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气候特征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7
昆明的气候特点气候情况昆明地处低纬高原,地貌复杂多样,地形高差较大,在气候上存在着明显的垂直差异和水平差异。
在山区有“山下花开山上雪”、“踊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象。
据建国以来的气象资料统计,昆明年均气温14.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9.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5℃,年温差12~13℃。
全年降水量约103l毫米,相对湿度为 74%,湿气不大,全年无霜期近年均在240天以上。
全年晴天较多,日照数年均2445.6小时,日照率56%。
终年太阳投射角度大,年均总辐射量达129.78千卡/平方厘米,其中雨季62.78千卡/平方厘米,干季67千卡/平方厘米,两季之间变化不大,故诗人杨升庵称赞昆明“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气候特征1.春季温暖,干燥少雨,风高,蒸发旺盛,日温变化大春季,气流来自热带大陆,多晴朗天气,月平均气温多在20℃以下。
但昼夜温差大,有“上午如春、午后似夏、晚间如秋、深夜如冬”的“一日四季”的特点。
春季降水量少,空气湿度小,蒸发量大,气温回升快,农业生产易受干旱威胁,不利于小春作物成长和大春播种。
2.夏无酷暑,雨量集中夏季,气流来自热带海洋,多雨云天气,水分充足,土壤湿润,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辐射热量用于水分蒸发的多。
因此,盛夏季节全市除海拔1600米以下的地区平均有2个月左右气温能达到22℃的夏季标准外,其他大多数地区均属21℃以下的春季气候,无酷暑期。
夏季雨量集中,且多大雨、暴雨,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故易受洪涝灾害。
3.秋季温凉,天高气爽,雨水减少,霜期开始秋季降温快,天气干燥,多数地区气温要比春季低2℃左右。
降水量比夏季减少一半多,但多于冬、春两季,秋旱较少见。
一般在10月上、中旬终止雨季,初霜期于11月上旬开始。
4.冬无严寒,日照充足,天晴少雨冬季每月晴天平均在20天左右,日照230小时左右,雨天4日左右,全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3%~5%。
除海拔在1500米以下的河谷地区外,全市大多数地区有两个多月的冬天(5天平均气温小于10℃),有时出现阴冷天气,霜冻或降雪,严重时能导致小春作物灾害。
昆明属于什么气候类型有哪些特点昆明属北纬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
昆明全年温差较小,市区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最热时月平均气温19℃左右,最冷时月平均气温8℃左右。
历史上年极端气温最高31.2℃,最低-7.8℃。
昆明市虽位于北纬亚热带,但境内大多数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素以“春城”之称而享誉中外。
昆明属于什么气候类型有哪些特点1昆明的气候特点一是春季温暖,干燥少雨,日温变化大。
月平均气温多在20℃以下。
二是夏无酷暑,雨量集中,降雨量占全年雨量的60%以上,平均气温22℃。
三是秋季温凉,天高气爽,雨水减少,霜期开始。
四是冬无严寒,日照充足,天晴少雨。
每月晴天平均在20天左右,日照230小时左右,雨日4天左右,全月降雨量仅占全年的3--5%。
2昆明的地理位置昆明位于中国西南云贵高原中部,位于东经102°10'~103°40',北纬24°23'~26°22',市中心位于北纬25°02'11",东经102°42'31"。
南濒滇池,三面环山,滇池平原。
昆明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乃至中东、南欧、非洲的前沿和门户,具有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独特区位优势。
昆明市中心海拔约1891m。
拱王山马鬃岭为昆明境内最高点,海拔4247.7m,金沙江与普渡河汇合处为昆明境内最低点,海拔746m。
市域地处云贵高原,总体地势北部高,南部低,由北向南呈阶梯状逐渐降低。
中部隆起,东西两侧较低。
云南(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考察报告一、气候与地理特征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气候多样,地理特征丰富。
昆明具有春城的美誉,四季如春;大理四季分明,冬季温暖湿润;丽江和香格里拉则因海拔较高,夏季凉爽,冬季较为寒冷。
总体而言,云南的地理特征为高山峡谷、河流湖泊众多,生态系统多样,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二、民族文化多样性云南是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世居少数民族有25个,其中包括彝族、白族、傣族、哈尼族、壮族等。
这些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传统,如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傣族的泼水节等。
