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鲜食甜糯玉米
- 格式:doc
- 大小:206.00 KB
- 文档页数:13
鲜食玉米的施肥的方法鲜食甜糯玉米具有较高的养分品质和经济价值,其用途和食用办法与蔬菜相像,故常被称为菜用玉米。
在生产中,合理施肥管理是增进甜糯玉米壮苗早长,调整植株生长整齐度,防止早衰,建立高光效高产群体,调节养分情况,改善鲜食甜糯玉米品质和风味,实现高产高效的重要途径。
按照鲜食甜糯玉米生育期短等特征及其加工通过特征,肥料管理的总原则是:坚持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增施有机肥,适量施化肥,复施基肥,辅助追肥,尽可能增施磷钾肥。
长效氮肥与磷钾肥协作施用效果较好。
1.增施有机肥有机肥能增加土壤肥力,提升土壤肥力,有机肥用量多,植株生长稳定,籽粒养分品质好。
2.合理施用化肥和氮肥可显然提升甜玉米产量,但氮肥过量会降低籽粒中赖氨酸和糖的含量,而磷钾肥有助于提升赖氨酸和糖的含量。
随着磷钾肥的增强,淀粉含量降低,穗的养分价值增强,籽粒的加工品质和适口性提升,商品价值增强。
特殊是在普通土壤肥力范围内,增施钾肥能够改善甜玉米的养分品质和茎秆含糖量,显著提升籽粒的蛋白质、赖氨酸、脂肪和总糖含量。
然而,过量施钾会抑制玉米籽粒中赖氨酸的形成。
应按照不同土壤肥力水平和不同品种的需肥特征制定施肥策略。
在高氮肥条件下,磷钾肥协作施用可得到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每亩使用的氮(N)、磷(P2O5)和钾(K2O)的总量约为16-20、10-15和15-20公斤。
用量和施药时期应按照土壤肥力水平和植物生长状况而定,以保持生长茁壮,叶色正常或较暗为宜。
中基氮肥集中施于播种行的穴间,普通占总施入量的30%。
幼苗肥在幼苗3-4叶龄时追施。
注重不施或少施大苗,多施小苗,养小苗促平衡,普通占10-20%。
穗肥应在7-8叶初,甜玉米开头拔节时复施,施用量占40-50%,以增进穗位附近高效叶面积的生长和穗分化,重点是大穗;甜玉米在乳熟期心得,普通不需要再施粮肥。
但在籽粒灌浆前期,应视前期用肥量和苗情特征酌情施粒肥,也可叶面喷施生化剂,增进大穗籽粒灌浆,增进籽粒灌浆,提早上市和商品外观。
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佳糯-蔬菜品种佳糯668是万全县万佳种业有限公司利用自选系糯49为母本、糯69为父本于2009年选育而成的白色甜糯玉米新品种,2022年通过国审,审定编号为:国审号2022033。
经几年试种,表现出口感好、风味独特、产量高的特点,鲜穗产量比对照垦粘一号增加12.1%~20.1%。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佳糯。
佳糯668属白色中早熟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2022年通过了国审。
经试种推广,田间表现出口感好、风味独特、产量高的特点。
佳糯668在华北地区出苗至鲜穗采收90天左右,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采收75天左右。
长势较强,株型半紧凑,株高260厘米,穗位110厘米。
果穗筒形,穗长20~22厘米,穗行数14~16行,行粒數35粒左右。
穗轴白色,籽粒洁白,排列整齐,结实饱满,不秃尖。
品质好,鲜果穗籽粒皮薄,蒸煮加工后晶莹透亮,甜糯可口,冷却后不回生,宜鲜食。
在华北地区高抗玉米丝黑穗病,感大斑病;在黄淮海地区抗茎腐病,感小斑病。
平均每亩鲜穗产量1148公斤。
