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收藏-博物杂谈之古董无价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古玩买卖的那些事儿在很多专业收藏网每日收到的要求咨询鉴定的来信里面,最常见的一句话是“请估价”。
日常的会员活动之中,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也就是“我这件古董值多少钱?”遇到这样的情况,专家们常常感到很为难,无法直截了当地以一句“值XX元”来答复这些问题,因为———“古董无价”。
当然,这里的“无价”指的是古董的价值。
因为每一件古董都是先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在这上面沉积着无数的历史、文化、社会信息,而这些信息是任何一件其他的器物所无法取代的。
从这个意思上说,任何一件古董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也就是“无价之宝”。
可是当一件古董进入了市场,要在市场上流通起来的时候,又确实要附加一个“价格”来衡量它,这里就产生了一个明显的矛盾。
有一位初入门者来信谈他学习收藏的体会:“人们都说学瓷器要过四关:辨真伪、断窑口、看年代、定价值。
现在前三项在下不才,略有小小心得,只是最后一项总觉得功力不够,还得请老师点拨一二”。
确实,这个问题给很多新老藏家带来相当的困扰。
为了让大家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综合起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全面衡量一件古董的“价格”。
1、衡量自己的经济实力先说一个小故事:在一家古玩店里摆着一件青铜器,用一个裹着红布的木托子衬垫着,标价10万元,是店里最贵的古董了。
一位存款刚好10万元的学者收藏家看了爱不释手,可是口袋里只有万把元可以调动,只好连说太贵太贵,遗憾地走了。
接着来了位身家百万元的高级白领看了也喜欢,虽说可以付得起这个价钱,可是供楼款、供车款、小孩上学费用就得大大压缩,也只好恋恋不舍地走了。
最后来了个身家千万元的大款,进门就问你这里哪件东西最贵?得知是这件青铜器后就吩咐跟班的:给钱!多给一万连木头架子一起拿走!这个小故事很能说明问题:古董的价格在每个人眼里是不一样的,你觉得贵的东西,他觉得太便宜,因此不可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
无论是纯粹的业余爱好还是投资增值,收藏都需要有经济实力做后盾,所以玩古董首先要正确估量自己的经济实力,在自身经济实力允许的情况下量力而行地去寻找、收藏自己喜爱而又能买得起的藏品。
古玩收藏名言五十句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古玩收藏名言五十句,这可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结晶呀!“家有古玩,富贵长伴。
”你说这是不是很有道理?古玩就像是家里的宝贝疙瘩,说不定哪天就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呢!就好比你有个传家宝,那可是无价之宝呀!“古玩无定价,眼力见高低。
”哎呀,这可太对啦!同样一件古玩,在不同人眼里那价值可不一样。
有的人能看出它的独特之处,有的人就觉得不咋地。
这就跟看人的眼光一样,有的人能一眼看出别人的潜力,有的人就不行。
这就是差距呀!“收藏古玩,就是收藏历史。
”可不是嘛!每一件古玩都承载着一段历史,它们是过去时光的见证者。
你拿着一件古玩,就好像能穿越回过去,感受那个时代的气息。
这多有意思呀!“宁买残精,不买普全。
”这话说得真妙!有时候一件残缺但精美的古玩反而更有价值,比那些普通完整的更吸引人。
就像人一样,有特点的人总是更容易让人记住,不是吗?“识古不迷古,创新不守旧。
