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
- 格式:pdf
- 大小:671.89 KB
- 文档页数:10
继1月12日国务院以国发〔2012〕3号文件发布《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之后,近期国务院又批复了水利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拟定的《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下称《区划》),为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彭文启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基于我国水污染现状十分严重的事实,《区划》从国家层面上提出了水功能区的阶段性目标,对于保护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他认为,完成国家提出的水功能区阶段性目标任务,需要确定考核达标体系,在水利部、国家发改委、环保部的协调、配合下,由全国重要江河湖泊的各个流域、所在省区进行层层分解。
为水资源保护提供重要的方向性目标彭文启说,我国水资源保护目前形势严峻,水污染防治压力很大,水质达标率偏低。
2010年监测评价的3902个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仅为46%;17.6万公里河流中,38.6%的河长水质劣于Ⅲ类。
根据《区划》,水功能区区划河长17.8万公里,区划湖库面积4.3万平方公里,全国一、二级水功能区合并总计为4493个,基本涵盖了我国的重要水域,从国家层面上对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提出阶段性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区划》范围包括国家重要江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重要涉水国家级及省级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和重要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跨流域调水水源地及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国家重点湖库水域,主要省际边界水域、重要河口水域。
《区划》分为两级体系。
水功能一级区分四类,即保护区、保留区、开发利用区、缓冲区。
二级区划在一级区划的开发利用区内,具体划分为饮用水源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过渡区、排污控制区七类。
国务院在批复中,明确提出《区划》是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依据。
Q:什么是长江岸线分区?A:(一)出台背景(二)规划范围与内容长江干流河道为溪洛渡坝址至长江口,长江支流及湖区为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等六条重要支流的中下游河道以及洞庭湖入江水道、鄱阳湖湖区。
规划范围河道总长度6768公里,岸线总长度17394公里,涉及10个省(直辖市)。
规划范围内分为岸线保护区、保留区、控制利用区和开发利用区四类,分别为516、1034、817和232个。
Q:如何划定河道管理范围?A:(一)出台背景(二)划定要求有堤防的河湖,其管理范围为两岸堤防之间区域及护堤地;无堤防的,为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以下区域。
1级堤防护堤地宽度为30~20米,2、3级堤防为20~10米,4、5级堤防为10~5米。
4.河湖管理范围划定不得小于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规定的范围。
(三)工作安排2020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全国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
2021年年底前基本完成管理任务较轻的农村河湖。
Q:什么是长江流域水功能区划?A:(一)出台背景(二)区划成果长江流域片省级及以上水功能区共计2917个,其中纳入《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的长江流域片重要水功能区1521个(长江流域1363个,西南诸河158个),省级人民政府批复的水功能区1396个。
其中,省界缓冲区95个(长江流域92个、西南诸河3个)。
Q:什么是饮用水水源保护区?A:(一)出台背景1989年颁布《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2010年修订。
2018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二)相关规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般划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可增设准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以取水点起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的水域及其河岸两侧纵深各200米的陆域。
二级保护区:从一级保护区上界起止溯2500米及其河岸两侧纵深各200米的陆域。
准保护区:从二级保护区上界起止溯5000米的水域及其河岸两侧纵深各200米的陆域。
若水源地所在水功能区为单一功能的饮用水功能区,将饮用水功能区全部水域划为水源保护区;若水源地所在水功能区是以饮用为主导功能的多功能型水功能区,将取水口上游2~3km至下游100m的河道水域划为水源保护区,但不超过水源地所在水功能区的上边界;河网地区和感潮河段的水源地,其下游保护区范围可根据水流状况适当扩大;有堤防河道保护区宽度为河道堤防之间的区域;无堤防河道保护区宽度为河道设防洪水位所能淹没的陆域,未定设防洪水位的河道可按河流5年或10年一遇洪水位划定;如水功能区未划及对岸,则保护区水域宽度以水功能区在河流中的边界为准。
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一)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选取原则 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是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复的辖区水功能区划的基础上,从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国家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出发,按照下列原则选定: (1)国家重要江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的水功能区。
(2)重要的涉水国家级及省级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和重要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跨流域调水水源地及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的水功能区。
