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植保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52.39 MB
- 文档页数:47
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植保“无人机”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应用探讨孔菊兰在水稻的水田作业中,由于自走式喷药机械的应用会碾压到秧苗而导致产量降低,人工手动喷雾与背负电动喷雾的施药方法呈现出效率低、工作量大、用水量大的缺点,并且还会对施药人员的人身安全形成不良影响。
因此,针对水稻的病虫害防治需要改变方式方法,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极力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其中植保无人机技术便是近年来在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中最常见的技术应用。
一、制定更具科技含量的植保方案植保无人机属于全新的科技产品,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已有大范围的投入应用,结合病虫害统防统治指标去展开全机械化生产,制定全过程植保方案,保证病虫害防治更具针对性与目的性,从而促使现代农业生产有了更加科学合理的依据,能够有效抑制水稻栽培中出现的各类病虫害。
比如,水稻全生长期使用大疆T20植保无人飞机开展施药,能够有效防控纹枯病、稻瘟病、纵卷叶螟等病虫害。
根据飞行器的容量及飞行速度,无人机均匀地喷洒防治,一般每亩用药液量为一亩地用水量2公斤左右。
无人飞行机尽量避免使用粉剂类农药,否则容易堵塞喷头且会影响喷洒系统的寿命。
无人机与自走式喷药机械从实际应用效果对比,每亩增产8~11kg,增幅高达8.7%。
二、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伴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水稻种植生产在插秧与收割两个环节中早已实现机械化,但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却依旧以人工为主,需要投入大量人力与消耗更多农药剂量,导致成本高、经济效益低,还会因为农药过施而带来环境污染问题。
而应用植保无人机能够在低空中用多喷头完成喷药作业,喷药幅度能达到4~7m,雾化粒径能达到130~250μm,同时能够保证农药喷洒的均匀度,最终用药量比人工施药节省将近1/4,并且有着更高效率与更少人工。
此外,在植保无人机的喷药过程中,机翼高速旋转产生的向下气流会进一步强化雾流对水稻的穿透性,有效降低了污染度,提高了现代农业生产水平。
种植天地ZHONGZHITIANDI编辑:商蓉(shangrong@)·绿色植保·稻田杂草绿色防控技术一、稻田除草原则稻田杂草防除技术以农业绿色发展为引领,以水稻田草害防除问题为导向,以水稻增产增收和农药减量控害为目标,提高水稻田草害绿色防控技术水平,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环境安全。
1.坚持农药减量与控制草害相结合原则 大力推广除草剂减量使用技术,选择高效安全除草剂、适期施药,杜绝超剂量使用、不合理施药现象。
2.坚持封闭处理与茎叶处理相结合原则 充分发挥封闭控草优势,利用播栽前后气候适宜的时机开展封闭处理,减少后期茎叶处理的除草压力,延缓杂草抗性发展水平。
3.坚持安全用药与保证防效相结合原则 切实加强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宣传和培训,减少因使用除草剂和施药器械不当引起的药害事故和飘移现象,确保水稻安全和除草效果。
4.坚持生态控草与化学除草相结合原则 结合水稻播栽期调整、翻耕整地、沟渠整治、田间管理、轮作休耕等农业措施,清除田埂、沟渠杂草,发挥生态控草作用,降低稻田杂草发生基数,减轻化学除草压力。
二、绿色防控技术水稻田杂草防控要坚持综合治理和绿色防控的策略,充分发挥农业措施的控草作用、合理安全使用化学除草剂,根据杂草种类与分布特点,推广重点防除技术,开展分类技术指导,提高除草效果。
1.优化种植管理 提高种植管理水平,培育水稻壮苗健苗,发挥生态控草作用,降低稻田杂草发生基数,减轻化学除草压力。
(1)重草田实施轮作换茬。