这些文化传统不仅丰富了云南的文化内涵,也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旅游资源评价云南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包括世界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如丽江古城、大理古城、香格里拉等。
此外,云南的自然景观如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石林等也备受游客喜爱。
这些资源为云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经济产业发展云南的经济产业主要包括农业、旅游业和矿产资源开发等。
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云南的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旅游业已成为云南的重要支柱产业。
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云南的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仍较为落后。
五、生态环境保护云南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至关重要。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确保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在实践中,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六、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云南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云南的投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等交通网络不断完善,为云南与外界的经济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同时,通讯、能源和水利等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七、社会民生状况在社会民生方面,云南的教育、医疗和社保等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通过实施一系列扶贫政策和社会福利制度,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民生福祉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昆明一、概况昆明,云南省省会,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云南省唯一的特大城市和西部第四大城市,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枢纽;是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旅游、商贸城市之一。
昆明是国家一级口岸城市,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亚洲5小时航空圈的中心,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枢纽,中国唯一面向东盟的大都市。
因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是典型的温带气候,城区温度在0~29℃之间,年温差为全国最小,这样在全球极少有的气候特征使昆明以“春城”而享誉中外。
昆明市虽位于北纬亚热带,但境内大多数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素以"春城"之称而享誉中外。
其特点一是春季温暖,干燥少雨,日温变化大。
月平均气温多在20℃以下。
二是夏无酷暑,雨量集中,降雨量占全年雨量的60%以上,平均气温22℃。
三是秋季温凉,天高气爽,雨水减少,霜期开始。
四是冬无严寒,日照充足,天睛少雨。
每月晴天平均在20天左右,日照230小时左右,雨日4天左右,全季降雨量仅占全年的3--5%。
昆明市是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名胜区。
二、人口、面积全市人口726万3100人;常住人口648.64万,市区常住人口358万3429人,城镇人口占全市人口的66%,为428万人,全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6岁,男女比例为105.76:100。
昆明市域总面积约1556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约98平方公里。
三、交通昆明市是中国西部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是中国面向东南亚的国家一级口岸城市,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门户城市。
