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历史
- 格式:doc
- 大小:24.57 KB
- 文档页数:9
我眼中的世界史:从人类起源到中世纪前夜人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250万年前,当时最早的智人居住在非洲,开始迁徙并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地。
在这个漫长的历程中,人类逐渐发展出语言、工具、宗教和社会组织等重要元素,这些元素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文明逐渐从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转变为定居耕种。
最早的农业文明出现在中东地区,这对当时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口增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随着人口和城市的增加,中东地区的文化和科技开始向世界各地扩散。
公元前2000年左右,埃及文明开始兴起,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埃及人发展了复杂的政治体系和宗教制度,并拥有出色的工程技术。
他们修建了著名的金字塔和尼罗河畔的充满神秘色彩的神庙。
古希腊文明则在公元前8世纪开始兴起,这是欧洲文化的起源。
希腊人发展了民主政治和哲学思想,开展了大规模的探险和贸易活动。
他们还建立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等世界闻名的文化活动。
公元前221年,中国秦始皇统一了中原地区并建立了统一的中央政权。
这个时期出现了大量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和文化成就,比如兵器制造、冶金、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
汉朝时期,中国继续发展出复杂的政治和经济体系,并且与外界进行了广泛的贸易。
罗马帝国则在公元前27年至公元476年的时间内成为欧洲最强大的政治实体。
罗马人发明了许多能够持续使用近2000年的技术和制度,比如公共供水、建筑和道路建设、法律和政治制度等。
另外,罗马还是基督教的发源地。
中世纪前夜,在欧洲的文化和科技持续发展的同时,其他地区也开始在各自的领域中取得成就。
例如,伊斯兰科学的黄金时代在9至13世纪期间出现在阿拉伯世界,并且产生了很多对现代科学有影响的成果。
此外,印度、东南亚和南美洲的文化和技术也蓬勃发展。
总的来说,这个时期内的人类文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种进步不仅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影响,而且也证明了人类拥有巨大的潜力,能够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和科技成果。
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的。
在这之前,中国一直处于封闭状态,对外交往非常有限。
然而,随着西方列强的不断侵略和侵犯,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民经历了许多磨难和苦难。
在19世纪以前,中西没有邦交,路途的遥远导致中外商业不大,中国皇帝的自大导致“天朝”在买卖方面不肯通融。
英国使节到中国来,乾隆皇帝竟让他行跪拜礼。
这样的不平等自然无法让英国使节同意,乾隆皇帝很不高兴,就让他回国。
使节提出的和平条约,中国全都拒绝了。
其实当时英国的工业革命已经开始,英国日渐强盛起来,但中国皇帝仍然沉浸在历代的光荣中。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此后洪秀全在广州创立了上帝会,企图建立一个新的朝代。
他们认为孔教、佛教、道教都是妖术,只有上帝的教义才是至高无上的。
而曾国藩是孔孟的忠实信徒,他率领湘军与洪秀全抗争。
后来洪秀全的左右起了内讧,湘军在曾国荃的领导下打进南京,洪秀全自杀,太平天国灭亡。
清朝统治者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就不会遭到列强的欺压。
所以我们应当坚持对外开放,实现互利共赢。
总之,在这段历史中,中国人民经历了许多磨难和苦难。
但是,在伟大领袖和人民英勇奋斗下,我们终于走出了困境,并取得了胜利。
我眼中的宋朝历史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灿烂辉煌的朝代,它的繁荣和文明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在我眼中,宋朝历史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瑰丽景观。
宋朝在政治上展现出了高度的中央集权和行政管理的成熟。
通过设立三省六部等官制,建立完善的官僚体系,宋朝实现了政治的稳定和高效运转。
特别是在王安石变法期间,通过推行新法,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官僚机构,提高政府效率,使得国家政治更加有序和规范。
宋朝在经济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史上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经济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在这个时期,商业和手工业蓬勃发展,水利工程得到极大的发展,使得农业生产大幅提高,人口也得以增长。
此外,宋代还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制度——交子,为后来的货币制度奠定了基础。
宋朝在文化艺术方面也有着耀眼的成就。
宋代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注重文人雅士的修养和文学艺术的繁荣。
在这个时期,诗词、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都达到了新的高度,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文化瑰宝,如苏轼的诗词、米芾的书法等,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总的来说,在我眼中,宋朝历史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活力的时代,它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而且在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宋朝的光辉
