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运输管理实务(第三版_阎子刚)-第三章
- 格式:pps
- 大小:3.87 MB
- 文档页数:5
第一章习题答案基本训练1、单选(1)C (2)C (3) A (4)B2.判断(1)错(2)错(3)对(4)对(5)错(6)对3.多选(1)ABCDE (2)ABCD (3)CD (4)ABCD4.问答(1)如何理解运输的储存功能?答案要点:即将运输车辆临时作为储存设施。
在仓库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利用运输车辆储存是一种可行性的选择。
但本质上,利用车辆进行储存只是一种临时的、动态的储存设施。
它的使用还要结合装卸成本、储存能力、延长前置时间进行综合考虑。
因此,对物资的临时储存是一项比较特别的运输功能。
(2)运输价格与运输需求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案要点:运输价格是运输企业对特定货物或旅客所提供的运输劳务的价钱。
它是运输业借以计算和取得运输收入的根本依据。
运输价格在一定程度内能有效地调节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需求,即在总体运输能力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运输需求会因运输价格的变动而改变。
(3)发展绿色运输有何意义?答案要点:传统运输有很多弊端。
诸如:破坏了环境,大量占用土地资源,频发交通事故和产生大量不合理运输等。
绿色运输是绿色物流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指以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排放为特征的运输。
发展绿色运输是改善环境的关键;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改善环境的关键;有利于企业获取新的竞争优势;代表着21世纪物流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第二章练习答案■案例分析P55答案答:(要点)(1)运输方式不协调可产生如下不利结果:①运输衔接过程中的信息传递与处理能力较差,使得运输的及时性、迅速性受到制约。
②由于铁路、公路没能实现场站的有效衔接,必然会增加中转过程中的装卸、搬运量和次数,使得:A.装卸、搬运成本大增;B.装卸、搬运效率低,时间长;C.运输商品货损货差率大,影响安全性和准确性。
③对于托运人而言,不得不自己办理相关中转业务,由于不是专业人员,因此,在迅速、及时、经济、安全等方面效果较差。
(2)对运输方式的协调产生了什么作用?①在国家政策、法规方面提出促进联合运输的相关政策或要求,这让运输业整体运作更有法可依。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第三章运输管理知识目标1.掌握运输的概念、功能及在物流中的作用。
2.掌握物流运输五种基本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理解掌握物流运输合理化的含义。
4.明白运输合理化的影响因素。
5.了解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
6.掌握实现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
7.掌握物流运输线路类型及其特点。
能力目标1.学会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方法,正确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树立运输合理化意识,推行运输合理化措施。
3.学会物流运输线路常见类型的选择优化方法。
1.熟练掌握物流运输五种基本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2.了解几种新型运输方式的发展状况及其趋势。
3.对运输路线的选择与优化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第三章运输管理(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宝钢物流运输宝钢分公司运输部注重在细节管理中寻求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在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首先,宝钢分公司运输部汽车大队采用改变交接班模式的措施,节约用油。
宝钢分公司运输部汽车大队拥有200多辆汽车,承担着宝钢分公司原料和产成品的运输任务。
刚开始,有关制度规定,所有车辆下班必须进场,员工交接班在停车场进行。
由于一味追求交接班的集中,造成有些车辆在未完成任务时就急于往回赶,交接班后再回到原地继续作业,车辆、人员虽然实现了集中管理,却影响了作业效率。
针对这一现象,运输部汽车大队在对所有运行车辆的行驶线路、作业地点进行调查分析后,制定了车辆现场交接方案。
即一些员工由大队派专车沿路接送,进行现场交接班。
这项举措的推行,打破了大队延续了20多年的交接班模式,从而消除了以往车辆往返空驶现象,保证了生产服务24小时不间断,既提高了车辆的有效作业率,又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
新措施实施后,大队1/3的车辆实现现场交接。
在未增加车辆的情况下,使年运量提高了19%;全年节约汽油、柴油56万升,相当于运输部主力车型框架车2个月的耗油量。
