,加入2 mL 50 mmol/L的PBS 液(pH值7.8,内含0.1 mmol/L EDTA和1% PVP),冰浴研磨至匀浆,再加入PBS液冲洗2~3次,使最终体积为5 mL,匀浆液于4 ℃下10 000 r/min离心10 min,取出上清液,即为酶提取液,用于POD活性测定和POD同工酶电泳。酶活性的测定反应混合液为:0.05 mol/L磷酸缓冲液50 mL(pH值7.8),30% H2O2 0.028 mL,0.2%愈创木酚0.019 mL。取3 mL反应混合液,加入0.1 mL酶液,于25 ℃条件下反应3 min。在470 nm下读数,每隔1 min读取1次,共记录4次数据,取平均值;以每分钟OD470变化0.01为1个POD活性单位。计算公式如下[13]:酶活性=ΔOD470×D/0.01×FW×t。ΔOD470为反应时间内吸光度的变化值;FW为植物鲜重(g);t为反应时间(1 min),D为稀释倍数,酶活单位为U/(g·min)。1.2.3POD同工酶电泳POD同工酶电泳采用北京六一垂直板电泳槽进行。分离胶浓度10%,浓缩胶浓度4%。在浓缩胶中稳定电压为90V,进入分离胶后稳定电压为200V,3~4 h完成电泳。同工酶电泳的染色参照醋酸-联苯胺法染色[14]。将显色后的胶板浸入水中,次日用数码相机拍照,进行分析。2结果与分析2.1盐胁迫对小麦幼苗POD活性的影响由图1可知,盐胁迫处理后,4个小麦品种的幼苗根和叶中的POD活性均高于对照的小麦幼苗根和叶片中的POD活性;表明4个小麦品种的根部或叶片在经过了高浓度的盐胁迫处理后,POD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强。由图1还可发现,不论是盐胁迫处理还是对照的各品种小麦,幼苗根部的POD活性均高于叶中的POD活性。2.2盐胁迫对小麦幼苗POD同工酶的影响盐胁迫后,4种小麦幼苗的POD同工酶酶谱见图2。由图2可知,POD同工酶酶谱在不同小麦品种间的不同组织中存在差异性,根中的POD同工酶酶带总体染色比叶中的深。根据酶带的集中程度和迁移率的大小,可将酶带分为A、B、C等3个区。A区有1条主带,B区有2条主带,C区有2条主带;其中B区、C区的条带染色较深属于强带,A区的条带染色较浅属于弱带。与对照相比,盐胁迫处理后,各品种小麦幼苗根和叶中的POD同工酶酶带均有不同程度增强;烟辐188经盐胁迫处理后,根较对照根的POD同工酶的条带数及着色程度均显著增加;濮麦9号经盐胁迫处理后,叶较对照叶的POD同工酶的条带数及着色程度也明显增加。3讨论植物体内各细胞、组织、器官的基因组成完全一致,但基因的表达存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同工酶是基因表达的产物,它是生物体为适应细胞代谢的多方面要求而形成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盐胁迫时,植物会从代谢的不同层次和水平上作出相应的应答,在遗传上则表现为基因表达的改变。盐胁迫时,在细胞内代谢产物的诱导或阻遏作用下,诱导有关基因的表达而相应地关闭某些基因,以适应盐胁迫下细胞内的特殊代谢反应。本研究发现,盐胁迫后4个小麦品种幼苗根部和叶中部分酶带明显增加,表明了盐胁迫下POD同工酶基因表达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诱导产生了新的同工酶,这可能是植物体通过控制基因的转录、翻译影响表达,从而达到植物体对逆境的抵抗作用,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幼苗阶段是植物对外界逆境较为敏感的时期,也是植物一生最关键的时期,直接影响植物的形态建成和果实产量。植物在逆境胁迫,如盐胁迫下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包括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和H2O2等,会对细胞造成损伤,如氧化性很强的羟自由基会引发或加剧膜脂质过氧化产生丙二醛(MDA),从而造成细胞膜系统损伤,使膜透性增高。因此,植物体会应激地产生有效的保护酶系统和自由基清除剂,以清除这些有毒物质。一般认为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是植物酶促反应体系的保护酶,它们协同作用,防御活性氧对细胞造成伤害,抑制膜脂质过氧化,以减轻逆境对植物体的伤害[15]。贺岩等[16]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小麦对盐胁迫的不同反应机制,结果表明,盐胁迫严重抑制了小麦植株生长,降低了种子的萌发率,且盐胁迫后,POD活性增加,由脂质过氧化所形成的MDA积累缓慢,细胞膜受到的损伤较小,并推测POD可能是耐盐小麦体内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一种重要的保护酶。本研究结果表明,经0.4 mol/L的NaCl处理后,通过POD活性检测分析,4种小麦幼苗的根和叶中POD活性显著增加;通过POD同工酶电泳分析,4个小麦品种幼苗处理后的酶带数目和着色程度有不同程度增加。本试验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POD可能在小麦耐盐机制中参与一定的生理功能,研究其机理为进一步提高小麦的抗盐性,筛选小麦抗盐品系有一定意义。本研究只是从POD一个指标来看,植物的抗盐机理是十分复杂的,还应参考SOD、CAT等其他方面的数据。参考文献:[1] 雷泞菲,苏智先,陈劲松. 同工酶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J].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1(4):321-325.[2] 杜晓明,刘新田,杜晓光,等. 不同产地红皮云杉酯酶同工酶分析[J]. 林业科技,1995,20(1):6-9.[3] 娄群峰,陈劲枫,任刚,等. 硝酸银和乙烯利对黄瓜叶片中3种氧化还原酶同工酶和酶活性影响的比较[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3,39(6):580-584.[4] 田国忠,李怀方,裘维蕃. 植物过氧化物酶研究进展[J].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1,19(4):332-344.[5] 胡能书,万贤国. 同工酶技术及其应用[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04-109.[6] 张建锋,李吉跃,宋玉民,等. 植物耐盐机理与耐盐植物选育研究进展[J]. 世界林业研究,2003,16(2):16-22.[7] 高永生,王锁民,张承烈. 植物盐适应性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J]. 草业学报,2003,12(2):1-6.[8] 杨晓英,刘友良,罗庆云,等. 盐胁迫下野生大豆叶片中Na+、Cl-积累导致活性氧伤害[J]. 