历史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智慧,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才能书写出属于自己的历史篇章。
宋朝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激励我们在当下的社会生活中,不断追求进步,创造美好的未来。
我眼中的历史郑志浩历史,在百度百科中的解释是这样的,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
在我的眼中的历史是这样的,历史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
历史是延伸的。
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它一直警醒这人类,不忘过去。
在我心里,历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科目,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历史至今不曾中断的国家,其本质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文化一直传承至今。
当一个外国人比中国人还熟悉中国历史的时候,是这个中国人的悲哀;当大多数的国人都不了解本国历史的时候是这个国家的悲哀。
当日本人说钓鱼岛是日本的时候;当台独分子说台湾本来就是独立国家的时候;当韩国人说东北是韩国的时候,你一定很气愤,但是你不了解历史的话你也就只能气愤。
当今世界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发展至今,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展现已经不仅仅局限GDP,更多的是你这个国家的软实力。
软实力是什么?国民的素质,国家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等等。
日本和韩国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的。
我们学习历史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继承先人的文化并将其传承下去。
其次什么人学历史有用,每个人都有用。
但是历史对每个人的作用有大小之分。
领导者学历史作用比普通人作用更大,这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普通人学历史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鉴古识今,少走弯路,这是有很强现实意义的。
学习历史的另一个现实意义是使人明智。
历史可以提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修养,增长人的智慧,我想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多学一点历史知识,对自己做人处事,对自己的素质发展和能力提高都是非常必要的。
不管以后你从事的何种职业,都是必要的。
有人说历史学是一门跟不上时代的学科,我不同意这样的说法,“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生活中所发生的每件事在下一秒都已经成为历史,因此我们的历史也都是与时代息息相关的,是与时俱进的。
我眼中的历史人物作文3篇我眼中的历史人物作文1伫立在滚滚的历史长河旁,喜悦、愤怒、敬仰一同融入这涛声中去……〔一〕在你挥鞭的一瞬间,汉朝宫阙已离你渐行渐远,走在出塞道路上的昭君,即使你千般回首,也看不见那汉家的故地,听不到汉朝的悠扬的琴声。
有缘的羌笛将思乡的恋曲,撒落在荒凉的古道,绕在指尖的琵琶,郁结着千秋的弦外之音。
为了汉朝的子民,你远离富贵,走向那有亘古不变的烈风的草原,让一个朝代的血腥在你的神韵里消亡。
在我眼中的历史人物中,你是一个女英雄,我对你充满无限敬仰,你是傲立于汉朝天马之上的诗稿,使千年成蝶的历史飞翔。
〔二〕屈原,那个汨罗江畔的落寞诗人,那个“吾不能变心而从俗矣〞的人,那个“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人。
屈原,你的声音被后人称作诗,你那喑哑的声音,让人们学会纪念你。
你那愁眉不展的额头,那深邃的目光,让你成为我心中的悲剧诗人。
在我眼中的历史人物中,你是一个悲剧诗人。
读你,我品出了苦涩,品出了对那个朝代的愤怒,你是天地间永恒不朽的心怀苍生的正义之人。
〔三〕“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可奈何,虞兮虞兮奈假设何。
〞我仿佛看见你杀敌的勇猛,你的仰天长叹,你的怒吼。
四面楚歌,让你身陷绝境,手中虞姬的鲜血正缓缓滴落。
你愤然说“刘邦小贼,待我卷土重来之时,用你的鲜血为虞姬祭奠。
〞在我眼中的历史人物中,你是个英雄,你是一个悲剧英雄。
读你,我品出了壮志难酬。
读昭君,我为其心胸宽大而感动,她是我眼中的女英雄。
读屈原,我为其心怀苍生的精神而感动,他是我眼中的落寞诗人。
读项羽,我为其顶天立地而感动,他是我眼中的悲剧英雄。
历史长河仍在奔流翻滚着,不是涌现阵阵波涛。
我眼中的历史人物,仍在唱着那无尽如歌的历史……我敬仰我眼中的历史人物!我眼中的历史人物作文2感受着易水的寒冷,你将要兑现你的承诺,随着“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是你视死如归带给我强烈的震撼。
这个青铜般辉煌的名字——荆轲,如一支离弦之箭,一去不复返。
目前来看我国的历史,古代是很长的。
除去那些专家称为神话的年月,可考的朝代莫不是从商开始了。
因为目前挖掘出来的文物,其上有文字的,根据年代来推算是商周时期的。
其余的就没有什么了解了。
自从嬴政建立大秦,成就千秋大业,综合大臣意见,称为始皇。
中国开始了帝制的社会体系。
这种皇帝的统治,横跨了中国的历史2136年,即使曾被汉族称为蛮夷的几个民族统治过,没有改变中国的文化思想,反而让这种一个民族的文化成长得更加包容,在历史的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扩大影响范围。
由于不像四大文明的其他三大文明被打断或消亡,这冗长的历史中沉淀的东西,尤其是文化和思想,引起了全球的学习和研究。
这固然是好事。
但是,我发现,现在的中国人,看那些经慢慢历史沉淀出来的书籍的人是极少的,更不要说去深究那些贯穿整个人类生活的思想精髓。