昆明的发展首位度、产业支撑度、经济集中度、文化多维度、社会集聚度“五度”加权高,经济发展的市场体系覆盖全省,经济发展触角延伸全省,资源运作半径辐射全省。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年吞吐量计划3800万人次远期达到8000万人次,已于2012年6月28号通航,是全国第四大国际门户枢纽机场。
昆明市内现有沪昆铁路、成昆铁路、南昆铁路、内昆铁路、昆丽铁路、昆玉铁路、昆河铁路等12条铁路干支线。
适合昆明的简短介绍昆明的地理特点及气候地理位置昆明位于中国的云南省,地处滇池东北部,东临滇池,西临滇池之滇池平原,南连黔江二水;地理坐标为北纬24°23′至26°22′,东经102°10′至103°40′。
地形与地貌昆明地处滇池平原,地势以北低南高为特征,东西狭长,地形复杂多样。
境内山脉众多,以石林、西山为代表的丘陵地貌是昆明城区的特色之一。
气候昆明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气温适中,无严寒酷暑。
年平均气温约为15°C左右。
昆明被誉为“春城”,四季如春,气候宜人。
昆明的文化与历史文化昆明是云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金融中心,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由于云南省的独特地理位置和多民族聚居,昆明融合了汉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等多种族群的文化元素,形成了丰富多元的文化景观。
历史昆明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79年的春秋战国时期。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昆明历经了多个王朝的更迭,如晋朝、南诏、元代、明朝等。
每个时期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都在昆明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昆明的旅游景点和特色旅游景点1.翠湖公园:翠湖是昆明市区内的一片人工湖,四季花木繁茂,风景优美,是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2.世博园:世博园是昆明的文化展示中心,集展览、演出、游乐、休闲为一体,展示了云南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多元文化。
3.石林风景区:石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景区之一,被誉为“石的森林”,独特的地质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4.云南民族村:云南民族村是一座展示云南少数民族风情的综合性景区,游客可以领略到彝族、白族、哈尼族等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俗。
特色1.花卉市场:昆明素有“花的海洋”之称,每天都有丰富多彩的鲜花在花卉市场上出售,游客可以购买各种品种的花卉。
2.昆明特色小吃:昆明的小吃以过桥米线、过桥米线、凉粉等为代表,口味独特,令人垂涎欲滴。
3.云南民族服饰:云南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各个民族拥有独特的服饰文化,游客可以在昆明的市区或者云南民族村欣赏到不同族群的传统服饰。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昆明天气篇一:昆明气候特征昆明气候特征气候情况昆明地处低纬高原,地貌庞杂多样,地形高差较大,在气候上存在着显明的垂直差异和程度差别。
在山区有“山下花开山上雪”、“踊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象。
据建国以来的景象材料统计,昆明年均气温14.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9.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5℃,年温差12~13℃。
全年降水量约103l毫米,绝对湿度为 74%,湿气不大,全年无霜在即年均在240天以上。
全年晴天较多,日照数年均2445.6小时,日照率56%。
长年太阳投射角度大,年均总辐射量达129.78千卡/平方厘米,其中雨季62.78千卡/平方厘米,干季67千卡/平方厘米,两季之间变化不大,故诗人杨升庵称颂昆明“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一直四时春”。
气候特征昆明地理位置属北纬亚热带,然而境内大多数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存在典范的温带气候特点,素以“春城”而享誉中外。
昆明气候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多少点。
1.春季温暖,干燥少雨,风高,蒸发兴旺,日温变化大春季,气流来自热带大陆,多晴朗天气,月平均气温多在20℃以下。
但昼夜温差大,有“上午如春、午后似夏、晚间如秋、深夜如冬”的“一日四季”的特点。
春季降水量少,空气湿度小,蒸发量大,气温回升快,农业生产易受干旱威逼,不利于小春作物成长和大春播种。
2.夏无酷暑,雨量集中夏季,气流来自热带海洋,多雨云天气,水分充足,土壤湿润,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辐射热量用于水分蒸发的多。
因此,盛夏时节全市除海拔1600米以下的地区平均有2个月左右气温能达到22℃的夏季标准外,其他大多数地区均属21℃以下的春季气候,无酷暑期。
