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第八章(数量遗传)
- 格式:ppt
- 大小:5.99 MB
- 文档页数:3
遗传学补充练习题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1.水稻的正常的孢子体组织,染色体数目是12对,问下列各组织的染色体数目是多少?(1)胚乳;(2)花粉管的管核;(3)胚囊;(4)叶;(5)根端;(6)种子的胚;(7)颖片;2.用基因型Aabb的玉米花粉给基因型AaBb的玉米雌花授粉,你预期下一代胚乳的基因型是什么类型,比例如何?3.蚕豆的体细胞是12个染色体,也就是6对同源染色体(6个来自父本,6个来自母本)。
一个学生说,在减数分裂时,只有1/4的配子,它们的6个染色体完全来自父本或母本,你认为他的回答对吗?4.在玉米中:(1)5个小孢子母细胞能产生多少配子?(2)5个大孢子母细胞能产生多少配子?(3)5个花粉细胞能产生多少配子?(4)5个胚囊能产生多少配子?5.马的二倍体染色体数是64,驴的二倍体染色体数是62。
(1)马和驴的杂种染色体数是多少?(2)如果马和驴之间在减数分裂时很少或没有配对,你是否能说明马-驴杂种是可育还是不育?6.在玉米中,与糊粉层着色有关的基因很多,其中三对是A—a,I—i,和Pr—pr。
要糊粉层着色,除其他有关基因必须存在外,还必须有A基因存在,而且不能有Ⅰ基因存在。
如有Pr存在,糊粉层紫色。
如果基因型是prpr,糊粉层是红色。
假使在一个隔离的玉米试验区中,基因型AaprprII的种子种在偶数行,基因型aaPrprii的种子种在奇数行。
植株长起来时,允许天然授粉,问在偶数行生长的植株上的果穗的糊粉层颜色怎样?在奇数行上又怎样?(糊粉层是胚乳一部份,所以是3n)。
8.兔子的卵没有受精,经过刺激,发育成兔子。
在这种孤雌生殖的兔子中,其中某些兔子对有些基因是杂合的。
你怎样解释?(提示:极体受精。
)第四章孟德尔遗传1.下面是紫茉莉的几组杂交,基因型和表型已写明。
问它们产生哪些配子?杂种后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怎样?(1)Rr × RR(2)rr × Rr(3)Rr × Rr粉红红色白色粉红粉红粉红2.在南瓜中,果实的白色(W)对黄色(w)是显性,果实盘状(D)对球状(d)是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第八章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习题与题解一、填空题1、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事例很多,其中最直接的证明有1928年Griffith的细菌转化实验、Avery等的1944年发表的细菌细胞抽提物的降解、转化实验和1952年Alfred等进行的35S、32P标记的T2噬菌体繁殖实验。
而1956年,H.Fraenkel-Conrat用RNA病毒(烟草花叶病毒TMV)所进行的拆分和重建实验,证明了RNA也是遗传物质。
2、细菌在一般情况下是一套基因,即单倍体;真核微生物通常是有两套基因又称二倍体。
3、大肠杆菌基因组为双链环状的在细胞中以紧密缠绕成的较致密的不规则小体形式存在于细胞中,该小体被称为拟核。
4、酵母菌基因组最显著的特点是高度重复。
酵母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完成后,在其基因组上发现了许多较高同源性的DNA重复序列,称之为遗传丰余。
5、质粒DNA分子存在于细胞中,但从细胞中分离的质粒大多是3种构型,即CCC型、OC型和L型。
6、转座因子1)是细胞中位于染色体或质粒上能改变自身位置(如从染色体或质粒的一个位点转到另一个位点,或者在两个复制子之间转移)的一段DNA序列。
2)原核微生物中的转座因子有三种类型:插入序列(IS)、转座子(Tn)和某些特殊病毒(如Mu)。
3)转座因子可引发多种遗传变化,主要包括插入突变、产生染色体畸变、基因的移动和重排。
7、在普遍性转导中,噬菌体可以将供体细菌染色体的任何部分转导到受体细菌中;而在局限性转导中,噬菌体总是携带同样的片段到受体细胞中。
8、细菌的结合作用是指细菌与细菌的直接接触而产生的遗传信息的转移和重组过程9、线粒体遗传特征的遗传发生在核外,且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以外,因此它是一种细胞质遗传。
10、丝状真菌遗传学研究主要是借助有性过程和准性生殖过程,并通过遗传分析进行的,而准性生殖是丝状真菌,特别是不产生有性孢子的丝状真菌特有的遗传现象。
准性生殖是指不经过减数分裂就能导致基因重组的生殖过程。
孟德尔定律为什么别离现象比显、隐性现象有更重要的意义?答:因为别离规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遗传现象,而显性现象的表现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遗传因子的别离和重组,才能表现出性状的显隐性。
可以说无别离现象的存在,也就无显性现象的发生。
