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精)
- 格式:ppt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23
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1. 对称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1)平均功率设对称三相电路中一相负载吸收的功率等于Pp=UpIpcosφ,其中Up、Ip 为负载上的相电压和相电流。
则三相总功率为:P =3Pp =3UpIpcosφ注意:1) 上式中的φ为相电压与相电流的相位差角( 阻抗角) ;2) cosφ为每相的功率因数,在对称三相制中三相功率因数:cosφA=cosφB=cosφC= cosφ;3) 公式计算的是电源发出的功率( 或负载吸收的功率) 。
当负载为星形连接时,负载端的线电压,线电流,代入上式中有:当负载为三角形连接时,负载端的线电压,线电流,代入上式中有:(2)无功功率对称三相电路中负载吸收的无功功率等于各相无功功率之和:(3)视在功率(4)对称三相负载的瞬时功率设对称三相负载A 相的电压电流为:则各相的瞬时功率分别为:可以证明它们的和为:上式表明,对称三相电路的瞬时功率是一个常量,其值等于平均功率,这是对称三相电路的优点之一,反映在三相电动机上,就得到均衡的电磁力矩,避免了机械振动,这是单相电动机所不具有的。
2. 三相功率的测量(1) 三表法对三相四线制电路,可以用图11.15 所示的三个功率表测量平均频率。
若负载对称,则只需一个表,读数乘以3 即可。
图11.15 图11.16(2) 二表法对三相三线制电路,可以用图11.16 所示的两个功率表测量平均频率。
测量线路的接法是将两个功率表的电流线圈串到任意两相中,电压线圈的同名端接到其电流线圈所串的线上,电压线圈的非同名端接到另一相没有串功率表的线上。
显然除了图11.16 的接线方式,还可采用图11.17 的接线方式。
这种方法称为两瓦计法。
图11.17两瓦计法中若W1 的读数为P1 , W2 的读数为P2 ,可以证明三相总功率为:P = P1 + P2证明:设负载是Y 连接,根据功率表的工作原理,有:所以因为代入上式有:所以两个功率表的读数的代数和就是三相总功率。
三相电流功率计算方法三相交流电流功率是指三相交流电路中各相电流的功率之和。
在三相交流电路中,电流的值和相位都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因此需要使用相量的方法进行计算。
P = √3 * U * I * cosθ其中,P表示功率,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θ表示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差(即功率因数)。
√3是一个常数,其值为1.7321.测量各相电流的有效值I1、I2、I3和电压的有效值U。
2.计算三相电流的相量形式。
三相电流的相量形式可以表示为:I1 = I1max * cos(ωt + φ1)I2 = I2max * cos(ωt + φ2)I3 = I3max * cos(ωt + φ3)其中,I1max、I2max和I3max分别是电流的峰值,ω是角频率,t 是时间,φ1、φ2和φ3是各相电流的相位。
3.计算三相电流的有效值。
利用相量形式,可以计算各相电流的有效值:I1rms = I1max / √2I2rms = I2max / √2I3rms = I3max / √24.计算三相电流的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可以通过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差来计算。
假设电流超前于电压,则有:θ=φ1-0(相位角度的差值)5.计算三相电流的功率。
利用功率计算公式,可以得到各相电流的功率:P1 = √3 * U * I1rms * cosθP2 = √3 * U * I2rms * cosθP3 = √3 * U * I3rms * cosθ6.计算三相电流的总功率。
将各相电流的功率求和,得到三相电流的总功率:P=P1+P2+P3通过上述步骤,可以计算出三相交流电流的功率。
需要注意的是,电压和电流的单位应一致,功率的单位通常为瓦特(W)。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进行测量,并利用计算器或计算公式来计算功率。
同时,要保证测量时电路正常运行,以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度。
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是电力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实际应用中,三相电路被广泛用于供电系统、电机驱动系统以及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本文将从三相电压、电流的复数表示、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三相功率的平衡和不平衡等方面详细说明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