佳糯668适宜在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等地春播种植;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陕西等地夏播种植。
栽培/甜糯玉米品种的选择(1)种子的大小要一致,完好无损。
(2)优质高产,甜度适宜,香甜纯正,质地软嫩,营养丰富。
(3)果穗大小均匀,结实饱满,籽粒整齐,种皮较薄。
(4)生育期适合当地条件。
(5)抗病性强。
(6)适合市场的需求。
种子处理在播种前要认真选种、浸种,选择发育健全、饱满度好、发芽率高且纯度、整度也高的种子,并晒种2-3d杀灭钟子表皮的病菌,增加种胚生命力,提高种子发芽率。
选择土壤选择肥水条件较好的土壤中种植,甜糯米是既需要水又怕渍的喜光作物,选择土壤肥沃、肥力均匀、排灌容易,病虫害指数小的地块种植。
玉米地最好隔年翻耕,在开春后选择晴天整地,并保持土壤干爽,防止结块影响根系生长。
隔离种植甜玉米和普通玉米品种之间要隔离种植,一旦接受普通玉米花粉,就会失去甜、糯性,所以必须隔离种植以免串粉。
河南农业2021年第1期(上)(三)不同品种产量结果分析由表3可知,区组间F 值在0.05和0.01显著水平上均比处理间要高,组间变异大于组内变异,说明12个品种间的差异是由于品种因素造成的。
28 709.97 12 927.21 41 886.08区组间处理间误差总变异11.00 22.00 35.002 610.00 587.602.263.184.44ABB ABABABC AABC AB F H I Jabc c bcabc abcd acd abf h i j郑麦369伟隆169洲元9369周麦30(CK )7071637239.70 38.03 39.23 39.5236.11 38.4435.55 38.05 39.2536.8635.5834.02济麦4号丰德存麦5号郑麦366郑麦379周麦32新麦26郑麦158郑麦119郑麦369伟隆169洲元9369周麦30(CK )562.42 542.38 534.85 528.55 526.34 521.87 510.18 500.53 501.78 478.24 478.462345678910121157.5956.52 51.50 51.33 55.57 50.58 50.10 51.53 49.00 48.7846.4256.42 54.32 52.75 51.33 51.26 54.83 52.41 49.09 52.80 43.90 45.28 ab abc abc abc abc bcd cd cd cd d d54.71 51.87 56.20 55.91 51.07 51.15 50.55 49.55 48.74 50.80 51.83AB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BC BC C CLIANGZHONG LIANGFA良种良法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河南农业2021年第1期(上)浮剂70 mL 用药2次后7 d 防效达87.91%,用药2次后14 d 防效达92.38%,优于对照药剂。
鲜食甜糯玉米的栽培技术第一,挑选优良品种应挑选生育期适中、植株整齐、穗大小匀称、鲜食品质好、产量高、综合抗性好的品种,经审定相宜在湖南省种植。
如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讨论所选育的超甜玉米家系湘甜玉1号和糯玉米家系湘糯玉1号,就是两个优良的果蔬鲜食玉米品种。
此外,适合湖南省种植的其他甜玉米品种有湘朝天1号,糯玉米品种有沪糯玉1号和中糯1号。
二是精细整地,合理密植,适时播种,隔离种植。
