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方法_复旦大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50 MB
- 文档页数:255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胡鹏(复旦国务学院政治学系)课程介绍本课是国务学院研究生的必修课程,本课主要讲授和讨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其中侧重定性研究方法。
课程目标不仅是授人以“鱼”,即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社会科学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定性研究的常用方法,更试图授之以“渔”,鼓励学生在自己的研究中使用定性研究方法,动手做社会科学研究。
掌握方法的最佳途径是实战演练,课程会为同学们的研究设计提供详细的点评和意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请已博士毕业的优秀学者现身说法,介绍自己开展研究的经验和历程。
通过本课程,学生应该了解什么是好的学术研究,建立好的学术品味,然后通过阅读和写作掌握社会科学研究,尤其是定性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课程要求本课程以讨论班(seminar)的方式进行组织,任课老师只会花较少的时间进行讲授,大部分时间是课堂讨论,因此本课鼓励同学在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发言。
在此之外,选课同学还需自主设计并撰写一篇社会科学论文,研究论文需在选课确定后即开始构思,第八周、第十四周会组织论文研究设计展示与讨论会,为每位同学的论文设计提供具体意见和建议。
参考材料∙[美]斯蒂芬•范埃弗拉,《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陈琪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李连江,《不发表,就出局》,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
∙左才,《政治学研究方法的权衡与发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
∙微信公众号“学术与社会”的专栏“博士论文”。
教学计划第一周:课程介绍第二周: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赵鼎新,《社会科学研究的困境:从与自然科学的区别谈起》,《社会学评论》,2015年,第3卷第4期。
∙朱天飚,《<社会科学中的研究设计>与定性研究》,《公共行政评论》,2015年第4期。
∙赵鼎新,《从美国实用主义社会科学到中国特色社会科学—哲学和方法论基础探究》,《社会学研究》,2018年第1期。
♦交流方式:E-mail: yelj@yeliangjun@◆欢迎各位同学课内、课外多多交流!交流状况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指标。
一、科学1.什么是科学?(1 )不太正确的理解:A、科学就是尖端技术B、一切系统的、有组织的、正确的知识体系C、科学就是数学、化学、物理学等现有的学科。
(2 )“科学”有着丰富多样的定义A、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B、科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不断深入认识的过程,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认识实践活动C、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和方D、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一般定义“科学是从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知识”(《韦伯斯特新世界大辞典》)。
(3)“科学”的两部分:2.科学的功能(1)技术功能(2)学术功能(3)社会功能:社会改造3. 人类日常知识获取方式(1)权威(2)传统(3)思辨方式(4)(普通人)自我探索4.科学研究中易犯的错误(1)不确切的观察(2)过度概化(预防措施:大量样本;复证)(3)选择性观察(4)非逻辑推理(赌徒谬误)5.现代科学的求知方式(1)提出假设(演绎)(2)操作化(3)经验观察(4)得出结论(归纳方法)存在的缺陷:(1)缺乏创新(2)操作化难度大(3)科学知识的相对真理性6.当代科学发展的特点与局限性(1)当代科学发展的特点:A、深度分化:更加专门化、精细化、微观化的方向发展B、高度综合:具体学科间在对象、规范和方法等方面相互交叉、渗透、借鉴、移植,产生许多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横断学科等(2)当代科学发展面临的问题:A、科学与文化的分离B、科学方法的局限性C、社会制度的制约二、社会科学1.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3)研究方法的区别◆社会科学,重视实证研究、因果说明,有时还作相当程度的实验性和定量化研究;◆人文科学,需要对具有个体性、独特性的现象进行体验、思考,需要个性化的感受、理解和表达,并不追求与他人的认同。
03350《社会研究方法》第一章社会研究导论第一节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一、社会研究的基本概念1、社会研究的定义”社会研究”是人们有目的地认识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及规律的全过程,是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来系统地收集和分析关于社会现象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做出科学认识的活动。
社会研究包括:收集资料-通过收集事实资料而把握社会现象的过程。
分析资料—通过分析和加工事实资料而把握社会现象本质特征及其规律的过程。
一、社会研究的基本概念2、一些相近的概念(1)”社会调查":是指人们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去了解社会各有关方面的实际情况,从而把握有关社会现状的一种社会认识活动.社会调查的特点:在社会调查活动中,调查者直接接触被调查者,通过具体的访谈等方法去了解被调查者的有关情况,从而获得所需要的资料.社会调查的目的:通过社会调查,人们可以获得有关某一社会现象的系统资料,进而较全面地掌握所调查问题和现象的实际情况。
(2)”社会调查研究"a。
等同于"社会调查”的概念;b.指以直接的社会调查为资料来源的社会研究活动,而不包括文献研究和实验研究。
(3)"社会研究”概念与”社会调查”和"社会调查研究”概念的关系—-——社会研究概念比社会研究和社会调查研究概念更为宽泛.首先,社会研究要以社会调查为基础,但不止步于社会调查所得到的经验资料,而是要通过对经验资料的分析而得出对社会现象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其次,与社会调查研究不同,社会研究活动包含了多种研究方法。
因此,社会研究活动比社会调查和社会调查研究活动的内容更广泛.二、社会研究的特征(目的性、经验性、理论性、社会性)1、目的性社会研究是一种有目的的认识活动,是为了了解某一方面的社会状况,或解决某一理论和现实的问题而有目的地进行的社会认识活动。
2、经验性当代社会研究的”经验性"特征的含义:是指社会研究活动是通过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实而获得对社会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