一、三相电压与电流的复数表示在三相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可以通过复数来表示。
一个三相系统由三条相位不同的电压和电流组成,可以分别表示为Ua、Ub、Uc和Ia、Ib、Ic。
这些电压和电流可以通过复数形式表示,复数表示中包含了幅值和相位两个方面。
电压复数表示为:Ua = Uam∠θa,Ub = Ubm∠θb,Uc = Ucm∠θc电流复数表示为:Ia = Iam∠θa,Ib = Ibm∠θb,Ic = Icm∠θc其中Uam、Ubm、Ucm、Iam、Ibm、Icm分别为电压和电流的幅值;θa、θb、θc分别为电压和电流的相位角。
二、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功率是电路中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速率,其单位为瓦特(W)。
在三相电路中,功率可以分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两个部分,其中有功功率用来做功,无功功率则用来维持电路的运行稳定。
1.有功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有功功率P是电路中传输的实际功率,由电压和电流的乘积得到。
三相电路中,有功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P = √3 * Uam * Iam * cos(θa-θ)其中√3为系数,表示三相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复数运算。
cos(θa-θ)表示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差,即功率因数。
2.无功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无功功率Q是电路中传输的无用功率,也被称为无功电能。
无功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Q = √3 * Uam * Iam * sin(θa-θ)其中√3为系数,Uam和Iam分别为电压和电流的幅值。
sin(θa-θ)表示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差,即功率因数。
三、三相功率的平衡和不平衡在实际应用中,三相电源供电系统和三相电动机驱动系统中通常会面临三相功率的平衡和不平衡问题。
三相电机功率计算公式P = √3 * U * I * cos(θ)其中,P代表三相电机的功率,√3是3的平方根,U代表电机的相电压,I代表电机的相电流,cos(θ)代表功率因数。
1.功率公式:P = U * I * cos(θ)根据功率公式,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再乘以功率因数。
2.对称三相电路的电压和电流关系:假设三相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如下:Ua = U * cos(ωt + α)Ub = U * cos(ωt + α - 120°)Uc = U * cos(ωt + α - 240°)Ia = I * cos(ωt + β)Ib = I * cos(ωt + β - 120°)Ic = I * cos(ωt + β - 240°)其中,Ua、Ub、Uc分别代表三相电压的幅值,Ia、Ib、Ic分别代表三相电流的幅值,ω代表角频率,t代表时间,α代表电压相角,β代表电流相角。
3.三相电机功率计算公式推导:根据对称三相电路的电压和电流关系,我们可以得出各个相的功率表达式:Pa = Ua * Ia * cos(ωt + α) = U * cos(ωt + α) * I *cos(ωt + β) * cos(ωt + α)Pb = Ub * Ib * cos(ωt + α - 120°) = U * cos(ωt + α - 120°) * I * cos(ωt + β - 120°) * cos(ωt + α - 120°) Pc = Uc * Ic * cos(ωt + α - 240°) = U * cos(ωt + α - 240°) * I * cos(ωt + β - 240°) * cos(ωt + α - 240°)在三相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相角相差120°,因此三个相的功率之和为0,即Pa+Pb+Pc=0。
三相电功率的计算方法1.无功功率平衡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相平衡的情况。