冬前深耕开沟,播种前精细整地,大小行种植,大行距70-80厘米,小行距40-50厘米,株距25-30厘米。
种植密度普通为每亩3200-3600株。
为避免授粉和灌浆期的高温时节,宜早播。
露地直播普通为3月底至4月初,地膜笼罩可提前至3月中旬,小拱棚或大棚栽培可提前至2月中旬,秧苗移栽可提前10天以上。
秋播通常在7月初至8月初举行。
直播时,应在3叶期准时查苗、补土,3-4叶期播种,5-6叶期固定。
为避开鲜食玉米集中上市,延伸鲜食玉米供给期,应分批播种。
为保证鲜食玉米的特性和品质,防止与其他类型玉米交错授粉,应与其他类型玉米隔离种植300米以上,或采纳时差隔离法,播种时光错开20天以上,错开开花授粉时光。
三。
肥水管理、中耕和除草基肥以农家肥为主(每亩1500公斤),混施化肥(每亩40公斤NPK 复合肥、10公斤尿素、25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氯化钾)。
该肥料在播种或移栽前施于两个玉米之间,播种施肥后覆土。
追肥主要是氮肥或粪肥。
出苗后追肥为苗肥(尿素10公斤混稀粪),拔节肥和穗肥(尿素20公斤和氯化钾5公斤)在9-10叶期施入。
追肥普通利用穴施、土壤笼罩和干旱浇水来完成。
苗期和拔节期,中耕、除草、施肥和培土相结合。
在播种后和发芽前,利用在表面喷洒100毫升杜尔或125克Dua混合物举行化学除草。
鲜食玉米分蘖力强,分枝多,结合中耕、培土能够准时去除植株基部的分蘖和分枝。
玉米对需水量敏感,抽穗开花前后15天生长快速,必需有充沛的水分。
doi :10.19928/ki.1000-6346.2021.0017糯玉米新品种河糯101的选育刘双禄1 孙祎振2 郝水源1 苏志芳1 王海伟1 崔 超1(1河套学院农学系,内蒙古巴彦淖尔 015000;2北京农学院生物技术学院,北京 102206)摘 要:河糯101是以自交系HY107为母本,以自交系HY10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鲜食、青贮兼用及加工型糯玉米一代杂种。
中熟,生育期92 d (天)左右。
植株生长势强,株型半紧凑,株高249.2 cm ,穗位高116.0 cm 。
果穗长锥型,穗长19.8 cm ,穗粗5.1 cm ,穗行数14行,籽粒乳白色、皮薄,口感甜糯,可溶性糖含量6.17%,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99.9%。
中抗弯孢叶斑病、茎腐病,感玉米螟、大斑病、丝黑穗病,每667 m 2鲜穗产量1 000 kg 左右,适合在内蒙古自治区≥10 ℃有效积温2 200 ℃以上的地区栽培。
关键词:糯玉米;河糯101;一代杂种稳定自交系。
生育期92 d (天),株型半紧凑,株高227.3 cm ,穗位高112.0 cm ,果穗长锥型,穗轴白色,穗长17.4 cm ,穗粗4.4 cm ,穗行数14行,籽粒为硬粒型、白色、糯质,食味品质佳,抗弯孢叶斑病、茎腐病,配合力高。
父本HY103是由白粘棒、韩糯、鲁粘1号、宁字糯、图门月晴等5个农家种和K 衡自、N -455-1、N -453-2、DN -62、DN -31、DN -58、BN64、N -94-20-3、BN -69、Ky303wx 、K478、N -456、DN -33、N -94-39-1、齐401-1等15个自交系进行轮回选择3代后获得2个稳定的自交系HZ072和HZ050,2005年进行杂交后连续自交5代获得的稳定自交系。
生育期89 d (天),株型半紧凑,株高215.6 cm ,穗位高119.0 cm ,果穗长锥型,穗轴白色,穗长16.8 cm ,穗粗4.7 cm ,穗行数14行,籽粒硬粒型、白色、糯质,食味品质佳,抗弯孢叶斑病、茎腐病,配合力高。