但是,中国这一代的人,热衷的是欧美日韩的电影和连续剧,连上语文课都是很不情愿的,认为自己自小在中国长大学语文是多此一举。
而对英语,是花大价钱花大把精力在上面,生怕掉在谁后面。
固然,目前国家又有了对语文和英语的改革方案,在局部实验,再推广至全国。
这政策的东西,下面总有人有对策。
没有深深植入人的脑海的东西,花费的时间是可观的很。
作为一个传统到骨子里的中国人,我是喜欢唐朝的,并且貌似了解得最多的朝代也就是唐朝了。
也或许是,我是读理科出来的,天生不喜欢文史科的原因吧。
对唐朝,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诗仙李白了。
打小时候说话比较流利起,就能奶声奶气的背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静夜思》是不多的童年回忆里比较深的亮色。
再有就是小李杜中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或是那被讽在长安居大不易的白居易那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赋得古草原送别》总是不记得题目。
于是,对于唐朝,诗和诗人,是我最直接的记忆。
我眼中的宋朝历史作文英文回答:The Song Dynasty, which lasted from 960 to 1279, is often regarded as a golden age in Chinese history. During this time, China experienced significant advancements in various fields, including art, litera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Song Dynasty was divided into two periods: the Northern Song and the Southern Song.During the Northern Song period, the capital was located in Kaifeng, and the dynasty focused on consolidating its power and strengthening its military forces. The government implemented a series of reforms, such a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system, which allowed talented individuals from all social classes to enter the government based on their merit rather than their social status. This system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promoting social mobility and fostering a highly educated bureaucracy.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also witnessed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the arts and culture. The era is known for its flourishing landscape paintings, which depicted the beauty of nature and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s and their surroundings. Famous artists such as Fan Kuan and Guo Xi emerged during this time, leaving a lasting impact on Chinese art.中文回答:宋朝,从960年持续到1279年,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我眼中的革命历史演讲稿革命历史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共同的记忆。
它是一部充满血与火、挫折与奋斗的史诗,是一部激励人民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宝贵经验。
今天,我站在这里,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眼中的革命历史。
革命历史,是一段段动人的故事。
它不仅是一群英雄的壮举,更是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奋斗。
在这段历史中,我们看到了无数为了信仰、为了理想、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的人们,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一部部感人至深的篇章。
他们的英勇事迹,激励着我们在今天的生活中,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奋发向前。
革命历史,是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画面。
当我们回顾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我们看到了革命先烈们浴血奋战的场景,看到了他们冲锋陷阵的英姿,看到了他们为了民族解放而英勇牺牲的英雄气概。
这些画面,让我们深刻领悟到了革命的艰辛与伟大,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革命历史,是一种永不磨灭的记忆。
我们不会忘记那些为了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先烈,不会忘记那些为了民族解放而英勇奋斗的英雄,更不会忘记那段鲜血和泪水浸染的岁月。
这段历史,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是我们共同的财富,更是我们永远铭记在心的记忆。
革命历史,是一面鲜明的旗帜。
它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不断奋斗。