对上年草害严重的水稻田实施轮作换茬以及休耕,在旱直播水稻种植面积较大的地区,杂草稻等杂草发生严重,要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实施轮作换茬,减轻稻田杂草发生基数,压缩342019.14绿色植保新理念,庄稼安全有保障。
减少农药依赖,创新绿色植保。
种植天地ZHONGZHITIANDI编辑:商蓉(shangrong@)重草田面积。
(2)水稻种子去杂。
精选水稻种子,汰除混杂在水稻种内的杂草种子;推广使用商品种子,减少农户自留种的比例;指导农户做好自留种的筛选工作,减少杂草种源。
水稻田中的植保机械作业模式摘要:水稻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由于水田的环境特殊性,水稻田的植保机械及施药技术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虽然每种类型的植保机械都有涉及,但在无人机施药技术等科技前沿方面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本文从不同类型的植保机械介绍了相应水稻田作业模式的优缺点,总结现存问题并提出初步对策。
关键词:植保机械;水稻田;作业模式。
我的家乡是位于中国东北部黑龙江省的冰雪之城哈尔滨。
由于我从小在城市中长大,亲身去乡村的次数屈指可数,为数不多的几次也只是随家人拜访亲戚朋友,没有仔细留意过哈尔滨市周边乡村的农业种植环境。
但令我记忆深刻的是从城区驶向乡村的漫长路途中,公路两边有着一眼望不到变的水稻田,到冰雪消融、春暖花开的时候,就能看到挽着衣袖裤脚在水田里辛勤劳作的农民们。
那时的我就在想,这么大片的水稻田,只凭人力一根一根的插秧、施肥施药到最后收获,那该是多么大的工作量,农民伯伯们一定会很累。
现如今学习了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这门课程,我对国内的植保机械使用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我想针对小时候的疑惑做一个调查,了解一下近年来水稻田中的植保机械作业模式发展。
1 概述目前,中国拖拉机悬挂式植保机械的保有量与手动施药药械、背负式机动药械相比还非常低,仅仅约占国内植保机械的0.57%1。
尤其在水稻生产中,受农艺上行距小等要求的限制,而且水田的泥脚深浅不一,特别是水稻生长的中后期,行垄不清晰,大型植保机械难以进入田块实现喷药作业等因素,进一步影响了水稻植保机械化的水平2。
为了克服传统植保方法的不足,人们开展了大量适用于稻田作业的水稻植保机械的研究开发。
按照运载方式及配套动力分类,水稻植保机械可分为人力施药器械、小型动力植保机械、大中型动力植保机械和航空植保机械。
这也是植保机械发展的大方向。
2 人力施药器械据统计,中国植保机械的保有量约为8000万台,其中手动喷雾器达7100万台3,主要包括人力背负式喷雾器和电动喷雾器、背负式(手提式)机动喷雾器等。
农业种植必须掌握的植保知识农资人必须掌握的基础植保知识1. 水稻的一生分为:秧田期、大田前期、分孽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成熟期。
2. 水稻上常发生的害虫有: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
3. 水稻上常发生的病害有:稻瘟病、水稻条纹叶枯病稻曲病、水稻纹枯病。
4. 水稻二化螟、三化螟俗称:钻心虫。
5. 水稻稻纵卷叶螟俗称:卷叶虫。
6. 水稻稻曲病俗称:灰苞。
7. 二化螟和三化螟为害都是以:幼虫钻蛀水稻茎秆,在苗期和分蘖期造成枯心苗;在孕穗初期侵入,造成枯孕穗在孕穗末期和抽穗初期侵入,咬断穗颈,造成白穗或虫伤株。
8. 二化螟初孵幼虫还会在叶鞘取食造成枯鞘。
9. 水稻最容易受二、三化螟为害的是:分蘖期和孕穗期10. 稻纵卷叶螟是一种迁飞性害虫。
原是局部发生,间歇为害,现已成为常发性害虫。
11. 稻纵卷叶螟幼虫危害水稻,缀叶呈纵苞,在苞中啃食叶肉,留下叶片下表皮呈白色条状,影响稻株光合作用。
12. 稻纵卷叶螟的幼虫共有6 龄。
在1 龄时不结苞而是藏在水稻心叶取食;2 龄在叶尖结1-2 厘米的小苞;3 龄以后结长苞,甚至缀几张叶片结苞。
13. 防治稻纵卷叶螟时大田一般防治 3 次左右:分孽期 1 次,穗期 2 次。
14. 水稻上发生的稻飞虱分为:灰飞虱、白背飞虱、褐飞虱。
15. 稻飞虱主要群集在稻株的下部取食,用刺吸式口器刺进稻株组织吸食汁液。
虫量大时引起稻株下部变黑,瘫痪倒伏,俗称“冒顶,透天”导致严重减产或失收。
16. 防治稻飞虱的药剂可同时防治稻叶蝉、稻蓟马。
17. 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中都可以发生,为害秧苗,称苗瘟,为害叶片称叶瘟,为害穗称穗瘟,为害节称节瘟。
