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第三讲CDMA信令专题二 信道
- 格式:ppt
- 大小:374.00 KB
- 文档页数:11
GSM中的信道分为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一个物理信道就为一个时隙(TS),而逻辑信道是根据BTS与MS之间传递的信息种类的不同而定义的不同逻辑信道。
这些逻辑信道的信息附着在物理信道上传送。
从BTS到MS的方向称为下行链路,相反的方向称为上行链路。
逻辑信道又分为两大类,业务信道和控制信道。
业务信道(TCH):用于传送编码后的话音,在上行和下行信道上。
控制信道:用于传送信令或同步数据。
根据所需完成的功能又把控制信道定义成广播、公共及专用三种控制信道,它们又可细分为:1.广播信道(BCH)(都是下行信道):●频率校正信道(FCCH):用于校正MS频率,下行信道。
●同步信道(SCH):携带MS的帧同步(TDMA帧号)和BTS的识别码(BSIC)的信息,下行信道。
●广播控制信道(BCCH):广播每个BTS的通用信息(小区特定信息)。
下行。
2.公共控制信道(CCCH)(RACH是上行信道,PCH和AGCH为下行信道)●寻呼信道(PCH):用于寻呼MS。
下行,点对多点方式传播。
●随机接入信道(RACH):MS通过此信道申请分配一个独立专用控制信道(SDCCH),可作为对寻呼的响应或MS主叫/登记时的接入。
上行信道。
●允许接人信道(AGCH):用于为MS分配一个独立专用控制信道(SDCCH)。
下行信道。
3.专用控制信道(DCCH)(全部为上、下行双向信道):●独立专用控制信道(SDCCH):用在分配TCH之前呼叫建立过程中传送系统信令。
例如登记和鉴权在此信道上进行。
上行和下行信道。
●慢速随路控制信道(SACCH):它与一个TCH或一个SDCCH相关,是一个传送连续信息的连续数据信息,如传送移动台接收到的关于服务及邻近小区的信号强度的测试报告。
这对实现移动台参与切换功能是必要的。
它还用于MS的功率管理和时间调整。
上行和下行信道。
●快速随路控制信道(FACCH):它与一个TCH相关。
工作于借用模式,即在话音传输过程中如果突然需要以比SACCH所能处理的高得多的速度传送信令信息,这一般在切换时发生,因此这种中断不被用户查觉。
目录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1)课程目标 (1)相关资料 (1)第1章CDMA信令系统简介 (2)1.1 接口和协议 (2)1.2 CDMA系统中的接口和协议 (3)1.3 小结 (5)习题 (5)第2章七号信令系统概述 (6)2.1 共路信令的概念和特点 (6)2.1.1共路信令的概念 (6)2.1.2共路信令系统的特点 (7)2.2 CCS7信令网 (7)2.2.1 基本术语 (7)2.2.2信令传送方式 (8)小结 (9)习题 (9)第3章七号信令系统的功能级结构 (10)3.1 功能级结构原理 (10)3.2 七号信令系统的功能级结构 (10)3.3 七号信令信号单元格式 (12)小结 (15)习题 (15)第4章消息传递部分 (16)4.1 信令数据链路 (16)4.2信令链路功能 (16)4.3信令网功能 (18)4.3.1信令消息处理 (18)4.3.2 信令网管理 (19)小结 (19)习题 (19)第5章信令连接控制部分 (20)5.1概述 (20)5.2 SCCP的特点和功能 (21)5.2.1 SCCP的应用特点 (21)5.2.2 SCCP网络服务功能 (22)5.3 SCCP的寻址选路功能 (24)5.4 SCCP消息格式简介 (25)5.4.1 SCCP消息结构 (25)5.4.2 SCCP消息的重要参数介绍 (27)小结 (31)习题 (31)第6章事务能力应用部分 (32)6.1 概述 (32)6.2 TCAP的对话过程 (32)小结 (34)习题 (34)第7章移动应用部分 (35)7.1概述 (35)7.2 MAP消息 (36)7.3 小结 (36)习题 (36)第8章电话用户部分 (37)8.1 TUP概述及基本特点 (37)8.2 TUP消息格式和编码 (37)8.3 TUP主要消息举例 (39)8.4 