”我们收藏古玩可不能死脑筋,要懂得与时俱进。
不能一味地守着老规矩,也要有自己的创新和想法。
不然怎么能在这个时代把古玩收藏玩得转呢?“古玩收藏,要有耐心和毅力。
”这是肯定的呀!想找到一件心仪的古玩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得花时间和精力去淘去寻。
就像追女朋友一样,不付出努力怎么行呢?“多看少买,积累经验。
”这可真是经验之谈!刚开始收藏的时候可别着急下手,得多看看,多学习,等有了足够的经验再出手也不迟。
不然买错了可就亏大啦!“古玩收藏,切忌贪心。
”人一贪心就容易犯错,在古玩收藏里也是一样。
别看到好东西就想都要,得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
不然最后可能得不偿失哦!“以藏养藏,方可持续。
”这是个好办法呀!把自己的一些藏品出手,换来资金再去收藏更好的,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收藏之路走得更远。
“收藏古玩,享受过程。
”对呀对呀!其实收藏的过程才是最有趣的,寻找、发现、得到,每一个环节都让人充满期待和喜悦。
“古玩收藏,结交好友。
”可不是嘛!在收藏的圈子里,你能结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交流经验,分享藏品,那多有意思呀!“藏品如人,各有特色。
收藏古董的对联1. 神思不凡藏古韵,美玉良缘珍古韵。
2. 初心不改爱古物,洒墨谈古赏神物。
3. 书画上乘藏精品,古董珍品美无边。
4. 九州名匠巧手凭,千年文物重墨铭。
5. 字画金石藏经史,珍器古董传欧美。
6. 悠久历史蕴古色,珍藏古董享荣誉。
7. 沉香贵重珍古玩,心灵手巧爱古董。
8. 天地灵气藏古香,物华天宝尽收藏。
9. 古董珍品重熔铸,千秋文化传人间。
10. 寻奇古物资无穷,造化无限赏珍品。
11. 物华天宝藏古物,文化遗产传一方。
12. 千百年来珍古器,凝聚智慧传文化。
13. 古董变幻风华绝,文物流传教后人。
14. 书画古董名留世,锤炼品位积华成。
15. 古迹风情生永恒,收藏珍品展文明。
16. 联络心灵藏古物,品味精髓倚窗前。
17. 精研文物凝思考,染指古器挥毫写。
18. 尚古文化味历史,独具匠心藏古玩。
19. 珍藏久远收收刻,昔日气息造今生。
20. 引发灵感就古物,传承文明青年多。
21. 文物浸润韵味深,古董珍品美无边。
22. 贵重收藏藏珍品,千载佳话一笔铭。
23. 古风沉香醉文句,珍藏古董显品位。
24. 星海悠悠寻珍宝,欣赏文物领文化。
25. 丝章竹叶藏旧意,琳琅满目见稀奇。
26. 古迹依稀触情怀,千年文物传意蕴。
27. 古色古香珍藏久,历史沉淀识人间。
28. 吟风咏雨闲情逸,风华绝世写情怀。
29. 古董高贵藏精魂,历史流传代代传。
30. 瑰宝渐行不息品,收纳文物妙趣横。
31. 风情古趣行丝路,古董珍宝重归来。
32. 金石铭心沉香梦,古董珍品怡神魄。
33. 千年之物流芳华,珍藏文物赏古韵。
34. 细品古玩藏千古,珍藏文物传人间。
35. 优选压轴珍妙玩,传承文脉凝精品。
36. 古典意境离不去,珍藏老物古味浓。
37. 长卷书画惊世骇,古器古典锤炼品。
38. 神韵流于古董躯,艺术气古迹光辉。
39. 古罐珍馐熟饮食,遗产文物鉴东西。
40. 古画古典邦华茂,珍藏文物扮传承。
41. 精品古董升气质,文物传承护文化。
古玩收藏价格第一、收藏走进了大众在以前收藏是富贵人家才能玩的,如果没有一定的资金支持,基本上是收藏不到什么好东西的。
现在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手上都有了点钱,收藏的意识也渐渐觉醒了,而古董字画,一般的大众是没有专业的知识进去这个领域的,同时价格也是逐渐升高。
盛世收藏这个价格一直不会低的。
而作为人们每天都在接触的钱币,价格又不是特别高,还有情怀的因素,自然而然这个领域就热门起来了。