9、真实遗传的紫茎、缺刻叶植株〔AACC〕与真实遗传的绿茎、马铃薯叶植株〔aacc 〕杂交, F2 结果如下:紫茎缺紫茎马铃绿茎缺绿茎马铃刻叶薯叶刻叶薯叶247908334(1〕在总共 454 株 F2 中,计算 4 种表型的预期数。
(2〕进行2测验。
(3〕问这两对基因是否是自由组合的?解: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观测值〔O〕预测值〔e〕(四舍五247255908583853429入)2(o e)2(247 255)2(90 85) 2e25585(83855)2(34 29)28529当 df=3 时,查表求得: 0.50 <P< 0.95 。
这里也可以将与临界值7.81 比拟。
2可见该杂交结果符合F2的预期别离比,因此结论,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11、如果一个植株有 4 对显性基因是纯合的。
另一植株有相应的 4 对隐性基因是纯合的,把这两个植株相互杂交,问 F2 中:〔 1〕基因型,〔 2〕表型全然象亲代父母本的各有多少?解:(1) 上述杂交结果, F1为 4 对基因的杂合体。
于是, F2 的类型和比例可以图示如下:也就是说,基因型象显性亲本和隐性亲本的各是1/2 8。
(2)因为,当一对基因的杂合子自交时,表型同于显性亲本的占 3/4,象隐性亲本的占 1/ 4。
所以,当 4 对基因杂合的 F1自交时,象显性亲本的为 (3/4) 4,象隐性亲本的为 (1/4) 4=1/2 8。
第三章遗传的染色体学说2、水稻的正常的孢子体组织,染色体数目是 12 对,问以下各组织的染色体数目是多少?(1〕胚乳;〔 2〕花粉管的管核;〔 3〕胚囊;〔 4〕叶;(5〕根端;〔 6〕种子的胚;〔 7〕颖片;答;〔1〕36;〔 2〕12;〔 3〕12*8 ;〔4〕24;〔 5〕24;〔 6〕24;(7〕 24;3、用基因型 Aabb 的玉米花粉给基因型 AaBb 的玉米雌花授粉,你预期下一代胚乳的基因型是什么类型,比例如何?答:雄配子雌配极核Ab ab子AB AABB AAABBb AAaBBbAb AAbb AAAbbb AAabbbaB aaBB ab aabb AaaBBb AaabbbaaaBBbaaabbb即下一代胚乳有八种基因型,且比例相等。
一、填空题1在某一养鸡场饲养的某种鸡中,已知鸡蛋产量的遗传力讦=0.9,那么该性状的遗传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 因素决定的。
2、在来航鸡中,已知来航鸡的产卵量的遗传力是讦=0.05,那么该性状的遗传主要是由___因素决定的。
3、数量性状呈__________ 变异,不同表型之间有很多 ______________ 类型。
4、在数量性状遗传中,多基因对表现型的作用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 作用。
5、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表现为_____________ ,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称为_____________ 。
6、广义遗传率的估算是利用____________ 作为环境方差的估计。
7、数量性状遗传中,遗传方差可分解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三部分。
8、数量性状的遗传率一般____________ 质量性状的遗传率。
9、一个连续自交的群体,由杂合开始,需要经过 ___________ 代自交,才能达到大约为97%的纯合子。
10、根据生物性状表现的性质和特点,我们把生物的性状分成两大类。
一类叫(),它是由()所控制的;另一类称(),它是由()所决定。
11、遗传方差占总方差的比重愈大,求得的遗传率数值愈(),说明这个性状受环境的影响()。
12、数量性状一向被认为是由()控制的,由于基因数量(),每个基因对表现型影响(),所以不能把它们个别的作用区别开来。
13、遗传方差的组成可分为()和()两个主要成分,而狭义遗传力是指()占()的百分数。
14、二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 a和E b,以累加效应的方式决定植株的高度,纯合子AABB高50cm,aabb高30cm。
这两个纯合子杂交,F 1高度为()cm,在F 2代中株高表现40cm 的基因型有()等三种,F 2中株高40cm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15、在数量性状遗传研究中,基因型方差可进一步分解为()、()和()三个组成部分,其中()方差是可以固定的遗传变量。
数量遗传学的发展历程摘要:数量遗传学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体系。
本文以数量遗传学的诞生、发展、现状为线索,阐述了该学科诞生的背景及所得到的启示、体会,介绍了数量遗传学发展历程的三次结合,分析了它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数量遗传学数量性状发展历程1865年,孟德尔(G·Mendel)根据豌豆杂交试验,表了论文《植物杂交试验》,提出了遗传因子分离重组的假设,形成了孟德尔理论,标志着经典遗传的诞生。
