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原理第二版 浙大出版社 第2章
- 格式:doc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16
电路原理范承志答案【篇一:浙大电路考试大纲】lass=txt>(一) 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 实际电路与电路模型, 电路变量及其参考方向2. 电路元件及其特性, 基尔霍夫定律3. 无源、有源网络等效变换(二) 网络的基本计算方法和定理1. 图论2. 支路电流法3. 回路电流法, 网孔电流法4. 节点电压法, 改进节点电压法5. 叠加定理、线性定理6. 替代定理7. 戴维南与诺顿定理8. 特勒根定理, 互易定理9. 电源的移动,补偿定理(三) 正弦交流电路1. 正弦交流电量的基本概念, 周期信号的有效值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3.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电感、电流元件4. 相量形式的kcl/kvl5. 正弦无源一端口网络的阻抗、导纳及其等效电路6.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7. 复杂正弦交流电路的计算(四) 谐振、互感和三相交流电路1. 电路的谐振2. 互感耦合电路3. 理想变压器和实际变压器4. 三相交流电路5. 三相电路的功率及其测量(五) 双口网络1. 双口网络z、y、t参数2. 无源双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双口网络的级联3. 含受控源的双口网络(六) 周期性非正弦电路1. 周期信号与傅里叶级数及其频谱2. 周期性非正弦信号激励下线性电路的稳态分析3. 对称三相电路中的高次谐波(七) 电路中的过渡过程1. 换路定则与初始值计算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零状态和全响应3. 电容电压、电感电流的跳变情况5. 二阶电路的全响应6. 复杂电路的经典法(八) 拉普拉斯变换、卷积积分和状态方程1. 拉斯变换及其基本性质2. 运算电路模型3. 基本定律的运算形式及运算法4. 网络函数与各响应的关系及电路频率特性5. 卷积积分与叠加积分6. 状态变量法(九) 网络的矩阵分析1. 电路的矩阵表示2. 基尔霍夫定律的矩阵表示3. 典型支路,节点电压法的矩阵方程4. 回路电流法的矩阵方程(十) 分布参数电路1. 均匀传输线方程2. 均匀传输线的正弦稳态分析3. 均匀传输线的入端阻抗4. 均匀传输线中的行波5. 无反射均匀传输线6. 无畸变均匀传输线7. 无损耗均匀传输线 (十一) 非线性电路1. 直流非线性电阻电路2. 交流非线性稳态电路,小信号分析法3. 分段线性法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2004年8月2.?电路原理?第二版,周庭阳、江维澄编,浙大出版社,19973.?电路?第四版, 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篇二:2016年浙大电路考研大纲】ass=txt>(一) 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七) 电路中的过渡过程1. 换路定则与初始值计算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零状态和全响应1. 实际电路与电路模型, 电路变量及其参3. 电容电压、电感电流的跳变情况考方向 4.阶跃响应、冲激响应2. 电路元件及其特性, 基尔霍夫定律 5.二阶电路的全响应3. 无源、有源网络等效变换6. 复杂电路的经典法 (二) 网络的基本计算方法和定理 (八) 拉普拉斯变换、卷积积分和状态方程 1. 图论1. 拉斯变换及其基本性质2. 支路电流法2. 运算电路模型 3. 回路电流法, 网孔电流法4. 节点电压法, 改进节点电压法5. 叠加定理、线性定理6. 替代定理7. 戴维南与诺顿定理8. 特勒根定理, 互易定理9. 电源的移动,补偿定理 (三) 正弦交流电路 1. 正弦交流电量的基本概念, 周期信号的有效值 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3.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电感、电流元件 4. 相量形式的kcl/kvl 5. 正弦无源一端口网络的阻抗、导纳及其等效电路 6.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7. 复杂正弦交流电路的计算 (四) 谐振、互感和三相交流电路 1. 电路的谐振 2. 互感耦合电路 3. 理想变压器和实际变压器 4. 三相交流电路 5. 三相电路的功率及其测量(五) 双口网络 1. 双口网络z、y、t参数2. 无源双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双口网络的级联3. 含受控源的双口网络 (六) 周期性非正弦电路 1.周期信号与傅里叶级数及其频谱 2. 周期性非正弦信号激励下线性电路的稳态分析3. 对称三相电路中的高次谐波3.基本定律的运算形式及运算法4.网络函数与各响应的关系及电路频率特性5. 卷积积分与叠加积分6. 状态变量法 ( 九 ) 网络的矩阵分析 1.电路的矩阵表示 2. 基尔霍夫定律的矩阵表示3. 典型支路,节点电压法的矩阵方程 4.回路电流法的矩阵方程 ( 十 )分布参数电路1. 均匀传输线方程 2. 均匀传输线的正弦稳态分析 3. 均匀传输线的入端阻抗 4. 均匀传输线中的行波 5. 无反射均匀传输线 6. 无畸变均匀传输线7. 无损耗均匀传输线 ( 十一 )非线性电路 1. 直流非线性电阻电路2. 交流非线性稳态电路,小信号分析法3. 分段线性法四.教材及主出版社,2014年8月2.?电路原理?第二版,周庭阳、江维澄编,浙大出版社,19973.?电路?