第二、收藏价值每一枚钱币都有它的发行时间和发行背景,这些都是藏品自身最本质的属性,每一枚币种都是对它所在社会发展时期在经济、政治和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体现和记录。
它是一个时代最直观的记录和展示,从这里可以了解到当时的人们、社会和文化。
第三、收藏的回报钱币收藏以后就会成为一个大品类了,虽然现在确实有炒作的成分但是价格上去了,以后就不会特别低,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同时也确实有价值未来还是受到看好的。
在八十年代进入到这个圈子里的人,现在都很赚钱了。
那时候背绿水印一角,几块钱一张。
车工更是两块多到三块钱一张,大黑十也就百十块钱。
但是如今呢,背绿水印四万左右一张,车工两三千元一张,大黑十更是三十多万一张。
首先,应该对古玩收藏活动持有清醒客观的认识,消除不切实际的幻想和误解,摆正心态。
在收藏界的确盛传着不少依靠投机或投资买卖,拾漏捡遗而一本万利,获益丰厚的佳话美谈。
不幸的是人们只看到这些表面赚钱的热闹现象,而没有去深入探究为什么他们能成功赚钱。
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正是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成功赚钱案例,不仅引起了人们来参与古玩买卖的兴趣,并且使人们对古玩收藏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片面认识,错误地以为买卖古玩可以获利保值,从而盲目地,在没有了解掌握必备知识的情况下草率购买。
要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同样有许多鲜活的事例,告诉我们因为轻率购买而上当受骗、血本无归。
古玩收藏是对专业知识要求很高的活动。
这些专业知识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过程。
古玩文案朋友圈说说1. 琢磨了半天,才发现这古玩藏宝箱里的宝物原来是一枚精美瓷盘。
2. 自从收藏了这件古董书法,感觉自己的文化底蕴瞬间提升了几个档次。
3. 这个古代青铜器,承载着历史的沧桑,仿佛能将我们带回古代的岁月。
4. 无法抗拒这对古老的陶瓷茶具,在喝茶的时候感觉自己仿佛成了一位古人。
5. 一触摸这个朱砂笔洗,仿佛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气息,真是令人神往。
6. 这个古董木雕,每一个细节都叫人惊艳,久久无法忘怀。
7. 古玩不仅仅是一件物品,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让人回味无穷。
8. 将这套含有千年历史的古筷放在餐桌上,感觉品尝的食物都变得更有味道了。
9. 古代铁甲的雄浑与坚固,仿佛能传递给我勇敢与坚韧的力量。
10. 蓝白瓷器总让我想起那个时代的细腻与华美,每一次欣赏都是一次美的享受。
11. 这副古画,描绘着一幅山水美景,每次看都让我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12. 收藏了这个古琴,不仅可以弹奏美妙的音乐,还能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情怀。
13. 这套古代青花瓷餐具,不仅品质上乘,还有一种古朴的美感,让人怦然心动。
14. 每一次赏析这件古董陶瓷,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亲临当年的文化盛景。
15. 古筝的琴音,让我仿佛能够和古代的音乐家一同细细品味音乐的美妙。
16. 这把古代宝剑,虽然已失去了战斗的本领,却仍然闪烁着一种无与伦比的尊贵。
17. 那双精致的古代瓷鞋,仿佛能够带我穿越回古代女子的生活。
18. 古代佛像的庄严与神圣,让人心生敬仰,也期待能借此修身养性。
19. 这副古董壁画,记录着古代社会的种种风貌,让人如在画中漫游。
20. 藏在柜子深处的这个古朴而典雅的茶盒,是我每天泡茶的必备宝物。