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试验总结甜糯玉米是一种美味可口的粮食作物,深受人们的喜爱。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于更加甜美、口感更佳的甜糯玉米的需求,我们进行了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的试验。
我们选取了市场上主要的几个甜糯玉米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
经过测量和品尝,我们发现不同品种的甜糯玉米在甜度和口感方面存在差异。
品种A的甜度较高,但口感略显黏稠;品种B的甜度和口感均较为平衡;而品种C的甜度较低,但口感细腻。
综合考虑甜度和口感两个因素,我们选择了品种B作为进一步试验的对象。
接着,我们对品种B进行了不同种植条件和施肥水平的试验。
我们设置了不同的种植密度,分别为5000株/亩、6000株/亩和7000株/亩。
结果显示,种植密度对甜糯玉米的甜度和收获量均有较大影响。
当种植密度为6000株/亩时,甜糯玉米的甜度最高,收获量也相对较高。
而当种植密度过高或过低时,甜度和收获量都会明显下降。
我们对品种B进行了不同施肥水平的试验,包括有机肥和化肥的施用量。
结果显示,适量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可以显著提高甜糯玉米的甜度和产量。
具体来说,当有机肥和化肥的比例为3:1时,甜糯玉米的甜度和产量均最高。
而当只施用有机肥或者化肥时,甜度和产量均有所下降。
综合以上试验结果,我们得出结论:品种B在种植密度为6000株/亩、有机肥和化肥比例为3:1的条件下,可以获得甜度最高、口感最佳以及最高产量的鲜食甜糯玉米。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试验进行的时间有限,仅仅是初步的试验结果,并不能完全代表最终产量和品质。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和栽培技术也会对甜糯玉米的生长和品质产生影响。
我们建议进一步进行大面积的田间试验,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种植技术,以提高甜糯玉米的品质和产量。
鲜食糯玉米实施方案一、前言。
糯玉米是一种美味可口的食材,其口感糯软,味道甘甜,深受人们喜爱。
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利用糯玉米,我们制定了本实施方案,旨在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如何鲜食糯玉米,并享受其美味。
二、选购糯玉米。
1. 选择成熟的糯玉米。
外表应该饱满,颗粒饱满且饱满。
2. 注意糯玉米的外观。
外表应该光滑,无明显的病斑或虫蛀。
3. 闻一闻。
成熟的糯玉米应该有一种清甜的香味。
三、加工糯玉米。
1. 清洗。
用清水将糯玉米外表的灰尘和杂质清洗干净。
2. 剥皮。
将糯玉米的外皮剥去,注意不要损伤玉米粒。
3. 煮熟。
将糯玉米放入开水中煮熟,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口感。
四、享用糯玉米。
1. 可以直接食用。
将煮熟的糯玉米取出,沾上少许盐,即可食用。
2. 制作糯玉米糕。
将煮熟的糯玉米压碎,加入适量的糯米粉和水,搅拌均匀后蒸熟,即可享用。
3. 制作糯玉米粥。
将煮熟的糯玉米和大米一起煮成粥,加入适量的红枣、莲子等配料,营养丰富。
五、注意事项。
