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电路原理作业四(二)
- 格式:doc
- 大小:1.70 MB
- 文档页数:6
第三章3-1、在题图3-1所示电路中,已知:264,2S S U V I A ==, 153410,20,R R R R ==Ω==Ω试用叠加定理求支路电流3I 。
U s 2R 5R 3R 4I S6I 33-2、在题图3-2所示电路中,已知:S I =1A ,12E E ==9V ,R=6Ω,试用叠加定理求各支路电流。
题图3-2题图3-13-3、在题图3-3所示电路中,已知:6SI=2A,520SU V=,123410,20,40,R R R R=Ω==Ω=Ω试用叠加定理求电压1U的值。
3-4、题图3-4所示电路方框内为任意线性有源电路。
已知SU=5V,SI=1A,U=15V,若将SU极性反一下,则U=25V;若将SU极性和SI的方向都反一下,则U=5V,,试问若将SI的方向反一下,U为多少?3-5、在题图3-5所示电路中,P为无独立源的电阻网络(可以含受控源),设E S=1V、I S=0A,,测量得I=4A。
问E S=3V、I S=0A时,I为多少?题图3-4R1R2R3R4I S6Us5U1题图3-33-6、题图3-6所示电路中,A为线性有源网络,I1=2A,I2=1/3A,当R增加10Ω时,I1=1.5A,I2=0.5A,求当R减少10Ω时,1I、2I为多少?3-7、题图3-7所示电路中,已知1E=10V,2E=7V,3E=4V,1R=5Ω,2R=7Ω,3R=20Ω,4R=42Ω,5R=2Ω,试求它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题图3-5题图3-63-8、题图3-8所示电路中,已知1R=40Ω,2R=8Ω,3R=3Ω,4R=16Ω,SI=1000mA,R任意变化,试问:⑴R为多少时,在R上消耗的功率最大?maxP=?⑵R为多少时,通过它的电流最大?maxI=?⑶R为多少时,其上的电压为最大?maxU=?3-9、电路如题图3-9所示,A为有源一端口网络,已知1SU=10V,1R=2Ω,2R=4Ω,当开关k打开时,电流2I=,当开关k闭合时,电流38I=A,求出有源一端口网络A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习题四习题四1习题四习题四4-1用叠加定理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 。
答:A 2=I解:(1)电流源单独作用时如图4-14-1′′ A 12131621224//42=´´=´++=¢sI I(2)电压源单独作用时如图4-14-1″″ A 12144//412=´+=¢¢I(3)当两电源同时作用时)当两电源同时作用时A 2=¢¢+¢=I I I4-2用叠加定理求图示电路中的I 1、U 4 。
答:V V33;;A A 55..1141-==U I解:(1)当电压源单独作用时如图4-2′()A 166//24311==++=¢R R R R U I sA 5.02114=´=¢I ;V 14=¢U (2)当电流源单独作用时如图4-2-2″″A 5.0//212432141=+´++´=¢¢R R R R R R R R I I s()[]()[]V 432//24//4////43214-=´+=+=¢¢s I R R R R U 4Ω4Ω2Ω2Ω 12V6A I图4-1 习题4-1题图题图图4-2 习题4-2题图题图R 1 R 2 R 4 R 3 I 1 I 5U 5U 4 4Ω 6V3A 4Ω2Ω 2Ω4Ω4Ω 2Ω 2Ω 6AI ′图4-14-1′′ 2Ω4Ω4Ω 2Ω 12V6A I ″图4-14-1″″ I ′1 R 1 R 2 R 4 R 3 I 5U 54Ω 6V3A 4Ω2Ω 2Ω4U ¢ 图4-24-2′′R 1 R 2R 4 R 3 1I ¢¢I s4U ¢¢ 4Ω 3A 4Ω2Ω 2Ω图4-24-2″″习题四习题四(3)当两电源同时作用时)当两电源同时作用时A 5.15.01111=+=¢¢+¢=I I I V 341444-=-=¢¢+¢=U U U 4-3利用叠加定理求图4-3电路中的电压U 。
1-4. 电路如图所示,试求支路电流I.IΩ12解:在上结点列KCL 方程:A I II I I 6.301242543-==+-++解之得: 1-8.求图示电路中电压源发出的功率及电压xU 。
53U解:由KVL 方程:V U U U 5.2,53111=-=-得 由欧姆定律,A I I U 5.0,5111-=-=得所以是电源)(电压源的功率:,05.251123)52(151<-=-⨯-===⨯+=W I P VIU V X1-10.并说明是发出还是消耗源功率试求图示电路两独立电,。
10A解:列KVL 方程:A I I I I 5.0010)4(11101111==++⨯+⨯+-,得电路两独立电源功率:,发出)(,发出。
