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学》复习资料.doc
- 格式:doc
- 大小:277.00 KB
- 文档页数:20
《城市管理学》复习重点(含5篇)第一篇:《城市管理学》复习重点《城市管理学》复习要点第1章城市管理的基本理论城市管理的一般原则城市管理的目标和手段第2章城市及其发展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中国城市化的特征城市规模分布规律城市间的空间相互作用第4章城市管理的组织体系城市政府权力的运用城市管理体系中国城市管理的非权力系统市民参政及其途径第5章现代城市政府市政府体制市政府体制的特点西方国家城市政府职能的范围和实现方式市场经济时期中国城市政府职能的转变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城市政府职能范围第6章城市法制城市法制的作用城市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城市法制建设的内容城市执法管理模式及其问题实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应当解决的关键问题第7章城市规划及其管理城市规划的作用我国城市规划编制的原则城市规划编制的程序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过程中,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内容第8章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城市基础设施的作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职能城市基础设施的经营与管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第9章城市交通管理影响城市交通的因素城市交通问题产生交通问题的原因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城市交通系统管理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第10章城市环境管理城市的环境问题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城市环境建设管理与环境日常管理第11章城市住房管理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思路城市住房规划管理城市住房建设管理城市住宅流通管理城市住宅分配和消费管理第12章城市经济管理城市政府的经济调控职能我国城市政府经济职能的改革方向第13章城市社会管理城市流动人口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城市流动人口对城市经济社会的影响社区管理的主体社区管理的主要内容城市社区管理改革第十四章城市危机管理城市危机的概念、类型城市危机的基本特点城市危机管理我国城市危机管理的创新第15章城市发展与城市管理的变革城市管治的概念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管治途径数字城市的应用前景建设“数字城市”的基本任务经营城市的概念和内涵经营城市目标的层次性现阶段我国城市政府经营城市的基本思路城市营销的概念城市营销的基本要素城市营销的基本模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第二篇:城市管理学重点1、城市管理18二、重点问题1、现代城市管理的特征19第一章一、重点概念1、城市管理体制212、城市政府职能23二、重点问题1、我国市民参政的内容2、城市政府的职能特征第二章一、重点问题1、新公共管理对城市管理的启示282、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囚徒博弈结果和囚徒困境表现的问题30 第三章一、重点概念1、城市营销322、经营城市323、循环经济33二、重点问题1、新形势下我国城市管理发展战略管理的重点32 第四章一、重点概念1、城市规划352、城市基础设施39二、重点问题1、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372、编制城市规划遵循的原则3、土地利用规划应遵循的原则394、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改革5、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管理存在的问题6、我国城市成长中的问题40 第五章一、重点概念1、城市经济管理442、预算外资金二、重点问题1、我国城市经济管理的任务442、新条件下我国城市经济管理领域的核心要务443、城市财政管理的内容46 第六章一、重点概念1、城市人口管理2、城市社区管理53二、重点问题1、我国城市人口管理的内容472、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内容3、国外社区管理的模式4、在处理社区自治组织和城市政府各级相关机构的关系中,要注意遵循的54 第七章一、重点概念1、城市环境管理562、排污权交易59二、重点问题1、城市污染治理的主要瓶颈552、城市环境管理的原则573、循环经济3R原则的内容594、环境污染末端治理的局限59 第八章一、重点概念1、城乡一体化63二、重点问题1、引导城中村城市化的对策612、我国现实城乡一体化的要点64 第九章一、重点概念1、区域规划2、区域经济一体化3、Citistate(城市联盟)69二、重点问题1、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益处662、我国区域协调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67 第十章一、重点概念1、危机管理二、重点问题1、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中的决策系统的主要任务702、在处理突发事件如何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723、对于突发事件而言,如何做到快速反应724、城市自然灾害应对原则735、城市事故类灾害突发事件应对原则 73第三篇:2013城市管理学复习指导2013城市管理学复习指导(考试)题型三种:选择、简答、论述。
