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我爱阅读》教案【市一等奖】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5
公开课设计课题:《月亮姑娘做衣裳》执教人:学校:时间:我爱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教学目标:1、认读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探究月亮姑娘为什么做不到一件合适的衣裳;2、激发朗读兴趣,找出文中觉得有趣的地方,并能够结合板书简单复述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了解月亮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探究月亮姑娘为什么做不到一件合适的衣裳教学难点:找出文中有趣的地方,并能够结合板书简单复述课文内容教学准备:课件、月亮图案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同学们,今天我带来了一位朋友(月亮),她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小朋友愿意帮助她吗?二、整体感知,梳理课文内容1、课件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1)你们瞧,月亮姑娘出来了,她是什么样的?谁来说说?2)用课文中的句子来描述月亮?3)初步认识比喻句。
4)指导朗读。
2、学习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1)学生动手做衣服。
2)指导读准多音字量的不同读音。
3)小组合作学习第2~3自然段。
问题:①思考:裁缝师傅是怎么做的?过了四天月亮姑娘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呢?②小组汇报交流。
4)合作完成4~5自然段。
思考:裁缝师傅是怎么做的?过了四天月亮姑娘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呢?5)再次朗读2~5自然段课文。
感受裁缝师傅的语言、动作、神态。
3、学习第6自然段指导朗读。
4、拓展延伸1)找出课文有趣的地方!2)初步了解月亮的变化过程!三、根据板书,复述课文内容四、总结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书中的裁缝师傅无能为力,那小小裁缝的你,会用什么办法让月亮姑娘穿上美丽而合身的衣裳呢?五、板书月亮姑娘做衣裳。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阅读课文《月亮姑娘做衣裳》教学设计附:《阅读卡》岳西县中洲小学储翠娥阅读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描述月亮变化的语句。
2、了解故事中比喻手法的运用。
3、学会观察生活,了解月亮的变化。
阅读过程与方法:1、自学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
2、学生间互动学习,了解故事的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爱动脑筋的好习惯,培养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具,阅读卡。
学生准备:小老师与老师合作引导学生一起阅读。
学生观察月亮的变化,做好记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谜语起兴。
小老师导语:同学们,这节课我先给大家带来一则有趣的谜语。
大家可要动动脑筋哦。
课件出示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学生猜一猜。
二、引入故事阅读。
1、小老师:同学们真棒!下面有请老师为我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好不好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听哦。
(出示视频,老师讲故事。
)2、小老师:老师讲的故事有趣吗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呀(师板书课题)3、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下阅读要求默读这个故事。
(出示阅读要求:按阅读卡提示,一边默读,一边完成阅读任务。
)4、小组交流汇报学习感受,推荐小组代表上台汇报学习感受。
三、老师引导,加深体会。
出示相关图片,提出以下问题引导理解:1、月亮姑娘为什么要做衣裳2、月亮姑娘为什么三次都没有做成衣裳3、月亮姑娘是怎么变化的(出示相关比喻句引导理解月亮的变化,贴上相关图片。
)4、小老师:我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月亮姑娘做的衣裳怎么办(出示问题)学生讨论。
四、小老师带同学们观看月亮变化的视频,看后老师总结:(出示图片)五、带同学们回顾阅读方法。
(课件出示)六、作业:你有没有观察过月亮你觉得它还像什么你可以画出来吗(出示作业)板书设计:月亮姑娘做衣裳我积累的好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喜欢的好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读了这个故事,我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也会写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统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示范一等奖创新教案(3课时)《语文园地七》教学方案教材解析《语文园地七》共有六个板块。
“识字加油站”引导学生从劳动用品、家务活中识字。
“字词句运用”引导学生猜测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并结合字典,检查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意在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识字、理解字义;让学生学习比喻句。
