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上册复习(第五章)
- 格式:ppt
- 大小:17.55 MB
- 文档页数:21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五章:中国的地理环境与经济一、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从东到西、从南到北跨度极大。
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湿润,西部内陆地区则干旱少雨。
这些自然条件对中国经济发展和地理特色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炭、稀土、水能等。
然而,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得益于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同时,中国也在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以实现更加均衡和可持续的发展。
四、中国的人口与城市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庞大的城市和乡村人口。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城市人口比例逐年上升。
这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但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如城市规划、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
五、中国的交通与通信中国的交通与通信网络十分发达,包括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等多种交通方式。
同时,中国的通信行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互联网普及率逐年提高。
这些交通与通信设施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六、中国的农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之一,拥有广袤的耕地和多样化的农作物。
中国的农业发展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装备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这使得中国不仅能够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还能够出口大量农产品到国际市场。
七、中国的工业中国的工业体系十分完备,涵盖了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和消费品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以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五章知识点归纳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五章知识点归纳新人教版要学好初中地理,首先要学好书本知识,那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五章有哪些知识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五章知识点归纳,欢迎大家来阅读。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单元知识总结(新人教版)第五章发展与合作单元总结一、国家和地区(1)面积居前六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面积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
(2)人口上1亿的11个国家:(中国、印度、日本、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亚洲)俄罗斯、尼日利亚、美国、墨西哥、巴西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1)划分依据:经济发展水平。
(2)发达国家的分布(洲和半球位置):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有20多个,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
(3)发展中国家的分布(洲和半球位置)主要分布在南半球以及北半球的南部,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4)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有关经济、政治等方面共同问题的商谈。
(5)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
三、国际组织(1)联合国:是目前世界上代表性最广泛、最有权威的综合性国际组织。
(2)安理会:是联合国维持和平与安全的主要机构,也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的机构。
中、美、英、法、俄为常任理事国。
(3)主要国际组织:国际组织名称英文缩写总部或秘书处欧盟 EU 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政治、经济组织世贸组织 WTO 瑞士日内瓦联合国 UN 美国纽约石油输出国组织 OPEC 奥地利维也纳【典例分析】例1. 【20__·长沙】我国众泰与美国福特达成合资协议,组建众泰福特汽车有限公司,这种现象说明A.中美经济各成一体B.中美经济结构一致C.中国汽车制造业技术领先D.经济全球化国际合作共赢【答案】D【解析】我国众泰与美国福特达成合资协议,组建众泰福特汽车有限公司。
第五章居民——“地球村”的主人5.1 人口与人种1.人口自然增长率=(1)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2)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0,表示(3)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表示2.一般来说,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最低。
(大洲)3.人口密度指。
4.人口密度=5.(1)世界人口稠密区: ,,,。
原因:(2)世界人口稀疏区及原因①撒哈拉沙漠②亚马孙平原③青藏高原④中西伯利亚高原6.(1)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2)人口增长过慢的问题:白色人种:黄色人种:三大人种的重要分布地区黑色人种:5.2 民族、语言和宗教1、联合国大会正式语文: 。
工作语文:和(1)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2)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语言主要分布地区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宗教起源地主要分布地区代表性建筑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第六章聚落——人类的聚居地1、聚落的形成条件(1)自然条件:(2)社会条件:历史文化、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政治因素、政策等(了解)2、聚落分为和,先有,后有。
3、聚落的形态:4、聚落发展的特点:5、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6、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聚落的价值:人口密度人员职业构成经济特点聚落规模建筑特点乡村聚落城市聚落第七章发展与合作——经济全球化1.国家和地区的根本区别:2.世界面积位居前六位的国家: 。
面积最小的国家是。
3.领土包括: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按照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和。
6.从世界范围看,发展中国家多分布在发达国家多分布在“南北对话”:“南南合作”:“南北差距”:项目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工业农业7.经济呈现全球化的原因:8.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9.全球三个最大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10.世界贸易组织(WTO):基本原则和宗旨:通过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总部:瑞士的日内瓦联合国——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组织宗旨: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总部:美国纽约5个常任理事国: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1.世界面积位居前六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俄加中,美巴澳)。
2.世界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中国(亚)、印度(亚)、美国(北美),印尼(亚),巴西(南美),巴基斯坦(亚),俄罗斯(欧),孟加拉国(亚),尼日利亚(非),日本(亚),墨西哥(北美)。
3.地跨两洲的国家,例如埃及(跨亚非)、土耳其(跨亚欧)、俄罗斯(跨亚欧),美国(跨北美洲和大洋洲),巴拿马(跨南北美洲)
4.根据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从人口增长的特点看,发达国家增长慢。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5.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例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亚洲的日本等。