其次,宝钢分公司运输部船队发明了马迹山港拖轮留岛防台风新技术。
黑龙江省贸易经济学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运输管理实务适用专业:物流与营销物流与营销教研室制运输管理实务教学大纲(适用于物流与营销专业)前言本课程属物流管理专业专业核心课程,以物流运输为载体,系统介绍、分析物流运输的理论和实际作业过程,以物流运输管理基础知识、不同物流运输方式的实操业务、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特殊货物运输、运输风险的分析与防范等内容为基础,让学生能在先进的物流运输管理理念指导下,合理、适时、有效的制定经济适用物流运输策略选择和实施,达到最优的物流运输效果。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运输管理基础知识第一节物流运输简述【了解】物流运输的特点【熟悉】物流运输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物流运输的概念第二节运输与物流【了解】运输的功能【熟悉】运输的发展阶段【掌握】运输与物流的关系第三节运输方式的选择【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熟悉】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掌握】运输方式选择的需考虑的因素第四节运输市场及运输合理化【了解】运输需求、运输供给和运输市场的特征【熟悉】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影响运输合理化的要素,可采取的合理化措施。
【掌握】运输需求、运输供给和运输市场的概念第五节运输成本及运价【了解】不同运输方式的成本特性,运输费率种类和定价的基本方法【熟悉】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掌握】运输成本的构成第二章公路货物运输实务第一节公路货运概述【了解】公路运载工具及货物【熟悉】公路运载工具及货物【掌握】公路运输的概念、功能,货运站场的分类第二节整车货物运输组织【了解】整车货物运输生产过程及货物装卸工作的组织【熟悉】整车货物运输生产过程及货物装卸工作的组织【掌握】整车货物运输的概念、整车货物运输的站务工作组织第三节零担货物运输组织【了解】公路零担货运的组织技能【熟悉】公路零担货运的组织技能【掌握】公路零担货物运输的概念、组织形式和组织程序第四节特殊货物运输组织【了解】危险货物、大件货物和鲜活易腐货物运输的组织方法【熟悉】危险货物、大件货物和鲜活易腐货物运输的组织方法【掌握】危险货物、大件货物和鲜活易腐货物运输的相关要求第五节公路运单【了解】公路运单的种类【熟悉】道路货物运单流转程序公路运单填写的注意事项【掌握】公路运输运单的使用流转程序第六节公路运费核算【了解】运费计算涉及的基本概念【熟悉】公路运输运费的计算步骤【掌握】运费计算公式第三章水路货物运输实务第一节水路运输概述【了解】水路运载工具及货物【熟悉】水路运载工具及货物的使用【掌握】水路运输的特点、基本条件第二节水路运输船舶的经营方式【了解】影响水上运输方式选择的因素【熟悉】租船运输的特点、种类、包运租船方式,熟悉租船业务流程【掌握】班轮运输的概念、特点、责任划分,熟悉班轮货运程序第三节水路货物运输组织【了解】内河货物运输的分类、管理要求等【熟悉】内河货物运输的分类、管理要求等【掌握】水路进出口货物运输流程第四节海运进出口单证【了解】各单证在进出口货物海洋运输各环节的应用流程【熟悉】各单证在进出口货物海洋运输各环节的应用流程【掌握】海运进出口单证的名称、作用、流程、主要内容等第五节水路货运运输费用【了解】不定期船费用或租金的计算方法【熟悉】不定期船费用或租金的构成项目【掌握】班轮运输费用的构成项目和计算方法。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第1章运输管理基础知识1.1 运输市场1.1.1 运输市场概述1.1.2 运输企业的市场研究1.1.3 运输企业的市场定位1.2 运输业1.2.1 运输业的发展阶段1.2.2 运输业的特点1.2.3 我国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2.4 运输业的分类1.3 运输与物流1.3.1 物流基础知识1.3.2 运输1.3.3 运输与物流工作其他环节的关系1.4 现代运输要素和运输合理化1.4.1 现代运输要素1.4.2 不合理运输1.4.3 运输合理化的概念1.4.4 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1.4.5 评价物流运输体系的要素思考与练习第2章物流运输方式2.1 公路运输2.1.1 概述2.1.2 公路运输的优缺点2.1.3 公路运输的适用范围2.1.4 公路运输的种类2.2 铁路运输2.2.1 概述2.2.2 铁路运输的优缺点2.2.3 铁路运输的适用范围2.2.4 铁路货物运输的种类2.3 水路运輸2.3.1 概述2.3.2 水路运输的优缺点2.3.3 水路运输的适用范围2.3.4 水路运输的种类2.4 航空运输2.4.1 概述2.4.2 航空运输的优缺点2.4.3 航空运输的适用范围2.4.4 航空货物运输的种类2.5 管道运输2.5.1 概述2.5.2 管道运输的优缺点2.5.3 管道运输的适用范围2.5.4 管道运输管理业务思考与练习第3章运输作业流程与运作3.1 运输作业流程实务3.1.1 物流运输业务运作3.1.2 运输业务运作的基本程序3.1.3 物流运输规划岗位的组织结构及岗位操作流程3.2 物流陆运业务管理实务3.2.1 物流陆运业务运作的基本程序3.2.2 物流陆运部分业务岗位的操作流程3.3 物流海运业务管理实务3.3.1 物流海运业务运作的基本程序3.3.2 物流海运业务岗位的操作流程……第4章多式联运第5章物流过程中的运输决策第6章运输成本与价格的管理第7章运输服务管理与创新第8章物流运输企业设备管理第9章国际物流第10章运输合同第11章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第12章运输法律法规参考文献。