一、简答题1、城市财政管理职能p2111、筹集资金2、合理安排支出3、综合平衡调节4、财政监督和调节2、现代城市管理特征p29(一)协调管理目标的前瞻性与持续性(二)注重城市管理主体的多元性与参与性(三)注重管理决策的合法性与科学性(四)培养管理方式的系统化与市场化3、城中村城市化的对策p299-3011、从发展决策入手,进一步集中城市决策权2、从城中村内在要求入手,启发、鼓励其自身进步3.从体制入手,改革土地、人口与城市管理体制4、从经济入手,将城中村纳入城市经济体系5、从文化入手,针砭城中村弊端,弘扬城乡融合与现代文明6、从法律入手,严肃处理城中村所滋生的违法现象7、从组织人事入手,培养高素质的村镇领导人8、借鉴其他城市处理城乡矛盾的经验4、我国市民参政的主要内容p72-73市民参政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切入点,是市民当家作主的集中体现,是廉政建设的推进器。
具体来说,市民参政包括市民的政治参与、行政参与和社会参与等内容。
市民的政治参与主要包括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政治权利和自由权利,履行公民和市民的政治义务,参与和支持城市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重大决策等。
市民的行政参与主要包括参与城市政府的行政决策,阻止或促成某项政策的行为,向有关部门检举揭发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违法失职和渎职行为等。
市民的社会参与主要包括参与城市社区、基层居民自治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各项活动。
5、城市政府职能的特征。
P64-65①广泛性;②服务性;③规范性;④自主性;⑤多样性。
6、新公共管理理论对现代城市管理的启示?p89(一)培育多元主体共治(二)对城市政府职能重新定位(三)管理手段上注重引入私营部门的先进理念和方法7、现代城市管理中的囚徒困境表现在哪些方面?(p103-104)(一)城市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二)城市公共组织效率缺失(三)城市、区域之间竞争恶化8、土地利用规划应遵循哪些原则p1481、效益原则。
城市管理学复习资料管理学复习资料选择题:第2页:作为公共管理的一个具体应用领域,城市管理是指对城市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第10页:城市的根本特征:〔一〕生产要素的聚集性〔二〕城市运行的高效性〔三〕城市功能的综合性〔四〕城市系统的开放性〔五〕城市文化的异质性第75页:根据城市人口规模的不同,建制市也可以分为四个级别:〔一〕特大城市。
是指市区非农业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特大城市开展较快〔二〕大城市。
是指市区非农业人口在50万-100万的城市〔三〕中等城市。
是指市区非农业人口在20万-50万的城市〔四〕小城市。
是指市区非农业人口在20万以下的城市第159页:长期以来,我国城市根底设施建设主要依靠政府,国家和城市政府财政成为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第162页:城市根底设施具有自然垄断性和正外部性,一般需要政府介入,然而,政府直接投资和运营根底设施也存在问题。
借鉴国外经验,我国需要改革根底设施投融资体制,逐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元化、公用事业商品化、经营管理企业化。
第165页:城市内部交通系统的典型特征表现为道路网络化。
纵观世界各国城市道路系统,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根本形式:〔一〕棋盘式。
这种道路系统的特点就是方向感强,有利于城市功能的布局和建设,缺点是增加了对角线之间的交通本钱和时间。
〔二〕放射式。
这种道路系统在规划时先确定市中心,然后围绕市中心建设放射形道路网络。
其优点是便于中心与腹地的联系,缺点是方向感难以把握,城市建筑合理布局具有一定难度。
〔三〕环状式。
这种道路系统以市中心为圆心,实现多层同心圆布局。
其优点是利于交通顺畅,缺点是市中心交通容易拥挤。
〔四〕自由式。
这种道路系统依城市地形自然而定,坚持因地制宜。
〔五〕多中心组团式,这种道路布局具有多个中心,各中心之间通过地铁、轻轨、和高速公路等进行连接。
美国洛杉矶的道路系统就是如此。
第259页:实行垃圾收集收费制度:除城市道路和公共设施之外,清理家庭和单位垃圾可实行收费制度第259页:建立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分类管理是提高城市垃圾管理水平和实行资源循环利用的前提和根底第274页:2022年,北京市东城区尝试以信息化推动城市管理创新,开始试行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
