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十二检测系统的案例分析
- 格式:pptx
- 大小:16.78 MB
- 文档页数:117
Experience I 经验交小森G40胶印机前规检测 系统误检案例分析文_安徽新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杜万全前规检测是每台胶印机必备 的检测功能,其作用体现在以下 几方面。
(1) 纸张歪斜检测。
当出现纸 张歪斜时,为避免歪斜纸张进入设备导致设备损坏,前规检测系统启 动,飞达停止。
(2) 残纸检测。
当有残缺、折 角纸张经过电眼时,前规检测系统启动,飞达停止,避免出现印刷 次品。
(3) 纸张早到和晚到检测。
当 操作侧内驱动侧内驱动侧外操作侧外图1小森G40胶印机前规检测系统原理图THE 8" ALL IN PRINT CHINA 上海新国际博賀中心SNIEC, Shanghai. ChinajR 众 > 纸张未在规定时间内到达前规电 眼时,前规检测系统启动,飞达 停止。
故障分析小森G40胶印机在印刷铜版纸时检测功能正常,而印刷一种偏黄 的胶版纸时,纸张输送正常(没有 出现歪张、残纸、早到和晚到现 象),却频繁出现前规检测系统启动,纸张到达前规后飞达停止,无法正常印刷。
新智造 New Manufacturing 新边界 New Boundary^ 新动能New Power fl小森G40胶印机前规检测系统原理如图1。
电眼上有两根光纤, 一根发射激光,一根接收反射回的激光,当电眼被纸张遮住时,反射到放大器的激光能量多,如果大于放大器设定的门槛比较值,判定为纸张检测正常;当电眼没有被纸 张遮挡时,反射到放大器的激光能 量少,小于放大器设定的门槛比较值,判断为纸张检测异常,信号反 馈给检测器控制回路,飞达停止运 转。
放大器如图2所示,绿色数字2500是放大器设定的门槛比较值, 红色数字是放大器接收到的激光能量值。
正常情况下,有纸张遮 挡电眼时接收数据为4095;没有纸 张遮挡电眼时接收数据低于100。
例如,4095大于2500,判断为有 纸张;28小于2500,判断为没有纸张。
观察该纸张,纸张遮挡电 眼时,静态下,放大器接收值为2800,但在生产动态条件下,放大器接收值显示为2000左右,小EP 刷技术 2020/01-0229验交流I Experience图2放大器于2500,而铜版纸放在前规电眼 上时,静态下,放大器接收值为 4095,在生产动态条件下,放大器接收值大于2500。
1: 研发生产的谐振式悬架装置检测台都是利用检测车轮与道路接地力的原理,来快速评价汽车悬架装置性能的,其评价指标为(B)。
A. 谐振率B. 吸收率C. 减振率D. 柔软率2: 发动机从怠速状态加速至70%额定转速,运转30s后降至高怠速状态。
将取样探头插入排气管中,并固定在排气管上。
维持( A)后,由具有平均值功能的仪器读取30s内的平均值,即为高怠速污染物测量结果。
A. 10sB. 15sC. 20sD. 30s3: 双排气管的汽油车测量双怠速污染物排放值应取( B)。
A. 两排气管污染物排放值之和B. 两排气管污染物排放值平均值C. 两排气管污染物排放值中之大者D. 两排气管污染物排放值中之小者4: 对于标准型车速表检测台,应将汽车挂入( C),松开驻车制动器,踩下加速踏板,使驱动车轮带动滚筒平稳地加速运转。
A. 直接挡B. 空挡C. 最高档D. 低速挡5: 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二级:整车装备与标识,车门、车窗,驱动轮输出功率,等速百公里油耗,车轮阻滞力,转向盘最大自由转动量,排放污染物控制,车速表示值误差八个项目中至少有(D )应达到规定的一级技术要求。
其余项目应满足二级要求。
A. 二项B. 四项C. 五项D. 三项6: 试车道应为干燥,清洁平坦的混凝土或沥青路面,纵向坡度应不超过1%,路面附着系数应不小于0.7,试车道长度应不小于(B ),宽度应大于6m(双向),试车道路面应划出车道。
A. 120mB. 100mC. 80mD. 50m7: 车辆外检中,车辆号牌的检查,其中领事馆车辆的号牌应为( A)。
A. 黑底白字,红“使””“领”字白框线B. 黑底白字,蓝“使”“领”字白框线C. 黄底白字,红“使”“领”字白框线D. 黑底红字,白“使”“领”字白框线8: 在车辆的运行检查中,将车速提高至20~30km/h,点制动或紧急制动时,车辆是否跑偏。
气压制动车辆,当空气压缩机停止工作(B )后,气压降低应不大于10kPa,踩一次制动(制动踏板踩到底)气压下降不应超过20kPa。
1.男性,67岁,因阵发性胸痛,气促4年加重5小时入院,病人于4年前开始出现劳累后心前区疼痛,伴气急,持续约2~5分钟,休息后能自动缓解,每月发作1~2次,未曾治疗。
近1周来胸痛,胸闷发作频繁,含服硝酸甘油能缓解。
入院前5小时开始,胸痛加剧,持续不能缓解,含服硝酸甘油无效入院。
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
入院体查:BP100/70mmHg,P108次/分,T37.5℃,急性痛苦病容,皮肤巩膜无黄染,胸部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无罗音,心界稍向左下扩大,心尖搏动在第6肋间左锁骨中线上,无震颤,心率108次/分,律齐,S1减弱,可闻及奔马律,心尖区有2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余(–)。
问:1)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2)还应该做什么检查帮助确诊? 3)入院后处理原则?4)主要护理诊断。
