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1-6年级课前阅读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932.00 KB
- 文档页数:39
小学数学1-6年级综合整理总结资料大全
一年级数学
- 数的认识
- 数字的读写
- 加法和减法初步认识
- 数字排列和大小比较
二年级数学
- 数的扩展和认识
- 加法和减法运算技巧提升
- 数字排列和大小比较的深入研究
- 简单的乘法和除法初步认识
三年级数学
- 数的扩展和认识进一步加深
- 加法和减法运算技巧提高
- 乘法和除法初步运算方法研究
- 数的位置和方向的理解
四年级数学
- 数的扩展和认识进一步强化
- 加法和减法运算技巧的巩固
- 乘法和除法运算技巧提升
- 数的大小比较和分数初步研究
五年级数学
- 数的扩展和认识深入研究
- 加法和减法运算技巧的提升
- 乘法和除法运算技巧的巩固与拓展
- 数的大小比较和分数进一步研究
六年级数学
- 数的扩展和认识全面掌握
- 加法和减法运算技巧的熟练应用
- 乘法和除法运算技巧的深入掌握
- 数的大小比较和分数的综合应用
以上为小学数学1-6年级综合整理总结资料大全的大致内容。
每个年级都包括了数的认识、基本运算技巧的学习和增强,以及其
他数学概念的引入和深化。
通过学习这些资料,学生将建立起扎实的数学知识基础,并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解决。
小学数学1-6年级总复习复习资料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 .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 .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 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如果数a能被数b(b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
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
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
例如:1168、4600、5000、12344都能被8整除,1125、13375、5000都能被125整除。
1234年级数学课外知识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掌握教科书上的知识,还需要积极了解一些数学课外知识,拓宽自己的数学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本文就为大家介绍一些1234年级数学课外知识。
一、质数和合数在数学中,质数是指大于1且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自然数。
而合数则是指大于1且能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自然数。
了解质数和合数的性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整数的性质,比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解方法。
二、小数的计算小数是数学中的一种表示方式,它可以表示介于两个整数之间的数值。
小数的计算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比如货币计算、测量等。
掌握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和技巧,有助于我们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平面几何平面几何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平面上的点、线、面及其相互位置关系。
通过学习平面几何,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图形的性质和特点,如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同时,还可以学习各种几何定理和公式,例如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为解题提供帮助。
四、比例和百分数比例和百分数是数学中常见的概念,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经济领域。
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和百分数的转化,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提高数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在数学学习中,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际数据,我们可以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
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数学推理和证明数学推理和证明是数学学习的核心内容,也是培养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数学推理和证明的方法,我们可以提高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思维。
综上所述,数学课外知识涉及了质数和合数、小数的计算、平面几何、比例和百分数、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以及数学推理和证明等方面。
通过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科书知识的学习,还要积极拓宽自己的数学视野,培养数学思维,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小学数学阅读100篇文本
本文档汇集了100篇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数学相关文本,每篇文本都包含了简单的数学知识和有趣的数学题目,旨在帮助小学生提升数学阅读能力和兴趣。
文本一:《数的秘密》
本文讲述了数学中一个有趣的现象:数字的魔力。
从一到十,每个数字都有着自己特别的特性和神秘之处。
通过本文,小学生将了解到数字的奇妙之处。
文本二:《几何乐园》
本文主要介绍了几何学的基本概念和乐趣。
通过图形的分类、对称性等内容,帮助小学生对几何学有更深刻的理解,激发他们对几何学的兴趣。
文本三:《拼图趣味》
本文讲述了拼图游戏的乐趣和益处。
通过拼图游戏,小学生可
以培养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和手眼协调能力。
此外,还提供了一
些简单的拼图题目供小学生尝试。
...