发展中国家以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国家为主。
6.“南北对话”指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
“南南合作”指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7.博鳌亚洲论坛:每年在我国海南省的博鳌举办年会,目的是推进亚洲区域经济合作,探讨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及其对世界的贡献。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知识点总结一、地域发展差异目前,全世界人口已超过70亿,分别居住在220多个国家和地区。
⑴领土面积大小不同从陆地面积来看,有的国家幅员辽阔,有的国家地域狭小。
俄罗斯面积约1707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梵蒂冈面积仅0.44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
中国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三位。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其次是印度、美国等。
有的国家人口很少,如梵蒂冈人口不足1000人⑶政治体制不同从政治体制上看,主要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
如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
⑷发展水平不同根据发展水平的差异,把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①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大多分布于北美洲、欧洲、大洋洲。
欧洲西部是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
主要发达国家有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②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以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国家为主,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2.南北关系针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分布的南北差异,国际上把这种经济发展差异说成是“南北差距”。
从世界范围看,大多数发达国家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
在国际上,一般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关于经济、政治等问题的商谈称为“南北对话”,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及原因⑴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的比较(如图所示)⑵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较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2009年发达国家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6%,但其国内生产总值却占到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72%,人均国民收入约为3.81万美元,如美国和日本分别达到4.72万美元和3.79万美元。
2009年发展中国家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4%,国内生产总值仅占全世界总值的28%左右。
河南省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五章发展与合作必考知识点归纳选择题1、“南南合作”是指()A.南半球南部国家间的互助合作B.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相互协作C.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D.南美洲与南极洲两大洲国家间的合作答案:C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大部分在北半球,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在南半球,因此称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为“南南合作”,故本题选C。
2、在世界七大洲中,还没有国家的是()A.大洋洲B.南美洲C.非洲D.南极洲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极地地区的相关知识。
在世界七大洲中,南极洲还没有国家的建立,只是由几个国家设立了科考站。
3、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A.印度B.中国C.南非D.巴西答案:B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故选B。
4、有关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越慢越好②与资源、环境相协调③越快越好④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C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中国是人口控制的成功典范.中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人口增长的基本定义。
5、小徐喜欢摆弄电脑,他发现自家的电脑,电源产于马来西亚、硬盘产于日本、主板产于美国、内存条产于韩国……对此现象的准确理解是:()A.国际竞争激烈B.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C.国际矛盾和冲突剧烈D.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各成一体答案:B题干说明了资源、技术、人才、信息等逐渐成为全球共享的财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产品生产的分工协作越来越显著。
七年级地理第五章知识点
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通过学习地理,我们可以了解到地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与地球的相互关系,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
在七年级地理课程中,第五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地球的运动与季节变化”,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本章的主要知识点。
一、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在自身轴线上旋转的运动,从西向东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为24小时,是导致日夜交替的主要原因。
我们生活在地球表面,所以会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其实是因为地球自转导致的。
二、地球的公转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运动的轨迹,完成一次公转所需的时间为365.24天,是导致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
由于地球绕着太阳的轨道是椭圆形,所以不同季节地球离太阳的距离不同,这也导致了不同季节的气温、日照时间等差异。
三、地球的倾斜
地球的轴线与公转平面倾斜23.5度,从而导致了地球不同地区的日照时间、气候、季节等差异。
在北半球夏季,北极圈内的地区会出现极昼现象,即24小时都是白天;在南半球夏季,南极圈内的地区会出现极夜现象,即24小时都是黑夜。
四、昼夜更替与不同地区季节差异的原因
地球自转导致了昼夜更替的现象,而地球公转和倾斜导致了不同地区季节差异的存在。
在地球公转过程中,不同地区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导致不同地区气温、降水量等存在差异,进而形成不同的季节。
以上就是本章地理知识点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运动和季节变化。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提高自己的地理素养。
2024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居民与文化”必背知识点一、人口与人种1.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达到80亿。
世界人口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但不同历史时期增长速度不同。
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缓慢;工业革命后,增长速度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20世纪70年代开始,增长速度减缓,但每年新增人口仍很多。
2.人口自然增长率定义: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人口的增长速度,等于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
地区差异:欧洲、北美等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个别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3.人口增长特点与问题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带来问题,如资源消耗、就业困难、贫困、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过重等。
