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权益与维护共49页
- 格式:ppt
- 大小:5.65 MB
- 文档页数:49
⼤学⽣就业权益及保护⼤学⽣就业权益及其法律保护摘要:⼤学⽣的就业问题,⼀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近些年来,⼤学毕业⽣⼈数增多、就业形势严峻,毕业⽣⾯临着来⾃各⽅⾯的压⼒。
就刚刚毕业即将步⼊社会的⼤学⽣来说⾃⾝就业权益的维护显得格外重要。
本⽂将主要针对⼤学⽣的就业权益进⾏论述。
关键词:⼤学⽣就业权益法律保护⼤学⽣在就业市场中属于弱势群体,在求职的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可能的“陷阱”,求职者应提⾼警惕,加强⾃我保护的意识。
了解熟知就业的相关政策法规,熟悉毕业后的就业的流程,从⽽使⾃⼰在就业时学会⽤政策法规保护⾃⼰,少⾛弯路,少受不合理的侵犯,成功就业。
要做到顺利就业,在择业中就必须明确⾃⼰所享有的权利。
只有明确了这些权利,才能更好地维护⾃⼰的权利不受侵害。
⼀、⼤学毕业⽣享有的主要就业权益(⼀)获得招聘信息的权利。
就业信息是毕业⽣成功就业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只有具有充分的就业招聘信息,才能结合⾃⾝情况选择适合⾃⾝发展的职业和⽤⼈单位。
⼤学⽣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如⽹络、学校招聘会、报纸杂志、电视媒体、亲戚朋友介绍、单位公告等等。
信息权利主要包括四个⽅⾯:1、信息公开:所有⽤⼈信息向全体毕业⽣公开。
任何单位和个⼈不得隐瞒和截留。
2、信息及时:信息及时也就是毕业⽣获取的信息必须及时有效,⽽不能将过时⽆利⽤价值的信息传递给学⽣。
3、信息全⾯:毕业⽣有权获得准确、全⾯的就业信息,以便对⽤⼈单位有全⾯的了解,从⽽做出符合⾃⾝要求的选择。
(⼆)享有就业指导权。
我国《⾼等教育法》规定,“⾼等学校应当为毕业⽣、结业⽣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
学校应成⽴专门机构,安排专门⼈员对毕业⽣进⾏指导,包括:①向毕业⽣宣传国家的有关就业⽅针、政策;②宣传毕业⽣就业的有关原则、规定和程序;③对毕业⽣进⾏择业技巧的指导,引导毕业⽣根据国家需要、社会需要,结合个⼈实际情况进⾏择业。
(三)被学校推荐的权利。
学校推荐经常会在较⼤程度上影响⽤⼈单位对毕业⽣的录⽤或淘汰,毕业⽣在就业中有权得到学校按真实情况进⾏推荐。
就业过程中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在我们即将就业之际,需要提前了解我们在就业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这里我简要的讲一下自己对于就业过程中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的一些了解。
就业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三点:一就是就业信息的选择,二就是协议书的签订,三就是劳动合同的签订。
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我们就业信息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点:报纸广告,招聘会,网上求职,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以及亲朋好友等五种途径。
每个途径都有自己的优劣。
报纸招聘广告的真实有效性较高,因为登广告就是花钱的,同时广告版面的大小也可以反映出企业的实力与对人才的需求程度。
通过招聘会这种形式,可以与用人单位见面推销自己。
所以成为毕业生常选的求职途径。
招聘会有很多种,像综合招聘会、专场招聘会、行业招聘会、院校招聘会等,所有要有选择地参加招聘会,效果更明显。
网上求职就是一种特殊的择业形式,避免了人群大范围集中与近距离接触,给天南海北的求职者有了平等的表现机会。
所以,网上招聘受到了越来越多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的青睐。
网上求职的时候需有技巧的发布个人信息以及薪水期望,以保证高联络率。
网上求职还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投递简历,这种情况需要综合利用搜索,与用人单位联系等多种方式,增强求职针对性,增加推销自己的机会。
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会在学生毕业之际给毕业生提供一些就业部门及人事部门信息,也就是一种获得就业信息的途径。
通过亲朋好友关系找到工作就是最快最可靠的,成功率也高,有这方面关系的可以好好的利用一下,不过前提就是您必须符合该用人单位的任职要求。
第二点就是协议书的签订问题。
就业协议就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与学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全力与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
就业协议还就是学校进行毕业生就业管理、编制就业建议计划的重要依据。
第三点就就是劳动合同的签订。
需要注意劳动合同的几个要点:期限,就是两年还就是五年;工资,就是税前工资还就是税后工资,所扣的费用就是否合理合法,不合法的要拒绝;福利,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与医疗保险等。
就业权益保护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还存在信息独用,不公平录用等侵犯毕业生权利的情况。
在在毕业生就业指导过程中,一些毕业生经常担心自己在就业中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护,是否因权益受到侵犯而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一、毕业生就业权益作为毕业生就业的重要主体,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享有各种权益。
根据现行就业规范的相关规定,毕业生主要享有以下权益。
(1)获取信息就业信息是毕业生择业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只有在充分占有信息的基础上,才能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用人单位。
毕业生获取信息权,应包括三方面含义:1.信息披露是指向所有毕业生披露有用人员信息。
2、信息及时,也就是毕业生获取的信息必须是及时、有效,而不能将过时无利用价值的信息传递给毕业生。
3.有了全面的信息,毕业生有权获得准确、全面的就业信息,以便全面了解雇主,做出符合自己要求的选择,而不是盲目地。
(2)接受就业指导的权利学生有权从学校接受就业指导,学校应成立专门机构,安排专门人员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包括向毕业生宣传国家关于毕业生就业的有关方针、政策;对毕业生进行择业技巧的指导;引导毕业生根据国家、社会需要,结合个人实际情况进行择业。
使毕业生通过接受就业指导,准确定位,合理择业。
当然,随着毕业生就业的真正市场化,毕业生也将从接受学校的就业指导转变为主动接受市场的就业指导。
这种市场引导是可以支付的。
(3)被推荐权高等学校在就业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
历年工作经验证明,学校的推荐往往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取舍。
毕业生享有被推荐权包含这样几方面内容。
1.如实推荐是指高校在推荐毕业生时,应当实事求是,根据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向用人单位介绍和推荐毕业生。
我们不应该故意贬低或随意赞扬毕业生在学校的表现。
2.公平推荐:学校在推荐毕业生时应该公平公正,应该给每个毕业生就业推荐的机会,而不是偏袒一个。
公平推荐是学校的基本职责,也是毕业生最基本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