21. 看着这古玩器物,仿佛能够重温过去时光,忘却尘世的喧嚣。
22. 身边这些宝物,让我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与审美,真是无价之宝。
23. 这幅古代丝绸画,颜色鲜艳且富有层次感,完美展现了古代艺术的魅力。
24. 藏在这个木盒里的古代玉佩,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仿佛有悠久的故事等待着我去探寻。
古董古玩收藏拍卖技巧观察包浆方:包浆又称“黑漆古”,它是在悠悠岁月中因为灰尘、汗水,把玩者的手泽,或者土埋水浸,经久的摩挲,甚至空气中射线的穿越,层层积淀,逐渐形成的表面皮壳。
它滑熟可喜,幽光沉静,告诉你,这件东西有了年纪,显露出一种温存的旧气。
那恰恰是与刚出炉的新货那种刺目的“贼光”,浮躁的色调,干涩的肌理相对照的。
所以但凡是一件老东西肯定是有包浆的,观察包浆的老气程度是古董鉴定最简单的第一个小方法。
藏品对比法:谈到鉴定,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专家;提到专家大多人想到的就是满头白发,山羊胡的造型。
其实,鉴定就是经验之谈,因为专家见的真东西多了,所以假东西也就能分辨出来。
那这个最基本的鉴定方法就是对比法。
当你手上有件藏品,何不去找件差不多的真品进行对比呢?年代特点判断法:每个古董它都会有他的年代,那每个年代都会有特定的一些特点,这是鉴定古董的最基本的。
就比如前一阵最热议的永乐青花的“热水瓶”事件。
该藏友的证据,是青花热水瓶底的文字:“明成祖内阁司礼太监御宝、大明永乐六年戊子秋。
”他觉得如果这是真品的话,市场价值应该至少在一百万元以上。
但青花热水瓶把现场的专家和观众都逗乐了。
为什么呢?因为年代的特点在那,这个年代是没有这个东西的。
科学仪器鉴定法:科学仪器的鉴定应该可以说是目前最具专业的方法了。
但是科学仪器的鉴定单位应该选择一家专业、权威的相关机构。
古玩,作为一种商品,它的特质集中地表现在两点:一点是古,具有历史重负的沧桑感,往往这些东西,是一个社会发展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最好见证;一点是有文化,有品味,具有艺术性。
正是因为古玩作为商品的这两个最鲜明的特点,决定了在古玩某一领域淘金的专门人才,有可能在庞杂的良莠不齐的古玩市场中,赢它个罐满钵盈。
古玩的收藏与鉴赏,是一项高雅的玩,一种有品味的玩,一种有文化的玩,一种背负历史、寻旧怀古的玩。
古玩投资,属于艺术品投资的范畴。
琢艺轩和田玉表示古玩的涉猎面十分广泛,门类十分庞杂。
收藏理财古玩收藏理财基础知识古玩是中国传统的长线投资项目。
“招财进宝”是古训,明清晋商徽商发家致富后大都回乡置地造豪宅搜集古玩。
黄金有价,古玩无价。
家藏多少“宝”,决定一个富人的文化品位与身价。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古玩拍卖业充满风雨。
从玩物丧志———到玩物尚志———到玩物生财。
古玩收藏理财日益引人瞩目。
十几年来,据世界上两家最大的拍卖行苏富比、佳士得拍卖资料:中国明清官窑瓷年增值22%,比国外一些著名基金投资增值15%还要高。
精品古玩书画正逐年上升。
古玩收藏投资实践有各种各样的收藏投资法,以下列出三种以供参考1.频繁进进出出的投机逐利式的收藏法,最终为获小名赢小利的小赢家。
古玩市场常见那些小本小利的古玩商家,新世纪初,一张清乾隆时期的红木八仙桌1.5万元收进同行叫行价1.8万元也卖了,客商出价2万元也卖了;2008年后,此张红木八仙桌至少5、6万元了。
如今,做红木生意的古玩商家几乎个个人都叹气:当年只要保留一件曾经经手过的黄花梨柜或紫檀木柜,都要几百万元了,够吃下半辈子了。
严格地说,古玩市场上专门做红木生意,属于体力活,多为文化修养不高者。
各类做古玩生意的频繁进进出出者:或为了周转资金;或因场地有限;或缺乏文人收藏家参谋欠缺长远眼光。
故,只能成为获小名赢小利的小赢家。