W I P W I P A V 38411051014110-=⨯⨯+-=-=⨯-= 2-6如图电路:R1=1Ω ,R2=2Ω,R3=4Ω,求输入电阻Rab=解:含受控源输入电阻的求法,有外施电压法。
设端口电流I ,求端口电压U 。
Ω====+-=+=+=9945)(21131211211I UR IU II I R I I R I I I R I IR U ab 所以,得,2-7应用等效变换方法求电流I 。
解:其等效变化的过程为,根据KVL 方程,AI I I I 31,08242-==+++ 3—8.用节点分析法求电路中的xI 和xU .Ω6A3xU 1x I Ω4Ω2Ω2Ω2VΩ1UV 3234解:结点法:A I V U UI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U U U X X X n n n n X n n n n n n n n n 5.16.72432242)212141(21411321)212111(214234121)4121(3121321321321==-⨯=--==+=+++--=-+++--=--+,解之得:,,补充方程:网孔法:网孔电流和绕行方向如图所示:323132132112224123221212242223m x x m x m m m m m m m m m IU I U I I I I U I I I U I I I I ++-==-⨯=-=+++⨯-⨯-=-+++-=,),(补充方程:)()(3—17.电路如图,试用网孔分析法求解电路中受控源发出的功率。
电路原理作业一1-1:注意电流的方向。
1-2:求电压过程中注意电压的正负。
1-3:U、I为关联参考方向时吸收功率,非关联参考方向时发出功率。
1-4:注意I0和受控电流源的方向相反;求电源发出的功率时或忽略内在电阻R消耗的功率。
1-5:可根据分压和分流的性质得出结论,也可以用支路电流法求。
1-6:先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列出IS的功率方程,解方程可得。
1-7:两个电源串联后加在R上。
1-8: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欧姆定律。
1-9:列出R功率的表达式,然后应用数学方法求解最大值。
1-10:注意分清题目中的受控源是电压源还是电流源;先设法求出通过电阻R的电流,然后再利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求I。
1-11:输入电阻是从电路的输入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等于输入电压和输入电流之比。
一般可以在输入端加一个电压U,然后求出输入电流I,U/I的值就是输入电阻。
1-12:先求各节点电压(设一参考接地点,利用电源电压降可求出另外两节点电压),然后可求出各支路电流。
1-13:首先选定参考接地点,求出R1上的电压,从而求出I1,然后再求U和U ab。
1-14:按从右向左的次序依次求各节点电压和各支路电流,求I时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或者根据电阻的等效变换关系直接求出(A1+I)(流过最左边0.5欧电阻的电流)和A2的关系。
1-15:功率守恒,先求U s(等于R1两端的电压)。
1-16:选定参考接地点,求出各点电位。
U ab等于a、b两点电位之差。
电路原理作业二2-1:支路电流法。
2-2:支路电流法。
2-3:略。
2-4:网孔电流法,选定四个独立网孔电流回路,列出四个方程求解。
2-5:节点电压法。
2-6:节点电压法。
列节点电压方程时,受控源当作普通电压源处理,最后再加一条受控源电压方程,总共两个方程。
2-7:首先用节点电压法求出各节点电压,然后即可求出所要求的值。
电路原理作业三3-1:在题图所示电路中,电压源单独作用时,电流源开路;电流源单独作用时,电压源短路。
电路原理习题习题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有四个备选答案,请将其中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入题干的括号中。
(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29分) 1、(本小题6分)电路如图所示, 若R 、U S 、I S 均大于零,, 则电路的功率情况为 A. 电阻吸收功率, 电压源与电流源供出功率 B. 电阻与电压源吸收功率, 电流源供出功率 C.电阻与电流源吸收功率, 电压源供出功率D. 电阻吸收功率, 电流源供出功率,电压源无法确定答( )U I S2、(本小题9分)若电流表A 读数为零, 则R 与I 的值分别为 A. 6 Ω, 2.5 A B. 8 Ω, -2.5 A C. 6 Ω, 1 A D. 0.66 Ω, 15 A 答()ab3、(本小题14分)用叠加定理可求得图示电路中ab 端的开路电压U ab 为A. 8.5 VB. 7.5 VC. 6 VD. 6.5 V答( )ab-二、填充题:在下列各题中,请将题止所要求的解答填入题干中的各横线上方内。
