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临床法医学判定[指南]
- 格式:ppt
- 大小:5.46 MB
- 文档页数:38
法医临床鉴定包括哪些法医临床鉴定包括哪些“法医临床鉴定”,俗称活体损伤鉴定。
法医临床鉴定,是指运用法医临床学的理论和技术,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医学问题进行鉴定和评定。
其主要内容包括:人身损伤程度鉴定、损伤与疾病关系评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度评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评定、劳动能力评定、活体年龄鉴定、性功能鉴定、诈病(伤)及造作病(伤)鉴定、致伤物和致伤方式推断等。
刑事诉讼法第105条规定:“为了确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征、伤害情况或者生理状态,可以对人身进行检查。
被告人如果拒绝检查,侦查人员认为有必要的时候,可以强制检查。
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或者医师进行。
”活体损伤的鉴定是以活体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临床医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并解决涉及法律问题的人体伤、残及其他生理、病理等问题。
它包括以下内容,律师咨询网来为大家解析:一、是损伤程度的鉴定。
这是活体检查中最常见的内容,确定损伤的性质与程度、推定致伤物体与作用方式、估价损伤的预后及可能发生的后遗症。
其中的损伤程度鉴定直接关系到定罪与量刑,民事赔偿和治安行政处罚。
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分为重伤、轻伤和轻微伤。
二、是伤残程度与劳动能力鉴定。
鉴定时须参考与残疾程度鉴定有关的法规,主要有道路交通事故伤残十级分类法,职业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人身保险伤残程度分类表等。
三、是性问题鉴定,检验是否被强奸,有无性病传染,有无妊娠分娩,是否堕胎,确定性功能状态。
四、是疾病的`诊察确定现有疾病与损伤的因果关系。
疾病是否由损伤所引起,或原有疾病因损伤而加重、恶化。
五、是诈病(伤)及造作病(伤)鉴定,诈病是身体健康的人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伪装有病,如伪装肢体瘫痪或伪装精神病,造作病是故意毁损自己或授意别人毁损自己造成的损伤或疾病。
活体损伤鉴定,主要是根据伤病的具体情况选择应用相应的临床医学诊断方法,如采用视觉、听觉脑干诱发电位、ct、核磁共振、pet等检查方法,但应当注意的是在法医学鉴定中被检查者出于各自的动机,有可能夸大病情或伤情,也有可能隐匿病情或伤情,所以,要以客观检查为主,探讨各种症状,对被检查者的陈述和症状进行审查,才能保证鉴定的客观、公正。
法医临床学第一章绪论1. 法医临床学:法医临床学是指运用临床医学和法医学知识及其他自然科学技术研究并解决法律上有关活体医学(人体伤残以及其他生理和病理等)问题的一门学科,是现代法医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
2. 法医临床学任务(1)为刑事案件提供科学证据(2)为正确处理民事纠纷提供科学证据(3)为行政案件处理提供科学证据(4)为人身保险理赔提供科学证据(5)研究并制定法医临床学鉴定的有关法规和标准3. 法医临床学鉴定:法医临床鉴定是指运用法医临床学知识和技能,通过现场勘验、活体检查、物证检验和书证审查,对法律上有关活体医学问题所进行的鉴别、认定或判定。
4. 法医临床学鉴定人:法医临床鉴定人是指受司法机关聘请或司法鉴定部门指派,具有法医临床学知识和司法鉴定权,从事法医临床学鉴定的人。
第二章活体损伤总论5. 损伤的分类(1)根据损伤部位分为颅脑损伤、眼损伤、耳损伤、颈部损伤、胸部损伤、腹部损伤、四肢损伤等。
(2)根据损伤的组织器官分为软组织损伤(表皮剥脱、皮下出血、创)、骨与关节损伤(骨折、关节脱位)和脏器损伤(器质性损伤和功能性损伤、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
(3)根据损伤的病理基础和机制分为原发性损伤(损伤直接所致的机体组织结构的破坏和功能障碍,如骨折、脑挫裂伤等)、继发性损伤(损伤后继发或并发的组织结构的破坏和功能障碍,如出血、感染、栓塞等)和迟发性损伤(损伤早期无明显组织结构破坏和功能障碍,而经过一段时间出现原发性损伤或继发性损伤的临床表现,一般仅指脑、脾等,如迟发性颅内血肿)。