在三相电路中,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遵循欧姆定律:I=U/Z,其中I为电流,U为电压,Z为电阻。
根据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关系,三相电流和电压可以表示为:I = I1*cos(ωt+φ1) + I2*cos(ωt+φ2) + I3*cos(ωt+φ3)U = U1*cos(ωt+θ1) + U2*cos(ωt+θ2) + U3*cos(ωt+θ3)其中I1、I2、I3分别是三相电流值,φ1、φ2、φ3分别是三相电流相位角;U1、U2、U3分别是三相电压值,θ1、θ2、θ3分别是三相电压相位角。
根据三相功率平衡定理,三相电流的和为0,即:I1*cos(φ1) + I2*cos(φ2) + I3*cos(φ3) = 0通过测量U和I的相位差,可以确定功率因数cos(φ),进而计算三相有功功率P,三相无功功率Q和三相视在功率S:P = U*I*cos(φ)Q = U*I*sin(φ)S=U*I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得到三相功率的值,还可以确定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
2.三相功率公式法当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不平衡时,可以使用三相功率公式法计算三相电功率。
根据功率的定义,三相功率可以通过计算三相各个负载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之和得到:P=P1+P2+P3有功功率之和Q=Q1+Q2+Q3无功功率之和S=S1+S2+S3视在功率之和其中,P1、P2、P3分别是三相各个负载的有功功率,Q1、Q2、Q3分别是三相各个负载的无功功率,S1、S2、S3分别是三相各个负载的视在功率。
对于三相电路中的每个负载,有功功率可以通过乘以功率因数来计算:P = U*I*cos(φ)其中U为电压,I为电流,φ为相位差。
无功功率可以通过乘以sin(φ)来计算:Q = U*I*sin(φ)视在功率可以通过计算电压和电流的乘积来得到:S=U*I这种方法适用于任何三相电路,无论是平衡还是不平衡。
单相、三相交流电路功率计算公式
电动机在额定状态下运行时,其轴上所能输出的机械功率称为额定功率。
额定功率二根号3*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功率因数*电机效率,即P=y3Ulcos©n
视在功率S=VUI有功功率P有功=A/3UI COS 0视在功率的平方=有功功率的平方+无功功率的平方
电机铭牌上的额定功率是额定输出轴功率,计算公式为:P额定=A/3Ulcos笫R有功*叶
其中P—电机的额定输出轴功率
U—额定电压
I —额定电流
cos 0电机的功率因数
T] ■^机的效率
cos砌率因数是指电机消耗的有功功率占视在功率的比值Y]电机效率是指电机的输出功率占有功功率的比值。
无功功率Q^v^Ulsin 0。
3相380v电流计算公式一、三相380V纯电阻电路电流计算公式。
1. 公式推导。
- 在三相纯电阻电路(例如三相电阻炉)中,对于三相平衡负载,功率P = √(3)UI,这里U = 380V(线电压),I为线电流。
- 由P=√(3)UI可得I=(P)/(√(3)U)。
2. 举例。
- 已知一个三相电阻炉的功率P = 15kW,接在三相380V电源上,求线电流I。
- 首先将P = 15000W,U = 380V代入公式I=(P)/(√(3)U)。
- 则I=(15000)/(√(3)×380)≈22.8A。
二、三相380V感性负载(以电动机为例)电流计算公式。
1. 公式推导。
- 对于三相异步电动机等感性负载,功率公式为P=√(3)UIcosφ,其中cosφ为功率因数。
- 由此可得线电流I = (P)/(√(3)Ucosφ)。
2. 举例。
- 已知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额定功率P = 11kW,功率因数cosφ=0.85,接在三相380V电源上,求额定电流I。
- 将P = 11000W,U = 380V,cosφ = 0.85代入公式I=(P)/(√(3)Ucosφ)。
- 则I=(11000)/(√(3)×380×0.85)≈19.7A。
三、三相380V容性负载电流计算公式。
1. 公式推导。
- 在三相容性负载电路中,功率公式为P=√(3)UIsinφ(这里sinφ与容性负载的特性相关),可得I=(P)/(√(3)Usinφ)。
不过在实际工程中,容性负载往往和感性负载同时存在,需要考虑无功补偿等情况。
2. 举例(简单假设情况)- 假设一个三相容性负载的功率P = 5kW,sinφ = 0.6,接在三相380V电源上。
- 把P = 5000W,U = 380V,sinφ = 0.6代入公式I=(P)/(√(3)Usinφ)。
- 则I=(5000)/(√(3)×380×0.6)≈12.6A。
三相电路功率和公式在三相电路中,三相电源的电压和电流波形呈120度相位差的三个正弦波,分别为Ua、Ub和Uc,Ia、Ib和Ic。