第一章城市管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第一节城市发展与城市管理城市管理随着城市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一、城市概念1、什么是城市城市是相对于农村的概念,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非农业人口达到相当规模的社会经济实体,是其周围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的中心,是区别于比较单一而分散的农村居民点的社会空间结构形式是地理学角度的城市P9经济学角度的城市社会学的城市2、城市的特征:P121、人口生产财力物力智力信息的高度集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活动的中心)2,构成上的异质性与农村相比,第一,城市的民族、种族风俗心理、语言、交往方式宗教信仰道德观念政治意识职业等等都有极大的不同第二,经济文化构成与农村不同:是工业商业物流运输业服务业等非弄产业聚集地,是生产、贸易、金融、技术、文化、信息、高度集中的地方3,管理上不同于农村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思考题:大家知道的历史上的城市有哪些?谈谈你对它们的认识1,公元前5000 小城镇和城市出现死海北岸古里乔?9000前出现?印度河流域?特征伦敦公元2世纪3万人2,发展阶段:前工业社会前3500——18世纪中叶工业社会18中叶——20世纪中叶近代城市革命时期后工业社会1955年——超大城市出现时期3,古代城市:西安北京雅典罗马威尼斯佛罗伦萨热那亚古代城市功能小:政治、交易、消费缺乏生产功能、军事功能4,近代城市:伦敦阿姆斯特丹功能比较多:伦敦工业革命后人口达到70万照明道路消防代议制政府出现在欧洲特别是美国5、现代城市:国际大都市出现100万以上人口城市发展迅猛,功能多样化辐射能力高度集中,要求新的城市管理第二节城市管理的概念、特征和基本内容一、城市管理概念1城市管理的各种说法市政管理城市各构成要素的管理:人口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基础设施管理、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管理城市政府的管理以城市基础设施为核心的综合管理城市中的非经济非政治公共管理以城市稳定为中心的管理2,城市管理是公共管理还是企业管理?3,城市管理定义:人类对城市公共事务进行科学管理的活动,它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目标的,具体来说,城市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城市资源,维持和促进城市发展,以持续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管理学》复习题1、城市的含义城市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非农业人口达到相当规模的社会经济实体,是其周围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的中心,是区别与比较单一而分散的农村居民点的社会空间结构形式。
2、城市管理的定义广义:城市各部门管理的总和。
包括人口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基础设施管理、科技管理和文化管理在内的群体要素管理。
是一种复杂综合的系统管理。
多层次,分系统,从宏观到微观的纵横交织的网络管理。
狭义: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以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管理)。
其包括行政执法、行业的发展规划市容环卫的相关审批,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环卫作业的监督与管理。
3、简述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城市自产生后,其历史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后工业社会阶段。
4、简述“后城市化”城市发展的趋势与新的城市问题(1)趋势:1、城市带的出现,将超越地区和国家行政体系的划分。
2、所有城市将成为地球村的一部分。
3、城市结构的变化。
主要变现在宽阔的国际性的城市带和大都市为主要结构;交通走廊和环境宜人的地方将成为未来城市扩张的中心,由于许多人开始不愿意住城市,城市的近郊化首先在发达国家出现。
4、城市功能随着城市结构的变化而相应变化。
(2)新的问题1、对发展中国家:主要是满足和提供城市人口日益增长的基本需要,制止乡村到城市的移民潮,急剧变迁中的居民对文化变迁的适应和调整,环境管理和经济增长之间矛盾的协调等。
2、对发达国家:主要是提高市民生活的物质质量,适应人口增长的零增长或缓慢增长;适应潜在的资源危机。
有规划的选择聚落;减缓城市居民的社会和经济不平等。
5、城市病分类:从其“传播”的范围和程度而言,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各国各类城市都有的,并以延续很多年而没有“治愈”的“通病”,可以成为常见病;一类是只有在某些城市特别是发达中国家城市存在的“地方病”;还有眼泪是近年来出现的“急发病”。
《城市管理学》完整版小抄一、填空题1、从城市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城市最初是一种具有防御和商品交换功能的人类定居点。
2、城市的集聚性包含了诸多要素,主要包括人口的集聚和经济活动的集聚。
3、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市人口逐渐增加,大城市逐渐增多,迅速膨胀的城市人口甚至使城市无法满足城市人口对城市功能的需要,出现了所谓城市病的问题。
4、工业化导致的城市化发展,使市政的概念逐渐突出并独立出来。
5、古代城市的市政与“乡政”并没有严格的区别,是一种城乡合治的体制。
6、一般认为,市政管理的主体是城市政府,也包含一定的城市公共团体、组织和市民,这是由市政公共管理的性质所决定的。
7、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城市政权的领导者。
8、我国的非政府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两种形式。
9、城市政治民主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本质要素,也是市政管理现代化的基本标志之一。
10、将个人利益表达纳入规范化渠道,避免非正式关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创新市民利益表达方式的重要方面。