(本大题共2小题,总计31分) 1、(本小题12分)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 A ,电压=U V .105Ao2、(本小题19分)图示正弦交流电路,已知t u 310cos 2100=V ,电源向电路提供功率P =200W ,L u 的有效值为50V ,求R 和L 。
Lu + 三、非客观题( 本 大 题40分 )电路及外施电压波形如图所示,求电感贮能的最大值,并表明t >2s 时电阻所消耗的能量等于该值。
t s习题作业2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有四个备选答案,请将其中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入题干的括号中。
(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34分) 1、(本小题9分)电路如图所示, 若R 、U S 、I S 均大于零,, 则电路的功率情况为 A. 电阻吸收功率, 电压源与电流源供出功率 B. 电阻与电流源吸收功率, 电压源供出功率 C. 电阻与电压源吸收功率, 电流源供出功率 D. 电阻吸收功率,供出功率无法确定答( )U I S2、(本小题8分)用叠加定理可求得图示电路中电压u 为A. ()1+cos t VB. ()5-cos t VC. ()53-cos t VD. 513-⎛⎝ ⎫⎭⎪cos t V答( )3、(本小题17分)图示电路中a 、b 端的等效电阻R ab 为A. 83 ΩB. 3 ΩC. 4 ΩD. 6 Ω答()二、填充题:在下列各题中,请将题止所要求的解答填入题干中的各横线上方内。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电路原理》课程作业姓名: 学 号: 年级:学习中心:—————————————————————————————第一章1-1. 在题图1-1中,若电压源12S U V =,电阻12R =Ω,试在图示参考方向下求支路电流I 。
1-2. 求图1-2各支路中未知量的值。
题图1-1U s=?4V2Ω10VΩabc题图1-21-3. 在题图1-3a 、b 所规定的参考方向下,若电压U 和电流I 的代数值均为正,试分析两个网络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1-4. 题图1-4是一个简化的晶体管电路,求电压放大倍数0/i U U ,再求电源发出的功率和负载L R 吸收的功率。
1-5. 题图1-5所示电路中,电流源6S I A =,电阻11R =Ω,22R =Ω,33R =Ω,46R =Ω,求电流0I 。
题图1-4题图1-3IIUUab1-6. 题图1-6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流源S I 发出功率为4W ,试求电阻R 的值。
1-7. 题图1-7所示电路中,电压源分别为1E =6V ,2E =8V ,R=7Ω,试求电流I 。
2Ω题图1-6题图1-51-8. 在题图1-8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流源1S I =2A ,2S I =1A ,R=5Ω,1R =1Ω,2R =2Ω,试求电流I 、电压U 为多少?1-9. 题图1-9所示电路中,电流源S I 及其内阻0R 为定值,改变负载电阻R ,求R为何值时它可获得最大功率,最大功率为多少?题图1-9题图1-7题图1-81-10.题图1-10电路中,1S I =0.5A ,S I =1A ,控制系数r=10,电阻R=50Ω。
方框内为任意电路(设不短路),试求电流I ?1-11.电路各参数如题图1-11所示,求输入电阻i R 。
题图1-10I3II I题图1-111-12. 电路各参数如题图1-12所示,试求电流I 为多少?1-13. 题图1-13所示电路中,电压源E 1=24V ,E 2=20V ,α=50,R=50Ω,R 1=500Ω,试求ab U 和U 。
电路原理范承志答案【篇一:浙大电路考试大纲】lass=txt>(一) 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 实际电路与电路模型, 电路变量及其参考方向2. 电路元件及其特性, 基尔霍夫定律3. 无源、有源网络等效变换(二) 网络的基本计算方法和定理1. 图论2. 支路电流法3. 回路电流法, 网孔电流法4. 节点电压法, 改进节点电压法5. 叠加定理、线性定理6. 替代定理7. 戴维南与诺顿定理8. 特勒根定理, 互易定理9. 电源的移动,补偿定理(三) 正弦交流电路1. 正弦交流电量的基本概念, 周期信号的有效值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3.