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体系与世界格局
- 格式:ppt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16
国际战略格局包括国际政治格局
国际战略格局包括国际政治格局、国际经济格局、国际军事格局三个部分。
国际战略格局是世界各主要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相互关系的基本结构。
它是国际战略环境的总体框架,表现了世界力量的分布、组合和对比。
在国际战略格局中拥有强大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的国家和地区,在世界事务中扮演着主要角色、起着主导作用,通常被称为“极”或“力量中心”。
由于各个历史时期,新生力量的形成与变化,使起主导作用的“力量中心”也随之变化,从而形成单极格局、两极格局以及多极格局。
国际战略格局同经常变动的国际战略形势有所不同,它在一个相应的历史时期内具相对的稳定性。
新旧战略格局的交替转换,通常发生在涉及世界主要国家的剧烈的社会大动荡之后,其根本原因在于世界基本矛盾的不断发展变化。
真正具有世界意义的国际战略格局是在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当今世界的主要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格局分析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格局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
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矛盾。
要深入理解这一格局,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使得各国经济紧密相连。
以中美为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双方的贸易往来规模巨大,但也存在贸易摩擦和竞争。
美国试图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手段维护自身经济利益,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这不仅影响了中美两国的经济,也对全球经济稳定造成了冲击。
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也在改变着国际经济格局。
以中国、印度、巴西等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这使得全球经济权力逐渐从传统的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转移,从而引发了国际经济秩序的调整和变革。
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也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西方国家普遍推行资本主义制度和民主价值观,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则根据自身国情选择了不同的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
这种差异导致了在一些国际问题上的分歧和冲突。
例如,在人权问题上,西方国家常常以自身标准来评判其他国家,引发了诸多争议和外交争端。
军事力量在国际政治格局中依然具有重要影响力。
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其战略利益。
俄罗斯在军事领域也拥有强大实力,在维护自身国家安全和地区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一些地区性军事冲突和争端,如中东地区的局势,也反映了军事力量在国际关系中的复杂作用。
能源和资源的争夺也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以及稀有金属等战略资源的分布不均,导致各国在获取和控制这些资源方面展开竞争。
中东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使其成为全球大国关注和角逐的焦点,也引发了该地区长期的动荡和冲突。
在地区层面,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诸多挑战。
英国脱欧给欧盟的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同时欧盟内部在经济政策、难民问题等方面也存在分歧。
世界政治格局世界政治格局的含义、形成的原因①世界政治格局是指活跃于世界舞台充当主角的国家和国际组织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
国际政治格局和国际关系体系内部都充满各种矛盾,实际是一种不稳定的国际关系的暂时状态。
实力的消长,国家的兴衰不可避免,国际关系的格局和中心舞台也就随之改变。
②世界政治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取决于经济,是世界经济的发展,打破旧的力量对比,推动新的政治力量平衡的形成,同时主要取决于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综合国力的对比,取决于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
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规律性认识:①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和中心舞台转移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的变化。
②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③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直接动因是主角对自己国家利益的考虑以及对外政策的调整。
④世界政治格局变化都和主要国家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和改变相联系。
第三:世界政治多元化中的“元”美国: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并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
未来美国国际地位的走向取决于其综合国力的发展以及大国力量对比的变化。
综合国力包括“硬实力”(主要是经济、军事和科技实力)与“软实力”(主要是民族凝聚力、文化普及程度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就“硬实力”三个方面的关系而言,经济是基础,军事是后盾,科技是先导和关键。
详见:/news/view.asp?id=440欧盟:在当今世界上,欧洲联盟无论在经济领域还是在政治、安全等传统外交领域中都日益被认为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国际行为体。
欧盟是西欧经济一体化的结果,但又不仅仅是一个联合起来的经济实体,而是同主权国家一样,是公认的国际社会的行为主体,享有国际法上的主体和国际主体的地位,它同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正式的外交关系,对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详见:/journal/article.php?id=CJFDTotal-VOUS20050300O俄罗斯:新俄罗斯面临的挑战:1、一波三折的经济改革2、跌宕起伏的政治局势3、危机四伏的社会基础4、沦为二流帝国强国之路---俄罗斯的发展战略一)有限的经济发展空间---在夹缝中谋求经济发展:1、周边战略:巩固与独联体国家的经济联系2、西方战略:加强与欧盟国家的经济合作3、东方战略:谋求与亚太地区的利益共享4、入世战略:拓宽经济发展空间5、经济安全:发展经济的前提二)不断压缩的政治生存空间---制约发展战略的政治环境:1、美国谋求世界霸主地位带来的威胁2、北约新战略造成的挤压3、民族主义与地方分立主义的潜在压力三)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1、1991---1993:推行对西方的"一边倒"政策2、1994---1999:转向"有选择的参与"策略3、21世纪:经济利益至上的务实外交路线四)重振雄风---探索二十一世纪崛起之路网站:/question/17895 3448.html?an=0&si=1。
第二章国际体系与国际格局2.1复习笔记一、国际体系及其特征1.国际体系及其形成(1)国际体系的含义国际体系,也称世界体系,包括世界经济体系和世界政治体系,是国际范围内由各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政治经济联系与作用所形成的有机整体,它具有整体性、相互联系性、不平等性等特征。
(2)国际体系形成的条件国际体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它开始于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最终形成于帝国主义列强把世界瓜分完毕之时。
国际体系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客观历史条件。
①两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两次科技革命在资本主义国家内率先发生,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巨大变化,加速了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形成和发展,加深和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联系。
②垄断的产生和发展是又一重要因素垄断的发展,使帝国主义走上瓜分世界以获取超额利润的道路,实现了对输入国在政治、经济上的控制,使其相互间的政治经济联系不仅扩大了,而且更加深刻了。
③殖民政策的出现是国际体系形成的决定性条件殖民政策瓦解了旧的社会经济结构,移植了新的生产方式,为进一步加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提供了物质基础,加快了世界资本主义化的进程,促进了国际体系的最终形成。
(3)国际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国际分工的完成,世界市场的出现以及世界范围内殖民体系的建立。
2.国际体系的发展演变及原因(1)国际体系的发展演变国际体系自形成之后,迄今为止经历了四个时期:①单一的资本主义国际体系时期,从19世纪末到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这一时期,垄断资本主义在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中占据支配地位,资本主义制度及其政治经济规律成为世界现象。
②两种政治经济体系并存、斗争的时期,从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③两大社会体系、多种类型的经济制度在一个统一的国际体系中并存、竞争、共处的时期,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90年代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