(3)国家重点湖库水域的水功能区,主要包括对区域生态保护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的湖泊和水库水域的水功能区。
(4)主要省际边界水域、重要河口水域等协调省际间用水关系以及内陆与海洋水域功能关系的水功能区。
(二)一级水功能区 全国重要江河湖泊一级水功能区共2888个,区划河长177977公里,区划湖库面积43333平方公里,区划成果见表3-1和图3-1、图3-2。
其中,保护区618个,占总数的21.4%;保留区679个,占总数的23.5%;缓冲区458个,占总数的15.9%;开发利用区1133个,占总数的39.2%。
在177977 公里区划河长中,保护区共36861 公里,占区划总河长的20.7%;保留区55651公里,占31.3%;缓冲区13600 公里,占7.6%;开发利用区71865 公里,占40.4%。
在43333平方公里区划湖库面积中,涉及一级水功能区174个,其中保护区总面积33358平方公里,占区划总面积的77.0%;保留区2685平方公里,占6.2%;缓冲区498平方公里,占1.1%;开发利用区6792平方公里,占15.7%。
1、保护区 全国一级水功能区中,保护区共计618个,区划河长36861 公里,区划湖库面积33358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长江区、松花江区、西北诸河区、西南诸河区和淮河区等。
保护区的分布与各水资源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水资源及生态环境状况密切相关,各水资源区中保护区的分布和数量存在明显差异。
[指南]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一)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选取原则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是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复的辖区水功能区划的基础上,从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国家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出发,按照下列原则选定:(1)国家重要江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的水功能区。
2)重要的涉水国家级及省级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和重要的国家级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跨流域调水水源地及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的水功能区。
(3)国家重点湖库水域的水功能区,主要包括对区域生态保护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的湖泊和水库水域的水功能区。
(4)主要省际边界水域、重要河口水域等协调省际间用水关系以及内陆与海洋水域功能关系的水功能区。
(二)一级水功能区全国重要江河湖泊一级水功能区共2888个,区划河长177977公里,区划湖库面积43333平方公里,区划成果见表3-1和图3-1、图3-2。
其中,保护区618 个,占总数的21.4%;保留区679个,占总数的23.5%;缓冲区458个,占总数的15.9%;开发利用区1133个,占总数的39.2%。
在177977 公里区划河长中,保护区共36861 公里,占区划总河长的20.7%;保留区55651公里,占31.3%;缓冲区13600 公里,占7.6%;开发利用区71865 公里,占40.4%。
在43333平方公里区划湖库面积中,涉及一级水功能区174个,其中保护区总面积33358平方公里,占区划总面积的77.0%;保留区2685平方公里,占6.2%;缓冲区498平方公里,占1.1%;开发利用区6792平方公里,占15.7%。
1、保护区全国一级水功能区中,保护区共计618个,区划河长36861 公里,区划湖库面积33358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长江区、松花江区、西北诸河区、西南诸河区和淮河区等。
保护区的分布与各水资源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水资源及生态环境状况密切相关,各水资源区中保护区的分布和数量存在明显差异。
国务院关于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
的批复
无
【期刊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公报》》
【年(卷),期】2012(000)001
【摘要】国函〔2011〕16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利部、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关于报请批准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的请示》(水资源〔2011〕597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以下简称《区划》),请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认真组织实施。
【总页数】1页(P2-2)
【作者】无
【作者单位】[1]国务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2
【相关文献】
1.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解读《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 [J],
2.《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的重大意义 [J], 彭文启
3.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解读《全国重要
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 [J],
4.珠江流域片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获国务院批复 [J], 刘晨
5.国务院批复全国水功能区划百分之八十一的水功能区水质目标为Ⅲ类或优于Ⅲ类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利部关于印发《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2017.02.27•【文号】水资源〔2017〕101号•【施行日期】2017.04.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水利部关于印发《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水资源〔2017〕101号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的批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全面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有效保护水资源,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我部对《水功能区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并更名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办法》。