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电感、电流元件4. 相量形式的kcl/kvl5. 正弦无源一端口网络的阻抗、导纳及其等效电路6.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7. 复杂正弦交流电路的计算(四) 谐振、互感和三相交流电路1. 电路的谐振2. 互感耦合电路3. 理想变压器和实际变压器4. 三相交流电路5. 三相电路的功率及其测量(五) 双口网络1. 双口网络z、y、t参数2. 无源双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双口网络的级联3. 含受控源的双口网络(六) 周期性非正弦电路1. 周期信号与傅里叶级数及其频谱2. 周期性非正弦信号激励下线性电路的稳态分析3. 对称三相电路中的高次谐波(七) 电路中的过渡过程1. 换路定则与初始值计算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零状态和全响应3. 电容电压、电感电流的跳变情况5. 二阶电路的全响应6. 复杂电路的经典法(八) 拉普拉斯变换、卷积积分和状态方程1. 拉斯变换及其基本性质2. 运算电路模型3. 基本定律的运算形式及运算法4. 网络函数与各响应的关系及电路频率特性5. 卷积积分与叠加积分6. 状态变量法(九) 网络的矩阵分析1. 电路的矩阵表示2. 基尔霍夫定律的矩阵表示3. 典型支路,节点电压法的矩阵方程4. 回路电流法的矩阵方程(十) 分布参数电路1. 均匀传输线方程2. 均匀传输线的正弦稳态分析3. 均匀传输线的入端阻抗4. 均匀传输线中的行波5. 无反射均匀传输线6. 无畸变均匀传输线7. 无损耗均匀传输线 (十一) 非线性电路1. 直流非线性电阻电路2. 交流非线性稳态电路,小信号分析法3. 分段线性法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2004年8月2.?电路原理?第二版,周庭阳、江维澄编,浙大出版社,19973.?电路?第四版, 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篇二:2016年浙大电路考研大纲】ass=txt>(一) 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七) 电路中的过渡过程1. 换路定则与初始值计算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零状态和全响应1. 实际电路与电路模型, 电路变量及其参3. 电容电压、电感电流的跳变情况考方向 4.阶跃响应、冲激响应2. 电路元件及其特性, 基尔霍夫定律 5.二阶电路的全响应3. 无源、有源网络等效变换6. 复杂电路的经典法 (二) 网络的基本计算方法和定理 (八) 拉普拉斯变换、卷积积分和状态方程 1. 图论1. 拉斯变换及其基本性质2. 支路电流法2. 运算电路模型 3. 回路电流法, 网孔电流法4. 节点电压法, 改进节点电压法5. 叠加定理、线性定理6. 替代定理7. 戴维南与诺顿定理8. 特勒根定理, 互易定理9. 电源的移动,补偿定理 (三) 正弦交流电路 1. 正弦交流电量的基本概念, 周期信号的有效值 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3.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电感、电流元件 4. 相量形式的kcl/kvl 5. 正弦无源一端口网络的阻抗、导纳及其等效电路 6.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7. 复杂正弦交流电路的计算 (四) 谐振、互感和三相交流电路 1. 电路的谐振 2. 互感耦合电路 3. 理想变压器和实际变压器 4. 三相交流电路 5. 三相电路的功率及其测量(五) 双口网络 1. 双口网络z、y、t参数2. 无源双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双口网络的级联3. 含受控源的双口网络 (六) 周期性非正弦电路 1.周期信号与傅里叶级数及其频谱 2. 周期性非正弦信号激励下线性电路的稳态分析3. 对称三相电路中的高次谐波3.基本定律的运算形式及运算法4.网络函数与各响应的关系及电路频率特性5. 卷积积分与叠加积分6. 状态变量法 ( 九 ) 网络的矩阵分析 1.电路的矩阵表示 2. 基尔霍夫定律的矩阵表示3. 典型支路,节点电压法的矩阵方程 4.回路电流法的矩阵方程 ( 十 )分布参数电路1. 均匀传输线方程 2. 均匀传输线的正弦稳态分析 3. 均匀传输线的入端阻抗 4. 均匀传输线中的行波 5. 无反射均匀传输线 6. 无畸变均匀传输线7. 无损耗均匀传输线 ( 十一 )非线性电路 1. 直流非线性电阻电路2. 交流非线性稳态电路,小信号分析法3. 分段线性法四.教材及主出版社,2014年8月2.?电路原理?第二版,周庭阳、江维澄编,浙大出版社,19973.?