TUP在MSC中的特点 (45)8.5 基本呼叫的信令程序 (46)小结 (50)习题 (50)习题答案 (51)插图目录图1-1 通过无线接口的各种协议 (2)图1-2 CDMA系统的信令结构 (3)图1-3 CDMA系统信令模型 (4)图2-1 共路信令系统 (6)图2-2 我国信令网的三级结构 (7)图2-3直联方式 (8)图2-4 准直联方式 (9)图3-1 七号信令系统功能划分原理 (10)图3-2 七号信令系统与OSI层次结构的对应关系 (11)图3-3 三种信号单元格式 (13)图3-4 SIO字段结构 (14)图4-1 消息传递部分三级结构 (16)图4-2 信令消息处理的功能组成 (18)图4-3 消息路由功能 (18)图5-1 SCCP在信令网中和其他功能要素关系 (21)图5-2无连接型SCCP程序 (23)图5-3面向连接SCCP程序 (23)图5-4 SCCP消息结构 (26)图5-5地址编码形式 (28)图5-6 地址表示语 (28)图8-1 电话消息信号单元格式 (38)图8-2 TUP消息的标记 (38)图8-3 呼叫监视消息格式 (40)图8-4 带附加信息的初始地址消息(IAI)编码格式 (41)图8-5 闭合用户群信息字段 (44)图8-6 主叫用户线标识格式 (44)图8-7 呼叫至空闲用户的接续 (46)图8-8 呼叫遇用户忙等的接续 (47)图8-9 移动用户呼叫外地固定用户 (47)图8-10 移动用户呼叫国际用户 (48)图8-11 国外用户呼叫国内移动用户 (48)图8-12 移动用户呼叫特服台 (49)图8-13 TUP至No.1呼叫成功的接续的信令配合 (49)图8-14 No.1至TUP呼叫成功的接续的信令配合 (50)RA100006 CDMA信令基础课程说明Issue 1.0课程说明课程介绍本教材适用于华为M8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NSS部分。
CDMA的语音编码与信道编码摘要:随着3G移动通信技术的逐步实现以及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融合,全球正迅速步入移动信息时代。
CDMA已被广泛接纳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之一,它具有优越的性能。
本文主要介绍CDMA中常用的语音编码技术与信道技术。
关键词:语音编码信道编码受激励线性编码码激励线性预测编码矢量和激励线性预测编码编码器解码器卷积码1 CDMA中的语音编码技术语音编码为信源编码,是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然后在信道中传输。
在数字移动通信中,语音编码技术具有相当关键的作用,高质量低速率的话音编码技术与高效率数字调制技术相结合,可以为数字移动网提供高于模拟移动网的系统容量。
目前,国际上语音编码技术的研究方向有两个:降低话音编码速率和提高话音质量。
1.1 语音编码技术的分类语音编码技术有三种类型:波形编码、参量编码和混合编码。
●波形编码:是在时域上对模拟话音的电压波形按一定的速率抽样,再将幅度量化,对每个量化点用代码表示。
解码是相反过程,将接收的数字序列经解码和滤波后恢复成模拟信号。
波形编码能提供很好的话音质量,但编码信号的速率较高,一般应用在信号带宽要求不高的通信中。
脉冲编码调制(PCM)和增量调制(ΔM)常见的波形编码,其编码速率在16~64kbps。
●参量编码:又称声源编码,是以发音模型作基础,从模拟话音提取各个特征参量并进行量化编码,可实现低速率语音编码,达到2~4.8kbps。
但话音质量只能达到中等。
●混合编码:是将波形编码和参量编码结合起来,既有波形编码的高质量优点又有参量编码的低速率优点。
其压缩比达到4~16kbps。
泛欧GSM系统的规则脉冲激励-长期预测编码(RPE-LTP)就是混合编码方案。
1.2 CDMA的语音编码CDMA系统如同其它数字式移动电话系统,它也采用语音编码技术来降低语音的编码速率。
CDMA系统的语音编码主要有从线性预测编码技术发展而来的激励线性预测编码QCELP和增强型可变速率编码EVRC。
2.4.1.1前向物理信道前向链路包含的物理信道如图2-13所示。
