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信息报送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1
安全生产信息报送制度模版【安全生产信息报送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度,为确保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规范安全生产信息的报送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安全生产信息报送,是指本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范围内将安全生产管理中必要的信息向上级部门或相关管理部门进行通报、报告与汇报的一项制度。
第三条安全生产信息报送工作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是预防事故、保障安全的重要手段,要求所有相关单位和部门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开展报送工作。
第四条本单位安全生产信息报送的原则是及时、真实、准确、全面和保密。
第五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相关部门和岗位。
第六条安全生产信息报送工作由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七条本单位安全生产信息报送工作与其他相关工作衔接紧密,其他部门要积极配合并向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提供必要的相关信息。
第八条安全生产信息报送工作应当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操作办法和填报表格,随时向相关部门公布并进行修订完善。
第九条各级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信息报送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监督,对报送的信息及时分析、处理和反馈,确保保障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
第二章报送内容与方式第十条安全生产信息报送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一)本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人员编制、安全生产信息负责人等基本信息。
(二)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构:包括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职责分工、人员配置等。
(三)安全生产工作的目标与任务:包括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目标、年度计划和重点工作任务等。
(四)本单位的安全生产风险评估与管控措施:包括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等。
(五)本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与整改情况:包括事故隐患排查工作的开展情况、整改措施及完成情况等。
(六)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情况:包括安全生产培训的内容、对象、方式和效果等。
(七)本单位的事故与事件的处置情况:包括事故和事件的发生、处置过程、教训与改进等情况。
安全信息报送制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安全信息报送制度
一、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针对性,及时汇总安全生产信息,加快信息传递,努力使安全生产信息工作做到“及时、准确、规范、全面”,根据上级要求和实际需要,建立日常工作信息报送制度。
二、安全管理人员每天应对相关业务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按照发现隐患不过夜的原则,及时整改治理,遏制事故发生。
三、重大隐患信息,即管理人员在当日内进行隐患排查时,发现的重大隐患,不能在当日内处理消除的必须上报。
四、安全事故信息,按照事故发生后报告程序的相关规定上报。
五、所属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确保信息按要求及时上报,主管安全生产的领导应亲自过问,以便及时了解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采取的措施、方案等相关内容。
六、上报信息中说明或反映的内容一定要真实准确,杜绝使用模糊词语。
七、所安全股根据上报的情况进行督查,发现隐瞒不报、谎报、上报情况不符、故意拖延报告期限的,故意破坏现场,阻碍调查工作正常进行的,处以每次5000元罚款,情况严重者加重处罚。
八、信息报送情况将与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办法挂钩,对不及时上报的将在年终考核中进行相应扣分。
九、因信息上报不及时或不真实、不完整等其他情况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所属股室将承担其全部责任并受到重罚。
安全信息报送管理制度为使上级部门能尽快掌握安全生产动态,及时全面正确地分析研究安全生产形势,确定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搞好安全生产。
特制定本制度。
一、局属各单位的安全生产相关工作开展情况要做到随时汇报、随时沟通、全面协调。
二、各单位要加强安全信息工作,按要求及时、准确、全面地报送各种安全信息,收取、传达、贯彻安全生产管理文件。
安全生产报表、自查报告等须单位第一负责人签字、加盖公章后再上报局安全法规科。
三、各单位必须确定专人负责信息统计。
统计人员因事外出,必须落实替补人员,不允许出现因统计人员外出而延误报告时间的现象,以确保重特大事故情况和安全生产相关报表的及时上报。
四、凡迟报、拒报、瞒报、伪造统计数据和检查情况,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安全信息报送管理制度(2)第一章总则一、为了确保企业安全信息的及时准确报送,维护企业的安全稳定发展,本制度制定。
二、本制度适用于全体职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员工及外包人员等。
三、安全信息指包括但不限于事故、隐患、紧急情况等企业发生的与安全相关的信息。
第二章报送程序一、安全信息的报送程序分为主动报送和被动接收两个环节。
二、主动报送是指当发生安全信息时,相关部门和人员应主动向上级报送。
三、被动接收是指安全信息的上级组织及时接收和处理报送的安全信息。
四、各部门负责人应当制定完善的报送流程,确保报送的及时准确。