“写话”让学生写自己想养的一只小动物。
“书写提示”指导学生观察一些字变成偏旁后,笔画的大小、形态和笔顺发生的变化。
“日积月累”让学生熟记《二十四节气歌》。
“我爱阅读”选了一篇很有意思的短文《月亮姑娘做衣裳》,通过做衣服这件事情来表现月亮变化的过程。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帚、抹”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扫”。
2.能认读有关清洁工具和清洁活动的词语。
3.用多种方法猜字的读音和意思,并查字典验证。
4.学习含有“好像”“像……似的”“像……一样”的比喻句。
5.能发现“又、土”等字做偏旁时的笔画变化,发现“车、牛”等字做偏旁时的笔画及笔顺变化,写好“劝、转”等字。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
教学难点运用正确的方法猜字音和字义。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识字加油站1.星期天,小明决定和妈妈一起进行大扫除,想一想,他们在大扫除的时候做了些什么?用到了哪些清扫工具?2.出示五种劳动工具的图片:扫帚、抹布、拖把、水桶、簸箕。
3.请学生说一说这些劳动工具的名称。
4.相机出示名称,指导识字。
强调“扫”是个多音字,在“扫帚”中读“sào”,在“扫地”中读“sǎo”。
5.出示玻璃、垃圾图片,引导学生识字。
6.同桌互认生字,出示词语,齐读词语。
7.读句子,巩固认字。
星期天,我和妈妈在家里打扫卫生,我先用扫帚把地扫了一遍,用簸箕把垃圾弄干净。
妈妈先把拖把在水桶里洗了一下,然后拖地,在她拖地的时候,我用抹布把桌子擦了一遍。
很快,我们打扫完了,哇,真干净!8.说一说你在家中能做哪些家务。
【设计意图】识字环节的设置,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这是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提高自学能力。
《月亮姑娘做衣裳》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我爱阅读教学目标:学生自由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童话故事的趣味性,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激发学生对读书的思考和热爱。
教学重、难点:将月亮的变化过程通过“做衣裳”的故事形象地展现出来,语言浅白,充满童趣。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确定目标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一起来猜一则谜语,好吗?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谜底是什么?(月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月亮姑娘做衣裳》。
齐读课题月亮为什么叫做姑娘呢?因为她和许多小姑娘一样也喜欢穿漂亮的衣裳!让我们把课题读得更美一点吧!你们猜猜月亮姑娘最终穿上了合身的衣裳吗?二、自由读文,朗读体验1、师:同学们快快打开课本,翻到101页,认真地读读课文。
2、交流收获。
月亮姑娘最终穿上了合身的衣裳吗?谁来说说?那裁缝师傅给月亮姑娘做了几次衣裳呢?三、深入读文,引导探究1、品读眉毛月图。
现在我们一起来具体地学习课文,哪位同学愿意把第一自然段大声地朗读出来?(1)我们知道月亮是什么时候出来的呢?(夜晚)(课件出示细细的、弯弯的月亮)你们瞧,月亮姑娘出来了,她是什么样的?谁说说?(细细的,弯弯的)(2)你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描述吗?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像眉毛。
描述:月亮姑娘像眉毛。
板书:眉毛(3)认识比喻句齐读句子:点出“像”,什么像什么?它们在哪些方面很像呢?(形状上:细细的,弯弯的)在这句话中:把月亮比作小姑娘的眉毛,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做比喻句。
运用这种手法,就把月亮的形状描写得又形象又具体了。
(4)指导朗读你们觉得月亮姑娘美吗?谁能把月亮姑娘的美读出来?(5)师:这时,晚风凉凉的,月亮姑娘感到有点冷,她会怎么做?后来她想到了什么?这真是个好办法!那同学们,裁缝师傅第一次给月亮姑娘做衣裳是哪个自然段?2、品读镰刀月图(1)请同学们齐读第二自然段,并想一想:这一次,月亮姑娘穿上了合身的衣裳吗?月亮姑娘找裁缝师傅做衣裳,裁缝师傅是怎么做的?(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 (师:量体裁衣)衣裳在当时就做好了吗?(生:不是,是过了四天)(2)指名朗读月亮模样的句子瞧!过了四天,月亮姑娘来取衣裳了,她是什么模样的?(课件出示):弯弯的镰刀月图和月亮姑娘模样的句子。
语文园地七:我爱阅读-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阅读活动,让学生了解一些相关的文化知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理解文本的基本意思,理解字词的含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读懂《呆小猪》故事,理解其中的情节、人物形象和故事主旨。
•通过阅读故事和相关文化介绍,让学生了解关于扮猪吃老虎的文化背景和故事外延,了解文化背景对故事解读和传播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文化思考和感悟,使学生对故事的理解更深入;•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生僻字和词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教学过程1.课前导入通过课前小组讨论、同学互动等方式,调研学生对猪、老虎等动物的认识,了解学生的想法和看法,了解学生对这些动物的印象。
2.教师讲解文化背景和故事情节•教师讲解《呆小猪》这个故事的文化背景,介绍扮猪吃老虎的相关故事和文化内涵;•教师解读故事情节,为学生呈现故事的情节、人物形象等内容。