文本一百:《魔术般的数学题》
本文介绍了一些有趣而又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题目。
这些题目可
以让小学生锻炼自己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提供
了解题的方法和答案。
通过阅读这100篇数学文本,小学生将能够增加对数学的了解,并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也可以提升小学生的数学阅
读能力和解题能力。
希望这份文本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1-6年级总复习复习资料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 .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 。
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
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如果数a能被数b(b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
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
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
例如:1168、4600、5000、12344都能被8整除,1125、13375、5000都能被125整除。
(完整word版)苏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内容整理.doc苏教版小学数学1-6 年级知识内容整理一年级上一年级下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认识 10 以内的数认识图形(一)分与合1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认识 11-20 各数20 以内的进位加法20 以内的退位减法认识图形(二)认识 100 以内的数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元、角、分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二年级上二年级下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表内除法(二)厘米和米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观察物体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认识方向认识万以内的数分米和毫米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三年级上三年级下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千克和克长方形和正方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解决问题的策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分数的初步认识(一)两位数乘两位数千米和吨解决问题的策略混合运算年、月、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分数的初步认识(二)小数的初步认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四年级上四年级下升和毫升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观察物体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解决问题的策略可能性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垂线与平行线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认识多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用计算器计算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算率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确定位置五年级上五年级下负数的初步认识多边形的面积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加法和减法小数乘法和除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解决问题的策略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折线统计图倍数与因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圆解决问题的策略六年级上六年级下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乘法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百分数扇形统计图圆柱和圆锥解决问题的策略比例确定位置正比例和反比例(一)、数和数的运算(20 