18.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一种新上升的重大病害,灰飞虱传播病毒,农民看不到病害症状,不会主动防治,容易错失防治时机,将导致前期侵染,后期成块成片死亡。
19. 防治策略是“切断毒源、治虫控病” ,关键是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
20. 为害小麦主要的地下害虫有:蛴螬、蝼蛄和金针虫。
水稻全年植保方案一、育秧期(播种移栽前)1. 种子处理。
选种的时候可得精挑细选,就像给水稻找一群强壮的小战士种子。
选好后,用浸种灵之类的药剂浸种,这就好比给小种子们先穿上一层保护铠甲,能有效防止恶苗病等病菌的侵害。
浸泡时间得按照说明书来,可不能马虎,大概就像你煮泡面看时间一样,多了少了都不行。
2. 秧田病虫害防治。
这个时期秧苗比较脆弱,容易受到稻蓟马的欺负。
咱们要经常去秧田看看,一旦发现叶片上有小白点或者卷起来了,那可能就是稻蓟马在捣乱。
这时候可以用吡虫啉来喷一喷,把这些小害虫赶跑。
就像给秧苗请来一群小保镖。
另外,秧田还可能会得立枯病。
这病就像秧苗的“感冒发烧”,土壤肥力不均或者湿度过大的时候容易发生。
可以提前在苗床上撒一些甲霜灵·锰锌之类的药土,预防为主嘛。
要是发现有秧苗发黄、枯萎了,那就要赶紧用药液浇灌,给秧苗来个“急救”。
二、移栽分蘖期。
1. 移栽后返青期。
刚移栽的水稻就像刚搬家的小朋友,有点不适应。
这时候要保持水层浅一点,让水稻能快速扎根返青。
同时,可以撒一点返青肥,像给它吃点“营养小零食”。
这个时期也要注意防虫,特别是螟虫,这可是个“狡猾的家伙”。
可以用氯虫·高氯氟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把螟虫扼杀在摇篮里。
2. 分蘖期病虫害防治。
分蘖期是水稻长身体的时候,需要充足的营养和良好的环境。
但这时候也是病虫害高发期。
稻飞虱这个小害虫可能会来吸食水稻的汁液,让水稻变得没精打采的。
如果发现水稻基部有很多小黑点在动,那就是稻飞虱了。
用噻虫嗪或者吡蚜酮来对付它们就很有效。
纹枯病也会在这个时候冒出来,就像在水稻的茎秆上长了一层脏脏的“毛毯”。
一旦发现靠近水面的叶鞘上有暗绿色的斑点,并且逐渐扩大,那就是纹枯病的信号。
可以用井冈霉素或者己唑醇来喷施防治,让水稻的茎秆保持清爽。
三、拔节孕穗期。
1. 拔节期管理。
水稻开始拔节了,就像小孩子开始长高一样。
这个时候要合理控制水层,适当晒田。
晒田就像给水稻做个“健身操”,可以让水稻的根系更发达,茎秆更粗壮。
植保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探究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植保技术是指对农作物发生的病害、虫害和杂草等有害因素进行监测、防治和控制的技术。
它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达到增加经济效益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效果。
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预防农作物病害、虫害和杂草等的预防是植保技术的重要工作之一。
通过对生态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植物病虫害的隐患,采取预防性措施,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减少损失。
例如,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合理的综合管理模式,包括有机肥料使用、深翻、轮作等预防措施,以控制水稻白叶枯病、纹枯病等病害的发生,保障稻米的产量和质量。
2. 监测植保技术可以通过监测生物、环境、气象等因素,及时掌握病虫害流行的趋势和变化,进行精准的病虫害防治。
例如,对于种植玉米的农民可以采用监测技术对玉米叶斑病、玉米螟等害虫进行监测,及时了解害虫数量和分布情况,准确预测病虫害发生的趋势,从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3. 防治在病虫害的防治方面,植保技术可以通过化学治理、生物防治等方法,及时有效地控制病害和虫害的发生,保持作物的健康和生产力。
例如,在果树种植中,可以通过喷洒杀虫剂杀死果树上的害虫,防止果树遭受损失。
4. 治理植保技术不仅可以对病虫害进行防治,还可以对土壤、环境等模块进行治理。