2.偶尔可进可出的修身养性式的收藏法,最终为获中名赢中利的中赢家。
传统的收藏,主要属于修身养性式的收藏,不少有家学、家底,有钱、有专家指导的收藏者,藏品收进,只进不出。
只进不出,决定了收藏者以精品收藏为目标。
贪便宜或扫荡式的收藏,要与经营结合才可行,反之,家里会变成古玩垃圾仓库了。
一般而言,传统的只进不出的收藏者,8年、10年后,家里收藏品有了一定的积累,且重复藏品过多,收藏同行前来观赏,要求收藏者割爱,非收藏者镇家之宝或极其钟爱物,会偶尔乐意转让。
再过8年、10年,藏品积累愈来愈多,收藏者开始会有意寻找藏品之出路。
一般所有藏品整体转让,少有可能,因为自己还要玩。
古玩收藏的价值很多喜欢文玩的朋友和喜欢收藏的藏友都想要知道古玩收藏的价值,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古玩收藏的价值,希望对您有用。
古玩收藏的价值本身价值对于艺术品来说质量是决定价格的根本因素,因为艺术品的收藏者很少考虑前期费用问题,他们考虑最多的是艺术品的品质,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品质决定了价格。
稀缺程度这个都不用多解释,艺术品肯定是越稀缺,自身的价格越高。
物以稀为贵,这也是市场原则之一,人们喜欢收藏黄金、玉石作为保值品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原材料稀少,海黄笔越黄贵价值高也是因为海黄比越黄少得多。
齐白石的画作艺术成就非常高,尤其是画虾让人惊叹,但是它的价格还不如冷僻题材的作品卖得起价,原因就是作品数量大多。
经济发达程度艺术品是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东西,是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需要之后所追求的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
收藏更是有闲有钱人的爱好,手头富裕了更舍得把钱花在其他精神生活上,艺术市场也会随之发展和成熟起来,专门从事艺术品拍卖的机构和经营艺术品的机构会增多,其活动会趋于活跃。
古玩瓷器收藏的价值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
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
当时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当时比较有名的还有柴窑和建窑。
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
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
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
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
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
高级瓷器拥有远高于一般瓷器的制作工艺难度,因此在古代皇室中也不乏精美瓷器的收藏。
作为古代中国的特产奢侈品之一,瓷器通过各种贸易渠道传到各个国家,精美的古代瓷器作为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被大量收藏家所收藏。
古董的估价和能够卖多少钱不论是在网上还是现实生活中,总会遇到很多朋友问我“帮我这件古董估个价吧,我这件古董能够值多少钱”,通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我每次都很纠结,自己究竟要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我很难直接的去回答一句:这件古董值多少钱,也无法用一个数字来衡量,一件古董,即便它是真品,其价值的评估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受该古董的物理价值、艺术价值、市场价值、学术价值、文化价值等综合因素的制约,如此一来,古董价值的评估就变得非常复杂。