5)针对首优护理诊断提出护理措施。
答1):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 2).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 3).一般治疗(休息、给氧、监测),解除疼痛,再灌注心肌,消除心律失常,控制休克,治疗心力衰竭等。
4).疼痛:与心肌缺血坏死有关。
活动无耐力:与氧的供需失调有关。
有便秘的危险:与进食少、活动少、不习惯床上排便有关。
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生活自理缺陷:与医源性限制,需要绝对卧床休息有关。
5).针对疼痛的护理措施(1)休息(2)给氧(3)心理护理(4)止痛治疗的护理(5)溶栓治疗的护理2.患者男性,50岁。
于1998年6月始感疲乏无力,夜间失眠,怕热多汗,食欲亢进。
2周后出现低热,体重下降,突眼,经医院门诊各项有关检查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予以硫脲类药物治疗,症状渐趋好转。
同年9月因其子意外事故死亡而悲痛欲绝,次日出现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心动过速,高热、出汗,即急诊入院。
请问:(1)目前患者发生了什么情况?是什么原因而诱发?(2)该患的护理诊断有哪些?1目前患者发生了甲状腺危象,因精神刺激而诱发。
2.护理诊断:①甲状腺危象:与精神创伤有关;②焦虑:与甲状腺的毒性作用有关;③睡眠型态紊乱:与甲状腺的毒性作用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有关;④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机体代谢率增高而消化吸收障碍有关;⑤个人应对无效:与甲亢所致精神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有关;⑥自我形象紊乱:与甲亢所致突眼、甲状腺肿大有关3.如何防治甲状腺危象?(1)抑制T3、T4的合成和由T4转变为T3:首选PTU,首次剂量600mg,口服或经胃管注入,以后200mg,每日3~4次,待症状缓解后减量治疗。
第二篇消防设施应用案例分析在教材讲解之前,目前要用实际检测中发生的一个真实案例分析,来说明实际消防设备设施各系统的设置要求与规定,使得大家在具体学习教材案例分析过程中,首先掌握一种规律性的解析思路,便于大家熟悉、理解、直到完全掌握案例分析的常规解题思路与方法技巧。
消防检测中一个真实案例的分析过程与结论消防设施检测报告消防设施检测报告报告编号:受控编号:报告结论项目名称:职教中心7#楼综合结论第一节依据设计建造年代国家消防规范相关规定判定本楼为2009年建造,采用规范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其设计所采用消防系统适合相关条款如下:(一)消防供配电设施11.1 消防电源及其配电11.1.1 建筑物、储罐(区)堆场的消防用电设备,其电源应符合下列规定:1.除粮食仓库及粮食筒仓工作塔外,建筑高度大于50.0m 的乙、丙类厂房和丙类仓库的消防用电应按一级负荷供电;2.下列建筑物、储罐(区)和堆场的消防用电应按二级负荷供电:1)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30L/s的工厂、仓库;2)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35L/s的可燃材料堆场、可燃气体储罐(区)和甲、乙类液体储罐(区);3)座位数超过1500个的电影院、剧院,座位数超过3000个的体育馆、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3000m2的商店、展览建筑、省(市)级及以上的广播电视楼、电信楼和财贸金融楼,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25L/s 的其它公共建筑;3.除本条第1.2款外的建筑物、储罐(区)和堆场等的消防用电可采用三级负荷供电;4.消防电源的负荷分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的有关规定。
该建筑总建筑面积11704m2,每层高3.5m,体积为40964m3。
查建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表8.2.2-2其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25L/s。
结论:依据上述11.1.1.2和3条,本建筑需设置消防供配电设施,消防用电可采用三级负荷供电。
检测系统数字化测试技术课程设计课程简介数字化测试技术是现代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
数字化测试技术的学习和实践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技能。
在本课程中,我们将通过实际案例来介绍数字化测试技术,并学习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例如机械制造、电子制造和材料科学等。
除此之外,本课程还将涉及数字化测试技术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例如传感器、数据采集和信号处理等。
