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顶板模板支撑体系荷载验算书
- 格式:doc
- 大小:225.50 KB
- 文档页数:8
地下室模板支撑方案及计算书一、工程概况**01#地块改造工程一标段3#、11#、12#、14#楼房及地下室工程,总建筑面积为73112.55平方米,其中地下室面积17285平方米,地下室车库二层层高为 3.5米,地下室二层板厚120mm,地下室车库一层层高为3.75米,地下室一层顶板厚320、300mm,地下室线荷载超过15KN/m的梁截面有:500×1000,300×700,300×1000,300×800,500×800,300×600,250×600等,平面情况见下页插图(本计算方案在施工前须经专家论证)。
二、编制依据施工图纸《施工手册》(第四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J84-2001 )《江苏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混凝土结构工程》(DGJ32/J30-2006)《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三、荷载选择模板及其支架荷载标准值及荷载分项系数,采用DGJ32/J30-2006中的数据表3-1四、材料选择五、施工方法本工程地下室部分模板搭设采用50×100木方,15厚多层板和壁厚不少于2.6的φ48×2.6定尺钢管,φ14穿墙螺杆,螺帽、“3”形卡、梁底立杆顶部用顶托。
1、地下室砼按后浇带分区域施工。
地下室内混凝土框架柱先浇筑,剪力墙板与地下室顶板砼同时浇筑。
2、立杆支承在地下室混凝土底板上,立杆下垫50厚木板,3、支模系统搭设前,先做专项安全技术交底,支模系统由架子工搭设。
为了统一地下室整体支架,地下二层立杆间距统一调整为900*900,地下一层立杆间距统一750*750,步距不大于1800,设纵横向扫地杆。
4、施工前,由现场技术人员根据施工方案在砼底板面上按搭设间距的方格弹线,线的交叉点是立杆位置,水平线是纵横向水平杆位置。
地下室模板支撑方案计算书地下室模板支撑方案计算书1、板体模板及支撑计算板体模板采用12厚,50*100木楞,支撑在横杆D48*3.5钢管,由直角扣件传力于D48*3.5钢管脚手架,钢管脚手架,总高14.35米,每步高度为1.8米,共为为八步,砼板厚120 mm。
1.1、板面荷载1)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 0.5 KN/M22)新浇砼自重标准值 24 KN/M33)钢筋自重标准值 1.1 KN/M34)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 2.5 KN/M21.2、板厚120 mm的板模及支撑计算1.2.1、胶合板模板计算采用12厚胶合板,支撑在50*100水平背楞上, 静弯曲强度标准值f m=20 KN/ m2,弹性模量E=6500 KN/ m2 ,惯性矩I=b*h3/12,以4跨连续梁计算。
120砼板厚上的均布荷载(0.5+24*0.12+1.1*0.12)*1.2+2.5*1.4=7.012KN/M2按强度要求计算竖向内楞的间距M=Km*q*L2=f m *1/6*b*h2L=[ b*f m /(Km*6*q)]1/2*h=[1000*20/(0.121*6*7.012)]1/2*18=1128mm按刚度要求计算竖向内楞的间距ω=Kw*q*L4/(100*E*I)=[ω]=L/400L=[E*b/(12*4*q)]1/3*h=[6500*1000/(12*4*0.967*7.012)] 1/3*18=488 mm经计算,胶合板支撑在水平背楞的跨度取400 mm, 而初步确定为100mm远远满足施工要求。
1.2.2、板模背楞计算水平木楞采用50*100的木楞。
木楞的抗拉强度[f]=13KN/m2,弹性模量E=9.5*105N/mm2, 截面抵抗矩W=b*h2/6, 惯性矩I=b*h3/12,按三跨连续梁计算,间距为a=400mm,内楞上所受的均布荷载q1= F*a=7.012*0.4=2.805KN/m按强度要求计算内楞跨度M=Km*q1*L2/10=[f]*WL=[b*fm/(6*Km*q1)]1/2*h=[(100*13/(6*0.177*2.805)1/2*50=1045mm按刚度要求计算内楞的跨度ω=K W*q1*L4/(100*E*I)=[ω]=L/400L=(E*I/(4*K W*q1)) 1/3*h=(9500*103/(12*4*0.99*2.805)) 1/3*50=2073mm经计算横向内楞的跨度最大为1000mm.1.2.3、支撑横杆计算支撑横杆采用D48*3.5钢管,立杆间距为750*750。
NO.2013G49地块项目A地块工程地下室顶板道路及堆场加固方案编制单位:南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人:**编制日期:二零一六年六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第二章编制说明及依据 (1)一、编制说明 (1)二、编制依据 (1)三、设计数据 (1)四、原设计承载能力计算 (1)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 (1)第四章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2)一、材料准备 (2)二、人员准备 (2)第五章支撑架设计计算 (2)一、基本参数 (2)二、荷载参数 (2)三、纵向支撑钢管计算 (2)四、横向支撑钢管计算 (3)五、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4)六、支撑架立杆荷载标准值(轴力)计算 (4)七、立杆的稳定性验算 (5)八、可调托座验算 (6)九、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6)第六章地下室顶板承载计算 (6)一、车库顶板行车荷载 (6)二、钢筋堆场的堆载验算 (8)三、钢管堆载验算 (8)四、方木、板堆载验算 (8)五、后浇带行车验算 (8)第七章支撑架搭设及拆除 (10)一、搭设范围 (10)二、工艺流程 (10)三、构造要求 (10)第八章支撑架的使用、保养与拆除 (11)一、支撑架的使用 (11)二、支撑架的保养 (12)三、支撑架的拆除 (12)第九章监督和检测要求 (12)第十章安全保证措施 (12)第一章工程概况NO.2013G49地块项目A地块工程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卡子门大街与汇景北路交叉口。
场地北侧规划建设机场二路,场地南侧规划建设机场三路,场地西侧规划建设苏家桥路,场地东侧规划建设夹岗路。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报建面积)约为115324.95m2,单体为高层住宅、社区商业等,包括5#、6#、7#、8#计4栋单体(地下一层、地上29层)、 D3社区商业、配电房及大地库工程。
其中地上面积约94097.43m2,地下面积21227.52m2(一层地下室,含高层地下室)。
第二章编制说明及依据一、编制说明为了保证NO.2013G49地块项目A地块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按规范化要求并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二、工程概况合肥滨湖万达旅游城项目,是集休闲、娱乐、购物、办公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性商业广场,合肥万达集团在合肥又一大型现代化商业购物中心,是合肥滨湖新区地区大型商业项目,对推动该区域能提升有先导作用,一旦该广场开始施工,周边相应的配套建筑也将大规模的兴建。
人防地下室工程施工现场位于滨湖新区嘉陵江路以南,湖南路以东,芦州大道以西,贵阳路以北,本工程由合肥万达城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兴建,设计单位无锡市天宇民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浙江长城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本工程独立地下室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甲类6级人防工程,平时功能为地下单层小汽车停车库。
战时划为十三个二等人员掩蔽部和一个物资库单元及一个固定式柴油电站。
层高为3.9m,局部为5.4m。
基础类型为筏板平板加柱帽基础,基础底板厚度400mm,地下室顶板厚度为200mm、250mm,部分区域顶板厚为300mm。
外墙厚度为300mm。
地下室底板、顶板、内、外墙砼强度等级均为C35,底板、外墙及顶板砼抗渗等级为P6,因人防工程的特殊性,我施工方将人防砼抗渗等级提高一个等级达到P8。
主要参数:地下室顶板厚度最大为250mm,最大支撑高度为5.4m,最大梁截面为550mm×1100mm;地下室外墙宽度为300mm,墙体高度为3900mm;本工程采用承插式脚手架支撑体系,外墙采用普通扣件式脚手架体系。