11、市政体制的本质是处理城市中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
12、西方国家城市权力的中心,既不在城市的议会、政府或法院,也不在城市的政党组织,而在城市的商会。
13、副省级市是20世纪90年代在原有建制市的行政等级中新增加的一个层次,虽然在宪法第30条规定的中国行政区划中并没有这一层次,但在我国市级行政区划中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
14、我国城市行政管理,实行“两级政权三级管理”体制。
15、市政管理手段要从过去单纯的计划手段、行政手段为主转向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特别是重视公共政策的使用。
16、城市的战略愿景即城市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最终将要达到的总体目标。
17、就是因为城市基本职能的存在和强化,导致城市的形成、发展和迅速生长,这是城市存在和成长的根本动力。
18、供给型的城市发展战略观主要形成和发展于20世纪初叶至20世纪中叶的阶段,强调不断提升城市的生产能力,包括工业产品、有形服务等多方面,从而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实力。
电大《城市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之论述题1: 复习资料(1620)1.试述城市的哪些特性决定城市需要管理?1、和互联系性。
城市不是众多的人和物在地域空间上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经济活动为基础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城市内部主体之间的相互关联使得城市管理不同于私人部门单一的目标,而必须同时满足若干子目标组成的目标簇,并要使各受众群体能够接纳。
对于作为私人部门的企业而言,其诉求主要是利润、市场占有率或者获取一定的品牌效应,企业运营中在某一管理决策制定Z后,所有人员将按照这一行为标准执行。
而城市的管理涉及认识水平、收入水平、教冇程度、利益取向迥然不同的多元主体,他们在不同尺度内对一项公共政策的认知可能存在很大差异,从个体理性出发有时很难达成决策。
城市管理必须要协调相互联系的各方主体Z间的关系和利益,构建多元联动且和谐的管理体系。
2、复杂性。
城市是由许多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层次了系统所组成的复杂的巨系统,是现代社会中政治要素、经济要素、社会事务、信息流和科学技术要素大量聚集的场所,是构成现代社会网络最重要的节点。
由于众多的人流、物流、资本流、信息流的往來汇集,使得城市的日常事务纷繁复杂。
城市的H常运行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千头万绪,如果仅凭市场口我的梳理和调节,势必会影响城市运营的效能和质量。
3、开放性。
城市是一个开放系统,与外界不断地交换着能最、物质与信息,从输入粮食、蔬菜、水、燃料、日用品,到输出废水、废气、废物等污染物;从输入资本、文化、信息,到输出文化的、精神的、物质的各种产品,不断进行的输入一输出行为就构成了城市系统的循环,以保障城市维继稳定有序的状态。
城市需要向“周边”区域辐射它的能量和信息,进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专业化协作,与“邻近”地区进行经济技术联合。
与此同时,城市也在不断接受更人规模城市和区域(英至包括全球化)的辐射和影响。
这些决定了城市系统整体结构具有开放性。
城市管理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注意填空题与选择题已按音序从A------Z排序)1.《马丘比丘宪章》最大的特点在于表明了城市规划理论由“功能分区”向—功能综合—转变的强烈倾向。
2.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
3.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开始初步形成了—营销导向—的地方发展战略观。
4.Citistate不是一个行政边界。
而是一个组织边界、市场边界、信息边界、社会边界,乃至生态与环境的边界。
5.城市的集聚性包含了诸多要素,主要包括人口的集聚和经济活动的集聚的集聚。
6.城市发展战略通常由—战略依据—、战略愿景、重点战略、战略措施和龌略反馈五个部分组成。
7.城市管理思想的演进很大程度上是循着—城市规划—思想的阶梯进行的。
8.城市环境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城市的自然环境;二是城市的人工环境9.城市环境保护与管理终坚持的一个总原则是可持续发展.10.城市基础设施就是为城市生产和生活提供的一般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1.城市经济管理的二重性是指它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12.城市经济管理中协调控制城市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城市政府—,这是由城市经济的特点决定的。
13.城市人口的数量增长,主要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14.城市人口数量是指城市区域人口的总数,包括常住人口数量和—流动人口数量—。
15.城市信誉危机突发事件处理,必须首先注意启动停止策略。
16.城市政府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是在城市—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之中,各部门如何实现其职能。
17.城乡关系发展的最高形式,是要达到—城乡一体化—。
