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场馆建筑
- 格式:ppt
- 大小:51.47 MB
- 文档页数:143
北京国家体育馆的设计理念
北京国家体育馆,也被称为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要比赛场馆之一。
它的设计理念融合了传统和现代的元素,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和现代科技的创新。
鸟巢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古代的“筒瓦”结构,这种结构在中国传统建筑中
被广泛应用。
设计师们将这种传统元素融入到现代建筑中,创造出了一个独特而富有文化特色的体育馆。
鸟巢的外观呈现出一种动态的线条,仿佛一只展翅飞翔的鸟儿,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除了外观设计,鸟巢在结构和功能上也体现了先进的设计理念。
它采用了先进
的钢结构和高科技材料,使得整个建筑既坚固又轻盈。
在奥运会期间,鸟巢成功地承载了各种体育比赛和文艺表演,展现了它出色的功能性。
此外,鸟巢还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它采用了多种环保材料,通过设
计和建筑结构的优化,最大程度地减少了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鸟巢的设计理念不仅注重建筑本身的美感和实用性,更关注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总的来说,北京国家体育馆的设计理念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功能与美感
的统一、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追求。
它不仅是一座优秀的建筑作品,更是一种文化和价值的传承。
鸟巢的设计理念将继续激励着人们对于建筑、艺术和环境的思考和探索。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国家体育场(“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
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等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计,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设计者们对这个国家体育场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只是坦率地把结构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
国家体育场于2003年12月24日开工建设,2004年7月30日因设计调整而暂时停工,同年12月27日恢复施工,预计2008年3月完工。
工程总造价22.67亿元。
“鸟巢”外形结构主要由巨大的门式钢架组成,共有24根桁架柱。
国家体育场建筑顶面呈鞍形,长轴为332.3米,短轴为296.4米,最高点高度为68.5米,最低点高度为42.8米。
体育场外壳采用可作为填充物的气垫膜,使屋顶达到完全防水的要求,阳光可以穿过透明的屋顶满足室内草坪的生长需要。
比赛时,看台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变化的,可以满足不同时期不同观众量的要求,奥运期间的20,000个临时座席分布在体育场的最上端,且能保证每个人都能清楚的看到整个赛场。
入口、出口及人群流动通过流线区域的合理划分和设计得了完美得到的解决。
鸟巢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碗状座席环抱着赛场的收拢结构,上下层之间错落有致,无论观众坐在哪个位置,和赛场中心点之间的视线距离都在140米左右。
“鸟巢”的下层膜采用的吸声膜材料、钢结构构件上设置的吸声材料,以及场内使用的电声扩音系统,这三层“特殊装置”使“巢”内的语音清晰度指标指数达到0.6——这个数字保证了坐在任何位置的观众都能清晰地收听到广播。
“鸟巢”的相关设计师们还运用流体力学设计,模拟出91000个人同时观赛的自然通风状况,让所有观众都能享有同样的自然光和自然通风。
“鸟巢”的观众席里,还为残障人士设置了200多个轮椅座席。
这些轮椅座席比普通座席稍高,保证残障人士和普通观众有一样的视野。
北京鸟巢建筑方案北京鸟巢,正式名称为“国家体育场”,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要场馆之一。
它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奥林匹克公园内,是由瑞士建筑师雅克·赫尔策尔和中国建筑师李兆基合作设计的。
该建筑方案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的传统陶瓷艺术,以及中国象征文化中的“鸟巢”。
这种设计理念使得鸟巢具有独特而令人印象深刻的外观。
其外部结构采用了大量的钢材和混凝土,不仅能够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还能够形成独特的质感和光影效果。
鸟巢的整体面积约为258,000平方米,总造价约为4200万美元。
它能够容纳约91,000名观众,是世界上最大的钢结构建筑之一。
鸟巢的主要特点是其造型独特,仿佛是一座巨大的鸟巢,内部支撑结构错落有致,让人联想到大自然中的生命力和能量。
鸟巢的外部结构由一个巨大的钢筋网状骨架组成,这种结构不仅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力,还能够保证观众在看比赛时拥有良好的视野。
钢骨架的设计不仅考虑了建筑的功能需求,还注重了视觉效果和空间感。
整个鸟巢的外部形状呈现出一种流线型的曲线,给人一种动感和雄伟感。
鸟巢内部的座位设计也相当独特。
观众席采用了弧形设计,使得观众无论坐在哪个位置都能够获得良好的视线和听力效果。
此外,观众席的设计也考虑到了人流量的问题,为观众提供了舒适的座位和通风设施。
除了作为体育场馆,鸟巢还兼具多种功能。
它拥有会议室、咖啡厅、展览馆、餐厅等多个功能区域,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的人群。
游客还可以通过观光电梯或楼梯进入鸟巢内部,并参观展览和赛事。
鸟巢还经常举办各种大型活动,如演唱会、比赛、庆典等,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多功能的公共空间。
