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
- 格式:ppt
- 大小:2.28 MB
- 文档页数:4
中国近现代历史学家1、 晚清思想家王韬【题像】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初名王利宾,字兰瀛;十八岁县考第一,改名为王瀚,字懒今,字紫诠、兰卿,号仲弢、天南遁叟、甫里逸民、淞北逸民、欧西富公、弢园老民、蘅华馆主、玉鲍生、尊闻阁王,外号“长毛状元”。
江苏苏州府甫里村(今甪直镇)人。
1845年考取秀才。
1849年应英国传教士麦都士之邀,到上海墨海书馆工作。
1862年因化名黄畹上书太平天国被发现,清廷下令逮捕,在英国驻沪领事帮助下逃亡香港。
应邀协助英华书院院长理雅各将十三经译为英文。
1867冬-1868春年漫游法、英、苏格兰等国,对西方现代文明了解更深。
1868-1870年旅居苏格兰克拉克曼南郡的杜拉村,协助理雅各。
1870年返香港。
1874年在香港集资创办《循环日报》,评论时政,提倡维新变法,影响很大。
1879年,王韬应日本文人邀请,前往日本进行为期四个月的考察。
王韬考察了东京、大阪、神户、横滨等城市,写成《扶桑记游》。
王韬在1884年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上海。
次年任上海格致书院院长,直至去世。
1894年为孙中山修改《上李鸿章书》,并修书介绍于李鸿章的幕友罗丰禄、徐秋畦等。
王韬一生在哲学、教育、新闻、史学、文学等许多领域都作出杰出成就,著有《韬元文录外编》,《韬元尺牍》、《西学原始考》、《淞滨琐话》、《漫游随录图记》、《淞隐漫录》等四十余种。
2、夏曾佑夏曾佑(1863~1924) 近代诗人﹑历史学家、学者。
字遂卿﹐一作穗卿﹐号别士﹑碎佛。
浙江杭州人。
他对今文经学、佛学有精深的研究,对乾嘉考据学和诗文有相当的素养。
此外他还注意学习外国吏地知识和自然知识。
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
曾官礼部主事﹑泗州知州﹐充两江总督文案。
入民国﹐一度退居﹐後曾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北平图书馆馆长﹐早年﹐曾与梁启超﹑谭嗣同在一起研讨“新学”。
又与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积极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文化和政治思想﹐对戊戌变法起了推动作用。
1蔡元培:20世纪初中国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创造者,他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
2鲁迅: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
3陈独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4胡适:现代学者,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
5陈寅恪:“全中国最博学之人”,通晓蒙、藏、满、日、梵、英、法、德和巴利、波斯、突厥、西夏、拉丁、希腊等十几种语言。
6梁漱溟: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人有今生、前生、来生,我前生是一个和尚。
”
7章太炎:一代儒宗,经学、哲学、文学、语言学,文字学、音韵学、逻辑学等方面都有建树。
8郭沫若: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考古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诗人,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一代诗风,是当代最优秀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作。
9金庸:现代小说家,“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说。
”
10余秋雨:《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文化散文,开启一代文风,已被公认目前全世界各华人社区中影响力最大的作家之一。
1.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侯官县(今福州市)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授编修,历任江西、云南乡试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浙江杭嘉湖道,江苏和陕西等省按察使,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布政使。
道光十一年(1831年),道光皇帝以则徐“出膺外任已历十年,品学俱优,办事细心可靠”,擢升为东河河道总督,主持修浚黄河、运河等工程。
十二年升江苏巡抚,十八年(1838年)任湖广总督,严禁吸食鸦片,成效卓著,十一月,钦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并节制广东水师。
林则徐在广东宣誓旦旦:“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
”英商义律等慑于林则徐的正气,被迫缴出鸦片2万多箱,即于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林则徐因此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抵御外侮的第一个民族英雄。
2.邓世昌(1849~1894)清末海军爱国将领。
字正卿。
原籍广东东莞,生于番禺(今广州市海珠区)。
18岁考入福州船政学堂,为驾驶班第一届毕业生。
后历任福建水师海东六、振威、飞霆等兵船管带。
光绪五年(1879),调北洋水师。
六年,随丁汝昌赴英接舰,驾驶扬威舰经地中海、印度洋回国,任该舰管带。
十三年,再次赴英,接带致远巡洋舰。
十四年,授记名总兵,加提督衔;同年,北洋海军编成,任中营中军副将兼致远舰管带。
二十年八月十八日,在黄海海战中,指挥致远舰奋勇战斗,遭日舰围攻,仍毅然指挥已受重创的致远舰向日第一游击队旗舰吉野猛冲,决计与其同归于尽,不幸在冲击中被击沉,与全舰250余名官兵同殉于难。
(1782-1850年),名爱新觉罗·绵宁后改为爱新觉罗·旻宁,满族。
嘉庆病死后继位,是清入关后的第六个皇帝,在位28年。
病死,终年69岁,葬于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毛泽东对其在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甚高,曾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高中历史的归纳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事件与人物中国近现代历史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阶段涵盖了从1840年至现在的时间段。
在这段时间内,中国经历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和涌现了许多重要的人物。
本文将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进行归纳。
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也是中国与西方列强进行的第一场正式战争。
这场战争标志着中国从封闭状态向半殖民地化的转变。
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是英国向中国输入大量的鸦片,导致中国社会瘫痪。
最终,中国以失败告终,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开放五个通商口岸。
二、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也是中国从封建帝制向民主共和的转变。
辛亥革命的推动者是孙中山先生,他领导了中国同盟会,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三、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是反对列强对中国影响的一场爱国抗议运动,也是中国早期的学生运动。
五四运动的起因是巴黎和会将旅大产权交给日本,引发了中国学生的愤慨。
在这场运动中,学生们发起了大规模的抗议示威活动,并提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五四运动对中国新文化和民主运动具有重要影响。
四、北伐战争(1926-1928年)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推翻北洋政府的一次军事行动,也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关键时期。
