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6
《腔肠动物与扁形动物》知识全解腔肠动物的特点:1.大部分为肉食性,少部分种类获得能量来自于体内共生生物行光合作用得来。
2.其躯干呈辐射对称,水生,大多固着生活。
3.体壁有两层细胞组成,表皮和肠表皮,两者之间有一层凝胶状的中胶层,起支持作用。
4.有肠腔,有一围口部,既是口也是肛门。
5.有超过20种的刺胞,刺胞中含有刺丝囊。
刺丝囊一端的鬃样突起的刺针,受刺激时,激起刺丝囊排空。
刺胞的表面有突出,胞体内有棍状结构。
刺胞内有高尔机体分泌物质,在压力作用下会释放。
6.在肠腔中进行胞外消化7.弥散的神经系统,呈网状8.水母体有感觉器官,能感受光和重力9.有雌雄同体或异体。
扁形动物的特点:1.两侧对称两侧对称从扁形动物开始出现了两侧对称的体型,即通过动物体的中央轴,只有一个对称面(或说切面)将动物体分成左右相等的两部分,因此两侧对称也称为左右对称。
2.中胚层从扁形动物开始,在外胚层和内层胚之间出现了中胚层。
中胚层的出现对动物体结构与机能的进一步发展有很大意义。
一方面由于中胚层的形成减轻了内、外胚层的负担,引起了一系列组织、器官、系统的分化,为动物体结构的进一步复杂完备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使扁形动物达到了器官系统水平。
另一方面,由于中胚层的形成,促进了新陈代谢的加强。
比如由中胚层形成复杂的肌肉层,增强了运动机能,再加上两侧对称的体型。
使动物有可能在更大的范围内摄取更多的食物;同时由于消化管壁上也有了肌肉,使消化管蠕动的能力也加强了、这些无疑促进了新陈代谢机能的加强,由于代谢机能的加强,所产生的代谢废物也增多了,因此促进了排泄系统的形成。
扁形动物开始有了原始的排泄系统——原肾管系。
又由于动物运动机能的提高,经常接触变化多端的外界环境,促进了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进一步发展。
扁形动物的神经系统比腔肠动物有了显著地进步,已开始集中为梯型的神经系统。
此外,由中胚层所形成的实质组织有储存养料和水分的功能,动物可以耐饥饿以及在某种程度上抗干旱,因此,中胚层的形成也是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一、腔肠动物1、大多数腔肠动物生活在海洋中,如:海葵、海蜇、珊瑚虫、水母等;少数生活在清洁、缓流、水草丰富的淡水中,如:水螅。
2、腔肠动物的身体由两个胚层(内胚层和外胚层)组成,内胚层围成消化腔。
3、腔肠动物捕食和防御的利器是刺细胞。
食物从口进入,在消化腔中被消化,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4、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5、辐射对称使动物感知各个方向的刺激,利于捕食和防御。
二、扁形动物1、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引起人和的患寄生虫病。
将鱼虾煮熟有利于预防扁形动物引起的寄生虫病。
如:华支睾吸虫、绦虫、血吸虫等。
将鱼虾煮熟有利于预防扁形动物引起的寄生虫病;少数能自由生活,如:涡虫。
2、寄生生活的动物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发达。
3、血吸虫的幼虫寄生在钉螺内,成虫寄生在人体内。
即: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寄主,人是血吸虫的终末寄主。
要消灭血吸虫首先要是消灭钉螺。
寄主也称宿主。
4扁形动物的特征:身体两侧(也叫左右)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一、线形动物:1、线形动物多数寄生如:蛔虫、丝虫、蛲虫、钩虫等,少数自由生活,如:秀丽隐杆线虫2、线形动物是最早出现刚门的动物3、寄生的线形动物引起寄生虫病,预防蛔虫要做到:不喝生水,蔬果洗净,饭前便后洗手,管理好粪便。
4、线形动物的特征:细长如线,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二、环节动物1、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蚕、水蛭。
1、蚯蚓生活在湿润、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2、蚯蚓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完成运动。
在光滑的玻璃板上运动慢,在粗糙的纸板上运动快。
3、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观察蚯蚓的过程中用湿棉球擦其身体是为了保证蚯蚓的呼吸。
大雨过后蚯蚓爬到地面上是为了进行呼吸。
4、蚯蚓的作用:松土、肥土、作饲料、入药、净化环境。
5区分蚯蚓前后端的标志性结构是环带,离环带近的是前端。
6、蚯蚓的体壁粘滑,腹面粗糙,粗糙的结构是刚毛。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 腔肠动物概述腔肠动物(Coelenterata),也称刺细胞动物,是一类简单的多细胞动物,包括水螅、澄江及刺胞壳藻等。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内部有腔肠,由漏斗状的腔肠细胞构成。
腔肠动物属于最古老的现存动物门之一,早期化石记录粗略,但之后在寒武纪的化石记录中相对丰富。
腔肠动物的辐射适应能力很强,生活在海洋环境中,形态各异。
1.1 腔肠动物的种类腔肠动物包括水母、珊瑚、海葵等多种生物。
其中,水母是最具代表性的腔肠动物之一。
水母具有典型的腔肠动物结构,主要由口腕、饰带、裂盘、伞管、雄母腔、腔管等部分组成。