可以说,古董价值的评估是一个很专业的问题,关于一件古董到底值多少钱,这个价钱在多大范围内波动等问题,业内没有统一的说法。
就以中国当代艺术为例,2007年,当代艺术品被炒得最高时,达到了人民币几千万元一件,而随着市场泡沫的破灭,其价格跌到了人民币几百万元的水平,缩水程度达80%—90%。
凡是在各城市古玩城做生意的古董商都明白一个道理,同样的艺术品,在不同的经营者手里,能卖出不同的价格。
越是珍稀的品类,不同商家的售价相差越大。
从业者往往把个中原因归结为每个商家的客户层次不同,付款能力不同,因此售价不同,实际情况则远比这些复杂。
首先,我们要问,为什么不同的店家能聚集不同的买家?最表面的回答是,因为不同的经营者货源不同,质量不同,声誉不同,高端的经营者自然能以高端商品吸引到高端的买家。
但同时,我们也可以设问,高端店家的艺术品不是奔驰车,不是百达翡丽表,高端店家的商品往往是从低端、中端店家那里进的货。
为什么好货不能在中低端的店家那里卖出好价钱?这些商家能不能跨越高端经纪人的垄断和阻隔,直接向高端客人兜售?这种思路,无数的古董商想过,也有许多人试过,结果往往是高端的客户,你怎么够也够不着,或者够着了也卖不动,为什么?原因很多!高端店家之所以能售出高价是因为客户对其商品真伪及质量的信任。
高端店有品牌、有口碑、有洁身自好的自律和自重,真伪质量都要从严掌握才能赢得大客户和回头客。
高端店的售货标准,不但要赢得买家的认可,还要赢得其他商家和社会舆论的赞许,绝非易事。
古董无价
( 雅博 2003.08.08 )
在《中华博物》今古博达网专家委员会常务小组每日收到的近百封要求咨询鉴定的来信里面,最常见的一句话是“请估价”。
日常的会员活动之中,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也就是“我这件古董值多少钱?”遇到这样的情况专家们常常感到很为难,无法直截了当的以一句“值XX元”来答复这些问题,因为“古董无价”。
当然,这里的“无价”指的是古董的价值。
因为每一件古董都是先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在这上面沉积着无数的历史、文化、社会信息,而这些信息是任何一件其他的器物所无法取代的。
从这个意思上说,任何一件古董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也就是“无价之宝”。
可是当一件古董进入了交流市场,要在市场上流通起来的时候,又确实要附加一个“价格”来衡量它,这里就产生了一个明显的矛盾。
有一位北京的会员来信谈他学习收藏的体会:“人们都说学瓷器要过四关:辨真伪、断窑口、看年代、定价值。
现在前三项在下不才,略有小小心得,只是最后一项总觉得功力不够,还得请老师点拨一二”。
确实这个问题给很多新老藏家带来相当的困扰。
为了让大家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综合起来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全面衡量一件古董的“价格”。
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来衡量
先说一个小故事:
在一家古玩店里摆着一件青铜器,用一个裹着红布的木托子衬垫着,标价10万元,是店里最贵的古董了。
一位存款刚好10万的学者收藏家看了爱不释手,可是口袋里只有万把元可以调动,只好连说太贵太贵,遗憾地走了。
接着来了位身家百万的高级白领看了也喜欢,虽说可以付得起这个价钱,可是供楼款、供车款、小孩上学费用就得大大压缩,也只好恋恋不舍地走了。
最后来了个身家千万的大款,进门就问你这里哪件东西最贵?得知是这件青铜器后就吩咐跟班的:给钱!多给一万连木头架子一起拿走!