三、材料要求3.1模板材料模板材料选用1830×915×15厚的木胶合板,模板的背楞选用40×80mm厚的木方。
3.2紧固材料紧固材料采用φ12止水螺杆。
防水剪力墙中止水螺杆,为一次性使用。
3.3承插式立杆与横杆类型及要求:3.3.1本工程主要使用到2400、1800、1200、300四种类型立杆,通过这四种立杆及顶托调整,可以组合成各种需要的层高。
3.3.2横杆主要有850、600两种类型,通过这两种横杆类型可以组合成各种需要的立杆间距。
车库顶板行车及各类堆载验算实例计算书一、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19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9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9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21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98、《混凝士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20二、设计数据(拟定,实际根据结构图纸)地下室顶板板厚:300mm。
最大跨度为8.40m,无梁楼盖。
顶板上设计回填土厚度为1.8m。
车库设计活荷载:5KN/m,消防车道荷载17.85KN/m2。
三、设计承载能力计算1、査《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9附录表A中A.1.4得:粘土自重为18KN/m2 。
2、地下室顶板覆土1.8m每平方米荷载:18KN/m×1.8m=32.4KN/m2。
3、地下室顶板可承受荷载为:32.4KN/m+5KN/m=37.4KN/m(活载按恒载计算,增大安全系数)。
4、根据拟定数据计算得顶板可承受恒荷载折算后为:37.4KN/m。
四、地下室顶板承载计算(一)、车库顶板行车荷载1、吊车、干混砂浆罐车、钢筋运输车、混凝土罐车作用下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的确定。
根据各种车型荷载:(1)吊车按20T吊车考虑,自重28吨,吊运钢筋每捆按5吨计,合计33×1.1,总计37吨。
(设计为恒载,将活载转化为恒载,下同)(2)钢筋运输车按装30t考虑,车重15t,合计45×1.1=49.5吨。
(3)混凝土罐车及泵车按装12立方米车考虑,混凝土罐车自重约15吨,12立方米混凝土按28.8 吨计,合计43.8×1.1=48.18吨。
(4)干混砂浆罐车按装15立方米车考虑,车自重约20吨,砂浆25吨,合计45×1.1,总计50吨考虑。
地下室顶板荷载计算施工方案一、施工概况因本项目场地有限,原有场地无法满足施工需要,现在地下室顶板上方放置钢筋加工棚及钢筋堆场。
经与设计沟通,地下室顶板设计荷载为18KN/㎡,顶板可承受钢筋加工棚重量,但钢筋堆场需要荷载限制,不允许堆载过多。
二、钢筋加工棚设计与荷载计算钢筋加工棚荷载计算:钢筋加工棚自身重2量:20#工字钢:14m约391.006kg;18#工字钢:28m约676.004kg;50×100方钢:81.6m约374.054kg;彩钢瓦:81.6㎡约768.672kg;钢管:220m约610.72kg总重量约为28KN钢筋加工棚基础:基础尺寸为0.5×0.5×13.6=3.4m³基础底面积为6.8㎡基础重量为3.4×24=81.6KN总重量约为28+81.6=109.6≈110KN钢筋加工棚条形基础均布荷载约为110KN/6.8㎡=16.18KN/㎡<18KN/㎡钢筋加工棚重量满足三、钢筋堆场荷载计算单独计算一米长钢筋平均受力,1m长22钢筋重量约为2.98kg,顶板受力面积可看成0.022×1m=0.022㎡2.98×9.8=1.3kn/㎡,即钢筋铺设一层顶板承受荷载为1.3kn/㎡,顶板设计10000.022荷载为26kn/㎡。
26÷1.3=20层,即可铺设20层钢筋。
高度为20×0.022=44cm。
最多堆至2捆钢筋,盘圆钢筋最多可堆1捆四、木料堆场荷载计算现场施工使用木方规格:40×90×3000;每捆木方规格:600mm×1350mm×3000mm,每捆数量约为225根;立放:每根木方对顶板荷载:0.04×0.09×3×0.54×1000=5.8kg5.8kg≈57N57N/(3×0.04)=475N/㎡=0.48kn/㎡顶板每平方米承可受荷载为18kn/㎡,顶板可承受37层木方累计;每捆木方高度为15层木方,即现场堆叠木方不可超过2捆。
地下室顶板现浇混凝土板模板荷载验算书报审表子项工程名称:××××××地下室顶板现浇混凝土板模板(扣件钢管支架体系)荷载验算书×××工程;属于框架结构;地上6~12层;地下3层;总建筑面积:47766平方米;施工单位:××××××。
本工程由××××××投资建设,项目负责人:×××;施工图由××××××设计,项目负责人:×××;×××××提供地质勘察报告,项目负责人:×××;×××建设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监理,项目负责人:×××;×××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施工,项目负责人:×××。
高支撑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编制。
因本工程梁支架高度大于4米,根据有关文献建议,如果仅按规范计算,架体安全性仍不能得到完全保证。
为此计算中还参考了《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中的部分内容。
一、参数信息:1.模板支架参数横向间距或排距(m):l=0.9~1.1平均1.00,验算取不利值1.1;纵距(m): b=0.9~1.1平均1.00,验算取不利值1.1;步距(m):h=1.3~1.5平均1.40,验算取不利值1.5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a=0.08;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H=4.15;采用的钢管(mm):Φ48×3.0 ;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考虑扣件的保养情况,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2.荷载参数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00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3+2)=5,其中“3”为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2”为混凝土浇筑时的振动荷载;4.材料参数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8mm。
施工验算一、地下室模板设计4.4.2.1 混凝土墙模板验算剪力墙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沿长度方向竖向放置50mm³100mm 木方作为竖向背楞,间距300mm;设θ14 对拉螺栓加固,其间距从墙底至墙高1/3 处为450mm(竖向)³750 mm(横向),上部为600mm³750mm,钢管箍间距与对拉螺栓间距一致,第一道对拉螺栓距地越小越好,且不大于200mm,以防墙根部胀模。
墙模内侧支撑与满堂架拉牢,形成一整体,外侧支撑与基坑周围连接牢固。
1.荷载设计值(1) 混凝土侧压力1)混凝土的侧压力标准值:查设计规范得:0 t =5.711 F =0.22 2 / 12 1 0 V r ββ=0.22³24000³5.71³1³1³1.81/2=40.4kN/m22 F = H Vc =5³24=120kN/㎡取二者中小值,即1 F =40.4kN/m22)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F = 1 F ³分项系数³折减系数=40.4³1.2³0.85=41.21kN/m2(2)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查设计规范得,4kN/m2荷载设计值为4³1.4³0.85=4.76kN/m2(3)荷载组合:F′=41.21+4.76=45.972、验算(1)钢模板验算查材料手册,钢模板(δ=2.5)截面特征,xj I =26.97³104mm4,xj W =5.94³104mm32)计算简图参见墙、梁模板节点图,然后进行简化。
化为线均布荷载: 1 q = F′³0.3/1000=13.79N/m (用于计算承载力);2 q = F ³0.3/1000=12.36N/m(用于验算挠度)2)抗弯强度验算:(墙体上部和下部的对拉螺栓的平均间距按(450+225)/2=336mm 计算)M = 1 q m2/2=13.79³3362/2=78³104N²mmδ= W M / =78³104/5.94³103=131N/mm2<m f =215N/mm2所以抗弯强度满足设计要求3)挠度验算:ω= 2 q m(-l3+6m2l+3m3)/24 xj EI=12.36³336(-4503+6³3362³450+3³3363)/24³2.06³105³26.97³1040.99mm<[ ] ω=1.5mm所以挠度满足设计要求。
