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JTT796-808-809标准平台检测指南
- 格式:docx
- 大小:187.30 KB
- 文档页数:5
部标808协议、809协议、796标准、794标准的区别车载GPS和视频平台产品经理通信协议是通信双⽅进⾏交互时所约定的标准语⾔,部标808协议和809协议、796和794标准虽然都是交通部主持设计的,但是单从这个数字代码,让⼈迷惑,理解这两个协议和两个标准,对于掌握整套部标标准,起着⾄关重要的作⽤。
1.通信场景他们是基于不同的通信场景,不同的通信对象,不同的设计⽬的和⽬标⽽制定出来的。
⾸先要知道这些标准的全称是什么意思,Jt808标准的全称是《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jt809标准的全称是《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数据交换》,796标准的全称是《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794标准的全称是《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从字⾯意思就很容易理解到:808协议适⽤于GPS定位车载终端和监控平台之间的通信。
通信协议采⽤TCP或UDP,平台作为服务器端,终端作为客户端,⽽809协议则是适⽤于企业的GPS监控平台与政府运管平台之间的交互通信,通信协议限定为TCP协议,企业监控平台明确为协议中的下级平台,政府运管平台明确为上级平台。
交通部796标准是软件平台的功能标准,794则是终端的功能标准。
具体每个标准的详细内容,参见:交通部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部标JTT808、809、796标准⼤全2.应⽤场景如果你获取GPS定位数据,是从终端接⼊获取的,就使⽤或者开发808Gps服务器,参见:基于Java Netty框架构建⾼性能的部标808协议的GPS服务器如果你需要从第三⽅平台获取GPS定位数据,即接⼊第三⽅平台,就需要使⽤或者开发809Gps服务器。
参见:基于部标Jt/T809协议和Java Netty框架构建Gps位置监控平台如果需要给其他平台转发数据,则可以根据双⽅约定,可以使⽤809协议转发,也可以⽤808协议转发,协议本来就是双⽅约定遵守的规则,只要双⽅同意,即使不⽤808809,⾃⼰设计协议也可以。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动态监管系统平台技术要求(JT/T796)目次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系统架构概述5 政府监管平台6 企业监控平台7 性能与技术要求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道路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交通运输厅、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丘舍金、李旭光、冯泉、罗冠伟、董轩、刘建、洪茂枝、周炜、沈兵、张锦、李文亮、尚绛、梁金焰、刘佳欣、李明瑛、朴松爱、孙亚夫、张伟。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动态监管系统平台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动态监管系统中政府监管平台和企业监控平台的功能要求、性能与技术要求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动态监管系统政府监管平台及企业自建或运营商搭建的卫星定位监控平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859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 20263 导航电子地图安全处理技术基本要求JT/T XXXX-XXXX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动态监管系统平台数据交换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道路运输车辆 operating vehicles以营运为目的,并有营运许可证的车辆。
3.2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动态监管系统 GNSS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for operating vehicles以提供道路运输车辆实时位置和状态信息为特征,具有运输车辆驾乘人员及运输车辆管理者等用户远程信息服务,反映运输车辆动态数据,满足营运监管部门及安全监管部门对系统信息运用要求,能对服务范围内的车辆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综合性信息处理系统。
关于对JT/T 808标准若干问题的补充说明1.8.4 终端注册消息ID:0x0100。
终端注册消息体数据格式见表6。
表6终端注册消息体数据格式2.表11 终端参数设置各参数项定义及说明3.表20附加信息定义4.8.42多媒体数据上传消息ID:0x0801。
多媒体数据上传消息体数据格式见表66。
表66多媒体数据上传消息体数据格式5.表71多媒体检索项数据格式6.8.49单条存储多媒体数据检索上传命令消息ID:0x8805单条存储多媒体数据检索上传命令消息体数据格式见表74。
关于对JT/T 809标准若干问题的补充说明1.4.3.1.1.2 主链路保持流程c)在没有应用数据包往来的情况下,下级平台连续3min未收到上级平台发送的主链路保持应答数据包,则认为与上级平台的连接中断,将主动断开数据传输主链路。
2.4.3.3.7 上报驾驶员身份信息a) 上级平台通过向下级平台发送某车辆上报驾驶员身份信息的请求,下级平台接收到请求后,应将指定车辆的当前营运驾驶员身份信息上报给上级平台。
上级平台接收到驾驶员身份消息后,进行入库记载。
b) 下级平台在接收到车载终端上传的驾驶员身份信息后,进行合法性验证并将结果主动向上级平台上报。
上级平台接收到驾驶员身份消息后,进行入库记载。
3.4.3.3.9 主动上报车辆电子运单信息消息下级平台在车辆电子运单信息更新时,立即向上级平台上报车辆当前电子运单信息。
