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
- 格式:docx
- 大小:21.71 KB
- 文档页数:3
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世界近代史上文学、美术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重点掌握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梵高和他的《向日葵》,贝多芬和他的《英雄交响曲》。
2、使学生认识到世界近代的文学艺术成就是世界近代社会生活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反映;通过对三个著名代表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的探究学习及其作品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它反映了世界近代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这些著名代表人物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观察社会生活,自强不息,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
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成果,从而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梵高和《向日葵》;贝多芬和《英雄交响曲》。
2、难点::大师们的作品,艺术性强,寓意深奥,对于涉世不深的初中生来说,还达不到真正理解和欣赏的程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还必须开展符合中学生特点的教学。
达标导学:导入新课显示图片:三位文艺大师的肖像,媒体播放: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刚才欣赏的音乐是什么?近代文学艺术出现了哪些文艺大师?合作探究文艺作品来源于社会现实,请你列出一部你喜欢的文学作品或艺术佳作,说说它是如何反映社会现实的?达标练习1、被列宁成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伟大文学家是( )A、果戈里B、屠格涅夫C、列夫·托尔斯泰D、泰戈尔2、贝多芬的哪一部作品是表现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的英雄业绩的?( )A、《命运交响曲》B、《英雄交响曲》C、《月光奏鸣曲》D、《悲怆奏鸣曲》3、身残志坚、顽强与命运抗争的艺术家是( )A、凡高B、列夫·托尔斯泰C、贝多芬D、约翰·施特劳斯4、下列哪一位不是自然科学家( )A、牛顿B、达尔文C、贝多芬D、爱因斯坦拓展提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B、凡高的作品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比热爱C、凡高的作品多反映上流社会的生活D、贝多芬是一位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热情讴歌者。
湖北华一寄宿学校导学案系列之历史九上导学案 08-23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主备人:王珍荣审核:历史组课型:新授课班级组名组别_________姓名【学习目标】1、能掌握世界近代史上文学、美术和音乐方面的成就。
2、通过文学家及其作品了解社会,培养对外国名著的兴趣。
3、通过学习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和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梵高和《向日葵》;贝多芬和《英雄交响曲》。
难点: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应。
【学法指导】合作探究,收集材料。
【知识链接】贝多芬列夫·托尔斯泰梵高1、贝多芬:西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
他的作品集古典主义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主义音乐之先声,是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伟大音乐家。
出生于波恩一个音乐世家。
他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包括九部交响曲,32部钢琴奏鸣曲,五部钢琴协奏曲,十部钢琴小提琴奏鸣曲,一系列弦乐四重奏曲,声乐曲,剧乐曲,以及许多其他乐曲。
2、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最伟大的代表。
出生于贵族家庭,曾求学于喀山大学,1844年从军,同年发表处女作《童年》。
他的主要创作是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到1905年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这正是俄国社会大变动时期。
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3、梵高19世纪荷兰著名画家。
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19世纪人类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
27岁才开始绘画,37岁去逝。
凡高在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作了大量油画、素描和版画,这些表现了他对生活充满了热情。
凡高是西方美术史上最同情穷人的一个画家,是在艺术上最不墨守成规而勇于探索的一个画家。
梵高作品欣赏:《向日葵》《罂粟花》《星夜》【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著名音乐家1.作曲家:德国作家既是伟大的作曲家,也是,它是代表作是2.代表作作品:《》是其中代表作品之一,为而作,完成于1804年。
江苏省大丰市第七中学九年级历史《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近代史上文学、美术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重点掌握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梵高和他的《向日葵》,贝多芬和他的《英雄交响曲》。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近代的文学艺术成就是世界近代社会生活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反映;通过对三个著名代表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的探究学习及其作品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它反映了世界近代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些著名代表人物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观察社会生活,自强不息,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