例如,在西南地区,夏季雨季多,长时间的降雨对果树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会导致根系缺氧,甚至会引起土地流失。
通过植保技术,可以采用排水建设、留水保肥、增氧等治理方法,保持环境优美,提高作物品质。
二、植保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更新换代的不断推进,植保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趋势中不断壮大。
未来植保技术的应用将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数据的分析和应用能力逐渐提高。
未来植保技术将越来越依赖大数据的支持,对农业生产进行更加合理、高效地管理。
水稻水稻生产植保新技术1.水稻病虫害近年来的变化水稻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全省种植达2700多万亩。
近年来,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病虫害种类增加,对生产造成很大威胁。
水稻育苗问题较多,严重影响秧苗素质;多年以来,品种单一,缺少抗病品,使稻瘟病、叶鞘腐败病等穗部病害每年都有发生,水稻细菌性病害逐年加重,多次喷药防治效果不佳,水稻病害已成为影响产量的重大问题,必须更新防治技术。
1.1.1旱育苗床病害防治立枯病主要有镰孢菌属(尖孢镰孢菌、禾谷镰孢菌、木贼镰孢菌、茄腐镰孢菌、串珠镰孢菌),立枯丝核菌,腐霉菌;青枯病;恶苗病(串珠镰孢菌)。
采取以下综合防治:1.1.2旱育苗床健身防病培育壮秧:采取生物肥或常规施肥+调酸培育健壮秧苗新技术,不但防治各种病害,对移栽后缓苗也十分有利。
1.1.3水稻旱育苗床施化肥置床:每100平方米施尿素2千克、磷酸二铵5千克、硫酸钾2.5千克。
床土:每100平方米施磷酸二铵1千克、硫酸钾1千克。
1.1.4调酸①置床调酸:98%硫酸3升+300升水混合后浇100平方米,使置床土壤pH值达到4.5~5.5之间。
②床土调酸:为什么要自己调酸?自己调酸不会发生在市场购买含调节剂药剂所造成不可挽回的药害。
调酸方法:首先用pH试纸检验土壤pH值,每100平方米用硫酸(98%)9升+水30升混合,配成25%稀硫酸,分层浇洒在已筛好的500公斤床土上,闷24小时,充分混拌6~8次,配成酸化土小样,再与2000公斤床土拌匀,大约可使土壤pH值下降1~1.5,用试纸再测试,如果土壤pH值偏仍然偏高,可按此比例增加硫酸用量进行调酸,调酸后用pH值试纸检验,使土壤pH值达到4.5~5.5为止。
特别警告!!!硫酸与水混配时,千万不要把水往浓硫酸中到,正确方法是用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
因为水突然到入浓硫酸中会剧烈膨胀,飞溅出来伤人。
硫酸瓶和配制的液体放在安全处,防止伤害儿童。
1.1.5种子浸种消毒处理:农药市场销售的品种较多,许老品种多已过时,要选用安全的、杀菌效果好的,如以下几种:①100千克种子用25%咪鲜胺(施保克、使百克)25毫升浸种+0.13%康凯20克浸种。
水稻植保工作总结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保障水稻的生长和产量对于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而水稻植保工作则是保障水稻生长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在水稻植保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以下是对水稻植保工作的总结和反思。
首先,我们在水稻病虫害防治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药方案,有效控制了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等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同时,也采取了一些生物防治和生态调控的措施,减少了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提高了水稻的品质和安全性。
其次,我们在水稻营养管理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
通过科学施肥和土壤改良,
提高了水稻的养分利用率,减少了对化肥的使用量,降低了环境污染风险。
同时,也加强了水稻的水分管理,确保了水稻的生长需水,提高了水稻的抗旱能力。