(6)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出现的时间分为急性损伤、亚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
(7)根据损伤程度分为重伤、轻伤、轻微伤。
6. 瘢痕的分类、特点【选择】(1)浅表性瘢痕:指浅表的切创、浅Ⅱ度的烧伤或浅的皮肤挫裂创等在没有感染的情况下愈合后留下的瘢痕。
特点是:位置表浅,局部平而软,与皮下组织无粘连,不引起功能障碍。
(2)增殖性瘢痕:指形成瘢痕面积大,瘢痕肥厚,常高出皮肤表面,有时可高达1~2cm。
一、名词解释:1.损伤程度鉴定:①法医工作者受有关部门的委托对被鉴定人的非致命伤进行检验②再根据我国现行公布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进行评定,③做出此非致命伤是重伤、轻伤或者轻微伤的判断过程。
共3个要点,各为1分。
2.诈病(simulation): ①健康无病的人②假装患病称为诈病。
共2个要点,各为1.5分。
3.造作病(artificial disease): ①运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②自己(或授意他人)故意损害自己身体,③造成自身疾病者称为造作病。
共3个要点,各为1分。
4.造作伤 (artificial injury): ①运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②自己(或授意他人)故意损害自己身体,③造成自身损伤者称为造作伤,也称自残。
共3个要点,各为1分。
5.虐待:①凡是经常遭到家庭成员或照顾人②故意造成的③精神或肉体上的折磨、摧残和迫害。
共3个要点,各为1分。
二、填空1. 重伤:两院两部的[1990]070号《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中指使人肢体(残废)、毁人(容貌)、丧失(听觉)、丧失(视觉)、丧失其他器官功能或其他对于人体健康有(重大伤害)的损伤。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4条规定,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3.《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理》第22条规定,造成轻微伤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佰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三、简述题:1.临床法医学鉴定:答:①临床法医学鉴定人接受委托方的委托,②运用临床医学和法医学的理论和技术,对被鉴定人进行检查,③按鉴定事项讨论、分析,做出鉴定结论的过程。
共三个要点,各为1分。
2.临床法医学鉴定程序:答:①案件受理:刑事案件必须由司法机关委托方可受理;民事纠纷可接受单位、妇联、医学会等委托;自诉案件可由被告人单位或律师事务所委托。
②案情了解:案发的时间、地点、原因、情节,受伤及其诊治的经过。
法医临床鉴定项目介绍法医临床鉴定项目是一项重要的法医学工作,它通过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为司法机关提供法医学鉴定意见,为司法案件的侦查、审判提供科学依据。
下面将从法医临床鉴定的定义、作用、流程和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法医临床鉴定的定义法医临床鉴定是指通过对被鉴定人的尸体、活体和相关材料进行检验、观察、测量、分析和评价,结合法医学理论和方法,确定死因、伤情、鉴定对象的身份、鉴定对象的损伤程度等问题的一种科学鉴定活动。
它是法医学的重要分支,对于解决各类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具有重要意义。
二、法医临床鉴定的作用1. 刑事案件:在刑事案件中,法医临床鉴定可以确定被害人的死亡原因和伤情程度,为侦破案件和定罪量刑提供科学依据。
2. 民事案件:在民事案件中,法医临床鉴定可以评估被害人的损伤程度和残疾程度,为受害人索赔提供科学依据。
3. 行政案件:在行政案件中,法医临床鉴定可以判断工伤或职业病的原因和程度,为劳动争议的解决提供科学依据。
三、法医临床鉴定的流程1. 接受委托:法医临床鉴定是由司法机关委托进行的,需要接受委托书并明确鉴定要求和范围。
2. 收集材料:收集相关的案件材料、病历、尸检报告等,为后续的检验和鉴定提供依据。