课时)这节重点确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1、系统地整理有关数的内容,建立概念体系,加强概念的理解(4 课时) ,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读法与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等知识点 .2 、沟通内容间的联系 ,促进整体感知( 2 课时) ,包括“分数、小数的性质”、“整除的概念比较”.3 、全面概念四则运算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 6 课时) ,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4 、利用运算定律 ,掌握简便运算 , 提高计算效率(5 课时) ,包括“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5 、精心设计练习 ,提高综合计算能力( 3 课时) .(二)、代数的初步知识( 10 课时)本节重点内容应放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1、形成系统知识、加强联系(3 课时),包括“字母表示数”、“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识点 .2、抓解题训练 ,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 4 课时) ,包括“简易方程”、“解比例”.3、辨析概念 , 加深理解( 3 课时) ,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三)、应用题(30 课时)这节重点应放在应用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分数应用题.1、简单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 3 课时) .2、复合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 6 课时) .3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 5 课时) .4 、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 10 课时) .5 、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 3 课时) .6 、应用题的综合训练( 3 课时) .(四)、量的计量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1、整理量的计量知识结构(2 课时),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单位”、“重量与时间单位”.2、巩固计量单位,强化实际观念( 4 课时) ,包括“名数的改写”.3、综合训练与应用( 1 课时) .(五)、几何初步知识(12 课时)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1 、强化概念理解和系统化(2 课时) ,包括“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特征”.2 、准确把握图形特征,加强对比分析,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 4 课时) ,包括“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3 、加强对公式的应用,提高掌握计算方法( 5 课时) .能实现周长、面积、体积的正确计算.4 、整体感知、实际应用( 1 课时) .(六)、简单的统计( 6 课时)本节重点结合考纲要求应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 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1 、求平均数的方法( 1 课时) .2 、加深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3 课时) ,包括“统计表”、“统计图”.3 、进一步对图表分析和回答问题( 2 课时) ,包括填图和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五、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1 、对于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的计划安排,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2 、要注意小学数学知识与中学知识结构上的衔接,要为中学的学习做些铺垫,适当拓展知识点 .3 、要把握考纲要求,根据实际需要对计划的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上做出调整.既要全面学到知识 ,又要掌握复习知识的深浅程度 .。
一到六年级数学概念整理资料一年级数学概念。
1. 数的认识。
- 0 - 20各数的认识,包括数的读写、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等。
例如,11读作十一,15大于13。
- 基数和序数的概念,基数表示物体的数量,如3个苹果;序数表示物体的顺序,如第3个小朋友。
2. 数的运算。