19世纪末,孟德尔遗传学与数学相结合成了群体遗传学(population genetics)。
20世纪年代,Fisher在关于方差组分剖分的论文[1]中将体遗传学进一步与生物统计学相结合,奠定了数遗传学(quantitative genetics)的基础。
数量遗学是以数量性状(quantitative trait)为研究对的遗传学分支学科[2],它作为育种的理论基础已发展了近百年。
而将数量遗传学的理论应用于动育种则应归功于Lush(1945)在其划时代的著作物育种方案》(Animal Breeding Plan)中的系统述[3]。
在中国,1958年吴仲贤教授翻译的出版了英K·Mather 的第一版《生统遗传学》(Biometricalnetics),对我国动植物数量遗传学的发展起到了键性的推动作用。
在基因组学时代,随着对数量状基因型的识别,人们通过对经典数量遗传学模的修改完善,数量遗传学为分析表型信息和基因信息构建筑了合理框架,数量遗传学将会比过去挥更大的作用[4]。
在畜牧业生产中,与生产性能有的大多数经济性状属于数量性状。
因此,研究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数量遗传学诞生的背景数量遗传学的诞生可以追溯到Fisher(1918)关于方差组分剖分的论文[1],它作为育种的理论基础已经发展了近1O0年,而数量性状的遗传研究可追溯到19世纪。
1885年,Galton[5]报道了205对父母与其930个后裔的身高关系。
(第一章绪论)1.遗传学的建立和发展始于哪一年,是如何建立的?答:孟德尔在前人植物杂交试验的基础上,于1856-1864年从事豌豆杂交实验,通过细致的后代记载和统计分析,在1866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论文。
文中首次提到分离和独立分配两个遗传基本规律,认为性状传递是受细胞里的遗传因子控制的,这一重要理论直到1900年狄·弗里斯、柴马克、柯伦斯三人同时发现后才受到重视。
因此,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重新发现,被公认为是遗传学建立和开始发展的一年。
3. 你怎样理解遗传、发育、进化在基因水平上的统一?答:基因是遗传、发育、进化的共同基础。
个体发育的过程是细胞内的基因按照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程序精确表达的过程。
个体的发育时细胞分裂、分化的结果。
细胞分化、组织、器官的形成是基因组中各个基因在时间和空间上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遗传的实质是基因从亲代传递到后代,并在后代中表达。
性状的发育由基因控制,遗传传递的为基因信息流。
进化是对基因突变的定向选择。
遗传稳定进化,变异导致进化,二者统一于基因。
进化论、细胞学说和基因论分别从群体、细胞核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现象。
普通遗传学是三者的纽带。
(第二章遗传学的细胞学基础)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在哪里?答:有丝分裂是指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其结果形成两个与亲代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的子细胞;减数分裂是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形成四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减半,并且在减数分裂中有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这样就为遗传性状的重新组合提供了物质基础。
2.从遗传学角度说明这有丝分裂的意义?答: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由于间期染色体准确复制,在分裂期两条子染色体分开,分别分配到子细胞中去,使得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在数量与质量上完全相同的染色体,保证了细胞在遗传上同母细胞完全一致,也保证了个体的正常发育,以及物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且在进行无性繁殖的生物中保证了性状表现的稳定性。
数量性状的遗传一、名词解释数量性状质量性状表现型方差基因型方差遗传力广义遗传力狭义遗传力平均显性程度二、简答题1、何谓数量性状2、数量性状在遗传上有什么特点?在实践上有什特点?数量性状遗传和质量性状遗传有什么主要区别?3、近亲繁殖的遗传效应有哪?回交和自交的遗传效应主要的区别是什么?4、自然界中杂交繁殖的生物强制进行自交或其他方式近交时生活力降低,为生么自然界中自交的生物继续自交没有不良影响?5、约翰逊用菜豆做实验,得出纯系学说。