18.城乡统一市场的建立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19.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是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
20.城中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失去土地以后无以为业。
21.传统公共管理和新公共管理在管理手段上的区别突出表现在对—私营企业—的态度上。
22.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撤地建市,—市管县—体制在全国广泛推行.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城乡分割、地市矛盾等过去存在的问题。
城市管理学复习资料一、考试说明通过网上进行考核,网上考核包括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综合成绩的40% ,终结性考核占课程综合成绩的60% ,两项分数合成为课程最终成绩。
形成性考核成绩与终结性考核成绩都必须及格方为考试及格。
注:作业一定要及时交,要及格。
二终结性考核1、终结性考核采取网上考核形式,考核采取闭卷的形式进行,时刻为100分钟。
2、考题形式:1)选择题(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下列的市政职能中,()属于传统职能。
A消防B都市规划C环境爱护D治安治理答案是:A D2)简答题(每题10分,4题共计40分)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如何做到快速反应?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做到快速反应,就必须把握“快、准、齐、实”四个要点:(1)“快”确实是信息完整、准确和快捷,在此基础上,迅速召集突发事件处理队伍进行快速反应,赶赴现场处理(2)“准”确实是接到报告后,专门是到达现场后,对突发事件的发生、进展和事态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准确判定,拟定强有力的针对性措施;(3)“齐”确实是对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要做到统一领导、统一方案、统一公布信息;(4)“实”确实是调查处理方案确定之后,分工负责,狠抓落实,同时进行督促检查,督办到位。
3)论述题(每题20分,1题共计20分)试述都市环境治理的差不多原则。
答案略三、重点内容:1、重要概念1、市政:P11是都市政府依照国家法律和通过与市民个体与群体的互动,为实现都市自身和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进展,制定都市运行规则和公共政策,并要紧通过行政手段保证都市公共事务运行的治理和监督行为。
2、市政治理体制:P56是关于都市政权机构,专门是都市政府的建制、地位、职能配置和机构内外上下权益关系及运行机制的各种制度范畴的总和。
3、市政职能:P72是指都市政府在依法治理都市公共事务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具有的作用.从动态看,它是都市政府行使职能、发挥作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电大《城市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之简答题2答题(51)31 .城市人口管理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1、树立人口意识,贯彻基本国策;2、止确选择城市人口增长途径;3、做好人口普杏和人口预测工作;4、加强城市流动人口管理;5、制定城市人口发展战略和规划。
32.我国城市人口的运动趋势是什么?城市人口运动包括城市人口存量、流量、结构等变化趋势。
1、城市人口存量不断增人;2、城市人口流最不断增大;3、城市人口结构变化。
33.我国城市人口管理的特点是什么?1、城市户籍制度,户籍管理的实质是一个国家政府对其所辖人力资源所进行的控制和规划。
我国现行户籍制度是建国后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而逐步建立起來的。
种户籍制度适应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大规模经济建设对全国人力资源统一管理和调配的需要。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化,这一体制所产牛的问题也H益明显,主要表现为经济系统的效率低下及人力资源的潜能不能充分发挥。
2、居民身份证管理,居民身份证制度是为了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一种管理制度。
其基本内容包括六个方而:领取;登记;效力和期限;换领和补领;交回、收缴和收回;查验和扣留;3、城市计划生育管理,计划生育是指为了贯彻“控制人口数量,捉高人口质量”这一基本国策,宣传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基本政策。
34.城市社区管理的主体有哪些?1、行政性组织。
这主要是指街道办事处及各政府主管部门在社区屮的派出机构:2、企事业组织。
这主要是指社区中的各类生产、服务性组织,如工厂、商店、医院、学校以及各种业主管理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等;3、社团性组织。
这是指群众性自治组织及专业性社会团体;4、社区成员。
从性质上来看,目前社区管理是行政性、社会性与H治性相结合的一种模式,但无论从其本质还是从其发展來看,走向白治才是社区管理的基本方向。
社区管理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实现它的自治,即由社区居民口己管理口己生活所在社区的社会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