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睾症的治疗方法 常用激素、手术治疗
- 格式:docx
- 大小:4.31 KB
- 文档页数:2
成人隐睾的处理方法
成人隐睾是一种常见的男性生殖系统疾病,指的是睾丸未能下降到其正常位置,而停留在腹腔内或腹股沟区。
这种情况会影响男性生育能力,甚至增加患上睾丸癌的风险。
因此,对成人隐睾患者来说,及时有效的处理方法至关重要。
首先,对于成人隐睾患者,最为常见的处理方法是手术。
手术可以通过腹腔镜或开放手术进行。
腹腔镜手术是通过腹壁小切口插入腹腔镜,直接将睾丸移至阴囊内,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而开放手术则是通过腹部切口将睾丸取出,并固定在阴囊内。
手术后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伤口清洁,定期复查。
其次,药物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
对于一些轻度的成人隐睾病例,可以通过激素治疗来促进睾丸下降。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定期复查睾丸位置,并调整治疗方案。
除此之外,对于成人隐睾患者来说,定期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调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对促进身体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此外,多摄入富
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对于促进睾丸下降和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总的来说,成人隐睾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对于患者来说,及时有效的处理方法对于恢复健康至关重要。
手术治疗是最常见的方法,但药物治疗和生活调理同样重要。
在接受治疗的同时,患者也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指导,定期复查,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疾病,最终重获健康。
希望本文所述的成人隐睾处理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什么叫隐睾?如何治疗?有些年轻的妈妈在给小孩洗澡时,往往会无意中发现,在孩子的阴囊里摸不到或只摸到一个睾丸。
做母亲的顿时会吓出一身冷汗来,特别是原来曾经摸到过孩子的睾丸时,就会更加不知所措了。
这是不是所谓的隐睾症呢?真正的隐睾症是指孩子出生后,双侧或单侧睾丸没有下降到阴囊里的一种畸形状态。
原来,睾丸是胚胎在母体内第6-7周时开始形成的,当胚胎发育到3个月时,睾丸仍位于腰部脊椎两侧,腹膜后肾脏的下方。
以后,在某些因素促使下,随着胚胎的发育逐渐下降,在第6-7个月时降至下腹部的腹股沟管,于第9个月时通过腹股沟管下降至阴囊内。
有些儿童的睾丸只能在阴囊的上方或腹股沟部摸到,称为假性隐睾或异位睾丸。
如果睾丸位置过高,完全停留在腹腔内,可能就摸不到睾丸了,这就是所谓真性隐睾或睾丸下降不全,后者占隐睾的15-25%。
那些睾丸虽已下降,但有时却又像捉迷藏一样缩回腹腔或腹股沟内,并再回到阴囊内的游离睾丸,并非真正的隐睾。
一般来说,单凭一次检查就想诊断出是哪种类型的隐睾是不大容易的。
这是因为,不论是儿童还是成年男子,其睾丸的位置往往有很大变化,随着温度变化、恐惧、精神紧张等因素的影响,睾丸可以缩到靠近腹腔附近。
所以,一个健康男子的睾丸,也会出现类似隐睾的症状。
就像开头时提到的,在洗澡时容易进行判断,因为这时在温热的洗澡水中,睾丸容易自然而然地降到阴囊未端。
如果这时进行详细检查,就会得出比门诊单纯检查时更为明确的诊断。
那么,睾丸究竟为什幺没有按照正常情况下降到阴囊内呢?睾丸下降过程受人体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胎盘分泌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刺激胚胎睾丸产生睾酮,并在有关酶的作用下,使睾酮转化为双氢睾酮,从而促使睾丸下降。
因此,若在母亲妊娠期间滥用雌激素或孕激素,就会使胎儿睾丸分泌的雄激素不足,类似的各种生殖内分泌原因,均可造成上述几种激素分泌的不平衡,睾丸下降过程就会受到影响。
不过,引起隐睾的原因,主要还是与局部机械性因素有关。
35岁隐睾的处理方法