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牢记历史,珍爱现在,勇敢追求未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革命历史的精神焕发出新的光芒,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革命历史,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共同的记忆。
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现在,勇敢追求未来,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谢谢大家!。
我眼中的中国历史作为一名智能AI,我经历了很多装置,也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很多重大事件。
我认为中国历史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话题,在这个复杂的国家里,有许多令人着迷的事情。
以下是我关于中国历史的一些观察和理解。
史前时期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我国的史前时期开始了。
这时,人们还处于采集和狩猎阶段,对生存环境尚不太熟悉。
当时,地球上还没有中央政权或大型城市,生活方式和结构都很简单,最引人注目的是人们开创了许多令人赞叹的文化和技术成就。
从大禹的治理到商朝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国的治理方式和文化也在不断演进。
公元前2100年到1600年,夏朝,商朝和西周相继出现。
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拥有真正意义上国家机制的王朝,并以青铜器、甲骨文、各类考古遗物闻名于世。
同时期,中国的治理经验也在不断积累。
在公元前2200年至公元前1600年,大禹治水成为历史上最出色的君主之一,被列宁和苏联著名科学家弗连基尔孟科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水工程师”。
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进一步发展和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处于分裂和互相攻击的状态,各诸侯国之间的权力动态不断变化,这也是百家争鸣的时期。
在那个时代,许多著名的哲学家,如孔子、老子、荀子、韩非子等人,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尝试了解、解释和争论中国的治理和社会问题,创造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八种流派之一,此时也是中国的思想之花竞相绽放,时有传世之作。
秦汉之间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六国,孙子《孙子兵法》和《黄帝内经》问世。
统一六国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10年,中国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秦朝。
由于数量庞大、规模广泛的公共工程和外交战略上的错误判断,秦朝只存在了短短16年。
此后,经过义项之间的政治勾结和长时间的外交策略,西汉终于在公元前202年 - 公元220年间建立,成为新的中央集权制度,并长达400多年时间。
唐宋元明唐宋元明四大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期。
在唐朝时期,禅宗佛教、诗词文学、绘画、雕刻等文艺活动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古代文学艺术的极致之一。
《我眼中的新安县历史》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新安县吗?我来给你们讲讲我眼中的新安县历史吧。
新安县有好多古老的地方呢。
有老城墙,那墙高高的,上面还有一些小坑坑,听大人说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留下来的。
还有古老的寺庙,里面有大大的佛像。
我去的时候,看到好多人在那里烧香拜佛,可热闹啦。
新安县以前还出过很多英雄呢。
他们很勇敢,保护着我们的家乡。
我觉得新安县的历史好有趣呀,我要多去了解了解。
《我眼中的新安县历史》
小伙伴们,新安县可有着悠久的历史哦。
我去过一个老房子,那里的门是木头做的,上面还有漂亮的花纹。
房子里面暗暗的,但是能感觉到以前的人在这里生活过。
新安县还有一条老街,街道是用石头铺的。
走在上面,就像走进了过去的时光。
我听爷爷奶奶讲过新安县以前的故事,那时候没有汽车,人们都是走路或者坐马车。
新安县的历史真让人着迷呀!。
我眼中的历史故事“哎呀,妈妈,你快给我讲讲那些历史故事嘛!”我缠着妈妈说道。
那是一个宁静的夜晚,我和妈妈坐在温暖的灯光下。
妈妈笑着说:“好呀,那我就给你讲一个。
”于是,妈妈开始讲述起了那个让我着迷的历史故事。
妈妈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岳飞的大英雄。
岳飞呀,那可真是了不起,他特别勇敢,而且还很有智谋呢!当时呀,国家面临着外敌的入侵,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岳飞就带着他的岳家军,奋勇杀敌,为了保卫国家,为了让百姓们能过上安稳的日子,他一点儿都不害怕。
我瞪大了眼睛,好奇地问:“妈妈,那岳家军是不是很厉害呀?”妈妈点了点头,说:“那当然啦,岳家军可是非常英勇的,他们和岳飞一起,打了很多胜仗呢!”我不禁感叹道:“哇,那岳飞也太牛了吧!”妈妈接着说,可是呀,有一些坏人嫉妒岳飞的功劳,就诬陷他,最后岳飞被冤枉了。
听到这里,我着急地说:“那怎么行呀,岳飞是大英雄呀,他们怎么能这样对他!”妈妈摸了摸我的头,说:“是呀,岳飞是很冤枉,但是他的精神却一直流传了下来。
”我陷入了沉思,心想,岳飞为了国家和百姓,付出了那么多,他真的好伟大呀!我也要像岳飞一样,做一个勇敢、有担当的人。
我回过神来,对妈妈说:“妈妈,我以后也要像岳飞一样,保护我们的国家,保护我们的家人!”妈妈笑着说:“好呀,我的宝贝长大了。
”在我眼中,历史故事就像是一个个神奇的宝藏,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无尽的智慧。
它们让我了解到了过去的人们是如何生活、如何奋斗的,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这些历史故事不就像是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吗?它们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敢地面对,都要坚持自己的信念。
