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试卷讲评课公开课
- 格式:ppt
- 大小:2.26 MB
- 文档页数:67
数学试卷讲评课教学教案(精选7篇)数学试卷讲评课教学教案(篇1)这节课讲的是自行车里的数学,齐老师的引入简洁明了,直接告诉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是数学,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自行车里的数学,然后紧接着出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非常简洁,这正好符合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
可能有的课题需要激起学生兴趣的情景设置,可就这节课来说,学生的兴趣已经很高了,而且教师也准备了实物教具,所以我认为直接引入会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来研究本节课的.重难点问题。
不过后来高老师说我们可以插入一个小情境,先让学生开放性的找找自行车里的数学知识,然后老师再给予适当的引导,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自行车蹬一圈走多远?这样可能对于本届的重难点并没有多少帮助,甚至会占用一些宝贵的时间,但是这样的思考可以培养学生的质疑特质。
犹太人堪称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了,他们教育孩子每天都要质疑,父母每天必须问孩子的一个问题就是:今天你提问了吗?所以,孩子的智慧来自于提问,这远比让孩子掌握一些简单的知识要珍贵的多。
齐老师对于“自行车蹬一圈走多远”这个问题,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放在了自行车的工作原理,这是很不错的。
学生回答也很好,教师直接板书了自行车的工作原理:脚蹬——链条——后齿轮(个人认为应该在最后加上一个“后车轮”,根据初中孩子的思维发展规律,抽象性还是有些欠缺的,可能由后齿轮转动直接联系到自行车的滚动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开始的模糊就会给学生后来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压力。
下课后,听见后面几个孩子在议论说听了一节课也没听懂,大概原因就在这里),也就是说,可能自行车的工作原理学生还了解的不够。
可能是由于有个孩子思维稍微灵活一些,把问题直接引入到了前后齿轮之间的关系。
这时候学生可能还不明白自行车走多远跟齿轮比有什么关系,齐老师已经带领大家在研究前齿轮转动一圈后齿轮转动几圈了。
其实我觉得可以带领孩子们走这样一个思路:首先要用最通俗的语言告诉学生自行车的工作原理,脚蹬一圈,带动前齿轮转动一圈。
数学试卷讲评公开课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2的相反数是()A. 2B. -2C. (1)/(2)D. -(1)/(2)2. 计算:3 + (-5)的结果是()A. -2B. 2C. 8D. -8.3. 在数轴上,距离原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A. 3B. -3C. 3或 - 3D. 6或 - 6。
4. 单项式-(2)/(3)x^2y的系数是()A. -(2)/(3)B. (2)/(3)C. -2D. 2.5. 下列式子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A. x + y = 1B. x^2-2x + 1 = 0C. 2x - 3 = (1)/(x)D. 2x - 3 = 56. 若x = 2是方程ax - 3 = 1的解,则a的值为()A. 2B. -2C. 1D. -1.7. 化简:3(a - b)+2(b - a)的结果是()A. a - bB. a + bC. 5(a - b)D. 5(b - a)8. 一个数的(1)/(3)比这个数的(1)/(2)少2,设这个数为x,可列方程为()A. (1)/(3)x=(1)/(2)x - 2B. (1)/(3)x - 2=(1)/(2)xC. (1)/(2)x-(1)/(3)x = 2D.(1)/(2)x+2=(1)/(3)x9. 已知a = 5,b = 3,且a < b,则a + b的值为()A. -2或 - 8B. -2或8C. 2或 - 8D. 2或8。
10. 观察下列图形:△△△△△△△△△△.按照这样的规律,第n个图形有()个三角形。
A. nB. 2nC. n + 1D. 2n - 1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比较大小:-3___-4(填“>”或“<”)。
12. 计算:(-2)^3=___。
13. 若3x^m + 1y^2与x^3y^n是同类项,则m + n=___。
14. 方程2x + 3 = 7的解是___。
一、课程背景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我校数学组决定开展初中数学试卷评讲公开课。
本次公开课以近期的一次数学考试试卷为评讲对象,旨在帮助学生分析试卷中的常见问题,总结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二、课程目标
1. 帮助学生分析试卷中的常见问题,找出错误原因;
2. 总结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三、课程内容
1. 试卷分析
(1)本次考试试卷的总体情况:题型、难度、分值分布等;
(2)试卷中的常见问题:学生易错题、难题等;
(3)错误原因分析:审题不清、计算错误、概念混淆等。
2. 解题方法总结
(1)审题技巧:如何快速准确地理解题意;
(2)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的方法;
(3)解题策略:针对不同题型,如何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3. 学生互动环节
(1)学生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过程;
(2)教师点评和指导;
(3)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共同提高。
四、课程实施
1. 教师讲解试卷分析和解题方法;
2. 学生展示解题思路和过程;
3. 教师点评和指导;
4. 学生互动讨论,共同提高。
五、课程总结
本次初中数学试卷评讲公开课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本次公开课,学生们不仅分析了试卷中的常见问题,还学习了解题技巧和方法。
同时,教师们也互相交流了教学经验,提高了教学质量。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助力。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试卷的讲评,帮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本次试卷的命题意图和考查内容。
2. 学生分享做题过程中的感受和困惑。
(二)试卷讲评1. 针对试卷中的易错题、难题,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分析错误原因,帮助学生纠正思路。