上级平台接收到电子运单信息后,进行入库记载。
4.4.4.6 数据头表3 数据头格式5.4.4.8 数据校验从数据头到校验码前的CRC16-CCITT的校验值,遵循大端排序方式的规定。
CRC16-CCITT 码生成多项式为x16+x12+x5+1,简记式1021。
6.4.4.7.3 加密算法加密解密为同一算法,见表5。
表5 加密算法7.4.5.3.1.2 上传车辆注册信息消息子业务类型标识:UP_EXG_MSG_REGISTER。
[附件]附件1《浙江省道路运输营运车辆联网联控信息监管平台接附件1:浙江省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信息平台接入管理办法(暂行)2022年9月29日-1-一、浙江省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信息平台接入联调流程图-1-各流程说明:1、备案流程。
申请备案的运营商需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标准审查,然后才能向省道路运输管理局申请备案。
省道路运输管理局负责审核运营商的资质,并进行备案。
2、申请流程。
省联网联控平台审核通过后,由省道路运输管理局确定运营商联调顺序。
如果审核不通过,则退回给省道路运输管理局。
在联调过程中,每家运营商每天最多联调3次。
如果当天联调没通过就顺延到本批次最后。
4、联调流程。
1)各运营商根据排序结果依次进行接入联调,平台联调内容主要为基于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数据交换(JT/T809—2022)协议标准接入联调。
2)每家运营商每天最多联调3次,省联网联控平台每天最多联调2家。
-2-3)如果运营商当天联调未通过,则自动排到队尾,待本轮全部运营商联调结束后,再重新进行联调。
同时在联网联控系统发布平台公布联调结果,并以邮件的方式反馈具体的联调问题给各运营商。
4)联调通过后,监理单位、第三方测试机构对联调结果签字确认。
5、公布流程。
1)联调通过后,联调结果在省道路运输管理局指定网站和联网联控平台发布。
2)省联网联控平台安排进行运营商正式接入。
3)省道路运输管理局负责数据运维工作。
6、联调依据和标准。
关于认真贯彻〖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和〖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两项标准的通知(交运发〔2022〕158号);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JT/T796-2022)协议;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JT/T808—2022)协议;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数据交换(JT/T809—2022)协议等。
7、联调系统平台建设。
道路运送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原则符合性技术审查部标过检全称《符合道路运送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原则旳系统检测》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送部发起旳,意在规范各企业旳定位系统,实现终端、企业平台、政府平台无缝连接。
其分为企业平台检测和政府平台检测,我们临时只提供企业平台旳检测。
有关原则有:JT/T 796-2023,JT/T 808-2023和JT/T 809-2023。
北斗宇星平台完全按照交通部对企业监控平台旳开发规定开发,企业可以直接使用本平台拿到交通部进行认证。
为了协助客户顺利过检,简成科技安排专人常年驻扎北京,可认为客户代办过检,费用低、速度快,百分百包过。
部标过检概述部标过检-交通部《符合道路运送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原则旳系统检测》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送部发起旳,意在规范各企业旳定位系统,实现终端、企业平台、政府平台无缝连接。
其分为企业平台检测和政府平台检测,我们临时只提供企业平台旳检测。
有关原则有:JT/T 796-2023,JT/T 808-2023和JT/T 809-2023。
北斗宇星平台完全按照交通部对企业监控平台旳开发规定开发,企业可以直接使用本平台拿到交通部进行认证。
为了协助客户顺利过检,简成科技安排专人常年驻扎北京,可认为客户代办过检,费用低、速度快,百分百包过。
部标过检企业资质规定送检企业必须拥有如下资质证书:一、《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二、《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防护三级证书》以上两项资质证书旳办理可以和过检工作同步进行,办理周期较长,需尽早办理部标过检办理方式自助过检由客户安排过检人员前去北京办理过检,简成科技负责提供GPS平台软件、平台搭建、过检培训和指导。
办理周期1-2个月,客户需承担过检人员差旅费。
代理过检由简成科技驻扎在北京旳专职过检人员办理过检,客户方无需安排过检人员,不产生差旅费,省心省力,简成科技承诺百分百包过检。
办理周期1个月左右,特殊状况下可想措施加急过检。
部标过检准备工作一、过检前准备1、准备一台服务器并托管在IDC机房,带宽在过检期间最佳申请为独享30M-50M,电信或联通机房均可2、安装WINDOWS 2023 SERVER 64位操作系统3、启动远程桌面4、准备6台车,安装部标终端并加装摄像头和麦克风(最佳其中装1-2台私家车,配合跑路线)二、需要提供旳资料1、企业名称、详细地址、法人代表名称及联络、企业座机、号码2、机房详细地址3、要过检旳平台名称三、服务器推荐配置8核16G、500G以上硬盘(最佳是全新旳或近两年采购旳,不能用太旧旳服务器,由于要做压力测试)部标过检流程一、报名与征询二、签定检测协议三、交纳检测费用四、预约检测五、实际检测六、出具检测汇报部标过检有关费用部标过检服务优势百分百包过检价格最低速度最快省心省事众多客户见证过检公告交通部每季度会公告一批通过检查旳平台、终端企业。