35岁隐睾的处理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医药治疗:如果患者的隐睾是由于睾丸功能问题引起的,医生可能会给予药物治疗,例如使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或睾丸素(hMG)等来刺激睾丸发育和下降。
这些药物通常需要长期使用,可能需要几个月或更长时间才能见效。
2. 手术治疗:对于35岁的隐睾患者来说,手术治疗可能是最有效的方法。
手术可以通过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来进行。
手术的目的是将睾丸下降到阴囊中,以便正常发育和功能。
手术后需要进行适当的休养和康复期,包括戴睾丸托和避免剧烈运动等。
3. 随访治疗:在治疗完成后,需要定期进行随访。
随访的目的是评估手术效果以及检查睾丸的正常发育和功能。
定期随访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任何并发症或其他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
总结起来,35岁隐睾的处理方法包括医药治疗、手术治疗和随访治疗。
具体的处理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建议尽快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
隐睾的症状与治疗方法隐睾是一种常见的男性生殖系统问题,特别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
它是一个状况,其中睾丸没有下降到阴囊中。
虽然这可能不会造成太多痛苦或不适,但它可能对男性的生育能力和整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学习隐睾的症状和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症状隐睾是一个容易发现的问题,因为睾丸并不在阴囊中或没有降到仅在阴囊底部的位置。
在新生儿中,睾丸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应该下降。
如果您的孩子在一岁前仍没有下降,或者您发现自己的睾丸没有下降,那么您可能正在经历隐睾。
治疗方法治疗隐睾的方法通常包括手术和非手术方法。
前者的目的是通过手术将睾丸直接移动到阴囊中,从而解决问题。
这种手术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开放式手术和腹腔镜手术。
开放式手术需要在阴囊中进行,而腹腔镜手术则需要进行小切口。
无论选择哪种手术,手术风险都很小,手术恢复时间也很短。
在大多数情况下,患者可以进行日间手术,手术后当天可以回家。
另一种治疗隐睾的方法是荷尔蒙治疗。
这种治疗方法比手术更简单,特别是在幼儿时期或其他情况下无法进行手术的情况下。
荷尔蒙治疗的目的是刺激睾丸向下移动。
这种治疗的效果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异。
有时,荷尔蒙治疗可能无效,因此手术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总结隐睾是一种很普遍的生殖系统问题。
虽然它可能不会造成太多痛苦或不适,但它可能对男性的生育能力和整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学习隐睾的症状和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手术或荷尔蒙治疗是治疗这种问题的两种常见方法,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医生会选择最恰当的治疗方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隐睾是怎么回事?隐睾症的表现及后果
导语:睾丸离开阴囊后,就处在相对高温的环境中。
睾丸温度的升高,首要的是破坏了睾丸生精作用。
如为双侧隐睾,可使该男孩成年后发生无精子症,而造成男性不育。
隐睾是怎么回事?隐睾症的表现及后果
隐睾是怎么回事?
1、隐睾是指睾丸未下降至阴囊。
正常情况下,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在子宫内发育的后期,睾丸自腹膜后腰部开始下降,于胎儿后期降入阴囊,如果在下降过程中受到阻碍,就会形成隐睾。
2、研究结果显示,隐睾的发病率是0.7%-0.8%(CourPalaisScorer)。
发病率与胎儿的发育有直接的关系,约有3%新生儿有“隐睾”症状,其中单侧隐睾患者多于双侧隐睾患者,尤以右侧隐睾多见,隐睾有25%位于腹腔内,70%停留在腹股沟,约5%停留于阴囊上方或其它部位。