第三章报送责任一、安全信息的主动报送责任由各部门负责人承担。
二、各部门负责人应定期对本部门报送流程进行培训和检查,确保报送责任的落实。
三、被动接收责任由接收部门负责人承担。
四、被动接收部门负责人应定期对接收流程进行培训和检查,确保接收责任的落实。
第四章报送内容一、安全信息的报送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事故的基本情况、原因分析、处理结果等。
二、报送内容应实事求是,准确反映事实。
三、报送内容应包括相关的证据材料和调查报告。
第五章报送时间一、安全信息应及时报送,原则上不得超过24小时。
安全工作信息报送制度
是指组织、企事业单位建立的一套报送机制,要求各级部门、单位或者个人按照规定的时间、方式将安全工作相关信息报送给上级部门或者相关部门,以便上级部门或者相关部门进行监管、汇总和分析。
该制度的具体要求可能根据不同组织、企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报送主体:明确哪些部门、单位或者个人需按规定报送安全工作信息。
2.报送内容:明确报送的具体信息内容,包括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安全培训等方面的信息。
3.报送时间:规定报送的时间节点,如每日、每周、每月、每季度、每年等。
4.报送方式:规定报送的方式,可以是书面报告、电子报告、口头报告等。
5.报送对象:明确报送给哪个部门或者相关部门,以便监管和统筹安排。
6.报送要求:明确报送时的要求,如报送清晰、准确、及时等。
通过建立安全工作信息报送制度,可以促使各级部门、单位或者个人加强对安全工作的关注和重视,及时了解和掌握安全工作的动态,为制定安全工作计划、政策和措施提供基础数据和分
析依据,有利于及早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人身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安全生产信息报送制度范文一、背景与目的为了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及时掌握和汇报重要安全信息,提高事故应对和处理的能力,制定并实施安全生产信息报送制度是必要的。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企业安全生产信息的报送流程、内容和时间要求等,确保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达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以便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应对各类安全风险。
二、报送内容和范围1. 事故和突发事件报告:包括火灾、爆炸、中毒、泄漏等事故,以及地震、洪水、恶劣天气等突发事件。
2. 安全生产状况汇报:包括生产设备的运行状况、重要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情况、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等方面的信息。
3. 安全生产控制措施报告:包括安全生产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等信息。
4. 重大隐患报告:包括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重大隐患的发现和整改情况报告。
5. 安全生产目标和计划报告:包括安全生产目标的制定与达成情况、安全生产计划的编制与执行情况等信息。
6. 安全改进意见和建议报告:包括职工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三、报送流程和责任1. 安全信息的报送流程由企业安全生产部门负责组织,具体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信息收集:企业安全生产部门负责定期收集与安全生产相关的信息,并按时汇总整理。
(2)信息审核:企业安全生产部门负责审核报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不符合要求的信息进行退回或补正。
(3)信息报送:企业安全生产部门将经过审核的信息报送给企业领导和相关部门,同时将抄送给事故应急小组。
(4)信息接收与反馈:企业领导和相关部门接收到安全信息后,应及时进行阅读、分析,并根据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2. 各相关部门的责任划分如下:(1)企业安全生产部门负责收集、审核、汇总和报送安全信息,并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企业领导负责定期查阅和分析安全信息,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各部门负责按时报送本部门相关的安全信息,并及时反馈处理情况。
(4)事故应急小组负责接收并及时处理相关的安全信息,组织应急处置工作。
安全信息管理及报送制度范文XXX公司安全信息管理及报送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XXX公司的安全信息管理,保障公司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公司资产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范围包括XXX公司所有员工及与公司有业务合作关系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安全信息是指与公司员工人身安全和公司资产安全相关的任何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人员进出登记、安全巡查报告、安全培训记录等。
第四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安全信息管理制度,保障安全信息的保密、完整、准确、及时和可靠。
第五条所有员工应当遵守本制度的相关规定,保护安全信息的机密性,不得泄露、篡改、窃取、透露安全信息。
第二章安全信息管理第六条公司应当建立安全信息管理制度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并明确责任人。
第七条公司应当制定安全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处理和使用的规定,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保障信息的安全性。
第八条公司应当对涉及安全信息的员工进行岗前培训,提高其安全保密意识和技能。
第九条公司应当建立安全信息的备份和恢复制度,确保安全信息的完整性。
第十条公司应当建立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处理各类安全事件,并进行事后分析和总结。
第三章安全信息报送第十一条公司应当建立安全信息的报送制度,规定员工应当如何报送安全信息。
第十二条员工在发现安全信息问题时,应当立即向上级报告,不得隐瞒、扩大或随意处理。