这个学说的意义在哪里?有什么局限性?6、纯种或自交系的维持比较困难,那么,制造单交种或双交种时,为什么要用纯种或自交系呢?7、如果给有下标0的基因以5个单位,给有下标1的基因以10个单位,(1)计算A0A0B1B1C1C1和A1A1B0B0C0C0两个和它们F1杂种的计量数值。
设(1)没有显性(2)A1对A0是显性(3)A1对A0是显性,B1对B0是显性(1)根据上问的假定,导出下列的F2频率分布,并作图。
计量数值 1 2 330 1/64 1/64 1/6435 6/64 4/64 2/6440 15/64 9/64 7/6445 20/64 16/64 12/6450 15/64 19/64 12/6455 6/64 12/64 18/6460 1/64 3/64 9/648、约翰逊从一个菜豆纯系中随机选出一个样本称重,得到的豆粒重量如下(厘克)19 31 18 24 27 27 25 30 29 22 29 26 23 20 24 21 25 29(1)计算样本的平均数,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这一群体的环境方差和遗传方差是多少(2)如果从其中选31 25 19 的种子分别种植得到后代植株,预测各株种子的平均粒重是(3)多少9、有人测量了矮脚鸡和芦花鸡的性成熟公鸡和它们的杂种得体重,得到下列平均值和表型方差:平均(斤)表型方差矮脚鸡 1.4 0.1芦花鸡 6.6 0.5F1 3.4 0.3F2 3.6 1.2B1 2.5 0.8B2 4.8 1.0计算鸡体重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10、上海奶牛的泌乳量比根赛牛高120/0,而根赛牛的奶油含量比上海牛高300/0。
第八章群体遗传学(答案)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 基因库是:A.一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B.一孟德尔群体的全部遗传信息C.所有生物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D.所有同种生物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E.一细胞内的全部遗传信息2. 一个有性生殖群体所含的全部遗传信息称为:A.基因组B.基因文库C.基因库D.基因频率 E.基因型频率*3. 一个遗传不平衡的群体随机交配()代后可达到遗传平衡。
A.1代B.2代C.2代以上D.无数代E.以上都不对4. 在10000人组成的群体中,M型血有3600人,N型血有l600人.MN型血有4800人,该群体是:A.非遗传平衡群体B.遗传平衡群体C.χ2检验后,才能判定D.无法判定 E. 以上都不对*5.遗传平衡定律适合:A.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常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C.X-连锁基因D.A+B E.A+B+C*6.不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是:A.群体的大小B.群体中个体的寿命C.群体中个体的大规模迁移D.群体中选择性交配E.选择7.已知群体中基因型BB、Bb和bb的频率分别为40%,50%和10%,b基因的频率为:A.0.65 B.0.45 C.0.35 D.0.30 E.0.258.先天性聋哑(AR)的群体发病率为0.0004,该群体中携带者的频率是:A.0.01B.0.02C.0.0002D.0.04E.0.19. PTC味盲为常染色体隐性性状,我国汉族人群中PTC味盲者占9%,相对味盲基因的显性基因频率是:A.0.09B.0.49C.0.42D.0.7E.0.3*10.下列哪项不会改变群体的基因频率:A.群体变为很小B.群体内随机交配C.选择放松D.选择系数增加E.突变率的降低11. 最终决定一个体适合度的是:A.健康状况B.寿命C.性别D.生殖能力E.生存能力12.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某种遗传病患者经治疗,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存活并生育子女,若干年后,该疾病的变化是:A.无变化B.发病率降低C.发病率升高D.突变率升高E.发病率下降到零13. 选择放松使显性致病基因和隐性致病基因频率:A.同样的速度增加 B. 同样的速度降低 C. 显性致病基因频率增加快,隐性致病基因频率增加慢D.显性致病基因频率降低快,隐性基因频率降低慢 E. 二者那不变14. 近亲婚配后代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提高的倍数与致病基因频率q的关系是:A. q越大,提高的倍数越多B. q越小,提高的倍数越多C.提高的倍数与q无关D.无论q的大小,提高的倍数都一样E.以上都不对*15.遗传平衡群体保持不变的是:A.基因频率B.基因型频率C.群体的大小D.群体的适合范围E.A十B*16.一对夫妇表型正常,妻子的弟弟是白化病(AR)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