保持适度的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4.人种划分与特征根据体质特征,人类主要分为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
不同人种在肤色、毛发、面部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但这些差异没有优劣之分,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
5.人种分布同一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也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还有些地区成为不同人种的混居区。
由于人口迁移,人种的分布越来越复杂。
二、人口分布1.人口稠密区与稀疏区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及北美东部等地,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或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
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荒漠地区、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等地。
2.人口密度定义: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反映一个地区的人口疏密程度。
三、人口迁移1.定义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从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
2.影响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如气候、水资源、地形等。
社会经济因素:如经济发展、政治变动、文化交流等。
四、多样的文化1.语言和宗教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七年级地理第五章知识梳理与复习知识要点一:国家和地区1.目前,世界上有多个国家和地区。
2.国家和地区分布数量居前三位的大洲分别是: 、、。
3.国家和地区分布数量居后三位的大洲分别是: 、、。
4. 洲在大洋中,洲没有国家和地区。
5.不同国家的差别很大。
从陆地面积上来看,位居世界前六位的分别是、、、、和;按人口多少,人口最多的是,其次是,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个。
6.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不同,主要有和两种。
7.中国一贯主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的五项原则。
8.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
目前,世界上有多个地区。
9.国界是地图上一国与邻国或公海之间的,它是国家主权范围的边界。
按自然要素划分的国界有四类: 、、、。
10.世界各国间的关系应该是( )A.国家经济状况不同,国际地位也应不同B.国家人口多少不同,国际地位也应不同C.国家大小不同,国际地位也应不同D.各国都应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实现共同进步和发展知识要点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11.目前,发达国家数量最多的大洲是( )A.亚洲B.欧洲C.大洋洲D.非洲12.平均发展水平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B.非洲C.欧洲D.北美洲13.划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依据是( )A.人口数量B.生活水平C.教育水平D.经济发展水平14.下列叙述中,不符合欧美发达国家状况的是( )A.人口增长较快B.市场繁荣,环境幽雅C.工农业生产发达,生活水平高D.受教育程度高,生活质量好15.下列国家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A.日本B.埃及C.巴西D.印度16.下列发达国家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A.日本B.美国C.英国D.意大利17.下列国家中,接近中国发展水平的是( )A.日本B.美国C.印度D.英国18.下列各组国家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A.日本、巴西B.韩国、南非C.沙特阿拉伯、新加坡D.英国、德国19.下列有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人口多于发展中国家B.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发展中国家C.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高D.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高于发达国家20.发展中国家大多分布于( )A.亚洲、欧洲、北美洲B.亚洲、非洲、拉丁美洲C.北美洲、欧洲、大洋洲D.拉丁美洲、欧洲、大洋洲21.国际上,一般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有关经济、政治等方面共同问题的商谈称为“”,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5章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人类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七年级上册地理共有5章,本文将重点介绍第5章的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地理学科。
一、气候和气象气候和气象是地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是描述天气状况的专业术语。
气候描述的是一个区域长时间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降水、风向、湿度等;而气象则是指一个时间点的天气状况,比如今天的气象情况。
二、自然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是指涉及到地球内部和表面的自然现象和物质,包括海洋、河流、山脉、草原、沙漠等。
这些要素在地球上分布广泛,对环境和人类生活都有深刻的影响。
三、人文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是指涉及到人类活动和文化的地理现象和物质,包括城市、乡村、人口、语言、宗教、风俗等。
这些要素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地球环境问题地球环境问题是当前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包括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人类和地球的未来发展,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五、国土规划国土规划是指政府在国家层面对土地资源进行规划和管理的活动。
它包括国土整治、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计划等。
国土规划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六、地图地图是地理学中重要的工具之一,是一种用来表示地球表面地理要素空间分布、方位和距离关系的平面图。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上各种地理现象和物质的分布特征。
七、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和天然气是地球上常见的化石能源,在现代社会中有着重要的经济和 strategical 作用。
石油和天然气的储备和开采对一个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八、风景区与世界自然遗产风景区和世界自然遗产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和人类文化遗产,包括大峡谷、雨林、珊瑚礁、古迹遗址等。
它们的保存和保护需要人类共同努力,以确保它们得以长久地保存下去。
结语:地理学是一门充满趣味和深刻含义的科学。
通过对七年级上册地理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和人类的关系,探索地球的奥秘,培养环保意识和地球意识。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第五章)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第五章)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通常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划分国家。
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可以从人口、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上进行比较。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以及目前发达国家拥有核心技术的优势。
这也是世界贫富差距产生的根源。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发达国家大多分布于欧美、大洋洲,位于北半球北部;
发展中国家以亚非拉国家为主,针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分布的南北差异,国际上把这种经济发展差别说成是“南北差异”。
★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贫富差距是国际间产生矛盾与冲突的重要方面,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联合国:世界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
组织
我国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