总结来说,北京鸟巢是一座具有独特外观和多功能的建筑。
它不仅在设计和技术上具有创新,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而现代化的观赛和娱乐场所。
作为北京奥运会的象征之一,鸟巢成为了国际上知名的建筑和旅游景点。
它的建筑方案充分展示了中国的建筑艺术和工程技术水平,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和地位。
介绍国家体育馆鸟巢的一段话介绍国家体育馆鸟巢的一段话一国家体育馆鸟巢,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为北京2008年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修建的主体育场。
工程总占地面积11.1公顷,建筑面积25.8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9.1万人。
因酷似鸟巢而得名,将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集体育赛事、会展、演艺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大型多功能体育建筑和标志性建筑。
介绍国家体育馆鸟巢的一段话二国家体育馆,又称“鸟巢”,是位于中国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座大型体育场馆,设计独特,建筑壮丽。
这座体育馆是2008年北京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2022年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开闭幕式场地,也是北京奥运会的主要比赛场馆之一。
“鸟巢”的设计极富现代感,其结构形式如同一个编织的鸟巢,线条流畅,外观宏伟。
体育馆的建筑高度为69.2米,长径为333米,短径为298米,周长为3.9公里。
它可容纳观众9.1万人,其中固定座位8000个,临时座位11000个。
国家体育馆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环保和节能的需要,采用了许多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
例如,它的外墙采用了高性能的节能玻璃,能够有效地减少能源消耗。
此外,体育馆的屋顶也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提供部分电力供应。
作为一座世界级的体育场馆,国家体育馆不仅在建筑美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见证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
在这里,中国举办了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和残奥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这里也举办了众多国际体育赛事和国内大型体育活动,如中超足球联赛、国际田联世界田径锦标赛等。
如今,“鸟巢”已成为北京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象征。
它不仅是一座体育场馆,更是一个集体育赛事、文化活动、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
介绍国家体育馆鸟巢的说明文(450字)国家体育馆,通称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馆,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是中国标志性的建筑之一。
作为奥运会主体育馆,鸟巢不仅仅是一座体育场馆,更是承载着中国人对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的向往和追求。
下面将为你详细介绍国家体育馆鸟巢的相关信息。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鸟巢的建筑设计。
鸟巢由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与德梅隆共同设计,其外形独特,呈现出了一种震撼人心的美感。
鸟巢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古代的藻井结构,整个建筑采用钢铁结构,支撑着由混凝土和铝合金构成的外墙。
鸟巢的建筑设计融合了现代科技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展现了中国在建筑设计领域的雄厚实力。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鸟巢的建筑特色。
作为中国的国家体育馆和奥运会主会场,鸟巢拥有着宏伟的建筑规模和丰富的功能设施。
鸟巢的观众席可容纳约8.4万人,是世界上最大的体育场馆之一。
在奥运会期间,鸟巢举办了开幕式、闭幕式和田径比赛等重要赛事,成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大亮点。
再者,我们来看一下鸟巢的运营情况。
奥运会之后,鸟巢成为了一个多功能体育场馆,举办了许多国际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
同时,鸟巢也开放给游客参观,成为了北京市的著名旅游景点之一。
在鸟巢参观游客可以了解到奥运会的历史和精彩瞬间,感受到体育精神的力量。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下鸟巢对于中国的意义。
作为中国奥运会的主会场,鸟巢承载了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向往和热爱。
它见证了我国的体育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也体现了中国在世界体育舞台上的崛起和的实力展示。
鸟巢不仅仅是一座体育场馆,更是一座象征着中国体育精神的文化符号。
总的来说,国家体育馆鸟巢是一座具有举世瞩目的建筑,它不仅展现了中国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实力,更承载了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热爱和向往。
鸟巢的建筑美感、功能设施、运营情况和对中国的意义都使它成为了一座独具特色的体育场馆。