这个小故事很能说明问题:古董的价格在每个人眼里是不一样的,你觉得贵的东西,他觉得太便宜,因此不可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
无论是纯粹的业余爱好还是投资增殖,收藏都需要有经济实力做后盾,所以玩古董首先要正确估量自己的经济实力,在自身经济实力允许的情况下量力而行地去寻找、收藏自己喜爱而又能买得起的藏品。
一旦遇到超出自己力所能及的文物,最明智的选择就是放弃,这样才能保持平静的心态,也就不容易吃亏上当。
根据市场稀有程度来衡量
再说一个小故事:
一次几位藏家逛古董市场,在一店里见到一件南宋龙泉窑青釉双环虎耳旋纹瓶,有小伤。
店主开出了一个在当时来说相当高的价格。
大家七嘴八舌品评了半天,都认为是好东西,可是都认为太贵,而且还带伤,因此都放弃了。
只有一位新入行的女士觉得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器型的瓷器,随便还了一个价就买下来了。
到今天大家都知道这样器型的龙泉窑器在全国才两三件,一下子就成了藏家们追逐的对象,价格也因此翻了数十倍。
古董分很多种类,有民用、官用、御用,还有专门用于陪葬的冥器。
以唐三彩为例:过去唐三彩很贵,可是由于唐代讲究厚葬,又有专门生产、出售冥器的商店,出土各类器物也就相当多,有的墓里一次就出土数百件各种碗盘,因此近来价格直线下跌。
有许多专门经营三彩器的古玩店就是因为没有注意考虑市场稀有性,早期盲目吃进太多的三彩冥器,资金无法周转而关门。
又比如清代许多大家族祖宗画像,确实是古董,可是没有价,就是因为各家
各户都有,存世量太多。
所以藏家们平时就要留心,仔细考证每一种文物的市场流通数量,哪些多,哪些少,哪些是稀有的,这样当你遇到一件器物的时候就能够很快地判断出它是否稀有品种而心中有数。
根据古董的文化积淀来衡量
今年五月份我曾在晚报发表过一篇题为“玩古董就是玩文化”的文章,举例详述发掘一件古董的文化积淀所带来的额外附加价值是十分巨大的,提出“真正的玩家就是要能够看到一件古玩其中包括的普通人看不到的内涵,善于发掘出它特殊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并以此来使的一件不起眼的古玩身价百倍”。
在日常的“寻宝”过程中,应该十分注意研究一件古董所包含的文化、历史信息,解读别人不知道、不注意的细节,并以此来正确估量它的实际价格。
事实上由于目前国内的很多卖家本身的文化涵养并不高,在判定一件古董的价格的时候相对较少地考虑它的文化历史价值,因此留下了相当大的价格空间给有心的买家,这也是玩家们真正能够“捡漏”的最后机会了。
正确认识价格的浮动性
在一次《中华博物》网周末会员活动中,一位资深的玩家是这样谈论自己的定价体会的。
他把一件古玩的价格分成两种,一种是市场平均价格,一种是自己愿意出的价格,根据自己对特定器物的喜爱程度来调整。
例如一件市场平均价是千元的古董,要是很喜欢,不妨加上个20%-30%,只要自己喜欢,买到手就是胜利,就开心;如果不是很喜欢,或者没有太大的成交意愿,那就不妨减他个20%-30%,买到了也开心,因为捡了便宜货,买不到也不失望,因为本来也就不是很在意。
这种心态就很健康,因此他的收藏也比较成功。
事实证明那些他加价买回来的古董本身肯定也包含了一些特定的因素的,而这些因素也为大家所认同,因此当时买贵一点的东西现在都涨价,早就物超所值了。
要有超前意识
近来好多本地的玩家纷纷抱怨说在市场上看不到好的藏品,好东西都叫北京人、浙江人、上海人高价买走了。
其实他们没有检讨一下自己的价格评估概念。
广东的藏家并不是没有钱,也不是出不起钱,可为什么总是让别人把好东西买走了呢?问题就是出在对一件古董进行价格评估的时候没有超前意识上。
广东人太精明,总是能够正确把握市场价格,一旦探测到一件古董的价格偏高,常常就会犹豫甚至放弃,生怕自己吃亏,结果就是好东西都流到愿意超前出价的玩家手上去了,等你清醒过来再要去追的时候已经是“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了。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赵自强老师曾经指导他的弟子们说:
“想收藏到好东西就要舍得出价,人家出一千,你就出一千二,这样好东西就会不断流到你身边,你就会有更多的机会”。
这是用通俗的语言诠释了价格评估的超前意识。
事实也证明了赵老师的远见,目前活跃在广东收藏界不少成功的收藏家们很多就是这样做的。
其实古玩的价格评估是一门博大精深的专门学问,不是这样一篇短文所能够完全说得明白的。
不过对于越来越多新入门的准收藏家来说,能够理解并注意应用上述的这些原则,应该是足可应付的了,剩下的事情那就只能看自身的造化咯。
本文发表于《羊城晚报》8月2号理财周刊。