2.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讲解解题方法,分享解题经验。
3. 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点评和补充。
(三)知识梳理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知识点,总结解题技巧。
2. 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填写知识网络图。
(四)巩固练习1. 教师提供一些与本单元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互评作业,找出错误并互相讲解。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建议。
四、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试卷讲评,帮助学生巩固了知识,提高了解题能力。
2. 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在知识梳理环节,让学生自己总结知识结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练习环节的设计,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五、改进措施1. 在讲解过程中,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2. 在课堂活动中,增加学生展示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 课后加强辅导,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4.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次数学教研活动试卷讲评课,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数学试卷讲评课优质教案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参加主题班会吧?班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更有利于班级集体的建设。
敲定一个班会教案,都需要做哪些准备呢?下面是由作者给大家带来的数学试卷讲评课优质教案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数学试卷讲评课优质教案篇1本课的重点是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代数法的优越性。
难点是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老师用谈话的方式导入,使学生了解古代数学名著中的数学问题上,感受古代数学文化。
新授课用的是讲授法,讲授了假定法的解题方法,使学生明白了:把1只鸡换成1只兔就会多2条腿,10里有5个2,所以余外10休腿就可以给5只鸡每只添上2条腿换成5只兔。
大多数学生掌控了此方法,成效很好。
接着学生又尝试假定都是兔,自己解决了问题。
建议:在此教师应当让学生比较一下两种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不同点:一种是假定都是鸡,一种假定都是兔。
相同点:都是把两种动物化成一种动物来研究,把繁琐的尝试进程化成了简便的算式。
接着教师又讲授了列方程的方法,这个内容的数量关系比较简单,建议让学生自己找出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教师可把讲授的重点放在如何解这个方程上,以帮助学生解决难点。
解出答案后可让学生不尝实验证:4×5+2×3=26(只)。
到此建议教师作一个小结,比较假定法和列方程,来体现列方程的优越性。
使学生初步体会代数的方法特点是:数量关系明确,便于知道。
假定法需要进行调剂、替换;列方程不用推敲怎样调剂比较简捷。
练习的设计注意了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体会到“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数学的价值。
总之,教师老态亲切、自然,讲授条理清楚,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
数学试卷讲评课优质教案篇2整堂课看似平平淡淡,但老师一步一个脚印地带领学生深入领会“搭配中的学问”,探索出搭配的顺序和“决窍”,一切是如此顺理成章,又是那样扎实安稳。
对于这样一节有效的课堂,我想,权用三个“重视”或许可以逼进有效教学背后值得遵守的教学规律。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 知识点梳理: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巩固基础。
2. 解题方法指导:针对不同题型,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3. 课堂互动:通过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
2. 试卷分析(1)教师展示试卷,让学生对试卷进行整体浏览,了解试卷的结构和题型。
(2)针对试卷中的错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3. 知识点梳理(1)教师对试卷中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巩固基础。
(2)针对易错点,教师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明白解题思路。
4. 解题方法指导(1)教师针对不同题型,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2)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5. 课堂互动(1)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 总结与反馈(1)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进行自我反馈,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不足。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
2.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堂互动环节,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 课后,教师应及时总结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学生对解题方法的掌握程度。
4. 学生对课堂互动的满意度。
通过本次试卷讲评公开课,相信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解题能力得到了提高。
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反思和总结,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