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成果,从而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重点和难点本课通过文学、美术和音乐三个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的分析,以点带面,概述了世界近代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
本课的引言部分,即贝多芬拒绝为侵略别国的法国军官演奏的故事,教材这样安排其目的在于,第一,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牢牢吸引学生;第二,贝多芬所表现出的品德是文学艺术家所共有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本课教学重点: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梵高和《向日葵》;贝多芬和《英雄交响曲》。
列夫·托尔斯泰之所以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就在于他所创作的作品深刻反映了俄国现实生活,他的作品深深打上了他积极探索人生的意义,努力改造不合理社会的烙印,体现了他将个人的命运同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崇高品质。
教材概述了《战争与和平》的基本内容和情节以说明托尔斯泰作品的特点,《战争与和平》讴歌了俄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强烈的爱国意识和斗争精神。
托尔斯泰晚年的“平民化”道路的选择是教材的难点,它反映了托尔斯泰所生活的优越环境与他所创作的现实生活产生了矛盾。
为了更好地创作,就要摆脱贵族化的生活。
梵高和他的《向日葵》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
word
贝多芬简介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生于1770年12月16日,逝世于1827年3月26日。
德国著名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的主要作品以九部交响曲占首要地位。
代表作有降E大调第3交响曲《英雄》、c小调第5交响曲《命运》、F大调第6交响曲《田园》、A大调第7交响曲、d小调第9交响曲《合唱》(《欢乐颂》主旋律)、序曲《爱格蒙特》、《莱奥诺拉》、升c小调第14钢琴奏鸣曲《月光》、F大调第5钢琴奏鸣曲《春天》、F大调第2号浪漫曲。
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贝多芬在音乐史的地位是极其突出的,他不仅是古典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同时又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开创者。
作为音乐大师,贝多芬对艺术歌曲同样予以相当程度的关注,他是德国艺术歌曲创造的先驱,毕生作有钢琴伴奏的艺术歌曲六十多首,他的艺术歌曲以其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形式来展现,表达属于全人类的情感。
在艺术歌曲的领域里取得了非凡成就。
1 / 1。
第23课世界文化的杰作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为世界历史上册的最后一课,主要讲述内容为近代世界的文学、美术和音乐成就。
这些成就是在近代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统治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同时又深刻影响了近代社会。
二、课程标准通过贝多芬等人的成就,了解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世界近代史上文学、美术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重点掌握贝多芬和他的《英雄交响曲》,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梵高和他的《向日葵》。
2、认识到世界近代的文学艺术成就是世界近代社会生活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反映;通过对三个著名人物生活时代背景的探究学习及其作品的分析,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它反映了世界近代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贝多芬和《英雄交响曲》;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梵高和《向日葵》。
难点:如何评价贝多芬的音乐;如何欣赏梵高的画。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欧盟升旗仪式”教师:伴随着《欢乐颂》优美的旋律,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欧盟盟旗冉冉升起。
你知道《欢乐颂》是谁的曲子吗?(设计意图:利用视频导入,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用欧盟升旗来导入,这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学生基本上有一定的了解,而贝多芬的《欢乐颂》被用作盟歌,从而说明贝多芬在音乐方面的成就是非常大的。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一、在寂静中爆发——乐圣贝多芬展示:贝多芬画像教师:哪位同学知道这个人是谁啊?学生:贝多芬。
教师: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贝多芬啊?学生:贝多芬是伟大的音乐家,他是德国人。
学生:贝多芬是一位富有正义感的人。
学生:贝多芬创作了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如《英雄交响曲》。
展示:贝多芬1770年生于德国波恩市。
他从小就表现出了音乐天赋。
贝多芬将近而立之年时就有了失聪的先兆,贝多芬快到50岁时已经完全耳聋。