北伐战争由国共两党共同发起,以推翻腐败无能的北洋政府为目标。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最终取得了胜利,建立了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
五、中国抗日战争(1937-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是二战期间中国与日本进行的一场历时八年的战争。
这场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面对着强大的日本军队展开了艰苦的抵抗,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战争的成功范例。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一件重大事件,它标志着中国结束了百年的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实现了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
中国近代史人物简介中国近现代史林则徐:封建地主阶级代表。
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者。
(1)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
(2)到达广州暗访密查,缉拿烟贩。
(3)强迫外商交出鸦片二百多万斤。
(4)1839年6月3日,虎门销烟。
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5)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积极防御,使英军无隙可乘。
(6)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7)学习他以国家危亡为已任的爱国主义精神。
左宗棠:清朝地方官员。
(1)参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2)洋务运动的代表之一,创办福州船政局,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
(3)1875年,被清政府任命为钦差大臣,率兵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根据他的建议,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不仅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而且还维护了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尊严,同时对新疆的建设和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4)作为爱国者的左宗棠在收复新疆和建设新疆上功不可没,纵观左宗棠的一生,功大于过。
(5)与其相关的诗句:“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6)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奏稿》(7)“天地正气”——左宗棠题字刻石。
(藏陕西西安碑林)(8)学习他为了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而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事迹P151.力主收复新疆。
2.1876年,率领清军分路进入新疆,先后收复乌鲁木齐、吐鲁番、南疆。
3.协助曾纪泽收复伊犁。
4.1884年,清政府根据他的建议,设立新疆行省。
邓世昌:清朝将领,致远舰的管带。
爱国民族英雄。
(1)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中,为保护旗舰,沉着应战,最后壮烈牺牲。
(2)名言:“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
”(3)光绪帝为其题词:“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4)学习他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李鸿章:清朝官员。
1.林则徐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2.龚自珍是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
3.魏源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近代中国正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
4.徐继畲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伟大先驱之一,又是近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在文学、历史学、书法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
5.倭仁历中允、侍讲、侍读、庶子、侍讲学士、侍读学士。
同治帝之师。
任副都统、工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政治态度保守顽固,为同治年间顽固派首领。
同治六年(1867年),反对同文馆内增设天文算学馆,反对选用科甲官员入馆学习天文、算学,后又长期反对清政府兴办洋务,认为“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6.冯桂芬最早表达了“中体西用”思想。
7.曾国藩是晚清重臣,晚清散文“湘乡派”创始人,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
8.左宗棠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教义中的平等思想,创立拜上帝会,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盛世。
9.洪秀全是太平天国创建者及思想指导者,称“天王”。
10.郭嵩焘随曾国藩组建「湘勇」,太平天国起义之后,随曾国藩参赞军务。
11.徐桐,顽固守旧,嫉恶西学,戊戌政变后,因不择手段攻击新党,得慈禧信任。
12.李鸿章是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积极倡建近代海军、建立北洋水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参与洋务运动。
13.洪仁玕是太平天囯领导层中对西方见识较广的一位,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具有发展资本主义主张的政治纲领,在当时的中国算是相当先进的思想。
14.王韬是晚清思想家,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15.容闳是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学美国的学生。
姓名生年卒年籍贯比梁启超大几岁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0林则徐17851850福建福州88龚自珍17921841浙江杭州81魏源17941857湖南邵阳79徐继畲17951837山西代州78冯桂芬18091874江苏苏州64曾国藩18111872湖南长沙62左宗棠18121885湖南61洪秀全18141864广东花县59郭嵩焘18181891湖南湘乡55徐桐18201900汉军正蓝旗53洪仁玕18221864广东花县51李鸿章18231901安徽合肥50王韬18281897江苏45容闳18281912广东香山45奕 18331898满洲40张之洞18371909河北南皮36曾纪泽18391890湖南双峰人34倭仁18401871蒙古33郑观应18421921广东香山31张謇18531926江苏常熟20严复18541921福建侯管19康有为18581927广东南海15袁世凯18591916河南襄城14谭嗣同18651898湖南浏阳8孙中山18661925广东香山7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5章太炎18691936浙江余杭4杨度18741931湖南湘潭-1黄兴18741916湖南省长沙府-1陈天华18751905湖南新化-2王国维18771927浙江海宁-4陈独秀18791942安徽安庆-6胡汉民18791936广东番禹-6周树人18811963浙江绍兴-8宋教仁18821913湖南桃源-9蔡锷18821916湖南宝庆-9汪精卫18831944广东三水-10江亢虎18831954安徽旌德-10刘师培18841919江苏仪征-11邹容18851905重庆巴南-12朱执信18851920广东人-12蒋介石18871975浙江奉化-14张君励18871968江苏宝山-14李大钊18891927河北乐亭-16胡适18911962徽州绩溪县-18毛泽东18931976湖南省-20傅斯年18961950山东聊城-23王明19041974安徽六安-31备注他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公车上书,并参与了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民国后成为著名教授、社他是封疆大吏,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中国近现代史重要人物简介1.孙中山(1866-1925):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中华民国的缔造者,被誉为民族英雄。