然而,我们也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水稻病虫害的抗药性问题日益突出,需
要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监管和管理。
另一方面,气候变化对水稻生长的影响越来越大,需要加强对气象信息的监测和预警,及时调整水稻的生产管理措施。
总的来说,水稻植保工作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改进。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能够更加科学、高效地保护好水稻,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水稻防治指标与植保统计正确理解防治指标是植保统计的基础防治阈值或经济阈值,两者含义相似,国内习惯上又叫防治指标,是指害虫的某一密度,在此密度下应采取措施控制,以防止害虫密度达到经济为害水平。
1.1 防治指标稻飞虱1000头/百丛稻纵卷叶螟分蘖盛期100头/百丛幼穗分化四期后50头/百丛三化螟1\3代60卵块2/4代30卵块稻瘿蚊标葱率10%纹枯病病株率8-15%稻瘟病病叶率5%或出现急性病斑2.1 防治指标田鼠捕获率2-3%福寿螺3只/平方米柑桔红蜘蛛春夏15头/叶秋冬10头/叶小菜蛾3头/株3.1广东水稻播种面积3100万亩3.2病虫发生面积水稻稻飞虱1900万亩次稻纵卷叶螟2000万亩次纹枯病2300万亩次三化螟1000万亩次化学除草3500万亩次全省挽回稻谷损失200万吨挽回损失70公斤/亩实际损失9公斤/亩4.1 合适的植保统计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万亩次)稻飞虱=播种面积×2=6200稻纵卷叶螟=播种面积×1.3~1.5=4340三化螟=播种面积×0.5=1550纹枯病=播种面积=3100稻瘟病=播种面积×0.3=900其他500合计 1.7亿亩次4.2 合适的植保统计水稻病虫害防治面积(万亩次)防治面积=发生面积×1.3=17000×1.3=22100“×1.3”理由:防治一次后,约有30%的田块还需要进行第二次防治.如:稻纵卷叶螟峰期长,防治主峰后,还需要挑治次峰. 防治纹枯病,对效果不佳的还需要再进行一次防治.病虫并发同时用药防治的怎么计算:如:1亩稻田,稻飞虱和纹枯病同时达到防治指标,选用噻嗪酮+井冈霉素进行防治,在统计上,应计算防治稻飞虱1亩次,防治纹枯病1亩次. 4.3 合适的植保数据防治病虫害挽回稻谷粮食总产1388万吨(稻谷1250万吨左右)挽回稻谷=防治面积×25公斤/亩17000×1.3×25=550万吨(相当于挽回稻谷175公斤/亩,占亩产的43.5%)(相当于防治一次某病虫挽回稻谷25公斤)4.4 合适的植保数据病虫损失目前,我省提出的病虫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实际损失=400×5%=20公斤/亩如何理解绝收、受害、受灾、“穿顶”绝收:病虫为害造成作物没有收成;受害:病虫为害造成产量损失20%以上;受灾:病虫为害造成产量损失50%以上;穿顶:稻飞严重为害水稻造成田间部分绝收;如果在1亩中有20平方米的“穿顶”,穿顶面积应该怎样计算?“穿顶”面积是20平方米。
水稻植保技术水稻植保技术的重要性作为全球粮食生产的主要作物之一,水稻在保障全球粮食供应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面对气候变化、病虫害等多种威胁,如何保障水稻产量稳定增长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水稻植保技术因其科学性、安全性和效益性受到广泛关注,并成为保障水稻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1. 水稻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病虫害是水稻生产中较为常见的问题,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飞虱等病虫害严重影响了水稻产量。
水稻病虫害识别技术的发展为及时、准确地判断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支持。
例如,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对水稻叶片中的草酸含量进行测定,从而判断水稻是否感染了纹枯病。