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动态监管系统平台技术要求(JT/T796)目次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系统架构概述5 政府监管平台6 企业监控平台7 性能与技术要求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道路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交通运输厅、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丘舍金、李旭光、冯泉、罗冠伟、董轩、刘建、洪茂枝、周炜、沈兵、张锦、李文亮、尚绛、梁金焰、刘佳欣、李明瑛、朴松爱、孙亚夫、张伟。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动态监管系统平台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动态监管系统中政府监管平台和企业监控平台的功能要求、性能与技术要求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动态监管系统政府监管平台及企业自建或运营商搭建的卫星定位监控平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859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 20263 导航电子地图安全处理技术基本要求JT/T XXXX-XXXX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动态监管系统平台数据交换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道路运输车辆 operating vehicles以营运为目的,并有营运许可证的车辆。
3.2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动态监管系统 GNSS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for operating vehicles以提供道路运输车辆实时位置和状态信息为特征,具有运输车辆驾乘人员及运输车辆管理者等用户远程信息服务,反映运输车辆动态数据,满足营运监管部门及安全监管部门对系统信息运用要求,能对服务范围内的车辆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综合性信息处理系统。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北斗兼容车载终端技术规范GNSS system for operating vehicles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BD compatible vehicle terminals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二〇一三年一月前言.......................................................................... .. (III)1 范围..........................................................................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3.1 术语和定义 (1)3.2 缩略语 (2)4 一般要求 (2)4.1 终端组成.......................................................................24.2 外观........................................................................ (3)4.3 铭牌........................................................................ (3)4.4 文字、图形和标志 (3)4.5 材质........................................................................ (3)4.6 机壳防护.......................................................................35 功能要求 (3)5.1 自检........................................................................ (3)5.2 定位........................................................................ (3)5.3 通信........................................................................ (4)集.......................................................................45.5 行驶记录.......................................................................65.6 监听........................................................................ (6)5.7 通话........................................................................ (6)5.8 休眠........................................................................ (6)5.9 警示........................................................................ (6)5.10 终端管理 (7)5.11 人机交互 (7)5.12 信息服务 (7)5.13 电召服务 (7)5.14 多中心接入 (8)5.15 车辆故障远程诊断 (8)5.16 使用前锁定 (8)5.17 自动关闭通信 (8)5.18 双向语音通话 (8)5.19 不同类型运输车辆终端基本功能要求 (8)6 性能要求 (8)6.1 整体性能.......................................................................86.2 卫星定位模块 (8)6.3 无线通讯模块 (9)能 (9)6.5 环境适应性 (10)I6.6 电磁兼容......................................................................116.7 抗车辆点火干扰 (11)7 安装.......................................................................... . (11)7.1 总体要求......................................................................117.2 终端主机的安装 (12)7.3 天线的安装 (12)7.4安装布线......................................................................127.5 外部设备的安装 (12)7.6 安装完成后的测试 (12)附录 A (规范性附录)不同类型运输车辆终端基本功能要求 (13)前言本规范是对JT/T 794-2011《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的补充和完善,与J T/T794-2011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改了原3.1.3 连续驾驶时间的定义,并调整为3.1.5;——增加了3.1.3 行驶开始时间、3.1.4 行驶结束时间的定义;——修改了功能要求,修改5.2.1 定位功能、5.4.1 驾驶员身份、5.5 行驶记录、5.9 警示、5.10 终端管理、5.11 人机交互、5.12 信息服务、5.14 多中心接入等章节;——修改了功能要求,将原5.15 调整为 5.19,将原5.2.2 调整为5.2.3;——新增了5.2.2 北斗定位功能、5.4.10 车辆信号采集、5.15 车辆故障远程诊断、5.16 使用前锁定、5.17 自动关闭通信、5.18 双向语音通话等功能要求;——修改了7.2 终端主机的安装;——修改了附录A 表 A.1 不同类型运输车辆终端的基本功能要求。
关于认真贯彻《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和《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两项标准的通知交通运输部交运发〔2011〕158号 2011年04月18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为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安全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的通知》(交运发〔2011〕80号)精神,认真执行《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JT/T794-2011)和《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JT/T796-2011,以下简称《平台标准》)两项行业标准,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强化组织领导,广泛开展宣贯活动这两项标准是针对当前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在总结道路运输行业多年来使用卫星定位装置经验的基础上,突出以应用为目的,对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和车载终端技术性能及功能提出的基本要求,是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的基础标准,是动态监管工作的重要规范。
两项标准的出台,为统一规范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运行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贯彻执行这两项标准对提升道路运输信息化水平,加强道路运输动态监管,促进道路运输管理方式转变具有重要作用,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一定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抓好宣贯工作。
要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切实可行的宣贯方案;要针对不同的对象,分类组织宣贯;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和行业信息平台,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宣贯活动;要组织相关人员认真进行培训,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两项标准的内容要求。
通过广泛深入的宣贯活动,切实使广大道路运输企业、运输业户、车载终端的生产厂家以及提供车辆卫星定位服务的运营商了解这两项标准的具体内容和相关要求,增强贯彻执行两项标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加强指导监督,保证系统平台和车载终端符合技术要求1.安装符合技术要求的车载终端。
各级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要督促道路运输企业安装符合标准的车载终端。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动态监管系统-平台技术要求(JTT796)1. 引言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动态监管系统是为了提高国内道路运输管理和安全水平而开发的一套平台技术系统。
该系统采用卫星定位技术,实现对道路运输车辆的全方位动态监管,包括车辆行驶轨迹、行驶速度、路线偏离等多种信息的实时监测。
本文档旨在说明该系统的平台技术要求。
2. 系统功能要求2.1 卫星定位本系统采用卫星定位技术,所选定的卫星种类和位置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并能够满足系统需要的定位精度和定位频率。