2.梁启超(1873-1929):思想家、政治家,主张推进科学、民主和法治,积极推动新文化运动。
3.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独特的文风和深刻的社会批判使他成为中国文化界的重要人物。
4.周恩来(1898-1976):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5.蒋介石(1887-1975):中国国民党的创始人之一,曾任中华民国总统,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6.毛泽东(1893-1976):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要领导人。
7.傅作义(1897-1974):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抗日将领,为中国近代史的反侵略斗争做出了卓越贡献。
8.周恩来(1898-1976):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9.蔡元培(1868-1940):教育家、政治家,倡导教育改革,为中国近代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10.钱学森(1911-2009):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1.郭沫若(1892-1978):著名诗人、学者和政治家,对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12.陈独秀(1879-1942):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13.茅盾(1896-1981):中国现代文学巨匠,著有《子夜》、《春蚕》等经典作品。
14.严复(1854-1921):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开办《燕京日报》等刊物,推动新闻思想的发展。
15.翁同龢(1844-1905):中国近代著名经济学家,主张兴办实业、发展民族经济。
16.赵世炎(1882-1968):中国近代政治家和外交家,曾任中华民国外交部长,为中国外交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17.黄兴(1874-1916):中国革命家,湖南起义的领导人,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近现代著名文学、科技人物1 康为有(1858~1927),又名祖诒,字广夏,号长素、号更生,晚年别署天,游化人,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近代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和学者,维新变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代表作《康子篇》《新学伪考》。
2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是中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与康有为合称“康梁”,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3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汉侠女儿,曾用笔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福建厦门。
秋瑾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
她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
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
同年7月15日,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4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狂人日记》《朝花夕拾》,重要事件:新文化运动。
5 吕碧城(1884~1943)字徽旌德人,与姐姐吕惠如、吕美荪都以诗闻名于世,号称“淮南三吕,天下知名”。
6 李四光(1889~1971),中国地质学家,湖北黄冈县人,蒙古族。
首创地质力学。
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之后李四光的著名事迹也被翻拍为电影。
为中国原子弹作出了突出贡献,创立地质力学理论,为中国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贡献。
7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
哲学家。
新文化运动领袖之一,代表作《文学改良邹议》《卢山游记》《胡适文选》。
近现代爱国人物事迹近现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和战争频繁的时期,中国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和屈辱,但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也涌现了大量的爱国人物,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和牺牲,为中国的独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孙中山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爱国人物之一,他被誉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和缔造者。
孙中山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市一个富裕家庭,他在年轻时就深受洋务运动和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他不断地呼吁中国人民反抗清朝政府的压迫和统治,他还创立了中国同盟会,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孙中山一生中,经历了多次流亡和失败,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中国民主革命的信仰和追求。
他在1911年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的临时大总统。
他还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思想体系,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郑成功郑成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爱国将领,他被誉为中国近代海上抗英英雄。
郑成功出生于荷兰殖民地台湾,他的父亲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一名海盗,母亲是中国福建省的一名妇女。
郑成功在年轻时就加入了父亲的海盗团队,他不断地抵抗荷兰和西班牙的侵略,保卫台湾和中国南海的海疆。
郑成功在1661年攻占台湾后,建立了“大明国”,他成为了这个国家的第一任国王。
他还组建了一支强大的海军,不断地打击荷兰和西班牙的舰队,保卫了中国南海的安全。
郑成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尊心,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林则徐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爱国官员和思想家,他被誉为中国近代反鸦片斗争的领袖。
林则徐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他在年轻时就深受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不断地呼吁中国人民反对鸦片,保护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利益。
林则徐在1840年代末期,任命为福建巡抚,他积极推动福建的反鸦片斗争,不断地打击鸦片贩子和洋人的勾结。
他还写下了《海瑞罢官》和《赴死谏书》,呼吁清朝政府反对鸦片和洋人的侵略。
林则徐的爱国精神和坚定信仰,成为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