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换算及计算》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344.38 KB
- 文档页数:13
时间单位的换算与时间的计算时间的换算及计算教学内容课本p4例1,p5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在知道1时=60分,1分=60秒的基础上学会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时间计算的方法,体验数学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引导法。
教学准备时钟模型、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一、猜谜游戏引入: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
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
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以学生喜爱的猜谜活动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情境中设置问题引发学生自主参与,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1:2时=()分(1)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馈a、60+60=120分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4)教师小结。
2、完成第4页“做一做”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方法(一):时、分、秒是从大到小的单位,像百位、十位、个位一样;方法(二):时、分、秒中从小单位向相邻大单位换算,即秒向分换算,分向时换算是满六十进一,进位原理与个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进位类似。
《时间的换算及计算》教学设计陆文海目标: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猜谜游戏引入1、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
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3、师演示钟面,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
4、导入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
二、探究体验1、教学例1:2时=( )分(1)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然后汇报交流:2时=(120)分(3)师生小结。
2、教学例2。
(1)出示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
(2)提出问题: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3、请1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
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三、实践应用1、完成第62页“做一做”中的第1、2题。
2、竞赛:教师口头报时,如: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3、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25分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多长时间?四、全课总结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2、师总结: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你了解了哪些有关时间的信息?与同学说一说。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复习《时间的计算、换算及应用》时间的计算、换算及应用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中的重要知识点。
本文将对该知识点进行总复。
时间的计算在数学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时间的计算。
时间的计算涉及到时、分、秒的转换和运算。
常见的计算包括:1.时、分、秒的换算:时转换为分,分转换为秒。
例如,2小时等于120分钟,1分钟等于60秒。
2.时间的加减运算:将不同时间段进行相加或相减。
例如,10点30分加上1小时20分钟,等于11点50分。
3.时间的进退位运算:同样的时间在不同的单位下进行进位或退位。
例如,70分钟等于1小时10分钟。
时间的换算时间单位的换算主要涉及到小时、分钟和秒之间的转换。
常见的换算关系如下:1.1小时等于60分钟,1分钟等于60秒。
2.1分钟等于1/60小时,1秒等于1/60分钟。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问题的需求,进行时间单位的换算,以方便计算和理解。
时间的应用时间的应用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时间应用场景:1.日常生活中的计时:例如上学、上班、睡觉等。
2.运动比赛的计时:例如田径比赛、游泳比赛等。
3.列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时刻表查询和乘坐时间安排。
4.日历和倒计时的使用:例如倒数日、重要节日等。
在应用时间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时间的计算和换算,以便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总结时间的计算、换算及应用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中的重要知识点。
通过对时间的计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时间,解决实际问题。
希望本文的总复习可以帮助大家加深对时间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时间的换算及计算》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时间观点。
2.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1.会实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2.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体验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
教学难点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方法动手操作、合作探究、验证归纳等方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
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教师讲故事:开学了,熊大和熊二从熊堡出发去学校,熊大用了2小时,熊二用了120分钟,熊大说它用的时间少,熊二说它的用时少,它俩谁也不甘示弱。
同学们,请你当裁判,它们俩究竟谁用的时间少?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
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
板书课题二、新课学习从熊堡到学校,熊大、熊二谁用的时间少?你是怎么想的?1.教学例1:2时=()分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小组反馈:60+60=120分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教师小结。
因为1时是60分,2时就是2个60分,也就是120分,所以熊大、熊二用的时间一样多。
2.完成第4页“做一做”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订正时,能够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方法(一):时、分、秒是从大到小的单位,像百位、十位、个位一样;方法(二):时、分、秒中从小单位向相邻大单位换算,即秒向分换算,分向时换算是满六十进一,进位原理与个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进位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