根据三相电路的特点,三相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可以用复数形式表示,即:Ua = Umax∠θ,Ub = Umax∠(θ - 120°),Uc = Umax∠(θ - 240°)Ia = Imax∠φ,Ib = Imax∠(φ - 120°),Ic = Imax∠(φ - 240°)其中,Umax是电压幅值,IMax是电流幅值,θ是电压相位,φ是电流相位。
根据功率定义,三相电路的总功率P可以表示为有功功率P(实功率)和无功功率Q(虚功率)之和,即:P=P+jQ其中,P表示有功功率,Q表示无功功率。
根据欧姆定律,在三相电路中,功率P的表达式可以写成:P = √3 × Umax × Imax × cos(θ - φ)其中,√3是√3 ≈ 1.732,cos(θ - φ)是有功功率因子,可以表示功率因数。
这个公式用作计算三相电路的有功功率。
在三相电路中,无功功率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
无功功率表示在三相电路中,除了有功功率之外的所有功率。
无功功率可以进一步分为感性无功功率Ql和容性无功功率Qc。
感性无功功率产生的原因是电感,容性无功功率产生的原因是电容。
在三相电路中,无功功率Q的表达式可以写成:Q = √3 × Umax × Imax × sin(θ - φ)其中,√3是√3 ≈ 1.732,sin(θ - φ)是无功功率因子,表示功率因数。
这个公式用作计算三相电路的无功功率。
综上所述,三相电路的功率公式为:P = √3 × Umax × Imax × cos(θ - φ)Q = √3 × Umax × Imax × sin(θ - φ)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三相电路的性质和特点,为三相电路的运行和维护提供理论基础。
三相功率计算方法
三相功率计算方法需要分别测量电流、电压和功率因数,然后进
行计算。
具体步骤如下:
1. 测量三相电流:使用电流表测量每个相位的电流,分别记为Ia、Ib、Ic。
2. 测量三相电压:使用电压表测量每个相位的电压,分别记为Va、Vb、Vc。
3. 计算每个相位的有功功率:有功功率等于电流乘以电压,乘
以功率因数(即cosφ),公式为:
Pa = Va × Ia × cosφa
Pb = Vb × Ib × cosφb
Pc = Vc × Ic × cosφc
其中,cosφ表示功率因数,可以通过电力仪表或计算公式来得到。
4. 计算总有功功率:将三个相位的有功功率相加,得到总有功
功率,公式为:
Ptotal = Pa + Pb + Pc
5. 计算总视在功率和无功功率:总视在功率等于电流乘以电压,公式为:
Stotal = 3 × Va × Ia (三相电路)
Qtotl = √(Stotal² - Ptotal²) (三角负荷电路)
其中,无功功率Qtotl是通过视在功率和有功功率计算得到的。
综上所述,三相功率计算方法需要测量电流、电压和功率因数,
并通过公式计算得到有功功率、总有功功率、总视在功率和无功功率。
三相电路基本计算公式
三相电路是电力系统中最常用和最重要的电路之一。
三相电路中包含了许多基本的计算公式,这些公式在电力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
以下是三相电路基本计算公式:
1. 三相电流公式:I = P / (sqrt(3) * V * cos(θ))
其中,I表示三相电流,P表示有功功率,V表示电压,θ表示功率因数的角度。
2. 三相电压公式:V = E / sqrt(3)
其中,V表示三相电压,E表示相电压。
3. 三相功率公式:P = sqrt(3) * V * I * cos(θ)
其中,P表示有功功率,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θ表示功率因数的角度。
4. 三相无功功率公式:Q = sqrt(3) * V * I * sin(θ)
其中,Q表示无功功率,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θ表示功率因数的角度。
5. 三相视在功率公式:S = sqrt(3) * V * I
其中,S表示视在功率,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6. 三相电阻公式:R = V / (sqrt(3) * I)
其中,R表示电阻,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7. 三相电感公式:Xl = 2 * π * f * L
其中,Xl表示电感,f表示频率,L表示电感系数。
8. 三相电容公式:Xc = 1 / (2 * π * f * C)
其中,Xc表示电容,f表示频率,C表示电容系数。
以上是三相电路基本计算公式,它们在电力工程中应用广泛,能够帮助工程师计算三相电路中的相关参数,确保电路的正常运行。
三相功率计算方法公式(原创实用版6篇)篇1 目录1.三相功率计算的基本概念2.三相功率计算公式3.应用举例4.结论篇1正文一、三相功率计算的基本概念三相功率计算是指在三相交流电路中,根据电路的电压、电流和功率因数等参数,计算出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等功率参数的方法。