水母的生物循环过程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方式。
1.2 腔肠动物的特点腔肠动物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生物循环简单:腔肠动物的生物循环相对简单,无心脏和血管系统。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强:由于生活在海洋环境中,腔肠动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强。
•无脊椎动物中级别较高:腔肠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脊索动物门,其发育级别较高。
2. 扁形动物概述扁形动物(Platyhelminthes),又称为扁虫,是一类扁平的身体结构的动物,包括了吸虫、绦虫等多个门类的生物。
扁形动物在形态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左右对称性和扁平性,多数具有复眼或眼斑。
扁形动物的生物循环方式多样,有的以无性繁殖为主,有的以有性繁殖为主。
2.1 扁形动物的种类扁形动物包括吸虫、绦虫、扁虫等多个门类,其中绦虫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类。
绦虫的身体结构分为头节、颈节、体节和尾节四部分,头节是绦虫的前端,具有扁平的外形和吸盘。
绦虫的生活方式是寄生在其他动物体内,摄取宿主体内的养分。
2.2 扁形动物的特点扁形动物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扁平的身体结构:扁形动物的身体呈扁平状,适应于生活在水生或陆生环境中。
•神经系统发达:扁形动物的神经系统相对发达,具有简单的感觉器官和神经节。
•部分为寄生生物:扁形动物中的一些类群(如绦虫)为寄生生物,寄生在其他动物体内摄取养分。
5.1.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0分钟达标练习)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有关腔肠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珊瑚虫、海蜇、涡虫都属于腔肠动物 B.水螅身体呈两侧对称C.所有腔肠动物都生活在海水中D.都是多细胞,有口无肛门【答案】D【解析】A珊瑚虫、海蜇属于腔肠动物,涡虫属于扁形动物。
A错误;B、水螅属于腔肠动物,它的身体辐射对称。
B错误;C、腔肠动物种类很多,多数生活在海水中,少数生活在淡水如水螅。
C错误;D、腔肠动物都是多细胞,但结构简单,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及中间无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D正确。
故选:D。
2.动画片《海底总动员》中,小丑鱼常与海葵生活在一起。
海葵属于()A.腔肠动物B.扁形动物C.线形动物D.环节动物【答案】A【解析】海葵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
故选:A。
3.如图为涡虫形体示意图,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涡虫()A.属于扁形动物B.身体呈辐射对陈C.具有口和肛门D.寄生在动物体内【答案】A【解析】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A正确。
故选:A。
4.下列关于水螅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属于海洋腔肠动物②身体呈辐射对称③身体呈左右对称④有口无肛门⑤有口有肛门⑥身体有内外两个胚层⑦身体有内中外三个胚层⑧利用刺细胞帮助获取食物A.②④⑥⑧B.①③④⑥C.①②⑤⑥⑧D.①②④⑥⑧【答案】A【解析】①水螅生活在淡水中,属于淡水腔肠动物,①错误;②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②正确;③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不是左右对称,③错误;④⑤水螅有口无肛门,食物残渣由口排出,④正确,⑤错误;⑥⑦水螅有口无肛门⑥⑦水螅身体有内外两个胚层,没有三个胚层,⑥正确、⑦错误;⑧水螅的体表有刺细胞,用来捕获食物和防御猎物,⑧正确。
故选:A。
5.涡虫的食物残渣由()排出A.口B.胞肛C.消化腔D.肛门【答案】A【解析】涡虫属于扁形动物,有口无肛门,无体腔,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知识点1:腔肠动物(重点)
(1)水螅生活在淡水中,通常会固着在水草上。
身体浅褐色,成圆筒状。
(2)水螅的身体前端是口,后端是基盘。
(3)水螅口的周围有5~12条触手,触手上有许多腔肠动物所特有的刺细胞。
(4)身体呈辐射对称,即身体有多个切面可以将身体切成两个对称的部分。
(5)取食方式:以水生的小动物为食,先是用刺细胞中的毒液及刺丝将小动物杀死,然后用触手把食物送入口中。
(6)消化方式:食物由口吞入消化腔(内胚层细胞所围成的空腔)中,小部分在消化腔中进行胞外消化,大部分在内胚层细胞中进行细胞内消化。
(7)水螅有口无肛门,食物残渣仍然由口排到体外。
(8)水螅的体壁由内、外胚层和内外胚层之间的中胶层构成,它是两胚层动物。
2、其他腔肠动物
珊瑚虫、海葵、海蜇、水母等。