准油股份科研中心-科研楼、实验中心、生活公寓工程楼板荷载验算xxxx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准油项目部2015-6-3荷载计算方案1、工程概况1.1本工程位于克拉玛依市城南商务区南侧,南、西、北面分别为南环路、新隆路、翠石路,西面为空地,是其它工地规划区,总建筑面积36435.6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9251.88m2,地下建筑面积7183.72m2,地下一层,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1.2科研楼一层层高4.5m,生活公寓与实验中心一层层高3.9m,板厚120mm;2、荷载计算方案2.1计算的荷载本案例只计算架体自重、模板自重、振动泵振动荷载、倾倒混凝土时向下产生的荷载、施工人员的荷载;折算成均布荷载与设计楼板的面层荷载及活荷载之和比较,如果折算的均布荷载之和小于设计楼板的面层荷载及活荷载之和,证明楼板可以承受施工的荷载要求;2.2计算区域计算区域为横向6.3m,间距900mm,纵向7.2m,间距1200mm,计算面积为45.36m2;3、计算方法3.1立杆计算立杆横向间距900mm,纵向间距1200mm,层高为3.9m,立杆高度为4.1m,立杆数量为42根,立杆的长度为172.2m,Φ48*3.5焊接钢管m重量为3.87Kg,合计重量666.414Kg;3.2水平杆计算水平杆长度6.3m,根数18,长度7.2m,根数21,总长度264.6m,Φ48*3.5焊接钢管m重量为3.87Kg,合计重量1024.0Kg;3.3剪刀撑计算剪刀撑按一道计算,长度12.35m,Φ48*3.5焊接钢管m重量为3.87Kg,合计重量47.44Kg;3.4扣件计算立杆与水平杆旋转扣为42个,剪刀撑40个,总计82个,单个重量1.0Kg,合计重量82Kg;3.5木方及模板计算3.5.1垫木计算垫木长度6.3m,根数6,体积0.189m3;3.5.2主龙骨计算主龙骨7道,每道长7.2m,总长50.4m,体积0.2529m3;3.5.3次龙骨计算主龙骨24道,每道长6.3m,总长151.2m,体积0.756m3;3.5.4面板计算面板长度7.2m,宽度6.3m,面积45.36 m2,体积0.68 m3;模板及木方重量:1126.8 Kg;3.6振动泵荷载计算作用范围在新浇筑混凝土侧压力的有效压头高度之内起作用,可略去不计,3.7施工人员荷载计算施工人员12人计算,重量为900Kg;3.8混凝土倾倒荷载计算由于倾倒混凝土产生的荷载仅在有压力高度范围内起作用,可略去不计,3.9设备荷载计算4xx振动泵,合计重量92Kg;4、计算总荷载总荷载:3938.654 Kg,折算成单位均布荷载为86.83Kg/m2,换算后为0.851KN/m2;计算值乘以系数1.3,均布荷载为1.107 KN/m2,而根据设计要求,楼板由面荷载及活荷载之和组成,均布荷载值均大于等于4 KN/m2,根据验收结果,取2层荷载值,2.21KN/m2<4 KN/m2,所以能满足要求;5、人防工程人防顶板设计均布荷载值均大于40 KN/m2,即4080Kg,根据要求,顶板上材料堆放及设备满足要求;。
车库顶板行车及各类堆载验算实例计算书一、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JG.J162-2008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130-2011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JGJ80-2016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15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7、《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20128、《混凝士结构设计规》GB50010-2010(2015版)二、设计数据(拟定,实际根据结构图纸)地下室顶板板厚:300mm。
最大跨度为8.40m,无梁楼盖。
顶板上设计回填土厚度为1.8m。
车库设计活荷载:5KN/m,消防车道荷载17.85KN/m2。
三、设计承载能力计算1、査《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2012附录表A中A.1.4得:粘土自重为18KN/m2 。
2、地下室顶板覆土1.8m每平方米荷载:18KN/m×1.8m=32.4KN/m2。
3、地下室顶板可承受荷载为:32.4KN/m+5KN/m=37.4KN/m(活载按恒载计算,增大安全系数)。
4、根据拟定数据计算得顶板可承受恒荷载折算后为:37.4KN/m。
四、地下室顶板承载计算(一)、车库顶板行车荷载1、吊车、干混砂浆罐车、钢筋运输车、混凝土罐车作用下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的确定。
根据各种车型荷载:(1)吊车按20T吊车考虑,自重28吨,吊运钢筋每捆按5吨计,合计33×1.1,总计37吨。
(设计为恒载,将活载转化为恒载,下同)(2)钢筋运输车按装30t考虑,车重15t,合计45×1.1=49.5吨。
(3)混凝土罐车及泵车按装10立方米车考虑,混凝土罐车自重约15吨,10立方米混凝土按24吨计,合计39×1.1=43吨。
(4)干混砂浆罐车按装15立方米车考虑,车自重约20吨,砂浆25吨,合计45×1.1,总计50吨考虑。
说明:本计算为地下室楼板、梁、外墙、人防墙模板验算计算; 层高最高为5。
07m,顶板最厚450mm,主梁截面尺寸最大的为500×900mm。
根据市场材料供应情况:100×100mm木方实际的最小截面为85×85mm,50×100mm木方实际的最小截面为45×85mm,本计算均取最小截面尺寸85×85mm、45×85mm的木方为计算参数。
(一)、顶板模板的设计对于人防区板厚为300mm的楼板,使用以下方式进行支护:1、板面设计:顶板铺12mm 厚竹胶板.2、龙骨设计:主龙骨采用100×100mm,间距900mm,与脚手架立杆间距相同;次龙骨采用100×100mm 木方,间距300mm。
3、支撑设计:楼板模板竖向支撑全部采用扣件式脚手架,立杆间距900×900mm;水平杆步距1200mm。
对于人防区板厚为180mm的楼板,使用以下方式进行支护:1、板面设计:顶板铺12mm 厚竹胶板.2、龙骨设计:主龙骨采用100×100mm,间距1000mm,与脚手架立杆间距相同;次龙骨采用50×100mm 木方,间距250mm。
3、支撑设计:楼板模板竖向支撑全部采用扣件式脚手架,立杆间距1000×1000mm;水平杆步距1200mm。
(二)、梁模板的设计梁截面尺寸形式较多,按照450×800mm与550×1000mm计算.人防区按照以下方式支设模板:1、面板设计:梁底模、侧模均采用12mm厚竹胶板.2、龙骨设计:梁侧模沿梁向次龙骨50×100mm木方间距不大于300mm,主龙骨采用两根φ48钢管,间距900mm,与扣件式脚手架连接加固;梁底模主龙骨采用两根φ48钢管,间距900mm,次龙骨采用100×100mm木方,间距300mm,梁下加顶撑间距900mm。
10.1、250mm厚地下室顶板(扣件式)计算书(支撑高度:5.57m)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6、《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一、工程属性二、荷载设计三、模板体系设计小梁间距l(mm) 300 小梁最大悬挑长度l1(mm) 200主梁最大悬挑长度l2(mm) 200 结构表面的要求结构表面隐蔽设计简图如下:模板设计平面图模板设计剖面图(模板支架纵向)模板设计剖面图(模板支架横向)四、面板验算面板类型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t(mm) 15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4面板弹性模量E(N/mm2) 10000 面板计算方式简支梁楼板面板应搁置在梁侧模板上,本例以简支梁,取1m单位宽度计算。