同时,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水稻害虫检测系统可以快速识别水稻叶片上的害虫,为农民提供防治建议。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采用生物防治、机械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是确保水稻品质和环境安全的重要手段。
例如,利用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可以有效降低残留物含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水稻产品的质量。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通过无人机喷洒农药等机械操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为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带来了便利。
2. 水稻营养管理与施肥技术正确认识和掌握水稻的营养需求是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基础。
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在水稻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准确测定土壤中的有效养分含量,并结合水稻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制定施肥计划,可以最大限度满足水稻的养分需求,提高产量和质量。
同时,现代化的肥料施用技术也为水稻施肥提供了便利。
例如,通过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土壤和作物的信息,根据植被指数等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可以精确把握水稻的肥料需求,实现精准施肥,减少了浪费,提高了施肥效果。
3. 水稻抗逆性与品种改良水稻的抗逆性对保障稻米供应至关重要。
随着气候变化带来的高温、干旱、盐碱等环境压力的加剧,传统水稻品种的应对能力受到了挑战。
因此,水稻品种改良成为提高水稻抗逆性的关键措施。
现代生物技术在水稻品种改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无人机植保农田打药简报
眼下,我县17万余亩水稻进入生长的关键期,为保证水稻的高产量、高品质,经实施2022年耕地轮作项目,首次通过采购社会化服务使用高效、便捷、智能化的植保无人机对水稻病虫害进行统防统治,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化学农药使用量负增长,不发生病虫害造成水稻减产,实现虫口夺粮为水稻产业节本增收保驾护航。
近日,在中和镇中和坝区水稻种植基地,高级农艺师潘敏军指导工作人员农药配制和药液灌装,无人机机手们正操作着遥控器,伴随着嗡嗡的轰鸣声,无人机灵活自如地在水稻田上方飞行、盘旋、起落,并向下喷出均匀的白色云雾,而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完成了500多亩水稻的喷洒任务。
“别看无人机个头小,喷洒作业可是好手,一台无人机一天可以完成500亩水稻田的病虫害防治作业,另外,还比人工用药量节省三分之一。
”2022年耕地轮作项目社会化服务病虫害统防统治三都仲意公司负责人张志波高兴地说。
“我们这个坝区种植水稻开展病虫害防治以前一直是人工防治,每亩差不多要半个工,加上农药钱,按照小工工资每亩要50元,亩成本70元。
现在县农业农村局请来服务队用无人机无偿为我们打药,真是太好了,如果明年政府没有补助了我们也请仲意公司来帮我们打药,因为每亩只要15元,每亩农药节约5元,还节约劳动力。
”红星村湾寨组潘四三高兴地侃侃而谈。
2022年三都县水稻种植面积17万余亩,预计产量达7万吨。
今年,全县在水稻生产上大力推行全程社会化服务,在前期开展了钵体集中育秧、机耕及机插的基础上,现在根据植保病虫害情报,组织植保无人机开展统防统治,体现全程社会化服务优势,真正达到农药减量,节约成本,提质增效的目的。
水稻的机械化种植技术水稻种植机械化包含着水稻栽植和直播两种栽培方式,水稻栽植机械化又分为插秧与抛秧两项技术,水稻直播机械化技术分为旱直播与水直播两项技术。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水稻的机械化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水稻的机械化种植技术1、机械化整地技术66团现在水田耕整地作业,以一年耕翻方式为主。