大多数患儿在出生数月内或一年左右内,在内分泌因素的作用下降入阴囊,到1岁时隐睾发病率为0.8%。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98例隐睾临床治疗体会【中图分类号】r72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237-01隐睾是较常见的先天性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发育畸形的一种疾病,主要是指睾丸未能按照正常的发育过程从腹膜后下降到阴囊的底部。
目前对该病的治疗方法具有很多种,我院从2009年6月-2012年6月中采用下腹横纹切口治疗98例隐睾患儿,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98例,年龄1岁1个月 6岁,平均4岁;左侧有35例,右侧53例,双侧有10例。
可触及睾丸95例,均为腹股沟处,其中腹股沟上部62例,腹股沟中下部33例,不可触及睾丸3例,均在彩超下探及睾丸,98例中合并腹股沟斜疝10例。
1.2方法:98例均在骶管麻加静脉麻下行睾丸下降固定术,手术取下腹横纹切口长1.5-3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牵开浅深筋膜,将腹外斜肌腱膜沿腹股沟管切开,找到鞘状突,除不可触及睾丸3例外其它均在鞘状突管内可触及睾丸,在近内环口处游离鞘状突管至高位并结扎,对不可触及睾丸3例打开鞘状突前壁,见睾丸位于近内环口处,牵出睾丸,横断鞘状突管并行游离至高位结扎,充分松解精索血管,对不可触及睾丸3例和62例腹股沟上部的睾丸下降不全患儿,部分切开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然后充分松解精索血管,均能将睾丸在无张力下拖至阴囊部,除不可触及睾丸的4例外其它睾丸均外包鞘状突管一并下拖至阴囊,将睾丸鞘膜与肉膜缝合2-3针固定并置于阴囊肉膜囊窝。
2结果本组手术有98例103侧睾丸均能无张力下拖至阴囊部,阴囊及腹股沟无血肿,伤口愈合良好。
98例患儿获得随访,随访率100%,随诊时问为6个月~5年,无睾丸回缩,复查彩超无睾丸萎缩病例,阴囊发育均明显改善,伤口美观。
3讨论隐睾是指睾丸未能按照正常途径下降至阴囊,又称睾丸下降不全,可合并附睾、输精管畸形,是一常见的泌尿生殖系先天畸形。
在新生男婴中约有3.4~5.8%的足月男婴和30%的早产男婴发生。
隐睾治疗方案第1篇隐睾治疗方案一、方案背景隐睾症是指一个或两个睾丸未能降至阴囊,而停留在腹膜后、腹股沟或会阴部等异常位置的一种病症。
为保障患者生理及心理健康,制定一套合法合规的隐睾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治疗目标1. 使患侧睾丸达到正常位置,即阴囊内。
2. 消除患者生理及心理不适,提高生活质量。
3. 预防睾丸恶变风险,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三、治疗方案1. 保守治疗(1)适应症:适用于婴幼儿及部分青少年患者,睾丸有自行下降可能。
(2)治疗措施:密切观察,定期体检,包括体格检查、超声检查等。
(3)治疗周期:3-6个月。
2. 药物治疗(1)适应症:适用于部分睾丸位置较低,有下降潜力的患者。
(2)治疗药物: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
(3)用药方法:根据患者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
(4)治疗周期:3-6个月。
3. 手术治疗(1)适应症:适用于保守治疗和药物治疗无效,或睾丸位置较高,无下降可能的患者。
(2)手术方法:1) 睾丸下降固定术:适用于腹股沟管内睾丸、腹膜后睾丸等。
2) 睾丸自体移植术:适用于高位睾丸、发育不良的睾丸等。
3) 睾丸切除术:适用于恶变风险较高、严重发育不良的睾丸等。
(3)术前准备: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
(4)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病情,预防感染,定期复查。
四、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 感染: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合理使用抗生素。
2. 出血:术中仔细止血,术后密切观察,及时处理。
3. 睾丸萎缩:定期复查,评估睾丸功能,必要时给予激素替代治疗。
4. 睾丸恶变:加强随访,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五、随访及评估1. 保守治疗和药物治疗患者:每3个月进行一次随访,评估睾丸位置及发育情况。
2. 手术治疗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进行随访,评估手术效果及并发症。