夏季雨量集中,且多大雨、暴雨,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故易受洪涝灾害。
3.秋季温凉,天高气爽,雨水减少,霜期开始秋季降温快,气象干燥,多数地域气温要比春季低2℃左右。
昆明气候特征气候情况昆明地处低纬高原,地貌复杂多样,地形高差较大,在气候上存在着明显的垂直差异和水平差异。
在山区有“山下花开山上雪”、“踊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象。
据建国以来的气象资料统计,昆明年均气温14.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9.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5℃,年温差12~13℃。
全年降水量约103l 毫米,相对湿度为74%,湿气不大,全年无霜期近年均在240天以上。
全年晴天较多,日照数年均2445.6小时,日照率56%。
终年太阳投射角度大,年均总辐射量达129.78千卡/平方厘米,其中雨季62.78千卡/平方厘米,干季67千卡/平方厘米,两季之间变化不大,故诗人杨升庵称赞昆明“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气候特征昆明地理位置属北纬亚热带,然而境内大多数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素以“春城”而享誉中外。
昆明气候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春季温暖,干燥少雨,风高,蒸发旺盛,日温变化大春季,气流来自热带大陆,多晴朗天气,月平均气温多在20℃以下。
但昼夜温差大,有“上午如春、午后似夏、晚间如秋、深夜如冬”的“一日四季”的特点。
春季降水量少,空气湿度小,蒸发量大,气温回升快,农业生产易受干旱威胁,不利于小春作物成长和大春播种。
2.夏无酷暑,雨量集中夏季,气流来自热带海洋,多雨云天气,水分充足,土壤湿润,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辐射热量用于水分蒸发的多。
因此,盛夏季节全市除海拔1600米以下的地区平均有2个月左右气温能达到22℃的夏季标准外,其他大多数地区均属21℃以下的春季气候,无酷暑期。
夏季雨量集中,且多大雨、暴雨,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故易受洪涝灾害。
3.秋季温凉,天高气爽,雨水减少,霜期开始秋季降温快,天气干燥,多数地区气温要比春季低2℃左右。
降水量比夏季减少一半多,但多于冬、春两季,秋旱较少见。
一般在10月上、中旬终止雨季,初霜期于11月上旬开始。
对昆明机场地区天气气候特征的一些综述分析一、引言昆明气候以降水为其主要特征。
全年划分为“雨季”和“干季”两个自然天气季节。
雨季(5-10月),西南季风决定了其天气特征;温度显著增加,温度日夜变幅减少,伴随着云量、雨量的急剧增加和温度响应降低。
干季(11月-次年4月),印度大陆北部平流过来的干、暖空气决定其天气特征:湿度显著减少,温度日夜变幅增大,伴随着云量、雨量的急剧减少。
就天气气候而言,降水对飞行活动固然有一定影响,但非主要的天气特征。
在“雨季”,雷暴对飞行安全与正常具有重要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雷暴就成为雨季期间的天气气候的主要特征。
就此,本文根据昆明机场1980-1988年的天气历史资料,对昆明机场地区天气气候做一些综述分析。
二、昆明机场地区天气气候特征云南气候有干、雨两季之分,同样,昆明气候也有明显的雨季和干季。
由表1的各标准层月平均露点温度可以看出,1-4月昆明700hPa的平均露点温度均小于0.6℃,至5月则突升至3.67℃,至11月则又突然降至0.36℃在800hPa、600hPa、500hPa和400hPa等压面上的露点温度同样也表现出了这种突升和突降的情况。
水汽含量的显著差异,正是昆明存在“雨季”和“干季”的例证之一。
下面将做进一步的探讨。
表1:1990年昆明探空各标准层月平均露点温度(℃)(一)雷暴雷暴是发生在积雨云中既有雷声又有闪电(或仅闻雷声不见闪电)的天气现象。
当雷暴出现时,常常伴随着暴风骤雨,是一种对飞行极为危险的天气现象。
在雷暴区飞行,强烈的气流扰动,会使飞机发生剧烈的颠簸,大量的过冷却水滴会使飞机产生积水,闪电会严重地干扰无线通信,甚至烧毁部分电子设备。
所以,飞机应尽量避免在雷暴天区中飞行。
据统计昆明机场雷暴历史资料得知,昆明机场任何一个月都有可能出现雷暴,但在同一年中每一个月却不一定出现(见表2)。
由表2的统计中可知,盛夏季节的6、7、8三个月雷暴的多发季节,3个月雷暴的总和占全年雷暴总数的60.3%,其次是雨季前的4、5月和雨季后期的9、10月,这4个月的雷暴总数占全年雷暴总数的29.1%。
昆明气候特征气候情况昆明地处低纬高原,地貌复杂多样,地形高差较大,在气候上存在着明显的垂直差异和水平差异。
在山区有“山下花开山上雪”、“踊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象。
据建国以来的气象资料统计,昆明年均气温14.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9.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5℃,年温差12~13℃。
全年降水量约103l毫米,相对湿度为74%,湿气不大,全年无霜期近年均在240天以上。
全年晴天较多,日照数年均2445.6小时,日照率56%。