第十三条公司应当对员工报送的安全信息进行及时筛查、分析,及时做出决策和处置措施。
第十四条公司应当及时将安全信息报送给有关部门或单位,并积极配合处理。
第十五条公司应当建立安全信息的跟进和反馈制度,对接收到的安全信息进行及时处理,并反馈处理结果。
第四章法律责任第十六条违反本制度的,公司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但不限于警告、记过、记大过、开除等。
第十七条如因公司违反本制度造成安全事件或损失的,公司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八条如员工违反本制度泄露、篡改、窃取、透露安全信息,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安全管理,及时、准确地收集、处理和报送安全信息,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公司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但不限于各部门、各岗位。
第三条安全信息报送工作应遵循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和保密性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成立安全信息报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公司安全信息报送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
第五条安全信息报送工作领导小组职责:1. 制定安全信息报送工作制度及流程;2. 确定信息报送范围和内容;3. 组织开展安全信息报送培训和考核;4. 监督检查安全信息报送工作;5. 处理重大安全信息报送事宜。
第六条各部门设立安全信息员,负责本部门的安全信息收集、整理和报送工作。
第七条安全信息员职责:1. 负责本部门的安全信息收集和上报;2. 参与安全信息报送的培训和考核;3. 配合安全信息报送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工作;4. 对本部门员工进行安全信息报送的宣传教育。
第三章信息报送范围与内容第八条安全信息报送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安全生产事故;2. 安全生产隐患;3.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4.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情况;5.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情况;6. 安全生产投入及使用情况;7. 其他需要报送的安全信息。
第九条安全信息报送内容应包括以下要素:1. 信息标题;2. 发生时间;3. 发生地点;4. 事件概述;5. 事件影响;6. 事件处理措施;7. 责任部门及责任人;8.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第四章信息报送流程第十条安全信息报送流程:1. 信息收集:各部门安全信息员在发现或接到安全信息后,应及时收集相关信息。
2. 信息整理:安全信息员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信息报送:安全信息员按照规定的报送时限和渠道,将整理好的信息报送至安全信息报送工作领导小组。
4. 信息审核:安全信息报送工作领导小组对报送的信息进行审核,确认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安全信息管理及报送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建立健全公司的安全信息管理及报送制度,提高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公司员工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和自觉参与度,确保公司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的安全信息管理及报送事宜。
三、基本原则1. 安全信息管理及报送应当按照及时、准确、完整的原则进行。
2. 员工应当积极配合公司安全工作,做好相应的安全信息的管理与报送工作。
3. 安全信息的保密工作应当得到严格执行,员工不得随意泄露、传播安全信息。
四、安全信息管理1. 安全信息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事故隐患、安全生产状况、安全检查结果、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情况等。
2. 安全信息的采集和整理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各部门要配合提供相关的信息。
3. 安全信息应当按照一定的分类进行管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4. 安全信息管理应当定期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五、安全信息报送1. 安全信息报送的对象主要包括公司高层领导、安全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领导。
2. 安全信息的报送方式可以采取口头报告或书面报告的形式进行。
3. 安全信息的报送时间一般为每月、每季度或每年一次,具体时间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4. 安全信息的报送内容应当包括相应时期内的安全工作总结、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解决措施、安全教育培训情况等。
5. 安全信息报送时应当注重信息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避免过多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数据。
6. 安全信息的报送要求及格式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制定并统一执行,报送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报送。
六、违规处理1. 如各部门未按照制度要求及时、准确、完整地进行安全信息的管理和报送,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进行相应的批评教育,并要求及时整改。
2. 如有恶意隐瞒、篡改安全信息的行为,将按公司相关制度进行严肃处理。
七、制度的解释与修改1. 对于本制度的解释和修改,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并及时通知全体员工。