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实务复习大纲第一章运输管理概述1.运输产业的特性1)运输是生产过程的继续2)运输业的产品是服务3)运输具有社会公共事业的特性2、物流运输的原则(及时、准确、经济、安全)1)运输与其他物流环节的关系2)运输与装卸的关系3)运输与包装的关系4)运输与存储的关系5)运输与配送的关系4、运输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的内容)(1)物流运输的对象:物流运输对象统称为货物,根据货物对运输、装卸和储存的环境和技术要求,货物可以分为成件物品、液态物品、散装物品、集装箱、危险物品、易腐物品、超长超重物品等大类。
(2)物流运输的参与者1)货主:是货物的所有者,包括委托人和收货人。
2)承运人:是运输活动的承担着,他们可能是运输企业或个体运输业者。
3)货运代理人:是根据客户的指示,并为客户的利益而揽取货物运输的人,其本人不是承运人。
4)运输经纪人:是替托运人、收货人和承运人协调运输安排的中间商,协调的内容包括装运装载、费率谈判、结账和跟踪管理等。
(3)运输手段1)运输工具2)运输线路3)运输站点及配套设施4)其他资源要素(还有信息、资金和时间等要素,运输管理就是有效的利用这些资源,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满足用户要求。
5、运输在物流中的地位1)物流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2)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用”3)运输是“第三利润泉”6.运输作为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表现在一下两个方面1)在生产过程中,运输是生产的直接组成部分,没有运输,生产内部的各环节就无法连接。
2)运输作为社会物资生产过程的继续,这一活动联结着生产与再生产,生产与消费的各个环节,联结着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联结着城乡,联结着不同国家和地区。
7.合理运输的标志1)运输成本2)运输速度3)运输一致性8.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形式1)返程或起程空驶2)对流运输3)迂回运输4)重复运输5)倒流运输6)过远运输7)运力选择不当8)托运方式选择不当9.影响运输合理化的要素10.运输合理化的措施(掌握要点就OK了)1)提高运输工*-/具的实载率2)减少运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3)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4)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以公代铁”的运输5)尽量发展直达运输6)配载运输7)“四就”直拨运输8)发展特殊运输技术和运输工具9)通过流通加工,使运输合理化第二章物流运输规划11.五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管道运输是利用管道输送气体、液体和粉状固体的一种运输方式。
《运输管理答案》第一章运输管理概述(一)单选1、A2、D3、D4、B5、D(二)多选1、B CDE2、A BC3、A BC4、A CDE5、A BCD(三)简答1、答:从技术性能上看,道路运输的优点有:(1)运输工具机动灵活。
(2)运载量的机动灵活。
(3)运输组织方式的机动灵活。
(4)运营时间机动。
从经济指标上看,道路运输的优点有:(1)项目投资小,经济效益髙。
(2)操作人员容易培训。
(3)包装简单,货损少。
(4)运费比较便宜。
道路运输的缺点是:(1)运输能力小。
(2)运输能耗高。
(3)运输成本高。
4)劳动生产率低。
(5)占地多。
道路运输的适用范围:(1)内陆地区近距离的独立运输:(2)补充和衔接其他运输方式。
2、答:汽车运输的货物,一般可按照它们的物理属性、装卸条件、运输条件、托运批量以及一定时期内的运输政策等进行分类。
(1)货物在运输、装卸、保管中无特殊要求的,为普通货物。
普通货物分为三等。
(2)货物在运输、装卸、保管中需采取特殊措施的,为特种货物。
特种货物分为四类。
(3)货物每立方米体积重量不足333千克的,为轻泡货物。
其体积按货物(有包装的按货物包装)外解最高、最长、最宽部位尺寸计算。
例如棉花。
3、答:(1)认貞•执行国家有关货物运输的政策、法规,执行各项货运规章制度或企业标准。
(2)定期检查运输合同、协议等的执行情况,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有关部门。
(3)随时研究和掌握货物流量、流向、流时的变化及其规律并及时传递反馈。
(4)组货过程必须贯穿“一切为了货主”的思想,做到“三勤J”:嘴勤.腿勤、联系勤;“四多”:多查、多问、多跑、多商量;“一主动”:主动为用户选择最佳路线,以优质服务, 争取和组织更多的货源。
4、答:道路货物运输合同是指道路货运承运人与托运人为了实现货物位移而达成的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1)道路货物运输合冋的承运人必须具有合法经营资格,持有经营公路货物运输的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