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水利部2017年2月27日附件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有效保护水资源,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水体(以下统称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的保护和监督管理。
本办法所称水功能区,是指为满足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需求,根据水资源的自然条件和开发利用现状,按照流域综合规划、水生态系统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依其主导功能划定范围并执行相应保护和管理要求的水域。
第三条对水功能区实行保护和监督管理,应当根据其功能定位和分级分类要求,统筹水量、水质、水生态,严格管理和控制涉水活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第四条国家实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和水功能区开发强度限制制度。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严格控制对其水量水质产生重大影响的开发行为,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口设置和污染物排放总量,保障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和水生态安全,维护水域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
CHINA WATER RESOURCES 2012.72011年国务院以国函〔2011〕167号正式批复《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以下简称《区划》),是国家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在水资源保护管理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标志着水功能区管理跃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开启了水功能区划及其管理工作新阶段的序幕,对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区划》体系与区划成果简介水功能区划是在总结国内外水资源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并在水资源管理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水功能区划体系及基于水功能区的水资源保护管理体系已基本形成。
20世纪80年代的全国七大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90年代末第二次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2008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批复水功能区、2010年国务院以国函〔2010〕39号文批复《太湖流域水功能区划》、2010年水利部组织的省(自治区)批复水功能区全面复核等所形成的水功能区划成果,清晰地表明全国水功能区划的不断完善过程,水功能区在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核定水域纳污能力、制定相关规划的重要基础和主要依据。
水功能区是水生态状况及水资源自然条件及开发利用状况相近、具有相似水体功能或期待发挥相似水体功能的水体或分区水域。
所谓的水体功能是指水体维持河湖水生态系统健康、满足人类生存、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所具有的价值和功用。
对水体功能进行高度概括,即2011年中央1号文件开篇所提出的总领性的论断: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不同的水功能有与之相对应的水质标准要求。
所谓的水质标准是与保障设定水体功能相适应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指标所表征收稿日期:2012-03-19作者简介:彭文启,副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水资源保护与河湖健康保障研究。
国务院批复全国水功能区划
记者今日从《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国务院近期批复了水利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拟定的《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以下简称《区划》),为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区划》分为两级体系。
一级水功能区分四类,即保护区、保留区、开发利用区、缓冲区。
二级区划在一级区划的开发利用区内,细化水域使用功能类型及功能排序,协调不同用水行业间的关系,二级水功能区具体划分为饮用水源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过渡区、排污控制区七类。
《区划》共划分全国重要江河湖泊一级水功能区2888个,区划河长17.8万千米,区划湖库面积4.3万平方千米。
二级水功能区2738个,区划长度7.2万千米,区划面积6800平方千米。
全国一、二级水功能区合并总计为4493个(开发利用区不重复统计),81%的水功能区水质目标确定为Ⅲ类或优于Ⅲ类。
国务院在《区划》的批复中明确提出,力争到2020年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0%,到2030年水质基本达标。
水利部胡四一副部长解读《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2012.02.08•【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胡四一副部长解读《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解读《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国务院近日正式批复了《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以下简称《区划》)。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区划》,日前,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就《区划》制定的重要意义,编制的依据、原则、范围和目标等进行了解读。