2.2 数据存储本系统需要长期存储车辆行驶轨迹、行驶速度、路线偏离等多种信息,并能够实现对历史数据的高效检索和分析。
2.3 系统管理本系统需要提供一套完整的管理平台,包括用户管理、权限管理、系统配置管理等功能,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4 报警功能本系统需要实现预警和报警功能,当车辆发生异常时,系统能够及时发送报警信息给相关管理人员。
2.5 监管功能本系统需要实现对车辆的全方位监管,包括车辆行驶轨迹、行驶速度、路线偏离等信息的实时监测,以及对违规行为的自动识别和监管。
3. 技术要求3.1 系统架构本系统需要采用分布式架构,实现服务器集群和负载均衡,以达到高可用、高性能的要求。
3.2 数据库本系统需要使用可靠的数据库体系结构,如MySQL、Oracle等,并能够实现数据备份和恢复。
3.3 应用程序本系统需要使用成熟的开发框架,如Spring、Hibernate等,以及具有高并发、高性能、高可用等特点的技术。
3.4 性能和安全本系统需要具备高性能、高可用、高安全的特点,并采取多种措施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包括数据加密、身份验证、访问控制等。
4. 系统接口本系统需要提供一系列接口,以满足与其他系统的数据交互需求。
接口需符合国内相关标准要求,并支持多种数据格式的交互,如XML、JSON等。
5. 总结本文档描述了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动态监管系统的平台技术要求,包括系统功能要求、技术要求和系统接口。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和平台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工作规范》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17.02.09•【文号】交办运〔2017〕16号•【施行日期】2017.02.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和平台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工作规范》的通知交办运〔2017〕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经交通运输部同意,现将修订后的《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和平台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工作规范》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2017年2月9日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和平台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工作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和平台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以下简称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工作,确保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16年令第55号)及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所称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标准规范主要包括《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JT/T 794)、《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JT/T 796)、《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JT/T 808)、《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数据交换》(JT/T 809)、《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汽车行驶记录仪》(GB/T 19056)以及相关技术规范。
第三条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工作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和便民的原则。
第四条交通运输部负责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工作的监督管理;对通过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的产品公告。
第五条受交通运输部委托,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以下简称通信信息中心)为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提供技术支持,主要包括:(一)组织制定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相关工作制度;(二)负责对申请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核;(三)负责建设和维护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信息查询网站,提供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工作咨询服务。
交通部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部标JTT808、809、796标准
⼤全
⽆论是开发GPS设备硬件还是开发应⽤软件,都要⾯临⼀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国家交通部发布的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部标认证标准,它涵盖了GPS硬件设备参数、功能标准,也包括了设备上传到应⽤平台的协议标准,同时也包括了平台对平台的互联互传的技术标准。