课程目标1.掌握数字化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熟悉数字化测试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场景;3.学习数字化测试系统的组成和操作方法;4.掌握数字化测试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5.能够独立进行数字化测试实验。
课程内容第一部分:数字化测试技术概述物理量与传感器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介绍数字化测试技术中的基础概念和传感器的原理。
首先,我们将学习物理量的基本概念,例如长度、质量和时间等。
接下来,我们将学习传感器的分类和原理,并介绍常见的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等。
数据采集与信号处理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介绍数据采集与信号处理的基础知识。
首先,我们将了解数据采集的原理和方法,并介绍常见的数据采集设备。
接下来,我们将学习信号处理的基础知识,例如滤波、调制和解调等。
第二部分:数字化测试系统设计系统组成与操作方法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介绍数字化测试系统的组成和操作方法。
首先,我们将学习数字化测试系统的基本构成,例如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和计算机等。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数字化测试系统的操作方法,例如测量准备、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等。
系统实现与数据分析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介绍数字化测试系统的实现和数据分析方法。
首先,我们将介绍数字化测试系统的实现方法,例如实验规划、实验流程和数据处理等。
接下来,我们将学习数字化测试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例如数据可视化、统计分析和模型建立等。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与实验设计案例分析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介绍数字化测试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课程(理论)教学任务书课程管理系(部):机电工程教研室:汽车检测任课教师:邓家林2、教学任务书交教研室存档,系部检查,教务处抽查。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任务书课程管理系(部):机电工程教研室:汽车检测任课教师:邓家林注:1、教师每次课需携带教学任务书;2、教学任务书交教研室存档,系部检查,教务处抽查。
备课纸一)博世ABS1.结构特点制动压力调节器:分离式且独立安装;调压方式:循环式(流通式);控制方式:两前轮独立控制,两后轮按低选原则一同控制;电磁阀:三位三通电磁阀。
2.制动压力调节过程(1)制动压力增大过程踏下制动踏板,由于电磁阀的进液阀开启,回液阀关闭,各电磁阀将制动总泵与各制动分泵之间的通路接通,制动总泵中的制动液将通过各电磁阀的进出液口进入各制动分泵,各制动分泵的制动液压力将随着制动总泵输出制动液压力的升高而升高 - 增压。
(2)制动压力保持过程当某车轮制动中,滑移率接近于20%时,ECU输出指令,控制电磁阀线圈通过较小电流(约2A),使电磁阀的进液阀关闭(回液阀仍关闭),保证该控制通道中的制动分泵制动压力保持不变 -保压。
(3)制动压力减小过程当某车轮制动中,滑移率大于20%时,ECU输出指令,控制电磁阀线圈通过较大电流(约5A),使电磁阀的进液阀关闭回液阀开启,制动分泵中的制动液将通过回液阀流入储液器,使制动压力减小-减压。
与此同时,ECU控制电动泵通电运转,将流入储液器的制动液泵回到制动总泵出液口。
3.电子控制系统控制过程紧急制动性时安全性下降,因此应按技术标准对ABS系统进行检测,并制订修复方法。
2.技术标准与要求(1)每个学员独立完成此项目。
(2)技术标准。
制动管路连接螺母拧紧力矩15N•m前轮速传感器与转向节拧紧力矩8 N•m前轮速传感器线束夹与车身拧紧力矩8 N•mABS制动压力调节器与车身拧紧力矩19 N•mABS制动压力调节器与卡夹拧紧力矩19N•m前轮速传感器两端子间电阻 1.4-1.8KΩ后轮速传感器两端子间电阻小于2.2 KΩ后轮速传感器两端子分别与车身接地电阻不小于1 MΩABS ECU的+BM和GND之间电压10-14V3.设备器材(1)一汽丰田威驰轿车(2)维修常用工量具一套(3)丰田专用解码器IT-Ⅱ(4)汽车专用万用表(5)丰田专用SST09023-00100 10mm(6)导线若干4.作业准备(1)准备威驰轿车。
案例分析题十一某医院门诊楼,位于市中心区域,建筑面积28 326 m2,地下1层,地上10层,檐高33.7 m。
框架-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基础埋深7.8 m,底板厚度1100 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P8。