在讲解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提问、发言等形式参与到讲解中。
3.阅读活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默读《呆小猪》故事,理解其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学生按照老师设置的问题和思考角度,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学生整理思路,向全班展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教师通过讲解相关文化知识和答疑解惑,帮助学生理解更深入。
4.语文表达和写作活动•在学生对故事进行了深入理解和思考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表达和写作活动;帮助学生总结自己在阅读和思考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学生依据要求,完成对《呆小猪》故事的书写或口头表述。
5.课后反思通过小组讨论、同学交流、个人总结等形式,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不足和问题。
五、板书设计•《呆小猪》故事情节•扮猪吃老虎的文化背景•含义和故事解读六、教学资源•《呆小猪》故事教材•相关文化知识资料七、教学评估•学生课堂表现和表达的能力•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化认知能力•学生的书写和口头表述能力八、教学反思•由于涉及到文化背景和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解读,因此需要对故事的讲解和引导更加深入,让学生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我爱阅读》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会变身的月亮》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运用情节梯维恩图等多种思维可视化工具进行多文本阅读,了解故事大意。
2.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媒体初步了解月亮的月相变化及月食的简单知识。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多文本阅读,了解故事大意。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媒体初步了解月亮的月相变化及月食的简单知识。
四、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半的语文学习后,二年级的学生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但对于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却比较感兴趣。
对于月亮的盈缺变化及月食的形成原理,大部分孩子们了解不多。
五、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视频、《天狗吃月》故事单、情节梯任务单、各种形状的卡片等。
《语文园地七:我爱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分享同步阅读教材成果,开拓视野,发展思维的同时,引领孩子们爱上阅读,尽情畅游书海,以集聚鹰击长空的力量和情怀。
2.以知识树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教学重点:1.引领孩子们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
2.让孩子们在阅读中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激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生。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出示一组名人名言,引导发现,引出主题──读书。
孩子们,记得冰心曾说过: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
高尔基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歌德还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你发现这些名言的共同特点了吗?(都是关于读书的,引出读书)这节课,我们就要走进书里去,一起去和高尚的人谈话,感受读书的滋味。
(板书:读书)。
我们用画知识树的方法一起来走进读书的世界里。
(出示课件)这是知识树,这是一棵关于读书的常青树。
相信通过我们精彩的阅读展示,会让这棵树在每个人的心里生根,发芽,直至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二、主题回顾1.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我们从课文第一单元里学习了哪四篇课文?孩子们相继说出第一单元的四篇课文题目,课件依次出示。
2.在这四篇课文中,我们都曾和哪些高尚的人交流了? 3.每篇课文都写了什么?你从这些人身上感受到了什么?《窃读记》中的小女孩,在书店里品尽了“窃读”的滋味;《小苗和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从而得到读书的有益见解,让我们从中得到启示;《走遍天下书为侣》则在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以书为伴,以书为侣,让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我的“长生果”》通过著名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了读书对写作的影响。
三、阅读概述(过渡):大家把课内的几篇课文读得非常透,理解得十分准确,体会到了“窃读”的滋味,以及作者以书为伴,以书为侣的那种对读书的无限热爱等等。