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q1=1.1×max[1.2(G1k +(G2k+G3k)×h)+1.4×Q1k ,1.35(G1k+(G2k+G3k)×h)+1.4×0.7×Q1k]×b=1.1×max[1.2×(0.1+(24+1.1)×0.25)+1.4×2.5,1.35×(0.1 +(24+1.1)×0.25)+1.4×0.7×2.5] ×1=12.265kN/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q=(γG(G1k +(G2k+G3k)×h))×b =(1×(0.1+(24+1.1)×0.25))×1=6.375kN/m计算简图如下:1、强度验算M max=q1l2/8=12.265×0.32/8=0.138kN·mσ=M max/W=0.138×106/37500=3.679N/mm2≤[f]=15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νmax=5ql4/(384EI)=5×6.375×3004/(384×10000×281250)=0.239mmν=0.239mm≤[ν]=L/250=300/250=1.2mm满足要求!五、小梁验算小梁类型方木小梁截面类型(mm) 50×80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444 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782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 53.333 小梁弹性模量E(N/mm2) 9350小梁截面惯性矩I(cm4) 213.333 小梁计算方式二等跨连续梁q1=1.1×max[1.2(G1k+ (G2k+G3k)×h)+1.4Q1k,1.35(G1k+(G2k+G3k)×h)+1.4×0.7×Q1k]×b=1.1×max[1.2×(0.3+(24+1.1)×0.25)+1.4×2.5,1.35×(0.3 +(24+1.1)×0.25)+1.4×0.7×2.5]×0.3=3.759kN/m因此,q1静=1.1×1.2×(G1k+(G2k+G3k)×h)×b=1.1×1.2×(0.3+(24+1.1)×0.25)×0.3=2.604kN/mq1活=1.1×1.4×Q1k×b=1.1×1.4×2.5×0.3=1.155kN/m计算简图如下:1、强度验算M1=0.125q1静L2+0.125q1活L2=0.125×2.604×0.82+0.125×1.155×0.82=0.301kN·m M2=q1L12/2=3.759×0.22/2=0.075kN·mM max=max[M1,M2]=max[0.301,0.075]=0.301kN·mσ=M max/W=0.301×106/53333=5.638N/mm2≤[f]=15.444N/mm2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V1=0.625q1静L+0.625q1活L=0.625×2.604×0.8+0.625×1.155×0.8=1.879kNV2=q1L1=3.759×0.2=0.752kNV max=max[V1,V2]=max[1.879,0.752]=1.879kNτmax=3V max/(2bh0)=3×1.879×1000/(2×50×80)=0.705N/mm2≤[τ]=1.782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q=(γG(G1k +(G2k+G3k)×h))×b=(1×(0.3+(24+1.1)×0.25))×0.3=1.973kN/m挠度,跨中νmax=0.521qL4/(100EI)=0.521×1.973×8004/(100×9350×213.333×104)=0.211 mm≤[ν]=L/250=800/250=3.2mm;悬臂端νmax=ql14/(8EI)=1.973×2004/(8×9350×213.333×104)=0.02mm≤[ν]=2×l1/250=2×200/250=1.6mm满足要求!六、主梁验算1、小梁最大支座反力计算q1=1.1×max[1.2(G1k +(G2k+G3k)×h)+1.4Q1k,1.35(G1k+(G2k+G3k)×h)+1.4×0.7×Q1k]×b=1.1×max[1.2×(0.5+(24+1.1)×0.25)+1.4×2.5,1.35×(0.5 +(24+1.1)×0.25)+1.4×0.7×2.5]×0.3=3.838kN/mq1静=1.1×1.2×(G1k+(G2k+G3k)×h)×b=1.1×1.2×(0.5+(24+1.1)×0.25)×0.3=2.683kN/m q1活=1.1×1.4×Q1k×b=1.1×1.4×2.5×0.3=1.155kN/mq2=(γG(G1k +(G2k+G3k)×h))×b=(1×(0.5+(24+1.1)×0.25))×0.3=2.033kN/m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按二等跨连续梁,R max=1.25q1L=1.25×3.838×0.8=3.838kN按二等跨连续梁按悬臂梁,R1=(0.375q1静+0.437q1活)L+q1l1=(0.375×2.683+0.437×1.155)×0.8+3.838×0.2=1.976kNR=max[R max,R1]=3.838k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二等跨连续梁,R'max=1.25q2L=1.25×2.033×0.8=2.033kN按二等跨连续梁悬臂梁,R'1=0.375q2L+q2l1=0.375×2.033×0.8+2.033×0.2=1.016kNR'=max[R'max,R'1]=2.033kN;计算简图如下:主梁计算简图一主梁计算简图二2、抗弯验算主梁弯矩图一(kN·m)主梁弯矩图二(kN·m)σ=M max/W=0.847×106/4250=199.306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3、抗剪验算主梁剪力图一(kN)主梁剪力图二(kN)τmax=2V max/A=2×5.856×1000/398=29.429N/mm2≤[τ]=125N/mm2 满足要求!4、挠度验算主梁变形图一(mm)主梁变形图二(mm)跨中νmax=0.814mm≤[ν]=800/250=3.2mm悬挑段νmax=0.701mm≤[ν]=2×200/250=1.6mm满足要求!5、支座反力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图一支座反力依次为R1=9.496kN,R2=11.233kN,R3=6.137kN图二支座反力依次为R1=7.695kN,R2=11.477kN,R3=7.695kN七、扣件抗滑移验算荷载传递至立杆方式双扣件扣件抗滑移折减系数k c 1 按上节计算可知,扣件受力N=11.477kN≤R c=k c×12=1×12=12kN满足要求!八、立杆验算剪刀撑设置普通型立杆顶部步距h d(mm) 1200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200 顶部立杆计算长度系数μ1 1.386 的长度a(mm)非顶部立杆计算长度系数μ2 1.755 立杆钢管截面类型(mm) Φ48×2.81、长细比验算顶部立杆段:l01=kμ1(h d+2a)=1×1.386×(1200+2×200)=2218mm非顶部立杆段:l0=kμ2h =1×1.755×1500=2632mmλ=max[l01,l0]/i=2632/16=164.5≤[λ]=210满足要求!2、立杆稳定性验算λ=l0/i=3040.537/16=190.062查表得,φ1=0.199不考虑风荷载:N d=Max[R1,R2,R3]+1.1×γG×q×H=Max[9.496,11.477,7.695]+1.1×1.35×0.15×5.57=12.71 7kNf d=N d/(φ1A)=12.717×103/(0.199×398)=160.564N/mm2≤[σ]=205N/mm2满足要求!九、高宽比验算根据《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 第8.3.2条:支撑脚手架独立架体高宽比不应大于3.0H/B=5.57/53=0.105≤3满足要求,不需要进行抗倾覆验算!。
无梁楼盖(标高-1.300)模板(盘扣式)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192、《建筑施工承插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231-2019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9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9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19一、工程属性二、荷载设计三、模板体系设计纵向剖面图横向剖面图四、面板验算按简支梁,取1m单位宽度计算。