问:为什么要制定水功能区划,有何重要意义?答:水功能区是指为满足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的需求,根据水资源自然条件和开发利用现状,按照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在相应水域按其主导功能划定范围并执行相应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域。
水功能区划采用两级体系。
一级区划分为保护区、保留区、开发利用区、缓冲区四类,旨在从宏观上调整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主要协调地区间用水关系,同时考虑区域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二级区划将一级区划中的开发利用区细化为饮用水源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过渡区、排污控制区七类,主要协调不同用水行业间的关系。
制定水功能区划,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对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应对当前水资源保护严峻形势的迫切需要。
当前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目前全国多年平均总缺水量为536亿立方米,主要由于河道外供水不足、超采地下水和挤占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所致。
一些地区水资源开发已经接近或超过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水污染状况仍然十分严重,2010年,监测评价的3902个水功能区中水质达标率仅为46%;17.6万公里河流中,38.6%的河长水质劣于Ⅲ类;339个省界断面中,有48.7%的断面水质劣于Ⅲ类,直接威胁城乡饮水安全和人民身心健康。
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国务院批准《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年~2020年)》2012年3月3日,国务院批准了《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年~2020年)》(以下简称《区划》),这是继2011年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后,国家依据《海域使用管理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海洋开发保护的方针、政策,对我国管辖海域未来10年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做出的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
《区划》由国家海洋局会同有关部门和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编制,《区划》范围为我国的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及管辖的其他海域,《区划》期限为2011年~2020年。
国务院批复指出,海洋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战略空间。
当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已进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统筹协调海洋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任务艰巨。
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原则,合理配置海域资源,优化海洋空间开发布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国务院批复强调,海洋功能区划是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有效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法定依据,必须严格执行。
通过实施《区划》,到2020年,围填海等改变海域自然属性的用海活动得到合理控制,渔民生产生活和现代化渔业发展得到保障,海洋保护区、重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得到保护,主要污染物排海总量制度基本建立,海洋环境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得到加强,遭到破坏的海域海岸带得到整治修复,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国务院批复要求,《区划》由国家海洋局会同有关部门和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将《区划》实施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依据《区划》尽快完成地方各级海洋功能区划的编制工作,明确各类海洋功能区的具体范围和管理要求,严格逐级审批。
海洋局会同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区划》实施的各项保障措施,对《区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和监督检查。
2020年第7期水利规划与设计水文水资源D O I : 10. 3969/j . issn . 1672-2469. 2020. 07. 013东江流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实践及思考黄亮,罗昊,许衡(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11)摘要:文章介绍了东江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特点,结合当前流域内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水量分配方案制定、水源地保护、河流健康评估、水功能区监督管理、生态流量保障、生态补偿等工作实践,探讨了流域水资源 管理与保护过程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提出了节水保护、统一配置、科学规划和水利现代化发展等管理对策。
文章编号:1672-2469(2020)07-0056-03关键词!水资源管理;水资源保护;东江流域中图分类号:TV 213文献标识码:B东江是珠江水系主要河流之一,流域分属广东 和江西两省,南临南海并紕邻香港。