安全工作信息报送制度一、背景介绍安全工作对于企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而信息报送是保证安全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监控企事业单位的安全工作,制定安全工作信息报送制度势在必行。
二、目的和意义1. 加强信息传递:通过信息报送制度,可以实现各级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信息传递中的误差和延误。
2. 增强监督管理:信息报送制度可以帮助企事业单位建立起规范的安全工作管理机制,促使各级单位按时、准确地上报信息,提高监督管理的效能。
3. 提升安全意识:通过信息报送制度,可以让企事业单位更加关注安全工作,提高各级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三、报送内容和方式1. 报送内容:安全工作信息报送应包括以下内容:- 安全隐患排查:对企事业单位的各类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及时上报。
- 安全生产情况:包括安全生产事故、事故原因分析、安全生产工作进展等。
- 安全培训情况:包括员工安全培训的参与情况、培训内容和效果评估等。
- 安全设备检修:对企事业单位的安全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情况进行报送。
- 安全工作计划和措施:报送单位的安全工作计划和措施,包括紧急预案、安全责任制度等。
2. 报送方式:可以采用电子邮件、纸质报表、在线填报等多种方式进行信息报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便捷、高效的方式进行报送。
四、报送周期和要求1. 报送周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报送周期,通常情况下建议每月进行一次信息报送,对于重要信息可以采取实时报送方式。
2. 报送要求:信息报送应准确、及时、完整,报送内容应真实反映企事业单位的安全工作情况,不得隐瞒事实或夸大情况。
五、信息报送的责任和要求1. 报送责任:各级单位负有信息报送的责任,包括报送单位和报送人员,应按时履行报送义务。
2. 报送要求:对于报送的信息,应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读性,必要时应提供配套的数据和材料,便于上级单位进行审核和分析。
安全信息报送管理制度制范本《安全信息报送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对安全信息的管理,及时掌握和报送安全信息,提高安全防范工作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有效防控能力,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制定,并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员工。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员工及相关外部人员。
第三条定义1. 安全信息:指与本单位安全相关的各类信息、数据、报告等。
2. 报送机构:指负责安全信息报送工作的相关部门或岗位。
第二章安全信息的类别和报送要求第四条安全信息的类别根据信息的性质和重要程度,将安全信息分为一般安全信息和重要安全信息两类。
第五条一般安全信息的报送要求1. 一般安全信息应及时报送。
2. 报送内容包括:信息的来源、内容、时间、地点、相关人员等。
3. 报送方式包括:书面报告、电子邮件、电话通报等。
第六条重要安全信息的报送要求1. 重要安全信息应立即报送。
2. 报送内容应详细、准确、全面,包括:信息的来源、内容、时间、地点、相关人员、影响范围、处理措施等。
3. 报送方式包括:书面报告、电子邮件、电话通报等。
第三章报送流程和责任第七条报送流程1. 员工发现安全信息后,应第一时间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报告,并将信息记录下来。
2. 所在部门负责人确认后,将安全信息报送给报送机构。
3. 报送机构根据信息的性质和重要程度,按照报送要求进行处理和报送。
第八条报送责任1. 本单位全部员工对发现的安全信息有报送责任。
2. 所在部门负责人对接收到的安全信息有报送责任。
3. 报送机构对接收到的安全信息有处理和报送责任。
4. 本单位全体员工有义务配合报送机构对安全信息进行处理和调查。
第四章监督和检查第九条监督和检查1. 本单位设立安全信息监督和检查机构,定期对安全信息报送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2. 监督和检查结果由监督和检查机构报送给单位负责人,并提出整改意见。
第十条违纪和处罚对违反本制度规定的员工,按照《单位内部管理规定》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安全信息报送制度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落实6月3日总包生产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针对性,及时汇总安全生产信息,加快信息传递,努力使安全生产信息工作做到“及时、准确、规范、全面”,现根据领导要求和实际需要,决定从2011年6月8日起,在普安高速各工区及路面、交安绿化项目经理部建立日常工作信息报送制度。
第二条安全管理人员及现场技术人员每天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按照发现隐患不过夜的原则,及时整改治理,遏制事故发生。
第三条重大隐患信息,即管理人员在当日内进行隐患排查时,发现的重大隐患,不能在当日内处理消除的必须上报。
第四条安全事故信息,按照事故发生后报告程序的相关规定上报。
第五条各工区及路面、交安绿化项目经理部要高度重视,确保信息按要求及时上报,主管安全生产的领导应亲自过问,以便及时了解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采取的措施、方案等相关内容。
第六条上报信息中说明或反映的内容一定要真实准确,杜绝使用模糊词语,以便我部将根据上报的情况进行追踪督查。
第七条相关信息以电子版形式每天晚上9:00之前上报总包安全科,对迟报或不报者每天罚款5000元。
连续三天迟报或未报者,按每天罚款20000元第八条我部将根据上报的情况进行督查,发现隐瞒不报、谎报、上报情况不符、故意拖延报告期限的,故意破坏现场,阻碍调查工作正常进行的,处以每次20000元罚款,情况严重者加重处罚。
第九条信息报送情况将与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办法挂钩,对不及时上报的将在年终考核中进行相应扣分。
第十条因信息上报不及时或不真实、不完整等其他情况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所在单位将承担其全部责任并受到重罚。
第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附:普安高速安全信息快报表
普安高速总承包项目经理部
2011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