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3、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生活在水里,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4、腔肠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食用:如海蜇可以加工成营养较高的海产品。
(2)观赏:珊瑚虫的骨骼可以制成装饰品。
(3)珊瑚礁不仅可以形成岛屿、加固海岸,还为海洋生物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场所和庇护地,等等。
例题:
1、腔肠动物的体壁中央有()
A、体腔
B、肠腔
C、消化腔
D、胃腔
2、下列动物不是腔肠动物的是()
A、珊瑚虫
B、水螅
C、海蜇
D、涡虫
知识点2:扁形动物(重点)
1、涡虫
(1)体长、体色:涡虫全长10~15㎜,背部呈灰褐色,腹面颜色较浅。
(2)体形:背腹扁平,左右对称,只有一个切面能将身体分成两个对称的部分。
左右对称的动物比辐射对称的动
物在运动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上更强一些。
(3)身体的前端呈三角形、两侧各有一个耳状突,头部背面有两个黑色的眼点,可辨别光线的明暗。
(4)涡虫的身体由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形成,其中中胚层形成肌肉层,所以运动能力更强,扁形动物是最早
出现三胚层的动物。
2、寄生、寄生虫、宿主
一种生物生活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后者摄取营养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作寄生。
营寄生生活的动物叫做寄生虫。
被寄生的生物叫做宿主,也叫“寄主”。
(1)寄生虫的种类
按寄生环境来分可以分为体内寄生虫和体表寄生虫。
(2)宿主的种类
中间宿主和终宿主
3、猪肉绦虫
(1)猪肉绦虫的形态特征
猪肉绦虫的成虫呈白色带状,分为头节、颈节和节片三部分,颈节能不断地分裂,产生出许多节片,因此猪肉绦虫有强大的生殖能力。
猪肉绦虫的成虫在人体小肠内,靠身体表面吸收寄主已经消化的养料生活,它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
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已退化,但是,生殖器官特别发达,这些特点都是与其寄生生活相适应的。
(2)猪肉绦虫的生活史
(3)猪肉绦虫的主要危害
4、血吸虫
5、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例题:
1、涡虫的结构比水螅复杂,因为涡虫是()
A、单细胞动物
B、无胚层的动物
C、两胚层动物
D、三胚层动物
2、下列动物中营自由生活的扁形动物是()
A、血吸虫
B、涡虫
C、疟原虫
D、猪肉绦虫
2、规律方法突破
一、区分腔肠动物水螅和扁形动物涡虫的体形(规律方法)水螅的身体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这样的体形成为辐射对称;扁形动物涡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呈两侧对称。
二、误认为寄生生活的动物一定比自由生活的动物低等(易错点)
3、教材习题答案
练习
1、ABE ACD
2、水螅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如果以前能够采集到水螅,现在却采集不到,最可能的原因是水环境受到农药、化肥、生活污水等的污染。
3、不安全。
在鱼的体内可能会寄生很多寄生虫,人若是食用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寄生虫的鱼,就会被感染。
4、练习
1、下列有关腔肠动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B、刺细胞是腔肠动物所特有的
C、腔肠动物都生活在海水中
D、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残渣仍然由口排到体外
2、在寄生的生活方式中,受到危害的个体叫做()
A、寄生虫
B、寄主或宿主
C、寄生
D、以上都不对
3、“米猪肉”是指在猪肉中含有()
A、猪肉绦虫卵
B、蛲虫卵
C、猪肉绦虫幼虫
D、成熟妊娠节片
4、猪肉绦虫最发达的器官是()
A、运动器官
B、感觉器官
C、生殖器官
D、消化器官
5、下列对猪肉绦虫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雌雄异体,体外受精
B、虫体分为头节和节片两部分
C、有两个寄主
D、未成熟节片和成熟节片里都有精巢和卵巢
6、下列动物不是腔肠动物的是()
A、珊瑚虫
B、水螅
C、海蜇
D、猪肉绦虫
7、下列各项,不是腔肠动物所具有的是()
A、体壁有中胶层
B、刺细胞
C、辐射对称
D、左右对称
8、有关涡虫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身体由三胚层形成
B、眼点能感知光线的强弱
C、口在头部下方
D、身体呈左右对称
9、下列动物全为营寄生生活的是()
A、涡虫和血吸虫
B、血吸虫和猪肉绦虫
C、珊瑚虫和血吸虫
D、海蜇和猪肉绦虫
10、和是常见的人体寄生虫。
其中的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
11、营寄生生活的动物叫做,被寄生的生物叫做。
寄生虫有的寄生在宿主的,有的寄生在宿主的。
12、猪肉绦虫的成虫生活在人的里,靠吸食内的营养物质生活。
像这样一种生物生活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后者摄取营养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