计算简图如下:W=bt2/6=1000×182/6=54000mm4I=bt3/12=1000×183/12=486000mm3承载能力极限状态q1=γG b(G1k+(G2k+G3k)h0)+γQ bQ1k=1.2×1×(0.1+(24+1.1)×0.35)+1.4×1×3=14.862kN/mq1静=γG b(G1k+(G2k+G3k)h0)=1.2×1×(0.1+(24+1.1)×0.35)=10.662kN/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q=γG b(G1k+(G2k+G3k)h0)+γQ bQ1k=1×1×(0.1+(24+1.1)×0.35)+1×1×3=11.885kN/m1、强度验算M max=0.125q1l2=0.125×14.862×0.32=0.167kN·mσ=M max/W=0.167×106/(54000×103)=3.093N/mm2≤[f]=16.83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νmax=5ql4/(384EI)=5×11.885×3004/(384×9350×486000)=0.276mm νmax=0.276 mm≤min{300/150,10}=2mm满足要求!五、小梁验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q1=γG l(G1k+(G2k+G3k)h0)+γQ lQ1k=1.2×0.3×(0.3+(24+1.1) ×0.35)+1.4×0.3×3=4.531kN/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q=γG l(G1k+(G2k+G3k)h0)+γQ lQ1k=1×0.3×(0.3+(24+1.1)×0.35)+1×0.3×3=3.626kN/m按二等跨梁连续梁计算,又因小梁较大悬挑长度为100mm,因此需进行最不利组合,计算简图如下:1、强度验算σ=M max/W=0.447×106/83333=5.364N/mm2≤[f]=12.87N/mm2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V max=2.51kNτmax=3V max/(2bh0)=3×2.51×1000/(2×50×100)=0.753N/mm2≤[τ]=1.386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νmax=0.353mm≤[ν]=min[l b/150,10]=min[900/150,10]=6mm 满足要求!4、支座反力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1=2.02kNR2=5.021kNR3=2.02k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1ˊ=1.618kNR2ˊ=4.023kNR3ˊ=1.618kN六、主梁验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max[R1,R2,R3]/2=max[2.02,5.021,2.02]/2=2.5105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ˊ=max[R1ˊ,R2ˊ,R3ˊ]/2=max[1.618,4.023,1.618]/2=2.0115kN 计算简图如下:1、抗弯验算σ=M max/W=0.659×106/4730=139.323N/mm2≤[f]=205N/mm2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V max=4.08kNτmax=2V max/A=2×4.08×1000/450=18.133N/mm2≤[τ]=125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νmax=0.772mm≤[ν]=min[l b/150,10]=min[900/150,10] =6mm 满足要求!七、立柱验算1、长细比验算l01=hˊ+2ka=1000+2×0.7×150=1210mml02=ηh=1.2×1800=2160mm取两值中的大值l0=2160mmλ=l0/i=2160/15.9=135.849≤[λ]=150长细比满足要求!2、立柱稳定性验算不考虑风荷载顶部立杆段:λ1=l01/i=1210/15.9=76.101查表得,φ=0.664N1=[γG(G1k+(G2k+G3k)h0)+γQ Q1k]l a l b=[1.2×(0.5+(24+1.1)×0.35)+ 1.4×3]×0.9×0.9=12.427kNf=N1/(φ1A)=12.427×103/(0.664×450)=41.59N/mm2≤[σ]=300N/mm2满足要求!非顶部立杆段:λ2=l02/i=2160/15.9=135.849查表得,φ=0.28N2=[γG(G1k+(G2k+G3k)h0)+γQ Q1k]l a l b=[1.2×(1.05+(24+1.1)×0.35) +1.4×3]×0.9×0.9=12.962kNf=N2/(φ2A)=12.962×103/(0.28×450)=102.873N/mm2≤[σ]=300N/mm2满足要求!考虑风荷载M w=ψc×γQωk l a h2/10=0.9×1.4×0.4×0.9×1.82/10=0.147kN·m 顶部立杆段:N1w=[γG(G1k+(G2k+G3k)h0)+ψc×γQQ1k]l a l b+ψc×γQ M w/l b=[1.2×(0.5+(24+1.1)×0.35)+0.9×1.4×3 ]×0.9×0.9+0.9×1.4×0.147/0.9=12.293kNf=N1w/(φ1A)+M w/W=12.293×103/(0.664×450)+0.147×106/4730=7 2.219N/mm2≤[σ]=300N/mm2满足要求!非顶部立杆段:N2w=[γG(G1k+(G2k+G3k)h0)+ψc×γQQ1k]l a l b+ψc×γQ M w/l b=[1.2×(1.05+(24+1.1)×0.35)+0.9×1.4×3]×0.9×0.9+0.9×1.4×0.147/0.9=12.827kNf=N2w/(φ2A)+M w/W=12.827×103/(0.28×450)+0.147×106/4730=13 2.88N/mm2≤[σ]=300N/mm2满足要求!八、可调托座验算按上节计算可知,可调托座受力N =12.427kN≤[N]=40kN满足要求!九、抗倾覆验算混凝土浇筑前,倾覆力矩主要由风荷载产生,抗倾覆力矩主要由模板及支架自重产生M T=ψc×γQ(ωk L a Hh2+Q3k L a h1)=0.9×1.4×(0.4×8×4.1×6+0.55×8×4)=121.363kN.mM R=γG G1k L a L b2/2=1.35×1.05×8×82/2=362.88kN.mM T=121.363kN.m≤M R=362.88kN.m满足要求!混凝土浇筑时,倾覆力矩主要由泵送、倾倒混凝土等因素产生的水平荷载产生,抗倾覆力矩主要由钢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自重产生M T=ψc×γQ(Q2k L a H+Q3k L a h1)=0.9×1.4×(0.25×8×4.1+0.55×8×4 )=32.508kN.mM R=γG[G1k+(G2k+G3k)h0]L a L b2/2=1.35×[1.05+(24+1.1)×0.35]×8×82/2=3398.976kN.mM T=32.508kN.m≤M R=3398.976kN.m满足要求!十、立柱地基基础计算p=N/(m f A)=12.962/(0.4×0.35)=92.586kPa≤f ak=100kPa 满足要求!主楼板(标高-0.500)模板(盘扣式)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192、《建筑施工承插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231-2019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9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9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19一、工程属性纵向剖面图横向剖面图四、面板验算W=bt2/6=1000×182/6=54000mm4I=bt3/12=1000×183/12=486000mm3承载能力极限状态q1=γG b(G1k+(G2k+G3k)h0)+γQ bQ1k=1.2×1×(0.1+(24+1.1)×0.18)+1.4×1×3=9.742kN/mq1静=γG b(G1k+(G2k+G3k)h0)=1.2×1×(0.1+(24+1.1)×0.18)=5.542kN/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q=γG b(G1k+(G2k+G3k)h0)+γQ bQ1k=1×1×(0.1+(24+1.1)×0.18)+1×1×3=7.618kN/m1、强度验算M max=0.125q1l2=0.125×9.742×0.32=0.11kN·mσ=M max/W=0.11×106/(54000×103)=2.037N/mm2≤[f]=16.83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νmax=5ql4/(384EI)=5×7.618×3004/(384×9350×486000)=0.177mm νmax=0.177 mm≤min{300/150,10}=2mm满足要求!