东江发源于江 西省寻邬县桠髻体,南流人广东境内,至龙川合河 坝汇安远水后称东江,后流经龙川、和平、东源、 源城、紫金、惠城、博罗至东莞市的石龙,分南北 两水道人狮子洋,经虎门出海。
东江流域多年平均 地表水资源量273.8亿:3,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15.4%,水资源利用消耗率5.8% [1]。
流域水资源 相对丰富,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中等,水质总体良 好,已建新丰江、枫树坝、白盆珠等大型水库,为 防洪、供水的骨干水库。
东江流域是珠江经济较发 达、人口较集中的地区,是珠江流域重要水域和主 要水源地,也是对港供水的重要水源[2]。
东江流域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研究对于保障东江流域供水安全 和水生态安全,实现粵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可持续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东江流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实践1.1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为保证东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国务院 《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广东省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3], 东江流域各地市均陆续制定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 度实施方案。
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工作方案(最新)为全面改善和提升水功能区水环境质量,依据《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X-2020年)的通知》(X政发〔201X〕6号)、《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市水污染防治201X年行动计划的通知》(X政办发〔201X〕35号)要求,结合我市重要河流水功能区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治理范围和目标水功能区是为满足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需求,根据水资源的自然条件和开发利用现状,按照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与水生态系统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依其主导功能划定范围并执行相应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域,是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综合治理等工作的重要基础。
我市在水利部《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区划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境内河流现状,对流域面积较大、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的河流进行了水功能区划分,共设置26个监测断面,分布在汾河、涑水河、浍河、姚暹渠、亳清河、板涧河、曹河等河流,其中9个水功能区纳入国家级重要水功能区管理名录,包括汾河干流2个、涑水河4个、亳清河1个、板涧河1个、曹河1个。
(一)总体目标。
根据《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方案和考核办法的通知》(X政办发〔201X〕85号)和经省水利厅核准的《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报送201X—2020年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年度目标和工作计划的函》,我市201X年河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目标值为42%,2020年水质达标率目标值为46%。
(二)重点河流治理目标。
为保障201X年我市全国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要切实加强对污染较重的汾河干流、涑水河入河排污口的整治,治理重点为汾河、涑水河的5个断面(见附件2)。
要确保生活排污口排放废水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V类标准,国考劣Ⅴ类水质断面控制单元内所有工业企业外排废水(矿井水除外)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三项主要污染物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V类标准。
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一)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选取原则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是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复的辖区水功能区划的基础上,从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国家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出发,按照下列原则选定:(1)国家重要江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的水功能区。
(2)重要的涉水国家级及省级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和重要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跨流域调水水源地及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的水功能区。
(3)国家重点湖库水域的水功能区,主要包括对区域生态保护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的湖泊和水库水域的水功能区。
(4)主要省际边界水域、重要河口水域等协调省际间用水关系以及内陆与海洋水域功能关系的水功能区。
(二)一级水功能区全国重要江河湖泊一级水功能区共2888个,区划河长177977公里,区划湖库面积43333平方公里,区划成果见表3-1和图3-1、图3-2。
其中,保护区618个,占总数的21.4%;保留区679个,占总数的23.5%;缓冲区458个,占总数的15.9%;开发利用区1133个,占总数的39.2%。
在177977 公里区划河长中,保护区共36861 公里,占区划总河长的20.7%;保留区55651公里,占31.3%;缓冲区13600 公里,占7.6%;开发利用区71865 公里,占40.4%。