采用耕翻整地机型都为大马力轮式机车(维美德8950、东方红1804)耕翻一般全为秋季,耕翻要达到25-30厘米,耕垡彻底、均匀的要求;平整地都为春季平整,采取切、平、旋三字整地作业原则,用大马力机车配套重型缺口耙、牵引式刮土机、激光平地机、动力驱动耙等农具在上年耕伐后土地上作业平整,做到大格田30亩以上,小格田不少于10亩,格田内水位落差<3厘米,犁、切、整、旋到边。
达到了齐、平、碎、净标准,土质上松下实,为机械插秧创造适合的土壤条件。
这种作业方式即可以节约农时又可以节省春季用水同时提高了土地和灌溉利用率也利于积水排放。
二、机械化种植技术2.1水稻栽植机械化技术采用机械插秧对秧苗的培育有一定的要求,不同型号的插秧机应配有相应规格尺度的育秧钵盘和秧苗性状要求。
机械插秧具有机械留苗、穴行距均等、插植深浅一致的特点。
因此,要求培育出的秧苗要尽量均匀整齐一致,必免机插空穴出现。
机手在机插秧时,要直线行驶,来回进行,合理密植。
一般机插秧,行距为30cm左右,穴距为12~15cm。
田间水深<2厘米。
空穴率<3%。
相对合格率>85%。
伤秧率<4%。
机插的秧苗深浅要一致,基本做到无深秧,无漂秧。
2.2水稻节种育秧机械化技术节种育秧技术要严格按照农艺要求进行种子处理和工厂化育秧。
主要工艺流程:精选种子一高温破胸催芽一机械精量播种。
育秧用种量为常规用种量的一半,即为6.0-7.0公斤/亩。
三、机械化植保技术。
传统的水稻植保作业主要是背负式手动喷雾器,这种器械缺点很多目前我团已淘汰,目前我团全面推广应用了背负式机动打药机作业的水稻机械化植保新技术。
不同类型水稻植保机械的对比试验作者:蔡东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年第7期蔡东(上海市浦东新农机技术推广站,上海市 201202)摘要:水稻植保是水稻生产中的一个主要环节,为解决劳动力匮乏的问题,农机推广部门引进了自走式高地隙喷杆式植保机械,开展了不同类型植保机械在防治效果、生产效率、运行成本方面的对比试验,为今后在本地区推广喷杆式植保机械提供了数据。
关键词:水稻;植保机械;对比试验在水稻生产的各个环节,水稻植保是一个主要环节,常年病虫害防治一般在6~8次。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劳动力的转移,水稻植保已成为本区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中的一块短板。
为此,我区引进了丸山3WP-500型自走式高地隙喷杆式植保机械,在水稻全生育期的病虫害防治开展了一系列的试验。
1 试验目的全面了解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对水稻病虫害等防治对象的防治效果等,为该类型机械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2 试验条件2.1 试验对象、作物品种试验对象: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纹枯病。
作物品种:花优14(杂交品种水稻)。
2.2 环境条件试验田设置在水稻成片种植的上海欢泓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
面积6hm2,插秧日期5月27日。
3 试验方法试验共设4个处理,见表1。
试验面积共6hm2,其中喷杆式植保机械4.67hm2,担架式植保机械1hm2,背负式植保机械3 333.33m2。
水稻中期调查不同药械对稻纵卷叶螟和纹枯病防治效果,后期调查对稻飞虱防治效果。
4 试验调查4.1 纹枯病防治效果调查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调查相连5丛,共25丛。
施药前调查病情基数,施药后7天调查发病情况。
根据水稻叶鞘和叶片为害症状程度分级。
式中:CK0—空白对照区施药前病情指数;CK1—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PT0—药剂处理区施药前病情指数;PT1—药剂处理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4.2 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调查药前进行虫口及卷叶基数调查;药后7天进行调查。
每小区五点取样共查25丛,统计卷叶率,与对照区卷叶率比较,计算相对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