第四版, 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篇三:电气工程学院关于2009级主修专业预确认、】class=txt>“爱迪生实验班”选拔工作日程安排根据2010年4月28日本科生院教务处《关于做好2009级学生主修专业预确认工作的通知》,经电气工程学院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决定,现将电气工程学院2009级主修专业预确认、“爱迪生实验班”选拔等工作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1.2009年4月28日-5月15日,请预确认电气学院各专业的2009级学生通过现代教务管理系统“主修专业确认”一栏报名,自主选择主修专业。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中英文):本课程大纲根据2020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或制定。
在上版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根据课程的知识内容模块,调整了课本上章节的讲解顺序和课时,并重新设置了课内实验。
电路原理课程为工科电类各专业的基础课和必修课,是所有“弱电专业”和“强电专业”的必修课,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整个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计算方法;了解近代电路理论的发展及分析计算方法。
通过实验,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能合理布局和正确连接线路,正确读取数据,并能分析研究实验结果的合理性;能独立分析、排除实验故障;掌握基本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及简单电路的设计方法;通过对电路实验现象的分析,加深对电路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理论严密,逻辑性强,有广阔的工程背景,对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提高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先修课程中所学到的有关知识与技能,进行电气工程技术人员所需的基本训练,为- 9 -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有关课程和日后从事专业工作打好基础。
因此,本课程在工科电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1)教学对象: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自动化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
(2)修读要求电路原理是电子学各专业课程学习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电路分析计算的理论基础,它所描述和研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普遍使用在电子学科各专业领域。
要求学生具有大学物理中电学的基础、高等微积分、电路原理I基础。
This course i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of automation specialty,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alent training scheme and curriculum system of Automation Specialty.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basic theory of circuit and the basic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methods, and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ircuit theory and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methods. Through the experiment, we can train the students' basic experimental operation skills, so that they can reasonably lay out and correctly connect the circuit, correctly read the data, and analyze the validity of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analyze and eliminate the experimental faults independently; learn to use basic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instruments and meters, and design simple circuit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ircuit experimental phenomena, students will further understand the circuit theory. This course will cultivate the students' rigorous scientific attitude and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2.设计思路:电路原理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整个自动化专业的人才- 9 -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为后续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电机与拖动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打好基础。