1. 鲜食糯玉米后,要及时清洁牙齿,以免残留的玉米颗粒滞留在牙缝中。
2. 煮熟的糯玉米不宜保存过久,最好在当天食用完毕。
3. 煮熟的糯玉米不宜多次回煮,以免影响口感和营养。
六、结语。
糯玉米是一种美味的食材,通过本实施方案的指导,相信大家可以更好地选购、加工和享用糯玉米,希望大家能够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够享受到糯玉米所带来的健康和快乐。
希望本实施方案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内蒙古自治区鲜食甜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情况通报(2018年度)一、试验目的为了加快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选育和推广,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带动玉米产业发展,为品种审定和布局提供可靠依据。
二、参试品种与供种单位三、试验设计试验不设重复,小区面积24平方米,6行区,收中间4行计产。
四周设保护行。
密度一般为3500株/亩左右。
四、试验执行情况承试单位内农院玉米中心赤峰市种子站巴市种子站蒙科农玉米所赤峰农科院通辽厚德地点院试验农场松山区当铺地乡头道桥原种场土左旗毕克齐院11号试验地科区辽河镇海拔(m)1041 560 1045 1030 620 153前茬作物玉米玉米葫芦玉米玉米玉米土质壤土壤土壤土壤土栗钙土沙壤土小区面积(㎡)24 24 24 24 25.2 24小区行数 6 6 6 6 6 6小区行长(m)8.9 8 6.67 7.27 7 6.67株距(cm)42.3 38.1 31.0 34.6 31.7 31.7行距(cm)45 50 60.0 55 60 60密度(株/亩)3500 3500 3500 3500 3500 3500基肥种类及用量无无有机肥2000kg/亩无硫包衣缓控释掺混肥,40kg/亩无2种肥种类及施入量二铵15kg/亩复合肥40kg/亩,二铵20kg/亩二铵25kg/亩、钾肥5kg/亩、玉米专用肥20kg/亩二铵25kg/亩无复合肥30kg/亩追肥种类及施入量尿素15kg/亩无分两次追施尿素30、20kg/亩尿素25kg/亩无无播种期(月.日)4月30日5月2日5月4日5月4日5月15日5月9日播种方法直播机械开沟人工点播人工点播覆膜人工穴播人工摆籽铲趟次数1次2次2次1次苗期喷施除草剂4次灌水次数2次3次4次2次2次4次病虫害防治亩施2kg“毒辛颗粒剂”防治地下害虫无无无7月4日撒施毒辛1袋/亩;7月9日喷施奥德腾2袋/亩,防玉米螟无3五、各承试点气候概况内蒙古农牧科学院试点:生育期间气温偏高,5月15日~8月27日≥10℃活动积温2307℃;5月下旬~6月底干旱少雨,及时喷灌,未对试验造成影响;7月份降雨293mm,比常年多191mm。
巴彦淖尔市试点:全生育期光、温、水热条件较匹配,对玉米生长比较有力,生育中后期降水量多,日照偏少,对玉米产量有一定影响。
呼市土左旗试点:四月下旬~五月上旬,气温比往年高,25~30℃天气有一周以上,雨量充沛,七月中旬再次高温,最高达38℃。
7月中下旬少雨,8月中旬开始有雨,基本生长季属于正常,没有影响到玉米的正常生长。
赤峰国家区试站试点:由于赤峰地区连续两三年降雨量少,造成土地严重干旱,虽然播种前已经提前灌溉,播种期地温合适,墒情看好,但播后至出苗期干旱明显,出苗滞后,不整齐,虽然进行了喷灌、催芽补苗、移苗等补救措施,收效甚微,喷灌、补苗后地下害虫(金针等)危害严重,后期品种缺株严重且植株明显长势不齐,导致成熟日期及产量或有偏差。