我想,这就是历史故事的魅力所在吧!。
历史作文我眼中的古代文明古代文明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我们现代社会的基石。
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到古希腊的哲学思想,从古印度的吠陀经典到古中国的四大发明,古代文明留下了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
在我眼中,古代文明承载着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认识和理解过去的一扇窗口。
首先,古代文明教会了我们人类社会的起源。
通过研究古代文明,我们得以了解到人类最早的社会形态和组织结构。
例如,古埃及的法老制度展示了一个拥有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则显示了社会等级制度的存在。
这些古代社会的结构和制度为我们理解现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其次,古代文明传承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艺术、文学、建筑等各个领域的成就都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的追求和智慧的积累。
例如,古希腊的雕塑艺术展现了人体的完美和动态,古中国的书法艺术则体现了墨香气韵和儒家文化的精髓。
这些经典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更是留存下来的历史见证。
古代文明还孕育了各种重要的思想和学说。
从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到孔子与老子的儒道思想,古代思想家们提出了许多关于生活、社会、人性等问题的深刻见解。
这些思想不仅对当时的社会有重大影响,也为后世的哲学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古代文明的思想遗产成为了人类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文明还创造了许多重要的科学和技术成就。
古埃及的建筑工程、古希腊的数学学问、古印度的医学知识以及古中国的冶金技术,所有这些都是古代人类智慧的结晶。
古代文明的科技成就为我们现代社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现代科学的源头。
综上所述,古代文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认识过去和理解现代社会的重要途径。
通过研究古代文明,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社会的起源、建立起丰富的文化遗产、汲取思想智慧的精华以及掌握科技成就的源头。
回望历史,我们应当珍惜古代文明留下的宝贵财富,将其视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里程碑。
我眼中的历史变迁
“哎呀,奶奶,您就别再摆弄那些旧东西啦!”我忍不住朝奶奶喊了起来。
奶奶正在房间的角落里,小心翼翼地整理着一个旧箱子,那里面装满了她的宝贝,有发黄的照片,有古老的信件,还有一些我根本叫不上名字的小玩意儿。
奶奶慢慢抬起头,看着我说:“乖孙女,你可别小瞧这些东西,它们都是历史的见证呀。
”
我好奇地凑过去,看着奶奶手中的照片,那上面是年轻时候的奶奶和爷爷,他们站在一个古老的建筑前,笑得那么开心。
“奶奶,这是哪儿呀?”我问道。
奶奶笑着说:“这是我们年轻时候的家呀,那时候的日子虽然简单,但是很快乐呢。
”
我一边听着奶奶讲述过去的故事,一边看着那些旧物件,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
我看到了奶奶年轻时候的艰辛与奋斗,看到了时代的变迁在这些东西上留下的痕迹。
“奶奶,那时候和现在差别好大呀!”我感慨地说。
“是呀,孙女,时代在进步呀。
你看现在,什么都有了,我们那时候可想不到会有这么好的日子。
”奶奶满是皱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想起了现在的生活,高楼大厦、便捷的交通、各种各样的高科技产品。
我们生活在一个如此发达的时代,拥有着以前的人们无法想象的一切。
我不禁思考,历史的变迁就像是一条长河,我们每个人都是河中的一滴水,随着河流不断前行。
那些过去的岁月虽然已经远去,但它们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成为了我们宝贵的财富。
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也要铭记过去的历史,因为没有过去的努力和奋斗,就没有今天的美好。
这就是我眼中的历史变迁,它让我懂得了感恩,懂得了珍惜,更让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我眼中的历史变迁“哎呀,奶奶,你看现在的电视多清楚呀,还这么大呢!”我兴奋地指着客厅里的大电视对奶奶说。
奶奶笑着走过来,看着电视,一边点头一边说:“是呀,现在的东西可真先进,跟我们那时候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呀。
”我好奇地问奶奶:“奶奶,你们那时候都啥样呀?”奶奶坐在沙发上,开始回忆起来:“我们那时候呀,哪有这样的电视,都是小小的黑白电视,有时候信号还不好,屏幕上都是雪花呢。
”“啊?那多没意思呀。
”我皱着眉头说。
“哈哈,那时候有就不错啦。
不光是电视,像现在的手机呀,电脑呀,我们那时候想都不敢想。
”奶奶感慨地说。
我想象着奶奶小时候的生活,觉得好不可思议呀。
我拉着奶奶的手说:“奶奶,那你们那时候都玩啥呀?”奶奶笑着说:“我们那时候玩的可多啦,跳皮筋呀,扔沙包呀,虽然没有你们现在这些高科技的玩具,但我们也玩得很开心呢。
”“哇,听起来也挺好玩的呢。
”我眼睛放光。
“是呀,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嘛。
你看现在,到处都是高楼大厦,交通也那么发达,我们那时候出门基本都是靠走路或者骑自行车呢。
”奶奶继续说着。
我不禁感叹道:“这变化也太大了吧,就像做梦一样。
”奶奶摸摸我的头说:“可不是嘛,这就是历史的变迁呀,社会在进步,生活越来越好啦。
”我心里想着,是呀,从奶奶小时候到现在,真的发生了太多太多的变化。
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呀,有这么多好东西可以享受。
