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冒
1.风寒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或荆防败毒散(恶寒重) 2.风热证: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热甚,微恶风) 3.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头昏重胀痛,胸闷脘痞) 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无力)(玉屏风散表虚自汗) 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口干,舌红少苔)
注意:症状描述中不会侧重咳嗽等其他外感表证。首先会 有“恶寒/恶风”等表证表现。
中医内科学
27种病: 感冒、咳嗽、哮病、喘病、肺痈、肺痨、 心悸、胸痹、不寐、癫狂、呕吐、胃痛、 泄泻、便秘、黄疸、鼓胀、头痛、眩晕、 中风、水肿、淋证、癃闭、郁证、血证、 腰痛、消渴、痹症。
中医内科学主要出题形式:
一、分证论治部分: 1.…病中…证应选用…方?(少见) 2.…病中…证治宜…?(少见) 3.病人,症见…,属于xx病中的…证? 4.病人,症见…,治宜? 5.病人,症见…,应选用的方药是?
二、分证论治之外部分:
1.首次提出xx病的著作是? 2.首次提出xx病名的医家是? 3.“……”见于哪部著作/是谁提出的? 4.xx病多病位于? 5.xx病的病因病机是? 6.xx病的治疗总则是? 7.xx病与xx病的鉴别要点是/不包括?
学习步骤
第一步:各病的证型治则方药; 第二步:归纳各病零散知识点、易考点; 第三步:总结各病中各证型临床表现的特有症状。
部专著。 • 朱丹溪提出滋阴降火治法。 • 明代虞抟《医学正传》提出“杀虫”“补虚”。 • 病机:关键是痨虫蚀肺。 • 治则:以补虚培元和治痨杀虫为原则。
七、心悸
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 (善惊易恐)
2.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 (面色无华乏力)
3.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胸闷形寒肢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