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1、“人被发现”——文艺复兴:(开始于意大利)(1)指导思想:人文主义(2)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3)代表人物: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诗人但丁《神曲》率先抨击教会,被誉为“旧时代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英国――莎士比亚《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等(作品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4)影响: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的开辟:(1)原因:①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②动力:梦想去东方发财③客观条件:地圆学说流行,造船航海技术进步,使用指南针。
(2)经过:①哥伦布——美洲的古巴、海地 (发现美洲大陆);②迪亚士——好望角;③达·伽马——印度(第一个到达印度);④麦哲伦——环球航行。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欧洲)(第一次用实践证明地球是圆的)★(4)影响: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与落后。
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1、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思想主张: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
影响: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为新兴资产阶级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启蒙思想促进了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思想解放。
2、牛顿——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创建了微积分、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其中,力学三定律也称“牛顿三定律”。
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3、达尔文:1859年达尔文的科学巨作《物种起源》出版,他提出了“进化论”思想。
(影响: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轰动了欧洲和整个世界,动摇了神学统治的根基。
贝多芬和梵高贝多芬1770—1827,是西方世界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集古典主义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主义音乐之先声,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伟大音乐家。
贝多芬出生于德意志波恩市一个音乐世家,他的祖父是当地宫廷合唱团和管弦乐团的团长,父亲则是合唱团的歌手。
但是,祖父去世以后,父亲酗酒成性,以致家境日益贫困。
后来,贝多芬在11岁时就不得不离开了学校,18岁就开始养家糊口。
贝多芬自幼就表现了极高的音乐天赋,尤其是在钢琴演奏方面。
1783年,他进入波恩歌剧团当上了一名钢琴演奏员。
1787年,他来到当时的音乐之都维也纳,向莫扎特学习。
但是,因为母亲病故,他不得不回家奔丧,学习了两个月就离开了。
1792年以后,他在维也纳定居下来,在这里,他曾经向海顿等人学习作曲。
1795年,他在维也纳举行了他的个人钢琴公演。
1800年,他又举行了一次大型的演奏会,演奏了海顿、莫扎特等人和自己的作品,一举成名。
1802年以后,他的耳疾日益严重,以致1809年以后最终失聪,从此,他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来作曲。
失聪之初,他非常痛苦,一度想自杀,但他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耳聋带来的巨大困难,创作了大量不朽的音乐作品,如《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月光奏鸣曲》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不朽之作。
1824年,他在维也纳上台指挥演出,演出结束时,观众报以暴风骤雨般的掌声,但他却全然不知,直到几位现场演员扶他转身面向观众时才知道。
贝多芬崇尚法国大革命带来的民主和自由思想,热情关注个人的自由和尊严,在他的音乐中他试图证明一个观点,这就是音乐的力量可以不借助语言文字传达一种人生哲学。
同时,他在音乐方式上也是一位改革者,他开拓了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和四重奏的范围,例如他在《第九交响曲》中采用了前所未有的方式把声乐和器乐结合起来,让人耳目一新。
梵高1853—1890,又译凡高,19世纪荷兰著名画家,后期印象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与高更和塞尚齐名。
九年级上册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
九年级上册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主要介绍了贝多芬、列夫托尔斯泰和梵高。
很明显主线索是文学艺术,这一点学生都能看出来,但如果我们在认真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这三位大师对人生的态度都很积极,值得学生学习,于是我们便可以以此为线索来设计本课:“我发现有些同学对未来很迷茫,无所追求,过一天算一天,这样不行。
今天我请了三位世界级的大师为我们做有关于人生的报告,题目是《人生三部曲》,第一位是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他报告的题目是‘我的未来我做主——扼住命运的喉咙’;第二位是伟大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他报告的题目是‘我的未来不是梦——与国家同命运’;第三位是伟大的画家梵高,他报告的题目是‘我的未来要辉煌——脚踏实地的去努力’”。
这样一来,学生的好奇心便会产生,就会积极主动的来学习本课,效果肯定不错。
深深的震撼——文学艺术家们的人格魅力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学石义霞内容提要:本文主要是以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为例简要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其中感受最深的是:文化伟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执着,生命中的自强不息,并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艺术家们的人格魅力深深地震撼着我们。
关键词:人格魅力自强不息情感体验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主要涉及音乐、文学、美术三个领域和贝多芬、列夫·托尔斯泰、梵高三位伟大文化名人。