五、小梁验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q1=γG l(G1k+(G2k+G3k)h0)+γQ lQ1k=1.2×0.3×(0.3+(24+1.1)×0.18)+1.4×0.3×3=2.994kN/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q=γG l(G1k+(G2k+G3k)h0)+γQ lQ1k=1×0.3×(0.3+(24+1.1)×0.18)+1×0.3×3=2.345kN/m按二等跨梁连续梁计算,又因小梁较大悬挑长度为100mm,因此需进行最不利组合,计算简图如下:1、强度验算σ=M max/W=0.295×106/83333=3.54N/mm2≤[f]=12.87N/mm2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V max=1.657kNτmax=3V max/(2bh0)=3×1.657×1000/(2×50×100)=0.497N/mm2≤[τ]=1.386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νmax=0.229mm≤[ν]=min[l b/150,10]=min[900/150,10]=6mm 满足要求!4、支座反力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1=1.333kNR2=3.314kNR3=1.333k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1ˊ=1.048kNR2ˊ=2.605kNR3ˊ=1.048kN六、主梁验算取上面计算中的小梁最大支座反力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max[R1,R2,R3]/2=max[1.333,3.314,1.333]/2=1.657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ˊ=max[R1ˊ,R2ˊ,R3ˊ]/2=max[1.048,2.605,1.048]/2=1.3025kN 计算简图如下:σ=M max/W=0.435×106/4730=91.966N/mm2≤[f]=205N/mm2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V max=2.693kNτmax=2V max/A=2×2.693×1000/450=11.969N/mm2≤[τ]=125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νmax=0.5mm≤[ν]=min[l b/150,10]=min[900/150,10] =6mm 满足要求!七、立柱验算l01=hˊ+2ka=1000+2×0.7×150=1210mml02=ηh=1.2×1800=2160mm取两值中的大值l0=2160mmλ=l0/i=2160/15.9=135.849≤[λ]=150长细比满足要求!2、立柱稳定性验算不考虑风荷载顶部立杆段:λ1=l01/i=1210/15.9=76.101查表得,φ=0.664N1=[γG(G1k+(G2k+G3k)h0)+γQ Q1k]l a l b=[1.2×(0.5+(24+1.1)×0.18)+ 1.4×3]×0.9×0.9=8.279kNf=N1/(φ1A)=8.279×103/(0.664×450)=27.707N/mm2≤[σ]=300N/mm2满足要求!非顶部立杆段:λ2=l02/i=2160/15.9=135.849查表得,φ=0.28N2=[γG(G1k+(G2k+G3k)h0)+γQ Q1k]l a l b=[1.2×(1.05+(24+1.1)×0.18) +1.4×3]×0.9×0.9=8.814kNf=N2/(φ2A)=8.814×103/(0.28×450)=69.952N/mm2≤[σ]=300N/mm2满足要求!考虑风荷载M w=ψc×γQωk l a h2/10=0.9×1.4×0.4×0.9×1.82/10=0.147kN·m 顶部立杆段:N1w=[γG(G1k+(G2k+G3k)h0)+ψc×γQQ1k]l a l b+ψc×γQ M w/l b=[1.2×(0.5+(24+1.1)×0.18)+0.9×1.4×3 ]×0.9×0.9+0.9×1.4×0.147/0.9=8.145kNf=N1w/(φ1A)+M w/W=8.145×103/(0.664×450)+0.147×106/4730=58 .337N/mm2≤[σ]=300N/mm2满足要求!非顶部立杆段:N2w=[γG(G1k+(G2k+G3k)h0)+ψc×γQQ1k]l a l b+ψc×γQ M w/l b=[1.2×(1.05+(24+1.1)×0.18)+0.9×1.4×3]×0.9×0.9+0.9×1.4×0.147/0.9=8.68kNf=N2w/(φ2A)+M w/W=8.68×103/(0.28×450)+0.147×106/4730=99.9 67N/mm2≤[σ]=300N/mm2满足要求!八、可调托座验算N =8.279kN≤[N]=40k N满足要求!九、抗倾覆验算混凝土浇筑前,倾覆力矩主要由风荷载产生,抗倾覆力矩主要由模板及支架自重产生M T=ψc×γQ(ωk L b Hh2+Q3k L b h1)=0.9×1.4×(0.4×4.4×4.9×6+0.55×4.4×4)=77.394kN.mM R=γG G1k L b L a2/2=1.35×1.05×4.4×5.72/2=101.32kN.mM T=77.394kN.m≤M R=101.32kN.m满足要求!混凝土浇筑时,倾覆力矩主要由泵送、倾倒混凝土等因素产生的水平荷载产生,抗倾覆力矩主要由钢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自重产生M T=ψc×γQ(Q2k L b H+Q3k L b h1)=0.9×1.4×(0.25×4.4×4.9+0.55×4. 4×4)=18.988kN.mM R=γG[G1k+(G2k+G3k)h0]L b L a2/2=1.35×[1.05+(24+1.1)×0.18]×4.4×5.72/2=537.286kN.mM T=18.988kN.m≤M R=537.286kN.m满足要求!十、立柱地基基础计算立柱底垫板的底面平均压力p=N/(m f A)=8.814/(0.4×0.25)=88.14kPa≤f ak=100kPa 满足要求!。
地下室临时支撑设计计算书计算依据:1、《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3、《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6、《混凝土工程模板与支架技术》杜荣军编著7、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一、参数信息1、基本参数3、楼板参数(1)地下室顶板:顶板厚度h0(mm) 300 砼强度等级C35顶板作为支承工作状态的汽车起重机是时混凝土是否达到设计强度(2)地下室底板:地下室底板厚度h d(mm) 400 砼强度等级C35层高H d(m) 4二、荷载计算根据起重车支腿位置力矩平衡,考虑起重机吊物工作状态下,大臂在不同位置工况下取支腿最大受力进行计算;考虑所有荷载按2根支腿共同受力。
汽车起重机工况图汽车起重机支撑立面图在汽车起重机后方工作时:各个力对前支腿取矩ΣM=0G z×L q+(G-G z)×S+G w×(R+L q)-F×(L q+L h)=0后2个支腿最大受力F=[G z×L q+(G-G z)×S+G w×(R+L q)]/(L q+L h)= [23×5.2+(48-23)×2.4+2×(8+5.2)]/(5.2+3.6)=23.409吨单个支腿最大荷载标准值F1=F/2=23.409/2=11.705吨在汽车起重机侧方工作时:各个力对侧边支腿取矩ΣM=0G×L zh/2+G w×(R+L zh/2)-F×L zh=0侧方2个支腿最大受力F=[G×L zh/2+G w×(R+L zh/2)]/L zh=[48×8.8/2+2×(8+8.8/2)]/8.8=26.818吨单个支腿最大受力F2=F/2=26.818/2=13.409吨在汽车起重机对角线方向工作时:考虑和起重臂相邻的三个支腿共同受力,各支腿受力分别为F a,F b,F c,结合吊重、起重机自重,通过各个力对转台旋转中心x方向、y方向分别取矩ΣM x=0、ΣM y=0,以及ΣF=0。
地块项目A地块工程地下室顶板道路及堆场加固方案编制单位:南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人:**编制日期:二零一六年六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地块项目A地块工程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卡子门大街与汇景北路交叉口。
场地北侧规划建设机场二路,场地南侧规划建设机场三路,场地西侧规划建设苏家桥路,场地东侧规划建设夹岗路。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报建面积)约为,单体为高层住宅、社区商业等,包括5#、6#、7#、8#计4栋单体(地下一层、地上29层)、 D3社区商业、配电房及大地库工程。
其中地上面积约,地下面积(一层地下室,含高层地下室)。