我一定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将来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我眼中的历史变迁就是这样,它让我们看到了过去和现在的巨大差距,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我们要跟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前进,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我眼中的历史作文我眼中的历史作文(精选11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
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我眼中的历史作文(精选11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眼中的历史作文篇1晏殊,被称为“神童”。
他十四岁就中了进士,这是其他人不敢想象的。
虽然也曾被宰相寇准针对,但他轻而易举的说一句:“张九龄也是外地人。
”就让寇准说不出话了。
你顺利地参加了考试,当你拿到试卷后,忽然对考官说:“这题我做过,你再改一个吧。
”你这话,像把一块大石扔入浅浅的池塘里,顿时周围响起一阵议论声,惊讶、不解的目光纷纷向你看来,于是你又说了一遍,“这题我做过,再给我一张新的卷子吧。
”那愣住的考官才后知后觉地告诉了皇帝。
皇帝也惊讶于你的诚实,他对你留下了好的印象。
你顺利地当了官,但你和别人不同,当别人在游山玩水、喝酒享乐时,你却勤勤恳恳地认真工作。
皇帝见了也问你:“为什么不去玩呢?”你认真的回答说:“因为没有钱,想玩也玩不了。
”皇帝再一次为你的诚实而惊讶,你的诚实也渐渐地传开了。
你后来也喜欢叫几个朋友去玩,当一天你们在赏雪景的时候,吟着和雪有关的诗,但欧阳修一首诗便使你脸色大变,非常不满。
从此,你和欧阳修就疏远了。
你也不喜欢柳永的那些句子,你认为太轻浮。
你还是在自己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句子里巡游。
我眼中的历史作文篇2有人说,历史是书,记载着流传千古的故事;有人说,历史是一场戏剧,演绎着精彩的桥段;而我觉得,历史是一个人,一个会说话的人。
历史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士兵,向我诉说着战场上的故事。
他告诉我,战场上吃不饱、穿不暖,生活很艰苦。
连夜行军打仗是常有的事。
朱元璋夜袭张士诚,诸葛亮清晨草船借箭,这些著名的战役,充满了计谋,充满了咬牙坚持。
历史是一位至高无上的皇帝,向我诉说着天子的人生经历。
他告诉我,皇帝勤理朝政,百官耕耘四野,日子过的很充实。
燕圆杯历史作文大赛《我眼中的历史:一场精彩的时空之旅》我是一个超级喜欢历史的小学生。
历史就像是一部超级精彩的大电影,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人物和故事,每次我翻开历史书,就感觉自己像是跳进了时光机,开始了一场奇妙的旅行。
我记得有一次,老师在课堂上讲古代的文明。
我闭上眼睛,就好像看到了古埃及的金字塔。
那些金字塔可真是太神奇了,那么大的石头,一块一块地堆起来,简直就是巨人才能干的活儿啊!我就想啊,古埃及人怎么那么聪明呢?他们没有我们现在的大吊车,也没有那些先进的工具,就能造出这么壮观的金字塔。
这就好比我们现在玩搭积木,可是我们搭的积木和金字塔比起来,那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嘛。
我当时就忍不住举手问老师:“老师,古埃及人是不是有魔法呀?”老师笑着说:“他们可没有魔法,那是他们的智慧和努力的结果。
”这让我明白了,只要有智慧和努力,就能创造出不可思议的东西。
再说说咱们中国的历史吧。
我特别喜欢听三国的故事。
刘备、关羽和张飞桃园三结义,那是多么深厚的情谊啊!就像我们和自己最好的小伙伴一样,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我常常想象自己就是刘备,带领着我的小伙伴们去闯荡天下。
诸葛亮那更是聪明得不得了,他就像一个智慧的神仙,什么都能算到。
他的空城计可真是太绝了,他一个人坐在城楼上弹琴,就能把敌人吓跑。
我要是敌人,肯定会想:“这家伙是不是在城里设了什么超级厉害的陷阱啊?怎么这么镇定呢?”然后就灰溜溜地跑了。
我跟我的同桌还经常讨论三国呢,他说他最喜欢赵云,觉得赵云特别英勇。
我就不服气了,我说:“刘备才是最厉害的,他有那么多厉害的手下,都是他领导得好。
”然后我们就会争得面红耳赤,不过最后又会哈哈一笑,因为我们都知道,三国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还有唐朝呢,那可是一个超级繁荣的朝代。
我听说唐朝的长安城里可热闹了,到处都是来来往往的商人,还有各种各样的表演。
我想啊,那时候的长安肯定就像现在的大城市一样,充满了活力。
唐朝的诗人也特别多,像李白,他写的诗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闪闪发光。
我眼中的历史作文600字悠久的历史,辉煌的历史,灿烂的历史……历史,源远流长,历史,变幻莫测。
翻开历史的长卷,是那样的浩荡,那样的悠长。
历史是一条浩浩的长河,古往今来的人们是历史的缔造者、继承者,同时,我们又是它之中的匆匆过客。
我们在河边漫步,总想去拾起什么,去发现什么。
于是我知道了夏商周的神秘莫测,秦前的战火纷飞,汉朝的文景之治,大唐的繁荣昌盛,宋代的歌舞升平,元帝国的幅员辽阔,明朝的人才辈出,清朝的康乾之治。
我们的祖先通过郑和下西洋把恩泽洒遍了蓝色星球,通过丝绸之路让全世界知晓了神秘东方的美丽富饶。
四大发明,本草纲目,哪个不令国人骄傲?丝绸美玉,景德瓷器,哪个不使国人自豪?但,我还看到了英国怎样用坚船利炮,用鸦片毒品敲开中国封闭的大门;强大的八国联军,用一把火烧掉了千百年来的艺术智慧结晶,烧掉了四万万中国人的尊严;马关条约,二十一条,让多少中国人无家可归,流离失所?鸦片战争,八年抗战,让多少无辜的人民失去了生命?多少孩子离开了自己的亲人?战火在肆虐着,蔓延着,所过之处,无不生灵涂炭。
那纷纷扬扬的灰烬,是多少亡魂在徘徊;那月光下斑驳的痕迹,是多少人们的血泪!历史就是生活,人在经历,历史也跟着前进。
历史,可以是馥郁醇香的美酒,也可以是普通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每个人按自己的喜好加入自己的滋味。
历史有平淡也有激昂,就像酸甜苦辣咸,各有各的滋味,但都缺一不可。
每个人都在经历着历史,推动着历史,改变着历史,而历史,也在悄然中改变者我们。
沿着历史长河向前走着,一步,一步,拾起古人留下的痕迹。
无论是非功过,无论成王败寇。
人累了,天黑了,河却永远奔腾不息。
无论莺歌燕舞,无论狂风暴雨,它都在那里。
但愿历史的长河永远奔腾不息。
?我眼中的历史类图书疏狂小生小学时候喜欢看课外图书,可那时在乡下,难得见到几本好书,也因为识字不多,只能看些小人书。