作为中国人民的骄傲,鸟巢将继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国家形象的展示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国家体育场构造解析
中国国家体育场,又称“鸟巢”,是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大型体育场。
其构造解析如下:
1. 建筑造型:体育场呈现椭圆形的马鞍形,整体造型独特。
2. 结构特点:体育场内部有三层碗状看台,由混凝土框架结构支撑。
看台下有数个独立的空间,包括餐厅、商店、卫生间等设施。
这些设施均以独立单元的形式分布,可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3. 屋顶设计:体育场的屋顶采用钢结构工程,由24榀门式桁架围绕体育场内部碗状看台区旋转而成。
其中22榀贯通或基本贯通,形成网格状构架,组成体育场整体的“鸟巢”造型。
屋盖主结构的杆件均为箱型构件,这种设计能够有效地抵抗风载和地震等外部力。
4. 立面设计:体育场的立面也颇具特色。
立面、楼梯、碗状结构和屋顶是一体的,这种设计不仅增强了结构的整体性,也使得外观更加简洁、美观。
5. 可持续性设计:体育场的设计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
为了减少能源消耗,体育场的结构空间被一层半透明的薄膜填满,如同鸟类用柔软的填料填充巢穴的细枝之间的空隙一样。
此外,体育场的设计也考虑到了自然通风,这是体育场可持续设计的最重要方面。
6. 功能区域:除了主体结构外,体育场周围还设有一些功能区域,如基座上的新公园、观众休息区、运动员训练区等。
这些区
域的设计不仅丰富了场地的使用功能,也提高了观众的观赛体验。
总的来说,中国国家体育场的构造独特、环保、实用,充分体现了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和科技水平。
北京奥运会场馆介绍篇一:鸟巢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奥林匹克公园内。
鸟巢别名“国家体育场”,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师李兴钢设计的。
鸟巢主要为足球比赛和田径比赛而建,场馆全长333米,宽302米,高69.2米,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
鸟巢可以容纳91,000名观众,是中国最大的体育场。
鸟巢由两层结构组成,外层采用36,000吨钢材制成,呈现出了大片的网格状设计,形如一个鸟巢。
内部则有一个由45,000个临时座椅构成的碳纤维屋盖,可以为观众提供舒适的观赛环境,同时也能保证场馆举办夜间活动时的照明。
鸟巢历经四年的建设,于2008年正式启用,成为了北京奥运会的重要象征之一。
作为一座中国体育文化的代表性建筑,鸟巢经过多年的运营和开发,已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和文化场馆。
拥有丰富的艺术展览、音乐演出、体育比赛等活动,并曾多次承办过国际重大赛事和大型活动。
篇二:水立方水立方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游泳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奥林匹克公园内,由PTW建筑事务所的澳大利亚建筑师John Pauline Bosque和林秀杰共同设计。
水立方总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主要包括一个比赛池和一个练习池,能够容纳约17,000名观众。
水立方以其华丽的外观和独特的泡泡形状而著名,成为了北京市一座国际性的新地标。
水立方的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自然界中的水晶结构,为了突出水晶的透明度和美感,建筑师们选用了大面积的玻璃材料,让整座建筑看起来像是一座巨大的水晶宫殿。
而其内部则采用了现代化的技术和设施,包括进行自动化调节和控制的空气净化系统,以及一流的游泳池灯光、声音和视觉效果等。
水立方作为奥运比赛的主要场馆,共计举行了42项比赛,以及大量的残奥会和其他国际性比赛。
经过多年的发展,水立方已成为北京市一座著名的综合性大型场馆,常年举办着各种比赛和活动,并成为了游客和市民的重要文化体验和娱乐场所。
篇三:国家游泳中心国家游泳中心,又称“水立方”,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要游泳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奥林匹克公园内。
北京鸟巢的描述
北京鸟巢是中国著名的体育场馆,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之一。
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传统的中国鸟巢,因其外形独特而被世界瞩目。
北京鸟巢的设计是由中国设计师李兴钢和瑞士建筑师雅克·赫尔策勒共
同完成的。
它的外部结构由828个不同形状和大小的钢管组成,其中
许多是自由曲线。
这使得它外观界于流线型,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鸟巢不仅是一个巨大的建筑,它的内部也非常宏伟。
观众席总计为91,000个,包括看台座位和贵宾室,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座体育场馆。
在奥运会期间,它举办了开幕式、闭幕式、田径、足球等赛事,
吸引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目光。
另一方面,北京鸟巢也是一座环保建筑。
它采用了大量的再生材料,
如钢铁、铜线和废弃的混凝土等。
这些材料被重新利用,不仅减少了
浪费,同时缩短了建造时间,降低了成本。
北京鸟巢的建造给世界展示了中国先进的建筑技术和文化底蕴。
它象
征着中国的力量和智慧,并且已经成为了北京市的标志性建筑。
同时,北京鸟巢也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和自豪之一。
总的来说,北京鸟巢是一座充满灵感和创意的建筑,是人们在建筑、文化和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
它的美丽外观、宏伟内部和环保设计,使其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座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