电路?第四版, 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篇三:电气工程学院关于2009级主修专业预确认、】class=txt>“爱迪生实验班”选拔工作日程安排根据2010年4月28日本科生院教务处《关于做好2009级学生主修专业预确认工作的通知》,经电气工程学院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决定,现将电气工程学院2009级主修专业预确认、“爱迪生实验班”选拔等工作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1.2009年4月28日-5月15日,请预确认电气学院各专业的2009级学生通过现代教务管理系统“主修专业确认”一栏报名,自主选择主修专业。
作业四(二)
4-1电路如图所示,已
知
100sin(),
()S t V t u ω=110,R L ω==Ω
241
10,L L C
ωωω===Ω35,L M ωω==Ω 求电流1()t i 。
解:0
110sin(45)()t A t i ω=-
4-2 对称三相电路如图所示,已知0
010030,1,a V R =∠=ΩU (99),
Z j ∆=+Ω求负载的相电流ab I 。
解:ab I A =
4-3电路如图所示,已知0.001,C F =电源电压())S t t V u = , 开关闭合时,电流i 等于零。
开关打开时,电阻电压等于电源电压。
求电感12,L L 的值。
解:3
3
1210,10L H L H --==
i S u L 2
4-4电路如图6所示,已
知
100sin(),()S t V t u ω=5,M ω=Ω
1210,R L L ωω===Ω求电压0()t u 。
解:0
0()50sin(45)t t u ω=+
4-5对称三相电路如图7所示,已知相电压0
01000,1,a V R =∠=ΩU
(99),Z j ∆=+Ω 求三相电源发出的有功功率P 。
解:4800P W =
4-6 RLC 串联谐振电路中,已知R=100Ω,L=0.1H ,C=0.1μF ,则电路谐振角频率 ω0和品质因素Q 为
解:4
010,10Q ω==
4-7对称三相电路如图所示,已知0
010030,1,a V Z =∠=ΩU (1010),Z j =+Ω求
电流0,I I 的值。
解:0,0I I A ==
i S u a
b
0()
t u I .
4-8 对称三相电路如图7所示,已知0
10030,a V =∠U (129),Z j ∆=+Ω求负载
的相电流和线电流。
解:,20I A I A ==相线
4-9 图示电路中,已知20R =Ω,1215L L ωω==Ω,5M ω=Ω,10s I =∠,则开路电压U 等于
解:20U V =
4-10 图示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流源
()30S 2sin 100t i =+A ,则电感电流L
i
等于
解:(
)3
2sin 1090t -︒A
4-11 图示电路,外加正弦交流电源,有效值为,电流表1A 的读数为零,则电流表2A 的读数为
解:1A
F
μu I .s
R
L 2
.i S
F
μ
4-12图示电路,1R =Ω,0.01L H =,1C F μ=,谐振频率O f 和品质因数Q 为
解:4
10/2,100O f Hz Q π==
4-13对称三相电路如图所示,若在实际电路中测得线电流大小关系为
A C
B I I I ==
,试分析三相负载可能存在的故障。
4-14有一RLC 串联电路,已知5R =Ω,L=10mH ,1C F μ=,求该电路的谐振角频率和品质因数。
解:4
010,20Q ω==
4-15 电路如题所示,已知100sin1000,50,50,u tV R L mH =
=Ω= 20C F μ=,试求
当S 打开和闭合时,流过电阻上的电流I 。
解:打开2I A =;闭合0I =;
L
4-16 RLC 串联电路,已知10R =Ω,L=10mH ,1C F μ=,当外加电压有效值为10V, 角频率为410ω=时,求电感和电容上的电压值。
解:100L C U U V ==
4-17 题图4-18所示电路,已知10R =Ω,为使得入端阻抗等于160Ω,求理想变压器的匝数比
12:N N 。
解:1
2
4N N =
4-18 题图所示电路,理想变压器匝数比为12:N N ,求ab 端的等效阻抗。
4-19 Y 连接的三相对称负载,相电压为100V,则线电压为
解:V
4-20 Y 连接的三相对称负载,相电流为10A ,则线电流为
解:10A
4-21 ∆连接的三相对称负载,相电压为100V,则线电压为 解:100V
12
:N N 1'
1
12
:N N
4-22 ∆连接的三相对称负载,相电流为10A ,则线电流为
解:
4-23 互感线圈如题图所示,试判别每组线圈之间的同名端。
解:'
'
'
12,23,1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