也就是说凡是根据交通部这个标准开发的应⽤平台软件,都可以接⼊不同⼚家开发的符合国标的GPS设备发送的上传数据。
因为协议是同⼀的,所以平台也可以将数据转发给各地的省级交通部门的运管中⼼。
⽬前国家对需要上路的客车、危险品运输车,简称两客⼀危,要求必须要安装符合国标的GPS,如果运输承运者没有⾃⼰的软件平台,可以使⽤运管局的客户端软件,并接⼊到运管中⼼进⾏监控,收费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个负担。
现在国家对与GPS终端设备的标准⼜进⾏了进⼀步的扩展,要求必须要加上指纹等⾝份识别的读卡器,强制性加,费⽤不低。
平台软件开发商和GPS设备开发商安装标准开发后,需要通过交通部的部标检测和认证,获得部标认证后,这样才可以参加各地的软硬件招标。
交通部对平台的功能测试,主要是模拟GPS终端发送标准的协议数据,然后测试是否能正确的接收数据。
GPS应⽤的开发者必须要了解并掌握这些协议,平台协议主要JT/TB808、809及扩展补充协议,同时协议中对于⾏车记录仪部分⼜应⽤了部颁的GB19056标准,所以这些都要看,JT/T796主要是硬件设备的标准,可以参考。
北斗部标终端过检交通部794协议808协议905协议JT/T808企业监控平台符合性审查资料JT/T808企业监控平台符合性审查资料JT/T808系统平台功能检测要求JT/T808系统平台功能检测要求消息公布后,全国各地提供监控服务平台的企业开始按照T/T794-2019, JT/T808和JT/T809的要求(参见: JTT808、809、 796标准大全)改进自己的车载终端和监控平台,并陆续交通通信信息中心,进行各项检测。
表面上看来交通部的部标检测只是对被检企业的技术考核,其实是对企业研发能力,运营服务水平和企业战略眼光的检验。
交通部制定的这套标准的确是一套高标准的行业规范。
不仅仅是对技术细节的规定,更能通过对技术的考核进一步检验- -个企业的综合能力。
所以要吃透协议是步, 808、809协议开发参见此文章,还要开发模拟终端的808、809测试程序,进行充分的内部测试,这样送检的- -次通过率概率更高些,否则每次送检的费用都不菲,再加上差旅费用,小企业是吃不消的。
好使用交通部信息中心使用的标准的检测软件,在送检前进行测试。
检测软件的使用参见:交通部部标检测软件使用说明。
交通部符合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标准的系统检测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起的,旨在规范各企业的定位系统,实现终端、企业平台、政府平台无缝接。
交通部新颁布的车载视频平台标准为:JT/T 1077-2016和JT/T1078 -2016。
.平台符合以下标准:符合以下标准:1、JT/T 1077-2016《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视频平台技术要求》2、JT/T 1078-2016《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视频通信协议》3、JT/T 808-2019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4、JT/T 809-2019《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数据交换》过检周期及流程:1、资料及服务器准备齐全3个工作日2、递交电子资料初审7个工作日3、递交纸质资料复审,交检测费用7个工作日.4、预约去检测中心过检约7-80个工作日5、过检通过后,等待检测中心发回检测报告7个工作日为规范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和平台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以下简称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工作,确保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16年令第55号)及有关规定,制定《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和平台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工作规范》。
GB⁄T35658平台过检已通过最新的部标JTT808-2019,JTT809-2019标准检测2019年交通部GPS平台检测标准发⽣了重⼤变化, 原来的796平台功能标准, 变更为GB/T35658标准, 这个标准其实2017年就公布了, 实际上还是796标准, 但是检测项⽬,以前是可选的, 现在统统变成了必选,检测标准⽐以前拔⾼了很多.但是由于是2017年的标准, 很遗憾没有与时俱进.但是要按照这个标准开发,即使有以前通过的gps平台, 由于增加了⼏⼗个功能点, ⽐较琐碎,改造开发的⼯作量是很⼤的.同时由于部标协议在2019年推出了新标准, 所以协议上的变动,需要重新解读, 并按照2019标准开发,同时还要兼容旧标准, 从16年的部标1078视频标准, 17年的苏标,19年的部标协议2019标准, 也是让开发⼈员不得喘息的机会, 对开发⼈员要求具备必要的协议标准知识, 平台的功能复杂度也⼤⼤增加.平台过检,⾸先必须要符合这三个标准, 即GB/T35658平台功能标准,JT/T 808-2019, JT/T 809-2019部标协议标准.开发⼈员必须要先认真学习这三个⽂档,然后才能着⼿开发. 当然了还有⼀个<<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检测⽅法>>可以参考, 但由于是⽂档,⽂字的⼆义性很容易让⼈掉沟⾥,开发的时候,也是很烧脑的.⽬前我的平台已经通过检测, 有需要购买源码的可以联系2379423771@, 明确说明来意, ⽆意购买者勿扰.GB/T 35658较796新增检测项如下表所⽰:序号测试项⽬要求(黄⾊为新增及之前未测试到的项⽬)是否必选备注1报表导出⽀持excel格式的报表导出对查询、统计报表提供excel格式的报表导出必选:2报警紧急报警通过终端触发的紧急报警上报到平台,报警⽅式通过声、光、图⽚和⽂字等⽅式提⽰;报警显⽰包括车辆动态信息和静态信息等;被检测平台具备正确保存报警信息。