1、在图(三)所示电路中,,若,,,,,试求:(1)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有效值);(2)电阻R2吸收的有功功率。
=(1)当单独作用时:L1、L2短路,C开路,(2)当单独作用时:L1、L2、C并联谐振,开路,(3)当单独作用时:L1、C串联谐振,短路,2、如下图(六)所示电路中,非线性电阻的伏安关系为(A),试用小信号法,求非线性电阻两端电压及电流。
在静态时,即:此时,而由等效小信号电路,在作用下:所以,有:3、下图(六)所示电路中,已知二端口网络N的Z参数为,。
(1)求为何值时可以获得最大功率;(2)若,求获得的最大功率。
由Z参数方程,有(1)当时,可获最大功率。
(2)4、如下图(六)所示电路中,,直流电压源V,非线性电阻的伏安关系为,若V,试求电流。
在静态工作点处,令,则回路电压方程: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为:,将此方程代入回路电压方程,得5、如图(五)所示二端口网络,已知。
7、下图(三)所示电路中含有理想变压器,试求(1)副边折算到原边的等效阻抗;(2)图示电路中的。
8、相量电路模型如图2-4所示,已知,试求各支路电流相量,并画出电流向量图。
9、下图(四)所示电路中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已知。
试求:(1)网络函数;(2)当激励时,电路的冲激响应。
(1)(2)10、在图2—2所示电路中,,求输入端a、b的阻抗。
11、回转器能将一个电感元件“回转”为一个电容元件,反之同样也可以。
13、当网络函数确定后,该网络的零状态响应为。
A. 正确B. 错误错误:【A】14、对同一电路而言,相应不同,对应的网络函数也不同。
A. 正确B. 错误错误:【A】15、当两个二端口网络按串联方式连接后,其等效参数矩阵为。
A. 正确B. 错误错误:【A】16、RLC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电路的无功功率等于零。
A. 正确B. 错误错误:【A】17、已知三个电源为它们可以组成一组对称三相电源。
A. 正确B. 错误错误:【B】18、在对称三相星形连接的电源中,线电压有效值是相电压有效值的3倍。
答案 1-3求电路中未知的u 、i 、R 或p 的值。
解:(a) i = -0.5A ;(b) u = -6V ; (c) u = -15V t e -; (d) i = 1.75cos2t A ; (e) R =3Ω; (f ) p = 1.8 2cos 2t W .1-13 图示电路中的电源对外部是提供功率还是吸收功率?其功率为多少?解:(a) 供12W ; (b) 吸40W ;(c) 吸2W ;(d) 2V 供26W ;5A 吸10W (总共向外供16W )。
1-15 求图示各电路中电压源流过的电流和它发出的功率。
解:(a) i = 0.5A,p 发 = 1W(b) i = 2A, p 发 = 4W ;(c) i = - 1A, p 发= - 2W ; (d) i = 1A, p发= 2W.1-18 (1) 求图(a)电路中受控电压源的端电压和它的功率;(2) 求图(b)电路中受控电流源的电流和它的功率;(3) 试问(1)、(2)中的受控源可否用电阻或独立源来替代,若能,所替代元件的值为多少?并说明如何联接。
解:W 72 ,V 242 )1(1==p U (发出);(a)5Ω4Ω7cos2t V +- R-6t 15+12e V+ -(d) (e) ( f )-6t p =?i2A 3Ω u 5 3Ωe -t Au -(b) (c)(a) (b)(c)(d)(b)(c)(d)(a)(b)(a)W 15 ,A 36 )2(2==p I (吸收);(3) 图(a)中的VCVS 可用下正上负的24V 电压源替代; 图(b)中的CCCS 可用3A ↓的电流源或(5/3)Ω的电阻替代。
1-19 试用虚断路和虚短路的概念求图示两电路中的 i 1 、i 2 及u 0 的表达式。
解:(a) i 1 = 0,u 0 = U S ,i 2 = U S /L (b) i 1 = i 2 = U S /R 1 ,u 0 = - R f U S /R 1 .1-22 求图示各电路中的u ab ,设端口a 、b 均为开路。
2.7 求题2.7图所示各三角形联结网络的等效星形联结网络。
解题2.7图)(aΩ=++⨯=1530205030501RΩ=++⨯=1030205020502RΩ=++⨯=630205020303R)(b 和)(c 的解法类似。
2.8 求题2.8图所示各星形联结网络的等效三角形联结网络。
解题2.8图)(a123Ω=⨯+⨯+⨯=k R 33.5322233212Ω=⨯+⨯+⨯=k R 8222233223Ω=⨯+⨯+⨯=k R 8222233231)(b 和)(c 的解法相同。
2.9 求题2.9 图所示各一端口网络的等效电阻。
解)(a 将结点1、2、3上半部分的3个电阻组成的三角形联接等效成星形联接,由于三角形的3个电阻值相同,故等效星形的3个电阻值也相同,为:Ω100ΩΩ题2.9图Ω⨯===10031321RRR,等效后的电路如右图,故电路的等效电阻为:Ω=++=1003100)3100100(21eqR)(b解法与)(a相同,将Ωk21、Ωk7和Ωk15三个电阻组成的三角形联接变换成星形,或将Ωk7、Ωk15和Ωk2三个电阻组成的星形联接变换成三角形形,即可得到该电路的等效电阻。
