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5-1-4 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一)
- 格式:pptx
- 大小:593.86 KB
- 文档页数:1
研究有机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一、教材分析《研究有机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人教版高中选修五《有机基础》第1章第4节的教内容,主要习研究有机合物的一般步骤和实现这些步骤的方法有哪些,通过这些方法讨论有机物的分子组成与结构,这部分知识放在习各类有机物之前,目的是为进一步研究有机物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教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研究有机合物的一般步骤;2.掌握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方法(蒸馏法、重结晶法、萃取法等);3.了解测定有机合物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的一般方法;4.掌握确定有机合物的分子式;5.解解鉴定有机合物结构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2.能力目标:会确定有机物的分子组成与结构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分离和提纯”实验的操作,培养生勇于实践的精神和态度。
(2)通过联系知识与研究方法的关系,激发生对的兴趣热爱,认识有机物结构的重要性。
三、教重点难点重点:有机物分子组成与结构的确定。
难点:有机物分离与提纯。
四、情分析我们的生属于平行分班,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
分离实验生有一定的基础,但有些生还是不清楚,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对于用高技方法确定有机物结构式首次接触,需要教师指导并得出正确的认识。
五、教方法1.实验法: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生进行分组实验(如条件不具备可采用演示实验)。
2.案导:见后面的案。
3.新授课教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生的习准备:预习实验“蒸馏”“重结晶”,初步把握实验的原和方法步骤。
2.教师的教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内探究案,课后延伸拓展案。
3.教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六(或八)人一组,实验室内教。
课前打开实验室门窗通风,课前准备好所需实验用品。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生的疑惑,使教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知识点一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步骤从天然资源中提取有机物成分,首先得到的是含有有机物的粗品。
在工厂生产、实验室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也不可能直接得到纯净物,得到的往往是混有未参加反应的原料,或反应副产物等的粗品。
因此,必须经过分离、提纯才能得到纯品。
如果要鉴定和研究未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必须得到更纯净的有机物。
下面是研究有机化合物一般要经过的几个基本步骤:分离、提纯→元素定量分析确定实验式→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波谱分析确定结构式分离提纯方法:常用重结晶法,蒸馏法,萃取法分析法最早用李比希元素分析法分析法质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氢谱法知识点二分离、提纯课前延伸1.物质的分离是把混合物的各种成分物质分开的过程,分开以后的各物质应该尽量减少损失,而且是比较纯净的。
(1)物理方法:过滤、重结晶、升华、蒸发、蒸馏、分馏、液化、分液、萃取、渗析、溶解、盐析、汽化、物理方法洗气等。
(2)化学方法:加热分解、氧化还原转化、生成沉淀、酸碱溶解或中和、络合、水解、化学方法洗气等。
(3)根据成分物质性质的差异,确定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①饱和食盐水和沙子;②从KNO3、NaCl的混合溶液中获得KNO3 ;③水和汽油的混合物;④从碘水中提取碘。
2.物质的提纯是将某物质中的杂质,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掉的过程。
它和分离的主要区别在于除掉后的杂质可以不进行恢复。
常用的方法有(1)将要除去的杂质变为被提纯物,这是提纯物质的最佳方案。
如除去Na2CO3中混有的NaHCO3,可将混合物使NaHCO3全部转化为Na2CO3。
(2)加入一种试剂将要除去的杂质变成沉淀,最后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沉淀。
如食盐水中混有BaCl2,可加适量的,把Ba2+转化为沉淀。
(3)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使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如食盐水中混有Na2CO3,可加使CO2-3变为逸出。
分离、提纯物质的总的原则(1).不引入新杂质;(2).不减少提纯物质的量;(3).效果相同的情况下可用物理方法的不用化学方法;(4).可用低反应条件的不用高反应条件提纯混有杂质的有机物的方法很多,基本方法是利用有机物与杂质物理性质的差异而将它们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