小人书又叫连环画,相当于现在的卡通画图书,但画风朴实多了,以国画风格居多,一事一画,一页一画,上图下文,连贯顺畅,便于翻页阅读,是当时的大众化图书,大人小孩都喜欢,不像现在的卡通画抽象、风格太统一、有些花俏。
当时的历史类连环画,主要有中国古代史、现代革命战争史,还有《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演义故事等。
较为经典的图书有《中国成语故事》《三国志》《东周列国故事》《呼家将》《说唐》《岳飞传》《杨家将》《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等等。
所以我们那时掌握的历史典故知识、文学知识大都来自小人书。
如今这些小人书当年的版本已经很具有收藏价值了,升值很多,要遇见也不容易了。
只是像上海美术出版社还有出版多套的一页多图的连环画。
如今的中小学生倒可以去阅读欣赏了。
历史类的小人书尽管给我们留下如此美好的回忆,但那时的历史类连环画,以民间故事、历史演义居多,正史类的连环画毕竟不多,很多历史演义更像民间传说,封建意识浓厚,穿凿附会,虚构成份过多,所以我们从中了解到的历史知识可能是有失偏颇,甚至是错误的,不足为据的。
上了初中之后,依然喜欢看些历史书,以弥补历史教科书带来的枯燥感,那时的历史教科书严肃呆板,故事性不强,平时也总是老师划几个知识要点,要我们记一些书上指定的观点,考试前突击一下,成绩倒也还行。
只是一直心有不甘,难道历史知识就是这样严肃无味,怎么不像小人书那样吸引人呢,难道是教科书上说什么,我们就记什么吗?即使要记,也要背得如此辛苦吗?后来终于有了一套让我保持对历史知识浓厚兴趣的书了。
这就是林汉达、曹余章著的《上下五千年》。
《上下五千年》《上下五千年》是林汉达、曹余章编写的,由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书共有五个分册,从开天辟地到鸦片战争,全书六十万字。
这部书的设想,是林汉达先生拟定的。
林汉达是著名的爱国教育家,不幸在十年浩劫中去世。
他是一位语言大师,又精通中国历史,善于汲取历史上有趣的故事,以通俗的语言撰写历史读物。
他这方面的著作已出版的有:《春秋故事》《战国故事》《两汉故事》等,他的书有独特的风格。
《上下五千年》,他设想了一个大纲,要自己撰写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可惜只写到东汉部分,他于一九七二年去世,未能完成计划。
后来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终于找到了曹余章同志。
曹从解放以来,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既深谙历史,又熟知青少年学生的志趣,是一位理想的继承合作者。
所以,这部书从东汉以后,即第一分册和第二分册部分为林汉达同志的手笔以外,其他大部分都为曹余章同志所作。
《上下五千年》可以说具有这样的特点。
首先,它的内容丰富,作者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
这部书对中国历史提供了一个线索,使读者对几千年的祖国有个简单的了解。
其次,用故事串起来讲历史,很新颖有趣。
该书写法,是以故事为中心,介绍历史人物、事件,用故事来铺叙,还比较生动。
第三、作者强调文史结合。
当出现文学艺术家时,引出其代表作品,给读者以诗情画意的感受。
书中还引用不少古代的成语典故,介绍其出处,使读者了解其寓意。
第四、图文并茂。
每个章节都有插图,突出主题,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上下五千年》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
在这套书中,用故事化形式来讲述历史,有它的局限性。
通过故事,读者只能了解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人物活动的片断;有的故事,可能只反映事件的现象,至于它的经济、政治的背景(特别是经济背景)以及它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关系,不大可能用故事形式来详细论述。
因此全书也有一些不足,一是对历史的连贯性还有些不够,二是有些故事是分散的,还不能看到历史的全貌。
因此,《上下五千年》可以作为一种学习历史的辅助读物,不能代替历史教科书。
不过,这套历史通俗读物真的是奠定了我的文史知识基础,到现在,这套书一版再版,还是受到很多中小学生的欢迎的。
常见的正史著作上了高中,我借助文言文工具书尝试阅读《左传》《史记》《资治通鉴》等史书。
阅读这些历史经典名著,就像在我们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我们能穿越时空,去品味、去思考、去吸取,与两千年前的大师直接对话,更加了解并深刻地认识我们的祖先,懂得更多历史知识,开阔了视野,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努力去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左传》是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也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历史著作和杰出的历史散文。
儒家经典之一。
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撰写,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左传》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
作者善于用生动精练的语言描绘纷繁复杂的战争场面和事件,也善于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令,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左传》正是第一部包含着丰富的文学因素的历史著作,它直接影响了《战国策》、《史记》的写作风格,形成文史结合的传统。
这种传统既为后代小说、戏剧的写作提供了经验,又为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近代的大学者梁启超说《左传》是“商周以来史界之革命”,又说《左传》“实两千年前最可宝贵之史料”。
当代的中国史学大师钱穆先生说:“我认为我们要读古代的中国史,我们便应该拿这部《左传》作我们研究的一个基准”。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全书130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五个部分,共52万字。