交通运输部关于公布第20批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
和车载终端的公告
【法规类别】交通运输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交通运输部公告2017第60号
【发布部门】交通运输部
【发布日期】2017.12.12
【实施日期】2017.12.1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交通运输部关于公布第20批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和车载终端的公告
(交通运输部公告2017第60号)
根据《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和平台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工作规范》(交办运〔2017〕16号)的要求,第20批符合《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JT/T 794)、《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JT/T 796)、《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JT/T 808)、《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数据交换》(JT/T 809)及相关技术规范的系统平台、车载终端已通过技术审查和公示程序,现予以公布。
特此公告。
附件:1.第20批符合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标准的系统平台
2.第20批符合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标准及规范的车载终端
3.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已公告产品信息变更名单
4.申请退出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公告目录名单
交通运输部
2017年12月12日
附件1
第20批符合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标准的系统平台。
车载卫星定位终端过检794认证905认证1. JT/T 1077-2016《道理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视频平台技术要求》2. JT/T 1078-2016《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视频通信协议》3. JT/T 796-2019《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4. JT/T 808-2019《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5. JT/T 809-2019《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数据交换》6. JT/T 794-2019《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7. JT/T 808-2019《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8.《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北斗兼容车载终端技术规范》9.《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北斗兼容车载终端通讯协议技术规范》10. GB/T19056- - 2012《汽车行驶记录仪》,中国强制性ccc认证11. JT/T 1076-2016《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视频终端技术要求》12. JT/T 1078-2016《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视频通信协议》13. JT/T 905.2-2014 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第2部分:运营专用设备组成其中主机由卫星定位模块、通讯模块、中央处理单元、录音模块、存储模块、IC 卡读写和安全访问装置等构成。
终端的外观应无锈蚀、锈斑、裂纹、褪色、污迹、变形、镀涂层脱落,亦无明显划痕、毛剌;外观塑料件应无起泡、开裂、变形;灌注物应无溢出等现象;结构件与控制组件应完整,无机械损伤;如采用铅封装置,铅封完好。
铭牌终端应有清晰耐久的铭牌标志。
铭牌应安装在智能服务主机外表面的醒目位置,铭牌尺寸应与主机结构尺寸相适宜。
包括终端名称、型号及规格;终端终端制造厂名及商标;终端出厂年月及编号;终端执行标准代号和产品质量认证标识。
有使用说明;面板的按键、接口等部位应有文文字、图字、图形等标志,并满足以下要求:耐久、醒目;使用说明、铭牌和标志中的文字应使用中形和标志文,根据需要也可以同时使用其它文字,应保证中文在其它文字的上面(或左面)。
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终端技术要求)Intelligent prevention system for active safety of operating vehicles(Requirements for terminals)2018年8月27日发布 2018年9月1日实施陕西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发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一般要求 (5)5. 功能要求 (7)6. 性能要求 (15)7. 安装要求 (17)8. 测试方法 (19)附录A(规范性附录)外设数据通讯接口规格和要求 (29)I前言本技术要求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编写。