- 加法的含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例如,1 + 2 = 3,表示1和2合起来是3。
- 减法的含义: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
如3 - 1 = 2,表示3里面去掉1还剩2。
3. 图形认识。
-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
能区分它们的形状特征,如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大小相等。
-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形。
例如,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都是直角。
4. 钟表的认识。
- 认识时针和分针,时针短,分针长。
- 整时的认识,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如时针指向3,分针指向12,就是3时。
二年级数学概念。
1. 数与代数。
- 100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的组成(如35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数的读写、数的大小比较等。
- 100以内的加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或减起。
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如计算28+36时,个位8 + 6 = 14,向十位进1,十位2+3 + 1=6,结果是64;计算42 - 19时,个位2不够减9,从十位借1当10,12 - 9 = 3,十位4 - 1 - 1 = 2,结果是23。
- 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3+3+3+3 = 3×4 = 12。
- 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的概念,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4个,可以用12÷3 = 4表示。
2. 图形与几何。
- 角的初步认识,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直角是一种特殊的角,三角板上有一个直角。
完整版)小学数学1-6年级各年级知识点人教版数学知识一(上)1.数数2.比较:“同样多”、“多”、“少”以及“长”、“短”、“高”、“矮”。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⑴ 1~5的认识(基数、读写、数序、比大小、序数、组成)⑵ 1~5的加减法(加减法含义、计算)⑶ 0的认识(表示起点、没有)和加减法。
4.认识物体和平面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5.分类:单一标准的分类和不同标准的分类。
6.6~9的认识和加减法:1) 6、7的认识和加减法(数数、数序、比大小、序数、写数、组成)。
2) 8、9的认识和加减法(出现了“一图两式”和“一图四式”、渗透统计思想、比多比少内容)。
3) 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省略了10的序数意义、填未知加数)。
4)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5) 整理和复。
7.11~20各数的认识:数数、读数、数序和大小、序数、写数、个位和十位、10加几和十几加减几(不退位)、十几减十。
8.认识钟表:认识钟面、认识整时、认识半时。
9.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加几(“点数”、“接着数”、“凑十”和“根据具体题目选择特殊方法”),8、7、6加几(“拆小数,凑十数”、“拆大数,凑小数”和“交换加数的位置”),5、4、3、2加几和“用数学”。
一(下)1.位置: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2.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9;十几减几;用数学。
3.图形的拼组: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关系。
4.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认识(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加减(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5.认识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简单的计算。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和整十数;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学习数学有3个环节:一是听课,二是做题,三是读书。
三个环节缺一不可,而读书就是“数学阅读”。
我们对小学数学课外阅读是十分忽视。
可以这样说:我们欠孩子真正的数学阅读!暑假到了,正是阅读好时机!今天老师给大家整理了一套:小学数学课外阅读书单以下是我们选择的优秀数学课外读物,按书名、作者(译者)、出版社列出。