终年太阳投射角度大,年均总辐射量达129.78千卡/平方厘米,其中雨季62.78千卡/平方厘米,干季67千卡/平方厘米,两季之间变化不大,故诗人杨升庵称赞昆明“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气候特征昆明地理位置属北纬亚热带,然而境内大多数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素以“春城”而享誉中外。
昆明气候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春季温暖,干燥少雨,风高,蒸发旺盛,日温变化大春季,气流来自热带大陆,多晴朗天气,月平均气温多在20℃以下。
但昼夜温差大,有“上午如春、午后似夏、晚间如秋、深夜如冬”的“一日四季”的特点。
春季降水量少,空气湿度小,蒸发量大,气温回升快,农业生产易受干旱威胁,不利于小春作物成长和大春播种。
2.夏无酷暑,雨量集中夏季,气流来自热带海洋,多雨云天气,水分充足,土壤湿润,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辐射热量用于水分蒸发的多。
因此,盛夏季节全市除海拔1600米以下的地区平均有2个月左右气温能达到22℃的夏季标准外,其他大多数地区均属21℃以下的春季气候,无酷暑期。
夏季雨量集中,且多大雨、暴雨,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故易受洪涝灾害。
3.秋季温凉,天高气爽,雨水减少,霜期开始秋季降温快,天气干燥,多数地区气温要比春季低2℃左右。
位置中国的西南部,云贵高原中部,市中心海拔1,891m。
南濒滇池,三面环山,滇池平原。
[3]海拔市中心海拔约1891m。
拱王山马鬃岭为昆明境内最高点,海拔4247.7m,金沙江与普渡河汇合处为昆明境内最低点,海拔746m。
[3]经纬昆明位于东经102°10'~103°40',北纬24°23'~26°22',市中心位于北纬25°02'11",东经102°42'31"。
气候昆明属北纬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日照长、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5℃。
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年降水量1035mm,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城区温度在0~29℃之间,年温差为全国最小,这样的气候特征在全球少有,因此,昆明素以“春城”而享誉中外。
昆明全年温差较小,市区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最热时月平均气温19℃左右,最冷时月平均气温8℃左右。
历史上年极端气温最高31.2℃,最低-7.8℃。
海鸥群飞由于温度、湿度适宜,日照长,霜期短,所以鲜花常年不谢,草木四季长青,昆明“春城”的美誉由此得来。
昆明日温差较大,紫外线强度较高,一天之中有四季,有遇雨变成冬之说,在冬、春两季,冬季日温差可达12~20℃,夏季日温差为可达4~10℃。
昆明气候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春季温暖,干燥少雨,蒸发旺盛,日温变化大;2.夏无酷暑,雨量集中,且多大雨、暴雨,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故易受洪涝灾害;3.秋季温凉,天高气爽,雨水减少。
秋季降温快,天气干燥,多数地区气温要比春季低2℃左右。
降水量比夏季减少一半多,但多于冬、春两季,故秋旱较少见;4.冬无严寒,日照充足,天晴少雨。
5.干、湿季分明。
全年降水量在时间分布上,明显地分为干、湿两季。
5~10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5%左右;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5%左右。
xx气候特征气候情况昆明地处低纬高原,地貌复杂多样,地形高差较大,在气候上存在着明显的垂直差异和水平差异。
在山区有“山下花开山上雪”、“踊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象。
据建国以来的气象资料统计,昆明年均气温14.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9.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5℃,年温差12~13℃。
全年降水量约103l毫米,相对湿度为74%,湿气不大,全年无霜期近年均在240天以上。
全年晴天较多,日照数年均2445.6小时,日照率56%。
终年太阳投射角度大,年均总辐射量达129.78千卡/平方厘米,其中雨季62.78千卡/平方厘米,干季67千卡/平方厘米,两季之间变化不大,故诗人杨升庵称赞昆明“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气候特征昆明地理位置属北纬亚热带,然而境内大多数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素以“春城”而享誉中外。
昆明气候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春季温暖,干燥少雨,风高,蒸发旺盛,日温变化大春季,气流来自热带大陆,多晴朗天气,月平均气温多在20℃以下。
但昼夜温差大,有“上午如春、午后似夏、晚间如秋、深夜如冬”的“一日四季”的特点。
春季降水量少,空气湿度小,蒸发量大,气温回升快,农业生产易受干旱威胁,不利于小春作物成长和大春播种。