绘本《我爸爸》教学设计固始一小一年级语文陈彬教学内容:绘本《我爸爸》绘本简介:《我爸爸》这本书用孩子的口吻和眼光来描绘一位既强壮又温柔的爸爸,这位让孩子崇拜的爸爸不仅样样事情都在行、给孩子十足的安全感,还温暖得像太阳一样。
作者在图画中运用了许多太阳的图样来呼应爸爸阳光般的特质,不论是墙上、门上、袜子和钮扣上的图画,盘子里的荷包蛋或是爸爸头上不时出现的“光环”,都有着同样的作用。
毋庸质疑,这是一本融温情、趣味于一体的杰作!教学目标:1.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绘本《我爸爸》,了解故事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发现图画的秘密,体验读绘本的乐趣,培养观察、表达、想象能力。
3.大胆的尝试用“爸爸像......一样......”描述爸爸,在绘本阅读中积累语言,丰富想象。
(难点)4.进一步萌发爱爸爸的情感,乐于赞美自己的爸爸,感知父爱的温暖。
(重点)教学准备:绘本《我爸爸》课件,动物头像,绘本朗诵视频,本班学生和爸爸的生活照。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了解封面。
1.同学们,还记得开学第一周我们的妈妈有个共同的节日吗你们给妈妈送了康乃馨,其实啊,我们的爸爸也有属于他们的节日。
我听说每年六月的第三个节日就是爸爸的节日,有谁知道是什么节是的,父亲节!那今年的父亲节,你打算送什么给你的爸爸....今年的父亲节,爸爸有你这么用心给他送礼物、为他过节日,他一定会感到很开心、很幸福。
2.今天陈老师就带来一本书(出示书),一本很有趣的书,和爸爸有关的书,想不想打开看出示课件里书的封面。
3.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我爸爸。
重复问三遍叫什么,生齐读,一次比一次响。
4.这是你爸爸吗这是谁的爸爸5.简要介绍他是一位英国的大画家、大作家安东尼.布朗的爸爸,大画家安东尼把爸爸画在了故事书里,多有趣啊。
他把爸爸画在故事书里,想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关于爸爸的故事,来,咱们一起去看看!二、初读故事,了解爸爸。
(一)出示第一组图1、师:请看,这就是我爸爸,我爸爸怎么样(引导学生抓住爸爸的外貌、着装、杯子里的东西等展开说话练习。
月亮姑娘做衣裳一、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月亮吗你见过的月亮是什么样的2、学生自由讨论。
3、小结:有的同学说月亮是圆的,有的同学说月亮是弯的。
二、故事导入1、师: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讲故事,也是关于月亮的。
月亮姑娘想要做一件新衣裳,月亮姑娘穿上漂亮衣服是什么样子呢2、学生听故事,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3、播放月亮《月亮姑娘做衣服》,并提问(1)月亮姑娘为什么要做衣裳(凉风吹得她有点凉)(2)月亮姑娘怎么办呢她决定要干什么(请裁缝做衣裳)(3)裁缝为月亮姑娘做衣裳前做了什么(量尺寸)(4)裁缝为月亮姑娘一共做了几次衣裳(三次)(5)为什么月亮的衣裳总是不合身呢(月亮在不停变化)(6)月亮姑娘的身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得越来越胖)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引导学生说出因为月亮姑娘的身体总是发生变化,月亮姑娘的身体越来越胖。
4、看图了解月亮的变化过程。
师:小朋友们说得非常好,我们一起来看月亮姑娘到底是怎样变化的吧!(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师:月亮姑娘刚开始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发现:月亮刚开始的时候是弯弯的月牙,像眉毛一样。
并用一句话来描述:弯弯的月亮像眉毛。
(2)观察第二幅图。
师:月亮姑娘的身体现在变成什么样引导学生发现:月亮姑娘身体胖了一点,像镰刀一样。
并用一句话来描述:弯弯的月亮像镰刀。
(3)出示第三幅图片。
师:月亮姑娘的身体又变成了什么样引导学生发现:又胖了一点,像核桃一样。
并用一句话来描述:弯弯的月亮像核桃。
(4)出示最后一幅图片。
师:最后月亮姑娘的身体变成什么样子了引导学生发现:现在胖胖的,像圆盘一样。
并用一句话描述:弯弯的月亮像圆盘。
(5)教师播放月亮变化的图片,巩固学生对月亮大小变化的认识。
5、师:是裁缝师傅量不准吗月亮姑娘有没有怪裁缝师傅为什么6、为月亮姑娘做衣服。
师:听完了这个故事,大家知道月亮姑娘为什么穿不上新衣服了吧,现在月亮姑娘想请小朋友们帮忙设计一件新衣服,让月亮姑娘不在怕冷,好不好7、学生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小组活动时讲给小朋友听。
《月亮姑娘做衣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我爱阅读
教学目标:学生自由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童话故事的趣味性,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激发学生对读书的思考和热爱。
教学重、难点:将月亮的变化过程通过“做衣裳”的故事形象地展现出来,语言浅白,充满童趣。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确定目标
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一起来猜一则谜语,好吗?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谜底是什么?(月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月亮姑娘做衣裳》。
齐读课题月亮为什么叫做姑娘呢?因为她和许多小姑娘一样也喜欢穿漂亮的衣裳!让我们把课题读得更美一点吧!你们猜猜月亮姑娘最终穿上了合身的衣裳吗?
二、自由读文,朗读体验
1、师:同学们快快打开课本,翻到101页,认真地读读课文。
2、交流收获。
月亮姑娘最终穿上了合身的衣裳吗?谁来说说?那裁缝师傅给月亮姑娘做了几次衣裳呢?
三、深入读文,引导探究
1、品读眉毛月图。
现在我们一起来具体地学习课文,哪位同学愿意把第一自然段大声地朗读出来?