3. 实施检验:根据鉴定要求,进行尸体解剖、活体检查、病理学检查、毒物学分析等科学检验工作。
4. 数据分析:对检验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结合法医学理论和方法,得出科学的鉴定结论。
5. 编写鉴定报告:根据鉴定结论,撰写详细的鉴定报告,包括鉴定过程、鉴定方法、鉴定结果等内容。
6. 提交报告和答疑:将鉴定报告提交给委托方,对于委托方提出的疑问和质疑进行答复和解释。
四、法医临床鉴定的实施方法1. 尸体解剖:通过对尸体进行解剖,确定死因、估计死亡时间、鉴定伤情等。
2. 活体检查:对活体被鉴定人进行检查,观察外伤痕迹、损伤程度等。
3. 病理学检查:通过对组织标本进行显微镜下的观察,确定病变类型、病理机制等。
概述临床法医学是应用临床医学和法医学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和解决与法律有关的人体伤、残和其他生理病理等医学问题的一门学科,是法医学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分支。
损伤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致伤性质、致伤工具、致伤方式、损伤类型、损伤程度、伤残、后期医治费用。
研究的内容损伤方面生理状态病理状态其它方面临床法医学的任务1提供罪与非罪的证据(例) 2为揭露犯法事实提供科学依据(例)3正确处置人民内部矛盾 4为医疗纠纷的处置提供依据5研究和参与制定有关法规临床法医学鉴定人受公安、检察和审判机关委托,运用临床医学、法医学和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对被鉴定人进行全面检查和分析,并作出鉴定结论的进程称为临床法医学鉴定,而进行临床法医学鉴定的人就称为临床法医学鉴定人。
临床法医学鉴定人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担任临床法医学鉴定人有以下四种:一、司法机关(公安局、检察院、法院)法医技术部门的法医技术人员。
二、医学院校和政法院校的法医学教师 3、担任临床法医学鉴定的临床医生。
4、司法机关就案件的某些特殊问题聘请的临床专家。
鉴定人的义务坚持原那么,廉洁奉公,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故意弄虚作假鉴定,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在鉴定书提交司法机关以前对案情、检查结果和鉴定结论保密;有义务出庭作证,同意司法人员和诉讼参与人的询问质证;有义务解答司法人员针对鉴定书中有关问题提出的询问;完善保管所有鉴定资料料鉴定人的权利有权了解全数案情及所有相关资料,有权检查和询问当事人和证人;有权要求补充鉴定所需要的材料;有权拒绝承担鉴定人的技术条件或水平无法解决的问题;有权拒绝承担提供的资料不足、又无法弥补而阻碍鉴定结论的鉴定;几名鉴定人如鉴定意见不一致时,鉴定人有权保留自己的鉴定意见;临床法医学鉴定人与案件两边之一有某种利害关系时,有权申请回避。
临床法医学鉴定程序1案件的受理2了解案情3临床法医学检查4现场勘验5制作鉴定书临床法医学鉴定程序1.案件的受理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临床法医学鉴定应当由公安、检察和法院等司法机关提出委托,鉴定人第一了解案件的鉴定目的和要求,案件材料是不是齐全,可否查验鉴定,决定是不是受理或退回。
法医临床鉴定法医临床的意义:1.为刑事侦查提供线索:损伤的原因(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损伤性质(他伤、自伤、诈伤、意外伤等)2.为司法审判提供证据3.为民事调解提供技术支持:鉴定主要内容(各种类型的损伤如人身伤害、交通事故伤、职工工伤或职业病损伤等伤者在临床治疗终结后遗留的伤残等级鉴定,医疗纠纷鉴定,医疗损害赔偿的鉴定等)主要内容:1.损伤程度:重伤鉴定,轻伤鉴定和轻微伤鉴定2.伤残程度: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鉴定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职工工伤致残程度鉴定依据的是《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标准3.致伤物和致伤方式推定4.损伤时间推定,根据皮肤软组织创面的愈合过程、皮肤颜色、骨折后骨痂形成的特征推断皮肤软组织损伤或者骨折的时间:新形成的皮肤擦伤,创面低于周围皮肤且较湿润,则大约未超过2小时。