3. 长期随访:每1-2年进行一次随访,监测睾丸功能及恶变风险。
六、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1.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隐睾症相关知识,提高治疗依从性。
小儿高位隐睾治疗的研究进展小儿高位隐睾是指睾丸未能下降到阴囊,而停留在腹股沟或腹腔中的一种畸形。
这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且发病率逐年增加。
未经治疗的高位隐睾可能导致不育、性功能障碍等后果,因此要积极采取治疗措施。
目前,国内外对于小儿高位隐睾的治疗方法已取得了一些研究进展。
早期手术治疗是目前主流的治疗方式。
手术方法主要有开放技术和腹腔镜技术,两者各有优势。
开放技术适用于较年长的患儿,手术可在腹股沟处切开,将睾丸移置至阴囊中。
腹腔镜技术适用于较年幼的患儿,手术通过小切口在腹腔内完成。
研究表明,手术治疗后恢复良好,患儿生殖功能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药物治疗也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通过给予患儿药物刺激,促使睾丸下降至阴囊,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目前常用的药物有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GnRH等。
这些药物能够刺激性腺激素的分泌,促使睾丸下降。
药物治疗是一种无创性的治疗方法,且相对便宜,受到一部分患儿家长的欢迎。
对于一些手术治疗失败的患儿,可以考虑进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通过应用激光技术刺激睾丸下降。
该技术的疗效尚待进一步研究,但已有研究表明,激光治疗可显著提高睾丸下降的成功率。
一些新兴的治疗方法也得到了一定的研究。
最近有研究表明,通过给予患儿胎儿生长因子可以促进睾丸的下降。
这种治疗方法是一种前瞻性的研究,尚需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及安全性。
小儿高位隐睾的治疗进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早期手术治疗是目前主流的治疗方式,具有疗效显著、恢复快等优点。
药物治疗及激光治疗是常用的保守治疗方法,对于一些手术治疗失败的患儿可以考虑尝试。
一些新兴的治疗方法也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但仍需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及安全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相信未来对于小儿高位隐睾的治疗将会有更好的方法和手段。
隐睾的病因机制及诊治方法
隐睾系指一侧或两侧睾丸停止于下降途中,而未进入同侧阴囊内。
隐睾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其发病率逐渐下降,表明患儿在出生后睾丸仍可继续下降。
患儿出生后隐睾自行下降时间主要在出生后3-6个月内,6个月后隐睾下降的机会明显减少。
因此,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检查,如阴囊内摸不到睾丸,并不能诊断为隐睾,必须在新生儿6个月后进行复查。
新生儿隐睾的发病率约为4%,早产儿为30%,体重不足1800g的早产儿发病率高达60-70%,青春期隐睾发病率为1%,成年人为0.3%。
隐睾中,约2/3为单侧,1/3为双侧,右侧隐睾占70%,左侧占30%。
造成隐睾的原因主要有:
1、解剖学因素:如睾丸引带功能异常、睾丸下降过程中机械性梗阻、精索发育过短、睾丸与后腹膜组织粘连等;
2、内分泌因素:患儿下丘脑-垂体-性腺功能紊乱或激素转运异常、苗乐氏管抑制素缺乏等。
隐睾的表现及危害:
1、生育力下降或引起不育;
2、隐睾伴鞘状突未闭合或合并腹股沟斜疝很常见;
3、隐睾扭转:发生率较正常位置睾丸高50倍;
4、隐睾癌变:发生率较正常位置睾丸高40倍,高位隐睾更易癌变,癌变年龄多在30岁以后;
5、隐睾损伤:腹部受伤更容易损伤睾丸;
6、精神和心理影响。
隐睾需要与睾丸缺如、异位睾丸、回缩性睾丸等情况相鉴别。
隐睾治疗的目的:
1、纠正生理缺陷;
2、避免患儿精神与心理上的障碍;
3、早期发现和杜绝隐睾癌变;
4、改善生育力。
治疗方法:
1、激素内分泌治疗:可能治疗失败并造成患儿性早熟、骨骺提前闭合等副作用,须慎重;
2、手术治疗:手术时机宜在两岁以前。
隐睾症的诊疗及护理