第二章编制说明及依据一、编制说明为了保证地块项目A地块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按规范化要求并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由于本工程地下室施工完成进入主体结构施工时就没有施工道路和施工场地,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施工的需要,在本工程的地下室顶板上布置钢筋加工房及材料堆场,在地下室顶板上(局部)设置施工道路。
施工期间的荷载大于设计活荷载,需对布置钢筋加工房及材料堆场位置及施工道路部位的地下室顶板现浇板进行顶撑加固(考虑结构砼支撑体系加强)。
二、编制依据1、本工程设计图纸2、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0-1991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0版)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2年版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10、《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12、根据现场载重货车≤75吨、材料堆放最大荷载 m2进行编制。
三、设计数据地下室顶板板厚:300mm主梁最大间距为;主梁断面500×800顶板上设计回填土厚度为活动荷载: KN/m2四、原设计承载能力计算1)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附录表A中A.1.4得:粘土自重为18 KN/m3 2)地下室顶板覆土每平方米荷载:18 KN/m3× M =m23)地下室顶板可承受荷载为:m2+(活动荷载 KN/m2)=m24)本工程顶板可承受荷载折算后为:24 KN/m2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第四章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一、材料准备钢管:采用外径,壁厚的Q235钢材质的焊接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中Q235A级钢的规定,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裂纹和损伤者禁用。
模板支撑体系模板工程是砼结构外观质量好坏的重要保证,在地下结构施工中也是投入较大的一部分,模板支撑系统的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及工程质量,模板方案的选择和考虑的出发点是工程的质量及进度,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经济成本分析,为达到满足工程需要,减少周转材料投入,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从六个方面阐述并附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
(1)剪力墙模板1)筒体剪力墙模板采用双面镀膜防水胶合板配制,墙体400~600厚的模板竖楞采用50⨯100木枋,纵向间距为300mm,横楞采用φ48⨯3.5钢管,横向间距为500mm。
模板支撑采用普通钢管脚手架,并采用普通钢管做斜撑。
为了保证模板的侧向刚度,内外模板之间加设φ14mm对拉双帽螺杆,为使对拉螺杆重复使用,对拉螺杆外套φ16硬质塑料管,对拉螺杆的纵向间距500mm,水横向间距450mm。
详见塔楼筒体剪力墙模板支模示意图(一)筒体剪力墙模板采用双面镀膜防水胶合板配制,墙体200~300厚的模板竖楞采用50⨯100木枋,纵向间距为400mm,横楞采用φ48⨯3.5钢管,横向间距为550mm。
模板支撑采用普通钢管脚手架,并采用普通钢管做斜撑。
为了保证模板的侧向刚度,内外模板之间加设φ12mm对拉双帽螺杆,为使对拉螺杆重复使用,对拉螺杆外套φ14硬质塑料管,对拉螺杆的纵向间距550mm,横向间距500mm。
详见塔楼筒体剪力墙模板支模示意图(一)中圆括号内的数值2)塔楼区内筒体剪力墙模板配备一套,从地下室开始使用,然后周转到主体结构筒体剪力墙。
3)模板支设前,所有剪力墙的钢筋绑扎完成并验收通过,安装工程在墙体内的预埋管线埋设完毕,且验收通过。
4)裙楼区内墙剪力墙模板内墙模板采用双面镀膜防水胶合板配制,模板竖楞采用50⨯100木枋,横向间距为400mm ,横楞采用φ48⨯3.5钢管,纵向间距为500mm 。
模板支撑采用普通钢管脚手架,并采用普通钢管做斜撑。
为了保证模板的侧向刚度,内外模板之间加设φ12mm @500对拉双帽螺杆,为使对拉螺杆重复使用,除人防部分不能用塑料管直接用对拉螺杆外,其它对拉螺杆外套φ14硬质塑料管,对拉螺杆的双向间距500mm 。
地下室顶板现浇混凝土板模板荷载验算书报审表子项工程名称:××××××地下室顶板现浇混凝土板模板(扣件钢管支架体系)荷载验算书×××工程;属于框架结构;地上6~12层;地下3层;总建筑面积:47766平方米;施工单位:××××××。
本工程由××××××投资建设,项目负责人:×××;施工图由××××××设计,项目负责人:×××;×××××提供地质勘察报告,项目负责人:×××;×××建设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监理,项目负责人:×××;×××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施工,项目负责人:×××。
高支撑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编制。
因本工程梁支架高度大于4米,根据有关文献建议,如果仅按规范计算,架体安全性仍不能得到完全保证。
为此计算中还参考了《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中的部分内容。
一、参数信息:1.模板支架参数横向间距或排距(m):l=0.9~1.1平均1.00,验算取不利值1.1;纵距(m): b=0.9~1.1平均1.00,验算取不利值1.1;步距(m):h=1.3~1.5平均1.40,验算取不利值1.5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a=0.08;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H=4.15;采用的钢管(mm):Φ48×3.0 ;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考虑扣件的保养情况,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2.荷载参数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00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3+2)=5,其中“3”为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2”为混凝土浇筑时的振动荷载;4.材料参数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8mm。
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板底支撑采用方木;木方弹性模量E(N/mm2):95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110.0~150.0平均130.0,验算取不利值150.0;木方的截面宽度(mm):5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80.00;托梁材料为:Φ48×3.0;5.