低年级▼1.《数学帮帮忙》(全25册)(美)达芙妮·斯金纳新蕾出版社2.《天哪!数学原来可以这样学》(日)野口哲典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3.《奇妙的数王国》李毓佩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4.《李毓佩数学童话集》(小学低年级)李毓佩海豚出版社5.《马小跳玩数学》(低年级)杨红缨吉林美术出版社6.《奇妙的数学》(一、二年级)博尔重庆出版社7.《我超喜欢的趣味数学书》(1、2年级)邢书田、马慧电子工业出版社8.《数学真美妙》(1-2年级)刘勇电子工业出版社中年级▼1.《李毓佩数学故事系列》(中年级)李毓佩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马小跳玩数学》(中年级)杨红缨吉林美术出版社3.《好玩的数学(趣味数学专辑)》谈祥柏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4.《奇妙的数学》(三、四年级)博尔重庆出版社5.《数学花园漫游记(趣味数学专辑)》马希文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6.《全世界孩子都爱玩的700个数学游戏》柯友辉新世界出版社7.《最有趣的50个数学故事》乔治·G ·斯皮罗、郭婷玮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8.《可怕的科学·特别要命的数学》卡佳坦·波斯基特(著),王渝生(译)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9.《数学真美妙》(3-4年级)刘勇电子工业出版社10.《我超喜欢的趣味数学书》(3、4年级)邢书田、马慧电子工业出版社高年级▼1.《从此不怕学数学》(日)冈部恒治,藤原和博,姚岚译中国民族艺术出版社2.《数学魔术:84个神奇的数学小魔术》(法)多米尼克·苏戴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3.《走进奇妙的几何世界》(英)格里·贝利等浙江教育出版社4.《三车同到之谜(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英)伊斯特威上海教育出版社5.《帮你学数学(院士数学讲座专辑)》张景中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6.《算得快》谈祥柏、李毓佩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7.《好玩的数学》张景中等科学出版社8.《李毓佩数学故事系列》(高年级)李毓佩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9.《小臭身边的数学问题》蔡东彩,慕小飞,刘玉和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0.《马小跳玩数学》(高年级)杨红缨吉林美术出版社11.《奇妙的数学》(五、六年级)博尔重庆出版社12.《数学百草园》谈祥柏湖南教育出版社13.《数学真美妙》(5-6年级)刘勇电子工业出版社14.《我超喜欢的趣味数学书》(5、6年级)邢书田、马慧电子工业出版社。
一至六年级数学素材小学数学知识点梳理_人教新课标(2022秋)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日一换,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如此,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 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宝。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为所欲为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板块一:数与代数知识框架数的认识Array加减法代1.1数的认识:整数:1.1—20的认识一年级上2.100以内数的认识(读和写都从高位起)一年级下3.万以内数的认识:认识计数单位“千”及相邻计数的进率;10000以内数的读、写和组成大小比较;中间、末尾有0的万以内数的读、写;近似数的含义及应用。
读法: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中间有一个或两个零只读一个零,末位的零不读。
二年级下4.大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认识:数位顺序读写比较;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差不多上十的的计数方法。
省略尾数求近似数。
四年级上分数:1.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法。
三年级上2.分数的再认识:五年级下(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如此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3)分数和除法的联系:分数的分子确实是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确实是除法中的除数。
(4)分数和小数的联系:小数实际上确实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