伤面干燥结痂,在伤后3-5小时伤面已与周围皮肤一样高,在12-48小时之间痂皮周围开始翘起,在伤后3-7日结痂完全脱落,在伤后7-12日新鲜骨折,骨折线清晰,骨折端锐利骨折线模糊,骨折处已有密度较淡的纤维性骨痂影像是,骨折的发生已有2周以上骨折处已形成骨性骨痂的影像时,骨痂的发生已3个月左右;前两类为非新鲜骨折骨折处骨痂已愈合并重新塑形者,骨折的发生一般在6个月左右,此为陈旧性骨折5.损伤与疾病因果关系分析按照《国际功能与疾病分类》类型外界致伤因素与损害后果参与度参考均值具体划分方法没有作用不存在因果关系 0-4% 0% 轻微作用间接因果关系(诱因) 5-15% 12.5% 次要作用间接因果关系(辅因) 16-44% 25% 同等作用“临界型”因果关系45-55% 50% 主要作用直接因果关系(主因形式)56-95% 75% 完全作用直接因果关系 96-100% 1006.生理状态及功能评定7.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是由各省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组织实施。
依据标准是《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伤残等级》(GB/T16180-2006)和《职工非因工伤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2002年04月05日劳动和社会能力保障部发布)法医学劳动能力鉴定主要见于诉讼过程中对当事人的劳动能力进行鉴定。
临床医学五年制法医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00105课程名称:法医学英文名称:Forensic Medicine开课学期:学年第二学期学时/学分:30/ 3课程类型:必修开课专业:临床医学五年制选用教材:法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王保捷2001年9月第3版主要参考书:法医学科学出版社张益鹄2003年4月实用法医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郭景元1984年10月法医病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祝家镇主编 1998年10月临床法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宋嗣荣主编 1999年6月法医毒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光照主编 1998年9月法医物证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吴梅筠主编 2001年1月执笔人:卢英强宣兆艳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法医学》课程,在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人死后尸体现象的形态及发生发展规律;对机械性损伤、机械性窒息、电击伤、急死、中毒等临床表现的认识,掌握各种暴力性死亡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对各种生物性检材DNA 多态性分析,科学评估生物检材的检验结果;医疗事故发生原因、预防措施等。
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法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扩展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了解鉴定人和证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掌握在临床工作中维护患者和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同时,根据五年制临床医学学生的特点,我们还就本学科的新发展和新成就做相应的讲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与实践相结合的手段,将教学内容附加在问题、案例及幻灯画面上,并根据学生已掌握的医学内容,给学生提出问题,然后由教师给予评价、引导和讲解,并辅以实验、讲座及案例讨论,使学生充分掌握法医学内容,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
三、各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学时)【目的与要求】1.掌握法医学的定义。