室内地面铺设实木地板,工程精装修交工。
2014年3月15日开工,外墙结构及装修施工均采用钢管扣件式双排落地脚手架。
事件1:2014年6月1日开始进行底板混凝土浇筑,为控制裂缝,拌制水泥采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混凝土浇筑后10 h进行覆盖并开始浇水,浇水养护持续15 d。
事件2:工程施工至结构四层时,该地区发生了持续2 h的暴雨,并伴有短时6~7级大风。
风雨结束后,施工项目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现场脚手架进行检查验收,排除隐患后恢复了施工生产。
事件3:2014年9月25日,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检查项目施工人员三级教育情况,质询项目经理部的教育内容。
施工项目负责人回答:“进行了国家和地方安全生产方针、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工地安全制度、工程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四项内容的教育。
”受到了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严厉批评。
事件4:室内地面面层施工时,对木格栅采用沥青防腐处理,木格栅和毛地板与墙面之间未留空隙,面层木地板与墙面之间留置了10 mm缝隙。
问题1. 事件1中,底板混凝土的养护开始与持续时间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2. 事件2中,是否应对脚手架进行验收?说明理由。
还应在哪些阶段对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进行检查验收?3. 事件3中,指出不属于项目经理部教育的内容,项目经理部教育还应包括哪些内容?4. 事件4中,指出木地板施工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的做法。
参考答案1. 事件1中,底板混凝土的养护开始时间正确,持续时间不正确。
理由:为了确保新浇筑的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防止早期由于干缩而产生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 h内加以覆盖和浇水。
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 d;采用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等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1 d。
施工问题解决的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一、案例背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由于材料、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因素,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具体案例来分析施工问题的解决方法,并总结经验教训。
二、安全隐患处理在某次施工过程中,由于工人不慎疏忽,导致楼层结构安全隐患。
项目经理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检测,确认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经过此次事件,我们深刻认识到安全意识教育的重要性,要加强人员培训,提高责任意识。
三、疑难施工技术问题在一次建筑物地下室施工中,由于地质条件的变化,给排水系统布局出现困难。
经过与土木工程师的讨论和分析,最终确定了合适的解决方案。
我们应积极借助专业技术力量,善于沟通合作,解决疑难问题。
四、物资质量监控在一次施工过程中,发现部分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可能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
经过严格的货物验收和质量检测,及时予以退换。
这次事件提醒我们,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物资质量的监控,确保使用高质量材料。
五、突发情况应急处理一天夜晚,一场暴雨导致施工现场积水严重,危及人员安全。
项目经理立即组织工人进行排水,疏散人员,并与相关部门联系,共同应对突发情况。
突发情况的处理应具备紧急响应的能力,组织有序的救援行动。
六、项目进度延误处理某次大型工程项目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进度延误,给项目带来严重影响。
经过与业主的沟通协商,对项目进行全面调整和优化,最终按时完工。
项目进度的延误需要及时解决,合理调配资源,确保工程的顺利推进。
七、施工环境污染控制在一次施工过程中,由于材料储存不当,导致环境污染。
项目经理要求立即清理,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我们必须加强环保意识,进行施工环境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八、施工文明建设施工现场是我们展示企业形象的重要窗口,但在某次施工中,有工人违规乱扔垃圾,严重违背了施工文明的原则。