在43333平方公里区划湖库面积中,涉及一级水功能区174个,其中保护区总面积33358平方公里,占区划总面积的77.0%;保留区2685平方公里,占6.2%;缓冲区498平方公里,占1.1%;开发利用区6792平方公里,占15.7%。
1、保护区全国一级水功能区中,保护区共计618个,区划河长36861 公里,区划湖库面积33358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长江区、松花江区、西北诸河区、西南诸河区和淮河区等。
保护区的分布与各水资源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水资源及生态环境状况密切相关,各水资源区中保护区的分布和数量存在明显差异。
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 年)(一)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选取原则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是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复的辖区水功能区划的基础上,从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国家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出发,按照下列原则选定:(1)国家重要江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的水功能区。
(2)重要的涉水国家级及省级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和重要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跨流域调水水源地及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的水功能区。
(3)国家重点湖库水域的水功能区,主要包括对区域生态保护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的湖泊和水库水域的水功能区。
(4)主要省际边界水域、重要河口水域等协调省际间用水关系以及内陆与海洋水域功能关系的水功能区。
(二)一级水功能区全国重要江河湖泊一级水功能区共2888个,区划河长17797公里,7 区划湖库面积4333平方公里,区划成果见表3 3-1和图3-1、图3-2。
其中,保护区618个,占总数的21.4%;保留区679个,占总数的23.5%;缓冲区458个,占总数的15.9%;开发利用区113个,占总数的3 39.2%。
在177977里区划河长中,保护区共36861里,占区划总河长的20.7%保留区55651里,占31.3%缓冲区1360公里,占7.6%开发利用区7186公里,占40.4%在433得方公里区划湖库面积中,涉及一级水功能区17介,其中保护区总面积33358方公里,占区划总面积的77.0%保留区268葬方公里,占6.2%缓冲区49评方公里,占1.1%开发利用区6792F方公里,占15.7%表3・1全国重要江河湖泊一级水功能区划成果依长度单位)公里面模单位:I时主要包括刈浦、水库等水城的水动他区,按面积道行统计1大湖五城睇分水屏水功能区按座容处行描述,其辟春末计入全闿统计敷据.图3-2各水资源分区重要江河湖泊一级水功能区划河长统计图1、保护区全国一级水功能区中,保护区共计 61阶,区划河长3686公里,区 划湖库面积33358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长江区、松花江区、西北诸河区、 西南诸河区和淮河区等。
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一)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选取原则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是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复的辖区水功能区划的基础上,从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国家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出发,按照下列原则选定:(1)国家重要江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的水功能区。
(2)重要的涉水国家级及省级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和重要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跨流域调水水源地及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的水功能区。
(3)国家重点湖库水域的水功能区,主要包括对区域生态保护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的湖泊和水库水域的水功能区。
(4)主要省际边界水域、重要河口水域等协调省际间用水关系以及内陆与海洋水域功能关系的水功能区。
(二)一级水功能区全国重要江河湖泊一级水功能区共2888个,区划河长177977公里,区划湖库面积43333平方公里,区划成果见表3-1和图3-1、图3-2。
其中,保护区618个,占总数的21.4%;保留区679个,占总数的23.5%;缓冲区458个,占总数的15.9%;开发利用区1133个,占总数的39.2%。
在177977 公里区划河长中,保护区共36861 公里,占区划总河长的20.7%;保留区55651公里,占31.3%;缓冲区13600 公里,占7.6%;开发利用区71865 公里,占40.4%。
在43333平方公里区划湖库面积中,涉及一级水功能区174个,其中保护区总面积33358平方公里,占区划总面积的77.0%;保留区2685平方公里,占6.2%;缓冲区498平方公里,占1.1%;开发利用区6792平方公里,占15.7%。
1、保护区全国一级水功能区中,保护区共计618个,区划河长36861 公里,区划湖库面积33358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长江区、松花江区、西北诸河区、西南诸河区和淮河区等。
保护区的分布与各水资源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水资源及生态环境状况密切相关,各水资源区中保护区的分布和数量存在明显差异。
保护区分源头水保护区、重要水源地和自然保护区及重要生境等类型。
各水资源分区中一级水功能区的保护区统计结果见表3-2。
其中源头水保护区359个,区划河长22161 公里(占保护区总河长的60.1%),区划湖库面积856平方公里。
源头水保护区主要位于人烟稀少、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河源地区,水资源基本保持在天然、良好状态。
源头水保护区的数量、区划长度与流域河源数量及地理条件有关。
该类型保护区累计河长较长的是长江区、松花江区等。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或中大型区域调水水源保护区117个,区划河长3884 公里,区划湖库面积8829平方公里。
