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 斗争的目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 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发展进步势力, 争取中间势力, 孤立顽固势力.
1940年时的毛泽东 年时的毛泽东
毛泽东在重庆会晤各界人士
同顽固派斗争必须实行三个策略原则:
有理,有利,有节
自卫原则 胜利原则 休战原则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政策
2.中国民族的深重灾难 2.中国民族的深重灾难
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三光政策,细菌战,毒气 战,活体解剖 资源与财富的掠夺 奴化教育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提出(1931.9.18- 1931.9.18-
1935.8.1) 1935.8.1)
(1)国民党的不抵抗态度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共产党
1.敌后战场的开辟 (1)洛川会议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2)敌后战场开辟
平型关大捷
(3)持久抗战战略方针
持久抗战战略方针
首先,阐明中日战争的基本特点及其发展 规律 其次,阐明人民战争是争取抗战胜利的唯 一正确的道路 最后,阐明了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制定 了实行人民战争的战略方针
整风运动的方针: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要达到"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要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 团结同志" 团结同志"这样两个目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共产党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中国社会性质和主要特征 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 三大法宝
第三节 中国抗战在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 抗日战争中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与两 个战场 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 位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