赤峰农牧科学院试点:7月份连续高温天气,大部分品种采收期提前;8月20日大风天气,个别品种倒伏。
通辽厚德试点:5~6月份生育前期干旱少雨,7~8月份30度以上高温天气较多,降雨集中,9月份生育后期降雨较少。
全年来看,积温比往年明显偏高,总降雨与常年基本持平,但分布不均,8月14日有一场大风降雨,个别品种出现倒伏现象,病虫害发生程度较轻。
5七、品种综述(一)甜玉米1、华泰甜325:出苗至采收80.7天,较对照蒙甜1号长0.8天。
植株整齐,株型松散,保绿度94.2%。
株高220.8cm,穗位73.6cm,双穗率6.2%,空秆率0.9%。
果穗长筒形,穗长22.7cm,穗粗5.0cm,穗行数17.0,秃尖2.4cm,行粒数42.4,籽粒黄色,白轴;苞叶长短适中,包被完整,穗形、粒型一致,籽粒饱满、柔嫩、排列整齐紧密,皮薄,籽粒深度1.1cm,鲜百粒重37.1g,出籽率67.9%。
鲜果穗亩产1013.3kg,比组均值增产2.7%,六点四增两减,居第2位。
商品品质综合评价:外观27.0分,蒸煮品质62.4分,综合评分89.4分。
通辽试点丝黑穗病发病率11.1%;赤峰国家区试站、赤峰农牧科学院试点玉米螟危害3级。
各试点无倒伏倒折。
2、昊甜406:出苗至采收80.5天,较对照蒙甜1号短0.7天。
植株整齐,株型松散,保绿度94.5%。
株高290.1cm,穗位71.6cm,双穗率8.7%,空秆率1.2%。
果穗长筒形,穗长20.7cm,穗粗5.1cm,穗行数17.2,秃尖0.8cm,行粒数41.1,籽粒黄色,白轴,苞叶长短适中,包被完整,穗形、粒型一致,籽粒饱满、柔嫩,排列整齐紧密,皮薄,籽粒深度1.1cm,鲜百粒重36.5g,出籽率66.6%。
鲜果穗亩产1020.3kg,比组均值增产3.4%,六点四增二减,居第1位。
商品品质综合评价:外观27.1分,蒸煮品质62.4分,综合评分89.4分。
赤峰农牧科学院试点大斑病3级;内蒙古农科院试点瘤黑粉病发病率2.6%;赤峰国家区试站、赤峰农牧科学院试点玉米螟危害3级。
各试点无倒伏倒折。
3、蒙甜1号(CK甜):出苗至采收79.8天。
植株整齐,株型松散,保绿度91.0%。
株高236.3cm,穗位79.8cm,双穗率7.3%,空秆率2.0%。
果穗长锥形,穗长20.3cm,穗粗4.8cm,穗行数16.1,秃尖1.4cm,行粒数38.0,籽粒黄色,白轴,苞叶长短适中,包被较完整,穗形、粒型基本一致,籽粒饱满、排列基本整齐、柔嫩,皮较薄,籽粒深度1.1cm,鲜百粒重38.6g,出籽率66.3%。
鲜果穗亩产926.6kg,居第3位。
商品品质综合评价:外观26.5分,蒸煮品质55.5分,综合评分82.1分。
赤峰国家区试站、赤峰农牧科学院试点大斑病分别为5级、3级;内蒙古农科院、巴市试点瘤黑粉病发病率分别为3.5%、1.4%;内蒙古农科院试点茎腐病发病率1.2%;赤峰国家区试站试点玉米螟危害3级。
各试点无倒伏倒折。
(二)糯玉米1、丰泽白天1号:出苗至采收75.3天,比对照蒙糯二号短5.7天。
植株整齐,株型松散,保绿度93.0%。
株高233.3cm,穗位96.6cm,双穗率3.7%。
果穗长锥形,穗长20.0cm,穗粗4.6cm,穗行数14.1,秃尖1.5cm,行粒数35.6,籽粒白色,白轴,苞叶长短适中,包被较完整,穗形、粒型一致,籽粒饱满、排列基本整齐、柔嫩,皮较薄,鲜百粒重35.7g,出籽率66.6%。
鲜果穗亩产851.2kg,比组均值减产18.8%,六点皆减,居第14位。
商品品质综合评价:外观26.5分,蒸煮品质57.3分,综合评分83.7分。
内蒙古农科院、赤峰国家区试站、巴市试点瘤黑粉病发病率分别为1.3%、0.7、0.7%;赤峰国家区试站茎腐病发病率2.8%、玉米螟危害3级。
各试点无倒伏倒折。
2、中硕糯919:出苗至采收84.7天,较对照蒙糯二号长3.7天。
植株整齐,株型半紧凑,保绿度94.5%。