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是城市生活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如密云水库、大伙房水库等。
大型区域调水水源地及输水线路是通过区域调水措施,在不同水资源区之间实施水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以丰补缺,如南水北调工程等。
该类型保护区主要分布在淮河区、长江区、海河区等区。
自然保护区及重要生境保护区142个,区划河长10816 公里(占保护区总河长的29.3%),区划湖库面积23673平方公里(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1.0%),主要为重要涉水国家级及省级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重要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及具有典型生态保护意义的自然生境内的水域。
该类型保护区主要分布在长江区、松花江区、西北诸河区等区。
2、保留区全国一级水功能区中,保留区共计679个,区划河长55651公里,区划湖库面积2685平方公里。
由于水资源条件不同,因而保留区在各水资源区中分布特点也不同。
其中,长江区的保留区数量最多,共407个,河长达28698 公里,占全国保留区河长的51.6%。
其次是西南诸河区和珠江区,分别占全国保留区河长的19.1%和10.7%。
水功能区中的保留区是我国水资源的主要储备区,维持水资源的良好状态,对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意义重大。
3、开发利用区全国一级水功能区中,开发利用区共计1133个,区划河长71865公里,占一级水功能区总河长的40.4%。
全国湖库型开发利用区面积6792平方公里,累计河长较长的是西北诸河区、长江区等区。
开发利用区涉及河流长度占本水资源区一级水功能区总河长比例超过50%的有辽河区、海河区、淮河区、黄河区、东南诸河区等,其中辽河区最大为80.5%。
开发利用区的分布基本反映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如辽河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相对突出,其开发利用区长度比例最大;而西南诸河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经济社会欠发达,开发利用区长度比例较低。
4、缓冲区全国一级水功能区中,缓冲区共计458个,区划河长13600 公里,区划湖库面积498平方公里。
缓冲区是协调省际间或用水矛盾突出的地区间用水关系而划定的重要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水域。
缓冲区主要由流域管理机构根据省际(界)的用水需求和水质管理需要来划定。
(三)二级水功能区在1133个开发利用区中,划分二级水功能区共2738个,区划长度72018 公里,区划面积6792平方公里,区划成果见图3-3、表3-3。
二级水功能区的分布及长度与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总体一致,其中松花江区、长江区、黄河区、辽河区位于前四位,东南诸河区和西南诸河区居后两位。
其中,农业用水区、工业用水区和饮用水源区累计河长分别占二级水功能区划总河长的45%、21%和18%,比例较大;其次是过渡区、景观娱乐用水区;渔业用水区和排污控制区最短,各占3%。
1、饮用水源区除重要的流域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或大中型区域调水水源地已划为保护区外,其他饮用水水源地划为饮用水源区。
以饮用水为主导功能的二级水功能区共687个,区划河长13160 公里,区划湖库面积2015平方公里。
饮用水源区一般位于大中城市、县级城市上游水域和规划饮用水取水水域,其分布与城镇密集度、生活用水量和水污染状况等有关。
河流型饮用水源区主要分布在长江区、珠江区、辽河区、黄河区等;湖泊型饮用水源区主要分布在长江区、东南诸河区、海河区等。
2、工业用水区以工业用水为主导功能的二级水功能区共553个,区划河长14999公里,区划湖库面积179平方公里。
工业用水区总体分布特点是南方多于北方,沿海地区多于内陆地区,与工业生产的发达程度基本吻合。
其中,长江区、珠江区、东南诸河区工业用水区长度占本区区划总长度的比例均在30%以上。
3、农业用水区以农业用水为主导功能的二级水功能区共625个,区划河长32166 公里,区划湖库面积450平方公里。
其中,松花江区、淮河区、辽河区、黄河区和西北诸河区农业用水区长度居前五位。
农业用水区总体分布特点是北方多于南方,与我国水土资源组合和灌区分布状况吻合。
我国北方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在灌区的分布上,北方灌区一般位于河谷平原地带,多以农业用水为主导功能。
南方河道河网用水一般为多功能,农业用水为主导功能的水域相对较少。
4、渔业用水区以渔业用水为主导功能的二级水功能区共90个,区划河长2075公里,区划湖库面积2335平方公里。
区划累计河长居前六位的是珠江区、黄河区、淮河区、辽河区、长江区和松花江区。
湖泊型渔业用水区主要分布在西北诸河区和长江区。
除主导功能为渔业用水的二级区外,另有136个二级水功能区将渔业用水功能作为第二或第三主导功能。
具有渔业用水功能的二级区总计225个,区划河长6094 公里,区划湖库面积3311平方公里,分别占全国二级水功能区总数的8.2%、8.5%和48.7%。
5、景观娱乐用水区以景观娱乐用水为主导功能的二级水功能区共243个,区划河长3502 公里,区划湖库面积1803平方公里。
景观娱乐用水区总体上南方多于北方,区划河长较长的有长江区、东南诸河区、珠江区等。
6、过渡区全国共划分过渡区309个,区划河长4116 公里,区划湖库面积10平方公里。
过渡区分布及长度取决于相邻功能区的水质差别、水量、流速大小等。
7、排污控制区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中共划分排污控制区231个,区划河长2000公里,全部为河流型。
排污控制区长度占二级水功能区河长的2.8%,所占比例较小,符合严格控制的原则。
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水资源相对短缺,水污染较严重,划分排污控制区数量多、长度长;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低,水资源相对充沛,水污染程度较轻,划分排污控制区数量较少。
(四)水功能区水质目标按照水体使用功能的要求,根据《水功能区划分标准》(GB/T 50594)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等,结合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质现状,合理确定各类型水功能区的水质目标。
本区划实现水功能区主要目标的时间是2030年,实施中可根据形势变化和评估结果适时调整修订。
全国重要江河湖泊一、二级水功能区合计4493个,有3631个水功能区的水质目标确定为Ⅲ类或优于Ⅲ类,占水功能一、二级区总数的80.8%。
各水资源分区水功能区水质目标统计见表3-4所示。
总体上,南方地区的水功能区水质目标优于北方地区;西南诸河区、珠江区、东南诸河区、西北诸河区及长江区中水功能区水质目标确定为Ⅲ类或优于Ⅲ类的个数比例均在85%以上,西南诸河区的比例最高达99.4%;而松花江区、辽河区、淮河区、黄河区及海河区的比例均在80%以下,海河区的比例最低为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