(5)分数和比的联系:分数的分子确实是比的前项,分数的分母确实是比的后项。
(6)分数的分类:分数能够分为真分数和假分数。
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或者等于1。
把假分数写成整数部分和真分数的形式确实是带分数。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前三分钟交流内容第一单元:准备课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天天早起练身体。
你拍二,我拍二,天天要带小手绢。
你拍三,我拍三,洗澡以后换衬衫。
你拍四,我拍四,消灭苍蝇和蚊子。
你拍五,我拍五,有痰不要随地吐。
你拍六,我拍六,瓜皮果壳别乱丢。
你拍七,我拍七,吃饭细嚼别着急。
你拍八,我拍八,勤剪指甲常刷牙。
你拍九,我拍九,吃饭以前要洗手。
你拍十,我拍十,脏的东西不要吃。
骑驴找驴的故事有个叫王三的人,他想做生意挣大钱,就拿了一笔钱,高高兴兴地来到了集市上。
见到一群小毛驴,看上去不错,就想买几头回去卖,据说能赚钱。
王三痛痛快快地买下了五头小毛驴,就骑上小毛驴乐颠颠地往家走。
他一边走一边想:“我回家把驴卖了,赚到了钱,家里人都得佩服我。
”他一边走一边寻思着:“这五头驴能赚……啊?一、二、三、四。
怎么只剩下四头驴了?”他连忙又数了一遍:“一、二、三、四、五。
哎?奇怪了!没少啊!是五头驴。
刚才我眼花了。
”再骑上去一数:“一、二、三、四,啊?怎么又少了一头驴?”他急忙下来又数了一遍:“一、二、三、四、五。
奇怪,是五头啊!哦!只要我骑上驴就会少一头!”最后,他想了一下:“嗯,算了,我不骑驴了,这样不划算!”于是,他下驴来跟驴一起走了回去。
比长短(数学日记)吃完午饭,和往常一样,红红和爸爸到床上午睡。
喜欢逗红红玩的爸爸在床上和她玩起了“抓脚”的游戏。
爸爸用手抓着红红的脚底,红红觉得痒痒的,真好玩。
在游戏中,红红还发现她的脚掌比爸爸的手掌还长呢。
红红对爸爸说:“爸爸,我们来比一比是你的手掌长还是我的脚掌长,好吗?”爸爸很快答应了要求。
红红把脚掌放在爸爸的手掌上,说:“我的脚掌长,你的手掌短。
”爸爸把手偷偷地往前移了一下,笑着说:“你看,我的手指在你的脚趾的外面,不是我的手掌长吗?”红红马上说:“不对不对,这样不算的,你骗人。
”爸爸问到:“为什么这样不算呢?”红红说:“你刚才把手往前移了一下,你的手指在我的脚趾的外面。
可是,如果比后面的话,我的脚后跟在你的手腕的外面,这样没法比呀。
”爸爸接着问:“那你能说说该怎能样才能比长短吗?”红红说:“可以把我的脚后跟和你的手腕对整齐,再看是你的脚趾在外面还是我的手指在外面,如果我的手指在外面,就说明我的手掌长。
”听了红红的话后,爸爸说有道理。
后来,他们用红红所说的方法再比了一次,这回爸爸再也不敢耍赖,只好承认他的手掌比红红的脚掌短了。
谁赢了(数学日记)“早,睡好了吗?太阳公公请宝贝起来啦!”一大早,爸爸的声音把我从梦中叫醒过来。
看见爸爸正准备穿衣服,我说:“爸爸,等一等,我们来比赛穿衣服好吗?”爸爸说:“可以呀,就让你妈妈当裁判吧。
”妈妈喊到:“预备——开始!”。
我很快穿完上衣,接着穿裤子,最后穿袜子。
爸爸也穿得很快,可是当他穿完衣服和裤子后,只找到了他的一只袜子,另一只却不知放在哪里了。
最后妈妈宣布比赛结果:“诗琴第一名,爸爸第二名。
”“耶,我赢了!”我高兴得跳了起来。
可爸爸却争着说是他赢了,他说:“你妈妈说,你是第一名,我是第二名,2比1大,所以是我赢了。
”我不服气地说:“2是比1大,可是表示名次的时候,越大的数表示的名次是越落后的。
因为数数的时候先数1再数2,所以第一名比第二名快,不信你问妈妈。
”在旁边的妈妈说:“没错,是诗琴赢了。
诗琴不但穿得快,而且说得也很有道理。
”服从裁判的,这回爸爸可没话说了。
找到他的另一臭袜子,还在慢吞吞地穿着呢!第二单元:位置儿歌(1)早晨起床面向阳,开动脑筋想一想;前是东来后是西,左是北来右是南;伸出左右两只手,东南西北记得牢;地图方位有规定,上是北来下是南;左是西来右是东,小朋友们要分清。
儿歌(2)头在上,脚在下,胸在前,背在后,左手按,右手写,上下楼梯靠右走,位置认清不能错!座位(数学日记)今天我们换座位啦!现在我的新位置从左往右数的话我是第4个,从右往左数的话我是第5个。
所以我是坐在第二大组的,但是从前往后数的话,我是第3个,从后往前数的话我是第5个。
那我们小组一共有3+5=8人,唉,不对,可是我们小组明明只有7个人啊,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我去问老师,老师叫我自己去仔细观察,我前后看了看,又数了数,哦,明白了,原来从前往后我第3,从后往前我第5,但是我一个人被数了两次,要减去多数的一次才行,所以应该是3+5-1=7人。
小朋友,你明白了吗?上下楼梯靠右走(数学日记)上数学课时,有一副图是小朋友们在楼梯的两边分别上下楼梯,机灵狗在旁边问:“他们都是靠右走的吗?”有的小朋友说错了“因为上的人是靠楼梯的右边上去,下的人是靠着楼梯的左边下来。
”可有的小朋友又说对了“上的人是靠着自己的右边上去,下的人也是靠着自己的右边下来,所以机灵狗说对了”老师笑了笑,说我们两种说法都对,为什么呢?正好下课了,老师带我们自己去楼梯口走一走,走的时候老师指着楼梯口的一副挂牌,上面写着“上下楼梯靠右走”老师说意思是上下楼梯的时候都要靠着自己的右手边走,然后她要我们自己走走看,真的耶,上的时候我们靠右手边走,是走在楼梯在右边,下的时候我们靠右手边走,却是走在楼梯有左边,对于我们自己来说,同样是右边,对于楼梯来说,却是左右两边,这样的话,上的人和下的人就不会撞在一块了。
真有意思,我现在终于明白“上下楼梯靠右走”这句话的意思了。
前后左右(数学日记)上午我和爸爸、妈妈坐车出去玩。
下了公交车,妈妈牵着我的手走在爸爸的后面,我发现爸爸的旁边还有一个“爸爸”。
我赶紧问妈妈:“爸爸旁边的那个‘人’是爸爸的影子吗?”妈妈说:“没错,真是个会观察的小女孩。