2.xx酷暑,雨量集中夏季,气流来自热带海洋,多雨云天气,水分充足,土壤湿润,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辐射热量用于水分蒸发的多。
因此,盛夏季节全市除海拔1600米以下的地区平均有2个月左右气温能达到22℃的夏季标准外,其他大多数地区均属21℃以下的春季气候,无酷暑期。
夏季雨量集中,且多大雨、暴雨,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故易受洪涝灾害。
3.秋季温凉,天高气爽,雨水减少,霜期开始秋季降温快,天气干燥,多数地区气温要比春季低2℃左右。
降水量比夏季减少一半多,但多于冬、春两季,秋旱较少见。
一般在10月上、中旬终止雨季,初霜期于11月上旬开始。
昆明昆明为云南省会,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的西南部,云贵高原中部,市中心海拔1,891米。
南濒滇池,三面环山。
作为云南省唯一的特大城市和西部地区第四大城市(仅次于成都、重庆、西安),它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亦是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此外,它还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枢纽,是中国唯一面向东盟的大都市。
因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城区温度在0—29℃之间,年温差为全国最小,这样在全球亦少有的气候特征使昆明以“春城”而享誉中外。
名称由来“昆明”一词作为地名,在唐代以前很难稽考。
关于“昆明”一词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大多数学者认为,“昆明”最初是我国西南地区一个古代民族的族称。
当时的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写道是古代云南一个少数民族的族称。
唐代“昆明”作为地名出现。
辖区14个。
昆明共辖6个区、7个县、代管安宁一市,另管辖3个国家级开发区。
面积昆明东西最大横距140千米,南北最大纵距220千米,全市面积21473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30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290平方公里,呈贡新区40平方公里)。
海拔市中心海拔约1891米。
拱王山马鬃岭为昆明境内最高点,海拔4247.7米,金沙江与普渡河汇合处为昆明境内最低点,海拔746米。
人口全市人口726万3100人;常住人口643万2212人,市区常住人口358万3429人,城镇人口占全市人口的64%,为411万6616人,全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6岁,男女比例为105.76:100。
民族昆明市人口以汉族为主,占全市常住人口的 86.16%。
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 13.84%,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为彝族(44.1万人)、回族(15.2万人)、白族(8.3万人)。
国内生产总值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为2120.37亿元人民币。
较上年增长14%。
昆明气候特征气候情况昆明地处低纬高原,地貌庞杂多样,地形高差较大,在气候上存在着显明的垂直差异和程度差别。
在山区有“山下花开山上雪”、“踊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象。
据建国以来的景象材料统计,昆明年均气温14.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9.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5℃,年温差12~13℃。
全年降水量约103l毫米,绝对湿度为 74%,湿气不大,全年无霜在即年均在240天以上。
全年晴天较多,日照数年均2445.6小时,日照率56%。
长年太阳投射角度大,年均总辐射量达129.78千卡/平方厘米,其中雨季62.78千卡/平方厘米,干季67千卡/平方厘米,两季之间变化不大,故诗人杨升庵称颂昆明“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一直四时春”。
气候特征昆明地理位置属北纬亚热带,然而境内大多数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存在典范的温带气候特点,素以“春城”而享誉中外。
昆明气候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多少点。
1.春季温暖,干燥少雨,风高,蒸发兴旺,日温变化大春季,气流来自热带大陆,多晴朗天气,月平均气温多在20℃以下。
但昼夜温差大,有“上午如春、午后似夏、晚间如秋、深夜如冬”的“一日四季”的特点。
春季降水量少,空气湿度小,蒸发量大,气温回升快,农业生产易受干旱威逼,不利于小春作物成长和大春播种。
2.夏无酷暑,雨量集中夏季,气流来自热带海洋,多雨云天气,水分充足,土壤湿润,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辐射热量用于水分蒸发的多。