2.熟悉法医学的任务。
3.了解法医学与医学的关系、现场勘验、尸体剖验、物证检验、活体检验和书证审查的内容,法医学的分科及法医学鉴定书的书写及法医学史。
法医学讲稿第八章临床法医学鉴定第一节概述一、概念及内容1.概念:是根据司法机关或有关部门的委托鉴定要求,运用临床医学、法医学和其他学的理论和技术对被鉴定人进行检查,再根据我国现行公布实施的法律条款做出相应的临床法医学鉴定结论的过程。
2.内容:涉及活体所要解决的与法律有关的人身伤害、残废、劳动能力、精神异常状态、诈病与造作病(伤)、虐待、性功能或性犯罪等。
二、鉴定程序和种类(一)临床法医学鉴定程序1.案件受理2.案情了解3.活体检查4.现场勘察5.制作鉴定书(二)临床法医学鉴定的种类1.临床法医学鉴定2.补充鉴定3.再鉴定4.联合鉴定三、鉴定的特点1.临床法医学鉴定的目的是为法律诉讼提供证据,为法律制定提供依据。
2.临床法医学检查和鉴定,要具备三性(合法性、相关性、可信性)原则。
3.临床法医学鉴定涉及的面广、难度大,对鉴定人知识储备要求高。
鉴定人必须具备活体法医学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掌握临床医学各科的知识。
4.对鉴定时限有严格的要求进行临床法医学鉴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必须按法律诉讼程序及委托机关所提供的鉴定事项,对人身进行检查分析、诊断做出鉴定结论,并以鉴定书的形式提交给委托机关,而不得交给原告或被告人。
(2)在鉴定过程中鉴定人有权查阅、询问卷宗和有关情况,但必须严守秘密,不得失秘或外传。
(3)临床法医学鉴定人应是法医师或具有法医鉴定资格的法医专业对口人员。
(4)在鉴定工作中应按相应的法规、标准执行。
(5)应用临床资料时,鉴定人必须以自己和检查结果去和病历记载的伤情相印证,对各种检查应该审核,只有与伤情符合时才可以引用。
(6)遵纪守法,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第二节损伤程度鉴定活体损伤是指机体受外界因素作用,导致组织器官结构或功能障碍。
各种非致命性伤依据其对人体影响程度不同分为:重伤、轻伤、轻微伤。
损伤程度的鉴定结论往往是法律上给予当事人刑事处罚、民事处罚及行政处罚的重要依据。
一、概念及依据(一)概念:是法医工作者受有关部门的委托对被鉴定人的非致命伤进行检验,再依据我国现行公布的人体损伤鉴定标准进行评定,做出此非致命伤是重伤、轻伤或者是轻微伤的判断过程。
第八章临床法医学鉴定【临床法医学鉴定】★☆★☆:是依据司法机关或有关部门的委托鉴定要求,运用临床医学、法医学和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对被鉴定人进行检查,再根据我国现行公布实施的法律条款做出相应的临床法医学鉴定结论的过程。
而进行临床法医学鉴定的人就称为临床法医学鉴定人。
【临床法医学鉴定人有以下四种】★☆★☆::①公安、检察和法院技术部门的法医技术人员;②医学院校和政法院校的法医学教师;③担任临床法医学鉴定的临床医生;④司法机关就案件中的某些特殊问题聘请的临床医学专家。
【非致命伤法医鉴定内容】■□■□:人身伤害、残废、劳动能力、精神异常状态、诈病、造作并、虐待、性功能、性犯罪【鉴定人的义务】★☆★☆:尊重客观事实,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廉洁奉公,不受外界因素干扰,而故意弄虚作假者,应承担法律责任;在鉴定书提交委托机关以前,必须对案情、检查结果和鉴定结论保密;有义务出庭作证,接受司法人员和诉讼参与人的询问质证;有义务解答司法人员针对鉴定书中有关问题提出的询问;有义务保管所有的鉴定资料。
【鉴定人的权利】★☆★☆:有权了解全部案情及所有相关资料,有权检查和询问当事人和证人;有权要求补充鉴定所需要的材料;有权拒绝承担鉴定人的技术条件或水平无法解决的问题;有权拒绝承担提供的资料不足、又无法弥补而影响鉴定结论的鉴定;几名鉴定人如鉴定意见不一致时,鉴定人有权保留自己的鉴定意见;临床法医学鉴定人与案件双方之一有某种利害关系时,有权申请回避。
【活体损伤】★☆★☆:机体受外界因素作用,导致组织器官结构破坏或功能障碍,称为活体损伤。
【重伤】★☆★☆:是指危及生命或者并发症危及生命的损伤,损伤造成重要器官结构破坏或严重的功能障碍。
【轻伤】★☆★☆:指不论损伤当时或者伤后其程度都不危及生命的损伤。
【轻微伤】★☆★☆:指造成组织器官的轻微损伤,经治疗后恢复不遗留任何功能障碍。
【鉴定的原则及注意事项有哪些?】★☆★☆:1.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具体伤情,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