2.10 求题2.10图所示电路的等效电路模型。
解(a)2121R R R R +(b)(c)2121R R R R +(d)题2.11图2.13 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题2.13图所示电路中的电压比Su u 0,已知Ω=21R ,Ω==132R R 。
_题2.13图解 先将受控电流源变换成受控电压源,电路变为下图_对闭合回路写KVL 方程有23212)(u u I R R R S -=++ I R u 22= 得 61323321S S Su u R R R u I =++=++=2612612230S S S u u u u I R u =⨯⨯+⨯=+=210=Su u2.14 求图各电阻单端口的等效电阻。
解)(a对电路写KVL 方程有:0=-+-u i R u μ μ+==10R iu R)(bi S+_r i b(b )i i i S '+= 1R u i =对右边的回路写KVL 方程有:012=-+'i R i r i R 0)()(1112=-+-R u R r R u i R S整理得: 0)(1212=-+-u R rR R i R SrR R R R i u R S -+==21210rR R R R i u R S-+==21210)(c将电路中的电流源等效成电压源,如下图所示:R 2b(c )R 1αi对电路写KVL 方程有:0)(121=--+u i R i R R α 210)1(R R iu R +-==α)(d将电路右边的电流源等效成电压源得下图:对电路右边的回路写KVL 方程有:0210=-+-u i u S 将 i u 8= 代入有: 0)4(6=---S S S u i u得 Ω==120SS i u R2.15 列出题2.15图电路的支路电流法方程组。
解题2.15图对电路图中间部分的3个结点写KCL 方程有: 0431=+-i i i 0654=++-i i i 0521=-+-i i i 对电路的三个网孔写KVL 方程有:05541=--i i i1432643=++i i i 23652=-+i i i 解上述6个方程的联立方程组有 A i 11= A i 32= A i 43=A i 34= A i 25= A i 16=A i 182.36-=2.17 如题2.17图所示电路,各元件参数同上题。
求各支路电流。
解题2.17图对电路图中间部分的3个结点写KCL 方程有: 0621=++-i i i S0432=++-i i i 0532=-+-i i i由于该电路有6条支路,故需求6个支路电流,但由于有1条支路电流为电源源已知,故只需求5条支路电流即可。
对上面的网孔和右下的网孔写KVL 方程有:6664422S u i R i R i R -=+-- 3554433S u i R i R i R =++- 代入有关数据有402810642-=+--i i i 20884543=++-i i i解上述联立方程有A i 2143.22= A i 2875.03=A i 9286.14= A i 7143.05= A i 2143.16-=2.22 用网孔电流法求题2.22图电路中的网孔电流I 和电压U 。
解 设电流源二端的电压为U题2.22 图U I I I -=--++30106)1065(321U I I +=+++-10)6510(621 1030100)1010(1031--=++-I I 补充一方程 221=-I I既可求得 A I 41= A I 22= A I 53= V U 8=2.23 用网孔电流法求题2.23图电路中电压u 和电流i 。
解题2.23 图 i i i 263)31(2--=-+ 42=i补充方程 i i i u 2)(312--=解得 A i 1= V u 7=2.24 用网孔电流法求题2.24图电路的网孔电流。
解题2.24 图 42)22(21=-+i ii i i --=++-2)22(221 补充方程 21i i i -=解得 A i 8.01= A i 4.02-=2.25 用网孔分析法求题2.25图电路的网孔电流。
解题2.25 图0)112(321=--++i i i 132131)111(u i i i -=-+++- 1321310)211(u i i i +=+++-- 211i u -= 解得 A i 8.11= A i 72= A i 2.03=2.26 用结点电压法求题2.26图电路的节点电压。
解 设3个结点的电压分别为 1u 、2u 、3u题2.26 图221)211(21=-+u u021)12121(21321=-+++-u u u3)212121(2132=+++-u u解得 V u 667.11= V u 12= V u 333.23=2.27 用结点电压法求题2.27图电路的结点电压。
解 设3个结点的电压分别为 1u 、2u 、3u题2.27 图35.01)5.0111(321=--++u u u22=u 6)115.01(5.01321=+++--u u u解得 V u 31= V u 22= V u 5.33=2.28 用结点电压法求题2.28图电路的节点电压。
解 设3个结点的电压分别为 1u 、2u题2.28 图102)42(21=-+u u5)41411(20)252(221++=+++-u u解得 V u 31= V u 42= A u I 2414152=+-=V I u 5.45.054153=-=+=2.30 用结点电压法求题2.30图电路的结点电压。
解 设受控电压源发出的电流I '从正极发出,2个结点的电压分别为 1u 、2u题2.30 图I u '+=10511I u '--=+5)2141(2I u u 321=- 22u I =解上述方程得 V u 101= V u 42=2.31 用结点电压法求题2.31图电路的结点电压和电流I 。
题2.31 图解 设3个结点的电压分别为 1u 、2u 、3u ,2=g65.01)5.0111(321=--++u u u42=u 13212)5.0111(5.01U u u u =+++--11u U =解上述方程有 V u 61= V u 42= V u 73= 对结点②写KCL 方程有A u u u u I 5)1()1(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