下每种信道的有效信道数范围。
表2-1 SR1的前向信道类型信道类型数目前向导频信道1发送分集导频信道 1辅助导频频道无要求辅助发送分集导频信道无要求同步信道1寻呼信道7广播信道无要求快速寻呼信道3公共功率控制信道7公共分配信道7前向公共控制信道7前向专用控制信道1/每个前向业务信道前向基本信道1/每个前向业务信道前向补充码道(只有RC1和RC2)7/每个前向业务信道前向补充信道(只有RC3到RC5)2/每个前向业务信道表2-2 SR3下前向CDMA信道的信道类型信道类型数目前向导频信道1辅助导频信道无要求同步信道1广播信道无要求快速寻呼信道3公共功率控制信道7公共分配信道7 前向公共控制信道7 前向专用控制信道1/ 每个前向业务信道前向基本信道1/每个前向业务信道前向补充信道2/每个前向业务信道下面简要介绍每个信道的作用:1. 导频信道前向链路中的导频信道包括前向导频信道F-PICH 、发送分集导频信道F-TDPICH 、辅助导频信道F-APICH 和辅助发送导频信道F-ATDPICH ,它们都是未经调制的扩谱信号。
这些信道的用途是使基站覆盖范围内的终端能够获得基本的同步信息,也就是各基站的PN 短码相位信息,终端以它们为依据进行信道估计和相干解调。
2. 同步信道F-SYNCF-SYNC 用于传送同步信息,在BS 覆盖范围内,各终端可利用这种信息进行同步捕获,开机的终端可利用它来获得初始的时间同步。
由于F-SYNC 使用的PN 序列偏置与F-PICH 使用的偏置相同,一旦终端捕获了F-PICH 获得同步,F-SYNC 也实现了同步。
F-SYNC 的数据速率为固定的1200bit/s 。
3. 寻呼信道F-PCH寻呼信道F-PCH供BS在呼叫建立阶段传送控制信息。
通常,终端在建立同步后,就选择一个F-PCH (或在基站指定的F-PCH)监听由BS发来的指令,在收到BS分配业务信道的指令后,就转入分配的业务信道中进行信息传输。
北京市电信规划设计院王珏【概述】本文以cdma的两个主要技术——码分技术和多址技术为基础,图文并茂的介绍了cdma(IS95和20001x)技术体制的信道编码和信道结构。
信道编码技术包括沃尔什码(WalshCode)、长短PN码(伪随机噪声序列)。
信道结构包括IS-95和20001x体制中的前反向信道结构,以及它们间的异同。
【关键词】cdma、码分多址、扩频增益(SpreadSpectrumGain)、信道编码(CodingChannel)、沃尔什码(Walsh Code)、伪随机噪声序列(PN码)、长PN码、短PN码、码分调制、前向信道(Forward Channel)、反向信道(Reverse Channel)。
【正文】随着亚太地区等新兴市场的潜力被大力开发,CDMA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在2002年一年中,全球共增用户数3400多万。
截至2004年2月,中国联通在CDMA用户已达2000万用户,成为全球第二大cdma移动通信运营商。
cdma技术体制上的优势使其成为移动数据通信的首选,即将到来的第三代移动通信(3G)技术都是基于cdma技术体制的。
cdma,即码分多址包含两个基本技术:一个是码分技术,其基础是扩频通信;另一个是多址技术。
将这两个基本技术结合在一起,并吸收其他一些关键技术,形成了今天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支撑。
本文将从这两个主要技术入手介绍cdma信道编码及前反向信道结构。
1扩频增益扩频调制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
他所用的传送频带比任何用户的信息频带和数据速率都大许多倍。
用W表示传送带宽(单位为Hz),用R表示数据速率(单位为bit/s),W/R被称为扩展系数或处理增益。
W/R的值一般可以在一百到一百万的范围(20db—60db)。
1.1仙农容量公式(Shannon’scapacityequation)C=Blog2[1 + S/N]其中:B为传送带宽(单位为Hz);C为信道容量(单位为bit/s);S/N为信号噪声功率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