本技术要求由长安大学和陕西省道路运输管理局提出,采用了GB/T 20815《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GB/T 33577《智能运输系统车辆前向碰撞预警系统性能要求和测试规程》、JT/T 883《营运车辆行驶危险预警系统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T/JSATL11-2017《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平台技术规范》、T/JSATL12-2017《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通讯协议规范》、T/JSATL13-2017《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终端技术规范》等标准中的内容,并对部分技术参数进行了修改。
本技术要求起草单位:长安大学、陕西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南京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交通信息投资营运有限公司、西安向南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技术要求主要起草人:余强、曹鑫、史培龙、王晓东、赵轩、郭庆荣、刘民、艾海燕、邓良、杜柳、张玮、刘保兴。
II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终端技术要求1 范围本技术要求规定了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终端(以下简称终端)及外设的功能要求、技术参数要求、安装要求以及测试方法等内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关于“JT/T796,808,809”标准平台检测指南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系列标准检测
指南
时间:2011/9/21 10:51:33 | 来源:联网联控办公室
为落实《关于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的通知》(交运发〔2011〕80号)文件的相关要求,推动《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系列标准的贯彻实施,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组织实施了《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数据交换》(JT/T 809-2011)和《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JT/T 796-2011)标准的平台符合性检测工作。
为确保受检平台【含监管平台与监控平台】的检测质量,将平台符合性检测工作分为四个阶段。
四个阶段检测合格后,出具平台检测检测结论,具体检测步骤如下:
一、功能完备性检测:【第一阶段】
该阶段检测工作主要检测受检平台是否具备《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JT/T 796-2011)标准中对平台功能性的要求,主要实现平台功能完备性检测。
本部分的检测需要检测人员与平台送检人员对送检平台的功能的逐一确认,并将检测结果填写《××××××××》。
二、模拟工具检测:【第二阶段】
该阶段检测工作主要通过由通信信息中心提供的模拟检测软件来完成检测的,为了确保第三阶段能顺利进行,本阶段采用两个小阶段完成;1、单项协议检测,2、模拟运行检测。
1、单项协议检测:
本阶段主要利用模拟检测软件完成《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数据交换》(JT/T 809-2011)标准中对通信协议部分的检测,主要实现受检平台的通信协议正确性检测。
检测完成后,检测软件将生成“《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数据交换》单项协议检测报告” 。
检测流程示意图如下。
具体报告样式见附件。
从图中可以看出,受检平台不管是监管类的政府平台还是监控类的企业平台,都将由检测软件来完成检测工作;检测软件根据检测的情况在数据库中生成检测结果与报告;
2、模拟运行检测:
本阶段主要利用模拟检测软件完成《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数据交换》(JT/T 809-2011)标准中协议流程检测,实现对平台间通信交互性检测。
检测完成后,检
测软件将生成“《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数据交换》模拟流程检测报告”,检测流程示意图如下。
具体报告样式见附件。
上图中,标准模拟终端是一个关键的模块;作为待检的平台而言,必须具备标准模拟终端的接入能力;
三、实际运行检测:【第三阶段】
本阶段主要将送检平台置于真实运行环境中,利用“标准部级平台”、“标准政府平台”或者“标准企业平台”以及标准模拟终端,以四位一体的方式实现对受检平台在真实运行坏境中进行“协议流程检测”检测结果的验证。
检测完成后,部级标准平台将生成“《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数据交换》实际运行检测报告”,检测流程示意图如下。
具体报告样式见附件。
以上的图中可以看出,整体的检测过程中,完全按照真实的平台来进行检测;确保部平台能得到最终真实的数据;
四、压力与异常测试【第四阶段】
本阶段主要针对796标准中对于平台的性能要求;基本上压力测试主要完成两个层面的测试;
1、接入终端设备的并发能力;
在标准的模拟终端上进行模拟大量的模拟终端,以多线程、多实例模式实现对受检平台的接入;通过观察压力测试的界面显示数据,
观察压力测试的效果;
2、平台系统的并发访问能力;
为了确保受检平台具备多用户的并发访问能力,将采用检测工具如LOADRUNNER/WAS等的模式进行对系统的并发访问;通过工具
上的显示,观察系统的高并发访问性能。
为了很好的实现上述要求,受检平台人员可选择以下两种模式接受压力测试:
1、搭建一套与原运行平台一样的压力受检平台;
2、在现有的运行平台上直接接受压力测试;
另外,针对异常测试,主要是在并发访问的过程中,采用不合法数据模式进行对受检平台的测试,以初步确认平台的处理异常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