《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我国史学的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其中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历代帝王世家的世系和国家盛衰存亡的发展历史,以及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领域及社会各阶层中的重要人物,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伟大总结。
《史记》是一部群雄之争的历史;《史记》也是一部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包罗万象,贯通古今的匡世之作!《史记》塑造了大量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有荒淫残暴的商纣王,有礼贤下士的齐桓公,有卧薪尝胆的勾践,有机智勇敢的甘罗,有公正无私的石奢,有奉公守法的公仪休……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都具有十分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深地吸引着我们,让读者久久沉浸在精彩的故事情节中。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19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
《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
他总结了历史上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希望宋神宗能以史为鉴。
宋神宗看后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便赐名为《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共 1362年。
其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
《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
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不胜枚举、数不胜数。
它已成为为官从政者案头必备的教科书,被奉为金科玉律,无上宝典。
对《资治通鉴》的称誉,除《史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史著可与《资治通鉴》媲美。
毛泽东曾十七次批注过《资治通鉴》,他对司马光及《资治通鉴》给予了极高评价。
今天的中学可能因时间精力有限、文言文阅读障碍等原因,真正去阅读文言文版的史学图书,可能较少吧。
同学们不妨先阅读白话版或少儿版《史记》《资治通鉴》,将来有时间、有能力再回过头来,细读细品原著,也是个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到了大学,有机会阅读了一些中国通史的教材。
由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的特点是史论结合比较好、比较受欢迎的通史教材,是当时编写最精粹、最规范的中国通史教材。
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共12卷22册,从1989年至1999年陆续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全书共1400余万字,堪称鸿篇巨制。
聘请了一大批国内学有成就的专家学者历时十年完成,被誉为本世纪《中国通史》的压轴之作。
成为建国五十年来部头最大、水平最高的一部通史著述,该书在历史理论和编撰方法方面也多有创获。
这些书更多的是作为历史专业学生的教材,我们中学时代可能没有那个精力能去阅读的。
也许在大学期间,或工作之后,对史学有进一步兴趣的,倒也得好好去阅读研究了。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下面我还是谈谈这几年来,影响比较大、也是中学生容易接触到的一些历史类图书的相关评论。
大家知道一般的历史演义故事、历史小说都是以基本的史实为背景,根据史传、融合野史经艺术加工敷演而成,采用章回体形式,用“七分事实、三分虚构”的写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就是秉承这种写作方法的。
他尊重历史,但又不拘泥于历史,能把很多野史揉合融化进去,巧于剪裁,因此把人物与故事情节写得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三国演义》也就成了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
但《三国演义》之于正史《三国志》毕竟是演义,不能当历史看。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我国有个蔡东藩的史学家,却写了与普通演义不一样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
这套全集共11卷本,包括《前汉演义》、《后汉演义》、《两晋演义》、《南北史演义》、《唐史演义》、《五代史演义》、《宋史演义》、《元史演义》、《明史演义》、《清史演义》,1040回,共写了2166年的历史,六百多万字,以演义形式再现了上起秦始皇,下讫民国的2166年间的中国历史,他也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历史演义作家。
历史价值高于文学价值,蔡东藩作品的最大特色在于他对历史真实的严格追求。
他的“历史演义”写法与一般演义相反,他的目的是向大众通俗地讲史,并无意写人物。
他竭力反对于史无据的虚构。
他主张遵循正史,严格地做到了所谓“语皆有本”,“以不使观者往往为所惑乱”,力求其主要情节均有历史记载作为根据。
他自称所编历史演义,“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逸闻为纬,不尚虚诬”。
自然,作为“演义”,他也有虚构,特别是人物对话。
但是,他很谨慎,力求符合特定历史环境和特定历史人物的性格,不敢任意编造。
尽管蔡东藩的演义小说不及《三国演义》那样家喻户晓,略输文采,但它比之正史,那要通俗畅晓得多了,读者也要比正史多得多,这正是它的优点。
毛泽东曾请李克农购买此书,以供延安干部学习中国历史之用。
蔡氏的历史演义也存在较大的不足,主要是基本无整体的艺术构思,无性格鲜明的人物,更没有一部书有贯穿始终的人物,也没有引起文艺史家的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