大豆科学,2002,22(2):83-87.[9] 应天玉,刘国生,姜中珠. 植物耐盐的分子机理[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31(1):31-33.[10] 刘宛,胡文玉,谢甫绨,等. NaCl胁迫及外源自由基对离体小麦叶片O和膜脂过氧化的影响[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5,31(1):26-29.[11] 王西川. 豫东平原盐渍土的遥感分析[J]. 遥感信息,1992(4):24-27.[12] 孙静,王宪泽. 盐胁迫对小麦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基因表达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06,26(1):42-44,61.[13] 张治安,张美善,蔚容海.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134.[14]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上海市植物生理学会. 现代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南[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263-265.[15] 陈贻竹,帕特森B. 低温对植物叶片中超氧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水平影响[J].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1988(4):323-328.[16] 贺岩,李志岗,李新鹏,等. 盐胁迫条件下两种基因型小麦生长及保护酶活性的反应[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25(1):42-44.。
NaCl胁迫对滨海植物肾叶打碗花种子萌发的影响引言目前,滨海沙地的植物逐渐由于种种原因比如旅游开发,人为开采等原因极大减少,使海滨的防风固沙能力减弱。
因此海滨沙地植物应该逐渐受人类重视。
关于NaCl胁迫的研究的报道比较深入,叶梅荣等研究了NaCl对吸胀后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 1],陈火英等研究了NaCl 胁迫对不同品种番茄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等[ 3], 叶武威等探讨了NaCl和食用盐对棉花种子萌发的影响[ 2],均得出高浓度的盐胁迫对种子萌发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但是,这些主要针对的是农作物进行的耐盐性研究,对于滨海沙地的植物种子发芽的耐盐性研究的较少,本实验是研究不同NaCl浓度对肾叶打碗花种子萌发的影响,选择一些饱满的种子,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对种子进行处理,观察肾叶打碗花种子的萌发情况,并用已处理的种子进行接下来的生理生化指标的测量。
在NaCl的胁迫下,对种子的MDA,脯氨酸,SOD,POD,过氧化氢酶进行分析,探讨肾叶打碗花种子在不同盐分浓度下的耐盐性,为更好的选育肾叶打碗花种子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够更好的了解滨海沙地植物肾叶打碗花在滨海沙地的生长状况,并对其进行保护。
也为后续对滨海植物的耐盐性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2.1材料与方法2.1.1实验材料实验以滨海植物肾叶打碗花种子为材料,肾叶打碗花种子于2012年9月采于浙江省舟山市桃花岛塔湾金沙,该植物具有重要的防风固沙的能力,此外也具有观赏价值及药用价值。
选取大小一致,籽粒饱满,质地均匀的种子用于实验。
2.1.2材料处理将选取的籽粒饱满,质地均匀的种子,先用浓硫酸溶液浸泡15min,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用3%的次氯酸钠消毒10min,最后用无菌水清洗3次,备用。
将处理过的种子置于铺有3层滤纸的无菌培养皿内,分别用含浓度梯度0、25、50、100、150、200 mmol/L的1/4Hoagland 营养液培养,记录加入时间,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种子萌发实验。
盐胁迫对中华补血草生长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李妍【摘要】对中华补血草用不同浓度NaCl进行处理,测定地上及地下部分的干鲜重、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叶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的活性.结果表明:低浓度NaCl处理中华补血草干鲜重增加,高浓度Nacl处理则降低干鲜重,对其生长有抑制作用;盐处理后中华补血草叶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抗氧化酶系统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表明低浓度的盐处理对中华补血草生长有利,丙二醛(MDA)含量减少,而高浓度的盐处理后,抗氧化酶不能及时将活性氧类清除,从而导致活性氧及MDA积累,引起质膜伤害,中华补血草生长量降低.【期刊名称】《种子》【年(卷),期】2007(026)012【总页数】4页(P76-79)【关键词】补血草;丙二醛;可溶性糖;活性氧;抗氧化酶【作者】李妍【作者单位】德州学院生物系,山东,德州,253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332.6中华补血草(Limonium sinense Kuntze)是一种具有泌盐功能的盐生植物,可耐受高达600 mmol/L浓度的NaCl并完成其生活史,该植物可通过外排系统由根部细胞向土壤排Na+或由地上部分的盐腺向外排出盐分(Na+),盐分的外排是该泌盐植物抗盐的主要途径之一[1]。
它能在pH值8.5~9的碱性土壤中正常生长,是碱化较严重地区的理想绿化植物;此外,中华补血草花序着生于枝端,花色艳美华贵、韵味独特,花期长且不脱落,是插花艺术中不可多得的花材;中华补血草还具有止痛、消炎、补血等药用功能,具有较高的园林应用和经济价值。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植物体内活性氧处于不断产生和清除的动态平衡之中,而一旦遭受盐、干旱、低温等逆境胁迫,这种平衡就会被破坏,活性氧水平上升[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