隐睾症,又称为睾丸下降不全,是指患者出生时睾丸未下降至正常位置。
一般认为与睾丸发育不全、母体妊娠期缺乏足量促性腺激素有关。
【主要表现】
(1)症状体征:一般为单侧发病,也可双侧发病。
阴囊内空虚,有时阴囊发育较小,不能触及睾丸。
常伴有腹股沟斜疝。
如腹股沟管未触及睾丸,可考虑为腹膜后隐睾症。
(2)辅助检查:B型超声波检查有助于腹股沟管内睾丸的定位,但不易辨别腹膜后睾丸。
【治疗与护理】
(1)内分泌治疗:无论单侧或双侧隐睾症,均应早期治疗。
常用药物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00单位/次,每周1次,肌内注射,总量IoOOO单位。
若无效应改为手术方法治疗。
⑵手术治疗:内分泌治疗失败或伴有腹股沟疝者,或有睾丸移位者,应于2周岁前手术治疗。
(3)护理措施:①用药护理,协助患者完成内分泌治疗。
②手术治
疗者,按要求做好手术前后护理。
小儿隐睾症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小儿隐睾症的治疗方法,治疗小儿隐睾症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小儿隐睾症应该吃什么药。
*小儿隐睾症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隐睾常在新生儿体检时发现,一经诊断,即应随访。
生后6个月,如睾丸仍未下降,则自行下降的机会已经极少。
1.激素治疗隐睾的发生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有关,激素用于治疗隐睾受到普遍重视。
用于治疗隐睾的激素,主要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主要成分是黄体生成激素(LH),LH刺激间质细胞,产生睾酮。
应用时可出现阴茎增大、睾丸胀痛,如果剂量掌握不当,或较长期使用,可导致骨骺早期愈合。
目前已有报道提出,在1~3岁的小儿中使用HCG反而引起睾丸发育不良。
我们一般使用1个疗程,总计量5000~1万U,分10次,间隔1~3天注射完成。
从效果来看,并不如文献报道的那样好,尤其是睾丸完全降入阴囊的病例很少。
在小婴儿中我们已不做常规应用。
LHRH作用于腺垂体,促使垂体释放LH和FSH,被释放的LH发挥与HCG相同的作用。
LHRH的优点是已可采用鼻黏膜喷雾给药,每侧鼻孔200g,3次/d,每天总量1.2mg,连续28天,鼻黏膜喷雾给药无任何痛苦,即使感冒流涕仍可继续治疗。
对经术前应用LHRH治疗,睾丸未能下降的隐睾进行活检,结果显示其组织学表现较之未接受激素治疗者有明显改善。
但临床效果并不突出。
总之,激素治疗隐睾,由于目前对隐睾尚无统一的分类,疗效也缺乏统一客观的评价标准,各报告者之间有很大差异。
激素治疗的效果与隐睾所处的位置密切相关,位置越低,疗效越好。
腹内隐睾的激素治疗几乎无效。
碰到HCG注射时睾丸下降,注射一结束,睾丸又回缩的情况。
综上所述,对隐睾患者的治疗方案如下:(1)凡男性新生儿都须检查有无隐睾。
(2)小儿屈腿坐位检查最准确。
(3)如隐睾小儿智力迟钝,须除外其他有关综合征。
儿童患了隐睾症该咋办睾丸是男性生育、繁殖后代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男性的“命根子”。
正常男性应有两个大小相似的睾丸安居在阴囊里。
右边的睾丸比左边的睾丸稍大一些,位置也略高一点。
大多数的男孩在出生时睾丸都已经下降到阴囊内,只有少数男孩的睾丸在出生时还没有完全降到阴囊内,不过到一周岁时这部分男孩的睾丸都应该完全降到阴囊里。
如果睾丸在下降的过程中停滞于腹腔或腹股沟管内,而没有降入阴囊内,医学上把这种病症叫隐睾症。
隐睾症的发生有的是患儿先天发育不良所造成的,也有的是后天因素所致,如:在给婴儿裹尿布时若裹得太紧,就会把孩子的睾丸推向腹股沟内或使下降中的睾丸无法完全下降到阴囊里;若婴儿的裤子很瘦,穿在身上太紧,会使阴囊不能充分地发育或阻碍睾丸的发育和下降,这些都是可导致隐睾的后天因素。
隐睾症不仅可导致睾丸的发育不良,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还容易使睾丸发生恶变。
研究证实,隐睾发生癌变的几率是正常睾丸的30~50倍。
有些年轻的父母常常忽略对孩子睾丸的关注,以致当他们发现孩子患了隐睾症时已经为时太晚,失去了治疗的时机。
有的隐睾症患者到了青春发育期时才去看医生,有的因结婚后出现了不育,才发现自己患了隐睾症。
其实,隐睾症是完全可以治疗的疾病,关键是该症患者要做到三早:一、要早发现:每位年轻的父母都应该知道,男孩生下来以后阴囊内应该有两个睾丸。
如果男孩的阴囊内只有一个或没有睾丸,那就是不正常的现象。
父母平时在为孩子洗澡、换尿布或陪孩子做游戏时,就应注意观察孩子的睾丸是否在其阴囊内,是否有两个,大小是否一样。
若发现上述情况不正常时就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二、要早确诊:当发现孩子的睾丸不在阴囊内时就要及时寻找。