在工业生产和电力系统中,三相交流电路被广泛应用,因此,掌握三相功率计算方法对于电工和工程师来说十分重要。
二、三相功率计算公式1.有功功率(P)的计算公式:P = U × I × cos(θ)其中,P 代表有功功率,单位是 W(瓦特);U 代表线电压或相电压,单位是 V(伏特);I 代表线电流或相电流,单位是 A(安培);cos(θ) 代表功率因数,其值在 0 到 1 之间。
2.无功功率(Q)的计算公式:Q = U × I × sin(θ)其中,Q 代表无功功率,单位是 VAR(伏安);U、I 和θ的含义同上。
3.视在功率(S)的计算公式:S = U × I其中,S 代表视在功率,单位是 VA(伏安);U、I 的含义同上。
三、应用举例假设一个三相交流电路的线电压为 380V,线电流为 10A,功率因数为 0.8,我们可以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该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
有功功率 P = 380V × 10A × 0.8 = 2240W无功功率 Q = 380V × 10A × sin(arccos(0.8)) ≈ 1512VAR 视在功率 S = 380V × 10A = 3800VA四、结论掌握三相功率计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设计三相交流电路,确保电路的稳定运行和有效利用电能。
篇2 目录1.三相功率计算的基本概念2.三相功率计算公式3.应用实例4.结论篇2正文一、三相功率计算的基本概念三相功率计算是指在三相交流电路中,根据电路的电压、电流和功率因数等参数,计算出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等功率参数的方法。
三相电机的功率计算首先,三相电机的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功率(P)= 平方根(3)× 电流(I)× 电压(U)× 功率因数(cosθ)。
其中,平方根(3)是一个常数,表示三相电流与单相电流之间的倍数关系。
电流(I)是指三相电机的电流值,单位为安培(A)。
电压(U)表示三相电机的相间电压值,单位为伏特(V)。
功率因数(cosθ)是指三相电机的功率因数,无单位,其取值范围在-1到1之间。
然而,要计算三相电机的功率,我们还需要具体的数据,例如电流值、电压值以及功率因数的取值。
下面是计算三相电机功率的具体步骤:1.确定电流值:测量或查找三相电机的电流值。
通常情况下,电机的电流值会在电机铭牌上标明,也可以通过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来获取。
2.确定电压值:测量或查找三相电机的相间电压值。
和电流一样,电机的相间电压值通常会在电机铭牌上标明,也可以通过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来获取。
3.确定功率因数:功率因数可以通过查阅电机资料或者使用功率因数仪来获取。
功率因数是一个无单位的值,通常取值在-1到1之间。
功率因数表示了电机的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之间的比例关系。
如果功率因数为1,表示电机仅消耗有功功率;如果功率因数为0,表示电机的有功功率为0;如果功率因数为-1,表示电机仅消耗无功功率。
4.进行计算:将得到的电流值、电压值和功率因数代入功率计算公式中,进行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计算方法适用于三相直流电机和三相交流电机,但是对于异步电机和同步电机来说,功率因数需要额外考虑到压强绕组的电抗功率和励磁绕组的有功功率。
对于异步电机,功率因数一般较低,通常在0.8-0.9左右;对于同步电机,功率因数一般接近于1此外,还需要了解功率计算的背景和应用场景。
在实际应用中,功率计算是对电机或电器的电气性能进行评估和控制的重要参考。
通过对功率的准确计算,可以确定电机的运行状况,调整电机运行的电流和电压,从而提高电机的效率和稳定性。
三相电功率的计算三相交流电功率的计算是电力工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电路分析的基础知识之一、下面将详细讲解三相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一、三相电功率的定义和表示方式根据三相电功率的定义可以得到它的计算公式:P = √3 * U * I * cosθ其中,P为三相电功率,U为电压(伏特),I为电流(安培),cosθ为功率因数。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看出三相电功率与电压、电流以及功率因数有关。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个参数的具体计算方法。
二、电压的计算方法在三相电路中,通常使用线电压和相电压来表示电压值。
1.线电压(UL)线电压是指三相电路中两相之间的电压差。