承载上层模板支架的下层楼板参数钢筋级别:三级钢HRB 400;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楼板砼已完成天数:超过28天(经试块检测强度已达到设计值);每平米楼板截面的钢筋面积(mm2):500.000;楼板的计算宽度(m):8.4~8.70,验算取不利值8.70;楼板的计算厚度(mm):100.00;楼板的计算长度(m):8.4~8.70,验算取不利值8.70;施工平均温度(℃):28.000;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二、模板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构件,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取单位宽度1m 的面板作为计算单元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 分别为:W = 110×1.8×1.8/6 = 59.4 cm 3;I = 110×1.8×1.8×1.8/12 = 53.46 cm 4; 模板面板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 1、荷载计算(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 q 1 = 25×0.35×1.1+0.35×1.1 = 10.01 kN/m ; (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 q 2 = 3×1.1= 3.3 kN/m ; 2、强度计算150 150150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其中:q=1.2×q1+1.4×q2=1.2×10.01+1.4×3.3= 16.632kN/m最大弯矩M=0.1×16.632×0.15×0.15=0.037422kN·m;面板最大应力计算值σ= M/W=37422/59400 = 0.63 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 N/mm2;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0.63 N/mm2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3 N/mm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挠度计算公式为其中q = 16.632kN/m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77×16.632×1504/(100×9500×5346000.0)=0.0011mm;面板最大允许挠度 [V]=150/250=0.60 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0011 mm 小于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0.6 mm,满足要求!三、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方木按照简支梁计算,其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5×8×8/6 = 53.33 cm3;I=5×8×8×8/12 = 213.33 cm4;方木楞计算简图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 25×0.15×0.35×1.1= 1.444 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2= 0.35×0.15×1.1 = 0.0578 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p1 = (3+2)×1.1×0.15 = 0.825 kN;2.方木抗弯强度验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 q = 1.2×(1.444 + 0.0578) = 1.8022 kN/m;集中荷载 p = 1.4×0.825=1.155 kN;最大弯距 M = Pl/4 + ql2/8 = 1.155×1.1 /4 + 1.8022×1.12/8 = 0.59 kN.m;最大支座力 N = P/2 + ql/2 = 1.155/2 + 1.8022×1.1/2 = 1.569 kN ;方木的最大应力值σ= M / w = 0.59×106/53.33×103 = 11.063N/mm2;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0 N/mm2;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11.063 N/mm2 小于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3.0 N/mm2,满足要求!3.方木抗剪验算: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Q = ql/2 + P/2=1.8022×1.1/2+1.155/2=1.569 kN;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 = 3Q/2bh < [T]其中最大剪力: Q = ql/2 + P/2=1.8022×1.1/2+1.155/2=1.569 kN;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 T = 3 ×1569/(2 ×50 ×80) = 0.5884 N/mm2;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 [T] = 1.4 N/mm2;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为 0.5884 N/mm2小于方木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1.4 N/mm2,满足要求!4.方木挠度验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 q = 1.2×(q1 + q2)= 1.2×(1.444 + 0.0578) = 1.8022 kN/m;集中荷载 p = 1.4×0.825=1.155 kN;方木最大挠度计算值 V= 1155×11003 /( 48×9500×21333000)+5×1.8022×11004 /(384×9500×21333000)=0.328 mm;方木最大允许挠度值 [V]= 1100/250=4.4 mm;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328 mm 小于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4.4 mm,满足要求!四、托梁材料的计算:托梁采用:Φ48×3.0钢管,其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0.0982×(4.84-4.24)/4.8 =4.494cm3;I=0.0491×(4.84-4.24)=10.786cm4;托梁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 25×1.0×0.35×1.1= 9.625 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2= 0.35×1.0×1.1 = 0.385 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p1 = (3+2)×1.0×1.1 = 5.5 kN;2.托梁抗弯强度验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 q = 1.2×(9.625+0.385) = 12.012 kN/m;集中荷载 p = 1.4×5.5= 7.7 kN;最大弯距 M = 0.1×(12.012+7.7)×1.12= 2.385 kN.m;最大支座力 N = P/2 + ql/2 = 7.7/2 + 12.012×1.1/2 = 10.4566 kN ;托梁的最大应力值σ= M / w=2.385×106/4494= 530.71 N/mm2托梁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 N/mm2;钢管托梁的计算最大应力计算值 530.71 N/mm2 大于托梁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205 N/mm2,不能满足要求,应在每纵距间增加顶杆.托梁的最大挠度为 2 mm 小于11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五、扣件抗滑移的计算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R ≤ Rc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kN;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计算中R 取最大支座反力,R=10.46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不满足要求,可以采用双扣件和在支座处增加顶杆防止下滑! 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40--65N.m 时,试验表明:单扣件在12kN 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8.0kN;双扣件在20kN 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12.0k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