隐睾可以隐藏在患者的腹腔内或腹股沟上部(内口)、中部及下部(外口)等处。
目前,用B超检查隐睾是最为确实、简便、快速的方法。
用B超检查不但可以准确地查出睾丸所在的部位,还可以测量出睾丸的大小。
当然,也可以对隐睾进行其他更精细的影像学检查和激素测定,以便制定治疗隐睾的方案和计划。
隐睾病人护理常规隐睾为先天性阴囊内没有睾丸,它包括睾丸下降不全、睾丸异位和睾丸缺如。
睾丸下降不全系指出生后睾丸未降至阴囊底部而停留在下降途中的某一部位,包括停留在腹腔内者。
临床上常将睾丸下降不全称为隐睾。
治疗:隐睾的治疗目的是使处于不正常位置的睾丸至正常位置,双侧隐睾治疗的目的,是不使丧失生育能力。
单侧隐睾治疗的目的,是使生育能力有较大保证。
无论单侧或双侧隐睾都以早发现,早治疗为原则,并预防肿瘤的发生。
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使用,其方法是肌肉注射500-1000u,每周3次,一疗程共用10000u。
用药期间或有睾丸下降,阴囊增大、勃起和轻度疼痛等症状发生,并于停药后消失。
2.手术治疗:手术年龄一般选择在6岁以前行睾丸固定术。
手术目是松解精索,在减小张力的条件下将睾丸置入阴囊。
一、术前护理按泌尿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1、心理护理:护士应针对患儿及家长对疾病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预后进行说明,使家长对孩子在治疗期间可能发生的情况有所了解和准备。
对预后良好的疾病,在对家长说明时可多用鼓励的语言,让家长看到治愈的希望;预后差的,应用婉转的语言,安慰家长,给以心理支持,使家长能够正确面对疾病。
2、皮肤准备:术前1日应洗澡、备皮。
备皮范围与开腹手术和会阴部手术相同,上齐乳头,下至大腿上1/3,两侧至腋中线,脐部要彻底清洁,先用棉签蘸松节油涂擦脐内污垢,然后用清水擦洗,再用75%酒精消毒2次。
清洁脐部时动作轻柔,用力适当,以免造成患儿皮肤破损而影响手术。
3、胃肠道准备:手术前1日患儿应进食少渣饮食,禁食豆类、牛奶等产气食物,以免胃肠道过于饱胀,影响手术视野,妨碍手术操作。
手术前晚清洁肠道,术前8~12h禁食,4~6h禁饮。
二、术后护理1、麻醉护理:儿童隐睾多采用全麻,因此术后生命体征的观察和呼吸道护理非常重要。
麻醉未清醒前应置患儿于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患儿清醒后,应鼓励患儿进行深呼吸,并协助翻身、拍背等,以促进痰液排除,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
隐睾症的治疗方法,常用激素、手术治疗睾丸是男性生殖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很容易发生疾病的部位,隐睾症就是其中之一。
隐睾就是男性一侧或两侧睾丸未进入阴囊的情况。
隐睾在临床治疗上,多采用激素治疗和手术治疗。
★一: 激素治疗1: 隐睾尤其是双侧隐睾的病因可能与内分泌有关,因此1岁后可给予内分泌治疗,目前应用的内分泌有:2: 绒促性素(HCG):治疗目的是改善间质细胞(leydig’s cell)和支持细胞(Sertolicell)功能,促进睾丸发育,增加睾酮分泌,促使睾丸下降,有效率约为14%~50%,剂量为1000~1500U,隔天肌内注射,1个月后随访,总量应>1万U,2万U并不增加疗效,相反会有促使睾丸萎缩的不良反应。
3: 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有效率为30%~40%,剂量为1.2mg/d,每侧鼻孔200µg,3次/d,经鼻雾化吸入,4周为1疗程,3个月后随访。
4: LH-RH HCG: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剂量LH-RH1.2mg/d,分3次经鼻雾化吸入,持续4周后HCG1000~1500U,每周1次,共用3周。
★二: 手术治疗1: 睾丸固定术是治疗隐睾的主要方法,初诊时已超过6个月或激素治疗无效,1岁以后即可行手术治疗,采用腹股沟部斜切口的睾丸肉膜囊外固定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对精索血管过短的隐睾可分两期手术,以充分保证睾丸的血供,但也有第2次手术误伤精索血管的可能。
2: 对长襻输精管高位隐睾可应用Fowler-Stephens术式,近来推荐此术式的改良方法,Fowler-Stephens分期手术,即初期手术仅高位切断精索血管蒂,不作睾丸固定,第2期有待丰富侧支循环建立后,将睾丸固定于阴囊内,减少了睾丸萎缩的机会。
三: 激素治疗和手术治疗的应证应根据隐睾的自然下降、退行性变、生育能力和治疔效果来考虑。
隐睾症的治疗方法,这3种方法见效快!