”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很高兴,妈妈接着说:“你能用刚学过的知识说一说影子在爸爸的哪一边吗?”我回答到:“影子在爸爸的右边。
”走在前面的爸爸说:“完全正确。
”这时,我又想到另一个问题“那什么时候影子在爸爸的左边呢?”听了我的问题后,爸爸说:“现在影子在我的右边是因为太阳光从我的左边照过来,如果太阳光从我的右边照过来,那影子就会在我的左边。
”听爸爸这么一说,我又有了新发现。
我让爸爸转过身,先是面对着太阳,再背对着太阳分别站一次。
认真观察后,我告诉爸爸:“太阳在你前面时,影子在你后面,太阳在你后面时,影子在你前面。
”爸爸听了直点头,夸我是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孩子。
哈哈!爸爸在中间,太阳和影子你一左我一右,你一前我一后,真有意思。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儿歌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买菜。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小明是个喜欢提问的孩子。
一天,他对0—9这几个数字产生兴趣:为什么它们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呢?于是,他就去问妈妈:“0—9既然叫‘阿拉伯数字’,那肯定是阿拉伯人发明的了,对吗妈妈?”妈妈摇摇头说:“阿拉伯数字实际上是印度人发明的。
大约在1500年前,印度人就用一种特殊的字来表示数目,这些字有10个,只要一笔两笔就能写成。
后来,这些数字传入阿拉伯,阿拉伯人觉得这些数字简单、实用,就在自己的国家广泛使用,并又传到了欧洲。
就这样,慢慢变成了我们今天使用的数字。
因为阿拉伯人在传播这些数字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人们就习惯了称这种数字为‘阿拉伯数字’。
”小明听了说:“原来是这样。
妈妈,这可不可以叫做‘将错就错’呢?”妈妈笑了。
﹤、﹥和﹦的本领很久以前,数学王国比较混乱。
0—9十个兄弟不仅在王国称霸,而且彼此吹嘘自己的本领最大。
数学天使看到这种情况很生气,派﹤、﹥和﹦三个小天使到数学王国建立次序,避免混乱。
三个小天使来到数学王国,0—9十个兄弟轻蔑地看着它们。
9问道:“你们三个来数学王国干什么,我们不欢迎你们!”﹦笑着说:“我们是天使派来你们王国的法官,帮你们治理好你们国家。
我是‘等号’,这两位是‘大于号’和‘小于号’,它们开口朝谁,谁就大;它们尖尖朝谁,谁就小。
”0—9十个兄弟听说它们是天使派来的法官,就乖乖地服从﹤、﹥和﹦的命令。
从此,数学王国有了严格的次序,任何人不会违反。
数学故事有一天,森林里面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
它们长相很特别,动物们都很奇怪,要求他们一一介绍自己。
第一个走出来一个瘦子,它说:“我是1,像支铅笔细又长”。
接着又走出一个说“我是2,像只小鸭水上飘。
”第三个说“我是3,像只耳朵听声音。
”“我是4,像面小旗随风飘。
”“我是5,像支衣钩挂衣帽。
”“我是6,像棵豆芽咧嘴笑。
”“我是7,像把镰刀割青草。
”“我是8,像支麻花拧一道。
”“我是9,像把勺子能盛饭。
”“我是0。
像个鸡蛋做蛋糕。
”他们刚介绍完了,小鹿又问道”你们中间谁最大?谁最小呢?”9站出来,很骄傲地说:“我是9,我最大。
” 0耷拉着脑袋说“我最小。
”“对,就是这个表示什么都没有的0。
”9用冷淡的口气说道。
9刚说完,动物们和它的数字兄弟都笑了。
0更加不好意思了,动物们看到0这么没有用,都不愿意和它一起玩。
它们在一起唱呀,跳呀非常开心。
突然一只大象不小心掉进一个洞里面,洞很深,又很黑,大象在里面挣扎了很久,用了很大的力气总想爬上来,它爬呀爬累得满头大汗,腿也挂破了,鲜血直流。
可是,怎么也爬不上来。
它只好在里面大声喊“救命呀!救命呀!”动物们听到了,就纷纷跑到洞口边,想把大象救出来。
数字1到9也来帮忙了。
他们组成最大的数字987654321,显示了最大的力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把大象拉上来。
这个时候,只听见后面有一个微弱的声音说道“我也来试试。
”它们一看是0,就勉强的同意它也来帮忙。
它们重新组成数字9876543210,它们的力量一下子就增大10倍。
哈哈……一下子就把大象拉上来了。
动物们都很感谢数字兄弟,同时也为冷落了0感到愧疚,它们都来到0的身边,愿意和0做朋友。
数字兄弟也开始重视0了,愿意和它一起玩耍。
从此以后,0再也不自卑了,它觉得自己还是很有用的。
口算练习(1)2 + 3= 2﹣2= 4﹣2= 2 + 0= 5﹣3= 4﹣3=3 + 2= 2 +2= 5﹣2= 0 + 3= 2﹣0= 3﹣2= 5﹣1= 3 + 1= 2﹣1 = 2 + 1= 0+0= 0+1= 3+0= 1 + 0= 1 + 1= 0+2= 0-0= 1—1= 3—1 =分桃猴妈妈今天拿来了四个桃,分给两个猴宝宝多多和乐乐,可是刚分完,多多就大叫:“我不乐意,我不乐意!”小朋友们请开动脑筋猜一猜,第一次猴妈妈是怎么分的啊?如果你是多多,妈妈怎样分你才会高兴呢?小猴吃桃一天,一只小猴下山玩儿,不知不觉肚子饿了,来到一户人家,看见盘子里有2个桃子,悄悄就去拿了一个来吃。
因为桃子太好吃了,小猴又拿来一个,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转眼间,就吃完了,你们说,这时盘子里还有几个桃子呢?0和1的故事在神秘的数学王国里,胖子“0”与瘦子“1”这两个“小有名气”的数字,常常为了谁重要而争执不休。
瞧!今天,这两个小冤家狭路相逢,彼此之间又展开了一场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