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图符号和地图表示法(3)
- 格式:ppt
- 大小:5.44 MB
- 文档页数:34
地图学(2)1)地图符号1.地图符号的实质:是一种科学抽象的过程,它是对地图对象的第一次综合。
2.地图符号的基本功能:既表现客观世界,又把地图符号作为直接认识对象而从中获取信息、认知世界,它表现出“读”和“写”的双重功能。
3.地图符号分类:⏹按符号表现的制图对象几何特征分类:点状符号、线状符号和面状符号。
⏹按符号与地图比例尺的关系分类:依比例尺符号(面),非比例符号(点)和半比例符号(线)。
⏹按符号表示的地理尺寸分类:定性符号、等级符号和定量符号(比率)。
⏹按符号的形状特征分类:几何符号,艺术符号,线状符号,面状符号,色域符号,文字符号等。
4.符号基本视觉变量:能够引起视觉差别的图形或色彩变化因素称为视觉变量。
包括形状、尺寸、方向、明度、密度、结构、颜色和位置。
5.视觉变量能够形成的效果:整体感和差异感,等级感,数量感,质量感,动态感和立体感。
6.视觉变量的扩展:发生时长,变化速率,变化次序和节奏。
7.制图对象的基本特征标志:⏹定位特征:物体位置和空间范围⏹性质特征:辨别不同类型对象的标志⏹空间结构特征:对象外部形状特征,包括轮廓形状和内部空间差异⏹数量特征:对象数量大小和数量关系的标志,包括间隔尺度和比率尺度⏹关系特征:对象所处的地位和与其他对象的关系⏹时间特征:确定对象性质或数量时的点或时段标志,反映对象的发展过程。
8.制图对象的关系特征:表现为对地图符号系统分类、分级及层次结构及空间组合。
即地图符号的系统性。
地图对象的关系特征,逻辑性强、层次分明,地图制图时通过符号系统来表现各种关系。
如表示各种类型树木的符号。
9.描述制图对象的性质特征主要使用哪些变量?它们在设计不同类型的符号时有什么区别?变量主要是形状、颜色、结构、方向。
而明度和密度是次要手段。
点状符号通过颜色和结构表现;线状符号通过形状、颜色和结构来表示;面状符号通过形状、结构和方向来表示。
10.影响符号设计的因素:⏹地图内容⏹资料特点⏹地图使用要求⏹所需要的感受水平⏹视觉变量⏹视力及视觉感受规律⏹技术与成本⏹传统习惯与标准11.设计地图符号的基本要求:图案化、象征化、清晰性、系统性、适应性和生产可行性。
《地图编制》课程复习提纲第一章地图与地图学一、名词解释1、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表面(或其他星体)上的空间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以可视化、数字或触摸的符号形式,缩小表达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模型,用以传递、模拟和认知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的、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二、填空题1、地图构成要素:地理要素、数学基础、整饰要素。
2、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和应用地图学三个分支学科。
3、制作地图有两条途径:实测地图,编绘地图。
4、用传统方法编制地图可分为四个阶段:地图设计、原图编绘、出版准备和地图印刷。
5、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基本流程:地图设计、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图形输出6、地图的编号方法有自然序数编号法、行列式编号法和行列—自然序数编号法等三种。
三、简答题1、地图的基本特征地图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由特殊的数学法则产生可量测性;由使用的地图符号系统表达事物产生的直观性;由制图综合产生的一览性。
2、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的区别普通地图是以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表示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中最基本的要素(如水系、地貌、居民地、交通网、境界、土质植被及其它人文标志)的地图;专题地图是突出反映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的地图,其中主题要素详细表示,地理基础要素概略表示。
3、简述地图的两种分幅方式和各自的优缺点地图的分幅方式有矩形分幅和经纬线分幅两种。
矩形分幅的优点有:图廓为直线,便于拼接;分幅线位置的选择有较大自由度,可灵活避开重要地物;各图幅面积相对平衡,可充分利用纸张。
矩形分幅的缺点有:每幅图的地理位置(图廓坐标)不易确定;制图区域只能一次投影,变形可能较大。
经纬线分幅的优点:每幅图的地理位置(图廓坐标)非常明确;可分开多次投影,保持较小变形。
经纬线分幅的缺点:分幅线位置的选择无法避开重要地物;图廓多为曲线,不便于拼接使用;高纬度地区图幅面积缩小,不易充分利用纸张。
地图学复习第四章1,地图符号的概念地图符号:表示地图信息各要素空间位置、大小和数量质量特征,由形状不同、大小不一、色彩有别的图形和文字组成,是地图的语言,具有形象直观,一目了然的特点。
2,地图符号的概念地图符号是符号的子集,它具有可视性(指实地图)。
它用一种物质的对象来代替一个抽象的概念,以一种易为心灵了解和便于记忆的形式,把制图对象的抽象概念呈现在地图上,从而使人们产生深刻的印象。
3,地图符号的功用1)地图语言:地图符号具有别的符号所有的基本属性——约定俗成。
2)综合概括:通过对地理事物的归纳、分类分级而制订的抽象的概念化的地图符号,实质上就是对地理事物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制图综合。
3)空间模型:可建立地理事物的空间模型,以再现或塑造无法观测的地理现象,以供量算和比较,进行各种分析和研究。
4,地图符号的分类(1)按空间分布状态点状线状面状体状(2)按比例关系分类依比例符号——用轮廓线(实线、点线或虚线)表示真实位置和形状,在轮廓线内填绘其它符号、注记或颜色,以表明该地物的质量与数量特征,不依比例符号如点状符号半依比例符号如线状符号按符号结构变化特征划分,可分为组合结构与扩张结构两种符号类型。
5,地图符号的基本变量P154静态符号的基本视觉变量1)形状变量2)尺寸变量3)方向变量4)颜色变量5)密度变量6,视觉变量的感受效果1)整体感2)等级感3)数量感4)质量感5)动态感6)立体感7,地图符号的量表系统1)定名量表:只处理空间信息或数据的定性关系而不处理其定量关系的量表系统。
2)顺序量表:是将客观存在的物体或现象按某一标志排成序列,表现为一个相对等级的量表系统。
3)间隔量表:利用某种统计单位对顺序量表排序的量表系统。
4)比率量表:是以数据起始点为基础,按某种比率关系排序且能反应比率变化的量表。
8,地图注记的概念地图上的文字与数字总称地图注记。
它是地图的基本内容之一,与地图符号相配合完成地图的信息传输功能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