因此,盛夏时节全市除海拔1600米以下的地区平均有2个月左右气温能达到22℃的夏季标准外,其他大多数地区均属21℃以下的春季气候,无酷暑期。
夏季雨量集中,且多大雨、暴雨,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故易受洪涝灾害。
3.秋季温凉,天高气爽,雨水减少,霜期开始秋季降温快,气象干燥,多数地域气温要比春季低2℃左右。
降水量比夏季减少一半多,但多于冬、春两季,秋旱较少见。
个别在10月上、中旬终止雨季,初霜期于11月上旬开端。
4.冬无寒冷,日照充足,天晴少雨冬季每月晴天平均在20天左右,日照230小时左右,雨天4日左右,全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3%~5%。
除海拔在1500米以下的河谷地区外,全市大多数地区有两个多月的冬天(5天平均气温小于10℃),有时涌现阴冷天气,霜冻或降雪,严峻时能导致小春作物灾难。
5.干、湿季明显全年降水量在时间分布上,明显地分为干、湿两季。
5~10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5%左右;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5%左右。
4月与5月,10月与11月降水量变化很大,5月份的降水量要比4月份多2、3倍,10月份的降水量要比11月份多1倍以上。
昆明市属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
由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纬度低,海拔高,加之有高原湖泊滇池、阳宗海调节温湿度,形成“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的宜人气候昆明四季温暖如春,全年温差较小,市区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最热时月平均气温19℃,最冷时月平均气温7.6℃。
由于温度、湿度合适,日照长,霜期短,所以鲜花长年不谢,草木四季长青,昆明“春城”的美誉由此得来。
昆明日温差较大,一天之中有四季,一下雨就成秋天了,在冬、春两季,日温差可达12~20℃,去时别忘了带件毛衣或外套。
另外,昆明的雨季大多集中在5~10月,只有一下雨,气温就会降下来,这个时候前往,倡议游客最好带件风衣。
昆明市概况:昆明,云南省省会,具备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的中心,同时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优良旅游城市。
昆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市中央海拔1,891米。
南濒滇池,三面环山。
属于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日照长、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5。
c。
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不寒冷,四季如春,气侯宜人,是极负盛名的“春城”。
每年的12月到来年的3月,一群群躲避北方海疆寒风的红嘴鸥,万里迢迢地从远方飞来,落栖在昆明城中。
昆明市域总面积约1556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约98平方公里。
总人口400万。
全省26个民族在昆明都有寓居。
昆明仍是天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荟萃之地。
长久的历史、奇特的地质构造,为昆明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和景致名胜。
昆明市是一个发展中的国际旅游城市,目前已构成了以世博会为中央的集做作景色和民族风情为一体的多功效的四季咸宜的游览胜地。
昆明市是云南省的交通枢纽、通信核心及中国面向东南亚的口岸。
昆明机场是中国五大国际航空港之一,有飞往仰光、曼谷、新加坡等的6条国际航线、通往香港的一条地区航线及通往海内各大中城市的约40 条航线,以及省内的7条航线。
现有昆明至成都、昆明至贵阳、昆明至河口等12条铁路干支线,还有昆明至南宁,以及省内的宽大铁路、昆玉铁路等。
昆明的公路四通八达,有5000多公里的公路通往省内各地跟邻省邻国。
昆明气候特征:气候情形:昆明地处低纬高原,地貌复杂多样,地形高差较大,在气候上存在着明显的垂直差异和水平差异。
在山区有“山下花开山上雪”、“踊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象。
据建国以来的气候资料统计,昆明年均气温14.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9.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5℃,年温差12~13℃。
全年降水量约103l毫米,相对湿度为 74%,湿气不大,全年无霜期近年均在240天以上。
全年晴天较多,日照数年均2445.6小时,日照率56%。
终年太阳投射角度大,年均总辐射量达129.78千卡/平方厘米,其中雨季62.78千卡/平方厘米,干季67千卡/平方厘米,两季之间变化不大,故诗人杨升庵夸奖昆明“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气候特点:昆明地理位置属北纬亚热带,然而境内大多数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拥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素以“春城”而享誉中外。