他们杰作是人类文化的巨大遗产,人们往往对他们在文化艺术上的贡献关注较多,而对他们高尚的品质却没引起足够的重视。
教师在讲授新课时注意结合他们高尚品质与艺术创作之间的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将使学生不仅得到艺术的陶冶,更得到精神的砥砺。
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他坚强的意志和对音乐事业的执着追求深深地感动了我们。
贝多芬青年时期双耳失聪,这对从事音乐创作的他是致命的打击。
失聪之初,他非常痛苦,一度想自杀,但他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耳聋带来的巨大灾难,创作了大量不朽的音乐作品。
这时老师可以设问:失聪后的贝多芬是如何来听钢琴演奏的声音?我们可以从中受到什么启示?学生可以从课本第143页楷体字得到答案:用一支小木杆,一端插在钢琴箱里,一端咬在牙齿中间,在作曲时用来听音。
这可以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贝多芬的坚忍不拔和坚强不屈。
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一起朗读课本第143页贝多芬的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进一步感受贝多芬同病魔做斗争的英勇顽强,认识到困难可以磨练人的意志,困境也可以使人振奋,面对挫折我们应自强不息。
贝多芬深沉的爱国热情,强烈的正义感,也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课本“引言”中贝多芬义正词严地拒绝为侵略他国的法国军官们演奏;又如《英雄交响曲》的创作过程。
贝多芬崇尚法国大革命带来的民主和自由思想,拿破仑统治时期曾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捍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拿破仑是他理想中的民族领袖和杰出的革命家,因此他在《英雄交响曲》总谱的扉页上写有“题献给拿破仑·波拿巴”的字样。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近代史上文学、美术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重点掌握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梵高和他的《向日葵》,贝多芬和他的《英雄交响曲》。
2、过程与方法:运用综合启发式教学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综合起来,培养学生独创、灵敏的思维品质;从多种角度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些著名代表人物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观察社会生活,自强不息,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
教学重点: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梵高和《向日葵》;贝多芬和《英雄交响曲》。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图片包括《向日葵》的图片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指导学生阅读“引言”内容,教师着重从这一时期文学艺术家的品德修养来说明其高尚的人格,牢牢吸引学生,顺利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
一、文学巨匠
1、文学巨匠一目,教师首先分析一定的社会文化建立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激烈的社会变革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同时要说明这一时期,在文学艺术方面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及其代表作品,通过三个著
名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加以说明,避免学生误认为这一时期只有xx人物的认识误区。
2、关于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要指导学生阅读,特别要指导学生阅读《战争与和平》的小字部分,以加深学生对托尔斯泰一生积极探索人生的意义,寻找改造社会良方的认识。
3、关于美术名家梵高,着重应处理好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梵高的生活经历集中反映了他关心他人,在逆境中表现出对生活热爱的良好品质;第二,通过《向日葵》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梵高绘画的特点及对现实生活的反映。
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梵高经历的小字内容,重点了解梵高的品行及在逆境中的艺术创作,加深对梵高“名言”的认识和理解,对学生进行对待学习和生活要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的教育。
二、贝多芬及其作品
首先要引导学生说出熟悉哪些有关贝多芬的作品,其次要指导学生阅读贝多芬青年时期双耳失聪,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从事创作的经历,组织活动让学生进行尝试,通过模拟体会贝多芬创作的经历。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挫折困难可以磨炼人的意志,困境可以使人振奋,培养学生遇到挫折要自强不息的品德。
《英雄交响曲》的教学要处理两个问题。
第一,有条件的地方要播放该乐曲,使学生通过欣赏乐曲受到强烈振撼,加强教学的直观效果,从而体现作品所反映的思想,培养学生欣赏情趣,使学生通过欣赏乐曲,认识到贝多芬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又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第二,指导学生阅读小字内容加深学生对《英雄交响曲》来历的认识,可结合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特别是拿破仑统治时期内容的回顾加深学生对于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的认识。
同时,通过阅读有关内容,认识贝多芬为人正直,爱憎分明,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对学生进行正确人生观的教育。
利用多媒体进行小结:
作业:根据不同的爱好,自愿组成文学、音乐和美术三个小组,办一个报告会,分别介绍托尔斯泰、梵高和贝多芬生平和创作活动。
活动前,分头搜集材料。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