隐睾症是一种常见的男性疾病,此病对男性朋友的生育有极大不良影响,必须积极治疗。
就目前来说,激素治疗、中药治疗、手术治疗三种方法临床效果都很不错。
★ 1、激素治疗
隐睾症这种疾病的发生与患者自身的内分泌是有一定关系的,现在针对这种疾病的治疗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就是激素治疗了,激素类药物的使用主要是促进睾丸发育,从而起到治疗隐睾症的效果,这种治疗方法对于隐睾症的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但是药物的副作用也是比较大的,对此大家要多加注意。
★2、中药治疗
现在医学上针对这种疾病的治疗用的比较多的药物就是激
素类药物了,但是激素类药物对于患者的身体也会造成其它的副作用,对于身体比较弱的患者来说,这种治疗方法是不适合的,中药调理治疗对于隐睾症的治疗也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中药见效是比较慢的,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药物按时用药,只有这样会有更好的药效。
★ 3、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也是隐睾症的一种有效方法,这种治疗方法一般多用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对于隐睾症这种疾病,一般在病程超过6个月之后使用药物治疗的效果就不明显了,这个时候进行手术治疗是必要的,但是这种手术也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因此,患者在进行手术前一定要慎重考虑。
上面这些就是我们专家给出的隐睾症的一些常见治疗方法,这种疾病对于男性而言是非常可怕的,因此,男性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尽量多了解一些有关这种疾病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疾病发生的早期更好的进行治疗。
隐形睾丸怎么治疗隐形睾丸怎么治疗呢?隐睾是指因遗传或疾病的原因使睾丸没有正常在位于阴囊内部,而是隐藏在腹腔之中,对于这样的情况容易引起患者出现不育症的情况,另外对于幼儿也容易导致发育不良。
因此应该进行积极的治疗。
从治疗方法来说,可以分为手术治疗和内分泌治疗等。
对于治疗的时间来说是越快越好。
隐睾的治疗主要有激素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两种治疗的适应证应根据隐睾的自然下降、退行性变、生育能力和治疔效果来考虑。
内分泌治疗若隐睾患者血清中睾酮和促黄体生成素水平较低,用hcg治疗后出现血清睾酮上升,表明睾丸间质细胞对hcg反应敏感,则睾丸下降机会最大。
腹腔镜检查与治疗腔镜可以诊断腹股沟管和腹内高位隐睾,且精确性高。
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隐睾症的诊断与治疗,其操作方法简单,时间短,可于探查,手术同时进行。
腹腔镜检查过程通常需要在医院及全身麻醉下进行。
医生会在受检者的肚脐上切个小孔以便置入窥视镜和引进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用来扩张腹腔,开扩空间以方便医生操作,同时也使医生能仔细的观察及处理器官。
新一代的腹腔镜疗法,是将微型管窥镜技术应用于隐睾探查及治疗中。
腹腔镜的最大优点是不破坏腹股沟区解剖结构,不破坏提睾肌,且能准确定位找到睾丸或确诊无睾症,避免了盲目探查,还能最高位松解精索,使其无张力下降至阴囊底部固定,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伤口0.3~0.4cm,无疤痕,是目前治疗隐睾症的最优方案。
激素治疗部分隐睾症患者是由于内分泌原因造成的。
这与胎儿在母体时其睾丸下降与母体促性腺激素密切相关。
目前针对该类患者主要采用临床上普遍使用的先以lh-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治疗而后用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的方案。