昆明气候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春季温暖,干燥少雨,风高,蒸发茂盛,日温变化大春季,气流来自热带大陆,多阴沉天气,月平均气温多在20℃以下。
但日夜温差大,有“上午如春、午后似夏、晚间如秋、深夜如冬”的“一日四季”的特点。
春季降水量少,空气湿度小,蒸发量大,气温回升快,农业出产易受干旱要挟,不利于小春作物成长和大春收获。
2.夏无酷暑,雨量集中夏季,气流来自热带大陆,多雨云天气,水分充分,泥土潮湿,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减少,辐射热量用于水分蒸发的多。
因而,盛夏节令全市除海拔1600米以下的地区平均有2个月左右气温能到达22℃的夏季尺度外,其余大多数地区均属21℃以下的春季气候,无酷暑期。
夏季雨量集中,且多大雨、暴雨,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故易受洪涝灾害。
3.秋季温凉,秋高气爽,雨水减少,霜期开始秋季降温快,天色干燥,多数地区气温要比春季低2℃左右。
降水量比夏季减少一半多,但多于冬、春两季,秋旱较少见。
普通在10月上、中旬终止雨季,初霜期于11月上旬开始。
4.冬无严寒,日照充足,天晴少雨冬季每月晴天均匀在20天左右,日照230小时左右,雨天4日左右,全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3%~5%。
除海拔在1500米以下的河谷地区外,全市大多数地区有两个多月的冬天(5天平均气温小于10℃),有时呈现阴冷气候,霜冻或降雪,重大时能导致小春作物灾祸。
5.干、湿季清楚全年降水量在时间分布上,显著地分为干、湿两季。
5~10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5%左右;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5%左右。
4月与5月,10月与11月降水质变化很大,5月份的降水量要比4月份多2、3倍,10月份的降水量要比11月份多1倍以上昆明夏无酷暑、冬无酷寒的宜人气候,很早就引起人们的留神。
晋朝郭义恭、明代李元阳、冯时可等人,在他们的诗文中都记录、描写过昆明“春”的特色,但并不直接把昆明称作“春城”。
唐人诗中有“春城无处不飞花”之句,但这首诗里的“春城”是指唐代春天的长安都城,与昆明无关。
那么,到底是谁最早把昆明称为“春城”?咱们说,可能提出昆明雅称“春城”,又得到世人认可的,首先必需广闻博见,对我国各地风物,特殊是云熏风物有较深的休会和意识;其次,要对中原文明和云南民族文化有较高成就,在学术上有丰富成果和较高权威,所创作诗词歌赋普遍流传。
他,便是明代著名的状元,在云南传布中原文化,著述丰盛的学者、诗人杨慎.升庵诗歌中,直接雅称昆明为“春城”的,粗略翻阅便有《春望三绝》:“春城风物近元宵,柳亚帘栊花覆桥……”;《席上漫兴重赠罗果齐》:“君侯载酒过春城,画戟幽香绛烛明……”《春望》诗,写的是昆明地区元宵节前的风物和风俗。
这是由于,在《春望》另一首中,有“唱到梁州乡思多”句,梁州,古昆明地,听到梁州曲而怀念家乡,知为滇中所作,故“春城风物近元宵”句中的“春城”,当指的是昆明。
《席上》,是升庵暮年居住昆明高?时作的,时任嵩明太守的罗果齐,到升庵居留地高?探访他。
从地理地位看,由嵩明县城至高?,昆明是必经之地,因此“君侯载酒过春城”句中的“春城”,正指的是昆明。
这首诗创作时光,约在1547年至1552年之间。
由此我们能够说,直接用“春城”指称昆明,是升庵450多年前便提出的,升庵是雅称昆明为“春城”的第一人。
升庵是明代的大诗人和学者,以其阅历、学识和才干,在作品中多处刻画、吟咏漂亮多彩的云南、昆明,并且使“春城”的雅称随其诗词广为传播,为众人所接收,应当是很天然的事。
冬季北边吹来的西伯利亚寒气流被横断山脉挡了而印度北部大陆暖气流吹来所以不冷夏季有孟加拉湾和北部湾的暖湿气流吹来所以不热加上滇池的调节自然春城!昆明成为春城的原因昆明座落于北纬25°01’,东经102°41’,海拔1891米,是蜚声国内外的著名春城。
这里群山围绕阳光亮媚,叶绿四射,花开不败。
有“姹紫嫣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之誉。
昆明年平均气温14.6℃, 1月平均气温7.6℃,7月平均气温19.7℃。
全年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的天数有300天。
而其余天数日平均气温也濒临10℃~22℃。
年平均降水量为1007毫米,属于我国的潮湿地区。
(昆明全年气平和降水的散布见下表)。
昆明之所以成为春城的原因是:一、冬季不冷,得益于西方干暖气流的把持和高原地形对北方冷空气的阻滞。
冬季,中纬度的西风带南移,由于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西风尚流分成两支,分辨绕过青藏高原的南北两侧,昆明位于东南侧,正好位于南支西风急流的控制之下.在高空南支西风急流的领导下,近地面重要风行的是来自较低纬度的大陆内部的西方干暖气流。
在此气流节制下,晴朗、温暖、干燥成为昆明冬季天气的主要特点。
其次,云贵高原地势相对较高,大抵呈由西向东平缓倾斜之势。
北方冷空气南下,受云贵高原地形阻滞,难以影响到(强冷空气除外)昆明一带。
冷空气前锋与西方干暖气流相遇在昆明与贵阳之间(东经104°左右)造成昆明准静止锋,以贵阳为代表的云贵高原东经104°以东地区,在昆明佳静止锋的冷空气一侧云雾覆盖,阴雨冷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