(1)我们知道月亮是什么时候出来的呢?(夜晚)
(课件出示细细的、弯弯的月亮)你们瞧,月亮姑娘出来了,她是什么样的?谁说说?(细细的,弯弯的)
(2)你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描述吗?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像眉毛。
描述:月亮姑娘像眉毛。
板书:眉毛(3)认识比喻句齐读句子:点出“像”,什么像什么?它们在哪些方面很像呢?(形状上:细细的,弯弯的)
在这句话中:把月亮比作小姑娘的眉毛,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做比喻句。
运用这种手法,就把月亮的形状描写得又形象又具体了。
(4)指导朗读你们觉得月亮姑娘美吗?谁能把月亮姑娘的美读出来?(5)师:这时,晚风凉凉的,月亮姑娘感到有点冷,她会怎么做?后来她想到了什么?这真是个好办法!那同学们,裁缝师傅第一次给月亮姑娘做衣裳是哪个自然段?
2、品读镰刀月图
(1)请同学们齐读第二自然段,并想一想:这一次,月亮姑娘穿上了合身的衣裳吗?月亮姑娘找裁缝师傅做衣裳,裁缝师傅是怎么做的?(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 (师:量体裁衣)衣裳在当时就做好了吗?(生:不是,是过了四天)
(2)指名朗读月亮模样的句子瞧!过了四天,月亮姑娘来取衣裳了,她是什么模样的?(课件出示):弯弯的镰刀月图和月亮姑娘模样的句子。
(3)女生齐读句子比喻句,把月亮姑娘比作镰刀。
(4)指导
朗读衣裳做得怎么样?(生:非常漂亮!)那月亮姑娘穿上了吗?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出示句子:衣服做得非常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这么漂亮的衣服,自己却穿不了,如果你是月亮姑娘,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5)指名读,再齐读。
3、自主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师:衣裳不能穿怎么办呢?(生:裁缝师傅只好给月亮姑娘重做。
)接下来,又做了几次?你从短文中的哪几个自然段看出来的?(生:三、四自然段)
(1)自主学习,小组讨论。
四人一组,自由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自主学习:月亮姑娘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讨论交流,说说月亮姑娘没有穿上合身衣裳的真正原因。
(指名回答)(课件出示):核桃月图,出示月亮姑娘模样的句子。
几天后,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儿,变得像只核桃。
描述:月亮姑娘像核桃。
(3)指导朗读:男生齐读。
比喻:把月亮姑娘比作核桃。
(4)师:这次的衣裳做得更漂亮了!月亮姑娘穿得下吗?可惜连套也套不进去。
月亮姑娘又一次失望了。
让我们带着失望的语气读这一句话吧!
(5)师:裁缝师傅给月亮姑娘已经做了两次衣裳了,月亮姑娘都穿不上,裁缝师傅感到很不好意思了,我们从哪个词可以可看出?(涨红了脸)理解“涨红”一词。
(6)师:裁缝师傅一而再,再而三地做,月亮姑娘这次总该穿到合身的衣裳了吧?同学们赶快到书中找找答案!
(7)圆盘月图出示:月亮姑娘模样的句子 4、描述:月亮姑娘像圆盘。
(1)此时裁缝师傅是什么反应?(吃了一惊)(2)请找出描写裁缝师傅语言的句子。
(3)出示句子:裁缝师傅看到她变得圆圆的,像一只圆盘,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他叹了一口气,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
”
(4)指导朗读,谁来把裁缝师傅吃惊的语气读出来?(5)指导朗读:指名读、师范读、齐读。
四、总结全文
本文讲的是月亮姑娘连续几次都没有做到合身的衣裳的故事,告诉我们月亮每天都在变化的自然常识。
五、拓展延伸
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月亮在不断地变胖,那同学们想过没有:接下去的日子里,月亮还会不会发生变化呢?又会怎样变化?
2、看来月亮姑娘穿不上合身的衣裳了,真替她难过啊!谁能帮帮她,想办法让她穿上合适的衣裳?
3、讨论交流:(做各种形状的衣裳,发明变形衣……)六、板书设计
眉毛镰刀核桃圆盘
[教学反思]二年级的学生对新鲜有趣的事物特别感兴趣,要
想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语文,为他们的想象插上翅膀,就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在这节课上,我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利用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一个奇妙的童话世界,这样就有效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我充分地尊重学生,让他们在小组里自由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的机会。
这节课生动有趣,学生的参与热情高,需要注意的就是要把握好课堂的节奏,切忌拖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