株高210.0cm,穗位84.7cm,空秆率1.1%。
果穗长锥形,穗长22.3cm,穗粗5.2cm,穗行数15.7,秃尖0.7cm,行粒数40.3,籽粒白色,白轴,苞叶长短适中,包被较完整,穗形、粒型一致,籽粒饱满、排列基本整齐、柔嫩,皮较薄,鲜百粒重42.4g,出籽率67.3%。
鲜果穗亩产1054.6kg,比组均值增产0.6%,六点四增二减,居第7位。
商品品质综合评价:外观27.3分,蒸煮品质61.4分,综合评分88.7分。
赤峰国家区试站试点玉米螟危害3级。
各试点无倒伏倒折。
3、赤糯6号:出苗至采收89.0天,比对照蒙糯二号长8.0天。
植株整齐,株型半紧凑,保绿度93.2%。
株高246.4cm,穗位109.6cm。
双穗率7.8%,空秆率2.6%。
果穗长锥形,穗长22.5cm,穗粗5.0cm,穗行数14.5,秃尖1.7cm,行粒数41.1,籽粒花色,白轴,苞叶短,包被基本完整,穗形、粒型一致,籽粒饱满、排列基本整齐、柔嫩,皮较薄,鲜百粒重39.3,出籽率61.7%。
鲜果穗亩产1121.3kg,比组均值增产7.0%,六点五增一减,居第3位。
商品品质综合评价:外观26.1分,蒸煮品质60.4分,综合评分86.5分。
内蒙古农科院、通辽试点瘤黑粉病发病率分别为2.3%、2.3%;赤峰国家区试站试点玉米螟危害3级。
各试点无倒伏倒折。
4、大地鲜甜1号:出苗至采收101.7天,较对照蒙糯二号长20.7天。
植株整齐,株型松散,保绿度93.7%。
株高295.0cm,穗位141.0cm,双穗率13.3%,空秆率3.5%。
果穗长筒形,穗长22.5cm,穗粗5.0cm,穗行数14.4,秃尖0.3cm,行粒数46.3,籽粒黄色,白轴,苞叶长短适中,包被基本完整,穗形、粒型一致,个别籽粒不饱满、排列基本整齐、柔嫩,皮较薄。
鲜百粒重42.6g,出籽率68.0%。
鲜果穗亩产1094.9kg,比组均值增产4.5%,六点四增二减,居第5位。
商品品质综合评价:外观26.9分,蒸煮品质61.1分,综合评分88.0分。
内蒙古农科院试点瘤黑粉病发病率3.7%;赤峰国家区试站试点玉米螟危害3级。
赤峰农科院试点倒伏率85.4%,其他试点无倒伏倒折。
5、华彩糯177:出苗至采收86.5天,较对照蒙糯二号长5.5天。
植株整齐,株型半紧凑,保绿度94.8%。
株高245.6cm,穗位103.4cm,双穗率12.7%,空秆率1.3%。
果穗长锥形,穗长22.5cm,穗粗5.1cm,穗行数14.1,秃尖1.3cm,行粒数40.9,籽粒花色,白轴,苞叶短,包被基本完整,穗形、粒型基本一致,籽粒饱满、排列整齐紧密、柔嫩,皮较薄。
鲜百粒重43.1g,出籽率68.6%。
鲜果穗亩产1142.6kg,比组均值增产9.0%,六点5增1减,居第2位。
商品品质综合评价:外观26.7分,蒸煮品质60.4分,综合评分87.1分。
巴市试点瘤黑粉病发病率 1.4%;赤峰国家区试站、赤峰市农科院试点玉米螟危害3级。
各试点无倒伏倒折。
6、兴糯1002:出苗至采收78.0天,较对照蒙糯二号短3.0天。
植株整齐,株型松散,保绿度92.2%。
株高211.2cm,穗位82.3cm,双穗率1.9%,空秆率1.3%。
果穗长锥形,穗长20.3cm,穗粗5.2cm,穗行数16.2,秃尖2.0cm,行粒数34.7,籽粒白色,白轴,苞叶长短适中,包被完整,穗形、粒型一致,籽粒饱满、排列整齐紧密、柔嫩,皮较薄,鲜百粒重40.2g,出籽率67.9%。
鲜果穗亩产964.3kg,比组均值减产8.0%,六点1增5减,居第13位。
商品品质综合评价:外观27.3分,蒸煮品质61.0分,综合评分88.3分。
通辽丝黑穗病发病率 5.6%;赤峰国家区试站试点玉米螟危害3级。
各试点无倒伏倒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