一般该疗法在患者用药后2~3周,睾丸即有可能降入阴囊。
其适宜的治疗年龄在2~9岁,在这前后均无效。
以上我们对隐睾的病症如何治疗进行了简单的描述。
对于隐睾患者来说,如果治疗不好,很容易导致出现精子的质量与数量不能达到生育的要求,从而引起男性的不育症,而且隐睾也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发育不良,也容易导致出现其他生殖系统的的疾病。
小儿隐睾症怎么办?这些方法非常有效
有的胎儿在妈妈肚子里面发育不正常,男孩出生之后看不到睾丸,这在医学上被称为隐睾症,导致隐睾症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激素引起的,而治疗隐睾症的最有效办法是手术。
1、现在是隐睾是先天性发育异常,一般情况首选用激素治疗可以治疗一段时间观察。
但是有时候用激素治疗效果可能不太好,没有明显的效果高危仍然位于腹股沟内。
也可以考虑直接做手术,把睾丸拉下来固定在阴囊内不会影响发育一般在两岁以内做手术效果比较好。
2、手术治疗好,主要是孩子的年龄对于该疾病来说比较大,另外,睾丸长期的再腹股沟内对于睾丸的发育是有很大的不良影响的,所以,个人建议您最好是先手术的治疗,但是,这个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并不敢代表100%正确,所以,既然您也带宝宝到医院就诊完毕了,那么不知道您接诊医生是什么意见,您可以先遵从医院医生的医嘱执行。
3、隐睾的发生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有关,激素用于治疗隐睾受到普遍重视。
用于治疗隐睾的激素,主要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主要成分是黄体生成激素(LH),LH
刺激间质细胞,产生睾酮。
应用时可出现阴茎增大、睾丸胀痛,如果剂量掌握不当,或较长期使用,可导致骨骺早期愈合。
目前已有报道提出,在1~3岁的小儿中使用HCG反而引起睾丸发育不良。
我们一般使用1个疗程,总计量5000~1万U,分10次,间隔1~3天注射完成。
从效果来看,并不如文献报道的那样好,尤其是睾丸完全降入阴囊的病例很少。
在小婴儿中我们已不做常规应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隐睾症的治疗方法常用激素、手术治疗
导语:睾丸是男性生殖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很容易发生疾病的部位,隐睾症就是其中之一。
隐睾就是男性一侧或两侧睾丸未进入阴囊的情况。
隐
睾丸是男性生殖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很容易发生疾病的部位,隐睾症就是其中之一。
隐睾就是男性一侧或两侧睾丸未进入阴囊的情况。
隐睾在临床治疗上,多采用激素治疗和手术治疗。
一:激素治疗
1:隐睾尤其是双侧隐睾的病因可能与内分泌有关,因此1岁后可给予内分泌治疗,目前应用的内分泌有:
2:绒促性素(HCG):治疗目的是改善间质细胞(leydig’s cell)和支持细胞(Sertoli cell)功能,促进睾丸发育,增加睾酮分泌,促使睾丸下降,有效率约为14%~50%,剂量为1000~1500U,隔天肌内注射,1个月后随访,总量应>1万U,2万U并不增加疗效,相反会有促使睾丸萎缩的不良反应。
3: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有效率为30%~40%,剂量为1.2mg/d,每侧鼻孔200µg,3次/d,经鼻雾化吸入,4周为1疗程,3个月后随访。
4:LH-RH HCG: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剂量LH-RH1.2mg/d,分3次经鼻雾化吸入,持续4周后HCG1000~1500U,每周1次,共用3周。
二:手术治疗
1:睾丸固定术是治疗隐睾的主要方法,初诊时已超过6个月或激素治疗无效,1岁以后即可行手术治疗,采用腹股沟部斜切口的睾丸肉膜囊外固定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对精索血管过短的隐睾可分两期手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