在三相电路中,线电压的计算公式为:UL=U/√3其中,UL为线电压,U为相电压。
2.相电压(U)相电压是指三相电路中任意一相与中性点之间的电压差。
在三相电路中,相电压的计算公式为:U=UL*√3其中,U为相电压,UL为线电压。
三、电流的计算方法在三相电路中,总电流和相电流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总电流(I)在三相电路中,总电流的计算公式为:I=IL其中,I为总电流,IL为线电流。
2.线电流(IL)在三相电路中,线电流的计算公式为:IL=I/√3其中,IL为线电流,I为相电流。
3.相电流(I)在三相电路中,相电流的计算公式为:I=IL*√3其中,I为相电流,IL为线电流。
四、功率因数的计算方法功率因数是用来描述电器负载对电路的有功功率的利用程度,是衡量电路的效率和能效的重要指标。
功率因数的计算方法如下:cosθ = P / (√3 * U * I)其中,cosθ为功率因数,P为三相电功率,U为相电压,I为相电流。
五、三相电功率的计算示例下面通过一个实例来分享三相电功率的具体计算方法。
假设一个三相电路中,相电压为400V,相电流为50A,功率因数为0.9,求三相电功率。
步骤一:计算线电压和总电流。
根据上述的计算公式可得:UL=U/√3=400/√3≈230.94VIL=I/√3=50/√3≈28.87A步骤二:计算三相电功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单相、三相交流电路功率计算公式无功功率C B A Q Q Q Q ++=三相电中的电功率的计算公式:1.732*线电压U*线电流I*功率因数COSΦ 【P=√3×线电压U(380V)×线电流I ×功率因数COSΦ】三相电电器的总功率等于:3*相电压*相电流*功率因数COSΦ 【P= 3×相电压U(220V)×相电流I ×功率因数COSΦ】 单相电中的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电压U*电流I 【P=U ×I 】星形的相电压是每项火线对地线为220V ,线电压是ABC 三相火线分别间的电压为380V 。
星形(Y )接法的负载引线为三条火线、一条零线和一条地线,三条火线之间的电压为380V ,任一火线对零线或对地线的电压为220V 。
星形接法:P=(U 相*I 相*cosφ)* 3 =(220*I*cosφ)* 3 =380/根号3 *cosφ * 3 ==√3UICOSΦ星形时线电流=相电流,线电压=相电压的根号三倍。
三角形(△)接法的负载引线为三条火线和一条地线,三条火线之间的电压为380V ,任一火线对地线的电压为220V ;三角接法:P=380v*I线*COSΦ=380v* √3 I相COSΦ = √3UICOSΦ三角时线电流=相电流的根号三倍,相电压=线电压。
由于三相电源相线之间电压为380V,相线与中线之间电压为220V。
将三个负荷(一般为相等的负荷)连接在相线之间(每两相之间接一个负载),为三角形接法;将三个符合接在三根相线与中线之间(同样每个相线到中线连接一个负载)为星型接法。
可以看出,三角形接法每个负载两端所加电压为380V,星型接法则为220V;因此,前者负载输出功率大,后者较小。
同时,三角形接法对负载的耐压要求相应也较高。
三相功率计算公式(精)P=√3IUcosΦ (W或kw 无功功率的公式: Q=√3IUsinΦ (var或kvar 视在功率的公式:S=√3IU (VA或kVA ⑴ 有功功率三相交流电路的功率与单相电路一样,分为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
不论负载怎样连接,三相有功功率等于各相有功功率之和,即:当三相负载三角形连接时:当对称负载为星形连接时因UL=根号3*Up, IL= Ip 所以 P== ULILcosφ当对称负载为三角形连接时因UL=Up,IL=根号3*Ip所以 P== ULILcosφ对于三相对称负载,无论负载是星形接法还是三角形接法,三相有功功率的计算公式相同,因此,三相总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P=根号3*Ip ULILcosφ⑵ 三相无功功率:Q=根号3*Ip ULILsinφ (3)三相视在功率S=根号3*Ip ULIL对于交流电三相四线供电而言,线电压是380,相电压是220,线电压是根号3相电压对于电动机而言一个绕组的电压就是相电压,导线的电压是线电压(指A相 B相 C相之间的电压,一个绕组的电流就是相电流,导线的电流是线电流当电机星接时:线电流=相电流;线电压=根号3相电压。
三个绕组的尾线相连接,电势为零,所以绕组的电压是220伏当电机角接时:线电流=根号3相电流;线电压=相电压。
绕组是直接接380的,导线的电流是两个绕组电流的矢量之和功率计算公式 p=根号三UI乘功率因数是对的用一个钳式电流表卡在A B C任意一个线上测到都是线电流电流和相电流与钳式电流表测量无关,与电机定子绕组接线方式有关。
当电机星接时:线电流=根3相电流;线电压=相电压。
当电机角接时:线电流=相电流;线电压=根3相电压。
所以无论接线方式如何,都得乘以根3。
电机功率=电压电流根3功率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