项目经理及时提醒并进行了处罚,并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教育。
我们要始终保持施工文明,提倡良好的工作习惯。
九、供应商管理问题在某次工程采购过程中,供应商未按时交付材料,导致工期延误。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系我国14亿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国以“四个最严”食品安全法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检验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技术支撑,检验人应保证出具的检验数据和结论客观、公正,不得出具虚假检验报告,检验人必须承担检验数据和结论的法律责任。
食品检验存在以下技术难点:食品分类复杂、基质复杂、检测项目类别多、痕量分析、某些食品保质期短、食品标准衔接涉及知识体系庞大、违法手段层出不穷等,因此食品检验工作实验操作简单,但数据分析较复杂。
作者根据多年检测工作经验积累,整理出以下典型案例并进行分析,希望能为食品检验人提供参考。
1 判断假阳性样品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中,样品色谱图中有与对照品保留时间非常接近的可疑峰时不能轻率判定检出。
为了区别假阳性,必须作以下检测验证:样品加标再检测、换DAD(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再检测、更换色谱柱再检测、改变HPLC的检测参数如流动相比例、流速来提高分离度。
蘸料、辣椒酱等样品基质复杂,经HPLC分离时,如果分离时间短,杂质峰与目标峰会无法分离,应调整仪器参数,延长分离时间使杂质峰与目标峰有较分离。
气相色谱检测中也可调整仪器参数(如进样口温度、升温程序、进样量、气体流量等)来提高分离度。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扫描也可能出现假阳性。
第一次检测样品色谱图中有疑似糖精钠色谱峰,经DAD 扫描确与糖精钠有相同吸收波长;再次检测时降低流动相流速,延长色谱柱的分离时间提高分离度,样品色谱图中没有出现疑似糖精钠色谱峰。
元素检测中容易出现假阳性。
元素检测是痕量分析,样品前处理及检测过程容易被污染造成假阳性,检验人要注意器皿的酸泡清洗和样品前处理过程质量控制,减少被污染的可能性。
如2015年“椰岛鹿龟酒事件”起因是检验方检出产品含有非法添加物[1],导致产品下架、生产企业申请复检,复检结果是未检出非法添加物。
一份假阳性结果的报告书不仅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也损害检验方的信誉,检验人要引以为戒。
ASE 案例第1期58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系列案例解析(十二)——设备精灵成果的转化过程与方式解析一、案例基本情况“设备精灵全局物联网智能管理系统”(以下简称设备精灵) 是航天科工集团206所高宝龙等12位科研人员经过3年的研发所取得的科技成果,是以物联网为平台集无线低功耗通讯技术、多种传感器采集技术、嵌入式硬件控制技术以及全景视频流技术为一体的仪器设备在线管理系统(智能化物联网系统),能够在线采集仪器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信息,监测其运行状态、记录其使用情况等多种信息,可有效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用于仪器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和升级。
该产品由数据采集监测终端(硬件)和数据分析平台(软件)构成,申请了1件发明专利和3件实用新型专利(如表1所示)。
即设备精灵成果是由一件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及相关工艺技术秘密构成。
设备精灵成果的研发及转化大致经历了以下过程:2015年,科研人员针对仪器设备管理的痛点,提出了创意,即通过供电端无损改造,对功率饱和度等设备运行参数进行智能化检测,以提升设备使用效能。
此时的阶段性成果是创意的可实施性。
2016年,分别进行了一代、二代原理样机研发。
一代原理样机是对创意进行概念验证,研制出功能样机,并提出了专利申请。
二代原理样机是对第一代原理样机进行性能验证,研制出性能样机,并对性能样机进行可靠性测试。
2017年,研制设备精灵第三代产品,进行可制造性验证,设计商业模式,先后完成打样试制和正式批产,交付工程产品、BOM、PCB 板、代码等全套资料,并进行商业订单的大规模生产和商业订单落实。
2017年6月20日,■文/吴寿仁(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序号专利名称专利类别1一种用于记录设备使用状态的监测装置发明2设备监测装置和系统实用新型3仪器设备的管理装置和系统实用新型4智能供电监测装置和系统实用新型表1 设备精灵专利批产设备精灵2000套。
2017年底,科研团队开始思考设备精灵后续的产业化道路该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